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胡仲魁
HU CHUNG KUEI
論文名稱: 明代洪武官窯研究
A Study of Imperial Ceramic of the Hong-Wu Period in The Ming Dynasty
指導教授: 曾肅良
Tseng, Su-L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5
中文關鍵詞: 明代洪武官窯青花瓷釉裡紅
英文關鍵詞: Hongwu period of the Ming Dynasty, imperial manufactories, blue-and-white porcelain, underglaze red porcelai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2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明代洪武瓷器及其斷代,是近年來陶瓷研究者們熱烈討論和關注的一個課題,隨國內外學者對它的深入研究,從對文獻史料的鉤沉到御器廠的實地挖掘,及對散佈在世界各博物館,擬為洪武瓷藏品的排比、分析,到元末明初瓷器斷代的歸納總結,瞭解洪武官瓷的確實存在,惟今掌握了部份洪武斷代的時代特徵。

    1952年波普教授(John Alexnder Pope)提出「至正型青花瓷器」理論,開啟了學術界對元青花的研究和重視,同時明代洪武瓷器的考證、區別,必然是息息相關的問題,它有著承先啟後的重要性。因為過去學術界無法辨認出,元代及明初的瓷器差異,由本篇論文希望將現今這一問題釐清。

    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中,明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以其突出的貢獻,在工藝史上佔有顯著的地位,特別是景德鎮瓷器燒造技術在宋、元的基礎上都有了很大提昇,燒製瓷器技術得到了全面發展,除了正式設「御窯廠」,明代初期洪武時期的青花瓷器、釉裡紅瓷器以及顏色釉瓷器如曇花一現,尤為短暫,稀少、珍貴。

    本論文針對洪武時期的青花瓷器、釉裡紅瓷器為主進行研究,隨著考古的發掘和研究,明洪武瓷器的面貌逐漸被人們所認識。筆者一共蒐集了254件洪武官瓷,從這些器物的紋飾、造型、底足、釉色等方面,進行比較與分析,第五章再對青花瓷器與釉裡紅器,在製作工藝、釉水現象、縮釉、漏釉現象上分析,並描述出時代工藝特徵及現象,在器物坏胎、分段的接痕現象,導出明洪武官瓷與其它朝代不同之處。

    中國的陶藝發展到了明代洪武,進入了一個新的承先啟後的時代,對於本文內所敘述的十三種洪武官瓷類型為主軸,加以對釉料、底足工藝等做一初步的研究,綜合以上的分析,企圖尋求出鑑別洪武瓷器的基本原理原則。

    Abstract

    Early Ming Dynasty porcelain, and the question of which pieces date from the Hongwu reign period of the Early Ming and which from the preceding Yuan Dynasty or from later reign periods, has been the focus of a great deal of discussion among ceramics experts and researchers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Scholars both in Taiwan and overseas have undertaken in-depth research, both textual and archeological, and have implemented extensiv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examples of Early Ming porcelain held in the collections of museums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This research has confirmed the operation of official, state-run porcelain manufactories during the Hongwu period of the Early Ming, and has clarified some of the main points that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Hongwu porcelain from earlier, Yuan Dynasty pieces, or from later pieces.

    In 1952, Professor John Alexander Pope put forward his theory regarding the production of blue-and-white porcelain during the Zhizheng era (the final reign period of the Yuan Dynasty). Pope’s work sparked a global upsurge in interest in Yuan Dynasty blue-and-white porcelain, which was naturally accompanied by a wave of new research on the authent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porcelains that had previously been assumed to date from the Hongwu era of the Early Ming. In the past, scholars have found it very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Late Yuan porcelain and Early Ming porcelain; the present study seeks to clarify how Yuan and Ming porcelains can be distinguished with greater precision.

    The Ming Dynas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s i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 Ming Dynasty porcelain occupies a special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ceramics production; in particular, the Jingdezhen porcelain manufactories (building on the foundations that had already been established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achieved an impressive level of technical mastery. Porcelai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dvanced by leaps and bounds; besides the establishment of official, state-run imperial manufactories, the Hongwu era also saw the development of new forms of blue-and-white, underglaze red porcelain and color-glazed porcelain. Today, the relatively few pieces that survive from this period have become priceless treasures.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blue-and-white and underglaze red porcelain from the Hongwu period. In recent years, archeological discoveries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have gradually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Hongwu porcelain. The author has undertaken in-dept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a collection of 254 pieces from the Hongwu era imperial manufactories, examining the decorative motifs, the forms, the bases, and the glazes used. Chapter Five discusses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glazes, glaze shrinkage and exposed glaze phenomenon with respect to both blue-and-white and underglaze red porcelain, and outlines the key features of the techniques used in each period. This chapter demonstrates how differences in the biscuit and in the marks left where individual sections of the piece were attached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porcelain dating from the Hongwu era of the Ming Dynasty from pieces dating from other periods.

    The Hongwu period of the Ming Dynasty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a new era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rcelain, while at the same time retaining many elements from the past. It is anticipated that the 13 categories of Hongwu era pieces from the Imperial Manufactories that are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along with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glaze materials and base techniques that are presented here, will provide a useful foundation for the authentication of Hungwu era porcelain in the future.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 究 動 機………………………………………3 第二節 研 究 目 的………………………………………3 第三節 研 究 方 法………………………………………4 第四節 研 究 內 容………………………………………5 第二章 明洪武時期景德鎮之御器廠發展及延革 第一節 景德鎮御器廠發展之背景………………………… 7 第二節 中國歷代陶瓷發展及沿革…………………………13 第三章 洪武官窯瓷之款識、紋飾與色彩 第一節 洪武瓷的款識 ………………………………………16 第二節 洪武瓷的紋飾 ………………………………………17 第三節 洪武瓷的色彩 ………………………………………38 第四章 洪武官窯瓷之器形、胎釉與器足 第一節 洪武瓷的器形、品類 ………………………………42 第二節 洪武瓷的胎釉 ………………………………………96 第三節 洪武瓷的器足………………………………………103 第五章 結論:洪武官窯瓷特色與鑑別原則 第一節 洪武青花器之鑑別……………………………107 第二節 洪武釉裡紅器之鑑別…………………………120 參考書目 ……………………………………………………………133 圖 目 錄 ……………………………………………………………140 表 目 錄 ……………………………………………………………142 附錄(一)元末明初歷史參考年表……………………………………143 附錄(二)洪武釉裡紅器圖錄…………………………………………147 附錄(三)洪武青花器圖錄……………………………………………164 附錄(四)洪武顏色釉圖錄…………………………………………… 181 附錄(五)國內、外博物館收藏洪武官窯統計表 ……………………183 附錄(六)上海硅酸鹽學會參考資料 …………………………………185

    參 考 書 目
    一、文獻
    宋濂《元史》。
    徐光《明實錄》。
    徐溥、劉健《大明會典》。
    明.高濂,《遵生八簍》,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文震亨,《長物志》,百部叢書集成第三一冊。
    明.曹 昭,《格古要論》,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黃一正,《事物絀珠》。
    明.王世懋,《窺天外乘》。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台灣商務印書館。
    明.張應文,《清秘藏》,美術叢編,世界書局。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大立出版社,1985。
    明.文震亨,《長物志》,台北:新文豐,叢書集成新編,第48冊,民國74年
    明.宋應星,劉君燦導讀,《天工開物》,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
    清.谷應泰,《博物要覽》,國立中央圖書館藏。
    清.吳允嘉,《浮梁陶政志》,世界書局。
    清.吳熹,《陽羨名陶錄》,世界書局。
    清.程哲撰,《窯器說》,世界書局。
    清.藍浦,《景德鎮陶錄》,世界書局。
    清.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世界書局藝術叢編。
    清.謝曼等修、陶成等纂,《江西通志》,清雍正十年精刊本。
    清.錫德修、石景芬等纂,《饒州府志》,清同治十一年。
    清.趙之謙等撰,《江西通志》,清光緒七年刊本。
    清.朱 談,《陶說》,台灣商務印書館印行。

    二、專書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編(1987),中國古陶瓷研究,上海:科學出版社。
    三上次男(1980),陶瓷錄,台北:藝術家出版。
    三上次男(1984),中國歷代陶瓷展,東京:朝日新聞社。
    葛士翹 (1987),天民樓藏瓷,香港:藝術館香港市政局。
    王重民(1987),敦煌變化七十八種,日木:中文出版社。
    中國考古委員會編(1985),中國考古學年鑑,北京:文物出版社。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1988),工藝美術編一陶瓷(上、下),北京:中國美術出版社。
    舊金山亞洲美術博物館(1983),中國珍貴文物,舊金山:布倫德基氏藏。
    中國矽酸鹽學會編(1982),中國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
    中國考古委員會編(1984),中國考古學年鑑,北京:文物出版社。
    中國古陶瓷研究員會會編(1997),中國古陶瓷研究,北京:紫禁出版社。
    中國酸矽鹽學會編(1982),中國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
    方 复(2004),景德鎮陶瓷古彩裝飾,南昌市:江西高校出版社。
    王大有(1987),龍鳳文化源流,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王季思(1990),全元戲曲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學社出版。
    王健華(2002),明清官窯青花瓷識真,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
    國立故宮博物院(1948),文物光華,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組。
    王雲五(1982),中國陶瓷史,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朱裕平(1998),古瓷定入門,台北:藝術出版社。
    李家治、陳顯求(1992),古陶瓷科學技術國際討論會論文集,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李家治、陳顯求(1985),國際討論會論文集-古陶瓷科學技術2,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李國楨(1989),古瓷的科學分析,古陶瓷科學技術國際討論會論文集,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李家治、陝顯求(1992),古陶瓷科學技術,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版社。
    朱裕平(1998),古瓷定入門,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朱裕平(2000),元代青花瓷,上海 :文匯出版社。
    朱裕平(1989),古瓷鑑定入門,台北:藝術家出版。
    宋海洋(2005),明代瓷器,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李天鳴(1997),中國疆域的變遷(下),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李天鳴(1997),中國疆域的變遷(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李正中、朱裕平(2002),中國青花瓷,台北:藝術圖書公司出版。
    李知宴(1996),中國陶瓷文化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李德金(2003),中華青花瓷,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輝柄著、故宮博物院編(2005),中國瓷器鑑定基礎,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全漢昇(1987),明清經濟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
    余 城(1986),明代青花瓷器發展與藝術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黎東方(1964),細說明朝,文星叢刊。
    吳智和(1982),明史研究論叢,台北:大立出版社。
    孔六慶(2004),中國陶瓷繪畫藝術史,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加藤悅三(1985),釉藥基本調配,台北:業強出版社。
    北京市文物局編(2003),托普卡比宮的中國瑰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田自秉(1986),中國工藝美術史,北京: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田自秉、吳淑生、田青(2003),中國紋樣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江慶正(1987),青花釉裡紅(上海博物館)、台北:兩木出版社。
    成耆仁(1994),中國古代貿易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成耆仁(1997),中國紋飾及其象徵意義,台北:歷史博物館出版。
    宋應星,(1987),天工開物,臺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
    南卓(1957),謁鼓錄,北京:古典文學出版社。
    汪慶正(2003),托普卡比宮的中國瑰寶,北京:北京文物局編,燕山出版社。
    良葉(2003),我說仿古瓷器,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
    余城(1986),明代青花瓷器發展與藝術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吳仁敬、辛安潮(1985),中國陶瓷史,臺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徐乃湘、崔岩晌編(1987),說龍,台北:兩木出版社。
    李啟明(1998),中國陶瓷史話,臺北:明文書局。
    李輝柄著(1992),宋代官窯瓷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鄭 為(1985),中國彩陶藝術,上海:人民出版社。
    童書業(1986),中國手工業商業發展史,台北:木鐸出版社。
    岑家梧(1987),圖騰藝術史,駱駝出版社。
    徐華銷(1985),中國鳳凰,北京:輕工業出版社。
    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編(1961),中國陶瓷傳統彩繪,北京:輕工業出版社。
    高橋宣治編著(1987),中國紋樣,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瓷器上的龍紋(1983),台北:故宮博物院。
    明成化瓷器展(1987),台北:故宮博物院。
    馬文寬、孟凡人(1987),中國古瓷在州非洲的發現,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柳性根(1978),新安海底文物,國立中央博物館。
    何放民(1986),中國陶瓷文化之研究與考據,台北:灣商務印書館。
    馮先銘(1987),中國古陶瓷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劉良佑(1987),陶藝學,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劉良佑(1988),古瓷研究,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景德鎮珠山出土永樂、宣德官窯瓷器(1988),香港:市政局出版。
    耿寶昌(1984),明、清陶瓷鑑定,香港:中華書局分局。
    楊家駱(1983),陶瓷譜錄(上)、(下),台北:世界書局。
    劉如水(1996),宋元明清瓷器鑑別方法,台北:龍泉出版社。
    羅宏杰(1997),中國古陶瓷與多元統計分析,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陳顯求、陳士萍(1989),中國歷代分相釉-其化學組成,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譚旦炯(1985),中國陶瓷史,臺北:光復出版社。
    楊永善、楊靜榮(1988),中國陶瓷,臺北:淑馨出版社。
    陳文平(1990),中國古陶瓷鑑賞,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杜節民 (2006),青花瓷斷代與辨偽,北京:學苑出版社。
    何政廣(1992),古代陶瓷大全,台北:藝術家出版。
    傅正初(1998),瓷器投資與鑑賞,臺北:台廣廈出版社。
    程道腴(1992),陶瓷釉藥學,臺北:徐氏基金會出版,。
    程道腴(1994),陶瓷學,臺北:徐氏基金會出版。
    程道腴(1994),製陶瓷用的黏土和釉,臺北:徐氏基金會。
    張幅康(1985),中國古代陶瓷學科學技術成就,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盧家錫(1998),中國古陶瓷,科學出版社,。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1998),宋代耀州窯址,北京:文物出版社。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1986),海外遺珍,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陳昌蔚(1980),中國陶瓷,臺北:光復書局。
    韓國文化公報部文化財管理局編(1983),新安海底遺物,同和出版公社發行。
    童依華(1984),中國歷代陶瓷款識彙集,臺北:大業公司。
    陸九皋、韓偉編(1982),唐代金銀器,北京:文物出版社。
    劉慶孝(1987),敦煌裝飾圖案,北京:丹青圖書公司。
    沈福傳(1985),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華石(1985),中國陶瓷,北京:文物出版社。
    德山暉純(1986),梵字圖說,臺北:長春樹書坊。
    明史論叢(1968),明代國際貿易,臺北:學生書局。
    明代初年瓷器特展(1982),台北故宮博物院。
    明宣德瓷器特展(1980),台北故宮博物院。
    札奇斯欽(1987),蒙古文化與仕會,臺北:商務印書館。
    周心慧、王致軍撰集(2000),中國古代戲曲版畫集,北京:學苑出版社"
    周鑾書主編(1998),中國歷代景德鎮瓷器,北京市 :中國攝影出版社。
    耿寶昌(1984),明清瓷器鑒定、明代部分,香港:中華出版社,
    馬希桂(1999),中國青花瓷,上海市 :上海古籍出版社。
    國立歷史博物館(1994),中國古代貿易瓷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著(2000),國家圖書館藏戲曲小說版畫選粹,臺北市 :國家圖書館。
    張英(2000),元代青花與五彩瓷器,瀋陽 :遼寧畫報出版社。
    張甫生(1995),青花瓷器鑑定,北京:書目文化出版社。
    畢克官(1991),中國民窯瓷繪藝術,北京:外文社。
    陳進海(2006),世界陶瓷:人類不同文明和多元文化在交融中延異的土與火的
    藝術2,瀋陽:萬卷出版社。
    景德鎮陶瓷餡編(1983),景德鎮古陶瓷紋樣,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曾肅良(2002),古文物探索,台北:三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曾肅良(2003),明代官窯鑑定,台北:三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曾肅良(2005),宋代耀州青瓷研究,台北:三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舒佩琦主編(2001),陳昌蔚紀念論文集,台北:陳昌蔚文教基金會出版。
    馮小琦,陳潤民編著(2000),明清青花瓷器:故宮博物院藏瓷賞析,北京:文物出版社。
    馮先銘、李毅華編輯(1987),馮先銘中國古陶瓷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兩木出版社。

    三、圖錄
    中國陶瓷全集編輯委員會(2000),中國古陶瓷全集,台北:錦年國際有限公司。
    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2005),故宮博物院藏古陶瓷資料選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熊寥、熊寰編著(2003),中國歷代瓷器裝飾大典,上海 :上海文化。
    劉新園 (1989),景德鎮珠山出土永宣瓷器展覽,香港:藝術館出版。
    鄧 白 (1984),中國歷代陶瓷飾紋,香港 :萬理書店。

    四、論文
    曾肅良(1990),明代官窯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具貞蘭 (1986),明代早期青花瓷器繪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林連勝(2004),鈞窰瓷器之分析鑑定研究,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施 茜 (2005),元代青花的造型與紋飾,蘇州大學設計藝術學碩士論文。
    彭盈真 (2005) ,琉球出土中國陶瓷 十五世紀陶瓷消費地之個案研究,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蘇沛權 ( 2005),青花瓷與中外文化交流、暨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潘文玉 (2002),拉曼光譜研究混合金屬氧化物觸媒的表面結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洪玉玲(2003),常見寶石礦物之拉曼光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施靜菲 (1996) ,雲南青花瓷研究,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五、期刊
    天 鈞(1964),萬曆五彩洗,文物第8期。
    毛曉濾 (2003),元青花的仿製與鑑別,收藏家,第12期,。
    王子怡 (2003),元代青花瓷繪藝術裝飾,第4期。
    王文強 (1993),中國青花瓷器與外來文化,景德鎮陶瓷,第3卷,第1.2期。
    王 昆 (2007),第三屆中國民間元青花藏品研討會在廣州舉行,收藏第1期
    王 剛 (2005),從赤峰出土的元青花瓷看內外銷青花瓷紋飾器型的變化,中國古陶瓷研究,第11輯。
    王海濤(2006),中國收藏,第3期,。
    王傳、李冰林、荀麗(2006),淺談花人物故事的思想內涵,陶瓷科學與藝術,第40卷第3期。
    王傳力(2004) ,淺談元代青花瓷,收藏家,第4期。
    石 雨(2006),元青花藝術成就之我見,收藏家,第6期。
    李柄輝、李知宴(1980),河南魯山段店窯,文物,第5期。
    好 運(2005),元青花創天價,中國花鳥畫,第3期。
    成耆仁(1996),色白花青一民窯青花瓷及其紋飾,第102期。
    李新銘,隆慶青花纏枝蓮花瓷盒,文物,1982,6期。
    郭演傳(1993),中代景德鎮瓷器胎袖,中國陶瓷,第1期。
    李柄輝(1998),談南宋官窯及相關問題,文物,第4期。
    劉良佑(1985),如冰似玉說影青,故宮文物月刊12。
    劉良佑(1986),明清兩代的釉上彩瓷,故宮文物月刊,四卷三期。
    劉良佑(1987),宋代的金國陶瓷,故宮文物月刊3,四卷十二期。
    劉良佑(1987),明代中期官窯與成化窯器之鑑定,故宮文物月刊9,五卷六期。
    劉良佑(1987),弘治、正德兩朝官窯器之鑑定,故宮文物月刊10,五卷七期。
    劉良佑(1987),明代嘉靖與隆慶兩朝官窯器之鑑定,故宮文物月刊11,五卷八期。
    劉良佑(1987),萬曆官窯與明末官窯器之鑑定,故宮文物月刊,五卷九期。
    劉良佑(1987),清初御窯廠的建立與康熙官窯,故宮文物月刊,五卷九期。
    劉良佑(1987),雍正朝官窯器之鑑定 ,故宮文物月刊,五卷九期。
    劉良佑(1987),明代初期官窯瓷器之鑑定,故宮文物月刊,五卷五期。
    劉良佑(1988),法華器的發展與源流,故宮文物月刊,第六卷六期。
    冬季馬 (2007),兩千年彈指一瞬間:斯人,斯事一國寶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真身全貌,藝術市場,第1期。
    謝明良(1978),明清過渡時期的青花瓷器,雄獅,1978.2。
    張雲英(1982),明天啟年款白瓷觀音,文物,1982、12期。
    高桂雲(1983),北京市出土明隆慶青花魚藻盤,文物,1983、4期。
    侯曉波(1987),明德化窯八角梅花酒令杯,上海博物館集刊,1987。
    南京明故宮出土洪武時期瓷器,文物,1976,8期。
    白焜、劉新園(1982),景德鎮湖田窯各期碗類裝燒工藝考,1982,5期。
    張 誠(1982),青花顏料初探,文物,1982,8期。
    汪慶正(1982),青花料考,文物,1982,8期。
    童書業(1947),明代的青花瓷器,文物週刊,25,1947.3、12期。
    梁淼泰(1982),明代後期景德鎮御窯廠匠役制度的變化,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傅振倫(1980),明代洪武末設官窯說,文史8,1980。
    梁 泰(1983),明代後期景德鎮御器廠管理形式的變化,中國史研究,1983.1。
    莊 申(1981),明代中國青花瓷器上之飾紋一兩種飾紋之研究,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藝術史組),1981。
    藤岡了一,明代的彩袖陶瓷法花,中國三彩陶瓷,大日本繪畫,1979。
    佐久閒重男,景德鎮的官搭民燒制,白水,5,1976。
    J.A月oPe,小林明久譯,明代瓷器研究史的推移,文物,5,1976。
    金 陽(1982),諸葛碗考,白水,9,1982。
    矢部良明(1972),洪武宮址出土的陶瓷,古美術,43,1972。
    李海根、夏金瑞(1981),大余縣出土明代青花瓷瓶,江西歷史文物,1981、1。
    劉蘭華(1982),成化鬥彩雞盃,故宮博物院刊,1982.2。
    馮先銘(1988),明永樂、宣德青花瓷器與外來影響,中國古陶瓷研究,1988,第二輯。
    楊美莉(1983),黃河流域彩陶文化之葬俗,故宮文物月刊,第 一卷五期,1983。

    陳擎光(1987),瓷器上的吉祥圖案,故宮文物月刊,第五卷四期。
    簡松村(1987),明宣宗畫藝,故宮文物月刊,第五卷四期。
    孫瀛洲(1963),瓷器辨偽舉例,文物, 6期。
    韓槐準(1965),談我國明清時代的外銷瓷器,文物,1965,9期。
    陳萬里(1964),再談明清兩代我國瓷器的輸出,文物,10期,1964。
    古 湘(1973),介紹幾件元、明青花瓷器,文物,12期。
    白焜、譚際明(1982),景德鎮明永樂、宣德御廠遺存,中國陶瓷,7期。
    樸 柏(1966),故宮部份明代藏瓷,故宮季刊,1966,1-1,。
    梁淼泰(1981),明代後期景德鎮製瓷業中的資本主義萌芽,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研究論文集,1981,上海。
    沈彭年(1957),南京東舍橋娘娘填發現宣德瓷瓶,文參,1957-10。
    陳萬里(1958),三件有永樂年款的青花瓷器,故宮博物院刊,1958.1。
    孫瀛洲(1960),試談明代永樂宣德景德鎮官窯瓷器款,故宮博物院刊,1960,2。
    耿寶昌(1980),宣德紅袖菱花式洗與成化鬥彩嬰戲盃,文物,1980.2。
    傅振倫(1953),明清兩代的瓷器,文參,1953.9。
    童書業(1958)、史學通,明清時代的青花瓷器,中國瓷器史論叢,1958,上海。
    譚旦問(1968),明青花瓷青和花,故宮季刊,1968,2-2。
    王鈺欣(1982),明清兩代江西景德鎮的官窯生產與陶政,清史論叢, 1982、3。
    孫瀛洲(1958),明嘉靖青花加彩魚藻罐,文參,1958.12。
    孫瀛洲(1959),成化官窯彩瓷的鑑別,文物,1959.6。
    陳萬里(1959),談談成化窯的彩,文物,1959.6。
    戴維德(1967),成化瓷器,故宮季刊,1967、2-2。
    王明皋、盧建國(1979),山西耀縣出土明嘉靖醬軸描金孔雀牡丹紋執壺,文物,1979.12。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