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昕璋 Tsai, Hsin-Chang |
---|---|
論文名稱: |
大學生全人教育之參與經驗與素養發展關係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 The Correlated Factors with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in Holistic Education and Literac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 University Students – Based on Data from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指導教授: |
劉若蘭
Liu, Ruo-La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604 |
中文關鍵詞: | 大學生 、全人教育 、校園參與經驗 、全人素養 、全人發展 、成功學習 |
英文關鍵詞: | College / University Students, Holistic Education, Experiences of Campus Participation, Holistic Literacy, Holistic Develpment, Learning Succes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4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全人教育之參與經驗與素養發展之關係,研究問題包括:(一)國內外大學全人教育的重要理念與實施方式為何?(二)本研究大學生參與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之全人教育經驗為何?不同個人因素的大學生全人素養是否有顯著差異?以及(三)本研究大學生個人因素、全人教育參與經驗與素養發展之關係為何?最後,提出未來在大學校園中促進學生全人發展的建議,提供師生及行政人員參考。
研究方法以量化為主,質化為輔。量化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法,以校園衝擊理論等為基礎編製問卷,其中個人因素包括性別、學院、年級、家庭背景、住宿情況、工讀經驗、宗教信仰、志願服務經驗、學業成績以及健康狀況,全人教育參與經驗包括正式課程(學習態度、學習滿意度)、非正式課程(學術相關活動、藝文相關活動、身心成長活動參與經驗)以及潛在課程與校園文化(學校支持系統、校園環境氛圍、師生互動、同儕關係滿意度)的參與經驗,全人素養包括國際視野、創新領導與問卷解決、社會關懷與公民實踐、美感體驗與品味生活、多元文化、環保意識、主動探究、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健康管理、批判反思、科學思辨、人文涵養、資訊素養、靈性思維、終身學習。
研究對象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學部學生,採取分層比例抽樣,取樣人數為640人。質化研究則針對量化研究發現的問題,透過深度訪談加以釐清:(一)學生心目中的全人素養有哪些?(二)比較強的素養,是受到哪些個人或校園因素影響?(三)比較弱的素養,是受到哪些個人或校園因素影響,並且希望學校提供什麼樣的資源與幫助?訪談對象乃依據問卷調查結果,選取13位學生進行訪談。
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歸納國內外全人教育理念,發現臺灣與中國重視個人達到五育均衡發展,歐美及日本強調全宇思維的永續樂活精神。臺灣全人教育的理念可分為「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生命、生活、生涯三生教育實踐」、「天、人、物、我的和諧關係」以及「身、心、靈健全整合」四大向度。
二、國內、外均透過博雅教育或通識教育課程,作為達成全人教育主要途徑之一,並透過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進行方案或環境規劃。
三、大學生個人因素,以t檢定與ANOVA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在全人素養中的差異,發現性別、學院、年級、住宿經驗、工讀經驗達顯著差異,其中校外工讀經驗對全人素養的負面影響較大。
四、 透過多元迴歸分析,探討個人因素對於全人教育參與經驗的解釋力,發現個人因素對於正式課程參與經驗解釋力為25.2%、非正式課程參與經驗解釋力為15.6%、潛在課程與校園文化解釋力為23.1%,其中學院、年級、住宿經驗、工讀經驗、學業成績、健康狀況皆具解釋力,其中又以學院及健康狀況的影響最大。
五、透過階層迴歸分析,探討個人因素、全人教育參與經驗對於全人素養的整體解釋力為35.8%,其中學院、年級、健康狀況、學習態度、學習滿意度、藝文相關活動、身心成長活動、學校支持系統、校園環境氛圍、師生互動、同儕關係皆具顯著解釋力,其中又以潛在課程的經驗影響最大。透過逐步迴歸分析,發現「師生互動」、「同儕關係」、「藝文相關活動」、「身心成長活動」以及「健康狀況」是影響全人素養最重要的因素。
六、質性訪談包括學生對於全人素養與影響因素的看法,結果歸納如下:
(一)學生認為全人素養,應包含「生活知能與生活管理」、「專業知識技能」以及「家庭關係經營」。
(二)學生認為全人教育參與經驗中,特別是正式課程中的通識課程、體育課程、服務學習課程,非正式課程中的社團活動、身心成長活動,以及潛在課程中的師生互動、同儕關係格外重要。
(三)不同主修領域的同學,對於通識教育的看法不同;且不同校區資源分配不均,影響學生全人教育參與經驗及滿意度,亦會影響全人素養。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ed factors with the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in holistic education and literac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earch questions included:
1.What are the important concepts and embodiments of holistic education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2.What are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in holistic education within the formal curriculum, the informal curriculum, and the hidden curriculum? Were there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olistic literacy among those different individual factors?
3.What are the correlated factors with the experiences in holistic education and literac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offers his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based on results from the teachers, students and related staff in schools.
The research data was collected by using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All study participations completed a self-developed questionnaire, which consisted the holistic education experience scale, the holistic literacy scale, and the demographic background survey. 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research studies of campus impact model, the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er. The model consisted of three parts: the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the holistic scale, and the holistic literacy scale. The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includes gender, college, grade,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lodging experience, part time experience, religious belief, volunteer service experience,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health status. The holistic education scale includes formal curriculum (learning attitude, learning satisfaction), the informal curriculum (the experiences of academic activities, arts-related activities, physical and mental growth activities), and the hidden curriculum (the satisfaction of school support systems, campus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peer relationships) and the last part of the model contains the holistic literacy outcomes including global perspectives, innovative leadership and problem solving, social concerns and citizenship practice, aesthetics and taste, multicultural literacy,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ctive explor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health management, critical thinking, scientific thinking, humanistic literacy, information literacy, spirituality think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research study were 640 students recruited from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by the stratified proportional sampling method. After analyzing the quantitative data, a qualitative interview was conducted with the 13 students who we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high and low degree of their holistic literacy grades. The questions needed to be supplemented and explained because the results of the quantitative survey could not answer. Those questions were: (1) What is the holistic literacy in students’ mind? (2) Which literacy is superior? What / how factors are related to learning? (3) Which literacy is inferior? What / how factors are related to learning? Were there any school resources available that can help learning?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are:
1.Taiwan and China has focused on the belief of Five Ways of Life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social / labor, and aesthetic) on holistic education for a long time; but Europe and Japan has focused on the belief of Worldview, Spiritual and LOHAS thinking. There are four main viewpoints about holistic man in Taiwan, i.e.: (1) moral + intellectual + physical + social + aesthetic abilities; (2) life education + behavior education + career education; (3) heaven + human beings + materials + ourselves; (4) spirit + soul + mind + body.
2.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mainly promote holistic education with formal curriculums, informal curriculum and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liberal or general education.
3.With t-test and ANOVA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gender, college, lodging experience, and part time experience, approach the significant level in holistic literacy. The strongest factor is the outside school part time experience but negative.
4.With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college, grade, lodging experience, part time experience,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health status can predict effectively their holistic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and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is 15.6% to 25.2%. The strongest factor is college and health status.
5.With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students’ backgrounds (college of arts, grade, health status), formal curriculum (learning attitudes,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informal curriculum (the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of art-related activities, physical and mental growth activities) and hidden curriculum (the satisfaction of school support systems, campus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peer relationships) can predict effectively their holistic literacy, and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is 35.8%. The strongest factor is the experiences of hidden curriculum. With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satisfaction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peer relationships, the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of art-related activities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growth activities; and the health status are the stronger factors.
6.The qualitative findings are:
(1)In students’ opinions, the holistic literacy might include “life knowledge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family engagement”.
(2)The experiences of formal curriculum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ervice-Learning program), informal curriculum (students clubs and societies, physical and mental growth activities) and hidden curriculum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peer relationships) are important factors for holistic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3)Different college students had different viewpoints on general education. Different campuses have different resources, which may not only affect the experiences and satisfact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but also the holistic literacy.
中文部分
丁孝明、龔蕙瑛(2005)。從世說新語與魏晉風流談通識教學的通識化與全人化。正修通識學報,2,105-126。
丁芳敏(2007)。中原大學學生的全人教育目標知覺、校園參與經驗與學習成果的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丁芳敏、潘正德、楊慶麟(2008)。大學生全人教育目標知覺、校園參與經驗及學習成果之相關研究—以中原大學為例。通識教育學刊,創刊號,97-124。
于京天(1999)。轉變教育觀念。摘自崔相錄(等著),素質教育指要(111-129頁)。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尹美琪(2002)。專責單位主導之「服務—學習」課程—以輔仁大學為例。通識教育季刊,9(3),35-72。
文輔相(2002)。文化素質教育應確立全人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研究,23(1),27-30。
方進隆(2005)。體適能推展與全人健康理念。國民體育季刊,34(3),78-83。
方鳳山、洪夢梓(2013)。探討品格教育的教學與有效學習—以德明財金科技大學為例。德明學報,37(2),1-18。
毛海英、饒愛京(2007)。評小原國芳全人教育的缺陷。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7(5),100-102。
王月琴、邱啟潤(2006)。高雄地區大學生健康促進活動參與意向及相關因素之研究。醫護科技學刊,8(4),277-286。doi: 10.6563/TJHS.2006.8(4).3
王玉玫(2005)。論生死學在通識教育中的地位。國立臺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學報,4,159-167。
王秀珊(2013)。「輔仁大學國文課程推動革新計畫」之個人教學實踐與分析—試以100學年度上學期「大一國文」課程為例。全人教育學報,11,45-76。
王秀槐(2013)。從生命教育談宗教與教育的關係。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8),19-20。
王秀槐(2014)。多元入學制度下的教育機會均等:經由不同管道進入不同類型學校的大一學生家庭背景之研究。市北教育學刊,47,21-45。
王邦虎(2001)。校園文化論。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明珠(2010)。探討「生命藍圖說」人生觀及其在生命教育上之應用。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系社會科學學報,17,21-50。
王明珠(2012)。身心靈整合的全人生命。臺北市:新銳。
王玫(2013)。落實審美意識主體性於通識藝術課程之探究。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34,39-54。
王俊秀(2013)。「宿學」與共學:清華學院的化學實驗。載於陳幼慧(主編),通識最前線:博雅與書院教育人才培育圖像(215-248頁)。臺北市:政大出版社。
王保進(2004)。多變量分析—套裝程式與資料分析。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冠懿(2014)。如何增進美感:兼論國文通識教育的回應與協助。遠東通識學報,8(1),47-69。
王秋蘭(2004)。賃居生校外租屋安全與輔導之研究—以台東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素真、洪耀釧、葉一晃(2014)。影響大學生睡眠品質與身心健康因素之研究。工程科技與教育學刊,11(3),348-361。
王國維(1903)。論教育之宗旨。(原載於教育世界,56)。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da9a57b0102v7mo.html
王彩鸝、林秀資(2014年9月24日)。吳思華看情殺案:頂大要加強全人教育【即時新聞】。取自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2/%E5%90%B3%E6%80%9D%E8%8F%AF%E7%9C%8B%E6%83%85%E6%AE%BA%E6%A1%88%EF%BC%9A%E9%A0%82%E5%A4%A7%E8%A6%81%E5%8A%A0%E5%BC%B7%E5%85%A8%E4%BA%BA%E6%95%99%E8%82%B2-8955817.shtml
王梅玲、陳佩妤(2014)。從資訊素養指標探討大學生課業學習與日常生活資訊使用習性:以國立政治大學為例。載於王振鵠教授九秩榮慶籌備小組(編著),王振鵠教授九秩榮慶論文集,頁389-414。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淑慧(2014)。培養學生國際視野的交流路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1),52-55。
王琇菁(2011)。王國維全人教育思想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維君(2011)。實踐人文關懷與美感體驗之音樂通識課程教學設計—以音景單元為例。關渡通識學刊,7,1-22。
王潤身(2004)。從學生自治之角度探討學生宿舍自治組織的功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麗華(2008)。陶行知及其《生活即教育》等選讀。載於劉新科、栗洪武(主編),中外教育名著選讀(257-273頁)。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田芳華(2009)。資訊素養與學習風格關係之實徵研究—以大三學生為例。教育學刊,32,79-117。
田麗珠(2009)。宿舍環境對大學生宿舍生活適應之研究—以某學院為例。建國科大學報,28(2),1-18。
危芷芬(譯)(2008)。環境心理學。(原著者:Frank T. McAndrew)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3)
向鴻全(2012)。從「人學」到「全人」:關於全人教育的思考與想像。載於向鴻全(著),通識教育的知識與想像,(99-125頁)。高雄市:復文。
朱元祥(2002)。從e世代全人教育談科技素養之培育。生活科技教育,35(12),2-12。
朱文雄(2010)。大學經營與全人教育。高雄市:復文。
朱朝煌(2004)。個人因素個人經驗校園環境知覺與大學生能力感發展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朱朝煌(2011)。大學生領導力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朱錦鳳(2008)。大學生身心適應調查表(二版)。臺北市:心理。
江宜樺(2005)。從博雅到通識:大學教育理念的發展與現況。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4,37-64。
何金針(2009)。全人教育與大專學生心理健康。諮商與輔導,281,33-37。
何薰貴(2009)。某大學三年級生善終概念之分析。安寧療護,14(1),27-34。
余德慧、石佳儀(2003)。生死學十四講。臺北市:心靈工坊。
吳立保、謝安邦(2008)。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學教學改革。現代大學教育,2008(1),69-74。
吳兆田(2012)。引導反思的第一本書。臺北市:五南。
吳京玲、林妙容、李信(2009)。大學生核心能力培育之研究—以「探索、體驗與自我成長」通識課程為例。通識教育學刊,4,121-144。
吳昌期、吳淑芳(2009)。大學生必修的14堂課—談教育與生活。臺北市:心理。
吳明烈(2010)。UNESCO、OECD與歐盟終身學習關鍵能力之比較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3(1),45-75。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
吳明隆(2008)。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臺北市:五南。
吳明蒼、蔡正育、柳立偉(2011)。大學生生活幸福感之研究。運動健康休閒學報,2,152-165。
吳芝儀(2012)。大專青年就業力、就業職能與職場職能之內涵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0(2),1-45。
吳俊憲(2004)。課程改革與學校文化之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7(4),77-90。
吳姿萱(2006)。全人成長通識課程之學習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吳思達、蔡宜珍(2005)。大學生社團領導經驗與社會化發展之研究。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227-247。
吳美宜(2005)。臺灣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德懷術研究法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庶深、詹文克(2009)。生命教育的推動與創新教學範例分析。二OO九年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229-230。
吳梓明(2008)。教育的再思:關顧心靈教育的芻議。教育曙光,56(2),92-99。
吳清山(2007)。通識VS. 全人教育—從哈佛新通識觀國內大學課程。師友月刊,483,13-18。
吳清山(2008)。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內涵與深化。師友月刊,490,14-18。
吳清山(2009)。臺灣大學通識教育評鑑:挑戰、對策與展望。教育研究,178,5-23。
吳清山(2011)。培養學生國際視野的策略。研習資訊,28(5),1-4。
吳清山、林天祐(2008)。教育e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林天祐(2009)。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2012)。活化校園。教育研究月刊,220,129-130。
吳清基(2009)。在巨人的肩膀上綜觀全局。摘自國立編譯館(主譯),傳統與創新:大學的通識教育與再整合(3-4頁)。新北市:韋伯文化。
吳舒靜(2014)。臺灣大專院校學生學習投入對學習發展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吳慎慎(2002)。自我的演化與終身學習。藝術評論,13,285-308。
吳慎慎(2003)。自我的演化與終身學習。藝術評論,13,285-308。
吳慎慎(2006)。藝術人的終身學習:生命故事敘說的教學實踐。藝術教育研究,12,1-38。
吳歆嬫(2012)。科大學生對通識選修課「多元文化繪本導讀與欣賞」之學習經驗調查。止善,12,89-110。
吳肇明(2010)。大學生以服務學習方式協助縮短國際數位落差之研究—以2009中原大學柬埔寨海外志工專案為例。通識教育學刊,6,109-134。
吳銘達(2006)。宜蘭大學工科學生科技倫理態度及其學習通識教育倫理課程效益之研究。人文及管理學報,3,169-189。doi: 10.6177/lam.2006.03.17
呂宗翰、辛沛翰、蔡憲唐、姜昱伊(2008)。從賽局理論觀點看個案分組討論對學習表現之影響:以二技在職專班大學生為例。課程與教學,11(4),163-186。
呂宜臻(2009)。第一代及非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學習成果與教育抱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俊甫(1982)。發展心理與教育—全人發展與全人教育。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呂應鐘(2001)。生死學導論。臺北市:新文京。
宋千卉(2014)。大學生校園環境知覺、校園投入與學校認同之研究—以臺北市三所公立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宋光宇(2008)。論語心解—從心性的修鍊和體悟探索《論語》的真實意涵。臺北市:萬卷樓。
巫萱葦、李志文(2015)。翻轉教室教學模式融入服務學習對核心能力訓練之成效探討。工程與科技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67-79。doi: 10.6571/CETE.2015.04.07
李友美(2011)。全人教育應避免完人目標傾向。新課程教師,3,133。
李文富(2012)。論基礎教育之全人教育。教育與教學研究,26(12),128-131。
李立旻(201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專責導師制度實施期望與成效初探】。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李伯超(1998)。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需求評估量表的信度與效度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169-175。
李育齊(2014)。大學生校園經驗與批判思考能力關係之研究—以北部某國立大學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育齊、劉若蘭(2014)。大學生參與五育活動、校園經驗與基本核心素養之關係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學生事務與輔導,53(2),20-40。
李其龍(譯)(2001)。教育人類學原理。(原著者:Herbert Zdarzil)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72)
李孟玲(2009)。現代藝術課程對全人教育的啟發--以野獸派與表現派繪畫為例。全人教育學報,5,147-165。
李宗派(2003)。論高等教育之社會使命與展望—從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並重觀點。實踐通識論叢,1,1-24。
李宜致、吳偉立、李佳柯、林陽助(2012)。大學生健康知能與健康行為之研究。清雲學報,32(3),51-63。
李招瑩(2007)。跨越傳統認知的界面—從藝術史的整體性探究其教育的新面向。止善,2,157-175。
李明訓(2013)。全人雲端網課程活動App對品格與關懷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李柏佳(2013)。淺談宗教公益活動與教育中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8),13-18。
李秋娓、黃怡婷、顏君瑋(2008)。大學新生健康問題及健康缺點分析研究。學校衛生,53,1-15。
李國誠(2011)。大學生校外租屋環境滿意度與學習成效相關性之研究—以長榮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李曼麗(1999)。通識教育—一種大學教育觀。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
李琪明(2006年9月)。品德教育融入大學校園之多元意涵與實施策略。「第四屆德行教育及軍事專業倫理研討會」發表之論文,高雄海軍軍官學校。
李琪明(2011)。品德教育與校園營造。臺北市:心理。
李琪明(2012)。提升大學生道德判斷知能之教師行動研究與反思。課程與教學季刊,15(2),45-70。
李琪明(201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師教學評鑑多元化方案之建構研究專案結案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補助教師教學精進創新與專業社群計畫」委託專案研究,未出版。
李琪明(2015)。影響100:「道德教育原理」課程的解構與重建。載於師大教學發展中心(編著),樂耕師大.大師耘集:教學精進創新與專業社群,頁193-21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李園會(2000)。小園國芳與全人教育論。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李新民(2009)。書寫、對談和思想生活事件對大學生快樂、幸福感的影響。高雄師大學報,26,29-58。
李毓璱(2004)。大學生住宿生活適應相關因素研究—以國立臺灣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榮堂(1998)。全人教育至善論。高雄市:復文。
李鴻生(2011)。落實美感教育之探詢。耕莘學報,9,78-92。
杜佳靜、黃玉萍、張菽萱(2010)。大學生學習適應、自我調整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量表之建構—以Y技術學院為例。育達科大學報,24,33-56。
杜明勳(2003)。談靈性。護理雜誌,50(1),81-85。
杜瑞澤、林憲成(2005)。大專院校學生環保意識與行為對資源回收設備設計之影響。高雄師大學報,18,209-226。
沈六(1986)。道德發展與行為之研究。臺北市:水牛。
沈六(2011)。建構正向的與組織良善的學校文化。台灣教育雙月刊,668,4-12。
沈文欽(2014)。《大學的理念》中的博雅教育學說—緣起、觀點及其影響史。北京大學教育評論,12(3),141-159。
沈姍姍、林雅萍、翁梓珮、呂佳芳(2012)。大學生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健康自覺、休閒需求之研究。嘉南學報人文類,8,659-670。
沈勤、劉波(2012)。對全人教育理念下校外環境教育的思考。學園:教育科研,12,198-199。
肖妍玎(2012)。淺議影響大學校園文化內涵的四個因素。校園文化建設,258,145-146。
卓明儀(2013)。全人雲端網課程活動App對溝通與熱誠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周少凱、許舒婷(2010)。大學生環境認知、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研究。嶺東學報,27,85-113。
周文賢(2004)。多變量統計分析。臺北市:智勝。
周志宏(2013)。宗教與私立學校。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8),1-12。
周明之(1990)。王國維的教育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109-134。
周金城、林合鬱(2013)。大學生基本能力自我評估之研究:以台灣中部一所科技大學為例。弘光人文社會學報,16,192-220。
周倩、吳歡鵲、陳茵嵐、王美鴻(2009)。「資訊素養與倫理」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理念、主題、教學策略與執行成效。大學圖書館,13(2),24-44。doi: 10.6146/univj.2009-13-2.02
周倩、陳茵嵐、蔡政宏(2010)。培育網路世代的優質數位公民。研習資訊,27(5),13-22。
周祝瑛(2011)。通識教育評鑑之我見。通識在線,36,13-14。
周素足(2008)。技職校院新生入學期望與校園經驗之研究—以北區一所技術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素足、吳建隆、劉杏元(2014)。第一哩路的期待與實踐:技職院校新生入學期待與校園經驗探討。學生事務與輔導,53(3),51-65。
周聆靈(2010)。福建農林大學全人教育狀況與評析。國立嘉義大學通識學報,8,175-186。
周富美(2003)。大學學生宿舍環境觀察、評估與設計—以致理技術學院為例。致理學報,17,159-182。
周惠賢(2004)。在香港推行心靈教育重要嗎?再思心靈教育的教育目的。生命教育通訊,7,1-5。
周慶華(2008)。從通識教育到語文教育。臺北市:秀威資訊。
林一真、鍾思嘉、吳慎慎、錢玉芬、陳彰儀(2007)。生活彩虹—全人生涯開展。臺北市:心理。
林世強(2014)。金門大學學生生活與學習網絡特性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2(1),127-168。doi: 10.6151/CERQ.2014.2201.04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臺北市:巨流。
林志哲(2014)。感恩、社會支持及幸福感之研究:中介效果模式驗證。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7(3),453-482。
林志遠、曾瑞成(2006)。全人健康理念之演進。中華體育季刊,20(4),14-19。
林明舜、黃韶顏、丁一倫、倪維亞、黃啟揚、劉姚伶與廖成文(2012)。臺灣地區大專院校學生營養態度之研究。輔仁民生學誌,18(1),1-26。
林明瑞、劉惠元、黃瑞成(2005)。臺灣大專院校環境通識課程開設現況及問題探討。南華通識教育研究,2(1),1-25。
林治平(1998)。QQQQ的人生—全人理念與現代化。臺北市:宇宙光。
林治平(2001)。找人—全人理念與生命教育。載於林治平(主編),中原大學宗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54-102頁)。臺北市:宇宙光。
林治平(2003)。找人—全人的思考與落實。臺北市:宇宙光。
林建福(2012)。全人教育初探。教育研究月刊,220,16-30。
林思伶(2014)。大學協助學生增進領導力應有的理念與策略—成為服務領導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53(1),1-8。doi: 10.6506/SAGC.2014.5301.01
林郁蕙、曾善美(2011)。音樂系大學生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導向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5(1),59-78。
林淑、李育齊(2014)。大學生社團服務學習參與經驗與就業力關係研究—以臺灣北區大學生為例。學生事務與輔導,53(1),54-74。doi: 10.6506/SAGC.2014.5301.06
林淑惠、黃韞臻(2010)。大學生人際智能與人際吸引之相關探討—以中部三所大專院校為例。學校衛生,56,83-98。
林淑惠、黃韞臻(2012)。「大學生學習投入量表」之發展。測驗學刊,59(3),373-396。
林清江(1994)。校園理念與校園文化。載於歐陽教、黃政傑(主編),大學教育的理想,頁1-10。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菁(2008)。資訊素養融入大學生主題探究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6(2),233-266。
林敬修(2009)。一般與身心障礙大學生的個人、家庭及學校經驗因素對學習成果之影響(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旖旎(2006)。高品質大學生生活經驗質性研究:以一所小型郊區大學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4),365-393。
林碧炤(2010)。談國際觀與國際化。取自http://b016.ccu.edu.tw/ezcatfiles/b016/img/img/206/755651049.pdf
林繼偉、潘正德、梁元棟、尤嫣嫣、王裕仁(2005)。全人教育理念下的校園文化研究—以中原大學學生對傳統活動與校園景點的知覺為例。中原學報,33(4),705-723。
林耀堂(2014)。初探靈性教育理念融入天主教高等教育課程與教學的價值。全人教育學報,12,1-32。
林耀堂、蔡介裕(2003)。生命議題的「全」與「通」-文藻「全人發展」課程在通識教育的實施與展望。「2003年文藻第一屆通識教育跨族群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文藻外語學院。
林衢良、林淑芬(2005)。大學生運動習慣、自覺健康狀況與幸福感之調查研究:以聯合大學學生為例。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4年度,406-415。
邱文彬(2002)。大學生容忍性發展與成熟人際關係。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2,122-149。
邱佳慧、楊淑惠(2014)。大專院校推動校訂必修服務學習課程之策略分析—以臺北醫學大學為例。朝陽學報,19,53-73。
邱珍琬(2012)。批判思考與教學—以南部大學生為例,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2,73-96。
邱英芳(1998)。我未來要做什麼—生涯規劃與人生藍圖。載於輔大大學入門課程委員會(主編),大學入門:開創學生生涯,頁345-397。臺北市:遠流。
邱皓政(2005)。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二版)。臺北市:五南。
邱順清、鮑敦媛(2011)。如何實踐「樂活」的生活型態。休閒保健期刊,5,231-237。
姚玉霜(2010)。大學生宗教信仰行為之研究—以佛光大學之學生為例。華人前瞻研究,6(2),1-96。
姚進忠(2013)。全人取向:社會工作專業價值的塑造策略。重慶工商大學學報,30(2),17-22。
施宜煌(2010)。人文精神對大學通識教育的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41(2),59-80。
施宜煌(2014)。思索通識教育在大學的作用。通識教育學報,2,159-175。doi: 10.6517/MCUT2014.DEC-07
洪文良、謝金青(2002)。理想抽樣有效人數對照表。取自http://www.nhcue.edu.tw/~king0120/main/sampling.doc
洪慧真、洪志成(2012)。「通識與專業課程統整」:一所專校護理科的實施模式與教師改變。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1,49-73。
洪頵(2013)。「天人合一」和諧教學觀下的課堂生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長沙市。
紀潔芳(2009)。生命教育與靈性健康之探討。二OO九年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3-6。
胡淑琴(2009)。從聖經人學來反思全人教育的人學預設。全人教育學報,5,67-80。
胡進益(2009)。國立師範大學新生健康概念、自覺健康狀態、健康生活狀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1,1-30。
胡夢鯨(1989)。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學通識教育與改革芻議。淡江學報,27,133-155。
胡憶蓓(2015)。十年前看不到的畫面—大學生社會參與。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17-20。
倪燕、白羽、李懷新(2013年10月)。「親合」:從全人發展的角度來看一個新概念的提出。洪英正(主持人),以生命教育促進全人健康。2013生命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唐嘉蓉(2010)。從大一新生觀點探討大學英文小組活動的學習經驗。英語教學期刊,34(4),75-107。
孫效智(2004)。當前台灣社會的重大生命課題與願景。哲學與文化,31(9),3-20。
孫效智(2010年11月)。人生三問與生命教育。「2010年全國生命教育高峰會」發表之論文,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孫效智(2013)。大學生命教育的理念與實踐。生命教育研究,5(2),1-37。
師大通識教育中心(2014)。博雅與匯通:師大核心通識課程理念與實踐。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徐文鈺(2013)。影響大學生課堂主動發言的因素。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1(4),41-80。doi: 10.6151/CERQ.2013.2104.02
徐孟弘(2006)。通識宗教教育課程的建構及其內涵。實踐通識學報,6,67-92。
徐明(2005)。大學生社團服務學習經驗與關懷道德發展歷程關係研究。公民訓育學報,17,1-22。doi: 10.6231/CME.2005(17)01
徐波(2013)。高校學生投入理論:內涵、特點及應用。高等教育研究,34(6),48-54。
徐美鈴(2005)。生活教育從學校情境設計做起。北縣教育,53,79-83。
徐振鐸(2013)。全人雲端網課程活動對創新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徐珮華(2012)。大學生基本素養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莉(2010)。下屬的全人需求與全人領導。領導科學,21,26-28。
柴在屏、李嵩義(2006)。學校志工招募步驟及運作策略之探討。中州學報,23,179-194。
格日樂圖(2012)。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5(9),40-42。
袁振國(1999)。素質教育—跨世紀的教育指向。載於陸炳炎、王建磐(主編),素質教育的理想與目標(69-80頁)。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袁廣林、周巧玲(2002)。大學全人教育與通識教育論析。現代大學教育,2008(5),6-10。
郝春生(主編)(2004)。人文素質教程。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與交通大學出版社。
高文揚、韋磊(2008)。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學生課後參與游泳運動動機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3(3),186-193。
高月慈(2006)。大學生自評健康狀態預測因子之檢測。福爾摩莎醫務管理雜誌,2(1),76-80。
高月慈(2006)。大學生自評健康狀態預測因子之檢測。福爾摩莎醫務管理雜誌,2(1),76-80。
高松景(2006)。愛情重補修—全人發展性教育理念與實務。臺北市:幼獅。
高彥鳴(2005)。與青年人談全人教育。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高熏芳、王家健(2010)。大學學生學習投入與學習信心關係之研究。「2010卓越教學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慈濟大學。
高熏芳、蔡易倫(2011)。國內外大學新生定向輔導的現況分析與啟示。教育研究月刊,212,19-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99-103年度校務發展計畫」。取自http://www.ntnu.edu.tw/scr/PDF/990817_1.pdf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99-103年度校務發展計畫草案」(公聽會版)。取自http://www.ntnu.edu.tw/104-108/104-108_plan.pdf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2007)。2006台灣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言。載於鄧毓浩(主編),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頁549-560。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雲端測驗中心(2015)。大學生基本素養測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分析報告,未出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外活動組(2014)。社團新鮮人手冊。取自http://activity.sa.ntnu.edu.tw/ezfiles/2/1002/img/99/184347881.pdf
康台生(2012)。大學通識藝術課程融入學校特色發展探討。全人教育學報,9,49-73。
張文俊、郭立梅(2008)。自我認同與生活滿意度之關係—以藝術品味為例。研究台灣,5,1-41。
張文瑞(2013)。輔仁大學宗旨目標核心價值整合之探討及二維圖像和立體雕塑之試作。輔仁大學藝術學報,2,143-170。
張光正、呂鴻德(1998)。中原大學教育理念形成、共識與擴散—科技與人文融合之觀點。中原學報,26(4),1-8。
張同廟(2013)。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動機、核心元素與公民參與的關聯性。休閒運動保健學報,4,34-55。doi: 10.6204/JRSHP.2013.04.03
張同廟、劉維群(2007)。五大人格特質與領導能力之關係探討—以台南地區大學校院學生社團幹部為例。高雄餐旅學報,9(1),36-60。
張有恒、陳明國(2012)。國際志工服務學習與大學生發展之關係—以「朝陽科技大學2012寒假國際志工緬甸服務學習計畫」為例。止善,13,171-189。
張至璋(譯)(2006)。當教授變成學生—一位大學教授重讀大一的生活紀實(原作者:Robekah Nathan)。新北市:立緒文化。(原著出版年:2005)
張宏州(2014)。活動涵養、內蘊外華營造人文洋溢的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53(3),12-17。doi: 10.6506/SAGC.2014.5303.03
張志群(2013)。校外租屋對消費者承租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以東海與逢甲商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張秀雄(2010)。全人教育的意涵。載於朱文雄(編著),大學經營與全人教育,(47-55頁)。高雄市:復文。
張怡萱、林喻東、鄧書麟、劉癸君(2011)。新環境典範態度與負責任環境行為關係之探討—以嘉義樹木園的遊客為例。林業研究季刊,32(2),13-28。
張東海、謝安邦(2009)。全人教育理念下的環境教育及其對課程改革的意義。載於謝安邦(主編),全人教育理念與和諧社會建設(49-55頁)。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松年、楊淳皓、蔣忠慈(2008)。大學應屆畢業生自我知覺之核心就業力與其關聯因素分析:以國立宜蘭大學為例。人文及管理學報,5,255-301。Doi: 10.6177/lam.2008.05.17
張芳全(2006)。社經地位、文化資本與教育期望對學業成就影響之結構方程模式檢定。測驗學刊,53(2),261-295。
張彥通、韓曉燕、吳惠(2005)。試論全人教育與大學文化建設。江蘇高教,2,10-12。
張春興(1985)。大學生與校園文化。臺北市:嵩山。
張秋、顧立平(2011)。全人教育型圖書館的差異化服務模式—以香港城市大學邵逸夫圖書館為例。圖書館學研究:應用版,2011(4),64-68。
張郁雯、林文瑛、王震武(2013)。科學表現的兩性差異縮小了嗎?—國際科學表現評量資料之探究。教育心理學報,44(s)459-476。doi: 10.6251/BEP.20111028
張哲民(2007)。宗教社會關懷的理論與實踐-以聖約翰科技大學「宗教社會關懷」課程為例。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2(1),55-88。
張迺貞(2013)。資訊素養課程於數位學習環境之實踐。大同大學通識教育年報,9,53-73。
張啟超(2012)。大學通識現代文學課程教材教法之博雅實踐。全人教育學報,9,93-117。
張清源(2010)。大學生參與健身運動的行為及影響因素:以校園健身中心為例。大專體育學刊,12(1),65-73。doi: 10.5297/ser.1201.007
張雪梅(1993)。良師益友大學院校導師手冊。臺北市:張老師。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2008)。大學生的校園經驗及其對學習成果的影響。載於彭森明(主編),高等教育質的提升:反思與前瞻,頁257-28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張雪梅(2014)。102年度大專校院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概況調查成果報告書。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委託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張雪梅(2015)。大三學生學校社團參與經驗及參與效益研究。學生事務與輔導,53(4),25-45。doi: 10.6506/SAGC.2015.5304.04
張雪梅、李育齊、陳新霖、葉昌智、盧欣怡(2011)。2010年「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研討會—「學生成功學習」宣言。載於張雪梅、劉若蘭(主編),2011年「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頁161-167。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張凱婷(2011)。大學生家庭背景、入學特質、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雅婷(2011)。大學生全球視野能力量表之編製與Rasch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瑋琪(2007)。大學導師和學生關係的常見議題。載於黃政昌(主編),大學導師輔導工作實務,頁313-333。臺北市:心理。
張瑋琪(2008)。追尋自我—大學生的身心健康與自我成長。載於黃政昌(主編),你快樂嗎?大學生的心理衛生,頁383-399。臺北市:心理。
張瑞雄(2007)。大學教育的目的。師友月刊,483,19-23
張瑞雄(2010)。招生制度與全人教育。師友月刊,511,51-56。
張達欣(2013)。永恆教育與全人教育的對話─以百翰楊、輔仁、中原三所基督宗教大學生命教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張鈿富(2012)。大學生學習投入理論與評量實務之探討。高教評鑑中文特刊,41-62。
張德勝、宋玫玫(2010)。公私立大學畢業生知覺學校對其學習發展助益之比較研究。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2,261-298。
教育部(主編)(2010)。德智體群美—五育的理念與實踐(再版)。臺北市:教育部。
梁家祺(2011)。「知行合一」對通識環境教育課程設計的啟發。通識教育學刊,7,39-59。
梁爽、王秀彥、高春娣(2008)。全人教育理念下的香港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及其對內地高校的啟示。中國電力教育,124,225-227。
梁碧峯(2004)。修己善群的勞作使學生人格完善。載於李春旺(主編),路思義文集—從品格教育到全人教育,(1-23頁)。台中市:稻香。
梁福鎮(2013)。當前臺灣校園倫理的挑戰與對策。台灣教育,683,12-18。
莊佩倩(2008)。創造校園空間的新價值—營造具美感教育功能的學校環境。教師天地,153,65-68。
莊金看、黃淼(2010)。建立具有特色的通識教育之研究:以吳鳳技術學院通識教育課程實施為例。吳鳳學報,18,487-500。
莊淑惠(2011)。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模式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莊慶信(2007)。人生哲學課程單元之研究--以輔仁大學人生哲學大綱為主。全人教育學報,1,103-122。
許世璋(2003)。大學環境教育課程對於環境行動與其他環境素養變項之成效分析。科學教育學刊,11(1),97-119。
許恆嘉、王崇名(2013)。博雅教育與住宿學習:以東海大學的創校傳統為例。載於陳幼慧(主編),通識最前線:博雅與書院教育人才培育圖像(249-269頁)。臺北市:政大出版社。
許能平(2013)。以層級分析理論探討大學生校外租屋選擇的關鍵因素—以高雄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
許智鈞(2008)。強化校園活動空間促進學生參與規律運動之我見。運動傳播學刊,1,44-50。
許雅雯(2009)。大學生社團經驗及其就業力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大學社團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丁熒(2012)。增進大學生品格的教學模式之建構—以「關懷自身」為核心。課程與教學季刊,15(2),21-44。
郭哲宏、陳光輝(2013)。大學國際志工經驗對公民態度之影響。法政學報,25,207-241。
郭海鵬(2013年10月26日)。論馬克思主義與全人教育間的關係【線上論壇】。取自http://uic.edu.hk/en/wrc/writing-resources/22-chinese/uic/news/13703-2013-10-28-02-03-12
郭義雄(2009)。校長序。載於張國恩(主編),全人教育百寶箱,頁205。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郭維夏(2010)。從基礎到核心—課程、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關係:以輔仁大學全人教育基礎課程為例。全人教育學報,7,1-30。
郭慧娟(2014)。生死學概論。臺北市:華都。
陳子江、康經彪、蘇文寬、劉思遠(2006)。「潛在課程」對軍校生人格發展之影響的理論與實踐初探-以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為例。中正嶺學報,34(1),15-39。
陳世佳(2007)。台灣大學生工讀現象分析。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11,1-15。取自https://www.hestdb.moe.edu.tw/wp-content/uploads/file/epaper/old/issue_11.pdf
陳幼慧(2011年12月)。職涯共通能力(軟實力)來核指標與機制之發展。陳振遠(主持人),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教育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計畫(UCAN)」教學應用與學習成效提升研討會,中國文化大學。
陳幼慧(2012)。文化學習理論與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學刊,9,47-68。
陳幼慧、莊祐端(2013)。大學精神與通識教育的辯證發展。載於陳幼慧(主編),通識最前線:博雅與書院教育人才培育圖像(3-30頁)。臺北市:政大出版社。
陳玉芳(2008a)。大學生的內在世界—談身心發展特徵。載於黃政昌(主編),你快樂嗎?大學生的心理衛生,頁29-42。臺北市:心理。
陳玉芳(2008b)。我的人生彩虹圖—生涯規劃的意義與內涵。載於黃政昌(主編),你快樂嗎?大學生的心理衛生,頁351-366。臺北市:心理。
陳玉海(2008)。宗教與世俗教育的衝突與妥協-以聖約翰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玉燕(2006)。工讀人力管理機制之建立-從全人教育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陳立驤(2010)。論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務」—以筆者對「通識教育」及「本校通識教育」的詮釋與作法為例。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2(1),55-91。
陳伯璋(1997)。潛在課程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伯璋(2004)。審訂序。載於薛曉華(譯),高等教育中之潛在課程(1-2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伯璋(2009)。當前多元文化教育實踐與省思—兼論新多元文化教育的可能。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1,1-16。
陳杏枝、游家政(2014)。全人教育作為通識教育的理念:臺灣14所公私立綜合大學的通識教育理念和課程規畫之研究。通識教育學刊,14,23-43。
陳明國、張有恒(2014)。從服務學習反思探討社團服務活動成效。朝陽學報,19,95-108。
陳松根(2007年5月)。陪席式討論:展望學校性教育—推動「愛你一輩子」全人發展的親職性教育。「全球觀點本土生根—展望台灣性教育政策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城禮(2011)。靈育之涵義與功能。教育曙光,59(2),90-100。
陳律盛(2011)。大學生的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形態與幸福感之研究。資料分析,6(1),1-20。
陳律盛(2011)。大學生團隊成員同質性對團隊績效的影響—以元智大學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6(1),76-96。
陳律盛、陳淑貞、孫彩卿(2011)。大學體育課選修動機對學習滿意度之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0(2),35-46。doi:dx.doi.org/10.6169/NCYUJPEHR.10.2.04
陳政友(2001)。臺灣地區高中職與大專生健康生活型態與相關因素研究。學校衛生,38,1-31。
陳政宏(2012)。大學課程之重新分類:擺脫通識與專業課程二分法的問題。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3),257-288。
陳昭雄、溫春福、傅木龍(2003)。全國私立技職大學院校導師工作執行問題之探討。弘光學報,42,65-70。
陳玲璋(2013)。全觀性美感體驗對學校教學意涵之研究。藝術教育研究,25,109-135。
陳美琴(2007)。人格整合與靈性發展之初探—以輔大學生為例。輔仁大學研究發展處輔仁學派建構專題計畫報告(編號:209631030005),未出版。
陳美琴(2014)。靈性讓人自由嗎?—探索大學生靈性及憂鬱之關係。哲學與文化,41(1),39-60。
陳書梅、劉益君(2014)。大學生對生涯資訊需求之探索性研究。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40(1),82-86。doi: 10.6245/JLIS.2014.401/628
陳益興(2007)。第一本《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專書的發念與願景。載於教育部(主編),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1-4頁)。臺北市:教育部。
陳能治(2002)。以「整全與通觀的教育」作為發展通識教育的理念。通識教育季刊,9(2),111-141。
陳能治(2011)。全人教育概念在歷史教學中的實踐—以史前史教學為例。歷史教育,18,101-133。
陳國鎮(2002)。多重結構生命的起承轉合。取自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BJ013/bj013133115.pdf
陳埩淑(2002)。教室言談在教學上的涵意與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5(4),125-140。
陳淑瓊(2008)。大學新生成功轉化相關因素研究—以一所公立大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富莉、黃宇晴、陳映伶、林孟穎、蔡旻倩(2014)。大學生健康行為、主觀幸福感與自覺健康關係之研究。輔仁醫學期刊,12(4),205-214。
陳復(2013)。大學生命教育課程理念與教學實踐。通識教育學刊,12,39-61。
陳惠珍(2015)。大學生專業成長與人文關懷的社會參與:以高雄市傳愛背包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56-59。
陳景蔚(2005)。知識社會與通識教育的理想設計。嘉義大學通識學報,3,1-26。
陳舜芬、曾正宜與陳素燕(2005)。臺灣大學生知識教育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3,21-42。
陳貴凰、劉韻平(2010)。在台外籍學生飲食適應經驗之研究。健康管理學刊,8(1),1-22。
陳榮彬(譯)(2012)。大學生知道了沒?美國頂劣名校生必讀的十一則入學忠告。(原著者:John B. Bader)臺北市:大塊文化。(原著出版年:2011)。
陳維霞(2008)。如何提高大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高等教育研究,25(2),79-80。
陳銘鐘、郭為民(2012)。逢甲大學學生課後參與排球運動動機之研究。運動健康休閒學報,3,23-28。
陳德光(2010)。生命教育與全人教育。臺北市:幼獅文化。
陳慧姿(2008)。靈性健康與品格培養之探討。二OO八年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223-236。
陳慧珊、吳麗娟(2013)。大學生親職化現象、個體化程度與身心健康指標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5(1),103-120。doi: 10.6251/BEP.20130121
陳儒晰、邱方晞(2014)。大學生多元文化認知對創新學習態度的影響關係。育達科大學報,37,153-176。
陳曉佩(2009)。臺灣與OECD各國女性高等教育之學科領域暨性別差異分析。未出版,教育部統計處。取自https://stats.moe.gov.tw/files/analysis/oecd_higher.doc
陳錫琦(2011)。大學生命教育課程之建構—以通識課程為例。第二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命教育論壇論文集,1-8。
陳聰明(2007)。大專院校導師工作之研究—以明新科技大學為例。明新學報,33,169-194。
陶在樸(2003)。生與死的系統科學觀。載於尉遲淦(編),生死學概論(第二版)(1-35頁)。臺北市:五南。
傅正玲(1999)。人文空間的營造—輔英技術學院課外閱讀學程的理念與實施。通識教育,6(1),33-48。
傅苑、李暉、姜明敏(2010)。大學生學務指導工作模式創新。中國電力教育,172,172-173。
傅振華、林忠毅(2014)。提升E世代通識教育資訊素養之探究。實踐博雅學報,21,29-51。
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臺北市:正中。
單文經(1982)。道德教育初探。高雄市:復文。
彭宗平(2009)。從中西方的書院傳統談大學宿舍的改造。通識在線,20,8-10。
彭森明(2010)。大學生學習成果評量—理論、實務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曾文志(2007)。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常識概念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4),417-441。doi: 10.6251/BEP.20070120
曾琳雲(2011)。大學生之健康概念與環保意識對蔬食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康寧大學為例。康大學報,1(1),91-104。
曾煥棠、劉秀美(2007)。靈性照護融入生死學課程對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學生靈性自我覺察能力之成效。醫護科技學刊,9(1),1-12。
游羽棠(2013)。當我們同在台大—轉學生的困境與哀愁。台大議事報,65。取自http://cpaper-blog.blogspot.tw/2013/11/blog-post_24.html
湯志民(2002)。學校空間革新的規畫。載於潘慧鈴(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279-330頁)。臺北市:學富。
湯志民(2003)。優質學校環境規劃與問題探析。初等教育學刊,14,49-82。
湯志民(2006)。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7)。優質學校校園營造的指標及其意涵。載於吳清基(主編),優質領航—校園營造篇(6-27頁)。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湯志民(2009)。教育領導與學校環境。教育研究月刊,181,16-28。
程盈瑜(2011)。休閒因應量表之建構-以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程盈瑜、陳建和(2011)。大學生休閒因應量表之建構。旅遊健康學刊,10(1),25-42。
辜崇瑜(2010)。生死學中學生死。臺北市:法鼓。
鈕則誠(2000)。後科學的哲學做為「科際整合之學」可能開展的方向:生死學。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4,41-43。
馮朝霖(2013)。十二年國教課綱系統圖像與全人教育理念。「2013第九屆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黃世雄(2010)。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路徑模式之研究—以「臺灣高等教育資料庫」大三學生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doi: 10.6231/CME.2000(9)07
黃玉(2003)。從環境中增進學生事務功能-論學校環境與學生發展。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2-37頁)。臺北市:東吳大學。
黃玉(2004年5月)。e世代多元背景大一學生校園經驗與心理社會、認知發展歷程之研究。第三屆國際跨文化研究會議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玉(2006)。讓不同類型學校、多元背景學生都「入門」學習成功—大學分院不分系後的配套措施。高教電子報,4。取自http://cve.ntnu.edu.tw/download.php?filename=141_5d16d1bc.pdf&dir=personal_subject/&title=%E9%AB%98%E6%95%99%E9%9B%BB%E5%AD%90%E5%A0%B1%E7%AC%AC%E5%9B%9B%E6%9C%9F+%E9%BB%83%E7%8E%89-
黃立鶴(2014)。英語教育與大學生國際視野及跨文化溝通能力培養—基於外語類第二堂課之研究。正修通識教育學報,11,135-150。
黃光國(2012)。社會科學的理路(三版)。臺北市:心理。
黃孝光(2009)。與全人相遇。新北市:橄欖。
黃宗榮(2008)。模糊理論應用於全人教育人格發展評量之研究-以國防大學理工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桃園縣。
黃幸美(1995)。數理與科學教育的性別差異之探討。婦女與兩性學刊,6,95-135。
黃俊英、袁中新(1994)。中山大學環境保護通識教育的課程規劃與教材編纂。通識教育,1(3),91-101。
黃俊傑(1999)。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高雄: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黃俊傑(2001)。邁向二十一世紀大學通識教育的新境界:從普及到深化。通識教育,8(4),49-62。
黃俊傑(2002)。從古代儒家觀點論全人教育的涵意。載於黃俊傑(著),大學通識教育探索:台灣經驗與啟示(1-12頁)。桃園縣: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黃俊傑(2006)。台灣各大學院校通識教育現況:對於評鑑報告的初步觀察。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1),183-224。
黃俊儒(2008)。構思科技社會中的即時學習:以學生及專家對於科學新聞文本之理解差異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6(1),105-124。
黃信二(2008)。從儒家觀點論「全人」理念之哲學基礎。全人教育學報,3,1-20。
黃政昌(2008)。大學生,你快樂嗎?—心理衛生的意義與內涵。載於黃政昌(主編),你快樂嗎?大學生的心理衛生,頁3-27。臺北市:心理。
黃政傑(2009)。理想國、理想人與教育。載於黃政傑、江惠真(主編),人是什麼—生命教育(285-304頁)。臺北市:教育部。
黃秋微、劉麗薇、徐志輝(2011)。從正式與非正式課程探討大學生能力之養成:以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為例。止善,11,47-72。
黃英忠、鍾安宜、翁良杰、張文菁(2005)。國際交換學生海外適應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社會支持關點。中山管理評論,13(4),959-981。
黃振輝、呂秀金(2011)。潛能心理學哲學基礎—宇宙生命學【官方網站】。取自http://www.pop-workshop.com.tw/about_04.php
黃渼婷(2009)。從「共融經濟」中的文化概念談全人教育中的人文化成--以南華大學的西洋文學課程為例。全人教育學報,5,183-200。
黃雅容(2008)。大學生工作時數的理想上限:從課業學習的觀點探討。公民訓育學報,19,83-100。doi: 10.6231/CME.2008(19)04
黃筱雯、施鴻瑜(2010)。台南地區華語文學習之國際學生休閒參與初探。運動傳播學刊,3,28-46。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60。
黃韞臻、林淑惠(2008)。大學生幸福感之組成與比較。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學報,9(2),19-31。
黃韞臻、林淑惠(2009)。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以中部五所大學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8(1),41-56。
黃韞臻、林淑惠(2013)。大學導師生互動關係量表之發展及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5(1),89-109。
黃麗萍(2008)。探索生命教育的靈魂—靈性學習。立德學報,6(1),21-34。
楊心怡、李啟嘉(2015)。問題導向學習對法律系大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及自我導向學習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1),131-155。doi: 10.6209/JORIES.2015.60(1).05
楊仕裕(2006)。大學生認知發展、靈性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天主教輔仁大學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仕裕(2007)。從認知發展與靈性發展探析大學生公民發展之教育作為。全人教育學報,1,73-102。
楊叔卿(2009)。通識教育之理念與實踐:以台灣清華大學為例。復旦通識教育,3(1),82-96。
楊坤原(2005)。全人教育—現代教育思潮與教學原理的具體展現。載於黃孝光(等著),全人教育面面觀—理念與思維(73-107頁)。臺北市:心理。
楊幸真(2004)。再思女性主義教育學:愛、信任、倫理與關懷。通識教育,11(1,2),227-251。
楊政學(2015)。領導理論與實務—品德教育與倫理教育(二版)。新北市:新文京開發。
楊英偉、李宗(2010)。透過合作學習以推展學生之全人發展。載於李宗、甘偉強(編著),體育教師暑期學校2010:培育體育素質,達至全人發展(15-23頁)。香港:香港教育學院健康及體育學系、教育局課程發展處體育組。
楊荊生、昝世偉(2005)。生涯教育在大學校院落實之芻見。弘光人文社會學報,2,35-42。
楊淳斐(2002)。全人發展取向之「生涯規劃」課程設計及其網路教學應用之探討。國立臺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學報,1,124-141。
溫宗堃(2012)。西方正念教育概觀:向融入正念訓練於臺灣教育邁進。生命教育研究,5(2),145-180。
葉紹國、何英奇、陳舜芬(2007)。大一學生的校園參與經驗與收穫自評—以淡江、清華、師大三校為例。師大學報:教育類,52(3),91-114。
葉雯霞、李育諭、孫國瑋(2014)。大學生領導類型DISC量表適用性之研究。科學與人文研究,3(1),1-14。
葉瑞山(1996)。如何推展全人教育。臺灣教育,551,48-49。
董力華、蘇以青、劉雅瑛、張江清、陳玲娜(2011)。大學通識教育「溝通與領導力」課程之規劃理念與實施成效評估。高醫通識教育學報,6,83-98。
詹千慧(2009)。大學國文單元教學設計芻議。全人教育學報,5,27-66。
鄒川雄(2006)。通識教育與經典詮釋—一個教育社會學的反省。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鄒川雄(2010)。文化移植、傳承與傳新?—從西方大學的博雅教育傳統看臺灣通識教育。載於謝清龍、林明炤(主編),精粹中的博雅:經典、教育與經典教育(381-435頁)。高雄市:復文。
鄔向明(2012)。素質教育知行錄。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靳知勤(2002)。「有素養」或「無素養」?解讀非科學主修大學生對三項全球性環境問題之敘述表徵。科學教育學刊,10(1),59-86。
靳知勤(2009)。大學生對科學寫作態度量表之發展研究。課程與教學,12(4),113-140。
壽韜(2004)。大學校園文化的設計與實踐。北京市:中國林業出版社。
廖大榮(2002)。個性化教育與學生自我發展。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廖宏昌(2009)。起跑點的迷思與分流教程對通識教育推動之影響。通識教育學刊,4,63-76。
廖敦如(2008)。文化驅動力—從「文化價值」的觀點評析大學藝文中心的生成與發展。藝術學報:表演類,83,295-317。
劉廷輝、孟應凡(2005)。論高校校園文化的構建。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42,54-55。
劉秀嫚(2012)。民主公民教育的教學實踐:「公民行動方案」的可能性。台灣教育,673,18-24。
劉秋固(2000)。從近代心理學在全人觀點上的缺失看超個人心理學在通識全人教育的方向。研究與動態,2,38-50。
劉美慧(2012)。通識講座。載於林東泰、林磐聳(主編),師大百寶箱,頁179-180。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
劉若蘭(2005)。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若蘭(2007)。多元背景技職新生課業準備、歸屬感與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長庚科技學刊,7,159-176。doi: 10.6192/CGUST.2007.12.7.12
劉若蘭(2008)。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多元能力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大三學生為例。長庚科技學刊,9,119-134。doi: dx.doi.org/10.6192/CGUST.2008.12.9.10
劉若蘭(2009)。大學教育品質與學生學習發展之因果模式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2(3),99-124。
劉若蘭(2015)。從批判性反思看見改變的力量。載於師大教學發展中心(編著),樂耕師大.大師耘集:教學精進創新與專業社群,頁277-312。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劉若蘭、林大森(2011)。影響大學生畢業流向因素探討。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9(1),101-144。doi: 10.6151/CERQ.2011.1901.03
劉若蘭、徐麗明、徐貴蓮、葉安華與藍茜茹(2013)。大專不同族群學生多元文化能力相關因素研究—以台灣北部一所科技大學為例。長庚科技學刊,18,19-31。doi: 10.6192/CGUST.2013.6.18.3
劉若蘭、黃玉(2005)。大專漢族學生族群互動、校園投入與族群認同、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公民訓育學報,17,23-52。doi: 10.6231/CME.2005(17)02
劉若蘭、楊昌裕(2009)。不同身分背景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滿意度之關係模式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2),1-22。
劉若蘭、楊昌裕(2013)。影響大學生能力發展相關因素研究。公民訓育學報,22,1-21。doi: 10.6231/CME.2013(22)01
劉振維(2004)。通識教育本質芻議。朝陽學報,9,367-392。
劉湘瑤、李麗菁、蔡今中(2007)。科學認識觀與社會性科學議題抉擇判斷之相關性探討。科學教育學刊,15 (3),335-356。
劉毓芬(2013)。PBL運用於通識課程問題設計研究—以資訊素養與倫理課程為例。通識學刊:理論與實務,2(2),225-240。
劉瑞圓(2012)。全球教育中的性別差異。教育科學期刊,11(1),79-104。
劉德龍(2008)。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全人教育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慧中(2010)。對「心靈教育」涵義的澄清與實行香港幼兒教育改革的關係。教育曙光,58(2),128-135。
劉鴻庥(主編)(2003)。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論叢。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
劉豐榮(2011)。藝術中精神性智能與全人發展之觀點及學院藝術教學概念架構。藝術研究期刊,7,1-26。
劉豐榮(2012a)。藝術中之精神性及精神性取向全人藝術教育之價值觀。視覺藝術研究,7,48-68。
劉豐榮(2012b)。西方當代藝術之創造性及其對大學水墨教學之啟示。藝術研究期刊,8,111-133。
劉鎔毓(2007)。大學新生定向輔導理論與應用。中華技術學院學報,36,405-426。
劉麗薇(2006)。探討大學生涯規劃課程是否符合大學生涯發展的內涵—以朝陽科技大學為例。止善,1,65-80。
劉麗薇(2011)。大學生人生目標之調查研究。臺中市:鑫建。
歐用生(1994)。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市:復文。
歐秀慧(2011)。「讓心更柔軟」的服務學習規劃—以「生命與社會關懷」之課程為例。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8,111-131。
歐陽金樹、蔡育佑(2005)。聯合大學學生體育課滿意度量表驗證式因素分析之研究。興國學報,4,1-13。
潘正德、李清義(2009)。中原大學品格教育的實踐與反思。通識教育學刊,4,93-120。
潘正德、魏主榮(2006)。全人教育的意涵與研究變項分析。人文與社會學報,1(9),163-196。
潘正德、魏主榮、潘惠銘(2007)。軍訓教官對全人教育理念的認知與體驗--以中原大學軍訓室教官為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4(2),119-145。
潘正德、蘇友瑞(2005)。全人教育的心理學基礎。載於黃孝光(等著),全人教育面面觀—理念與思維(55-72頁)。臺北市:心理。
潘岳雄、鄧淼(2007)。全人健康之運動處方。臺北市:諾達運動文化。
潘東名(2009)。全人教育課程於智慧財產權觀念推廣之角色淺究。全人教育學報,5,219-245。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蔡文榮、徐主愛(2013)。外籍學生在臺灣的大學適應議題之研究:以中興大學之泰國學生為例。教育科學期刊,12(2),82-111。
蔡文豐、王玲玲(2012)。學習環境與學習態度相關之研究。建國科大社會人文期刊,31(2),53-76。
蔡志賢(2012)。高等教育課外學習核心能力及其評量指標建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志賢(2015)。大學生的社會參與。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69-74。
蔡秀玲、吳麗娟(1998)。不同性別大學生的依附關係、個體化與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30(1),73-90。
蔡明昌(2002)。生命教育、生死教育、與死亡教育:發展背景與課程比對之探討。教育研究通訊,10(3),1-14。
蔡昕璋(2009)。二專在職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狀況相關之研究—以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應修推廣部應用外語科學生為例。北商學報,16,195-216。
蔡昕璋(2010)。由系學會領導人及服務團隊之自我導向學習談論「有品運動」。載於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主編),人文素養培育與通識教學(33-79頁)。臺北市:亞旂。
蔡昕璋(2011)。交換學生生活及學習適應探討之研究—以十位校薦赴日女性交換學生為例。北商學報,20,175-204。
蔡昕璋(2012a)。北商校園境教之延伸—由「勞作型」服務學習課程談起。載於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主編),現代人文精神與通識創意教學(107-142頁)。臺北市:文菁。
蔡昕璋(2012b)。唱校歌比賽在大專校院品德教育中的意義?學生事務理論與實務,51(3),23-47。
蔡昕璋(2013)。大學兼任教師「教學不適任」評鑑方式之芻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2),109-111。
蔡昕璋(2014a)。大學通識教育中「生死學」課程教學現況之分析。生命教育研究,6(1),1-35。
蔡昕璋(2014b)。通識心生活—跨越人生課題的生活智慧。桃園縣:國立體育大學。
蔡昕璋(2015)。大學生參與社會行動之反思:以外語相關科系學生參與自發性志願服務與服務學習方案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48-55。
蔡培村(2009)。大學這一行。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師發展中心(主編),教大學了沒?—大學教師增能秘笈(3-8頁)。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蔡培村、武文英(2008)。生命教育—探索與修鍊。高雄市:麗文。
蔡淑麗(2008)。從藝術的全人意涵談藝術的本質與特質。全人教育學報,3,61-90。
蔡清田(2011)。課程改革中的「素養」與「核心素養」。教育研究月刊,206,119-130。
蔡連康、陳幼慧、藍美華(2013)。書院教育與住宿學習形態之探究:以政大書院為例。載於陳幼慧(主編),通識最前線:博雅與書院教育人才培育圖像(271-301頁)。臺北市:政大出版社。
蔡增家、徐劭昀(2014)。如何培養國際觀。國家文官學院T&D飛訊,200,1-16。
鄧宗聖(2013)。「美感」與「媒體」共舞:通識教育中影響鑑賞的規劃與實踐。關渡通識學刊,9,93-129。
鄧宜男(2001)。合作學習在大學課程的應用。通識教育,8(1),25-59。
鄧芝卿(2006)。台灣高等餐旅教育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餐旅暨家政學刊,3(2),153-167。
鄭其嘉、林孟燕(2014)。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健康之相關性探討—以北部某大學新生為例。輔仁醫學期刊,12(4),227-237。doi: 10.3966/181020932014121204003
鄭美華(2004)。通識教育與終身學習社會的義利雙成。實踐通識論叢,2,83-106。
鄭英耀、葉麗貞、劉昆夏、莫慕貞(2011)。大學生基本能力指標建構。測驗學刊,58(3),531-558。
鄭智全(2008)。大專院校學生校外租屋品質滿意度之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高雄市。
鄭琰(2011)。成就全人教育的香港課政。基礎教育課程,4,8-12。
鄭照富(2014)。大學生心理衛生與輔導(二版)。臺北市:心理。
鄭靖國、王明忠(2007)。學生學習滿意度調查的因素構面與問卷發展。中華技術學院學報,36,427-442。
鄭曉江(2006)。生死學。臺北市:揚智。
鄭瓊月(2010)。大學通識教育中師生互動問題的省思:一個「多元文化教育」課程的行動研究。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2(1),1-35。
燕國材、劉振中(1997)。素質教育論。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
盧品樺(2009)。大學生工讀對學習表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
盧昭蓉(2001)。性別影響之學習行為差異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科技博物,5(4),82-93。
蕭佳純(2009)。家庭社經地位、自我概念、學業表現對大學畢業生就業情形之探討。當代教育研究期刊,17(3),1-40。doi: 10.6151/CERQ.2009.1703.01
蕭佳純、方斌、陳雯蕙(2012)。大三生心理社會發展、人際滿意度與課外經歷對其畢業後就業力的預測。教育實踐與研究,25(1),97-130。
蕭宜倫(2007)。通識教育之探討—以台灣、美國、日本六所大學為例。實踐博雅學報,8,1-32。
蕭雅竹、黃松元(2005)。靈性健康量表建構與信、效度考驗—以護理學生為例。實證護理,1(3),218-227。doi: 10.6225/JEBN.1.3.218
蕭雅竹、黃松元、陳美燕(2007)。宗教與靈性健康、健康促進行為之相關性研究。實證護理,3(4),271-279。doi:dx.doi.org/10.6225/JEBN.3.4.271
賴彥文(2012)。全人發展網課程活動對品格與關懷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薛清江(2012)。世界公民與人性培育—《培育人文》中的人文教育理念與實踐。載於薛清江(著),正視公民與人性—納斯邦哲學思想研究,(33-72頁)。高雄市:復文。
薛雅慈(2014)。提升多元文化素養與增進文化理解:論高等教育課程國際化之理念與實施內涵。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1),20-24。
薛曉華(譯)(2004)。高等教育中之潛在課程(原作者:Gair, M. & Mullins, G.;主編:Margolis, E.)。臺北市:高等教育。(原著出版年:2001)
謝小岑(2005)。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評鑑—大三學生對學校滿意度的探討。通識教育季刊,12(4),113-140。
謝甲輝、賴鈺誠(2013)。入學背景與在學活動對學生選課之影響—以實踐大學商資學院為例。華人前瞻研究,9(2),77-100。
謝安邦、張東海(2007)。全人教育的緣起與思想理路。全球教育展望,2007(11),48-52。
謝安邦、張東海(2009)。全人教育理念中的「和諧」意蘊及其對高等教育的意義。載於謝安邦(主編),全人教育理念與和諧社會建設(67-79頁)。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謝明珊(譯)(2010)。自由社會的通識教育。(原著者Harvard Committee,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ames Bryant Conant)新北市: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1945)
謝寶煖、魏令芳(2002)。大學資訊素養通識教育之研究。通識教育,9(2),45-90。
鍾旻峻(2012)。全人發展網課程活動對溝通與熱誠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鍾鳳嬌(2009)。遊走於東南亞文化—大學生多元文化觀的詮釋與改變。教育與社會研究,18,33-70。
簡成熙、侯雅齡(1997)。關懷倫理學與教育-姬莉根與諾丁思想初探。屏東師院學報,10,133-164。
簡信男(2015)。學生與社會參與。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75-77。
簡晉龍、任宗浩(2011)。邁向科學之路?臺灣中學生性別對科學生涯選擇意向之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9(5),461-481。
簡梅瑩(2010)。反思教學應用於培養大學生批判思考與多元文化學習之探討。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3(1),21-40。
嚴任吉(2007)。耶穌會的教育使命與服務學習—以台灣輔仁大學為例。全人教育學報,1,155-178。
嚴秋蓮(2012)。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與公民素養影響因素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嚴秋蓮、蔡進雄、劉若蘭(2012)。服務學習對大學全人教育之啟示。教育研究月刊,220,68-80。
蘇家瑩(2003)。以Chickering、Jossel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看大學女生社團領導經驗與心理社會發展歷程。公民訓育學報,13,121-147。doi: 10.6231/CME.2003(13)06
蘇嫈雰(2009)。人生哲學的整全教育面向--樂味、知味、人味。全人教育學報,5,81-96。
鐘啟泉(2001)。「整體教育」思潮的基本觀點。全球教育展望,2001(9),11-18。
龔玉齡、陳昭玲、黃鈺嘉(2011)。現代大學生生死觀之初探—以南臺灣某科技大學為例。嘉南學報,37,685-693。
龔放(2005)。大學素質教育之定位與內涵。載於龔放(主編),素質教育—南京大學的思考與實踐(33-46頁)。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
英文部分
Allen, M. J. (2006). Assessi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s. Boston MA: Anker Publishing Company, Inc.
Alphonso Smith, C. (1912). A liberal Education and Where to find it. In C. Alphonso Smith (Eds), Selections from Huxley (pp. 47-73). New York, NY: Henry Holt and Company.
Astin, A. W. (1985). Achieving educational excellence: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priorities and 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Belknap, R. L., & Kuhns, R. (1977).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General education and the reintegration of the university.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 M., & Hollings, A. (1997). Student satisfaction: test of an ecological model.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8(3), 213-228.
Bernay, R. S. (2014). Mindfulness and the beginning teacher. Austral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9(7), 58-69. doi: 10.14221/ajte.2014v39n7.6
Bok, D. (2006). 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 A candid look at how much students learn and why they should be learning mor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reslin, T. (2011). Beyond ‘student’ voice: The school or college as a citizenship-rich, human scale and voice-friendly community. In C. Gerry & K. Warren (Eds), The student voice handbook: Bridging the academic / practitioner divide (pp. 57-72). Bingley, England: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Bridges, G. S., Dobin, H., Jones M. R., Keat M. S., Gregory Kendrick, M., Nurse, E. A., Stewart G. M., ...Woods, E. R. (2002). Student in the balance: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Pennsylvania, P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Campbell, L. H. (2006). Spirituality and holistic art education. Visual Art Research, 32(1), 29-34.
Chambers, R. (2014, September). Integration of mindfulness and loving kindness as a transformation method. In A. Zalta (Chair), Interactive workshops and research on mindfulness in tertiary education.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Conference Centre of Nan Tien Institute, Wollongong, NSW, Australia.
Chickering, A. W., & Reisser, L. (1993). Education and identity (2nd e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Chiu, Y. C. (2012). Exploring Holistic Teaching Approach in an English News Course. Journal of Chang Jung Christian University, 16(2), 1-15.
Clarken, R. H. (2010, May). Considering moral intelligence as part of a holistic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509643).
Coplin , B. (2003). 10 things employers want you to learn in college. Berkeley, CA: Ten Speed Press.
Cressy, J. (2011). The role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in enhancing student engagement: Implications for leadership in post secondary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J967640).
Derrick, C. (1977). Escape from skepticism: Liberal education as if truth mattered. Peru, IL: Sherwood Sugden and Company.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 Education. New York, NY: Kappa Delta Pi.
Dewey, J. (1944).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Dunkel, H. B. (1947).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humanitie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Earwaker, J. (1992). Helping and supporting students. Bristol, PA: SRHE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Evans, N. J., Forney, D.S. & Guido-DiBrito, F. (1998). 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Farnham, N. H.(1996). Introduction. In Nicholas H. F. & Adam Y. (Eds), Rethinking liberal education (pp3-9).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bes, S. H. (2003). Holistic education: An analysis of its ideas and nature. Brandon, VT: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 Renewal.
Forbes, S. H., & Martin, R. A. (2004, April). What holistic education claims about itself: An analysis of holistic schools’ literature.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 CA.
Freedman, J. O.(2003). Liberal edu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Iowa, IA: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Gallegos Nava, R. (2001). Holistic education: Pedagogy of universal love. Brandon, VT: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newal.
Gallo, L. L. (2014). Spiritual and school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J1034723)
Gidley, J. M. (2010). Holistic education and visions of rehumanized futures. Research on Steiner Education, 1(2), 139-147.
Gifford, R. (1997).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2nd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Inc.
Gilligan, C. (1977). In a different voice: Women’s conceptions of self and morali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47, 481-517.
Gray, M. A. (1976). Humanistic education: An interpretation. Cambridge, MA: Ball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Hare, J. (2010). Holistic education: An interpretation for teachers in the IB programmes. (IB Position Paper). Retreated from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 website:
http://www.godolphinandlatymer.com/files/IB/5814BF78BFFF6064F25D143FBB622152.pdf
Harper, S. R., & Quaye, S. J. (2009). Student eng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for diverse populations. New York, NY: Taylor & Francis.
Hawks, S. (2004). Spiritual wellness, holistic health, and the practice of health edu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35(1), 11-18.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J792748).
Henderson, H., & Smith, B.(2002). A new definition of liberal education. In S. Barry (Eds), Liberal education in a knowledge society (pp.1-10). Peru, IL: Carus Publishing Company.
Huitt, W. (2011, May). A holistic view of education and schooling: Guiding students to develop capacities, acquire virtues, and provide service. Revision of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2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ponsored by the Athens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TINER), Athens, Greece.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psycinteractive.org/papers/holistic-view-of-schooling-rev.pdf
Hutchins, R.M. (1953). The University of UTOPIA.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ohnson, A. P. (2005). I am a holistic educator, not a dancing monkey. Encounter: Education for Meaning and Social Justice, 18(4), 1-5.
Katsumata, E. (2014).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 context: A case study of English instruction in Japan. In S. Guo (ed.), NTCB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studies (Vol. 4, pp.141-158). Taipei, Taiwan: Crane.
Kohlberg, L. (1976). Moral stages and moralization: The cognitive-developmental approach. In T. Lickona (Ed.), Moral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Theory, research, and social issues (pp.31-53).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Korthagen Frad, A. J. (2004). In search of the essence of a good teacher: towards a more holistic approach in teacher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 77-97. doi: 10.1016/j.tate.2003.10.002
Kuh, G. D. (2003). 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overview of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Retrieved October 11, 2014, from http://nsse.iub.edu/pdf/conceptual_framework_2002.pdf
Kuh, G. D., Kinzie, J., Schuh, J.H., Whitt, E. J., & Associates (2005). Student success in college: Creating conditions that matter.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Lee, C. Y., & Pan, J. D. (2010). A Holistic and Integ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e-HO Complementary to e-Learning for General Education. Taiwan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5, 93-120.
London, P. (2006). Towards a holistic paradigm of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Mind, Body, Spirit. Visual Art Research, 32(1), 8-15.
Love, P. G. (2002). Comparing spiritual development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3(3), 357-373.
Mahmoudi, S., Jafari, E., Nasrabadi, H. A. & Liaghatdar, M. J. (2012). Holistic education: An approach for 21 century.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 5(2), 178-186.
Martin, R. A. (2004). Philosophically based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 Encounter: Education for Meaning and Social Justice, 17(1), 17-27.
Maslow, A. (1969). Theory Z.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1, 31-47.
Miller R. (2006). Reflecting on spirituality in education. Encounter: Education for Meaning and Social Justice, 19(2), 6-9.
Miller, G. E.(1988). The meaning of general education: The emergence of a curriculum paradigm.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Miller, J. P. (1999). Making connections through holistic learn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The Spirit of Education, 56(4), 46-48.
Miller, J. P. (1988). The holistic curriculum. Toronto, Canada: OISE press.
Miller, J. P. (1993). The holistic teacher. Toronto, Canada: OISE press.
Miller, J. P. (2005). Holistic learning. In John P. M., Salia K., Diana D., Deborah O., and Isabella C.K. (Eds), Holistic learning and spirituality in education (pp.1-15). New York,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iller, R. (1990). What are schools for? Holistic education in American Culture. Brandon, VT: Holistic Education Press.
Miller, R. (1991). Educating the true self: Spiritual roots of the holistic worldview.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31(4), 53-67. doi: 10.1177/0022167891314004
Miller, R. (2001). Making connections to the world: Some thoughts on holistic curriculum. Encounter: Education for Meaning and Social Justice, 14(4), 29-35.
Moor, S., & Murphy, M. (2005). How to be a student. Berkshire,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Nakagawa, Y. (2000). Education for awakening: An eastern approach to holistic education. Brandon, VT: Great Ideas in Education.
Nash, R. J., & Murray, M. C.(2010). Helping college students find purpos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NASPA & ACPA (2004) Learning Reconsidered: A Campus-Wide Focus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aspa.org/images/uploads/main/Learning_Reconsidered_Report.pdf
Newman, J. H. (1852).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Retrieved from http://www.newmanreader.org/works/idea/
Noddings, N. (1992).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ussbaum, M. C. (1997). Cultivating Humanity: A classical defense of reform in liberal educ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2005).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A third decade of research (2nd e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ascarella, E. T. (1985). Colleg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critical review and synthesis. In J. Smart (Ed.), 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Vol. 1, pp. 1-64). New York, NY: Agathon.
Pring, R. A.(1995). Closing the gap: Liber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preparation. London, England: Athenaeum Press.
Ray, P. H., & Anderson, S. R. (2000). The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 New York: Harmony Books.
Schaefer, M. B. (2014). Facilitating college readiness through campus life experiences. Research in Middle Level Education, 37(7), 1-19.
Selvaratnam, R. M. (2014, September). Mindfulness and learner success in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In S. Roodenrys (Chair), Research on mindfulness in tertiary education.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Conference Cnetre of Nan Tien Institute, Wollongong, NSW, Australia.
Shek, Daniel T. L. (2010). Nurturing holistic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ong Kong: Where are we and where should we go? The Science World Journal, 10, 563-575. doi: 10.1100/tsw.2010.62
Simmons, S. (2006). Living the questions: Existential intelligence in the context of holistic art education. Visual Art Research, 32(1), 41-52.
Slaughter, R. A. (1994). From fatalism to foresight : Educating for the early 21st century : A framework for considering young people's needs and responsibilities over the next 20 years. In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ds.). ACEA Monograph Series: No.16. (pp. 49-50). Hawthorn, Vic.: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Solomon, A., Wilson, G., Tyler, L., & Taylor, T. (2012). 100% student success (2nd Ed.). Boston, MA: Wadsworth.
Strange, C. C., & Banning, J. H. (2001). Educating by design: Creating campus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at work.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Su, K. D. (2009). Achievements of Holistic Education Ideas by Integrating History of Science into Scientific Teaching. Journal of De 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3, 1-6.
Terenzini, P. T., Springer, L., Yaeger, P. M., Pascarella, E. T., & Nora, A. (1996).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Characterictics, experiences,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37(1), 1-22.
Trbušić, H. (2013). Holistic education: The social reality of engineering.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 Culture and Society, 2, 227-238. doi: 10-15503-jecs20132-227-238
Tsai, H. C. (2014, September). Applying mindfulness concept to write athletes’ life stories: 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Taiwan Sport University. In C. Ramos (Chair), Applying mindfulness in specific educational fields.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Conference Cnetre of Nan Tien Institute, Wollongong, NSW, Australia.
Tsai, H. C. & Chen, C. W. (2012). Reflection on the “project of establishing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community” at National Taipei College of Business. In H. Wei (ed.), NTCB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studies (Vol. 2, pp.91-110). Taipei, Taiwan: Crane.
Yudkin, M. (1969). General Education: A symposium on the teaching of non-specialists. Baltimore, MD: Penguin Books Inc.
日文部分
大橋功(1995)。美術教育の背景となる教育課程その2-人間形成としての美術教育―。美術教育,270,11-19。doi: 10.11356/arted1951.1995.11
小原哲郎(主編)(1980)。玉川学園高等部全人教育の実践。東京:玉川大学出版部。
小原國芳(1969)。全人教育論。東京:玉川大学出版部。
丹下健(2005)。大学における教養教育としてのフィールド科学体験。学術の動向,10(7),38-41。doi: 10.5363/tits.10.7_20
井野瀬久美惠(2014)。関係性で学ぶ「モラル」としての教養—学生アンケートから考える。学術の動向,19(5),42-45。doi: 10.5363/tits.19.5_42
今田高俊(2008)。新しいリベラルアーツを求めて。学術の動向,13(5),42-43。doi: 10.5363/tits.13.5_42
內田圭子(1990)。青年の生活感情に関する一研究。教育心理学研究,38(2),117-125。
日本の展望委員会(2010年4月)。21世紀の教養と教養教育。「日本の展望—学術からの提言2010」の提言。日本学術会議。
木原孝博、三浦清一郎(1989)。生涯各期の人間理解と学習活動。東京:第一法規。
古田元夫(2005)。21世紀の教養教育をめざして。学術の動向,10(7),20-23。doi: 10.5363/tits.10.7_20
吉田敦彥、徳山郁夫、高橋重人(2002)。身体運動にのける「感性」とは何か—体育•スボーツ指導における大切なこと—。体育•スポーツ哲学研究,24(1),43-62。
寺崎昌男(1999)。大学改革と教養教育—再創造と保障への視点—。教育学研究,66(4),386-394。
西平直(1999)。知の枠組みとしての「精神世界」。―共感的理解と批判的検討―。教育学研究,66(4),395-405。
岡田陽(1985)。どらまと全人教育。東京:玉川大学出版部。
岩波利光(2012)。大学のキャリア「教育」への期待。工学教育,60(1),12-17。
長谷川寿一(2008)。日本のリベラル‧アーツの步みとこれから。学術の動向,13(5),16-21。doi: 10.5363/tits.13.5_16
相原幸一(1985)。大学と全人教育。載於小原哲郎(主編),全人教育の手がかり(130-136頁)。東京:玉川大学出版部。
島薗進(2008)。いのちの危機とケアの霊性―新霊性文化の底流―。密教文化,220,170-194。
草原克豪(2005)。現代の教養と大学教育。学術の動向,10 (7),8-13。doi: 10.5363/tits.10.7_8
渋川祥子(2011)。大学の教養教育に授業科目「生活する力を育てる」を!学術の動向,16(11),9。doi: 10.5363/tits.16.11_9
梶田叡一(2000)。新しい大学教育を創る—全人時代の大学とは。東京:株式会社有斐閣。
棚次正和(2008)。霊性の人間学は可能であるか。密教文化,220,146-162。
森隆夫(1990)。新‧生涯教育と学校教育。東京:教育開発研究所。
森隆夫、耳塚寬明、藤井佐知子(1997)。生涯学習の扉—理念‧理論‧方法。東京:ぎょうせい。
喜多村和之(1999)。現代の大学‧高等教育—教育の制度と機能。東京:玉川大学出版部。
鈴木敏正、佐藤真久(2012)。「外部のない時代における環境教育と發発教育の実践的統一に向けた理論的考察―「持続可能で包容的な地域づくり教育(ESIC)」の提起―。環境教育,22(2),3-14。
讚岐和家、関正夫、平原春好(1992)。高等教育の改革課題。教育学研究,59(1),8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