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梓濠
Ye, Zi-Hao
論文名稱: 挑戰不一樣的自己-陸籍學生自行車環島之影響研究
A Study on Influence of Cycling around Taiwan for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指導教授: 王國欽
Wang, Kuo-Ch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6
中文關鍵詞: 陸籍學生自行車環島旅行阻礙
英文關鍵詞: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 Cycling around Taiwan, Travel barrier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05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0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陸籍學生來台人數增加,自行車環島作為最能了解在地人生活以及觀賞台灣風景的休閒方式,在陸籍學生這個群體中盛行。越來越多的陸籍學生,加入到這個活動中。過往的研究中,多數集中在外籍學生學習動機與在台適應的方面與台灣人自行車環島對其造成的影響。故,本研究嘗試用深度訪談的方式,通過對7位在台灣有自行車環島經歷的陸籍學生進行訪談,瞭解他們在自行車環島的動機與阻礙,自行車環島騎行中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法,騎行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參考其對臺灣的印象與家人朋友對其參與自行車環島的態度進行分析。探討自行車環島對於他們造成的影響以及原因。本研究使用成員檢核法確保訪談資料的可信程度及精準程度,並以內容分析法分析訪談資料。總計產生分析單位245個,16個類別,歸屬於「旅行的緣起」、「旅行的體驗」與「旅行後的改變」三個構面中。研究結果發現:7位受訪者中,獨自騎行與結伴騎行在自行車環島過程中的感受與變化較為不同,家人朋友對待受訪者參與自行車環島活動的態度與出發點不盡相同,同時,雖然7位受訪者遇到的困難與騎行線路相似,但因為每個人的動機與期待的不同,印象深刻的事不同,對於臺灣的印象也不同,因此產生的影響也各不相同,需要就受訪者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但同樣的是,自行車環島經歷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一次難忘而愉快的經歷,對於他們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本研究旨在研究自行車環島對於陸籍學生產生的影響為何,研究結果可填補陸籍學生休閒活動研究之空缺,提供陸籍學生參與休閒活動之學術與實務之參考,並對政府單位與相關業者提供建議。

    As more and more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come to Taiwan for study, cycling around Taiwan is also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know more about the different lifestyles of local Taiwanese people and to explore the beauty of Taiwan. Thus, cycling around Taiwan has become one of the popular outdoor activities. However, in the past studies, they mostly focused on two dimensions. One is the foreign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adaptation in Taiwan, and the other is the influence of cycling around Taiwan for local people. Therefore, this study tries to use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on 7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who have experienced the cycling around Taiwan to know about the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they have encountered, and their emotional changes during cycling around Taiwan so that the researcher can analyze the influence and reasons. Member checking is also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trustworthiness of the interview data. Content analysis i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interview data. Total units of analysis are 245 which elicited in 16 categories, 3 dimensions. This research had a result on 7 different participants that differentiate from motivation and expectancy from the different experience, but one thing in common, the unforgettable and pleasant experience that this cycling challenge gave to them. This research can be dedicated to this study field about the leisure activities of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can be as a reference for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who like to go out and also give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government and related companies.

    目 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7 第四節 研究流程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環島發展概況 9 第二節 自行車旅行相關研究 19 第三節 旅行阻礙相關研究 2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設計 29 第二節 訪談大綱 32 第三節 資料蒐集方法 34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34 第肆章 資料結果分析 36 第一節 樣本特性分析 36 第二節 樣本訪談逐字稿複核結果 41 第三節 分析單位 41 第四節 分類發展與信度 43 第五節 自行車環島對於陸籍學生之影響 4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84 第一節 結論 84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92 第三節 研究者反思 95 引用文獻 97 附錄 104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04 附錄二 檢核回饋函 105 附錄三 訪談大綱 106

    一、 中文部分

    文貞喜 (2010)。在臺韓國學生華語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李宏培 (2012) 。獨自騎自行車環島對參與者體驗歷程影響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李佳蓉 (2005)。女性獨自從式自助旅行之動機與體驗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沈盛圳 (2009)。神馳:臺灣單車環島旅行體驗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豐里 (2000)。外國學生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應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芝儀、廖梅花 (譯)(2001)。紮根理論研究方法。臺中市:濤石文化。(Strauss, A. & Corbin, J., 1988)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林美如 (2011)。臺灣環島活動的多重樣貌-身體,時間與空間場域移轉。休閒保健期刊,(6),55-64。

    林建言、吳淑女 (2006)。公教退休人員之觀光動機,觀光阻礙與未來國外觀光意願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林書卲 (2008)。國外自助旅行者持續參與和知覺風險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懷宗 (2006)。旅遊動機和阻礙因素對職業軍人海外旅遊參與意願影響之研究-以航特部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胡幼慧 (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施秀玲 (2006)。外國學生來臺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歷程之探究-以銘傳大學桃園校區外國學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市。

    施宥如 (2007)。體驗行銷對顧客滿意度與顧客的忠誠度影響之研究-以爵士音樂餐廳 Brown Sugar 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世昌 (2001)。以座壓探討不同自行車種及人因尺寸之座墊設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同大學,臺北市。

    涂芸菱 (2011)。理智的樸實 VS 慾望的奢華-臺灣自行車休閒活動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室如 (2010,1月)。運動旅行-臺灣單車遊記文化探析。以口頭形式發表於2010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臺北市,臺灣。全文引自http://www.csat.org.tw/paper/E2-2_%E9%99%B3%E5%AE%A4%E5%A6%82.pdf
    張勝焜、洪景晃、鍾高基、黃秀珍 (2010)。單車騎士手部尺神經的壓迫性神經病變個案分析。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9(2),215-220。

    陳榆沁 (2010)。迎風獨奏-女性單人單車環島之旅行的意義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陳藝文 (2000)。休閒阻礙量表之建構-以北部大學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張馨文 (2003)。臺灣發展自行車觀光之研究。觀光研究學報,9(1),107-121。

    游土正、吳冠緯、張美玉、劉傳將 (2009)。自行車環島騎士消費行為類型。休閒運動期刊,(8),71-83。

    黃文燊 (2009)。獨在異鄉為異客-外國學生跨文化適應之質性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黃郁玲 (2009)。中高齡者海外旅遊阻礙階層模式之探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

    教育部 (2015)。來臺就學境外學生人數創新高破9萬人。取自:http://depart.moe.edu.tw/ED2500/default.aspx。

    黃榮松、鄭虎、陳俊忠 (1988)。自由車環島活動前后血中離子變化研究。體育學報,10,151-160。

    寂寞星球網站 (2012)。2012全球十大最佳旅遊國家。取自:
    http://www.lonelyplanet.com/。

    傅淑梅 (2011)。臺灣女性海外自助旅行經歷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煥玫 (2000)。女性自助旅行者的旅行經驗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楊宏文 (2015)。大陸交換生來臺學習動機、生活適應及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溫靜璇 (2010)。高雄地區國中體育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劉先翔、周宏室 (2009)。深層的遊戲:自行車騎乘之意涵。大專體育學刊,11(4) ,1-14。

    劉建恆、李寧遠 (1990)。單車長途旅行對身體作業能力之影響。體育學報,12,143-157。

    鄭國寶 (2010)。臺灣自行車環島自助旅行者的旅遊行為與環境識覺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喬月 (2008)。鐵騎柔情:臺師大自行車環島活動女性參與者角色衝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魏朝政 (1992)。坡地遊憩區景觀體驗評估模式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
    臺中市。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1942)。臺灣鐵道旅行案內。臺北市:臺灣總督府陸軍幕僚。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謝孟珈 (2008)。多元與一體的辯證:臺灣環島活動之文化意涵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顏美麗 (2008)。生活型態,旅遊動機與阻礙因素對嘉義縣國小教師參與海外旅遊意願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二、 英文部分

    Asplund, C., Barkdull, T., Weiss, B. D., (2007). Genitourinary problems in bicycle. Current Sports Medicine Reorts, 6(5), 333-339.

    Clawson, M., & Knetsch, J, L. (1966). Economics of Outdoor Recreation.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Press.

    Crawford, D. W., & Godbey, G.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9(2), 119-127.

    Crawford, D. W., Jackson, E. L., & Godbey, G. (1991).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s, 13(4), 309-320.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NY : Harper Collins.

    Davis, D., & Cosenza, R. M. (1993). Business research for decision making (3re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de Chernatony, L. & Dall’Olmo, Riley. (1998). Defining a “Brand” : Beyond the literaturewith experts’ interpretat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4(5), 417-443.

    Decrop, A. (1999).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tourist behavior. Bi inghampton, NY: The Hawthorn Hospitality Press.

    Desforges, L. (2000) Traveling the world: Identity and travel biography.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7(4), 926-945.

    Edington, C. R., Compton, D. M., & Hanson, C. J. (1980). Recreation and leisure programming: A guide for the professional. Philadelphia, PA: Saundress College.

    Fridgen, J. D. (1984)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and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srch 11(1), 19-39

    Galani-moutafi, V. (2000) The self and the other: Traveler, Ethnographer, Tourist.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1(1), 19-39.

    Kassarhjian, H. H. (1977). Content analysis in consumer research.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1), 8-18.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ayo, E. J., & L.P. Jarvis C. (1981).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travel. Boston, MA: CBI
    Publishing Co.

    Rubin, A., & Babbie, E. (1993). 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 (2nd ed.). California, CA:
    Brooks.

    Wilson, C., & Bush, T. R. (2007). Interface forces on the seat during a cycling activity. Clinical Biomechanics, 22(9), 1017-102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