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玫君
Lin Mei-Chun
論文名稱: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登山活動
Mountaineering Activities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Imperialism
指導教授: 蔡禎雄
Tsai, Jen-Siu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99
中文關鍵詞: 日治時期近代登山登山活動探險休閒
英文關鍵詞: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Alpinism, modern mountaineering, mountaineering activities, exploration, recre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78下載:2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代登山歷史不過一、二百年,台灣已在百年前經由日本殖民政府引入,並有相當程度的發展。本論文擬探究日治時期身體運動文化當中的登山活動,以反映殖民者帝國主義權力展現之相互關係,並將此過程置於殖民地化與近代化過程中檢視,探討日治時期登山活動從「探險」轉變為「休閒」取向的細緻過程,以及對台灣人之影響。研究結果發現:
    登山活動從未知至已知的發展演進,是跟隨著「探險」、「健身」、「體育」、「運動」、「休閒」等五個歷程而行。
    首先,伴隨殖民擴張意識而來的探險式登山活動,是隨著日軍與學術探險者來臺的腳步大舉而至,擁有西方近代登山知識及技術的日本殖民者,積極征服台灣高山,奠定臺灣最初的登山型態;而以健身為中心的概念伺機而起,加上「人種退化論」的提出,使得台灣熱帶地的「海拔利用」觀念成為身體保健的重要課題,它成為推動近代登山發展的重要主軸;其次,學校機構和山岳團體為制度化和大量教育登山者的必要場所,登山活動的意念透過教育單位的「實物教育」和體育教學,以及山岳團體有組織的教導阿爾卑斯式登山技術之模式當中,使得登山活動在前述論述的累積基礎下,更為民眾所知而接受;最後,它成為日本殖民政府推廣觀光活動中積極運作的休閒空間,祇是,它造就殖民者統治這塊土地所附帶的樂趣和可見的階級身份象徵。
    總而來看,日治時期登山活動的進行是先有登山的實踐,方有近代登山思潮的引入,亦即先有「做法」後有「想法」。登山活動的實施運作過程充滿日本帝國主義的身影,日方試圖將強國文化思維延伸至臺灣山岳空間認知,藉由各種專家們的聯合支持,將登山活動置於正面的形象,以利於統治者的意識型態。
    對於臺灣人及原住民而言,在殖民統治的權力運作中,雖自教育、組織、社會等不同體制中接觸到登山活動,擴大在登山領域活動的機會,增廣不同以往的視野,但登山活動的存在始終是以日本的國家意識為前提。在霸權之下的社會結構中,大部份臺灣住民無法享受近代化的「德政」,也不容易介入到這個由殖民者發動而且強而有力的登山知識體系當中,卻仍然得接受以日本為中心的「近代登山」典範框架之知識普及。

    The history of modern mountaineering is no more than two hundred years; a hundred years ago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introduced it into Taiwan and achieved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in it.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make an inquiry into the mountaineering activities, which were part of the sports culture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interrelationship manifested by the imperialistic power of the colonialists; and the process is exam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colo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process, to probe the elaborate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untaineering activities from being “exploration-“ into “recreation-oriented,” as well as their effects on the Taiwanese.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mountaineering activities from the unknown to the known followed the five stages of “exploration,”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exercise”, and “recreation.”
    In the beginning, the exploratory mountaineering activities that accompanied colonial expansionism arrived with flying colors, following in the footsteps of Japanese soldiers and scholar-explorers to Taiwan. The Japanese colonizers who had modern Western mountaineering know-how actively conquered high mountains in Taiwan and set Taiwan’s initial pattern of mountaineering; and the concept of exercise for health arose opportunely, together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theory of human degeneration,” to turn the idea of “ use of elevations” of the tropical areas in Taiwan into a major issue of maintaining physical health, which became an important axis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ountaineering. Secondly, schools and mountaineering groups were locations necessary for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mountaineering and the mass education of mountaineers; through the “object lesson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through the model of mountaineering groups in teaching Alpine mountaineering know-how in an organized manner, the ideas of mountaineering activities enabled mountaineering to be more known to and accepted by the people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mentioned accumulative efforts. Lastly, mountaineering became a space for recreation that was the object of active operation among the tourist activities promoted by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however, it just made for the pleasures that came with the rule of this land by the colonizers and became a visible status symbol of their class.
    On the whole, mountaineering activities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practice of mountaineering first, which was then follow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hought of modern mountaineering, that is, “practice” first, then “ideas.” The operational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mountaineering activities was full of the shades of Japanese imperialism, which tried to extend the cultural thought of a strong power to Taiwan’s spatial perception of mountains and, through the joint support from various experts, to project a positive image of mountaineering for the advantage of the ruler’s ideology.
    For the Taiwanese and aborigines, in the workings of power in the colonial rule, though they came into contact with mountaineering activities in such different systems as schools,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at large, and expanded their opportunities for mountaineering activities to broaden their horizons, the existence of mountaineering activities was always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Japan’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dominated by a hegemony, most Taiwanese residents could not enjoy this blessing of modernization from the “benevolent government,” nor did they find it easy to be integrated into the powerful system of mountaineering knowledge initiated by the colonizers; but they still had to accept the widespread promotion of mountaineering knowledge in the framework of a Japan-centered “modern mountaineering” paradigm.

    目 次 序章 第一節 問題源起…………………………………………………………………………1 第二節 相關文獻的探討…………………………………………………………………2 第三節 研究目的及課題………………………………………………………………...10 第四節 「登山活動」的概念……………………………………………………………11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14 第六節 研究理論與論文架構…………………………………………………………...18 第一章 探險臺灣山岳的歷史經緯 第一節 日治之前臺灣的登山活動………………..….…………………………………32 第一項 清領時期臺灣形塑的山岳印象….……………..……………………32 第二項 「開山撫番」政策與轉折………………………….………………..37 第二節 日治之初擴張臺灣山岳幅員的登山活動……………………………………...43 第一項 「理蕃」政策與登山活動….…..……………………………………43 第二項 登山道路的開拓與整備……………………………………………...58 第三節 著眼於探險為目的的登山活動………………………………………………...64 第一項 「學術探險」下的登山活動………………………………………...64 第二項 山岳地形測量與地圖輯製…….…..…………………………………73 第二章 健身主軸下建構的登山活動 第一節 提倡「近代登山」的肇始……….……………………………………………….85 第一項 日本近代登山之發展………………………………………………...87 第二項 建構臺灣近代登山的雛型…………………………………………...92 第二節 從「健身」出發的登山活動…..………………………………………………101 第一項 「人種衛生」與戶外運動……………………………………………101 第二項 登山活動的保健性格……………………………………………….108 第三節 官民共同塑造的登山活動…….….…………………………………………...114 第一項 大眾媒體催化的登山活動………………………………………….114 第二項 皇室及總督府引領的臺灣登山活動……………………………….124 第三章 教化形式下的學校登山活動 第一節 納入學校教育體制的登山活動……………………………………………….140 第一項 做為學校體育科教育的一環……………..………………………...140 第二項 「認識山岳」的教學內容……………………………………………148 第二節 學校安排的登山活動…………………………………………..….…………..160 第一項 學生登山活動與實物教育…………………………….……………160 第二項 倍受矚目的學生高山攀登……………………………..…………...168 第三節 學生登山的型態與評論…………………………………………………..…...180 第一項 學生登山型態面面觀……………………………………………….180 第二項 學生登山活動之議論……………………………………………….186 第四章 山岳組織主導的登山活動 第一節 「臺灣山岳會」成立緣由與權力結構…………………………………………193 第一項 移殖日本的臺灣山岳會…….………. ……. …….……..………….193 第二項 臺灣山岳會的組織型態與運作…………………………………….206 第二節 多元方向的登山樣態………………………………………………………….214 第一項 會員型式與登山樣貌……………………………………………….214 第二項 從登山活動找理論根據…………………………………………….228 第三節 移植阿爾卑斯式的登山活動………………………………………………….237 第一項 健行為主的登山活動形式………………………………………….237 第二項 阿爾卑斯式的登山技術…………………………………………….246 第五章 觀光機制中的休閒與登山活動 第一節 殖民政府擴張登山的休閒版圖…………………………………….…………257 第一項 「蕃人集團移住」與登山空間的創出…………………….………258 第二項 臺灣「國立公園」的設置………………………………………….265 第二節 登山活動的觀光機制運作…………………………………………………….277 第一項 山岳形象轉換與宣傳……………………………………….............277 第二項 商業機制與鐵道觀光……………………………………….............288 第三節 彰顯「有閒階級」的登山活動……………………………………………….315 第一項 有閒階級與文明開化……………………………………………….315 第二項 臺灣社會領導階層與登山活動…………………………………….323 第六章 結論……………………….…………………..…….………………………….335 參考書目…………………………………………………………………………………..347 附錄 附錄一:日治時期臺灣歷任總督表……………………………….……….……………369 附錄二:臺日人家庭每月平均收支表(1937.11-1938.10)………………………………370 附錄三:日治時期學生登山活動一覽表………………………………………………..371 附錄四:臺日籍在學學生人數比例表…………………………………………………..379 附錄五:臺灣山岳會幹事部名冊一覽表………………………….………….…………381 附錄六:英國山岳會會員的職業百分比(1857-1957) …………….……………………385 附錄七:里程換算表……………………………………………………………………..386 附錄八:臺灣登山史年表………………………………………………………………387

    一、一般史料
    (一)專書
    《大正四年度總督府開設臺灣小公學校教員講習會講義錄》(體操科),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部,1916。
    《阿里山年表》,臺灣總督府營林所嘉義出張所,1935。
    《島夷誌略》,微卷資料,臺灣分館藏。
    《臺北帝國大學學生生徒生活調查》,臺北帝國大學學生課,1938,頁20-42。
    《臺灣林野法規》,臺灣總督府營林局,1919。
    《臺灣總督府官報》
    千千岩助太郎編輯,《臺灣山岳寫真集》,臺北:臺灣山岳會,1925。
    千千岩助太郎,《思い出の山山》,福岡:サンライトコピー社印刷,1977。
    大橋捨三郎,《新高登山》,1922。
    小川琢治,《臺灣諸島誌》,1896(成文出版社1985年重刊)。
    小島鳥水,《日本アルプス》第一卷,東京:前川文榮閣,1910。
    小高吉三郎,《水上競技・ボート・登山》(朝日スボーツ叢書6),東京:朝日新聞運動部,1931。
    山本三生編,《日本地理大系》(第十一卷 臺灣篇),東京:改造社,1930。
    中島春甫,《臺北近郊の北投草山溫泉案內》,臺灣案內社,1930。
    中部臺灣宣傳協會,《中部臺灣宣傳協會事業報告書》,1936。
    井出季和太,《臺灣治績志》,1937(成文出版社1985年重刊)。
    內藤素生,《南國之人士》,臺北市:臺灣人物社,1922。
    日本旅行協會臺灣支部,《臺灣鐵道案內》,1934。
    日本旅行協會臺灣支部,《臺灣鐵道案內》,1935。
    本多鏡六、森斜龍雄編,《御大典記念大屯山公園設計概要》,臺北:臺北州,1928。
    永田重隆,《臺灣體育之理論及實際研究》,臺北:臺美堂,1927。
    田中均,《北投溫泉の栞》,七星郡北投庄役場,1929。
    田村林學博士講演,《臺灣の國立公園》,大屯國立公園協會,1935。
    田村剛,《臺灣の風景》,東京:雄山閣,1928。
    石原幸作編纂,《臺灣日日新報壹萬號及創立三十周年記念講演集》,臺灣日日新報社,1929。
    伊能嘉矩等編,《理蕃誌稿》(第一編-第五編),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1918-1938。
    伊藤旭,《新高阿里山登山案內圖》,嘉義:新高阿里山案內社,1931。
    竹村豐俊編,《臺灣ニ於ケル體育運動團體》,臺北,臺灣體育協會,1933。
    竹村豐俊編,《臺灣體育史》,臺北,臺灣體育協會,1933。
    杉山靖憲,《臺灣名所舊蹟誌》,臺灣總督府,1916。
    谷河梅人,《臺灣山岳會十五年史》,臺北:臺灣山岳會,1944。
    岡田紅陽攝影,《臺灣國立公園寫真集》,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土木課內臺灣國立公園協會,1939。
    岩城龜彥,《臺灣の蕃地開發と蕃人》,理蕃の友發行所,1935。
    岩崎潔治,《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市:臺灣雜誌社發行,1912。
    東鄉實、佐藤四郎共著,《臺灣殖民地發達》,晃文館,1916。
    林進發,《臺灣人物評》,臺北市:赤陽社,1929。
    林進發,《臺灣官紳名鑑》,臺北市:民眾公論社,1932。
    林進發,《臺灣官紳名鑑》,臺北市:民眾公論社,1933(第三版)。
    林進發,《臺灣官紳名鑑》,臺北市:民眾公論社,1934(第四版)。
    武澤赟太郎編輯,《臺灣旅行案內》,臺灣旅行案內社發行,1938(24版)。
    社團法人臺灣山林會,《第三十八回大日本山林大會視察旅行案內》,1929。
    青木繁,《山林と人生》,臺北:臺灣警察協會,1929。
    青木繁,《山.林.人》,臺北:臺灣山林會,1934。
    保田與重郎,《風景と歷史》,奈良:天理時報社,1942。
    持地六三郎,《臺灣殖民地政策》,富山房,1912。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郁永河著.方豪合校本,《裨海紀遊》,(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4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刊),1983。
    唐澤信夫,《臺灣紳士名鑑》,臺北市:新高新報社,1937。
    荒川久,《御大典記念 臺北市六十餘町案內》,世相研究社出版社,1928。
    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1935,(未出版)。
    野田正穗、原田勝正、青木榮一,《臺灣鐵道史》(上卷)(大正期鐵道史資料),日本經濟評論社,1985。
    野村幸一,《臺日ハイキング コース》(臺北近郊篇),臺灣日日新報企劃部編纂,1937。
    陳石煌,《臺灣風景紹介誌》,臺北:臺灣風景紹介誌發行所,1935。
    鹿又光雄編,《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誌》,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1939。
    鹿野忠雄,《山と雲と蕃人と-臺灣高山行》,中央公論社,1941。
    森丑之助、中井宗三,《臺灣山岳景觀解說》,臺北:新高堂書店,1913。
    新竹廳出品協會,《新竹要覽》,1916。
    楢崎太郎,《嘉義廳案內》,1917。
    臺中廳出品協會,《臺中廳管內要覽》,1916。
    臺北州,《大屯山彙ト國立公園》,1934。
    臺北師範學校編,《臺灣公學校體操教授要目》,1919。
    臺南州觀光案內社編輯發行,《臺南州觀光案內》,1937。
    臺灣山岳會,《臺灣山岳寫真》(臺灣山岳會創立拾週年記念),臺北:臺灣山岳會,1939。
    臺灣山嶽會,《新高登山のしをり》,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書課內臺灣山嶽會,1927。
    臺灣日日新報編,《內地人の健康法》,臺北:臺灣日日新報,1906。
    臺灣國立公園臺中協會,《新高山ニ關スル參考資料》,(年代不詳)。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臺灣教育會,1939。
    臺灣經世新報社,《臺灣大年表》,臺北:南天書局,1994。
    臺灣總督府,《臺灣日誌》,臺北:南天書局,1994。
    臺灣總督府,《臺灣列紳傳》,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6。
    臺灣總督府,《學校體育教授要目》,1927。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土木課內臺灣國立公園協會,《臺灣と國立公園》,(年代不詳)。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通信局(一戶直藏小倉伸吉報告),《新高山ニ關スル研究報告》,臺北市:編者,1927。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理蕃概要追錄》,1924。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新高山登山案內》,(年代不詳)。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鐵道案內》,1912。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鐵道案內》,1927。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鐵道案內》,1930。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纂,《臺灣鐵道案內》,社團法人東亞旅行社臺灣支部發行,1927。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林野調查事業報告》,1915。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林業史》(第一卷),1917。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林業史》(第二卷),1929。
    臺灣總督府臺灣教育會編,《臺灣學事法規》,帝國地方行政會發行,1943。
    臺灣總督府臺灣教育會編,《臺灣學事法規》,帝國地方行政會發行,1943。
    臺灣總督府營林所,《阿里山登山者のために(附新高登山案內)》,1929。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土地調查提要》,1900。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第一回事業報告》,1902。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統計書》(昭和8年),1934。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統計書》(昭和9年),1935。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統計書》(昭和10年),1936。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統計書》(昭和11年),1937。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統計書》(昭和12年),1938。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統計書》(昭和13年),1940。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統計書》(昭和14年),1941。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鐵道名所案內》,1908。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鐵道案內》,1924。
    臺灣鐵道部,《鐵道旅行案內》,1923。
    蔣毓英,《臺灣府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橋本白水,《臺灣一周》,南國出版協會,1929。
    盧德嘉纂輯(清),賴永祥校訂,《鳳山縣采訪冊》(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33號),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刊),1983。
    蕃務本署,《南湖大山方面調查事項》,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4。
    藍鼎元,《平臺紀略》,臺北:臺灣銀行,1958。
    藤崎富惣,《臺灣旅行案內》,1916。
    藤崎濟之助,《臺灣全誌》,中文館,1930(成文出版社1985年重刊)。
    (二)校友會誌、學校一覽、教科書
    1.校友會誌
    《三青》7-8號,臺北工學校校友會雜誌部,1937-1938。
    《大地》7,臺中州立東勢農林國民學校,1937。
    《同窗會會報》(十六周年記念特輯),臺中商業學校同窗會,1937。
    《同窗會會報》(開校二十周年記念特輯),臺中商業學校同窗會,1939。
    《安平水產專修學校校友會雜誌會誌》4,安平水產專修學校校友會,1937.2。
    《旭ケ丘通信》,臺灣總督府臺南師範學校校友會,1937。
    《旭陵》7-8號,嘉義中學校校友會,1936-1937。
    《卒業記念寫真帖》(第二十六回),臺北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1932。
    《芳蘭》10-15號,臺北第二師範學校校友會,1937-1942。
    《芝山》6-8號,臺北第一師範學校同窗會,1940-1942。
    《青芝》(紀元二千六百年號),臺北第二中學校,1940。
    《青草》12;13;15號,臺北高等商業學校,1937;1939;1941。
    《青雲》(創刊號),臺北州立第二商業學校校友會,1939。
    《青雲》(創立五周年記念號),臺北州立第二商業學校報國校友會,1941。
    《屏東會雜誌》7-8號,屏東農林學校校友會,1937;1940。
    《校友會誌》4-7號,臺中第二中學校校友會,1936-1939。
    《校友會誌》7;8;10;11號,臺灣總督府臺南師範學校校友會,1938-1941。
    《校友會誌》9號,彰化商業專修學校校友會,1937。
    《校報》創刊號;5號,臺中家政女學校,1938;1941。
    《國語學校校友會雜誌》,1-25號,臺北: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校友會,1899-1909。
    《創立二十周年紀念誌》,新竹州立新竹中學校,1943。
    《開南》(創立二拾周年記念號),私立臺灣商工學校同窗會,1937。
    《開南》(創立拾伍周年記念號),私立臺灣商工學校同窗會,1932。
    《新高》13-14號,臺中州立臺中商業學校校友會,1936-1937。
    《會誌》16;18;19號,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校友會雜誌部,1938;1939;1940。
    《瑞穗》12-13號,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校友會,1937-1938。
    《農林校友會誌》創刊號,林園農業專修學校校友會學藝部,1938。
    《圖南》1-7號,臺北州立臺北商業學校,1934.7-1937.7。
    《圖南》創刊-4號;9-11號,臺北帝國大學醫學專門部,1938-1940;1942-1943。
    《綠揚》1;2;4號,臺中師範學校校友會,1937;1938;1941。
    《龍舌蘭》3號,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校友會學藝部,1937。
    《鵬翼》20-24;29號,臺北高等商業學校報國校友會文藝班,1936-1939;1943。
    《麗園學報》24-29號,臺北第一師範學校校友會,1937-1942。
    《蘭陽》(十周年記念號),臺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校友會。
    小野正雄編,《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同窗會學友會,1933。
    森田政雄編輯,《幸學報特輯開校十五週年紀念誌》,臺北州立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1934.8。
    臺北三中同窗會,《扶搖に羽摶の》(臺北州立臺北第三中學の記錄),臺北三中同窗會,1998。
    臺北第一高女ものがたり編集委員,《臺北第一高女ものがたり》,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同窗會みどり會,1998。
    篠原忠賢編,《校友會誌》25-26號,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校友會,1937.3-1938.3。
    2.學校一覽
    《高雄州立屏東中學校一覽表》,1938;1940;1941。
    《高雄州立屏東農林學校一覽》,1938。
    《高雄州立屏東農林學校一覽表》,1938。
    《臺中州立臺中工業學校一覽》,1939;1941;1942。
    《臺中州立臺中商業學校一覽》,1936。
    《臺中州立臺中商業學校要覽創立二十周年》,1939。
    《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概覽》,1931;1932;1934;1935;1936;1937。
    《臺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一覽》,1934;1939;1941;1942。
    《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一覽》,1925。
    《臺北州立臺北商業學校一覽》,1940;1941。
    《臺北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1933。
    《臺北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要覽》,1926;1929。
    《臺北州立臺北第二中學校一覽表》,1933;1934;1935;1936;1937;1941。
    《臺北州立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1933;1934。
    《臺南州立虎尾高等女學校一覽》,1940。
    《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一覽表》,1932;1933;1934;1935;1936;1937;1938;1939;1940;1941;1942;1943。
    《臺南州立嘉義高等女學校一覽表》,1938。
    《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一覽表》,1938。
    《臺南州立臺南第一高等女學校一覽表》1937; 1939。
    《臺南州立臺南第二中學校一覽表》,1938。
    《臺灣總督府屏東師範學校一覽》,1926-1930;1940。
    《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一覽》,1925-1929。
    《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一覽》,1925-1929。
    《臺灣總督府臺中師範學校一覽》,1938-1940。
    《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一覽》,1937-1940。
    3.教科書
    《中等國語讀本》(卷一),臺北:臺灣總督府,1920。
    《中等教科女子國語讀本》(卷二),臺北:臺灣總督府,1922。
    《中等教科國語讀本》(卷二),臺北:臺灣總督府,1921。
    《中等教科國語讀本》(卷三),臺北:臺灣總督府,1921。
    《公學校用國語讀本》(卷七)(第二種),臺北:臺灣總督府,1934。
    《公學校地理書》(卷一)(兒童用),臺北:臺灣總督府,1921。
    《公學校地理書附圖》,臺北:臺灣總督府,1921。
    《國語讀本》(卷一),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校友會,1913。
    《國語讀本》(卷二),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校友會,1915。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編纂,《女子高等國語讀本》(卷二),臺灣公立臺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學藝獎勵會,1919。
    (三)報刊雜誌
    1.報紙類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日報》
    《臺灣民報》
    《臺灣新民報》
    《興南新聞》
    《南支日報》
    《東臺灣新報》
    2.期刊類
    《山岳》1-1號-迄今,東京:日本山岳會,1906-迄今。
    《旅と運輸》1-52號,臺灣交通問題調查究會,1937-1939。
    《國立公園》8:4-11:5,東京:國立公園協會,1936-1939。
    《國語研究會會報》1-9號,臺北:臺灣總督府國語研究會,1901-1902。
    《理蕃の友》第1年4月號-第7年9月號,理蕃の友社發行,1932-1938。
    《第一教育》3卷6號-14卷4號,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24-1935。
    《新竹州時報》,臺灣新聞報社編,1940-1943。
    《新臺灣》,臺灣總督府情報部編,1941。
    《新臺灣》創刊號-大正10年3月號,新臺灣社,1914-1921。
    《運動と趣味》1卷1號-4卷2號,臺灣體育獎勵會,1916-1919。
    《臺灣の山林》81-210號,臺北:臺灣山林會(臺灣山林會報改題),1933-1943。
    《臺北州時報》第一卷第一號-第四卷第十二號,臺北州廳,1926-1929。
    《臺銀俱樂部》1-15號,臺灣銀行,1929。
    《臺灣山岳》1-13號,臺北:臺灣山岳會,1927-1944。
    《臺灣山岳彙報》第1年1號-第15年第12號,臺灣山岳會,1929-1943。
    《臺灣山林會報》2-80號(內有缺號),臺灣山林會,1923-1932。
    《臺灣日日寫真畫報》第1年8月號-第2年第8號,臺北:臺灣日日寫真畫報社,1916-1918。
    《臺灣青年》創刊號-第四卷第二期,臺灣青年雜誌社,1920-1922。
    《臺灣時報》1-113號,臺北:東洋協會臺灣支部,1909-1919。
    《臺灣時報》18-300號(內有缺號),臺灣時報發行所,1921-1943。
    《臺灣婦人界》第1-6卷6號(內有缺號),臺灣婦人界社,1934-1939。
    《臺灣教育》141-485號(內有缺號),臺北:臺灣教育會,1914-1942。
    《臺灣教育會雜誌》1-140號,臺北:臺灣教育會,1901-1913。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1-69號,殖產局博物館內臺灣植物學會(後更名為臺灣博物學會),1911-1924。
    《臺灣運動界》第一卷,臺北:臺灣體育獎勵會,1915.10-1916。
    《臺灣實業界》第1年第1號-第13年第12號,臺灣實業界社,1929-1941。
    《臺灣慣習記事》第1卷-第7卷,臺灣慣習研究會,1901-1907。
    《臺灣學校衛生》1-13號;4卷1號-5卷6號,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內臺灣學校衛生會,1938-1943。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校友會雜誌》1-25號,臺北: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校友會,1899-1909。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1-149號,臺灣警察協會,1917-1929。
    《臺灣警察時報》1-56號;206-335號,臺灣警察協會(臺灣警察協會雜誌改題),1930-1943。
    《臺灣鐵道》2-351號(內有缺號),臺灣鐵道會,1912-1941。
    《劍道同志會會誌》,臺北:大日本武德會臺灣支部劍道同志會,1928.3-1937.8。
    《趣味の臺灣》創刊號-第2年第5號(內有缺號),趣味の臺灣社,1933-1934。
    《趣味登山會會報》第三卷第五號-第五卷第十二號,臺北:趣味登山會,1935-1937。
    《醫學雜誌》創刊號;1-16號,臺灣醫學會,1902-1903。
    廣田教齊(石光公學校勤務),〈郊外教育論〉,《教育論文集 新竹州》,臺中,株式會社臺灣新聞社,1922,頁699-731。
    二、論述專書
    《第三高等女學校八十五週年校慶紀念》,第三高等女學校八十五週年校慶紀念同學聯誼會編印,1982。
    《創校八十年特刊》,臺灣省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1993。
    《臺灣省立基隆高級中學創校七十週年紀念特刊》,臺灣省立基隆高級中學,1997。
    《臺灣省立臺中第二高級中學七十週年校慶特刊》,臺灣省立臺中第二高級中學,1993。
    《臺灣省立臺南高級女子中學校友錄》,臺灣省立臺南高級女子中學校,1981。
    《臺灣省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校史-創校75週年回顧》,臺灣省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校編印,1997。
    《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臺灣慣習研究會原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1984。
    《臺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第一至十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臺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年)》,臺北:前衛出版社,2002。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著,《1600-1930臺灣史》,臺北:武陵,1990。
    戶外生活雜誌社,《臺灣登山百科全書》,臺北:戶外,1986。
    王一婷,《臺灣的古道》,臺北:遠足文化,2002。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1994。
    王存立、胡文青著,《臺灣的古地圖:明清時期》,臺北:遠足文化,2002。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臺北:田園城市文化,1998。
    王志弘等譯、薩依德(Edward W. Said),《東方主義》,臺北:立緒,2001。
    王宗吉等譯,《運動社會學》,臺北:洪葉文化,2000。
    王雅倫作,《法國珍藏早期臺灣影像-攝影與歷史的對話》,臺北:雄獅,1997。
    古偉瀛、王晴佳,《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臺北:巨流圖書,2000。
    平郁、邱紫穎譯、唐.赫克、柯特.韓森(Don Heck & Kurt Hanson),《登山聖經》,臺北:商周出版,1999。
    田文政,《登山健行適應行為之研究》,臺北: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1992。
    石守謙主編,《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Ilha Formosa: the emergence of Taiwan on the world scene in the 17th century)》,臺北:故宮博物院,2003。
    任仲倫,《遊.山.玩.水-中國山水審美文化》,臺北:地景企業,1993。
    戎小捷,《探險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
    成素梅、馬惠娣、季斌、馮世梅譯,《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閒》,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原文為Thomas L. Goodale & Geoffrey C. Godbey(1995) “THE EVOLUTION OF LEISURE: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何英傑主編,《丹大札記》,臺北:臺大登山社,1991。
    吳文忠,《體育史》,臺北:正中書局,1985。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3。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
    吳文星等主編,《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上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吳永華譯、沼井鐵太郎著,《臺灣登山小史》,臺中:晨星,1997。
    吳明遠譯、W.A.Pickering著,《老臺灣》(Pioneering in Formosa)(臺灣研究叢刊第六O種),臺北:臺灣銀行,1959。
    吳英偉、陳慧玲譯、Patricia A. Stokowski 原著,《休閒社會學》,臺北:五南,1996。
    呂石明等人譯、約夫里.希恩特雷著,《征服世界高峯》(世界探險史4),臺北:自然科學文化事業,1980。
    呂石明等人譯、菲力克斯.馬卡著,《早期的探險家》(世界探險史5),臺北:自然科學文化事業,1980。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1998。
    宋建和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李永熾,《日本式心靈-文化與社會散論》,臺北:三民書局,1991。
    李美蓉譯、William Vughan著,《浪漫主義藝術》,臺北:遠流,1995。
    李瑞宗,《北坑溪古道》,苗栗: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00。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92。
    杜聰明,《回憶錄-臺灣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上、下冊),板橋:龍文,2001。
    周恃天譯、C. W. Hackensmith著,《西洋體育史》,臺北:黎明文化。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臺北:聯經,1998。
    周憲文譯、矢內原忠雄著,《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海峽學術,2003。
    林再復,《臺灣開發史》,臺北:三民,1991。
    林金源譯、蘭伯特.凡.德.歐斯弗特(Lambert van der Aalsvoort)著,《風中之葉-福爾摩斯見聞錄》,臺北:經典,2002。
    林衡道,《日治據臺初期重要檔案》,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
    邱金松,《體育社會學理論與方法》,臺北:正中書局,1988。
    雨云譯、E.H. Gombrich著,《藝術的故事》,臺北:聯經,2000。
    洪敏麟主編,《日治據臺初期重要檔案》,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
    夏黎明,《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兼論一個繪圖典範的轉移歷程》,臺北:知書房,1996。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88,
    徐如林,《孤鷹行》,臺中:晨星,1993。
    徐浩、侯建新著,《當代西方史學流派》,臺北:昭明,2001。
    徐國士、黃文卿、游登良,《國家公園概論》,臺北:明文書局,1997。
    殷海光,《思想與方法》,臺北,水牛出版社,1994。
    高琇瑩編,《永遠的太魯閣-太魯閣國家公園文學選集》,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1996。
    張友漁,《山脈的故事》,臺北:聯經,2000。
    張良澤譯、芹田騎郎著,《由加利樹林裏》,臺北:前衛,1999。
    張良澤編譯、池上秀畝著,《臺灣紀行》,臺北:前衛,2001。
    張孟修譯、山口政治、富永勝合編,《東臺灣太魯閣小史-研海支廳開發的回顧》,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金氏翻譯編印社譯印,1997。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臺灣史論文精選》,臺北:玉山社,1996。
    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編著,《臺灣開發史》,臺北:空大,1997。
    梁明本等人,《安全登山手冊:基礎篇》,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
    莊安祺譯、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著,《阿拉斯加之死》,臺北:天下,1998。
    莊安琪譯、艾克曼著,《心靈深戲》,臺北:時報,2000。
    許朝卿、藍美雅編譯,《臺灣經典寫真:邂逅30年代Formosa》,臺北:田野影像,1997。(原著《臺灣紹介最新寫真集》,臺北市勝山寫真館,1931)。
    野上矯介、山崎繁樹著,《臺灣史》,臺北:武陵,1990。
    陳玉璽,《臺灣的依附型發展》,臺北:人間,1992。
    陳宏文譯、馬偕著,《馬偕博士日記》,臺南:人光,1996。
    陳佩周,《臺灣山岳傳奇》,臺北:聯經,1998。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2004。
    陳俊編著,《臺灣道路發展史》,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87。
    陳雅雲譯、約翰.繆爾著,《夏日走過山間: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約翰.繆爾的盛夏日記》,北京市:三聯,1999。
    陳遠建主編,《臺灣百岳全集》,臺北:戶外生活,1978。
    彭淮棟譯、薩依德(Edward W. Said),《鄉關何處》,臺北:立緒,2000。
    彭德中譯、加藤秀俊著,《餘暇社會學》,臺北:遠流,1989。
    曾惠香撰稿,《玉山回首》,南投: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90。
    游登良總編輯、王如華等總輯,《臺灣國家公園 一九OO-二OOO》,臺北:內政部營建署,2002。
    費勇、吳燕譯、Georg Simmel著,《時尚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Fashion),北京:文化藝術,2001。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辭典編委會,《西洋美術辭典》,臺北:雄獅美術,1982。
    馮建三譯、湯林森(John Tomlinson)著,《文化帝國主義》,臺北:時報文化,1994。
    黃俊傑,《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臺北,東大,1993。
    黃英哲譯、黃昭堂著,《臺灣總督府》,臺北:自由時代出版社,1989。
    黃海雲,《從浪漫到新浪漫》,臺中:美通,1999。
    黃通、張宗漢、李昌槿編,《日據時代之臺灣財政》,臺北:聯經,1987。
    黃發典譯,《觀光旅遊社會學》,臺北:遠流,1993。(Robert Lanquar, Sociologie de tourisme et des voyages, Paris:Universitairies de France,1985.)
    黃漢青,《臨界天堂》,臺中:暉宇,2000。
    楊克明譯、梅斯納(Reinhold Messner)撰,《終極的探險》(Everest: expedition to the Ultimate),臺北:野外雜誌社,1982。
    楊南郡、徐如林,《與子偕行》,臺中:晨星,1993。
    楊南郡,《臺灣百年前的足跡》,臺北:玉山社,1996。
    楊南郡譯註、伊能嘉矩著,《平埔族調查旅行》,臺北:遠流,1996。
    楊南郡譯註、伊能嘉矩著,《臺灣踏查日記》(上)(下),臺北:遠流,1996。
    楊南郡譯註、鳥居龍藏原著,《探險臺灣:鳥居龍藏的臺灣人類學之旅》,臺北:遠流,1996。
    楊南郡,《尋訪月亮的腳步》,臺中:晨星,1998。
    楊南郡譯註、山崎炳根著,《鹿野忠雄:縱橫臺灣山林的博物學者》,臺中:晨星,1998。
    楊南郡譯註、中薗英助著,《鳥居龍藏:縱橫臺灣與東亞的人類學先驅》,臺中:晨星,1998。
    楊南郡譯註、鹿野忠雄著,《山、雲與蕃人-臺灣高山紀行》,臺北:玉山社,2000。
    楊南郡譯註、森丑之助著,《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臺灣探險》,臺北:遠流,2000。
    楊南郡譯註,《臺灣百年花火》,臺北:玉山社,2002。
    楊建夫,《臺灣的山脈》(臺灣地理百科05),臺北:遠足,2003。
    楊碧川,《臺灣歷史年表》,臺北:自立晚報,1990。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上、下冊),臺北:三民書局,1967。
    溫吉編譯,《臺灣番政志》(臺灣叢書譯文本第4種),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
    葉龍彥,《日治時期臺灣電影史》,臺北:玉山社,1998。
    詹宏志,《趨勢報告》,臺北:遠流,1989。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組,《臺灣堡圖集》,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9。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印,《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1946。
    趙冉譯,《走向自由-休閒社會學新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原文為John R. Kelly (1990) “FREEDOM TO BE – A New Sociology of Leisure”.
    劉小楓著《浪漫.哲學.詩》,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
    劉北成、楊遠嬰譯、傅柯著,《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1998。
    劉北成、楊遠嬰譯、傅柯著,《瘋癲與文明》,臺北:桂冠,1998。
    劉克襄譯,《後山探險-十九世紀外國人在臺灣東海岸的旅行》,臺北:自立晚報,1992。
    劉克襄、宋文薰等,《探險家在臺灣》,臺北:自立晚報,1988。
    劉克襄,《橫越福爾摩沙》,臺北:自立報系,1989。
    樂山譯、安川茂雄,《最新登山學》,臺北:國家出版社,1977。
    蔡采秀譯、Barry Smart著,《傅柯》,臺北:巨流,1998。
    蔡源林譯、薩依德(Edward W. Said),《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2001。
    蔡禎雄,《日據時代臺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臺北:師大書苑,1995。
    蔡禎雄,《日據時代臺灣師範學校體育發展史》,臺北:師大書苑,1995。
    鄭宇君譯、Fred Inglis著,《假期:愉悅的歷史》,臺北:韋伯文化,2002。
    鄭順德譯、白尚德(Chantal Zheng)著,《十九世紀歐洲人在臺灣》,臺北:南天書局,1999。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經典,1998。
    戴寶村,《帝國的入侵—牡丹社事件》,臺北:自立晚報,1993。
    聯宜國際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山岳遊憩系統資源評估與規劃》(期初簡報),1996。
    聯宜國際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山岳遊憩系統資源評估與規劃》(期末簡報),1997。
    薛明敏,《觀光的構成》,餐旅雜誌社,1982。
    薛益忠譯、Richard L. Morrill,《社會的空間組織》,臺北:幼獅,1985。
    謝里法,《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藝術家,1992。
    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下),臺北:雄獅圖書,2001。
    曠文楠、程大力,《中國登山運動史》,武漢出版社,1990。
    藤井志津枝著,《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臺北:文英堂,1997。
    譚榮根譯、J. M. 布勞特著,《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傳播主義和歐洲中心主義史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體育詞典編輯委員會編,《體育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
    三、報刊、學校出版品、期刊論文
    (一)報刊、學校出版品
    〈用知識開拓新境-探險與歷史的對話〉,《中國時報》,2000.1.2。
    〈探險臺灣—人間探險系列座談〉,《中國時報》,2000.4.11。
    《中華山岳》,臺北市:中華民國山岳協會會刊,1973-迄今。
    《中華山岳》,臺北市:中華全國體協會山岳委員會,1972-1973。
    《第三高等女學校八十五週年校慶紀念》,第三高等女學校八十五週年校慶紀念同學聯誼會編印,1982。
    《第三屆全國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專文集》,全國大專院校中級登山安全研討會,1998。
    《第四屆全國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專文集》,全國大專院校中級登山安全研討會,2000。
    《第五屆全國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專文集》,全國大專院校中級登山安全研討會,2001。
    《第六屆全國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專文集》,全國大專院校中級登山安全研討會,2002。
    《野外》第1-227期,臺北市:野外雜誌社, 1969-1988。
    《創校八十年特刊》,臺灣省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1993。
    《臺灣山岳》,臺北:臺灣省體育會山岳協會,1952-1971。
    《臺灣山岳=Taiwan mountain eng》,臺中市:臺灣山岳,1994。
    《臺灣省立基隆高級中學創校七十週年紀念特刊》,臺灣省立基隆高級中學,1997。
    《臺灣省立臺中第二高級中學七十週年校慶特刊》,臺灣省立臺中第二高級中學,1993。
    《臺灣省立臺南高級女子中學校友錄》,臺灣省立臺南高級女子中學校,1981。
    《臺灣省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校史-創校75週年回顧》,臺灣省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校編印,1997。
    王世宗,〈「教化的使命」:傳教事業與新帝國主義〉,《歷史月刊》第155期,臺北:歷史智庫,2000.12,頁49-56。
    王世宗,〈新帝國主義與現代世界的興起〉,《歷史月刊》第144期,臺北:歷史智庫,2000.1,頁32-37。
    王世宗,〈新帝國主義與新現代文明〉,《臺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海峽學術出社,2004.2,頁378-394。
    王志弘譯,〈地理學問題〉,《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88,頁385-398。Michel Foucault(1980) “Questions on Geography”, in C. Gordon (ed),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27-1977e,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pp.63-77.
    王治河,〈傅柯的系譜學〉,《哲學雜誌》15,1996.1,頁44-69。
    王晴佳,〈如何看待後現代主義對史學的挑戰?〉,《新史學》第10卷第2期,臺北:新史學雜誌社,1999.6,頁107-143。
    吳文星,〈日本據臺前對臺灣之調查與研究〉,《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5,頁567-576。
    吳文星,〈日治初期日人對臺灣史研究之展開〉,《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7,頁1999-2028。
    吳文星,〈東京帝國大學與臺灣「學術探檢」之展開〉,《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頁23-40。
    吳永華,〈日治時期宜蘭登山小史〉,《宜蘭文獻雜誌》第9期,宜蘭縣文化局,1994.5,頁22-45。
    吳密察,〈綜合評介有關「臺灣事件」(1871-74)的日文研究成果〉,《史學評論》第3期,臺北:史學評論社,1981,頁149-200。
    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的休閒生活與商業活動〉,《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5,頁357-397。
    李國祁,〈清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8卷第12期,臺北:中華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75.12,頁5-16。
    李淑珍,〈「經學式」、「科學式」與「理學式」的歷史詮釋學-近代中國/臺灣史學發展的三個面向〉,《當代》第178期,臺北:當代編輯委員會,2002.6,頁32-55。
    阮榮助,〈尼泊爾高山背伕〉,《世界地理雜誌》第22卷第1期,1993.3,頁34-54。
    周婉窈,〈實學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第三期「國語」教科書的分析〉,《臺灣史研究》第4卷第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6,頁7-55。
    林玫君,〈尋求五十年前的體育史料─日治時期臺灣體育書籍和雜誌之分析研究〉,《人文學報》第1期,臺中: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共同學科,2002.12,頁189-207。
    林玫君,〈日治時期臺灣sports雜誌形成與興衰之研究〉,《第四屆東北亞體育運動史學術研討會》,中國四川:中國體育史學會,2001,頁167-169。
    林玫君,〈探險臺灣山岳的起點─清朝時期的「望山」和「登山」活動〉,《人文學報》第2期,臺中: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共同學科,2003.12,頁209-222。
    林蔡娩,〈五十年前第一批登上玉山的女孩〉,《戶外生活雜誌》12,臺北:戶外生活雜誌社,1977.7,頁52-59。
    近藤正己,〈霧社事件後的「理蕃」政策〉,《當代》第30期,臺北:當代編輯委員會,1988.10,頁40-53。
    姚人多,〈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臺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第42期,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01.6,頁119-182。
    施添福,〈開山與築路:晚清臺灣東西部越嶺道路的歷史地理考察〉,《地理研究報告》第30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1999.5,頁65-99。
    施添福,〈臺灣堡圖-日本治臺的基本圖〉,《臺灣堡圖-1904(明治三十七)年調製》,臺北:遠流,1996。
    施添福,〈日治時代的陸地測量部和臺灣地形圖〉,《日治時代二萬五千分之一臺灣地形圖》(1921-1928年調查),臺北:遠流,1999。
    馬其方,〈詩意的憂鬱與疏離-德國浪漫主義大師弗立德立希〉,《藝術家》第263期,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7.4,頁368-389。
    高俊雄,〈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第6卷第1期,桃園:國立體育學院編輯委員會,1996,頁69-78。
    張小虹,〈黑臉他者:《黑王子》中帝國主義意識形態〉,《中外文學》第25卷第8期,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97.1,頁123-150。
    張炎憲,〈掌握歷史資料,就等於掌握歷史發言權〉,《自立晚報》,1999.4.12,版8。
    張炎憲,〈攀登玉山-新世紀文化運動的實踐〉,《臺灣史料研究》第19期,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2.6,頁139-143。
    張威克,〈從傅柯的權力觀談運動中的權力現象〉,《體育學報》第29輯,臺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0.9,頁23-34。
    張隆志,〈劉銘傳、後藤新平與臺灣近代化論爭-關於十九世紀臺灣歷史轉型期研究的再思考〉,《中華民國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7,頁1-29。
    許盛莉譯,〈殖民主義之空間意涵Spatial Meanings in Colonial Architecture Diaiogue〉,《建築》第3期,臺北:建築雜誌社,1997.5,頁66-70。
    陳昭和,〈試論臺灣人類學的高山族研究〉,《山海文化雙月刊》第6期,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1994.9,頁27-36。
    陳昭銘,〈淺釋日據時期臺灣土地調查〉(一)、(二)、(三),《現代地政》第228.229.230期,臺北:現代地政雜誌社,2000.6/7/8,頁46-50;53-55;45-48。
    陳偉智,〈知識與權力-伊能嘉矩與臺灣原住民研究〉,《當代》第135期,臺北:當代編輯委員會,1998.11,頁28-51。
    陳傳興,〈登新高山紀念片--由楊肇嘉新高山之旅說起〉,《臺灣史料研究》第10期,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7.12,頁62-86。
    陳儒修,〈殖民論述三重奏-殖民、後殖民、去殖民〉,《電影欣賞》第82期,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6.7/8,頁19-23。
    敦誠,〈再思考「傳播帝國主義再思考」〉,《當代》第78期,臺北:當代編輯委員會,1992.10,頁98-121。
    游鑑明,〈近代中國女子體育觀初探〉,《新史學》第7卷第4期,臺北:新史學雜誌社,1996.12,頁119-158。
    游鑑明,〈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女子體育的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3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6,頁5-75。
    楊宗惠譯註,〈史脫貝之「福爾摩沙島內地旅行暨新高山(摩里斯山)首次攀登(1898年聖誕節)記行〉,《地理研究報告》第25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1996.5,頁141-176。Stopel's, Eine Reise in das Innere der Insel Formosa und die erste Besteigung des Niitakayama(Mount Morrison)-Weihnachten,1898.
    溫振華,〈淡水開港與大稻埕中心的形成〉,《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97,頁175-208。
    廖新田,〈從自然的臺灣到文化的臺灣:日據時代臺灣風景圖像的文化表徵探釋〉,《重返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文化研究學會,2002。
    廖瑾瑗,〈畫家鄉原古統〉,《藝術家》第292期,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9,頁362-375。
    廖瑾瑗,〈畫家鄉原古統〉,《藝術家》第293期,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10,頁512-519。
    廖瑾瑗,〈畫家鄉原古統〉,《藝術家》第294期,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11,頁289-297。
    廖瑾瑗,〈畫家鄉原古統〉,《藝術家》第296期,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1.1,頁502-515。
    廖瑾瑗,〈畫家鄉原古統〉,《藝術家》第297期,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0.2,頁458-469。
    廖瑾瑗,〈畫家鄉原古統〉,《藝術家》第298期,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0.3,頁396-411。
    廖瑾瑗,〈畫家鄉原古統〉,《藝術家》第299期,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0.4,頁388-400。
    臧家英.陳姮宜企劃製作,〈1997臺灣人新旅遊觀--廟會.山岳.離島超級玩法〉,《行遍天下》64,1997.1,頁56-75。
    臺中一中創校第第二十三期生畢業四十周年編製,《紀念四》,1981.3。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八十五週年校慶紀念同學聯誼會編印,《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八十五週年校慶紀念》,1982。
    劉士永,〈一九三O年代以前日治時期臺灣醫學的特質〉,《臺灣史研究》第4卷第1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87.6,頁97-148。
    劉士永,〈大衛阿諾與後殖民醫學〉,《當代》第70期,臺北:當代編輯委員會,2001.10,頁30-40。
    蔡采秀,〈臺灣史研究與東方社會理論的可能〉,《第二屆社會科學理論與本土化研討會》,南華大學,2000,頁50-76。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國立臺灣範大學歷史學系,1997,頁83-109。
    蔡錦昌,〈是學術「本土化」,還是「一派胡言」?〉,《第二屆社會科學理論與本土化研討會》,南華大學,2000,頁206-211。
    蔡錦堂,〈日本據臺初期公學校「國語」教科書之分析〉,《中國與亞洲國家關係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1993。
    蔡龍保譯、Marius B. Jansen著,〈日本帝國主義:後明治觀點〉,《史耘》第9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3.9,頁71-84。
    鄭安晞,〈丹大地區人文生態-布農族與古道概說〉,《第四屆全國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專文集》,全國大專院校中級登山安全研討會,2000,頁52-65。
    鄭安晞、伍元和,〈日治時期“角板山、三星備道路”歷史沿革初探〉,《第五屆全國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專文集》,全國大專院校中級登山安全研討會,2001,頁93-106。
    鄭安晞,〈日治時期布農族卡社群簡史初探〉,《第六屆全國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專文集》,全國大專院校中級登山安全研討會,2002,頁20-54。
    蕭正勝,〈劉銘傳與臺灣建設〉(上)(下),《臺灣文獻》第24卷第3.4期,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3.9/12,頁97-121;92-111。
    戴寶村,〈玉山地景與臺灣認同的發展〉,《國家認同論文集》(臺灣歷史學會編),臺北:稻鄉,2001,頁5-75。
    謝仕淵,〈日治初期(1895-1916)臺灣公學校的女子體育與放足運動〉,《臺灣文獻》第55卷第2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6,頁205-230。
    謝勝義,〈專論:布哈林的帝國主義論〉,《俄情雜誌》第4卷第1期,臺北:俄情雜誌社,1995.2,頁2-9。
    鹽見俊二,〈日治時代臺灣之警察與經濟〉,《臺灣銀行季刊》第5卷第4期,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3.3,頁253-273。
    (二)學位論文
    朱瑪瓏,〈近代颱風知識的轉變-以臺灣為中心的探討〉,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宋南萱,〈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李文良,〈日治時期臺灣林野整理事業之研究—以桃園大溪地區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李文良,〈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李敏慧,〈日治時期臺灣山地部落的集團移住與社會重建--以卑南溪流域布農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李瞻,〈日據時代臺灣雜誌事業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
    周守真,〈日據時期淡水之空間變遷〉,淡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林澤富,〈日治時期南投地區布農族的集團移住〉,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7。
    林麗雲,〈山的脈動-臺灣山岳畫與山岳畫家呂基正〉,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胡曉俠,〈日據時期理蕃事業下的原住民集團移住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碩士論文,1995。
    范燕秋,〈日本帝國發展下殖民地臺灣的人種衛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張威克,〈身體/知識/權力:論我國學校體育演進的系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張蕙芳,〈逃離與追尋—登山的社會學研究(以二個登山團體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許佩賢,〈塑造殖民地少國民-日據時期臺灣公學校教科書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許佩賢,〈臺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本時代初等教育體系的成立(1895-191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郭錦慧,〈「美麗新世界」-論日治時期運行於原住民部落中的規訓權力〉,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陳虹文,〈日治殖民統治下臺灣教育政策之研究-以公學校國語教科書內容分析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陳遠超,〈日本近代初級普通教育在臺灣的移植-以國語傳習所乙科及國語學校附屬學校的課程為討論對象〉,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游鑑明,〈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
    程佳惠,〈1935年臺灣博覽會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2000。
    黃正安,〈日治時期臺灣的廣播體操推展情形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黃秀淳,〈日據時期臺灣山地水田作的展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黃智偉,〈統治之道-清代臺灣的縱貫線〉,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1999。
    溫振華,〈二十世紀初之臺北都市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
    劉進枰,〈古柏坦的奧林匹克思想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2002。
    潘繼道,〈清代臺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1992。
    蔡宗信,〈日據時代臺灣發展過程之研究-以1895年(明治28)至1926年(大正15)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蔡厚男,〈臺灣都市公園的建制歷程,1895-1987〉,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蔡蕙光,〈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的歷史教育-歷史教科書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賴仕堯,〈風水:由論述構造與空間實踐的角度研究清代臺灣區域與城市空間〉,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賴永忠,〈臺灣地區雜誌發展之研究—從日據時期到民國八十一年〉,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謝仕淵,〈殖民主義與體育-日治前期(1895-1922)臺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譚靜梅,〈光復後臺灣地區登山運動發展過程之研究-以中華民國山岳協會為中心-〉,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四、日、英文文獻
    (一)日文書籍和論文
    《卒業五十周年紀念誌》,臺北一中第三十二期會連絡事務所,1990.4。
    《級友を尋ねて半世紀》,南中二一會發足三O周年紀念誌,1996.8。
    《碧榕》(南中21會古稀紀念誌),浦和:南中二一會,1990.12。
    《麗正》平成3年10月號,臺北州立臺北第一中等學校,1991.10。
    「臺北第一高女ものがたり」編集委員,《臺北第一高女ものがたり》,藤澤: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同窗會みどり會,1998。
    『わらじ』七十周年記念誌編集委員,《『わらじ』七十周年記念誌》,金澤:醫王山岳會,1994。
    千葉正也編集,《蕉風》3-4號,臺中州立臺中第二中學校同窗會誌,1987.8-1988.5。
    山中保一,《すばらしき登山》,東京:ベースボール・マガジン社,1994。
    山田利一,〈アルプスの黎明期〉,《登山》,東京:健文社,1929,頁143-174。
    山岳研究會編,《山の資料》,東京:ベースボール・マガジン社,1978,頁76-77。
    川綺隆章,《山岳事典-登山講座/別卷》,東京:山と溪谷社,1970。
    中島太郎,《近代日本教育制度史》,岩崎學術出版社,1971。
    井上一男,《學校體育制度史》,東京:大修館書店,1982(增補版)。
    今村嘉雄,《日本體育史》,東京:金子書房,1951。
    日本讀書新聞社編,《昭和十五年版 雜誌年鑑-1939年》,株式會社大空社發行,1988年。
    木村毅,《日本スポーツ文化史》,東京:ベースボール・マガジン社,1981。
    平澤龜一郎,《臺灣の山と私》(附:私の傳記「老人のたわごと」),岩波書店,1981。
    白幡洋三郎,《近代都市公園史の研究-歐代の系譜-》,京都:株式會社思文閣,1995。
    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の臺灣》,岩波書店,1988。
    石川謙,《近代日本教育制度史料》第八/九卷,講談社,1964。
    石附實編著,《近代日本の學校文化誌》,思文閣,1992。
    向山寬夫編,《臺灣臺北州立臺北第一中學校の沿革(年表)》,東京都:麗正會,1991。
    成田十次郎,《スポーツと教育の歷史》,東京:不昧堂,1988。
    池田勝、永吉宏英、西野仁、原田宗彥,《レクリエーションの基礎理論》,東京:杏林書院。
    竹下之休藏、岸野雄三,《近代日本學校體育史》,東洋館出版社,1959。
    佐伯聰夫、阿部生雄共譯,《スポーツ.權力.文化-英國民眾スポーツの歷史社會學-》,東京:不昧堂,1993。
    志賀重昂,《日本風景論》,東京:岩波書局,1995。
    杉山伸也譯、W.G.ビーズリー著,《日本帝國主義1894-1945-居留地制度とアジア》,東京:岩波書店,1990。
    岸野雄三,《體育史》,大修館書店,1951。
    岩間正夫編集,《世界山岳百科事典》,東京都:山と溪谷社,1971。
    東 俊郎,《スポーツ八十年史》,東京:日本體育協會,1958。
    金井健二,《山と八十年—未知の世界を求めて--》,東京:神戶大學山岳會‧山岳部,1995。
    前川峰雄等編,《休閒活動事典》,東京,不昧堂出版,1988。
    南中21會,《誌上クラス會》1-5號,1992.6-1996.11。
    栗本英世、井野瀨久美惠編,《殖民地經驗─人類學と歷史學からのアプローチ》,京都:人文書院,1999。
    桑原武夫,《登山の文化史》,東京:平凡社,1937。
    真行寺朗生、吉原藤助,《近代日本體育史》(日本體育基本文獻集第8卷),東京:日本體育學會,1928。
    涂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の臺灣》,東京大學出版社,1975。
    淺見俊雄、宮下充正、渡邊融,《現代體育‧スポーツ大系》第28卷(登山.フィッシング・スキンダイビング・グライダー他 ),東京:株式會社講談社,1984。
    陳元陽,《臺灣の原住民と國家公園》,福岡:九州大學出版會,1999。
    朝日新聞社編,《朝日新聞の記事にみる--スポーツ人物誌(明治大正昭和)》,東京:朝日新聞社,1999。
    湯本豪一,《圖說明治事物起源事典》,東京:柏書房株式會社,1996。
    黃昭堂,《臺灣總督府》,東京:株式會社教育社,1981,
    慎有恒,《わたしの山旅》,東京:岩波書店,1968。
    新田次郎,《劍岳‧點の記》,東京:株式會社文藝春秋,1977。
    嘉義中學校同窗會編印,《旭陵會會報》第二十六-三十八號,東京:嘉義中學校同窗會,1989-1995。
    臺南州立臺南第一中學校同窗會,《八十年の步み》,東京:臺南第一中學校同窗會,1993。
    稻垣正浩,《スポーツの後近代--スポーツ文化はどこへ行》,東京:株式會社三省堂,1995。
    蔡禎雄,〈日本統治下臺灣における初等學校教科體育の歷史的考察〉,日本筑波大學修士論文,1987。
    錦織與志二,《高みへのステップ--登山と技術》,東京:東洋館,1999。
    體育原理專門分科會編,《スポーツの概念》,東京:不昧堂,1986。
    體育原理專門分科會編,《運動の概念》,東京:不昧堂,1984。
    體育原理專門分科會編,《體育の概念》,東京:不昧堂,1995。
    (二)日文雜誌
    小寺正一,〈三宅雪嶺の「國粹主義」-明治期のナショナリズム研究〉,《京都教育大學紀要》51,1977,頁69-78。
    小島六郎,〈日本初登攀史〉,《登山講座》第四卷,東京:山と溪谷社,1959,頁80-97。
    山崎安治編,〈日本登山史年表〉,《世界山岳百科事典》,東京:山と溪谷社,1971,頁57-58。
    川綺隆章,《山岳事典-登山講座/別卷》,東京:山と溪谷社,1970,頁106。
    川綺隆章,《登山講座》第一卷,東京:山と溪谷社,1970,頁40。
    日高信六郎,〈創立七十周年によせて〉,《山岳》第70年(通卷129號),東京:日本山岳會,1976,頁41-51。
    田村剛,〈我が國立公園の沿革〉,《國立公園》8:4,東京:國立公園協會,1936.4,頁4-5。
    石一郎,〈山岳文學(英米)〉,《山岳講座》5,東京:株式會社白水社,1959,頁150-159。
    吉澤一郎,〈日本山岳會での五十年〉,《山岳》第70年(通卷129號),東京:日本山岳會,1976,頁72-80。
    多賀谷真吾,〈ワーズワスと登山--ヨーロッパ近代登山の夜明け明〉,《スポーツ史研究》14,2001,頁15-24。
    西丸震哉,〈臺灣の山〉,《山岳》第56年,東京:日本山岳會,1962,頁205-210。
    佐藤侊,〈もうーつの登山史--地圖作りの登山〉,《山岳》第89年(通卷147號),東京:日本山岳會,1994,頁167-184。
    村井米子,〈女性と登山〉,《登山講座》第四卷,東京:山と溪谷社,1959,頁324-335。
    武田久吉,〈山岳會創立前後〉,《山岳》第61年(通卷120號),東京:日本山岳會,1967,頁5-14。
    沼井鐵太郎,〈日本登山史と登山の形式-近式を主幹として-〉,《登山講座》第一卷,東京:山と溪谷社,1960,頁14-88。
    沼井鐵太郎,〈臺灣山岳未到ヘの想片〉,《山岳》第58年(通卷117號),東京:日本山岳會,1964,頁170-183。
    近藤信行,〈山崎安治さんと『日本登山史』〉,《山岳》第82年(通卷140號),東京:日本山岳會,1987,頁75-102。
    阿部生雄等,〈東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中學校スポーツ課外體育活動の歷史〉,《筑波大學體育科學系紀要》21(別冊),1998。
    挾間茂,〈十二國立公園指定完了に當りて〉,《國立公園》8:4,東京:國立公園協會,1936.4,頁1-3。
    桑原武夫,〈登山の文化史〉,《山岳》第61年(通卷120號),東京:日本山岳會,1967,頁23-30。
    麻生武治,〈海外スキー史〉,《山岳講座》5,東京:株式會社白水社,1959,頁142-149。
    堀浩,〈本邦スキー史〉,《山岳講座》5,東京:株式會社白水社,1959,頁134-141。
    勝見勝,〈山岳畫家について〉,《登山講座》第四卷,東京:山と溪谷社,1959,頁173-181。
    渡邊公平,〈海外登山思潮の變遷〉,《山岳講座》2,東京:株式會社白水社,1959,頁9-21。
    渡邊兵力,〈日本山岳會創立九十周年に想う〉,《山岳》第90年(通卷148號),東京:日本山岳會,1995,頁7-22。
    筑木力,〈東西にみる山岳觀の史的變遷を探る〉,《山岳》第90年(通卷148號),東京:日本山岳會,1995,頁76-91。
    慎有恒,〈六十年を振返って〉,《山岳》第61年(通卷120號),東京:日本山岳會,1967,頁15-22。
    蔡中昆,〈阿里山登山記〉,《安平水產專修學校校友會雜誌》第4回,臺南:安平水產專修學校校友會,1937,頁89-93。
    藤木九三,〈海外山岳文學史觀—その思想的背景と變遷〉,《登山講座》第四卷,東京:山と溪谷社,1959,頁14-88。
    藤原ゆり子,〈近代の自然觀の形成に關する考察-山岳觀念を中心に-〉,《日本大學大學院總合社會情報研究科紀要》2,2001,頁252-259。
    広瀨誠,〈山と明治天皇〉,《山岳》第62年(通卷121號),東京:日本山岳會,1968,頁135-150。
    (三)英文: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Dubuque, IA: Wm. C. Brown, 1992.
    Barclay, George. The Colonial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in Taiwa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4, p.Ⅹ.
    Beasley, W. G.. Japanese Imperialism, 1894-1945,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7.
    Chouinard, Yvon. Climbing Ice, San Francisco:Sierra Club Books, 1978.
    Cross, Gary. A Social History of Leisure, Since 1600, Oxford: Ventue Publishing, Inc., 1990.
    Dunning, Eric G., Maguire, Joseph A. & Pearton, Robert E., The Sports Process: A Comparative and Developmental Approach,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1993.
    Fieldhouse, D. K. Colonialism, 1870-1945: An Introduction, London:Weidenfeld and Nicolson, 1981.
    Frison-Roche, Roger. A History of Mountain Climbing, Paris-New York: Flammarion, 1996.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Deke Dusinberre)
    Fuller, Margaret. Mountains-A Natural History and Hiking Guide, New York: Wiley, 1989.
    Goodale, Thomas L. & Witt, Peter A. Receation and Leisure: Issues in an Era of Change, State College, Pennsylvania: Venture Publishing, 1985.
    Graydon, Don & Hanson, Kurt. Mountaineering-The Freedom of the Hills, 6th edition, Seattle, WA: Mountaineer, 1997.
    Guttmann, Allen. Games and Empires: Modern Sports and Cultural Imperi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Guttmann, Allen. The diffusion of sports and the problem of cultural imperialism. The Sports Process: A Comparative and Developmental Approach.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1993, pp.125-137.
    Hwang, Dong-Jhy(黃東治), Sport and Imperialism, Chung Yuan Jaurnal(26:2), 1998, pp.67-74.
    Hansen, Peter Holger. British Mountaineering, 1850-1914, Harvard University, Ph.D, 1991.
    Hargreaves, John. Sport, Power and Culture: A Social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of Popular Sports in Britai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6.
    Hattingh, Garth. Climbing: The World’s Best Sites, New York: Rizzoli, 1999.
    Houlihan, Barrie.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Spor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Ibrahim, Hilmi. Leisure and Society: A Comparative Approach, Dubuque,IA: Wm. C. Brown Publishers, 1991.
    Kew, Frank. Sport: Social Problems and Issues,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1997.
    Kjeldsen, Jim. The Mountaineers: A History, The mountaineers, 1998.
    Messerli, Bruno & Ives, Jack D. Mountains of the World – A Global Priority, New York : The Parthenon Publishing Group,1997.
    Milne, Lorus J. & Milne,Margery. The Mountains, New York:Time Life inc.,1976.
    Murray,W. & Aitchison,Martin. Mountain adventure, Loughborough: Ladybird Books, 1950.
    Nixon, Howard L. & Frey, James H. A Sociology of Sport, Belmont: Wadsworth Pub. Co., 1996.
    Ratner, Carl. Activity as a Key Concept for Cultural Psychology, Culture and Psychology (2) , 1996, pp.407-434.
    Ratner, Carl. In Defense of Activity Theory, Culture and Psychology (3),1997, pp.211-223.
    Rubicam, Harry Cogswell, Men at work in the mountain states , New York : Putnam, 1960.
    Swanson, Richard A. & Spears, Betty . History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Madison Wis.: Brown & Benchmark, 1995.
    Tsurumi, E. Patricia. 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 Taiwan, 1895-1945.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1977.
    Veblen, Thorstein.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New York: Prometheus, 1998.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89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