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一)了解屏東縣原住民族國中生家庭環境之現況;(二)探討屏東縣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家庭結構、家庭社經地位)之原住民族國中生在學業成就的差異情形;(三)探討屏東縣原住民族國中生家庭關係與學業成就之間的相關程度;(四)探討屏東縣原住民族國中生家庭物理環境與學業成就之間的相關程度;(五)探討屏東縣原住民族家庭關係與家庭物理環境對國中生學業成就的預測力。(六)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教育行政當局、學校教師及家長在推行原住民族家庭教育政策之參考。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以屏東縣原住民族五所國中(含來義中學國中部),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發出350份問卷,回收347份問卷,扣除無效問卷13份,共獲得334個有效樣本,問卷有效率達96.25﹪。本研究之研究工具包括「基本資料」與「屏東縣原住民族家庭環境問卷」,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及百分比進行描述統計,以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研究假設之考驗,所獲得的結論與建議如下:
一、不同性別的原住民族國中生在學業成就上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家庭結構的原住民族國中生在學業成就上並沒有顯著
差異
三、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原住民族國中生在學業成就上並沒有
顯著差異
四、原住民族國中生家庭關係與學業成就有顯著相關
五、原住民族國中生家庭物理環境與學業成就有顯著相關
六、原住民族國中生在學業成就的預測上,家庭物理環境中的
「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設施」一項最具預測力
根據結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對於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一)加強族群關係教育,恢復原住民族優良傳統文化
(二)在原住民族社區中開設有關親職教育之相關課程
(三)充實教育資源以提升學業成就,拓展向上流動機會
二、對學校及教師的建議
(一)學校教師能建立教育的使命感
(二)教師需要掌握學生家庭環境狀況,啟發學生學習動機
三、對原住民族家長的建議
(一)重視家庭生活,營造和諧的家庭氣氛
(二)父母應主動積極參與學校教育
(三)建立正確的教育信念
(四)學習教養子女的技巧與能力,發揮家庭教育的功能
(五)提供子女正確的教育價值觀
(六)多投入經費於子女的教育設施及參與文化活動
四、對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一)在研究方法方面:兼採行動研究方法。
(二)在研究對象方面:擴大研究對象來源。
(三)在研究主題方面:擴展內容,深入探討學業成就之其他相關變項。
一、中文部份
王木榮(1999),〈影響山地學童學業成就因素之研究〉,《原住民教育研究》,第2期,頁161-180。
王玉屏(1981),《國中低收入學生行為困擾、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秀槐(1984),《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家庭環境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柏元(1999),《台中縣國小原住民學童家庭因素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齡慶(1992),《少數族群青少年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尹蘊華(1967),《教育社會學》,臺北:臺灣書店。
任秀媚(1986),〈山地單語與山地雙語兒童語文能力及智力之比較研究〉,《新竹師專學報》,第13期,頁193-208。
吳天泰(1996),〈泰雅父母對子女教育的看法〉,《原住民教育季刊》,第4期,頁22-34。
吳裕益(1993),〈台灣地區國民小學學生學業成就調查分析〉,《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第6期,頁1-31。
巫有鎰(1997),《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作比較》,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作比較〉,《教育研究集刊》,43輯,頁213-242。
李亦園(1983),《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51-71。
李明生(1972),〈影響才賦優異兒童教育之家庭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15輯,頁130-231。
何美瑤(2001),《國中生家庭結構、學業成就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新富(1999),《國中生家庭背景、家庭文化資源、學校經驗與學習結果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周麗端(1980),〈家庭環境與才賦優異兒童教育〉,《家政教育》,第8卷,3期,頁48-51。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邱騰緯(2000),《阿美族父母角色扮演與國小子女智育成績關係之探討----以太巴塱國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 憲、林信男(1978),〈犯罪及虞犯青少年之家庭背景〉,《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專刊》,24期,頁46-51 。
林生傳(1976),〈影響學業成就的社會環境因素分析與探討〉,《高雄師院學報》,第4期,頁167-222。
林生傳(1993),《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書局。
林生傳(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林松齡(1999),〈母親對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文化資本、經濟資源與監督角色的比較〉,《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第27期,頁71-105。
林清江(1972),〈家庭文化與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14輯,頁89-109。
林清江(1972),《教育社會學》,台北:台灣書店。
林清江譯(Olive Banks,1984),《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書局。
林清標(1998),《原漢族別、家庭結構與學業成就之關連性-以台東縣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淑華(1997),《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態度與社會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義男(1988),〈國小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學業成就的關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第11期,頁95-141。
林義男(1993),〈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其學業成就 的關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第16期,頁157-212。
林繼盛(1982),《影響國小兒童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邵瑞珍、皮連生(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洪麗晴、高淑芳(1998),〈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小學童的推理表現差異性之分析〉,《原住民教育季刊》,第10期,頁1-27。
紀文祥(1977),〈台灣省阿美族青少年智力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第1期,頁83-96。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地位取得〉,《台灣社會學刊》,第9期,頁95-139。
高淑芳、何秀珠(1997),〈桃竹苗地區山地國小學童之家庭環境、學習概況、行為困擾調查研究-訪視當地資深教師〉,《原住民教育季刊》,第5期,頁17-37。
張俊紳(1996),〈原住民教育品質觀察研究〉,《偏遠地區教育診斷研究會論文》,頁124-134。
張華葆(1989),《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張建成(1994),〈教育擴張過程中台灣土著的教育成就〉,《教育研究資訊》,第2卷,2期,頁45-52。
張善楠、黃毅志(1999),〈原漢族別社區與學童學業成績關連性之因果機制〉,載於洪泉湖、吳學燕主編,《台灣原住民教育》,頁149-187,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坤鄉(1998),《原住民國中生中途輟學相關因素與形成過程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莊啟文(2001),《都市原住民家長教育價值觀及對其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曹琇玲(2001),《原住民高低學業成就學生家庭教育之質化分析》,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玉明(1990),《山地族群國中生之自我觀念、教育及職業抱負與父母管教態度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仕宗(1994),《偏遠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社會環境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俊雄(2001),《高學業成就之平地原住民學生家長教育價值觀及親師互動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怡靖、鄭燿男(2000),〈台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及財務資本論在台灣的適用性〉,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3卷,第3期,頁416-434。
陳枝烈(1997),《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憙(1991),《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建志(1998),〈族群及家庭背景對學業成績之影響模式-以台東縣原、漢學童作比較〉,《教育與心理研究》,第21期,頁85-106。
陳順利(1999),《原漢青少年飲酒行為和學業成就之追蹤調查-以台東縣關山地區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啟濃(2000),《阿美族父母教養方式----玉里鎮春日部落四個家庭的觀察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懷真(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黃幸美(1992),〈父母親信念與兒童學習成就相關之探討〉,《現代教育》,第7期,頁137-144。
黃茂夫、溫寶珠(1996),〈原住民學生在山地或平地就讀之學習成效差異研究。《原住民教育季刊》,第3期,頁245-251。
黃富順(1973),〈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16輯,頁387-486。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黃裕惠譯(H.A.Passow, 1992),〈培育和發展資賦優異者:學校、家庭及社區〉,《資優教育季刊》,第45期,頁325-346。
黃毅志(1990),〈台灣地區教育機會之不平等性〉,《思與言》,第1卷,第28期,頁93-125。
黃毅志(1996),〈台灣地區民眾地位取得之因果機制〉,《東吳社會學報》,第5 期,頁213-248。
楊瑩 (1995),《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卷,第1期,頁7-28。
楊肅棟(1998),《原漢族別與學業成績關聯性之追蹤調查研究-以台東地區國小學生為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憲明(1988),《國中學生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方式及學業 成就與師生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溫世真(1996),〈父母的信念、情緒、行為對子女的影響〉,收錄於蕭淑貞主編,《親職教育》,台北:匯華圖書公司。
詹 馨(1984),〈泰雅兒童的父母管教態度與人格適應〉,《省立新竹師範專科學校新竹師專學報》,第10期,頁1-49。
廖仁藝(2001),《高學業成就原住民兒童家庭因素之分析-以巴拉腦社區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明星、王錦陞(1990),《花東兩縣國中學生學業成就歸因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東縣立新港國中。指導單位: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台東縣政府教育局。
蔡文輝(1989),《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蔡典謨(1996),〈資優生親職教育-透過家庭影響提高孩子的成就〉,《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21輯,頁301-317。
蔡毓智(2002),《學習資產對學業成績之影響—以台北市國三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淵全(1997),〈學校教育是偉大的平衡器或不公平的再製者〉,《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初等教育學報》,第4期,頁127-167。
盧 強(1986),《山地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保禎(1993),《家庭環境診斷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龍冠海(1976),《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潘美倫(1998),《閩、客學童族群意識與學業成就差異之調查研究—以苗栗縣為例》,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季宏(1973),《智力、學習習慣、成就動機及家長社會地位與國中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佩均(2000),《原住民國小高低學業成就生學習適應之比較》,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孟穎(2002),《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韓幼賢(1956),〈屏東縣山地兒童智慧測驗研究報告〉,《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第4期,頁272-275。
瞿海源(1983),〈山地教育政策評估〉,載於李亦園等著,《山地政策評估報告書》,台灣省政府民政廳,頁146-161。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第11期,頁63-86。
簡茂發(1984),〈高級中學學生家庭社經背景、教師期望與學業成就之關係〉,《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6輯,頁1-97。
簡茂發,蔡玉瑟及張鎮城(1992),〈國小資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學習行為、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刊》,頁225-247。
譚光鼎(1996),〈探討少數民族教育成就的理論模式〉,《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學報》,第6期,頁25-72。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譚光鼎(2002),《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譚光鼎、湯仁燕(1993),《台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的關係之探討》,台北:台灣書店,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459-500。
蘇清守(1987),〈父母的人格對資優子女的影響〉,《資優教育季刊》,第22期,頁20-22。
二、英文部份
Ames, C (1987). “ The enhancement of student motivation”. In M. L. Maehr & D.A. Kleiber(Ed.).Advances in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JAI Press, INC.:263-289.
Ames, C. & Archer J. “(1987).Mothers' beliefs about the role of ability and effort in school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8(4):409-414.
Bloom, B. S.(1985). “Generalizations about talent development. ” In Bloom, B.S.( Ed.) Developing talent in young peopl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507-549.
Bowles, S., & Gintis, H.(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economic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
Christoper, J. (1972). “Inequality-A reassessment of the effect of family and schooling in America. ” , Inc. Coleman, J.S. (1966).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Washington, D. C: U. S.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Combs, A. M. & Forehand, R. (1989). “Adolescent school performance following parental divorce: Are there family that can enhance success? ” Adolence, 2496: 467-498.
Coleman, James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4-120.
De Graaf, P.M. (1986).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Netherlands. ” Sociology of Education,59 :237-246.
Deuries, A.R., & Web, J.T. (1988). “Parents of gifted children: A special population with special needs. ”Journal, Illinois Council for the Gifted,7, 36-39.
Dimaggio, P., & Mohr, J.(1985). “ Cultural capital,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marital selection.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0, 1231-1261.
Duran, R. (1983). Hispanic Education and Background:Predictors of ;College Achievement, New York:New York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Dweck,C.S, (1986). “Motivational processes affecting learing. ” American Psychologist,41(10):1040-1048.
Eccle, J. (1983). “Expectancies, values, and academic behaviors. ” In J. T. Spense (Ed.),1983, Achievement and achievement Motives. San Franciscio: Freeman :75-146.
Feigin, N. (1995).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Academic Excellence of American School District.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5:127-142.
Finn, J. D. (1972). “Expectations and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2 (3), 387-410.
Hsia, J., & Marsha, H.N. (1989). “The demographics of deversity: Asian American and higher education. ” Change, 20-27.
Kluckhohn, F. R. & Strodtbeck, F. L.(1961).Variations in Value Orientation. Chicago: Row, Peterson.
Lockheed, M. E., and Fuller, B.(1989). “Family Effects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Thailand and Malawi. ”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2, 239-256.
Marjoribanks, K.(1985). “ Ethnicity, family environment and adolescents’ aspirations: gender-related differences. ”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 329-341.
Meighan, R.(1993). A sociology of educating. London: Cassell Education.
Mordkowitz, E., & Ginsburg, H. (1986).The academic socialization of sucessful Asian -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CA,(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73291).
Ogbu,J. U. (1987). “Variability in minority school performance:a problem in search of an explanation. ”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18 (4):312-334.
Peng, S.S. & others (1984).School experiences and performance of Asian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Orleans, LA. And the East Coast Asian American Education Conference, Washington, D.C.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53 -607).
Sewell, W. H., & Hauser, R. M.(1980). “ The Wisconsin longitudinal study of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aspirations and achievements. In Kerckhoff A. C.(Ed.), ”Research in sociology of educaion and socialization, 1, 59-99. Greenwich, CT: JAI.
Singel, I. E. (1985). Parental Belief System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isher. Hillsdale, New Jersey.
Stevenson, H. W., Lee S.P., Chen C.C., Stigher J.W., Hsu C.C. & Kitamura S.( 1990). “Contexts of Achievement.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Vol. 55, Nos. 1-2, 1990.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tevenson, D. L., and Baker, D. P. (1992). “ Shadow Education and Allocation in Formal Schooling: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in Japan.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7(6), 1639-1657.
Suzuki, B.H. (1977).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ization of Asian Americans: A revisionist analysis of the model minority thesis. ” America Journal. 4(2): 23-51.
Teachman, J.D. (1987). “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2 :548-557.
Wong, R. S. K. (1998). “ Multidimensional Influences of Family Environment in Education: The Case of Socialist Czechoslovakia. ”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