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雅億
Wang, Ya-Yi
論文名稱: 字母拼讀法結合平板電腦對國中聽覺障礙學生英語字彙學習之成效
The Effects of Integrating Tablet PC into Phonics Instruction o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指導教授: 劉惠美
Liu, Huei-M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字母拼讀法聽覺障礙學生平板電腦英語字彙學習學習態度
英文關鍵詞: Phonics Instruction, Tablet PC, Hearing Impairments,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learning attitude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SE.036.2018.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1下載: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字母拼讀法結合平板電腦教學對國中聽覺障礙學生英語字彙學習之成效。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研究法之跨受試多探試實驗設計,研究參與者為臺北市鑑定安置輔導委員會鑑定之三名國中聽覺障礙學生,自變項為字母拼讀法結合平板電腦教學;依變項為英語字彙之聽辨、讀音及拼字的學習成效。
    本研究之實驗處理分為三階段,分別為基線期、處理期和維持期。研究過程以研究者自編「英語字彙學習評量」為工具進行資料蒐集,以視覺分析、C統計及效果量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另使用研究者自編「英語學習態度問卷」了解教學前與教學後英語學習態度之改變情形,並對資源班英語教師使用「英語教學回饋調查表」,以了解其他教師對此教學的看法。
      本研究結果顯示:
    一、字母拼讀法結合平板電腦對國中聽覺障礙學生英語字彙之聽辨具有立即與維持效果。
    二、字母拼讀法結合平板電腦對國中聽覺障礙學生英語字彙之讀音具有立即與維持效果。
    三、字母拼讀法結合平板電腦對國中聽覺障礙學生英語字彙之拼字具有立即與維持效果。
    四、研究參與者與資源班教師認同字母拼讀法結合平板電腦教學可提升英語字彙學習表現與學習態度。
      本研究綜合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對未來研究與聽覺障礙學生英語字彙教學之相關建議。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how integrating tablet PC into phonics instruction enhanced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A single-subject experimental study of multiple-probe design across subjects was used. The thre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served as the subjects, who were identified as Hearing Impairments by the Committee of Identification, Placement and Consultation for the Special Needs Children in Taipei City.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of the research was integrating tablet PC into phonics instruction, where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the outcomes of students’ learning of English vocabulary’s listening identification, pronunciation, and letter spelling.
     The experiment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respectively the baseline period, the treatment period, and the maintenance period. The assessments of English vocabulary were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er. Th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visual inspection, C statistics, and Effect Size. To examine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attitude of English learning, the English Learning Attitude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to all participa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Their English teachers were asked to take the feedback questionnaire to assess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the intervention program.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as following:
    1. Integrating tablet PC into phonics instruction has immediate and retained effects on students’ English vocabulary listening identification.
    2. Integrating tablet PC into phonics instruction has immediate and retained effects on student’s English vocabulary pronunciation.
    3. Integrating tablet PC into phonics instruction has immediate and retained effects on students’ English vocabulary letter spelling.
    4.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ir teachers agreed that integrating tablet PC into phonics instruction enhanced the participants’ English vocabulary and learning attitude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mentioned abov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future studies and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n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

    目錄 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聽覺障礙學生的語言能力與學習特質 9 第二節 字母拼讀法的教學理論與相關研究 19 第三節 平板電腦輔助學習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7 第二節 實驗設計 42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4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1 第五節 教學設計 55 第六節 研究程序 57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3 第一節 聽辨測驗的資料分析 63 第二節 讀音測驗的資料分析 77 第三節 拼字測驗的資料分析 91 第四節 問卷資料分析 105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0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結論 113 第二節 建議 115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17 參考文獻 119 中文部分 119 英文部分 124 附錄 127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 127 附錄二 英文識字測驗使用同意書 128 附錄三 字母拼讀法教材與學習進度表 129 附錄四 英語字彙學習評量 131 附錄五 英語學習態度問卷 133 附錄六 英語教學回饋調查表 134 附錄七 字母拼讀法教學教案設計 135

    中文部分
    王亭筌(2012)。字母拼讀法對提升國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英語識字量成效(未出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王秋鈴(譯)(2013)。閱讀:識字。載於林素貞主編(譯)。特殊需求學生的教材教法(E.A.Polloway,J.R.Patton,L.Serna,&J.W.Bailey著:Strategies for Teaching Learners with Special Needs,10th edition)。臺北:華騰文化。
    王雅蘭、張蓓莉(2004)。國小聽覺障礙學生加、減文字題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6,201-219。
    王鳳妃(2005)。多媒體聽障者成功故事對國小聽覺障礙學生閱讀成效與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
    中華民國經濟部 (2018)。經濟部工業產品分類。經濟部統計處。取自
    https://www.moea.gov.tw/Mns/dos/content/ContentLink.aspx?menu_id=20444
    朱惠美(2009)。淺談字母拼讀教學。教育部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整合平台。取自https://teachernet.moe.edu.tw/TAPE/Upload/Tape/447/Files/543/%E6%B7%BA%E8%AB%87%E5%AD%97%E6%AF%8D%E6%8B%BC%E8%AE%80%E6%95%99%E5%AD%B8.pdf
    朱惠甄、孟瑛如(2014)。資訊科技融入特殊教育現況與趨勢探討。特教論壇,17,52-71。
    朱經明(2008)。基模化電腦影片及動畫對聽障學生解算數金錢應用文字題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7,31-52。
    朱經明、余金庫、張君如(2010)。國小聽障學生應用基模化電腦影片解多步驟算術文字題成效之研究。2010年兩岸溝通障礙學習研討會,194-201。
    江源泉(2006)。電腦視覺回饋在國中聽障生學習國字聲調書寫之應用。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0,95-111。
    何國華(2004)。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四版)。臺北:心理。
    吳姈蓉(2005)。行動學習環境下的數學步道及互動解題討論系統之建置與應用(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吳柱龍(2012)。使用手持裝置增進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時間管理能力之探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6(2),51-70。
    吳致嘉(2014):國小特教巡迴輔導教師以故事結構結合數位故事創作應用平板電腦進行教學之探究(未出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中。
    吳婌華(2004)。載林寶貴主編,溝通障礙: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呂淑如(1993):聽覺障礙兒童語言發展能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李芃娟(1998)。聽障學童國語塞擦音清晰度研究(未發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彰化。
    李芃娟(2012)。聽覺障礙。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中心特教叢書第56輯。臺南。
    李禎祥(1999)。電腦多媒體電腦科技在聽障學生的教學應用。特教園丁,11(1),14-17。
    沈中偉(2003)。情境式多媒體對增進國中聽覺障礙學生英語聽力理解之成效研究。視聽教育雙月刊,44(4),2-14。
    沈雅文(2008)。線上侵入式英語學習課程對國小聽障學童識字能力與學習態度之影響(未出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周家賢(2015)。字母拼讀法結合平板電腦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學習英語字彙之成效(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林玉霞、吳麗華(2008)。聽覺障礙學生英語塞擦音聲學特質分析研究。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43-173。  
    林玉霞、陳怡如、陳政見(2010)。互動式多媒體繪本對國小聽覺障礙學生英語字彙學習成效之研究。發表於追求卓越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99年度年刊,145-162。
    林至誠 (1999)。字母之後,拼音之前-談字母拼讀之前置練習。英語教學,23(3),15-21。
    林秋斌(2011)。一對一的行動學習教室。T&D飛訊,120。
    林美瑩(2002)。國小字母拼讀法教學與其教學順序之研究(未出版)。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林家楠(2017)。運用行動載具於聽覺障礙中學生學習地理閱讀之行動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林國欽、洪暉鈞、楊叔卿(2014)。平板電腦融入體育課程羽球技能教學效果之研究,體育學報,47(3),437-450。
    林涵茵(2012)。多媒體教學結合字母拼讀法對高職資源班學習障礙學生英語字彙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嘉義。
    林淑貞(2007)。多媒體繪本教學對國小聽覺障礙學童閱讀理解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林寶貴(1985)。聽覺障礙兒童語言障礙與構音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141-146。
    林寶貴(2006)。聽覺障礙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林寶貴(2017)。語言障礙與矯治。臺北:五南。
    林寶貴、黃玉枝(1997)。聽障學生國語文能力及錯誤類型之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5,109-129。
    林寶貴、黃玉枝、李如鵬(2010)。學齡聽障學生國語文能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載於2010年兩岸溝通障礙學術研討會。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主編,249-294。
    林寶貴、錡寶香(2002)。聽覺障礙學童口語述說能力之探討:語意、語法與迷走語之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2,127-154。
    邱才洋(2016)。平板電腦融入摘要策略對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之學習成效研究(未出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研究所,雲林。
    邱美佳(2014)。平板電腦教學提示輔助自我教導策略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生活管理領域學習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臺北。
    邱榮崇(2011)。iPad啟示錄 : 個人電腦的二次革命。臺北:臺灣商務。
    宣崇慧(2000):學前聽障及聽常兒童讀寫發展能力與口語發展能力之探究(未出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洪右真(2014)。聽覺口語法之語言教學。載於林桂如主編:以家庭為中心的聽覺障礙早期療育:聽覺口語法理解與實務。臺北:心理。
    洪阿滿(2004)。自然發音法對台灣高職生英文字彙發音與記憶之效益研究(未出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洪燕玲、黃秀霜、周奕良、柳雅梅、林娟如、謝麗雪(2006)編製。英文認字測驗。臺北:心理。
    洪麗文(2011)。字母拼讀法在國小英語領域之課程設計與教學研究(未出版)。國立東
    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臺東。
    洪麗文(2011)。字母拼讀法在國小英語領域之課程設計與教學研究(未出版)。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花蓮。
    孫翌軒(2014)。字母拼讀法對高職英語低成就學生之補救教學成效研究(未出版)。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東。
    翁子媛(2010)。字母拼讀法對增進國中學習障礙學生英文拼讀字能力之成效(未出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
    翁靜宇(2002)。運用電腦多媒體視覺特效輔助啟聰學童英語學習之研究(未出版)。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高令秋(1997)。歷程導向寫作教學法對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寫作能力影響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5,173-196。
    淡江大學資訊概論教學團隊(2011)。資訊概論。臺北:碁峰。取自
    http://epaper.gotop.com.tw/pdf/aeb002400.pdf
    張小芬(2004)。聲調分析軟體在聽障學生國語聲調有效教學的應用。台灣海洋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編:課程領導與有效教學,231-251。臺北:高等教育。
    張小芬、古鴻炎、吳俊欣(2004)。聽障學生國語語詞聲調人耳評分與電腦分析之初探。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6,221-245。
    張佳燕(2012)。字母拼讀法結合記憶策略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英文字彙學習之成效(未出版)。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南。
    張育豪(2013)。平板電腦應用於國中七年級學生學習「動物的循環系統」之效益(未出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張蓓莉(1987)。回歸主流聽覺障礙學生語文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119-134。
    張蓓莉(1989)。聽覺障礙學生之語言能力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5,165-204。
    張蓓莉(2000)。聽覺障礙學生說話清晰度知覺分析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8,53-78。
    張蓓莉編著(2000)。聽障學生輔導手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教育部(2001)。特殊教育學校(班)國民教育階段聽覺障礙類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英語)。臺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5)。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綱要總綱。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6)。教育部補助資訊教育推動要點。臺教資(三)字第1050125342B號令。取自https://www.edu.tw/EduFunding_Content.aspx?n=DB65945783B1F7D3&sms=F362D4AAE872CDDE&s=40D375BFD09444E7
    莊建儒(2009)。多媒體教學運用於資源班學生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
    許紋禎(1999)。國中聽覺障礙學生英語構音困難研究(未出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論文,高雄。
    許婉琳(2007)。字母拼讀法對音韻覺識的影響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碩文,臺北。
    郭勇佐(2014)。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國語文能力現況研究-以南部特教學生國中為例。2014提升中小學補救教學成效之理論與實務研討論壇,229-252。http://priori.moe.gov.tw/download/103%E7%A0%94%E8%A8%8E%E8%AB%96%E5%A3%87%E6%89%8B%E5%86%8A.pdf
    郭惠玲(2002)。探討自然發音法對國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在英語字彙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陳小娟、邢敏華(譯)(2007)。失聰者:心理、教育及社會轉變中的觀點(J.F. Andrew, I.W.Leigh, M.T.Weiner 著:Deaf People Evolving Perspectives from Psychology, Education, and Sociology)。臺北:心理。
    陳春月(2017)。多媒體輔助教學對國小高年級生在英語字母拼讀法之學習成效的研究-以台中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陳冠宜(2006)。字母拼讀法融入國小英語科低成就學童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陳淳麗(2007)。國小英語師資訓練手冊。臺北:師德。
    陳維修(2008)。國小聽障兒童的英語教學之經驗分享。雲嘉特教,7,75-79。
    陳慧沁(2004)。啟聰資源班英語教學。聽障教育,3,38-40。
    陳麗雯(2004)。以字音結合拼讀法進行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曾智敏(2003)。影響重度聽障者閱讀的因素:對大專以上學歷聽障生之回溯研究(未出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
    曾慶宇(2016)。字母拼讀法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英語字彙聽辨拼讀之成效研究(未出版)。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童敏喬(2015)。應用平板電腦於故事結構教學對改善國小自閉症兒童口語表達能力之成效(未出版)。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鈕文英、吳裕益(2015)。單一個案研究法:研究設計與後設分析。臺北:心理。
    黃巧馨(2013)。直接教學模式對國小聽障學生英語讀寫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東。
    黃玉枝(2007)。促進聽障學生批判思考的教學。屏師特殊教育,15,46-53。
    黃自來(1999)。英語詞彙形音義三合一教學法。臺北:文鶴。
    黃君宜(2006)。直接教學模式對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在英文科學習之成效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黃佩芬、黃桂君、王小川、劉惠美(2006)。以語音聽力檢測系統輔助聽障兒童發音教學實驗。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1,115-137。
    黃國禎、陳德懷主編(2014)。未來教室、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臺北,高等教育。
    黃翔怡、于曉平(2017)。運用字母拼讀法於國中資源班學習障礙學生英語教學之行動研究。特殊教育學報,45,55-88。
    楊惠琳(2013)。結合平板電腦於國中特教班學生性教育教學之成效(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楊舒涵(2014)。運用平板電腦協助台灣高中生進行英語寫作之研究(未出版)。國立交通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楊雯蕙(2016)。行動載具(平板電腦)融入高中歷史教學的初探-以中國近代史教材為例。歷史教育,21,1-52。
    楊曉梅(2009)。頭音/尾韻字音結合拼讀法之補救教學對低成就學生音素覺識及解碼的影響(未出版)。國立中正大學外國文學所碩士論文,嘉義。
    葉蓁蓁(2015)。多媒體融入國小四年級音韻覺識和字母拼讀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廖鈺茹、蔡銘修(2015)。平板電腦輔助身心障礙學生線上探究式學習之初探。特教園丁,31(2),1-20。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7)。臺北市 106 年度精進課程及教學資訊專案計畫。105 年 08 月 24 日核定。北市教資第 10538972800 號函修正。取自http://web2.blsh.tp.edu.tw/ezfiles/1/1001/attach/54/pta_2459_2664094_49281.pdf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7)。臺北市中小學行動學習智慧教學實施計畫。北市教資字第 10630775400 號函核定。取自http://www.spjh.tp.edu.tw/board1/news/%E8%A1%8C%E5%8B%95%E5%AD%B8%E7%BF%92%E8%A8%88%E7%95%AB.pdf
    臺北市聽障教育資源中心(2009)。聽障學生英語學習基本教材。臺北:教育局。
    劉玉蓮(2011)。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提昇啟聰班學生成語理解能力成效之研究。載於2011強化學生學習成效學術研討會,90-99,南亞技術學院教學資源與發展中心編印。
    劉潔心(1986)。台北市國民小學一年級聽覺障礙學生國語音素構音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27-162。
    蔡欣潔(2010)。字母拼讀法與音韻覺識訓練對大學聽障生之英語文學習成效(未出版)。國立臺北市立大學英語教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鄭雅菱(2014)。以平板電腦進行國小英語課堂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蕭金土(2006)。聽覺障礙。載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主編,新特殊教育通論(二版)。臺北:五南 。
    蕭顯勝、蔡福興、游光昭(2005)。在行動學習環境中實施科技教育教學活動之初 探。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6),40-57。
    劉秀丹、劉俊榮(2010)。提升聽損學生讀寫能力:繪本共讀的做法與成效。臺北:天空數位圖書。
    賴惠齡(2004)。字音結合拼讀教學對國中生拼讀能力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所碩士論文,嘉義。
    錡寶香(1996)。聽覺障礙學生的閱讀教學。特教園丁,11(4),8-11。
    錡寶香(2000)。聽覺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分析。特殊教育學報,14,155-187。
    錡寶香(2011)。聽力損失幼童的早期讀寫萌發與支持,國小特殊教育,52,1-14。
    霍淑湄(2008)。平板電腦在台灣國中英語單字教學的應用(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顏全朗(2013)。以平板電腦為輔助教學工具融入等值分數單元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等值分數的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南大學應用數學系碩士論文,臺南。
    羅文旋(2012)。平板電腦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生活課程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以校園植物為例(未出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新竹。
    蘇怡如、彭心儀、周倩(2004)。行動學習之定義與要素。教學科技與媒體,70,4-14。
    英文部分
    Adams, M. J. (1990). Beginning to read: Thinking and learning about pri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Ainsworth, M. K., Evmenova, A.S., Behrmann, M., & Jerome, M. (2016).Teaching phonics to group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autism,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nd complex communication needs.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56,165-176.
    Andrew, J. F., & Jordan, D. L. (1998).Multimedia stories for deaf children.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0 (5), 28-33.
    Beck, I. L., & Juel, C. (1995). The role of decoding in learning to read. American Educator,19(2),8-42. Retrived from
    https://pdfs.semanticscholar.org/aed9/5c4d2b4ddb11d4199e4ab91ac0ee41fb2219.pdf
    Blevins, W. (2006). Phonics from A to Z—A practical guide(2nd ed.).New York: Scholastic.Retrived from http://bpsassets.weebly.com/uploads/9/9/3/2/9932784/phonics_from_a_to_z_.pdf
    Cumming, T. M., & Strnadova, I. (2012).The iPad as a pedagogical tool in special education: Promises and possibilities. Special Education Perspectives,21(1), 34–46.
    Cunningham, P. M. (2013). Phonics they use: Words for reading and writing ( 6th.ed.). Boston, Mass. ; London : Pearson
    Charlier, B., & Leybaert, J. (2000). The rhyming skills of deaf children educated with phonetically augmented lipreading.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 53(2):349-75.
    Easterbrooks, S. R., & Huston, S. G. (2001).Examin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Fluency in Students Who Are Deaf or Hard of Hearing.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18-21.
    Enriquez, A. G. (2010). Enhancing student performance using tablet computers.College Teaching, 58 (3), 77-84.
    Easterbrooks, S. R. & Huston, S. G. (2001).Examin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Fluency in Students who are Deaf/Hard of Hearing. The 80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18-21.
    Flores, M., Musgrove, K., Renner, S., Hinton, V., Strozier, S., Franklin, S. & Hil, D. (2012).A Comparison of Communication Using the Apple iPad and a Picture-based System.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28(2), 74-84.
    Gunning, T. G. (2013). Creating Literacy Instruction for All Students (8th Ed.) Boston : Pearson
    Harris, M., & Moreno, C. (2006). Speech reading and learning to read: a comparison
    of 8-year-old profoundly deaf children with good and poor reading ability.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 11, 189-201.
    Kyle, F. E., & Harris, M. (2010). Predictor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in deaf children:
    a 3-year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07, 229- 243.Available at http://dx.doi.org/10.1016/j.jecp.2010.04.011
    Lederberg, A. R., Miller, E. M., Easterbrooks, S.R., & Connor, C. M. (2014). Foundations for Literacy: An Early Literacy Intervention for Deaf and Hard-of-Hearing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 19(4), 438–455.
    Lewis, M.S., & Jachson, D. W. (2001).Television literacy:Comprehenion of program content using closed captions for the deaf.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6(1),43-53.
    Melhuish, K., & Falloon, G. (2010). Looking to the future: M-learning with the iPad. Computers in New Zealand Schools: Learning, Teaching, Technology, 22(3), 1-16.Retrivedfromhttp://researchcommons.waikato.ac.nz/bitstream/handle/10289/5050/Looking%20to%20the%20future.pdf?sequence=1&isAllowed=y
    Miller, P. (1997). The effect of communication mode on the development of phonemic awareness in prelingually deaf students.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40(5), 1151–1163.
    Neumann, M. M. (2018).Using tablets and apps to enhance emergent literacy skills in young children.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42(1), 239-246.
    Paul, P. V. (1996): Reading Vocabulary Knowledge and Deafness. The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 1,3–15. Retrived fromhttps://pdfs.semanticscholar.org/2153/90d327e8ad471149a38e01c9ae24393e62d1.pdf
    Shah, N. (2011). Special Education Pupils Find Learning Tool in iPad Applications.Education Week, 30(22), 1,16-17.
    Stahl, S. A. (2001). Teaching phonics and phonemic awareness. In S. B. Neuman & D. K. Dickinson (Eds.), Handbook of Early Literacy Research , 333-347.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Schow, R. & Nerbonne, M. A. (2007). Introduction to audiologic rehabilitation.Boston, MA : Pearson Allyn and Bacon.
    Traxler, C. B. (2000). The Stanford Achievement Test, ninth edition: National norming and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deaf and hard-of-hearing students,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 5(4), 337-348.
    Trezek, B. J., Wang Y., Woods, D. G., Gampp, T. L., &Paul, P. V. (2007).Using Visual Phonics to Supplement Beginning Reading Instruction for Students Who Are Deaf or Hard of Hearing.The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 12( 3), 373–384.
    Trezek, B. J. , & Malmgren, K. W.(2005). The efficacy of utilizing a phonics treatment package with middle school deaf and hard-of-hearing students.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 , 10, 257–271.
    Trezek, B. J., Wang, Y., & Paul, P. V. (2010). Reading and deafnes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Clifton Park, NY: Delmar Cengage Learning.
    Trezek, B.J, & Wang, Y. (2006). Implications of utilizing a phonics-based reading curriculum with children who are deaf or hard of hearing,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 , 11 ,202-213.
    Wang, Y., Spychala, H., Harris, R., & Oetting, T. (2013). The effectiveness of a phonics-based early intervention for DHH preschool children and its possible impact on reading skills in elementary school: A case study.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58(2), 107-120.
    Wauters, L., & Dirks, E., (2017). Interactive Reading with Young Deaf and Hard-of-Hearing Children in eBooks Versus Print Books.The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 22(2), 243–252.
    Wang, Y., Trezek ,B. J., Luckner, J. L., Paul P. V. (2008) The role of phonology and phonologically related skills in reading instruction for students who are deaf or hard of hearing.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53(4) ,396-407.
    Waters, G. S., & Doehring, D. G. (1990). Reading acquisition in congenitally deaf children who communicate orally: Insights from an analysis of component reading, language, and memory skills. In Thomas, H. Carr, & B. A. Levy (Eds.), Reading and its development(pp.323-373). San Diego : Academic.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