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繼晴
YANG, Chi-Ching
論文名稱: 華人與北美華裔的文化比較:從電影探討婚姻與家庭關係
Cultural Comparisons between Ethnic Chinese and Overseas Chinese in North America: exploring marriage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through movies
指導教授: 林振興
Lin, Zhen-Xing
口試委員: 林振興
LIN, Zhen-Xing
楊秉煌
YANG, Ping-Huang
林建宏
LIN, Chien-Hung
口試日期: 2024/01/0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4
中文關鍵詞: 華人與北美華裔的文化對比華語電影文化教學華人移民身分認同華人家庭觀念華人婚姻觀念
英文關鍵詞: comparison of Ethnic Chinese and Overseas Chinese in North America cultures, cultural teaching through Mandarin-language films, identity recognition of Chinese immigrants, Chinese family concepts, Chinese marriage concepts
研究方法: 比較研究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32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家庭觀念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大,而婚姻,是將兩個個體,乃至於兩個家庭連結在一起的重要因素,婚姻與家庭觀念之間互相影響。中華文化對家的依附性很高,家,常是影響決定的重大因素;而西方文化較強調個人,當與家庭產生衝突時,要如何在個人與家庭兩者之間取捨平衡,成了一門很重要的課題。
    隨著時代的推移,傳統華人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影響,從關係主義漸漸偏向個人主義,華人移民與其後代也因成長背景不同,世代間可能也會產生行為與觀念上的拉扯。時至今日在華人文化社會中,仍有許多人認為兒女的婚姻大事是父母的「管轄範圍」。
    伴隨亞洲經濟崛起,各國都開始有學習華語的需求,除了語言,文化也是一個重要的領域。快速發展的科技已然成為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利用電影作為教學媒介,不但可以提供真實語料,也可以使學習者更容易投入及理解。
    本研究希望藉由分析比較《瘋狂亞洲富豪》以及《包子》兩部影片中,各個角色間的情感、身分改變,說明華人與華裔的文化間,因關係主義和個人主義而對家庭與婚姻觀念的不同之處,所得之分析結果顯示,華人因關係主義影響,強調家的整體性,而婚姻可能會成為打破家庭協調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通過層層審核;華裔則因為受到個人主義影響,相對重視婚姻自主,以及夫妻共組之新家庭和原生家庭間的獨立性。期待所得之研究結果,可以做為未來在華語文化對比研究的參考。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ideals on an individual is profound, with marriage serving as a pivotal factor linking two individuals and their families. Chinese culture often sees family considerations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decision-making. In contrast, Western culture places a stronger emphasis on individualism.
    There is a growing global demand for Mandarin language learning. In language instruction, the use of films as educational tools not only provides authentic linguistic materials but also aids learners in immersion and comprehension.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emotional and identity shifts among characters in the films "Crazy Rich Asians" and "Baozi", this research seeks to elucidat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thnic Chinese and Overseas Chinese in North America regarding relationalism and individualism and their impact on family and marriage concepts. Results suggest that Ethnic Chinese individualism emphasizes the holistic nature of the family, making marriage a potential disruptor of familial harmony that requires careful scrutiny. On the other hand,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North America, influenced by individualism, prioritizes marital autonomy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new family unit from the original family.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im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cross-cultural studies within Mandarin-speaking communiti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文化在華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9 第二節 影音教學的重要性 19 第三節 華人移民的身分認同 22 第四節 婚姻與家庭觀念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9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2 第四章 文本分析結果 45 第一節 電影介紹 45 第二節 電影情節分析 48 第三節 小結 91 第五章 文化對比分析結果 93 第一節 文化對比相似處 93 第二節 文化對比相異處 9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兩部電影中的主要角色設定 105 第二節 兩部電影中的重要情節 109 第三節 兩部電影中的文化差異 111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13 第五節 未來發展與建議 115 參考文獻 117

    中文文獻
    中國文化研究院(2024)。個人主義。中國文化研究院。取自https://ls.chiculture.org.hk/tc/idea-aspect/79
    孔子學院總部(2014)。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修訂版)。北京市: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任兆璋(2017)。結婚前,結婚後:成長與改變。上海市:商務印書館。
    皮克斯動畫工作室(2018)。包子。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伊慶春(2009)。回應<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32),187-197。
    安口食品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21)。包子,中式傳統美食的好滋味。安口食品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取自https://www.anko.com.tw/zh-TW/news/News-epaper-202101.html
    李貞德(1990)。評論布魯克著《中古的婚姻觀念》。台灣大學機構典藏,n4,163-168。
    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上):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台北市:允晨文化。
    李明歡(2000)。20世紀西方國際移民理論。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12-18。
    吳新興(2003)。各國喬務機關概況。僑委會。取自https://www.ocac.gov.tw/OCAC/File/EBook/289/EBook_25747729.PDF
    吳懿珊(2013)。現代婚姻樣態分析—從婚前經驗與華人性格探討婚姻溝通、婚姻承諾與婚姻品質間之關係。臺北市:國防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李慶芳(2014)。文化就是生活態度與方式。跨域研究與個人職性修練的反思。取自https://reskm98.blogspot.com/2024/01/blog-post_89.html
    沅汰(2019)。古代糧食的吃法「粒食」和「粉食」。每日頭條。取自https://kknews.cc/zh-tw/other/yz4kg9n.html
    李惠筠(2022)。華語電影融入語言與文化教學設計研究—以電影 《喜宴》為例。高雄市:文藻外語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周大鳴&高崇(2001)。城鄉結合部社區的研究。社會學研究,4,99。
    宛兒(2010)。中國飲食文化-蒸麵點小論文式報告。痞客邦。取自https://venus150106.pixnet.net/blog/post/37669493
    亞美傳統美食宅配網(2011)。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麵點文化。亞美傳統美食宅配網。取自http://www.yameile.com.tw/article.php?id=26
    林慧玉(2012)。家庭教育對海外華人教育之意義—以非群居華社之美國華人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周韋伶(2016)。中高級華語電影教學設計。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周敏(2017)。分層同化論:新移民第二代研究的理論突破。21-34。北京大學。
    林棋澔(2023)。成年初顯期子女因應父母親心理控制介入其愛情關係發展之經驗敘說。臺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66。
    陳志明(2012)。遷徙、家鄉與認同: 文化比較視野下的海外華人研究。新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盈羽(2012)。真實語料在初級華語文教學之應用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馬寶蓮(2013)。台灣華語文相關系所 [華人社會與文化] 課程綱要舉隅與論析。臺北大學中文學報,13,65-80。
    徐欣萍(2015)。華人社會關係互動中的緣關認知運作歷程與因應行動探討。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陳永寶(2020)。書評:朱利安,《聖人無意-或哲學的他者》(中譯本)。哲學與文化,47(12),169-172。
    陳嘉惠(2022)。華語故鄉或他鄉——葡萄牙第二代與1.5代華裔移民身份認同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徐雨村(2022)。馬來西亞砂拉越的南島語族人類學研究史的主題探析:親屬,宗教與族群關係。Asia-Pacific Research Forum(No. 71)。
    徐以琳(2023)。各國喬務機關概況全球民調/巴基斯坦 親上加親比較好?巴基斯坦民調稱 現近親通婚仍盛行。臺灣調查網。取自https://reurl.cc/134yRQ
    張從興(2003)。華人,華語的定義問題。香港: 語文建設通訊,74。
    張素卿(2005)。多媒體概述。東吳大學圖書館館訊,21,25-30。
    許詩淇、黃囇莉(2009)。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華人父母角色義務對親子衝突與親子關係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1(3),295-317。
    張祐誠(2010)。華人社會孝道文化親子議題的心理劇模式建構—任務分析法的應用。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許詩淇(2015)。倫理本位文化中的親子角色義務與親子互動。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許詩淇&葉光輝(2019)。華人人際及群際關係主題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51),33-88。
    張志恒(2019)。跨文化比較與華語電影教學—以《三國演義》及《赤壁》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教育部(2017)。教育部異體字字典。教育部。取自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home.do。
    黃望青(1989)。新加坡如何開發它僅有的資源——人力?南洋問題研究, (4),49-53。
    黃光國(1999)。也談“人情”與“關係”的構念化。本土心理學研究,(12),215-248。
    黃光國(2009)。儒家關係主義-哲學反思、理論建構與實徵研究。新北市: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黃菁瑜(2012)。華人父母教養方式的跨文化研究探討。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取自https://reurl.cc/80nQXd。
    黃應貴、翁士恆、彭榮邦、李維倫、陳怡君、呂玫鍰(2017)。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構。新北市:群學出版社。
    黃劭晴(2023)。跨文化比較與華語電影教學—以「婚慶」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黃明居&梁詩婉(2012)。引用文獻分析為基礎的多評準期刊評選模式之研究。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8(2)。
    馮澤文(2014)。論婚姻制度之演變及保障。,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彭妮絲(2016)。模因視角下華語文文化認知暨教學探究。人文研究期刊,(13),95-120。
    華納影業(2018)。瘋狂亞洲富豪。美國:華納影業。
    葉光輝、黃宗堅、邱雅沂(2006)。現代華人的家庭文化特徵:以台灣北部地區若干家庭的探討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5),141-195。
    萬明鋼, & 王舟(2007)。族群認同族群認同的發展及測定與研究方法。世界民族,(3),1-9。
    葉光輝(2009)。台灣民眾的代間交換行為:孝道觀點的探討。本土心理學研究,(31),97-141。
    葉光洲(2012)。真論西歐婚姻法法制化起源—以第1至12世紀之世俗婚姻法(SecularMarriageLaw)與教會婚姻法(TheMarriageofCanonLaw)之沿革及相互影響為探討中心。,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楊晉龍(2017)。明清經學關聯性的一種考察—論清代官編《 詩經》 專著徵引名人的詮解及其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51),119-146。
    輔仁大學外語學院跨文化領域溝通中心(2013)。中華文化多語談:飲食文化。輔仁大學外語學院跨文化領域溝通中心。取自http://ccc.fl.fju.edu.tw/List/ConceptIntro.asp?C_ID=405
    維基百科(2023)。三書六禮。維基百科。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89%E6%9B%B8%E5%85%AD%E7%A6%AE。
    維基百科(2024)。三明治。維基百科。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89%E6%98%8E%E6%B2%BB
    劉政宏、張景緩、許鼎延&張瓊文(2005)。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成分之分析及其對學習行為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7(2),173-196。
    劉宏(2009)。海外華人研究的譜系:主題的變化與方法的演進。華人研究國際學報,1(02),1-27。
    蔡雅雯(2012)。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之敘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蔡建成(2015)。多媒體教學對國小學生之資訊教育學習成效的影響。高雄市: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暮凝Dada(2018)。美國同學:「我們還真沒什麼食物文化,方便就好。」──「美式」速食店遍佈全球,背後的「文化」是什麼?。換日線。取自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9476
    謝劍(2005)。東南亞華人的認同問題:對 RJ Coughling 雙重認同理論的再思考。臺灣東南亞學刊,3(2),3-18。
    賴志昶(2019)。包子藏母愛 劉碧青動畫引共鳴。中時新聞網。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302000167-260309?chdtv
    蘭林友(2003)。論族群與族群認同理論。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3), 26-31。
    羅翊芳(2016)。跨文化比較與華語電影教學--以「死亡」議題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Diane(2017)。北美飲食文化。JIBAO。取自https://jibaoviewer.com/project/587f1c12564ebf167abbf5b7
    EPRIS(2023)。中西方結婚婚禮習俗大不同 龍鳳掛VS婚紗 搞懂這些異國戀沒問題。EPRIS。取自https://www.epris.com.tw/Article/Detail/61893?lang=zh-TW。
    英文文獻
    Allport, G. W., Clark, K., & Pettigrew, T.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Abrams, D., & Hogg, M. A. (1988). Comments on the motivational status of self‐esteem in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8(4), 317-334.
    Anderson, B. (2020).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In The new social theory reader (pp. 282-288). Routledge.
    Boas, F. (1911).The mind of primitive man: a course of lectures delivered before the Lowell institute, Boston, Mass., and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Mexico, 1910-1911. Macmillan.
    Boas, F., Darnell, R., & Lewis, H. S. (1928). Anthropology and modern life. Routledge.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Berger, A. A. (1995).Cultural criticism: A primer of key concepts(Vol. 4).Sage Publications.
    Chua, H. F., Boland, J. E., & Nisbett, R. E. (2005). Cultural variation in eye movements during scene perceptio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02(35), 12629-12633.
    Erikson, E. H. (1993).Childhood and society. WW Norton & Company.
    Erikson, E. H. (1994).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WW Norton & company.
    Eagleton, T. (2008). Culture Is Ordinary. Key Words: A Journal of Cultural Materialism, (6), 8-15.
    Fiske, A. P. (1991).Structures of social life: The four elementary forms of human relations: Communal sharing, authority ranking, equality matching, market pricing. Free Press.
    Foa, E. B., & Foa, U. G. (2012). Resource theory of social exchange.Handbook of social resource theory: Theoretical extensions, empirical insights, and social applications, 15-32.
    Gross, P.L.K., & Gross, E.M. (1927). College libraries and chemical education. Science, New Series,66(1713), 385-389.
    Hall, S. (1989). Ethnicity: Identity and difference.Radical America,23(4), 9-20.
    Hertz, R. (2006). Single by chance, mothers by choice: How women are choosing parenthood without marriage and creating the new American famil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ang, Ching-Yu Soar. & Lamb, Michael. (2012) Chinese Parenting and Children's Compliance to Adult- A Cross-cultural Comparative Stud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Hall, S. (2015).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pp. 392-403). Routledge.
    Krippendorff, K. (1980). Validity in content analysi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Kim, J. (1981). Processes of Asian American identity development: A study of Japanese American women's perceptions of their struggle to achieve positive identities as Americans of Asian ancestry.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Lévi-Strauss, C. (1949). Histoire et ethnologie. Revue de Métaphysique et de Morale, 54(3/4), 363-391.
    Kerlinger, P., & Lein, M. R. (1986). Differences in winter range among age-sex classes of Snowy Owls Nyctea scandiaca in North America. Ornis Scandinavica, 1-7.
    Morley, D. (2003).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Routledge.
    Nesdale, D., Rooney, R., & Smith, L. (1997). Migrant ethnic identity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8(5), 569-588.
    Russell, M. J., Hall, A. J., & Turner, D. (1989). In vitro growth of iron sulphide chimneys: possible culture chambers for origin‐of‐life experiments. Terra Nova, 1(3), 238-241.
    Sellin, T. (1938). Culture conflict and crim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44(1), 97-103.
    Sherif, M., & Sherif, C. W. (1953). Groups in harmony and tension; an integration of studies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Tylor, E. B. (1871). 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art and custom (Vol. 2). J. Murray.
    Taylor, C. (1992).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R. (1958). Culture is ordinary. Schooling the symbolic animal: Social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of education, 74.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