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周佳佑 |
---|---|
論文名稱: |
薦任公務人員晉升簡任官等訓練課程應用情形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李隆盛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7 |
中文關鍵詞: | 薦任官/簡任官 、公部門 、訓練課程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4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國家文官培訓所所舉辦的「薦任公務人員晉升簡任官等訓練」是規模大、持續性高的重要訓練方案。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1)瞭解結訓學員返回工作崗位後對訓練課程的應用情形;(2)瞭解結訓學員返回工作崗位後無法確實應用所學課程的原因;和(3)瞭解可改善訓練課程訓用配合程度的途徑。研究對象以參與93年度薦任公務人員晉升簡任官等訓練之1,070名結訓學員為母群,隨機取樣285名進行問卷調查,共得有效問卷177份,以郵寄問卷方式進行調查(有效回收率62.1%),所蒐集資料經次數分析、單一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進行資料分析。主要結論如下:(1)整體而言,93年度薦任公務人員晉升簡任官等訓練課程訓後所學應用情形良好。(2)在權利的運用及績效管理方面的課程,其應用情形程度偏低。(3)與公關媒體相關之溝通及行銷方面的課程,其應用情形程度偏低。(4)團隊管理與領導及危機處理方面的課程,其應用情形程度較佳。(5)在溝通管道應用和同儕互動方面的課程,其應用情形程度較佳。(6)在情緒管理、自我成長和壓力調適方面的課程,其應用情形程度較佳。(7)服務於地方級行政單位的結訓學員,其應用情形程度較佳。(8)已晉升簡任官等的結訓學員,其應用情形程度較佳。(9)結訓學員缺乏應用機會是阻礙落實訓用配合的重要因素。(10)結訓學員缺乏應用意願並非阻礙落實訓用配合的重要因素。
一、中文部分
公務人力發展中(1999),公務人力訓練績效評估研究。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委託林月雲、陳素貞研究。臺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王居卿、程德貞(2000),訓練模式與其成效之關係探討-以高科技產業為例。淡江人文社會學刊,5期,41-78。
田靜婷(1993),訓練遷移相關因素之研究。大葉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成之約(2002),職業訓練績效評鑑的重要性與展望,就業安全,1 卷2期,37-40。
朱筱麗(2003),行政院暨所屬中央機關公務人員訓練成效之探討。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婉瑜(1999),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考試院(2005)。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彙編(四)。2005年7月7日,取自http://www.exam.gov.tw/book/reportshow.asp?5
余品嫻(1996),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公務人員訓練班薦任人事人員專業訓練課程之績效評估。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秉恩(1984),管理才能發展方案實施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彥輝(1999),運用模糊層級分析法與管理才能評鑑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祉龍(2000),企業營業人員訓練活動之規劃及其成效評估-以X公司為例分析。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明賢(1996),製造業勞資雙方對企業教育訓練成效之態度比較研究。私立高雄工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淑娟(1992),訓練遷移之研究—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機構之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隆盛和賴春金主編(2001),科技與人力教育的新象。臺北:師大書苑,262-263。
李聲吼(2000),人力資源發展,臺北:五南。
沈健華(1999),企業員工訓練遷移影響因素及其實徵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狄家葳(1999),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以臺灣跨國企業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雅偵(1996),組織因素與訓練遷移之相關研究—以壽險業業務人員為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坤茂(1997),以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觀點探討組織訓練移轉之成效-以臺灣糖業公司為個案分析。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奕如(2000),變革管理課程訓練成效之評估及影響訓練成效因素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碩士論文。
林詩音(2000),四健青年訓練移轉之研究—領導個案分析。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惠(1997),成人參與在職進修訓練的自評成效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職訓局所屬職業訓練中心學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邵孟瓊(2002),資訊教育訓練學習轉移成效之研究-以基層公務人員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宏益(1996),員工培訓成效評估之研究。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全恆(1998),企業訓練遷移規劃之研究。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本初、蔡秀涓(1996),我國中高級公務人員訓練移轉之研究—以政大公企中心公務人員訓練班為個案。政大學報,213-261。
康自立、蕭鍚錡和沈健華(1993),臺灣汽車工業中心衛星工廠制度中心工廠員工訓練體系之研究。第八屆全國技術及職業育研討會論文集,一般技術與職業教育類,115-131。
國家文官培訓所(2004)。93年度薦任公務人員晉升簡任官等訓練課程配當表。2004年8月22日,取自http://www.ncsi.gov.tw
張火燦(2000),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臺北:楊智。
張瑞芬(2003),成人參與轉業教育之訓練移轉成效研究—以失業者訓用合一職前訓練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系碩士論文。
張漢昌(1994),個人因素、組織因素與訓練成效之相關性研究-以中國生產力中心所辦之流通業管理師班、流通業顧問師班受訓學員為對象。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朝正(1997),管理才能評鑑量表之建立—以某高科技公司為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駿煒(2000),高科技產業員工教育訓練成效評估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芳昱(1989),怎樣做好員工訓練。臺北:管拓文化事業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陳姿予(1997),員工教育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以本國銀行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素貞(1999),企業訓練績效評估之研究-國內外標竿企業比較。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陳遠星(1996),工作環境與受訓者人格特質對訓練遷移之研究。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陶紀貞(1998),組織特性與個人屬性對訓練遷移影響之探討—以臺北捷運公司為個案公司。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文,。
傅肅良(1988),員工訓練學。臺北:三民。
游玉梅(2000),公務員如何經由訓練獲得最佳學習成效。公訓報導,93,19-23。
黃同圳和許宏明 (1995),國內高科技產業教育訓練制度現況調查。就業與訓練,5卷6期,29-35。
黃佑安(1992),學習動機取向、自重感及個人變因與教育訓練自評成效之相關性研究-以企管顧問公司學員為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芝華(1999),影響訓移轉因素之研究。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英忠、劉雅瑛和施智婷(2001),影響學習移轉因素之探討:以護理人員在職進修為例。第二屆提昇競爭力與經營管理研討會論文集,淡江大學企業管理系,295-314。
黃富順(1991),成人心理與學習。臺北:師大書苑。
黃臺生和任可怡(1995),中央政府機關訓練績效評估之調查分析。空大行政學報,3期,227-251。
楊家誠(2002),刑事警察在職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以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刑事人員講習班第五十四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聖怡(1999),公共關係人員訓練遷移態度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葉少基(1977),管理訓練與評估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玲鮮(1990),民營機構員工參加教育訓練之動機、滿意程度及受訓後自我評估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其文(1996),人事行政學-兼論現行考銓制度。臺北:華泰。
劉育均(2003),影響訓練遷移因素之研究:以某國營企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錫濤(2000),人力資源發展-訓練的評鑑。臺北:師大書苑,163-166。
戴淑媛(2001),中高齡者職業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貞玉(2002),員工訓練與能力發展。臺北:五南。
簡建忠(1994),訓練評鑑。臺北:五南。
蕭芳玲(2003),大型企業訓練人員訓練評鑑能力認知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lliger, G. M., & Janak, E. A. (1989). Kirkpatrick’s levels of training criteria: Thirty years later. Personnel Psychology, 42, pp.42-331.
Baldwin, T. T., & Ford, J. K. (1988). Transfer of training : 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Personnel Psychology, 41, pp.63-105.
Bassi, L. J., & Mcmurrer, D.P. (1998). Training investment can mean financial rerformance. Training & Development, pp.40-42.
Baumgartel, H., Reynolds, M., & Pathan, R. (1984). How personality and organizational-climate variables mode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 programme: A review and some recent research findings. Management and Labour Studies, 9, pp.1-16.
Broad, M., & Newstrom, J. (1992). Transfer of training. MA: Addison -Wesley.
Campbell, J.P. (1988). Training design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roductivity in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o: Jossey-Bass, pp.177-216.
Curry, D., Dobbins, G. & Ladd, R. (1994). Transfer of training and adult learning. Journal of Continuing Social Work Education, 6, pp.8-14.
Fleishman, E. (1953). Leadership climate, human relations training, and supervisory behavior. Personnel Psychology, 6, pp.205-222.
Ford, J. K., Quinones, M. A., Sego, D. J., & Sorra, J. S. (1992). Factors affecting the opportunity to perform trained tasks on the job. Personnel Psychology, 45, pp.511-527.
Goldstein, I. L. (1993). Training in organizations: Need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Pacific Grove, Californi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Gomez-mejia, L. R. & Page, R. C. (1983). Integrating employee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appraisal. Training & Development Journal, pp.8-14.
Gregoire, K., Propp, J., & Poertner, J. (1998). The supervisor’s role in the transfer of training. Administration in Social Work, 22, pp.1-9.
Hamblin, A. C. (1974). Evaluation and Control of Training. London:McGraw-Hill.
Huczynski, A. A. & Lewis, J. W. (1980). An Epirical Study into the Larning Transfer Pocess in Management Training.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7, pp.23-35.
Kirkpatrick D. L. (1994).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The four levels,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 San Francisco, CA: Berrett-Koehler.
Kehrhahn, M. T. (1996). Transfer of customer service training: Individual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support, social support, and motivation to transfer (CD-ROM). Abstract from: ProQuest Fil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tem:9605513.
Latham, G. P. (1988). Human resourc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In M. R. Rosenzweig & L.W.Porters(Ed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0, pp.550-555.
Levine, H. Z. (1982). Consensus on supervisory training. Personnel, November. pp.4-13.
Newton, K. A.(1993). Development of Trainee self-efficacy, motivation to learn, and motivation to transfer lLearn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 University of Texas A & M.
Noe, R. A., Hollenbeck, J. R., Gerhart, B., & Wright, P. M. (2000).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Gaining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3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Noe, A.R., & Schmitt, N. (1986). The influence of trainee attitudeson training effectiveness:Test of a model. Personnel psychology, 39, pp.497-523.
Nun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 NY: McGraw Hill Inc.
Phillips, J. J. (1998). ROI: The Search for Best Practices. In D. L.
Kirkpatrick (ed.).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s. Alexandria, VA: ASTD. pp.210-215.
Robertson, I., and Downs, S. (1979), Learning and the prediction of performance: Development of trainability test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4, pp.42-50.
Steiner, R. & Kelly, F.(1976). A key factors approach to assessing management development. Personnel Journal,5(7), pp.344-361.
Tracey, J. Bruce & Michael J. Tews. (1995). Training Effectiveness Accounting for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Work Environment.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1, pp.13-39.
Von Der Embse T. J. (1973). Choosing a management development program, A decision model. Personnel Journal, 52(10), p.20, pp.907-912.
Xiao, J. (199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factors and the
transfer of training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n Shenzhen, China. Human Resoru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7, pp.5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