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瑞婷
Lee, Juaw-Tin
論文名稱: 成年前期子女與退休父母的親子離合關係
The Parent-Child Attachment-Sepa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rly Adulthood Children and their Retired Parent
指導教授: 林如萍
Lin, Ju-P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1
中文關鍵詞: 離合關係退休父母成年前期
英文關鍵詞: separation-attachment relationship, retired parent, pre-adulthood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40下載:1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親子離合關係,受到個體發展「尋求自主獨立(離)」與「情感聯繫(合)」兩股發展力量的平衡影響。相關研究以個體的「分離-個體化」或對父母的「依附關係」化約親子離合關係,然而「離合」應是雙方共構世界中的動態發展關係。本研究旨在探究父母退休家庭中成年前期子女經驗的親子離合關係。研究採用質的研究法,深度訪談台北、桃園、宜蘭與台中十位22-30歲與退休父母同住的子女,透過自編訪談前問卷蒐集資料,研究發現如下:

    一、研究發現親子互動情境可見「疏離」、「融合」及「彈性」三種類型。三種互動情境可以透過親子的「生活」、「經濟」與「情感」觀察之。
    二、三種親子互動情境中有四種親子離合關係類型,受到十一種親子離合角色的組合力量影響。

    三、四種親子離合類型分別為:自主互信型(親子離合平衡)、黏結相依型(親子雙合)、黏結衝突型(親子離合動盪)、自主迴避型(親子雙離),不同離合類型在「功能」、「態度」與「情感」離合三個主要的內涵上有不同的特色。

    四、親子在離合關係中可能扮演十一種離合角色,其中包括兩種子女角色及九種父母角色。兩種子女角色為「發展自主的孩童」與「維繫連結的成人」。九種父母角色包「永不變心的知己」、「夢想背後的推手」、「無法超越的巨人」、「返老還童的小孩」、「扶養長大的恩人」、「保母管家照顧者」、「脆弱逃避的凡人」、「前世今生的冤家」、「幻影般的陌生人」。

    Parent-child attachment-sepa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 is affected by the balance condition of two development forces. These two forces are independence and emotional bonding. Although some studies simplify this relationship to “individual-separation” and “attachment”, it should be dynamically developed by both parent and child. This study is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pre-adulthood children’s experiences of his/her parent-child attachment-separation relationship after their parent are retired. To attain these goals, this study adopted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mainly using qualitatively deep interviews to collect data. Ten young adults living with their retired parent were interviewed. By analyzing the data from visiting recording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Three kinds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context: distance, coherence and elasticity are observed from pre-adult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daily life, economic interaction and emotion interaction.

    2.Three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contexts can be characterized into four different styles of parent-child attachment-separation relationship. These styles are affected by eleven roles played by both children and parent.

    3.Four different parent-child attachment-separation relationship styles are identified by characterizing participators experience. They are “confidential autonomy”, “dependent attachment”, “conflict attachment” and “avoidance autonomy”. Each style displays its particular relationship in functional, attitudinal and emotional perspective.

    4.These styles are affected by the independence and emotional bonding forces. The two forces are included 2 children-roles and 9 parent-roles. These roles are child, adult, benefactor, friend, sponsor, giant, immaturity, nanny, mediocrity, foe and stranger.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親子離合關係的相關理論 6 第二節 華人文化下的成年前期親子離合關係 21 第三節 家庭發展脈絡下的親子離合關係 31 第三章 研究設計 47 第一節 研究取向 4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0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分析 52 第四節 研究程序 55 第五節 資料信效度 56 第六節 研究倫理 58 第四章 研究發現 59 第一節 成年前期子女與退休父母的親子互動情境 59 第二節 成年前期子女與退休父母的親子離合類型 79 第三節 成年前期子女與退休父母的親子離合關係中的角色 11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8 第一節 結論 128 第二節 建議與省思 138 附錄 143 參考文獻 153

    參考文獻
    Ainsworth, M. D.,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Aldou, J., Klaus, E., & Klein, D. M. (1985). The Understanding Heart-Aging Parents and Their Favorite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56, 303-316.
    Aldous, J. & Hulsman, M. (1986, Novemb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 and their adult children: Does retirement make a differ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family relations, MI, Dearborn.
    Atchley, R. C. (1976). The sociology of retirement. Cambridge, Mass: Schenkman.
    Atchley, R. C. (1988). Social force and aging. California:wadsworth.
    Bartle-Haring, S., & Sabatelli, R. M. (1997). Emotional reactivity toward parents and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differences across gender and type of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6(4), 399-413.
    Baruch, G. & Barnett, R. C., (1983). Adult Daughters'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Mother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5 (3), 601-606.
    Bengtson, V. L., & Schrader, S. S. (1982). Parents-child relations. In D. J. Mangen, & W. A. Peterson(Eds.), Research Instruments in Social Gerontology. Vol. 2, 115-128.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loom(1980)
    Bloom, M. V. (1987). Leaving home: A family transition. In J. Bollm -Feshbach & S. Bloom-Feshbach (Eds.), The psychology of separation and loss. San Fracisco: Jossey-Bass.
    Blos, P. (1967). The second individuation process of adolescence. 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22, 75-84.
    Blos, P. (1979). The adolescent passage: Developmental issu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Cooney, T. M. (1993). Recent demographic change: Implications for families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Family & marriage review, 18(3), 37-55.
    Dorfman, L. T. (1997). The Sun Still Shone: Professors talk about retirement. Iowa City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Dorfman, L. T. (2002). Retirement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An opportunity in later life. Generation, 26(2), 74-79.
    Goldenberg, I., & Goldenberg, H. (1981). Family systems and the school counselor. The School counselor, 28, 165-177.
    Greene, A., & Boxer,A. (1986). Daughters and Son as young adults. In N. Datan., A.
    Grotevant, H. D., & Cooper, C. R. (1986). Individuation in family relationships: a perspective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ty and role-taking skill in adolescence. Human Development, 29, 82-100.
    Hoffman, J. A. (1984). 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of late adolescents from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1, 170-178.
    Josselson, R. (1980). Ego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 In J. Adelson, J. (E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pp. 188-208). New York; John Wiley.
    Josselson, R. (1988). The embedded self: I and thou revisited. In Lapsley, D. K., & Power, F. C.(Eds.), Self, Ego and Identity Integrative Approache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Kroger, J. (1989).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The Balance Between Self And Oth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Lee, G. R. (1980). Kinship in the seventies: A decade review of research and theo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2, 923-936.
    Lopez, F. G. (1995). Contemporary attachment theory: An introduction with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psychology.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23(3), 395-415.
    Newman,B. M., & Murray, C. I. (1983).Identity and familiy relations in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3(4), 293-303.
    Remnet V. L., (1987). How adult children respond to role transitions in the lives of their aging parents.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13, 341-355.
    Szinovacz, M. E.& Davey, A. (2001). Retirement effects on parent Adult Child contacts. The Gerontologist, 41(2), 191-200.
    Szinovacz, M., Ekerdt, D., & Vinck, B. (1992). Avenues for future research. family and retirement (pp..259-261). In Blieszner, R. & V. H. Bedford, eds., Aging and the Family: Theory and Research. Westport, Conn: Praeger.
    Szinovacz, M., & Ekerdt, D. J. (1994). “Families and Retirement” In R. Blieszner & V. H. Bedford, eds., Aging and the Family: Theory and Research. Westport, Conn: Praeger.
    文崇一、蕭新煌(主編)(1988)。中國人:觀念與行為。台北:巨流。
    王行(1993)。大學生自我分化程度與生涯成熟之探討。東吳社會學報,2,89-115。
    王嚮蕾(1994)。原生家庭父母自我分化與青少年自我分化、焦慮之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主計處(2001)。九十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2007年3月22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5231843771.doc
    主計處(2002)。勞動力參與率之趨勢分析。2007年3月15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4102910313871.doc
    主計處(2005)。94年受雇員工動向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2007年3月17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6121816224071.doc
    主計處(2006)。國情統計通報:公務人員退撫卹基金管理概況。2007年3月3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1481&CtUnit=690&BaseDSD=7&xq_xCat=19
    光禹(1994)。親愛酷爸爸。台北:圓神。
    朱坤連(1994)。退休人員生活需求及滿意度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雄市公教退休人員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3NKNU4142006。
    朱瑞玲(1997)。已婚女性的代間關係—家庭系統的分化與整合初探。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6-2413-H-030-005-G11)。台北市:私立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
    余月嬌(2003)。退休老人的社會支持網絡與生活調適之比較研究-以台北和桃園地區為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SCC00164006。
    余德慧(1987a)。中國人的心理叢書編序:中國人心底的故事。載於張老師月刊編輯部(主編),中國人的父母經-黏結與親情(頁1-14)。台北:張老師。
    余德慧(1987b)。追求卓越的親情,載於張老師月刊編輯部(主編),中國人的父母經-黏結與親情(頁1-24)。台北:張老師。
    余德慧(1991),中國人的自我蛻變。台北:張老師
    余德慧(1992)。中國人的生命轉化。台北:張老師
    余德慧、蔡怡佳(1995)。「離合」在青少年發展歷程的意義。本土心理學研究,3,93-140。
    余德慧、蔡怡佳(1996)。親子「離合」關係與離家問題。高師輔導所刊,1,1-29。
    余德慧、顧瑜君(2000)。父母眼中的離合處境與現代倫理意涵。應用心理研究,6,173-211。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 Q.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台北:桂冠。
    吳嘉瑜(2003)。代間關係研究的新思維:代間矛盾研究趨勢的興起與相關文獻。輔導季刊,39,4,1-9。
    吳嘉瑜(2004)。親子關係的另一端:成年期親子關係特色。諮商與輔導,217,20-24
    吳燕珠(2004)。談<紅樓夢>之親子關係。東方人文學誌,3(3),175-196。
    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91-132。
    呂麗雪(1997)。青少年心理分離意義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再發(2003)。高雄縣市國小退休教師社會參與、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明郎(2005)。國小女性教師提前退休決定歷程之質性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HCT5464004。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杜唯聖(2005)。退休老年人再就業生涯規劃歷程之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沈佳蓉(2005)。退休教師志願參與學校服務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CCU05142020。
    肖群忠(2002)。中國孝文化研究。台北:五南、中華發展基金會管理委員會聯合出版。
    卓馨怡(2005)。成年子女的孝道責任與焦慮:親子關係與父母需求的影響。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FJU00164048。
    周曉虹(1999)。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親子傳承。應用心理研究,4,29-56。
    周麗玉(1996)。親子互動與青少年的離合需求。諮商與輔導,132,2-7。
    周麗玉(1999)。青少年與母親離合關係與變化歷程之研究---以一個曾經自殺青少女的生命史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NTNU0328030。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林如萍(1996)。老年人與成年子女之代間關係—代間交換研究。中華家政學刊,25,77-85。
    林如萍(1998)。農家代間情感之研究—老年父母與其最親密的成年子女。中華家政學刊,27,65-83。
    林如萍(1998)。農家老人與其成年子女代間連帶之研究-從老人觀點分析。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如萍(2001)。家庭發展理論。載於黃迺毓等(主編),家庭概論(頁82-97)。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如萍、伊慶春(2007,11月)。規範、情感、交換?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的代間支持。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舉辦之「家庭價值、行為與態度: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九次研討會,台北市。
    林如萍、高淑貴(1999)。台灣農家代間關係:老年父母與其最親密的成年子女之代間連帶。論文發表於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林昭溶(2005)。技職體系青少年中期的親子關係(一):內涵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5,213-248。
    林美珍(1991)。成人期的發展。載於蘇建文等編,發展心理學(頁597-622)。台北:心理。
    林婉茹(2005)。退休教師生活型態、自我尊榮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KNU0142010。
    林惠萍(2004)。已婚職業婦女退休歷程探討—以國小教師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KNU0464033。
    林惠雅(2002,11月)。大學生對自主意涵的看法及其自主發展歷程。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台灣大學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畫辦公室、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心理學研究所聯合主辦之「第四屆華人心理學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台北市。
    林惠雅(2007)。大學生對自主的界定及其發展歷程:以親子關係為脈絡。應用心理研究,33,231-251。
    林麗玲(2006)。青少年家人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FJU00164002。
    邱慕美、修慧蘭(2004)。家庭親子界域與共依附特質之探討。輔導季刊,40(1),38-47。
    胡幼慧(主編)(199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海國(譯)(1976)。E. B. Hurlock著。成人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台北:桂冠。
    修慧蘭、孫頌賢(2002,11月)。親子次系統的親密與侵犯。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台灣大學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畫辦公室、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心理學研究所聯合主辦之「第四屆華人心理學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台北市。
    孫世維 (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法商學報,29,259-304。
    孫世維 (1997)。親子依附與分離-個體化:大學時期的發展。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20,271-296。
    孫世維 (1998b)。大學生的分離─個體化與相關家庭因素。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20),21-58。
    孫世維(1998a)。由離家上大學看大一新生親子分離的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8-2413-H-005A-001)。台中縣:國立中興大學社會學系。
    孫世維(2000)。青少年的風險採取:親子情感連結與分離的角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413-H-305-002)。台北市: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系。
    徐宗國(譯)(1997)。A. Strauss, & J. Corbin著。質性研究概論(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台北:巨流。
    徐秋央(2001)。原生家庭經驗、心理分離-個體化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栗珍鳳(1999)。大學生自我分化和心理社會發展之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耐(2003)。永恆的羽翼。師友,436,45-48。
    張慧芝(譯)(2002)。D. E. Papalia, S. W. Olds, & R.D. Feldman 著。人類發展-成人心理學(Human developement )。台北:桂冠。
    畢恆達(1996)。質性研究與詮釋學。 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實例,27-44。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論文寫作的枕邊書。台北:學富文化。
    許承德(2007)。中年世代之代間支持、代間規範、代間矛盾與老年居住安排期望。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志賢(2005)。青少年長期離家歷程與親子離合關係變化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KNU0464003。
    陳志賢、戴嘉南(2006)。長期離家出走青少年親子離合關係變化之研究。高師輔導所刊,15,1-34。
    陳秉華(1995)。諮商中大學生的心理分離-個體化衝突改變歷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8,145-176。
    陳若琳、李青松(2002)。大學生對子女職責的態度及行為之探討—以輔仁大學為例。中華家政學刊,31,83-101。
    陳燕錚(1999)。成年期女性從原生家庭到婚姻家庭的心理依附與分離歷程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惠風(1995)。大一學生原生家庭經驗、心理分離-個體化、與情緒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辜慧瑩(2000)。退休調適性別差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CCU0208010。
    黃光國(1998)。中國人的人情關係,載於文崇一、蕭新煌(主編),中國人:觀念與行為(頁43-69)。台北:巨流。
    黃光國(2005)。第七章 華人關係主義的理論建構。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頁217-245)。台北:遠流。
    黃維仁(2006)。窗外依然有藍天(6)—分手後的心理重建。檢索日期:97年6月25日,取自http://focf.org/magazine/magazine_article.cfm?ED_MENUITEMID=1291&
    ED_ARTICLEID=367&Name=Magazine。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台北:五南。
    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茹(主編)(2001)。家庭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慧真(譯)(1984)。D. E. Papalia, & S. W. Olds著。發展心理學-人類發展(Human developement 5E)。台北:桂冠。
    黃懿慧(2002)「關係取向」理論模式初探:組織與利益關係人關係之探討。本土心理學研究,18,95-174。
    楊永瑞(2004)。家人支持對降低考試焦慮的效果:「父母情感過渡涉入」與「親子關係親密度」的角色。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國樞(1993)。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一九九二)(頁87-142)。台北:桂冠。
    楊國樞(2005)。第六章 華人社會取向的理論分析。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頁171-216)。台北:遠流。
    楊國樞、葉明華(2005)。家族主義與泛家族主義。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頁249-290)。台北:遠流。
    楊康臨(2003)。青少年後期與成人前期之家庭分化、個體化與個人適應。中華家政學刊,33,73-86。
    楊康臨(2005a)。家庭分化、自我分化與婚姻滿意度-Bowen 家庭系統理論之驗證。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3-2413-H-030-005)。台北縣: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心理學系。
    楊康臨(2005b)。家庭分化、個體化與青少年問題行為之探討。中華家政學刊,37,1-16。
    楊淑惠(2005)。三代同堂家庭代間關係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親職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靜利、陳寬政(2002)。台灣地區子女離家的原因與步調。人口學刊,25,120-144。
    葉光輝(1998)。孝道概念的心理學探討:雙層次孝道認知特徵的發展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9,53-117。
    葉光輝(2004)。現代華人家人的互動關係及其心理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22,81-119。
    葉光輝(2005)。第九章 孝道的心理與行為。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頁291-329)。台北:遠流。
    賈紅鶯(1991)。父母自我分化、子女自我分化與子女適應水準之相關研究-Bowern家庭系統理論之驗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立文(譯)(1984)。H. M. Halpern著。割斷臍帶做大人(Cutting Loose: an adult guide to coming to terms with your parents)。台北:遠流。
    廖育清(2006)。成年前期子女經歷父母罹患癌症其家庭角色經驗與個人發展任務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梅如(2006)。父女親情的知覺與情結。輔導季刊,42(4),1-10。
    劉玉玲(2005)。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台北:揚智文化
    劉凱申(1991)。不願長大的龍族。載於謝麗玉等(編),中國人的養育觀:付出與期待(頁1-24)。台北:張老師。
    劉惠琴(2000),青少女在母女關係中的個體化模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4),53-91。
    劉惠琴(2005),親子關係中「多元個體化」歷程的內含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4),55-92。
    劉麗娟(2001)。未婚女性關係中自我的移動。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潘慧玲(主編)(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潘慧玲(主編)(2004)。教育論文格式。台北:雙葉書廊。
    蔡秀玲(1997)。大學男女學生依附關係、個體化與適應之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秀玲、吳麗娟(1998)。不同性別大學生的依附關係、個體化與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30(1),73-90。
    蔡怡佳(1992)。從國中離家少女的敘說探討「離」在青少年發展歷程的意義。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培村(1993)。運用退休教師人力推展成人教育可行性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6(1),28-44。
    蔡培村(主編)(1995)。老人學習與生涯發展。高雄市:麗文文化。
    蔡淑鈴(2001)。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淑鈴、吳麗娟(2003)。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5(1),59-78。
    鄭錦霞(2005)。家庭生命週期之探討。檢索日期:96年3月11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5/index.htm
    賴永和(2001)。國民中小學退休教師生活適應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龍應台、安德列(2007)。《親愛的安德烈》: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台北:天下雜誌
    謝秀芬(1986)。家庭與家庭服務。台北:五南。
    謝曜宇(2000)。退休教師經濟生活與經濟滿意度之探討--以台北市公立高級中學退休教師為例。私立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CGU00528009。
    謝麗玉等(1991)。中國人的養育觀:付出與期待。台北:張老師。
    魏珮文(2004)。「關係」對大學女生個體化過程之影響-另一段邁向成熟長大的路。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國英(1997)。青少年至成人前期之親子關係的測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6-2413-H-031-004-G11)台北市: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
    羅國傑(2002)序:「孝」與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道德。載於肖群忠(著),中國孝文化研究(頁1-5)。台北:五南、中華發展基金會管理委員會聯合出版。
    譚偉象(1999)。分離-個體化歷程的台灣本土化研究(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413-H-033-003)。桃園縣:私立中原大學心理學系。
    譚偉象(2000a)。分離-個體化歷程的台灣本土化研究(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413-H-033-013)。桃園縣:私立中原大學心理學系。
    譚偉象(2000b)。分離-個體化歷程的台灣本土化研究(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413-H-033-004-SSS)。桃園縣:私立中原大學心理學系。
    譚偉象(2002)。分離-個體化與多元化諮商。輔導季刊,38(4),27-34。
    譚偉象、吳琇瑩(2002,11月)。華人的分離-個體化歷程與關係主義。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台灣大學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畫辦公室、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心理學研究所聯合主辦之「第四屆華人心理學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台北市。
    蘇建文等(1991)。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