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玉芳
論文名稱: 凝視身體─女性身體的變貌與潛藏意義
指導教授: 陳淑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3
中文關鍵詞: 女性主義凝視身體性別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70下載:1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書寫的方向主要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為理論的建構─「身體」自古以來便被賦予了諸多的意義與象徵,本文試圖從西方哲學、社會學、生物學的角度去探討身體的存在性問題,與身體的政治權力關係,並分析「觀看身體」的方式,以探討女性身體主體性的問題;且就藝術史中身體的呈現、觀看方式企圖歸納出女性身體的被表現形式,與女性身體所承受的壓迫與箝制。西方七O年代興起的女性主義藝術,可視為一種女性自覺的開始,當時的女性藝術家以身體作為撼動男性藝術霸權的工具,讓長久隱身於歷史之後的女性有了希望的出口。而藉由理論的探究與分析,除釐清以往對身體的迷思外,亦藉由整個理論的建構,重新定位女性及女性身體的地位。
    第二個部分為個人的創作想法的剖析,作品為創作者想法最直接的呈現,而作品內容形式的演變亦真實紀錄著創作者內心想法的轉換,從作品中反向思考推演出個人的創作動機與企圖,並在回溯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個人的創作理論基礎。
    第三部分回歸作品本身,針對此一階段作品,分析創作的意圖與作品內涵,藉由「長刺」的身體,試圖賦予女性身體新的意義,也藉由這樣「長刺」的身體表現形式,試圖尋找出屬於自己的繪畫語言與創作方向。結論則是對身體探討的一個總結,亦是自己對個人創作的一個完成,然而這個階段的完成,並不代表著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

    摘 要 圖 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3 第二章 文獻分析與探討……………………………………………………5 第一節 身體的存在性………………………………………………………5 第二節 身體的政治與權力…………………………………………………7 第三節 身體的觀看……………………………………………………….10 第四節 身體圖像的象徵意義…………………………………………….13 一、藝術繪畫史中的女性身體意象……………………………………….13 二、女性主義的身體……………………………………………………….17 一)、美國的女性藝術……………………………………………………19 二)、台灣的女性藝術……………………………………………………23 第三章 創作理念剖析…………………………………………………….27 第一節 我的凝視………………………………………………………….27 第二節 再造身體的形象………………………………………………….29 第三節 後現代主義思考之延伸………………………………………….31 第四章 個人創作內容與表現…………………………………………….32 第一節 形式與技法分析………………………………………………….32 第二節 作品解析………………………………………………………….33 一、身體的戰爭…………………………………………………………….33 二、盒裝身體……………………………………………………………….37 三、身體的變異…………………………………………………………….39 四、刺身Ⅰ………………………………………………………………….41 五、刺身Ⅱ………………………………………………………………….42 六、刺身Ⅲ………………………………………………………………….43 七、帶刺的女人Ⅰ………………………………………………………….44 八、帶刺的女人Ⅱ………………………………………………………….46 九、帶刺的女人Ⅲ………………………………………………………….48 十、帶刺的女人Ⅳ………………………………………………………….50 十一、身(昇)華………………………………………………………….52 第五章 結 論………………………………………………………………54 參考書目…………………………………………………………………….56

    中文部分:
    一、圖書:
    王受之,《世界現代美術發展》。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1。
    何政廣,《歐美近代美術》。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68(1999)。
    何恭上,《裸之美》。台北市:藝術圖書,2000。
    台北市立美術館編,《後現代美學與生活》。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出版,
    1996。
    李小江,《女人:一個悠遠美麗的傳說》。台北市:婦女新知基金會,1992。
    呂清夫,《後現代的造形思考》。台北市:傑出文化出版,1996。
    何春蕤編,《酷兒:理論與政治》專號。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性/別研究室,1998。
    林芳玫,《色情研究》。台北市:女書文化,1999。
    林芳玫等作,《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市:女書文化,2000。
    林珮淳主編,《女藝論-台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台北市:女書文化,1998。
    梁濃剛,《快感與兩性差別-後現代主義文化理論的一些側面》。台北市:遠流,1994。
    陸蓉之,《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0。
    陸蓉之,《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史》。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2。
    陸蓉之,《破後現代藝術》。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3。
    張小虹,《性別越界》。台北市:聯合文學,1995。
    黃光男、趙惠玲、賴瑛瑛合著,《婦女與藝術》。台北市:教育部,1995。
    馮作民,《西洋繪畫史》。台北市:藝術圖書,1999。
    廖雯,《不再有好女孩了:美國女性藝術家談錄》。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1。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市:立緒,1990。
    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市:女書文化,1996。
    顧燕翎、鄭至慧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市:女書文化,1999。
    游惠貞編,《女性與影像-女性電影的多角度閱讀》。台北市:遠流出版,1994。
    二、期刊、論文:
    石瑞仁,<正面看待與期盼「女性藝術」>,藝術家,第198期,1991年11月,頁266-267。
    向元淑,<幻化.蛻變─孕婦身體心像與圖像之探討>,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2003年。
    李宜玲,<女人的身體與性意識─女星寫真集的文本建構與青少女的解讀策略>,89學年度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悅寧,<凝視.寓言─女性主體意象之探討>,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2003年。
    李顯立,<差異與觀影快感:談英美女性主義電影研究>,收錄在游惠貞編《女性與影像:女性電影的多角度閱讀》,台北:遠流,1994年。
    吳瑪俐,<從女性集結到新美學的建立>,藝術家,第198期,1991年11月,頁288-294。
    吳瑪俐,<七O年代美國女性藝術及教育的回顧與反省>,藝術家,第198期,1991年11月,頁276-283。
    邱麗珍,<女性雜誌中美容美體論述的解構>,89學年度台灣師大家政教育系碩士論文。
    林珮淳,<女性、藝術、社會─解構父權文化和女性藝術語彙>,藝術家,第266 期,1997年7月,頁155-158。
    林珮淳,<非女體的、非男性的女性主義藝術─瑪麗.凱莉的產後文件>,藝術家,第265 期,1996年3月,頁328-332。
    高千惠,<另類春秋─女性藝術的當代研究空間>,藝術家,第328期,1992年9月,頁458-465。
    莊伯和,<肉體觀照:官能美的媚趣>,雄獅美術,第174期,1985年8月,頁39-56。
    陳淑芬,<舒展舒展女人的身體>,雄獅美術,第304期,1996年6月,頁96-100。
    陳旻君,<透過「藝術」看女性圖像>,百齡高中學報,第2期,頁209-229。
    黃文叡,<現代藝術中的「裸體情結」>,藝術家,第312期,1991年5月,頁170-179。
    黃寶萍,<女性,藝術的悲情宿命>,藝術家,第273期,1998年2月,頁350-351。
    郭菉猗,<壞女孩─九0年代的前衛女性藝術家>,藝術家,第300期,1990年5月,頁365-367。
    游美惠,<性別意識&性別意識型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15期,1991年5月,頁98-100。
    游美惠,<性別政治>,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16期,1991年12月,頁93-95。
    游美惠,<父權體制>,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17期,1992年3月,頁111-113。
    曾玉珊,<身體在畫面中的象徵意涵>,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2003年。
    曾曬叔,〈女性主義觀點的美術史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人文學報,第15期,1987年,頁81-121。
    傅嘉琿,<袋子與子宮、管子與陽具:談女性藝術與女性意象>,雄獅美術,第253期,1992年3月。
    傅嘉琿,<自我與身體的辯證過程─論侯淑姿女性主義之攝影作品>,山藝術,第90期,1997年8月,頁107-109。
    傅嘉琿,<與朱蒂.芝加哥對話>,藝術家,第273期,1998年2月,頁352-356。
    賈各.萊納特(Jacques Leenhardt)林志明譯,<身體與身份的曖昧關係>,現代美術,1990年8月,頁60-67。
    薛懷琦,<1990年代吳天章作品中的女性寓意>,國立成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劉永皓,<曖昧「性」─身分認同與假面遊戲>,藝術家,第306期,1996年3月,頁320-327。
    劉奇俊,<四百年來西方傑出的女畫家>,藝術家,第190期,1991年3月,頁220-229。
    劉昌漢,<女性情慾煉獄的牆裡牆外─由男性角度剖析女性藝術>,藝術家,第313期,2001年6月,頁440-445。
    謝東山,<性別與權力─藝術的女性主義與女性主義的藝術>,現代美術, 第65期,1996年6月,頁23-28。
    謝東山,<情慾與權力─當代藝術新類型>,雄獅美術,第305期,1996年7月,頁66-70。
    謝東山,<發現身體的世紀─「情慾與權力」展簡介>,雄獅美術,第306期, 1996年8月,頁77-81。
    藝術家雜誌資料室,<西方女性藝術家專輯─四世紀的女性美術史>,藝術家,第190期,1991年3月,頁208-219。
    鐘兆慧,<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身體表現─以女性觀點>,藝術家,第322期,1992年3月,頁266-275。
    三、中文網頁參閱資料:
    李宜玲,<性的屈從與主動:女星寫真集內容的符號學分析>,台灣社會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1999年11月。http://twstudy.ios.sinica.edu.tw/pages/seminar/sp/socialq/XIAO_PIN.htm(2004/4/17瀏覽)
    吳金桃,<當代藝術中的裸體意象:崔西•艾明─或者該如何成為你自己模
    特兒>,國科會西洋藝術史推動計畫專題講座研究成果發
    http://www.ntnu.edu.tw/fna/arthistory/text/news/research%20achivement/news-chintao.htm(2003/6/8瀏覽)
    周宜宏,<夢鄉的女人>,http://www.sumroc.org.tw/book/echo92-71.htm (2004/3/29瀏覽)
    南帆,<身體的敘事>,http://culture.online.sh.cn/asp/list3.asp?id=280&writer='nanfan (2004/1/7瀏覽)
    張淑麗,<性別與文化研究:回顧與前瞻>,《意識、認同、實踐─2003年女性主義學術研討會》http://www.feminist.sinica.edu.tw/2003semi/paper/1-4.doc(2004/3/23瀏覽)
    傅嘉琿,<論女性主義的藝術與女性身體向度的再現─體相、面相、皮相、髮相>,http://issue.udn.com/CULTURE/VISIONS/d.htm (2003/11/22瀏覽)
    廖瑞華,<身為女性主義者面對整型現象的自我反省>,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light/light130-6.htm(2003/10/8瀏覽)
    謝臥龍,<解讀凝視與偷窺下的性別關係>,http://www.nknu.edu.tw/~gender/vshieh/04/041.htm (2004/3/28瀏覽)
    謝鴻均,<西洋藝術中的少女命運>,http://www.dadunet.webs.com.tw/talk/hsieh/006.htm(2003/7/20瀏覽)
    Prof. Dr. Reinhard A. Steiner,<文藝復興時期女性裸像之興起(兼論女模特兒相關的問題)>, 國科會西洋藝術史推動計畫專題講座2001.3.7 http://www.ntnu.edu.tw/fna/arthistory/c_dissert_f.htm(2003/6/8瀏覽)
    外文部分:
    一、 圖書:
    Alice Schwarze(1997),So sehe ich das!,羅麗君譯,《女性的屈辱與勳章:一個德國女性主義的觀點》。台北市:商務,1998。
    Cindy Nemser Art Talk:Conversations with 15 Women Artists,徐洵蔚譯,《藝術對話─與十五位女性藝術家的訪談》。台北市:遠流,1998。
    Griselda Pollock(1988)Vision and Difference,陳香君譯,《視線與差異》
    台北市:遠流,2000。
    Jennifer Harding,Sex Act:Practices 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林秀麗譯,《性與身體的解構》。台北市:韋伯文化,2000。
    Jo Anna Isaak(1991)Feminism and Contemporary Art,陳淑珍譯《女性笑聲的革命力量》。台北市:遠流,2000。
    John O'Neill,Five Bodies:The Human Shape of Modern Society,張旭春譯《五種身體》。臺北市:弘智文化出版,2001。
    John Berger(1972)Ways of Seeing,陳志梧譯,《看的方式》。台北:明文書局1991。
    John Berger(1972)Ways of Seeing,戴行鉞譯,《藝術觀賞之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Judy Chicago (1975) Through the Flower,陳宓娟譯,《穿越花朵》。台北:遠 流,1997。
    Linda Nochlin(1989) Women,Art,and Power and Other Essays, 游惠貞譯《女性,藝術與權力》。台北,遠流,1995。
    Lynda Nead (1992) The Female Nude,侯宜人譯,《女性裸體》。台北:遠流, 1995。
    Marc Le Bot,Images du corps,湯皇珍譯《身體的意象》。台北市:遠流,1996。
    Marilyn Yalom(1997)A History of the Breast,何穎怡譯,《乳房的歷史》。台北市:先覺出版,2000。
    Norma Broude & Mary D. Garrard, eds. (1992) The Expanding Discourse:Feminism and Art History,陳香君、汪雅玲、余珊珊合譯,《女性主義與藝
    術歷史:擴充論述》。台北:遠流,1998。
    Pam Meecham. Julie Sheidon,Modern Art:A Critical Introduction,王秀滿譯,《現代藝術批判》。台北市:韋伯文化,2003。
    Patricia Ticineto Clough (1994) Feminist Thought:Desire,Power,and Academic Discourse,夏傳位譯,《女性主義思想:欲望、權力及學術論述》。台北:巨
    流,1998年。
    Rosalind Miles,The Women’s History of the World,刁筱華譯,《女人的世界史》。台北市:麥田,1998。
    Sarah Grogan(1959)Body Image,黎士鳴譯《身體意象》。台北市:弘智文化,2001。
    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Le deuxi’eme sexe,陶鐵柱譯,《第二性》。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1999。
    Vanessa Baird,The No-Nonsense Guide to Sexual Diversity,江明親譯,《性別多樣化》。台北市:書林,2003。
    Whitney Chadwick (1990) Women, Art and Society,李美蓉譯,《女性,藝術 與社會》。台北:遠流,1995。
    二、外文網頁:
    ArtLex Art Dictionary http://www.artlex.com/ArtLex/f/feminism.html
    Critique On dinner party by Judy Chicago
    http://www.metacrawler.com/info.metac/dog/webresults.htm?&qkw=Critique+On+dinner+party+by+judy+chicago
    &qcat=web&method=0&top=1&start=&nextid=&ver=6374
    Erin Mahoney <The Problem of Feminism in Female Art>
    http://jamaica.u.arizona.edu/ic/mcbride/ws200/theproblemoffeminisminfemaleart.html
    FEMINISM IN ART http://www.bris.ac.uk/Depts/History/Sixties/Feminism/art.htm
    Feminism and Chinese Art http://www.msu.edu/course/ha/491/feminism_and_chinese_art.htm
    Linda Nochlin < Matisse and Picasso: a gentle rivalry.(Kimbell Art Museum, Fort Worth, Texas)(Cover Story)>
    http://www.findarticles.com/cf_dls/m0268/6_37/54050180/p1/article.jhtml
    Judy Chicago http://artscenecal.com/ArticlesFile/Archive/Articles2001/Art
    Women Artists in History http://www.wendy.com/women/artists.htm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