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馨慧
Wang, Hsin-Hui
論文名稱: 台灣青少年交換學生海外學習經驗之研究-以國際扶輪3500地區為例
Abroad study experiments on Taiwanese youth exchange students: An example of 3500 International Rotary Clubs
指導教授: 鄧毓浩
Teng, Yuh-Haw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5
中文關鍵詞: 文化衝擊交換學生海外學習YEP計畫
英文關鍵詞: Culture shock, Exchange students, Abroad study, YEP progra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1下載: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參與YEP計畫之青少年交換學生的海外求學經驗,以瞭解其主觀經驗適應歷程以及海外學習經驗對交換學生之影響,最後彙整研究成果,向相關單位提出適當的建議。本研究為質性研究,邀請九位已歸國之交換學生進行訪談,而研究對象選定為國際扶輪3500地區(桃園市、新竹縣市、苗栗縣北部)所派遣出國的學生,研究結果如下:
    一、交換學生之參與動機為「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接觸不同的文化」、「擴展國際人脈」、「探尋與展現不一樣的自己」。出發至國外前的阻礙則有「對於語言隔閡的不安感」、「交換地區選擇的難題」、「與熟識朋友的分離」、「擔任接待家庭的問題」。
    二、交換學生海外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衝擊與適應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一)生活方面:主要有「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價值觀念」、「語言溝通困難」、「鄉愁」的衝擊。而其適應的方法主要有「適時提出自己的想法,取得共識」、「敞開心胸,多多嘗試新鮮事物」、「多從日常生活學習」、「從興趣話題開始聊起」「多與接待家庭相處,不要太常和台灣家人聯繫」等。
    (二)人際方面:包括「友善的人際互動」以及「不友善的人際互動」兩部分,友善的人際互動包括「交際禮儀的不同」、「尊重個人意願的態度」和「飽受關注與關懷」;不友善的人際互動包括「人際互動的氛圍的差異」、「人際互動的挫折感」以及「種族的刻板印象」。而其適應策略包括了「主動與人邀約,積極參與活動」、「結交不同的朋友」、「讓大家認識自己」等方法。
    (三)學業方面:看到了與台灣截然不同的教育風氣與教育環境,多讓學生們感到衝擊,主要在於「不同學習風氣與氛圍」與「上課時間與課後時間的安排」的差異,也造成了交換生的一些不適應,如「繁雜學業影響人際的互動」、「語言上的隔閡影響了學習情況」等。其適應策略主要有「協調課程類型,藝能科為主」、「求助同學,並熟能生巧」、「多參加社團」。
    三、海外學習經驗對於學習態度和視野見識的影響
      海外學習經驗,並不只是一個單純的體驗活動,對於其後續的生活,是會有一定的影響。在學習態度與視野見識的成長與感觸上,包含了「個人能力提升」、「學習方法與態度的修正」、「勇於表達個人想法」、「拓展個人思考層面與視野」。
    四、對於交換學生海外學習提供相關之建議
    (一)交換學生方面:海外學習中應秉著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自己對自己負責任並且與接待家庭保持友好關係;在行前準備工作時,建議參考他人之歸國報告以及上網收尋相關資料。
    (二)扶輪社YEP計劃方面:適時調整對交換學生的規定、修正研習課程內容的安排。
    (三)台灣接待家庭方面:將接待學生以自己的小孩看待、設法讓接待學生融入家庭、與接待學生充分溝通。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search on abroad study experiments on Taiwanese youth exchange students who join the YEP program, in order to understand its process of adaption and the effect of abroad study experiments on exchange students.Finally, we aggregated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make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 to the relevant units.
    The study is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we had interviewed 9 exchange students who have been returned to Taiwan. The study object are the teenagers who had selected to go abroad by 3500 International Rotary Clubs such as Taoyuan City, Hsinchu County, Miaoli County.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1) the main motivation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change is “ to experience a different way of life” and “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contacts”…etc. The concerns are “ language barrier for sense of unease” and “ separate with familiar friends before they leaving”. (2) exchange students have the culture shock and adjustment of life, interpersonal and study in their learning process. The host family, host Rotary Club and friends are positive, it quite helpful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adjustment.(3) abroad study experiments is not just a simple activity, it will be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ir life. It including “upgrade the personal ability”, “learning method and attitude correction”, “courage to express personal thoughts” and “expand the level of personal reflection and vision” on learning attitude and the vision of growth and feelings.(4) to give the advice to abroad study, we will into three parts as the exchange student, Rotary YEP program and host family.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次 VII 表次 IX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交換學生參與海外學習計畫的動機 13 第二節 海外學習經驗相關概念與理論 19 第三節 國內對交換學生相關議題之研究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選取 42 第三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44 第四節 研究的嚴謹性 46 第五節 研究倫理 48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51 第一節 參與動機與阻礙 51 第二節 文化衝擊面臨的挑戰與適應 67 第三節 正向主觀經驗與後續相關影響 106 第四節 對於交換學生海外學習提供相關之建議 134 第五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14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5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9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研究限制 165 參考文獻 171 附錄一 YEP計畫的制度與實施 181 附錄二 訪談逐字稿(例) 189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 213 附錄四 訪談大綱 215

    壹、中文文獻
    丁嘉琳(2007)。交換學生扭轉他們的一生。天下雜誌,375,156-160。
    台灣3500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2014)。2008年/8月-2013年/7月 D3500 Outbound Students (Long Term)。台灣3500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
    江雪齡(2008)。正向心理學-生活、工作和教學的實用(頁44-45)。臺北:心理出版社。
    吳虹芝(2012)。生命的力與美-臺灣女博士留學生的跨文化求學歷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韻儀、陳明君(2007)。Go Go Go, Go Global 全球征戰新人才。天下雜誌,375,132-142。
    李君如、劉佩昀(2013)。Work & Travel: 美國打工度假者之動機、文化衝擊與旅遊體驗。島嶼觀光研究,6(4),79-112。
    林怡璇(2012)。文化衝擊、跨文化適應對海外實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海外實習生為例。高雄餐旅大學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2-136。
    林惠彥、陸洛、吳珮瑀、吳婉瑜(2012)。快樂的員工更有生產力嗎?組織支持與工作態度之雙重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4(4),451-469。
    姚美華、胡幼慧(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施秀玲(2006 ) 。外國學生來臺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歷程之探究-以銘傳大學桃園校區外國學生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柯怡如(2012)。大陸來台交換學生求學經驗之心路歷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洪德仁(2010)。臺灣醫界,53(2),52-55。
    洪蘭 譯(2003)。真實的快樂。Martin E. P. Seligman著。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2002年)
    胡幼慧 主編(2001)。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
    胡婷(2009)。影響交換生適應地主國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孫璐(2010)。淺析中國留學生在瑞典的文化休克現象及對策。商業文化,7,384-385。
    袁幸萍(2011)。正向心理學在本土宗教療癒之脈絡探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南投。
    馬藹萱(2014)。從在臺外籍生之學習選擇看留學生遷移決策之社會建構。人口學刊, 48 ,43-94。
    高紫文譯(2012)。失控的正向思考。Barbara Ehrenreich著。新北市:左岸文化(原著出版於2009年)
    張永進(2004)。高峰表現、高峰經驗與流暢經驗之比較。大專體育,71,153-159。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莊春暖(2013)。臺灣的大學生出國研修一年的經驗及其影響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耀嘉(1990)。馬斯洛:人本心理學之父。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郭淑珍(2010)。正向心理學的意涵與學習上的應用。銘傳教育電子期刊,2,56-72。
    陳月如(2010)。社會支持與海外適應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餐旅學院海外實習生為例。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妍伶(2010)。從正向心理學看國三學生的情緒智力、社會支持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 -以桃園縣國中為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明秀(2008)。Seligman正向心理學進行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科書之內容分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彩綾(2013)。外籍生因文化衝擊引發之失落經驗與正向成長。亞洲大學心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琦(2007)。國際交換學生在台灣學習華語文之探討-以扶輪社青少年交換計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彭康哲(2014)。探討醫務社工經歷案主死亡之正向主觀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玉娟(1998)。教育部公費留學研究返國人員之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弘毅(2008)。台灣留英學生返國經驗與調適歷程之研究。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俊傑(2008)。心理學新典範-談正向心理學。國教之友,59(2),58-65。
    黃英忠、鍾安宜、翁良杰與張文菁(2005)。國際交換學生海外適應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社會支持觀點。中山管理評論,13(4),959-981。
    溫德生 譯(2007)。旅行的文化適應(原著:Lovell-Hawker DM (2004). Cultural adaptation. In Travel Medicine, Kystone et al. (eds.), EI Sevier Limited, P.349-354.)。航空醫學暨科學期刊,21(1),59-62。
    齊若蘭(2004)。國際化教育,世界即校園。天下雜誌,311,34-41。
    劉南希(2013)。反向文化衝擊:臺灣留學生返國經驗。元智大學應用外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馨星(2009)。文化衝擊與有效應對。瓊州學院學報,16(3),98-100。
    蔡昕璋(2011)。交換學生生活及學習適應探討之研究-以十位校薦赴日女性交換學生為例。北商學報,20,175-204。
    鄭麗雪(2006)。臺北市國際交流教育之現況與展望。教師天地,140,33-37。
    賴玫君(2008)。文化衝擊、文化調適與學習策略之探討-以留學美國之國際交換學生為例。南台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二版)。台北:巨流。
    闕君茹(2007)。國家高級人力培育計畫- 海外留學生之留學經驗與社會支持之相關性研究:以千里馬專案計畫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魏瓊玲(2004)。留學生返國生活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羅翊榛(2013)。文化智商與社會支持對留學生跨文化適應之影響。南台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蘭雅馨(2002)。跨文化訓練實施程度、派外人員能力與海外適應之關聯性研究--以台商派駐大陸人員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智華(2009年08月03日)。高中生海外實習 訓練國際觀。聯合報,AA4版(教育)。
    國際扶輪第3480地區(2014)。青少年交換。2014年05月12日,取自:www.rid3480.org/yep。
    國際扶輪台灣總會(2013)。2014年07月20日,取自www.ritrca.com.tw。
    國際扶輪第3500地區(2013)。2014年7月20日,取自www.rotary3500.org.tw。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2013)。各年度我國學生赴主要留學國家留學簽證人數統計表(1998-2013)。2014年08月15日,取自http://www.edu.tw/pages/list.aspx?Node=2204&Index=4&wid=409CAB38-69FE-4A61-AD3A-5D32A88DEB5D。
    吳家宇(2014年08月19日)。北市交換生 高職生首度跟進。聯合報,B2版(北市綜合新聞)。
    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全球資訊網(2014)。公費留學。2014年08月27日,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19。
    何宜純(2010)。論後期中等學校學生學校適應之相關因素。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84。2014年08月27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84/84-29.htm。
    教育部(2012)。教育部獎助大專校院選送優秀學生出國研修-101 年度「學海飛颺」計畫甄選簡章。2014年08月27日,取自http://www.edu.tw/default.aspx。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2013)。102年10月2日修正之教育部補助留學生就學貸款辦法。2014年08月27日,取自http://www.edu.tw/pages/list1.aspx?Node=2202&Type=1&Index=4&WID=409cab38-69fe-4a61-ad3a-5d32a88deb5d。
    黃政傑(2010)。高中生出國留學的因應。師友月刊,511,1-4。
    曾志文(2006)。活出生命的價值-正向心理學的認識。師友,464,1-7。
    林昭彰(2015年03月13日)高中生赴美 「2天就想滷肉飯」-交換學習第二屆 都說學習能突破 飲食卻難適應 煮泡麵回請寄宿家庭 朱立倫大笑 要加碼推動國際教育。聯合報,B2版(新北綜合新聞)。
    貳、英文文獻
    Chaney, L. H. & Martin, J. S. (2007). 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4th ed..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Church, A. T. (1982). Sojourner adjust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1(3), 540-572.
    Cohn, Michael A. & Fredrickson, Barbara L.(2009).Positive Emotion. In Lopez, Shane J & Snyder, C. R (2009).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Csikszentmihalyi, M and Csikszentmihalyi, I.(1988).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2000).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sikszentmihalyi, M. (2002). Flow: the classic work on how to achieve happiness. New York: Harper & Row.
    Diener, E.(2000). Subjective Well-Being: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34-43.
    Diener, E., Oishi, S. & Lucas, R. E.(2003). Personality, cultu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evaluations of life. In: S. T. Fiske, D. L. Schacter & C. Zahn-Waxler, ed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4, 403-425. Palo Alto, CA: Annual Reviews.
    Doyle, S., Gendall, P., Meyer, L. H., Hoek, J., Tait, C., McKenzie, L., & Loorparg, A. (2010). An investigation o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study abroad.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14(5), 471-490.
    Fredrickson B. & Dutton, J. (2008).Unpacking positive organizing: organizations as sites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flourishing.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3, 1-3.
    Hefferon, Kate &Boniwell, Ilona(2011). Positive psychology :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1st). Maidenhead, Berkshire, England : Open University Press.
    Huta, V. ,Park, N., Peterson, C. and Seligman, M. E. P.(2003, October). Pursuing pleasure versus eudaimonia, which leads to greater satisfaction?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Positive psychology Summit, Washington, DC.
    Jun, S., Gentry, J. W., & Hyun, Y. J.(2001). Cultural adaptation of business expatriates in the host marketpla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2(2), 369-377.
    Jun, S., Gentry, J. W., Hyun, Y. J.(2001). Cultural adaptation of business expatriates in the host marketpla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32(2),369-377.
    Kahneman, D..(1999).Objective happiness. In Kahneman, D., Diener, E. & Schwartz, N. Well-being: The foundations of hedonic psychology. New York: Russell Sage. (Pp, 3-25)
    Kim, Y. Y. (1988).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Clevedon, Avon,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Lincoln, Y. S., & Guba, E. G.(1984).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Luthans, F., Avolio, B. J., Avey, J. B., & Norman, S. M. (2007),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Personnel Psychology, 60, 541-572.
    Lysgaard, S.(1955). Adjustment in a foreign society: Norwegian Fulbright grantees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Bulletin, 7, 45-51.
    Maslow, A. (1970).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2nd Ed.). New York: Van Nostarand.
    Massimini, F. & Delle Fave, A.(2000).Individual development in a bio-cultural perspectiv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24-33.In press.
    Myers, D.G. (2000) The funds, friends, and faith of happy peopl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56-67.In press.
    Nakamura, Jeanne and Csikszentmihalyi, Mihaly (2011). Flow Theory and Research. In Lopez, Shane J & Snyder, C. R (2011).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Oberg, K. (1960). Cultural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 Practical Anthropology, 177-182.
    OECD. (2012).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1: OECD Indicators. Paris, FR:OECD.
    Perrucci, R., & Hu, H. (1995). Satisfaction with social and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among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36(4), 491-508.
    Peterson, C. (2000). The future of optimism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44-55.
    Privette, G., & Bundrick, C. M.(1991). Peak experience, peak performance, and flow.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6, 169-188.
    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5-14.
    Smith, C. (2008). Positive psychology mind map.Retrieved October 10, 2013, from http://www.positivepsychology.org.uk/images/stories/files/Claire_Smith_MM.pdf.
    Snyder, C. R. (2000). The past and possible futures of hope.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 11-28.
    Taft, R. (1977).Coping with unfamiliar culture .Cross-culture Psychology,1, 121-153.
    Vitterso, J.(2004). Subjective wellbeing versus self-actualization: using the flow-simplex to promote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of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65(3), 299-331.
    Waterman, A. S. (1993).Two conceptions of happiness: contrasts of personal expressiveness (eudaimonia) and hedonic enjoy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 678-691.
    Zhai, L. (2002). Study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djustment Issues and Social Support . San Diego: Office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San Diego Community College District.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