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兆均 Chang, Chao-Chun |
---|---|
論文名稱: |
大專籃球學生運動員運動退休與生涯轉換 College Basketball Student Athlete’s Athletic Retirement and Career Transitions |
指導教授: |
林伯修
Lin, Po-Hsin |
口試委員: |
林伯修
Lin, Po-Hsin 石明宗 Shih, Ming-Tsung 劉梅君 Liu, Mei-Chun |
口試日期: | 2022/12/14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3 |
中文關鍵詞: | 大專籃球學生運動員 、運動退休 、生涯轉換 |
英文關鍵詞: | College Basketball Student Athlete, Career Transition, Sport Retirement |
研究方法: | 文件分析法 、 半結構式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29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97 下載: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過往研究大多認為學生運動員在畢業後會面臨就業窘境,然而從數據和當今環境不禁讓人現代社會是否還需要我們如此擔心他們的就業狀況?本研究利用半結構式訪談搜集八位退役球員的故事,討論大專球員在畢業之後如何發展運動退休的生涯,並與過往的文獻做交互比較。為了勾勒出受訪者在運動退休的十字路口所做出的決策,本研究將「運動員生涯」和「運動退休」之後拆成兩個時間線討論,討論個體在各個時期運用社會網絡與個體之關係,及在運動社會化的過程中所建構的人格特質如何影響他們的工作表現。
研究結果發現,社會網絡 (家人、教練、同儕、大眾媒體、學校、和社會制度) 在各個階段的社會支持因應時空的不同給予個體不同程度的輔助,家人在啟蒙階段涉入很深,在運動生涯中又逐漸淡出,直到運動退休前期又重新扮演重要的角色。反之教練則是在運動生涯擔任協助升學的角色,在畢業後則無法給予學生實質的幫助。同儕不論在哪一個階段都能夠給予協助,學生時期扮演自尊和情緒支持之角色,退役後在資訊的討論和一同在職場上打拼等實質幫助則顯而易見。大眾媒體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與我們生活密不可分,運動員生涯可以用來搜集升學資訊,工作時則可以得到工作機會,甚至自己創造屬於自己的品牌,成為有個人聲量的意見領袖。學校和社會制度分別在不同時期從大環境的角度協助個體,學校的資源可以協助個體探索自我,我們政府更為了不流失這些優秀運動員的經驗和訓練成本,不但有規劃特殊的升學管道,更在畢業後有銜接職場的政策。並且,在運動員的養成過程當中,對未來的職場生活會產生七項優勢、三項困境和四項負面影響。優勢讓他們更能習慣職場生態,並獲的重用。雖然過往的經驗可以造成運動員的負面影響和面對許多挑戰,儘管如此,這些看似負面的問題都可以透過社會支持克服,因此鼓勵大專籃球運動員在面臨退役時可以勇敢做夢,討戰非運動領域的職業,或利用對運動員有利的制度得到穩定的生活。
Previous research has often suggested that student-athletes fac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after graduation. However, given the current data and environment, one might question whether we still need to be so concerned about their employment prospects. This study use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o collect the stories of eight retired athletes, discussing how college athletes develop their post-sport careers and comparing these findings with past literature. To outline the decisions made by respondents at the crossroads of retirement from sports, the study separates the "athlete career" and "post-sport retirement" into two timelines, examining how individuals utilize their social networks and relationships at various stages, and how the personality traits developed through sports socialization impact their job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social networks (family, coaches, peers, media, schools, and social systems) provide varying degrees of support at different stages, depending on time and space. Family involvement is significant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but gradually diminishes during the athlete's career, only to become important again towards the end of their sports career. Conversely, coaches assist with educational advancement during the athlete's career but are unable to provide substantial help after graduation. Peers offer support at all stages: during student years, they provide self-esteem and emotional support, and after retirement, they offer practical assistance through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joint efforts in the workplace. Media, with its ever-evolv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integral to our lives; it can be used to gather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during the athlete's career, find job opportunities, or even build personal brands and become influential opinion leaders. Schools and social systems provide support from a broader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 schools offer resources for self-exploration, while the government has created special pathways for education and policies to bridge the gap to the workforce, aiming to retain the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training of these athletes.
Additionally, the process of athlete development can result in seven advantages, three challenges, and four negative impacts in future professional life. The advantages help athletes adapt to the workplace environment and gain recognition. Although past experiences may cause negative effects and challenges, these issues can be overcome with social support. Therefore, it is encouraged for college basketball athletes to bravely dream beyond sports, explore non-sport careers, or utilize favorable systems for athletes to achieve a stable life.
丁蘭婷 (2018)。現職大學非本科系國中專任輔導教師生涯轉換歷程之敘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方士其 (2017)。我國電子競技產業發展與職業選手職涯規劃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宗吉 (譯) (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ixon, H. L. & Frey, J. H., 1995)。
王紋慧 (2017)。臺南市家長對國小學童課後才藝學習與教育期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白又先 (2008)。台北地區退休人士休閒態度及生活適應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石麗君 (2008)。女性專業工作者在進修、工作與家庭角色衝突與因應策略分析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江信宏、林建宇、謝承勳、曾國恆 (2018)。優秀運動員社會化過程之探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5,298-313。
何守正 (2008)。SBL 超級籃球聯賽生涯規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佳勳 (2011)。臺灣優秀運動員生涯轉換歷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吳芝儀 (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敏華 (2004)。高中籃球運動績優生學校適應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祐華、張瓊文 (2018)。運動員的生涯發展議題。台大體育,67,41-47。
呂碧琴 (1991)。運動員退休經驗研究:以我國優秀田徑運動員為個案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瑞金 (2010)。活力老化-銀髮族的社會參與。社區發展季刊,132,123-132。
阮麗倩 (2020)。臺灣推動企業聯賽現況與發展之研究:以社會交換理論觀點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岳瀛立 (2013)。跨國籃球運動員張嗣漢 生涯轉換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呈樺、張俊一 (2012)。社會支持對學童運動參與與動機之影響。雲科大體育,14,55-61。
林季燕 (2002)。以自我決定理論預測籃球選手滿足感和退出意圖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林泊穎 (2020)。我國退役職業籃球選手職業生涯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科均 (2016)。臺東體中學生運動參與、運動社會化對運動價值觀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邱霈語 (2021)。人格特質、社會網絡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以關西鎮網球協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金樹人 (1997)。生涯諮詢與輔導。臺北市:東華出版社。
洪梓豪 (2011)。臺灣旅外棒球球員生涯發展與規劃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嘉文 (2000)。社會化與運動關係初探。中華體育季刊,14(2),1-9。
翁辰瑗 (2021)。臺灣職業棒球運動員生涯轉換影響因素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馬文山(2010)。退役羽球男子甲組選手職場生涯規劃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高秋芬 (2009)。《周易》的時間觀念與生命週期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苙雲、譚康榮 (1999)。「形構產業網絡」,網絡臺灣-企業的人情關係與經濟理性。臺北市:遠流出版有限公司。
張祐慈 (2010)。優秀女子桌球選手生涯發展之質性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祥琳 (2013)。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生突破生涯阻礙的探索歷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臺南市。
張雪玉 (2012)。學生運動員職涯轉銜諮商模式之追蹤成效評估 (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張瀞文 (2016)。親子共玩桌上遊戲提升雙薪家庭兒童情緒幸福感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2021)。發布本部分析後畢業生畢業後第三年之就業概況。 取自 https://data.gov.tw/dataset/29862
教育部體育署 (2020)。中華民國109年運動現況調查。取自https://isports.sa.gov.tw/apps/Download.aspx?SYS=TIS&MENU_CD=M07&ITEM_CD=T01&MENU_PRG_CD=4&ITEM_PRG_CD=2
教育部體育署 (2021)。「運動 i 臺灣」2.0 計畫。取自https://www.sa.gov.tw/Resource/1/1/3/3211/運動i臺灣2.0計畫.pdf
教育部體育署 (2022)。中等以上學校運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辦法。取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20004
莊翠玉 (1996)。運動績優生就讀大專院校一般科系之學校適應情況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許凌岑 (2007)。優秀運動員運動復出歷程之研究-一種情境兩樣情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又琪 (2009)。運動績優保送大學非體育科系女性排球選手學校適應與生涯發展之敘說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子軒 (2019)。左外野。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向明 (2017)。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陳志睿 (2010)。退役籃球員生涯轉換的自我轉換歷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冠全 (2018)。運動社會化媒介對國小學童運動參與行為之影響-以澎湖縣講美國小棒球隊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淑娟 (2011)。影響優秀田徑運動員成功生涯轉換的關鍵因素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 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聖芳 (1996)。走在挑戰極限的路上── 我國運動員的生活、學業和出路問題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曉蓓 (2019)。高中體育班學生在角色認同、運動與學業成就與升學路徑之關係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勞動力發展署 (2022)。產業新尖兵計畫。取自https://tcnr.wda.gov.tw/cp.aspx?n=9D8DE2B443B545C3
鈕文英 (201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黃光國 (1988)。「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高雄市:巨流圖書公司出版。
黃盈傑 (2011)。大專學生運動員生涯發展狀況與生涯輔導需求之質化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黃苹苹 (2004)。大專運動員生涯規劃與未來發展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3,229-237。
黃淑芬 (1982)。大學生自我統整與職業成熟及自我確認的關係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宗文、黃小熒、陳靜玲(2015)。運動員生涯轉換之個案研究-運動員的守護天使。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9(1),58-70。
楊金昌 (2017)。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權益相關問題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崇堅 (2016)。摃野球的庄腳囝仔-劉榮華教練棒球運動生涯發展探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詹俊成 (2013)。大專運動員社會支持、生涯信念、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一民 (1990)。認識運動員退休後生活。中華體育,4(3),28-33。
劉慧屏 (2008)。乘著夢想的翅膀起飛─從生涯轉換中尋找自我認定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蔡如鵑 (2017)。女性游泳運動員生涯轉換歷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蔡佩靜 (2021)。一樣也不一樣? 角力國手轉換成專長教師及專任運動教練之歷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稼棋 (2008)。「球場?還是我的家?」:女性教練角色衝突歷程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盧俊宏、廖主民、季力康(譯)(2008)。運動社會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Jowett, S. & Lavallee, D, 2007)
賴怡臻 (2019)。生涯轉換期大學生參與生活設計生涯團體之成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戴士嫻 (2006)。創業家個人特質與社會網絡關聯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戴廷親 (2020)。籃球員至教練生涯轉換歷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佳男 (2001)。運動之路的起伏與調適-八位體育保送生的經驗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闕美華(2000)。國中小教師情緒智慧、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魏維(2014)。職業運動員生涯轉換準備探討研究:以 SBL現役球員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Alfermann, D., & Stambulova, N. (2007). Career transitions and career termination. In G. Tenenbaum & R. C. Eklund (Eds.), Handbook of sport psychology (3rd ed., pp. 712–733). John Wiley & Sons, Inc.
Atchley, R. C. (1976). The sociology of retirement. Cambridge: Schenkman.
Baillie, P. H. F. (1993). Understanding retirement from sport: Therapeutic ideas for helping athletes in transition.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21(3), 399-410.
Bowen, G. A. (2009). Document analysis a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 9(2), 27–40.
Chartrand, J. M. (1991). The evolution of trait‐and‐factor career counseling: A person× environment fit approach.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69(6), 518-524.
Herr, E. L., & Cramer, S. H. (1996). Career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through the life span. Glenview, Illinois: Scott & Foresman.
Kenneth J. L. & Melinda A, (2022). Introducing the Sixth Source of Vocational 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to Search for Career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 49(2), 443–456
Kerr, G., & Dacyshyn, A. (2000). The retirement experiences of elite, female gymnast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2, 115-133.
Levinson, D. J. (1978). The seasons of a man's life.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Digital, Inc.
Rees, T., & Hardy, L. (2000).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ocial support experiences of high- level sports performers.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4, 327-347.
Sinclair, D. A., & Orlick, T. (1993). Positive transition from high-performance sport. The Sport Psychologist, 7, 138-150.
Stambulova, N., Alfermann, D., Statler, T., & CôTé, J. E. A. N. (2009). ISSP position stand: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s of athle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7(4), 395-412.
Super, D. E. (1974). Measuring vocational maturity for counseling and evalua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Vocational Guidance Association.
Super, D. E. (199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In D. Brown & L. Brooks (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 (2nd ed., pp. 197–261).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Wylleman, P., Alfermann, D., & Lavallee, D. (2004). Career transitions in sport: European perspectives.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5(1), 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