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雅筑
論文名稱: 原住民族教育機會均等如何可能-就新竹縣原住民族家長與教育人員觀點探究
指導教授: 林安邦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3
中文關鍵詞: 原住民族教育教育機會均等原住民族教育政策
英文關鍵詞: aboriginal education, 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 aboriginal eduction polici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0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促進教育機會均等一直是我國原住民族教育之理想,亦是教育人員及原住民族家長企盼之目標。換言之,唯有在教育機會均等的基礎上,原住民族學生方能於學習歷程中充分發揮潛能並獲致學習成就。
    具體來說,本研究的目的如下:一、探討原住民族教育機會均等的意涵。二、瞭解國內外原住民族教育機會均等的政策。三、發現學校情境中落實原住民族教育機會均等現況與困境。
    為了完成所述目的,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與半結構式訪談法為主。
    本研究將可獲得結論如下:
    一、原住民族教育機會均等之意涵為將教育資源依據公平的原則,分配給每一位個體,不因種族、社會階級、性別、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差異。
    二、我國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特點為多種補助與減免辦法,透過族語認證作為原住民族學生升學優待依據;加拿大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特點為在學前教育便清楚地建立學生文化認同;澳洲原住民族教育政策則具備可替換的教育模式;紐西蘭則有多種教育和訓練計畫
    三、原住民族學生學習風格為共享、活潑與樂觀;各校均有族語認證課程,而學生仍面臨心理、文化、家庭與學習困境。

    To promote 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has always been the ideal of aborigi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It is also the goal that educators and aboriginal parents look forward to .In other words,only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boriginal students can fully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and attain learning achievement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Specifically,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First, to explore the meaning of 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Second, to understand foreign and domestic aboriginal education policies of the equality of the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Third,to find the status and the dilemmas of 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on aboriginal peoples.
    To accomplish the purposes, the research methods in this study are in-depth interview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tudy, the paper receiv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reached:
    First,the meaning of 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on aboriginal peoples is to give each of them educational resourse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without distinction of race, social class, gender, geographic differences.
    Second,the domestic aboriginal education policies are to offer a variety of subsidies and relief; Canada's Aboriginal education policies featuring in pre-school students are to clearly establish cultural identity ; Australia’s Aboriginal education policies are to replace the mode of education; there are a variety of educational and training programs in New Zealand’s Aboriiginal education.
    Third, Learning styles of Aboriginal students are to share, lively and optimistic;
    every school has certification programs of ethnic languages , and students still face the psychological, cultural, family and learning difficulties..

    目 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I 目次……………………………………………………………………V 表次…………………………………………………………………VIII 圖次……………………………………………………………………IX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四節 名詞釋義…………………………………………………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育機會均等之意義及相關論述……………………11   第二節 原住民族教育機會均等之政策………………………20   第三節 臺灣原住民族教育機會均等之困境…………………42   第四節 臺灣原住民族教育機會均等之相關研究……………5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72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76   第三節 研究信實度……………………………………………..81   第四節 資料處理………………………………………………..83   第五節 研究倫理與反思………………………………………..8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原住民族學生教育機會均等現況…………...………88   第二節 原住民族學生教育機會均等困境………….………108   第三節 原住民族家長與教師之相關主張…….……………12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38   第二節 建議…………………………………………………14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52   英文部分………………………………………………………159 附錄   附錄一…………………………………………………………161   附錄二…………………………………………………………165   附錄三…………………………………………………………168   附錄四…………………………………………………………168   附錄五…………………………………………………………178     附錄六…………………………………………………………182   附錄七…………………………………………………………216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1.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2. 王文科、王智弘(2005)。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第五版)。台北市:五南。
    3. 瓦歷斯‧諾幹,高德義(1996)4。原住民教育政策的改革。國策期刊,「民間教育改革建議書研討會論文(下)摘要一」2009年1月21日取自http://www.inpr.org.tw/inprc/pub/jounals/130-9/m132_1.htm
    4. 牟中原(1996)。原住民教育改革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5. 李壬癸(1996)。宜蘭縣南島民族與語言。宜蘭縣政府 (初版)。
    6. 李文富(2000)。原住民文化權-相關國際文獻。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7, 16-18。
    7. 李季順(2005)。原住民族教育一條鞭體制建構出一條生路。台北市: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8. 李亦園、歐用生(1992)。我國山胞教育之方向定位與課程內容設計研究。台北市:教育部研究委員會。
    9. 李亦園(2002)。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文化的圖像(下)。台北市:允晨文化。
    10. 李瑛(1990)。各國原住民教育發展趨勢之分析。台北市:師大書苑。
    11. 李瑛(2000)。多元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教育決策倫理之探討。哲學與文化,27(4),349-361。
    12. 李瑛(2002)。原住民終身學習體系的建構。2009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82/basis1/699/a9.htm
    13. 李瑛(2002)。原住民知識體系之建構-以卑南族為例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9-2413-H-003-096。
    14. 李緒武(1993,9月11日)。 保障教育機會均等。中國時報,7版。
    15. 李義三(2005)。台灣原住民族教育體系趨向與建構之研究-以設置原住民族高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16. 李鴻章(2001)。從現階段原住民教育文化政策論台灣原住民文化困境與再造。原住民教育季刊,24,87-103。
    17.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第四期諮議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18.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96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報告。台北市:作者。
    19. 巫有鎰(2003)。新右教改潮流對教育機會均等的衝擊。屏東師院學報,18,437-458。
    20. 何美瑤(2006)。從家庭因素探究原住民父母教育觀及學業成就之研究。學校行政,41,199-214。
    21. 何慧卿(2006)。性別平等教育法下的校園性騷擾暨性侵害調查之程序正義:受害人保護及行為人權益之兼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22. 吳天泰(1998)。原住民族教育概論。台北市:五南。
    23. 吳天泰(1998)。由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原住民母語教學的推展。原住民族教育季刊,27,49-64。
    24. 吳芝儀、李鳳儒(譯)。Michael Quinn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Translation of: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台北市:桂冠。
    25.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2009年4月13日,取自http://www.spris.org.tw/develop/05june-05.pdf
    26. 林玟漣(2001)。原住民教育的論述分析─以四本專書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27. 林純雯(2008)。審議式民主在原住民教育政策參與中的積極意義。載於臺灣原住民族教育新思維專輯論文(頁1-5-1~1-5-18),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8. 林清江(1996)。教育理念與教育發展。台北市:五南。
    29. 林清江(1995)。原住民教育的社會學基礎。成人教育,26,2-6。
    30.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31. 周水珍(2009)。原住民民族教育課程發展之研究-以三所原住民小學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32. 周惠民(2007)。我國原住民升學優待政策發展與現況。2009年4月5日取自http://dpts.nttu.edu.tw/PASM/upload/prog/%E6%88%91%E5%9C%8B%E5%8E%9F%E4
    33. 周惠民(2009)。台灣社會變遷下的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系舉辦之「原住民教育研討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7),嘉義市。
    34. 周維萱(2001)紐西蘭原住民教育政策之研究-以毛利教育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35. 周德昌(2006)。桃園縣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組織運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36. 紀惠英、劉錫麒(2000)。泰雅族的兒童學習世界。花蓮師院學報,10,65-100。
    37. 37. 姜添輝(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 析。台北市:高等教育。
    38. 郭李宗文(2005,12月)。原住民隔代教養-注定失敗的開始與成功的可能性,載於國立政大原住民族語言教育文化研究中心舉辦「原住民族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3-69),台北市。
    39. 洪泉湖(2000)。台灣原住民的教育問題與政策。政策月刊,58,17-21。
    40. 馬要夫度(2011)。原視野:原住民族師資斷層問題。2011年6月8日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3879
    41. 馬賴谷麥(2002)。原住民族教育法之回顧與展望。2009年4月12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A/091/IA-R-091-092.htm
    42.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市:聯合文學。
    43. 43 教育部(1995)。發展與改進原住民教育五年計畫八十二年七月至八十四年執行情形報告。台北:作者。
    44. 教育部(1997)。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報告書。台北市。
    45. 教育部(2010)。教育部教育優先區計畫。2010年4月8日取自http://www.edu.tw/index.aspx
    46. 浦忠成(2005)。從部落出發:思考原住民族的未來。台北市: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47. 莊國銘(2009)。多元文化的公民教育-兼論台灣原住民族公民教育困境。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48. 徐建華(2007)。原住民母語教育困境與省思。2011年2月2日取自www.cmps.tp.edu.tw/fdownload/getfile.asp?fno=6&fenable=1
    49. 莊勝義(1998)。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研究與實踐-回顧與展望。載於中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頁403-441)。 台北市:揚智。
    50. 莊勝義(2004)。原住民族教育的效率及正義。國教天地,158,13-31。
    51.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Maxwell, Joseph A.著。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An interactive approach)。台北市:心理。
    52. 陳玉賢(無日期)。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研究-以原住民族教育法為例。2010年1月2日,取自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
    53.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市:洪葉文化。
    54. 陳枝烈(1997)。臺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55. 陳枝烈(2002)。文化差異在教室中師生互動的意義。91原住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1-155。
    56. 陳枝烈(譯) (2008)。多元文化教育:特質與目標。載於James A.Banks ,&Cherry A.McGee Banks (主編)。多元文化教育議與觀點(Translation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頁220-240)。台北市:心 理。
    57. 陳枝烈(2010,4月14日)。原住民教育起於何時。台灣立報,11 。
    58. 陳美如(1998):多元文化學校的知識革命與教師重構---從「潛在課程」談起。教育研究集刊,41,171-191。
    59. 陳美如(2002)。近五十年台灣原住民教育研究之評析,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60. 陳逸君(2006)。多元文化教育觀點下的原住民族教育-南投縣某國中學校布農族籍學生教育民族之初步分析。載於孫大川(主編),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教育論叢第七輯,(頁142-153)。台北市:行政院 原住民族委員會。
    61. 崔允漷(1995)。教學研究的社會-語言典範述評。教育研究資訊,3(2),116-126。
    62. 雲林縣教育網(2002)。教育名詞彙集。檢索日期:2011年6月23日。網址:http://mail2.ylc.edu.tw/~gces.kentxchang/pipi/6155577.doc.
    63. 章勝傑(2003)。從權力構念看原住民中輟現象。原住民族教育季刊,30,5-20。
    64. 許添明、蘇美琅(2007)。教育政策在學校執行之研究:以原住民學校推動傳統文化之教育政策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55-82。
    65. 張如慧(2002)。都市原住民族群教學之理想與實踐。原住民教育季刊,26,70-87。
    66. 張如慧(2005)。原住民女性教師在原住民族教育中之課程與教學實踐經驗。行政院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4-2413-H143-2413-H143-013)。台東縣:台東大學教育學系。
    67.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市:學富。
    68. 張錦弘(2009,10月16日)。升學弱勢原住民學生僅41%念大學大專在學率不及一般生一半,升國中後跟不上進度從此一路放棄洪蘭籲政府:偏鄉課輔從國一起補助。聯合報,AA6版。
    69. 張耀宗(2006):文化差異、民族認同與原住民教育。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6,195-214。
    70. 張淑美(2002)。原住民中小學教育現場的省思與展望。91原住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9-118。
    71. 張家蓉(1999)。原住民地區國中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之態度-從族群面向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72. 張培倫(2002)。族群差異權利之道德證成-秦力克自由主義多元文化論之可能性。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73. 張培倫(2007)。原住民族教育優惠待遇探討。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2,47-64。
    74. 湯仁燕(2001)。差異,認同與多元-原住民教育的文化認同課程。載於高強華、戴維揚(主編),族群融合的新境界。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75. 雅柏甦詠(1998)。原住民教育的虛相與實相。原住民族教育季刊,27,125-137。
    76. 雅柏甦詠(2003)。原住民升學優惠公平嗎。原住民族教育季刊,30,117-132。
    77. 黃森泉(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市:揚智。
    78. 黃儒傑(2000)。教育機會均等與社會正義。教師之友,41,13-19。
    79. 黃瑞琴(2002)。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80. 黃木蘭(1998)原住民國小學生學校教育機會均等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81. 黃森泉(2004)。原住民鄉土文化教育內涵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2413-H142-008)。台中市:台中師範學院社會科學教育系。
    82. 黃智蘋(2007)。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師對教科書中免除族群偏見之知覺與實踐研究-以一所原住民國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83. 黃雅平(2006)。以多元文化理論探討我國原住民教育政策之論述與實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84. 童順發(1995)。原住民教育的情況-淺談制訂原住民法之意義。教改通訊,17/18,54-55。
    85. 鄒岱妮(2006)。加拿大原住民自治體制與教育政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86. 童春發(無日期)。原住民教育的情況-淺談原住民教育法之意義。2009年4月5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7-18/54.html
    87. 楊瑩(1999)。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88. 楊瑩(2006)。教育機會均等。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269-309)。台北市:師大書苑。
    89. 楊振昇(無日期)。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與省思。2009年1月4日,取自 http://w2.nioerar.edu.tw/basis3/21/kk6.htm
    90. 楊深坑(2008)。社會公義、差異政治與教育機會均等新視野。當代教育研究。16(4),1-37。
    91. 熊同鑫、蔡瑞君(2009)。文化回應於原住民族科學課程與能力指標發展之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87,163-180。
    92. 解志強等譯(2006)。G.GAY著。文化回應教學法:理論、研究與實施。台北市:文景。
    93. 蔡文山(2004)。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省思台灣原住民學生的教育現況與展望。教育與社會研究,6,109-144。
    94. 蔡慧君(2003)。原住民知識菁英之學校經驗與族群認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95.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96. 潘裕豐(2009)。析論原住民族教育之師資培育政策。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6,97-114。
    97.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台北市:心理。
    98. 潘慧玲(2006)。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29)。台北市:高等教育。
    99. 劉阿榮(1996)。教育優惠與階層流動:台灣原住民教育優惠政策析論。原住民教育季刊,3,1-21。
    100. 劉芝良(2004)。原漢族群共存學校實施原住民族教育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101. 顏國樑(1997)。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發展、理念基礎及實踐。原住民教育季刊,8,28-54。
    102. 顏國樑(2004)。原住民教育現況、問題及發展趨向。台灣教育,626,17-24。
    103. 謝建豐(2003)。國中教師對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的支持與關注之研究。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104. 謝嘉璘(2005)。臺灣原住民升學優待政策之研究-以升學加分和原住民族教育體系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105. 蘇船利(2006)。教室內的原漢文化差異。師友月刊, 470,36-39。
    106. 譚光鼎(1998a)。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市:五南。
    107. 譚光鼎(1998b)。原住民教育與文化政策規劃之研究(教育政策組)。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108.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貳、英文部分
    1. Coleman ,J.S.(1966).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study(EEOS).Washington, 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 Coleman ,J.S.(1975).Equality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 definition.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Vol .38.No. 1,pp.6-25
    3. Coleman, J.S.(1990). Equality and Achievement in Education, pp. 155-64. London: Westview.
    4. Carr, Wilfred & Hartnett, Anthony (1996). Education and the Struggle for Democracy, Open University Press.
    5. Gollnick, D.M.& Chinn, P.C.(1990)Multicultural Educational in pluralistic Society.ohio: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6. Gambetta, D. (1998). 〝Claro〞: An essay on discursive Machismo.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 J. Elsler. New York: Combirdge University Press.
    7. Green ,T.F(1974).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the durable injustice. In C.A.Tesconi & E. Hurwitz (eds.), Education for whom? The question of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pp.78-100 New York: Harper & Row.
    8.Green, J. L., Weade, G. & Graham, K. (1988). Lesson constructions and student participation: A sociolinguistic analysis. In J. L. Green, and J. O. Karker (Eds.),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alyses of classroom discourse (pp. 11-47). Norwood, NJ: Ablex.
    9. Gilber Stephanie(1993). The Effect of Aboriginal Terms of Reference on Strategies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Colin White, (Ed.)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Higher Education Conference (pp.59). Kumbari Ngurpai Lag Higher Education Center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sland, Toowoomba.
    10. James A.Banks (2000). Annual Report 1999/2000 .Report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p.802-803. Wellington: New Zealand.
    11. Moodley, K.A. (1995).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Canada: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tatus. In Banks, J.A. and Banks, C.A.M.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801-818). New York: Macmillan.
    12.Sleeter, C. E., & Grant C. A. (2003). 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New York: Wiley.
    13. Smith,V.L.(1991).Prototypes in the courtroom:Lay representation of legal concepts. Joutnal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1,857-872.
    14. Simkins ,T(1994).Equity and Efficiency :tensions in school-based management England and Wal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Intervisitation Programme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15. Wirt, F. M .,& Kirst, M.W.(1982).Schools in conflict.Berkeley,California:McCutcha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