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俞諺 Yu-Yen Chen |
---|---|
論文名稱: |
夢想成真~青年志工自我實現歷程之敘事研究 Dream comes true ---- A study of the process of self-actualization on youth volunteers |
指導教授: |
顏妙桂
Yen, Miao-Kue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6 |
中文關鍵詞: | 青年志工 、自我實現 、休閒服務 |
英文關鍵詞: | youth volunteer, self-actualization, leisure servic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4 下載:5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年志工自我實現之歷程與內涵,包含青年志工自我實現之動機、設定目標、人格特質、發展歷程以及達成目標的方法,並提出有助於青年從事志工服務之建議,以提供學校、志工服務機構鼓勵青年參與服務,吸引更多具有活力的志工一同加入。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以敘事研究(Narrative research)作為研究取向,深度訪談四位青年志工自我實現的相關經驗,歸納出四位青年志工自我實現歷程之重要內涵。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青年志工對自我之看法可分為「勇於做自己」、「認真做自己」、「開發潛能」及「自身做起」。
二、青年志工參與志工服務之動機分為「興趣及個性的喚起」、「眾人支持的力量」、「做生命的主人」、「使命感的感召」。
三、青年志工之設定目標分為「自我期許」、「學以致用」、「奉獻自己」及「延續志工服務熱忱」。
四、青年志工之自我實現歷程經過「喚起自我期」、「探索自我期」、「啟發自我期」、「實現自我期」四個時期。
五、從事志工服務對自我實現的啟發,包括「人生態度」及「自我實現」兩方面。在「人生態度」方面包含精益求精的自我塑造、泰若自然的生活哲學、善解包容的依附關係、保持彈性的情緒管理、自我啟發的資源使用;在「自我實現」方面包含志工生活越活越精彩、邁向自我成長及練就領導絕活、因為從事志工服務而存在。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論,針對邁向自我實現青年、學校、志工服務機構及後續研究提出若干建議。
關鍵字:青年志工、自我實現、休閒服務
Dream comes true ---- A study of the process of self-actualization on youth volunteer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the self-actualization on youth volunteers. The contents of self-actualization process include motivation, targeting the goal, characteristics, the process of self-actualization, and how to achieve the goal.
By adapting narrative approach and based on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four participants, this study explored how youth volunteers achieve self-actualization.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viewpoint of self on youth volunteers includes having courage to do themselves, taking seriously to do themselves, development on potential, and starting to do from themselves.
Second, the motivation that youth volunteers take part in voluntary service includes habit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supporting of others, making one’s own way, and commitment to the community.
Third, by joining the voluntary services, participants develop their personal goals on four aspects: self expectation, putting what they learned into practice, dedicating themselves, and maintaining the enthusiasm through voluntary service.
Fourth, the process of self-actualization can be separated in four stages: self-awakening, self-exploring, self-enlightening, and self-actualizing.
Fifth, the enlightenments of self-actualization on voluntary service include attitudes toward life and self-actualizing. Attitudes toward life contain striving for best, steady mind of life, empathetic relationships, flexible emotion management, and self-searching for resources. Self-actualizing contains outstanding volunteer career, moving forward excellence and developing leadership and existence by volunteer service.
Finally, the study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youth volunteers, school, volunteer organization, and the future researcher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Key words: youth volunteer, self-actualization, leisure servic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二○○一年全球志工宣言(無日期)。2008年5月28日,取自:
http://www.tpcc.tp.edu.tw/Download/PDF/20041204-%A7%D3%C4@%
AAA%B0%C8-%A5%FE%B2y%A7%D3%A4u%AB%C5%A8%A5.pdf
伍振鷟、高強華(2001)。新教育概論。臺北市:五南。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6)。國家青年公共參與獎。2007年4月5日,取
自:http:// www.nyc.gov.tw/
吳芝儀(2005)。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載於齊力與林本炫(編),質性研
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45-188)。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志願服務法(2001)。
李淑儀(2004)。原夢.圓夢 ─原住民研究生自我實現歷程之探討。國立東
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福斯(2003)。消費者渉入、衝動性購買與自我實現關係之研究-以日本流
行消費文化在台灣克里歐化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車文博(2001)。人本主義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林秀紅(2003)。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自我實現之研究:臺北縣之個
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
34。
林家興(1978)。會心團體經驗對自我實現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將(2007)。職業拳王的心路歷程---林明佳之個案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
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大川(審譯)(1990)。A. H. Maslow, E. Fromm, G. W.
Allport, C. R. Rogers, K. Goldstein, H. A. Otto et al.著,
人的潛能和價值。台北市:結構群文化。
郝溪明(1985)。醫院志願工作者自我實現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J. A. Maxwell著,質化研究設
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臺北市:心理。
張芬芬(譯)(2005)。M. B. Miles, & A. M. Huberman著,質性研究
資料分析(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 2nd ed.)。臺北市:雙葉。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雅清(2005)。少年犯之自我實現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以台南地方法院保
護管束少年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南市。
許金聲等(譯)(1991)。A. H. Maslow著,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北京市:華夏出版社。
許敏溶(2005,4月18日)。七海遊俠張哲禎 環球志工行。自由電子報。
2007年6月12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pr/18/today-
life9.htm
連加恩(2003)。愛呆西非連加恩。臺北市:圓神。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偉睿(2001)。網際網路之流暢經驗初探性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曠逸(2003)。靜坐對企業員工自我實現、心流與服務品質之影響。國立高
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彭運石(2001)。走向生命的顛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臺北市:貓頭鷹。
結構群(編譯)(1991)。A. H. Maslow著,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台北市:結構群。
黃光雄(主譯)(2001)。R. C. Bogdan, & S. K. Biklen著,質性教育
研究:理論與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rd ed.)。嘉義市:濤石。
黃采薇(2007,6月)。獨力送志工出國,為兒童充電希望。Cheers網站電子
報。2007年6月16日,取自:
http://www.cheers.com.tw/newsletter/2007/070614.htm
黃啟泰(1992)。高峰經驗與自我實現關聯屬性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惠雯等(譯)(2003)。B. F. Crabtree, & W. L. Miller著,最新
質性方法與研究(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臺北
縣:韋伯文化。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慧真(譯)(1989)。S. W. Olds, & D. E. Papalia著,發展心理
學:人類發展(Human development, 3rd ed.)。臺北市:桂冠。
楊嘉琪(2006)。走出海島,成為世界公民─澳洲世界展望會志願服務工作側
記。展望之友,20,6。
劉千美(譯)(1989)。A. H. Maslow著,自我實現與人格成熟(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台北市:光啟。
劉安彥、陳英豪(1994)。青年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劉宗馨(1990)。家庭主婦從事志願服務對自我概念的影響。私立東吳大學社
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淑娟(1986)。護理學生自我實現、社會支持、焦慮特質與焦慮狀態之關
係。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歐陽萌君(1992)。資優者成年入社會後之人格適應、自我實現及其生涯歷程
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潘素卿(1984)。心理綜合諮商技術對專科學生自我實現及創造力的影響。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潘淑滿(2004)。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主編)(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
育。
蕭富元(2007)。台灣公仔。天下雜誌,364,86-103。
霍莉君(1989)。醫療服務機構組織氣候與其成員自我實現感。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臥龍(主編)(2004)。質性研究。臺北市:心理。
鍾聖校(1980)。國中教師在教育工作上自我實現的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鍾麗華(2005,10月31日)。垂死之家待17天 救活10顆心。自由電子報。
2007年6月12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oct/31/today-
life7.htm
蘇建文等(1998)。發展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二、英文部分
Çetinkanat, A. C. (2005). Self actualization inventory.
Eur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 99-112.
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Daloz Parks, L. A., Keen, C. H., Keen, J. P., & Parks
Daloz, S. (1996). Common fire: Leading lives of commitment
in a complex world. Boston: Beacon Press.
Ford, G. G., & Procidano, M. E. (1990).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actualization to social support, life stress, and
adjustment.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18(1), 41-51.
Francis, H. (1992). A cognitive-systemic reconstruction of
Maslow’s theory of self-actualization. Behavioral
Science, 37, 39-58.
Maslow, A. H.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2nd
ed.). Princeton, N. J.: Van Nostrand.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Maslow, A. H. (1971).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New York: Viking Press.
Sumerlin, J. R. (1997). Self-actualization and hope.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12(4), 1101-
1110.
Unesco jacques delors website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1996). Retrieved May 28, 2008, from
http://www.unesco.org/del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