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瑋芬 |
---|---|
論文名稱: |
戰後台語文學運動e開展:1986-1991 |
指導教授: | 李勤岸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台文 |
論文頁數: | 138 |
中文關鍵詞: | 台語文學 、台語文學運動 、台語文學論爭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4 下載:2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文是以戰後ê台語文學運動作研究對象,探討運動tī 1986年以後開展出來ê原因,以及運動ùi 1986年到1991年中間開展ê過程kap開展出來ê面貌。
本文指出戰後台語文學運動開展ê背景,是1970年代尾期發生美麗島事件了後,相續落來整個1980年代政治社會運動ê chhiaⁿ-iāⁿ,致使台灣人ê自我認同開始變動,主體性mā ta̍uh-ta̍uh ùi中國sóa移來台灣,加上台語tī政治長期壓制之下產生反彈,語言意識漸漸產生。台語文學運動著tī這種背景下底來得著開展。
戰後台語文學運動khiā tī台灣主體ê立場,來思考台灣民族、文學、語言、文字ê關係,m̄-nā接引日本時代台灣話文論爭ê種籽,mā接收歐洲民族主義ê語言觀,開展出「言文一致」kap「民族語言文學論」兩個理論來支持運動,並且beh來kā「台灣文學」做再定義。Mā是因為這兩個理論來引起兩擺ê論戰。
Tī運動ê實踐上,1991年台語文學專門刊物《蕃薯詩刊》kap偏屬台語文運動性刊物ê《台文通訊》創刊,加上《台灣文藝》ê台語文學版面、《民眾日報》ê「台語文學特刊」,箍óa台語文學者,mā h³台語文學運動初步掌握著發聲ê工具以及作品發表ê舞台。Tī這個階段,文類ê發展ùi詩孤一類,湠到散文、小說kap戲劇,mā有濟濟作家相續加入運動kap創作。
Abstract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movemen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after the end of World War 2, discussing issues involved in the cause of the movement spreading out in 1986,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vement from 1986 until 1991, and the appearance of the movement after its growth.
The movement of postwar Taiwanese literature developed in the late Seventies after the Formosa incident occurred. In the Eighties, the blooming political movement led to the rise of the self-identity of Taiwanese people, and also gradually transformed the Chinese subjectivity into Taiwanese. Furthermore, native language consciousness sprang up due to the easing of long-term political oppression on Taiwanese languages. This was the backgrou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ese literature movement.
In the postwar years, the movemen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served as the voice of the emerging Taiwanese national identity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aiwanese nation, literature, languages, and scripts. The movement not only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portions of its predecessor, the Taiwanese Colloquial Writing Movement during the Japanese era, but also borrowed vernacular conception from the European nationalism. Moreover, it advanced two theories - "the correspondence of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and "the national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o support the movement itself, and used these theories to redefine "Taiwanese Literature." These theories also caused the two major movements of Taiwanese colloquial writing.
As the movement grew and matured, several periodicals offered broad and specific overviews of the evolution - "Han-chi Poetry Quarterly" 'Sweet Potato Poetry Quarterly' as a specialized periodical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and "Tai-bun Thong-sin" 'Taiwanese Writing Forum' as a periodical of the movement in Taiwanese writing which began publication in 1991. Also, the printed pag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in " Tai-oan Bun-ge" 'Taiwan Literature and Art' and the special issu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in "Bin-chiong Jit-po" 'Common People Daily' gathered a group of scholars of Taiwa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nd provided the Taiwanese literature movement the medium and means of distribution for early publication. In this phase, the genre developed from the category of poetry to prose, fiction, and drama, and many writers joined the movement and helped it gain the critical mass of continuous publication.
參考冊目
(一)、專冊、合集、選集
大衛.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著,周蔚譯。《語言的死亡》。台北市:貓頭鷹,2001年3月。
艾瑞克.霍布斯邦(E.J. Hobsbawm)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市:麥田,1997年6月。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台灣話講座》。台北市:前衛,2000年4月。
——,《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市:前衛,2000年4月。
中島利郎編,《193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2003年3月。
向 陽,《土地的歌》。台北市:自立晚報,1985年8月。
古繼堂,《臺灣新詩發展史》。台北市:文史哲,1997年1月。
——,《簡明臺灣文學史》。台北市:人間,2003年7月。
羊子喬,《神祕的觸鬚》。台北市:台笠,1996年6月。
呂興昌主編,《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市:前衛,1999年1月。
李 喬,《小說入門》。台北市:大安出版社,2002年9月。
李 喬,《文化.台灣文化.新國家》。高雄市:春暉,2001年3月。
李勤岸,《語言政策KAP語言政治》。台南市:真平企業,2003年7月。
——,《李勤岸台語詩集》。台南縣: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5。
——,《李勤岸台語詩選》。台南市:真平企業,2001年7月。
宋澤萊編《台語小說精選卷》。台北市:前衛,1998。
宋澤萊,《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市:前衛,1988年5月。
——,《弱小民族》。台北市:前衛,1987。
——,《誰怕宋澤萊:人權文學論集》。台北市:前衛,1986。
——,《福爾摩莎頌歌》。台北市:前衛,1983年11月。
――,《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台北市:草根,1996年5月。
李篤恭編,《台語文研究會議—台語文字統一標準化運動論述集》。未出版,1991。
林宗源,《補破夢》。高雄:春暉,1984年7月。
——,《林宗源台語詩選》。台北市:自立晚報,1988。
林央敏主編,《語言文化與民族國家》。台北市:前衛,1998年10月。
——,《台語散文一紀年》。台北市:前衛,1998。
——,《台語詩一甲子》。台北市:前衛,1998。
林央敏,《林央敏台語文學選》。台南市:真平企業,2001。
——,《故鄉台灣的情歌》。台北市:前衛,1997。
——,《台語文化釘根書》。台北市,前衛,1997。
——,《台語文學運動史論》。台北市:前衛,1997年11月。
——,《駛向台灣の航路》。台北市:前衛,1992年5月。
——,《台灣人的蓮花再生》。台北市:前衛,1988年8月。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市:麥田,2001年10月。
——,《長廊與地圖:台灣新詩風潮簡史》。台北市:向陽工坊,2002年10月。
林進輝編,《臺灣語言問題論集》。台北市:台灣文藝,1983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北市:允晨文化,1996年7月。
——,《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市:允晨文化,2001年5月。
河原功著,莫素微譯,《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與日本文學的接點》。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2004年3月。
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著,廖兆陽譯,《中日會診台灣》。台北市:故鄉,1988年6月。
東方白,《雅語雅文》。台北市:前衛,1995年7月。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台北市:允晨文化,2002。
施正鋒,《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市:前衛,2000年8月。
——,《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市:前衛,2001年10月。
施正鋒編,《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市:前衛,1995年4月。
——,《語言政治與政策》。台北市:前衛,1996年8月。
——,《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台北市:前衛,2002年12月。
施敏輝(陳芳明)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市:前衛,1988年9月。
胡民祥編,《台灣文學入門文選》。台北市:前衛,1998年10月。
——,《燭火闖關:蔡正隆博士紀念文集》。台北市:前衛,1999。
胡民祥,《胡民祥台灣文學選》。台南市:真平企業,2002年7月。
——,《胡民祥台語文學選》。台南縣:台南縣立文化中心,2001年9月。
洪惟仁,《台語文學與台語文字》。台北市:前衛,1992年5月。
——,《台灣語言危機》。台北市:前衛,1992年5月。
——,《台灣方言之旅》。台北市:前衛,1999年12月。
姚嘉文,《民主、自決、救台灣》。台北市:生活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3月。
高天生,《台灣小說與小說家》。台北市:前衛,1994年12月。
許極燉,《台灣話流浪記》。台北市:台灣語文,1988年2月。
——,《臺語文字化的方向》。台北市:自立晚報,1992年9月。
張富美編,《台灣問題討論集》。台北市:前衛,1988年9月。
張春凰、江永進、沈冬青合著,《台語文學概論》。台北市:前衛,2002年10月。
張春凰,《青春e路途—我e生活台文》。台北市:台笠,1994年10月。
張金墻,《斷裂與再生—《台灣文藝》研究(1964~1994)》。臺南市:臺南市文化中心,1999年6月。
陳 雷,《百家春》。台北市:自由時代,1988年8月。
——,《永遠ê故鄉—陳雷台語文學選集》。台北市:旺文,1994年2月。
——,《陳雷台語文學選》。台南縣:台南縣文化中心,1995年11月。
——,《陳雷台語文學選》。台南市:真平企業,2001年10月。
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市:聯經,1998年12月。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市:麥田,2002年4月。
陳芳明編,《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市:前衛,1996年12月。
陳佳宏,《海外台獨運動史》。台北市:前衛,1998年10月。
陳美如,《臺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圖書,1998年2月。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編者自印,1978年4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市:春暉,1998年11月,再版。
彭 歌,《不談人性.何有文學》。台北市:聯經,1978年9月。
黃勁連,《雉雞若啼》。台北市:台笠,1991年5月。
——,《潭仔墘手記》。台南市:台江,1996年4月。
——,《黃勁連台語文學選》。台南縣:台南縣文化中心,2001年9月。
——,《黃勁連台語文學選》。台南市:真平企業,2001年11月。
黃沛榮編,《當前語言問題論集》。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1994。
葉石濤,《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遠景,1979。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台北市:遠景,1985年6月。
——,《走向台灣文學》。台北市:自立晚報,1990年3月。
——,《台灣文學入門》。高雄市:春暉,1999年10月。
——,《台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文學界,1999年10月。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市:前衛,1997年6月。
曾慶瑞、趙遐秋合著,《台獨派的臺灣文學論批判》。台北市:人間,2003年7月。
黃恆秋,《擔竿人生》。高雄市:愛華,1990年1月。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市:文鶴,1993。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k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市:時報文化,1999年4月。
楊允言主編,《台語這條路》。台北市:台笠,1995年2月。
廖咸浩,《愛與解構》。台北市:聯合文學,1995年10月。
廖瑞銘,《生活中ê美感》。台北市:台笠,1996年3月。
蔣為文,《語言、認同與去殖民》。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2005年1月。
鄭良偉編,《台語詩六家選》。台北市:前衛,1990年5月。
——,《演變中的臺灣社會語文》。台北市:自立晚報,1990年1月。
——,《走向標準化的台灣話文》。台北市:自立晚報,1989年2月。
鄭穗影,《台灣語言的思想基礎》。台北:臺原,1998年1月。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市:時報文化,1994年7月。
應鳳凰編著,《一九八四年文學書目》。台北市:大地,1986年3月。
羅肇錦,《語言與文化》。台北市:國文天地,1990年10月。
(二)、報紙、期刊及其他單篇論文
王甫昌,〈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1996年7月,129-197。
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1989年,71-116。
方鴻明整理,〈台語文化的現在與未來—洪惟仁、金恒煒、楊憲宏、向陽座談〉。《新文化》,第6期,1989年7月,61-67。
向 陽,〈對土裏醒過來的聲音—試論戰後台語詩的崛起及前途〉。《蕃薯詩人集刊○1—鹹酸甜的世界》, 1991年8月,49-70。
——, 〈民族想像與大眾路線的交軌—1930年代台灣話文論爭與台語文學運動〉。發表於「台灣發展重大事件研討會」,2004,11月27日。
江士林(Marshall Johnson)著,丘延亮譯,〈將宰制「自然」化:從跨文化比較與歷史觀照的角度論語言及其他建制的「國族」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1997年2月,79-120。
羊子喬,〈談台語詩〉。《自立晚報》,1986年6月25日。
宋澤萊,〈寫在發表前—台語文字化時代的來臨〉。《台灣新文化》,第9期,1987年6月,62-63。
——,〈論台語小說中驚人的前衛性與民族性—試介賴和、黃石輝、宋澤萊、陳雷、王貞文的台語小說〉。《台灣新文學》,第10期,1995年4月262~290。
——,〈論林央敏文學的重要性—繼黃石輝、葉榮鐘之後又一深化台灣文學的旗手〉。《台灣新文學》,第3期,1997年8月,213-232。
——,〈試介李勤岸、胡民祥、莊柏林、路寒袖、林沈默、謝安通、陳金順、藍淑貞的臺語詩—九○年代台語詩的一般現象〉。《台灣新文學》,第12期,1999年7月,267-286。
——,〈存在主義.鄉土主義.政治新領導〉。《台灣新文學》,第16期,2000年9月4-17。
——,〈林宗源、向陽、宋澤萊、林央敏、黃樹根、黃勁連影響下的兩條臺語詩路線—閱讀台語詩人選有感〉。《海翁台語文學》,第1期,2001年2月,56-75。
李 喬,〈寬廣的語言大道〉。《自立晚報》,1991年9月27日。
李勤岸,〈從愛爾蘭看台灣—愛爾蘭語言運動與台語文運動之比較〉。《台灣歷史學會會訊》,第18期,2004年5月,16-27。
——,〈歷史不斷重演ê台灣文學運動〉。《台文通訊》,第35期,1994年12月。
李筱峰,〈知識分子與政治革新運動〉,載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知識分子與台灣發展》。台北市:中國論壇,1989年。
李衍良、黃佳琪,〈訪林央敏〉。《台灣新文學》,第3期,1997年8月,31-46。
呂興昌,〈走向多音交響的語言共同體—從台灣文學的翻譯談起〉。《文學台灣》,第3期,1992年6月,5-8。
——,〈多音交響的可能—論台灣文學語言的歷史發展〉。收於: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合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1996年。
——,〈頭戴台灣天.腳踏台灣地〉。收於:莊萬壽等編,《臺灣文學與社會—第二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師大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98年,頁221-239。
——,〈台語文學的邊緣戰鬥―以八、九○年代台語文學論爭為中心〉。收於: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邁向21世紀的台灣民族與國家論文集》。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1年,291-305。
呂正惠,〈從方言和普通話的辯證關係看台灣文學的語言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2期,1992年,65-84。
呂美親,〈八○年代台語文學ê突圍:以《台灣新文化》作觀察對象〉,第三屆台灣文學研究生研討會論文。2006年6月。
林 旺,〈植下那語文的大樹深根—台灣語文之歷史探討與比較研究〉。《台灣新文化》,第17期,1988年2月,27-37。
林央敏,〈不可扭曲台語文學運動—駁正廖咸浩先生〉。《民眾日報》,1989年7月9-10日。
——,〈回歸台灣文學的面腔〉。《自立晚報》,1991年9月6-7日。
——,〈台語文運動愛行ê方向〉。《台文通訊》,第28期,1994年2月。
——,〈台灣文學昧使逃避語言ê界定〉。《台文通訊》,第34期,1994年10月。
——,〈回看九○年代的台語文運動〉。《台灣歷史學會會訊》第18期,2004年5月,39-49。
林宗源,〈行自己的路,唱自己的歌〉。《笠》,第82期,1977年12月。
――,〈以自己的語言、文字,創造自己的文化〉。《笠》,第93期,1979年10月,39-41。
——〈母語活在咱的心〉。《笠》,第107期,1982年2月,44-45。
——,〈沈思與反省〉。《台灣文藝》,第104期,1987年1月,13-16。
——,〈按本土文學看台灣語言〉。《台灣文藝》,第117期,1989年5-6月,98-105。
――,〈談台語詩的前途〉。《笠》,第159期,1990年10月,125-130。
——,〈我對台語文學的追求及看法〉。《台灣文藝》,第120期,1990年1-2月,31-35。
——,〈建立有尊嚴的台灣文學〉。《蕃薯詩人集刊○1—鹹酸甜的世界》,1991年8月,6-9。
——,〈台語文學就是台灣文學〉。《蕃薯詩人集刊○2—若夠故鄉的春天》,1992年4月11-13。
——,〈按我的經驗講寡戰後台語詩的狀況〉。《蕃薯詩人集刊○3—抱著咱的夢》,1992年10月,54-57。
林淇瀁,〈從民間來、回民間去:以台語詩集《土地的歌》為例論民間文學語言的再生〉。《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1998年,287-300。
林亨泰,〈台灣文學的構成與條件〉。《台灣春秋》,1989年12月,336-338。
林瑞明,〈現階段台語文學之發展及其意義〉。《文學台灣》,第3期,1992年6月,12-31。
——,〈臺灣文學的再構成.戰後台灣文學的再編成〉。《台灣新文學》,第4期,1996年4月,261-274。
林清標,〈台語文字標準化的感想〉。《台灣文藝》,第116期,1989年3-4月,103-106。
林芷琪,〈枝葉代代湠,唔驚落塗爛―談蕃薯詩社kap詩刊〉。《菅芒花詩刊》,革新4號,69-75。
松永正義,〈台灣的日語文學及台語文學〉。《中外文學》,31:10,1993年3月,11-28。
洪惟仁,〈台灣的語言政策及語言問題〉。《新文化》,第5期,1989年6月,70-79。
——,〈令人感動的純化主義〉。《自立晚報》,1989年7月6-7日)。
——,〈事非經過不知難—敬答台語文的批評者〉。《台灣文藝》,第120期,1990年1-2月,23-30。
——, 〈本土語言教育的問題〉。《現代學術研究》,第3期,1990年7月,183-240。
——,〈台灣語文學會成立經過〉。《台語文摘》,5:1,1992年1月,49-50。
洪 鯤(洪惟仁),〈台語音標的檢討與協調—鄭良偉、洪惟仁、羅肇錦、趙順文、阮德中、趙天儀、林宗源、黃勁連、簡上仁、陳恒嘉座談〉。《新文化》,第6期,1989年7月,68-75。
——, 〈台語文字化个理論佮實際〉。《台語文摘》,5:4,1992年11月,12-32。
洪金聲,〈台灣民族的誕生〉。《台灣新文化》,第12期,1987年9月,21-29。
吳 笑,〈台灣文化的心理建設(一)〉。《台灣文化》,第1期,1986年6月,4-11。
——,〈台灣文化的心理建設(三)—文化,伊的母親叫語言〉。《台灣文化》,3,1986年12月,10-14。
周慶華,〈臺語文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古典文學》,第12期,1992年10月,339-357。
周華斌,〈「蕃薯詩社及《蕃薯詩刊》初探〉。發表t„「語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12月。
胡民祥,〈台灣新文學運動時期「台灣話」文學化的探討〉。《台灣文化》,第3期,1986年12月,21-29。
——,〈台語文字化的第一步〉。《蕃薯詩人集刊○1—鹹酸甜的世界》,1991年8月,11-14。
——,〈動態看待台灣文學語言〉。《蕃薯詩人集刊○3—抱著咱的夢》,1992年10月,17-20。
——,〈演變中兮台灣文學語言〉。《蕃薯詩人集刊○5—台灣製》,1993年12月,1-15。
――,〈台語詩六家選是長流水〉。《蕃薯詩刊○6―油桐花若開》,1994年8月,37-44。
——,〈臺語文學夠今的發展及未來的方向〉。《海翁台語文學》,第3期,2001年6月,14-22。
施俊州,〈是台語文學,也是台灣文學〉。《國家台灣文學館通訊》,第3期,2005年4月,32-39。。
高天生,〈多元社會的豐饒與貧瘠—八十年代台灣文學脈動和發展芻論〉。《現代學術研究》,4,(1991,5月)49-73。
韋政通,〈三十多年來知識份子追求自由民主的歷程—從《自由中國》、《文星》、《大學雜誌》到黨外的民主運動。〉收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市:中國論壇,1985年。
尉天驄,〈三十年來臺灣社會的轉變與文學的發展。收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市:中國論壇,1985年。
許雪姬,〈台灣光復初期的語言問題—以二二八事件前後為例〉。《思與言》,29:4,1993年12月,55-104。。
許水綠(胡民祥),〈筆尖指向現實—台灣文學作品與社會生命〉。《台灣新文化》,第13期,1987年10月,52~59。
——,〈舌頭與筆尖合一:台語文學運動的深層意義〉。《台灣新文化》,第15期,1987年12月,94-103。
許極燉,〈台灣文學著愛用台語來栽培〉。《蕃薯詩人集刊○3—抱著咱的夢》,1992年10月,9-16。
陳千武,〈台灣國語詩的創作〉。《台灣時報》,1988年10月14日。
陳嘉宗,〈台語文學〉。《民眾日報》,1988年12月14日。
——,〈台語文學不等於台灣文學〉。《中國論壇》,第331期,1989年7月10日。
陳翠蓮,〈去殖民與再殖民的對抗:以一九四六年「臺人奴化」論戰為焦點〉《台灣史研究》,9:2,2002年12月,145-201。
陳界華,〈「文學運動」前言〉。《中外文學》,14:1,1985年6月,170-178。
陳 雷,〈漢羅合用法一致性ê問題〉。《蕃薯詩人集刊○4—郡王牽著我的手》,1993年6月,75-76。
——,〈台灣文學發展ê下一個階段〉。《蕃薯詩人集刊○3—抱著咱的夢》,1992年10月,79-80。
陳金次,〈嚴重亮起紅燈的台灣語言—評四十餘年來的語言政策〉。《台灣文藝》,第114期,1988年11-12月,71-77。
陳德樺,〈台語文運動Ê社會意義〉。收入:楊允言、張學謙編《台灣民族普羅大眾ê語言:白話字》,高雄市:台灣羅馬字協會,2003年。
陳明仁,〈台灣語文的爭論:台灣青年歇熱研討營「台灣語文復興運動」引言補充材料〉。《台灣文藝》,第133期,1992年11月,137-142。
――,〈按蕃薯詩刊、台文通訊到台語文學有聲叢刊〉。《蕃薯詩刊○6―油桐花若開》,1994年,31-36。
陳慕真,〈走向台灣民族的文學革命―論八、九○年代的台語文學論爭〉。《台灣文學評論》,6:1,2006年1月,145-160。
張學謙,〈母語讀寫kap語言保存計劃〉。《台東師院學報》,第10期,2003年,155-172。
——,〈書寫ê意識型態分析:用《台灣青年》做例〉。《東師語文專刊》,第12期,1999年,205-236。
張裕宏,〈搶救台灣本土語言文化的首要工作〉。《台灣文藝》,第113期,1988年9-10月)58-60。
張曉春,〈知識分子與社會運動〉。收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知識分子與台灣發展》。台北市:中國論壇,1989年。
彭瑞金,〈台灣文學應以本土化為首要課題〉。《文學界》,第2期,1982年4月,1-3。
——〈先有獨立的台灣文化才有台灣〉。《台灣文化》,革新6,1988年9月4-9。
——,〈本土文學與本土語文學〉。《自立晚報》,1991年4月28日。
——,〈請勿點燃語言炸彈〉。《自立早報》,1991年10月7日。
——,〈語、文、文學〉。《自立晚報》,1991年10月27日。
游 喚,〈八十年代台灣文學論述之變質〉。《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5期,1992年7月。
詹宏志,〈兩種文學心靈――評兩篇聯合報小說獎得獎作品〉。《書評書目》,第93期,1981年1月,23-32。
楊允言,〈台語文字化个過去佮現在〉。《台灣史料研究》,第1期,1993年2月,57-75。
——,〈台語文運動簡介〉。《台灣史料研究》,第1期,1993年2月,186-187。
——,〈台灣福佬話拼音符號的回顧與分析〉。《大漢學報》,第13期,1999年,257~273。
——,〈台語羅馬拼音的三角難題〉。《大漢學報》,第18期,2003年11月,79~92。
楊青矗,〈痛苦煎熬三十年—作家與非本土語言〉。《民眾日報》,1986年1月13日。
廖咸浩,〈需要更多養分的革命―「台語文學」運動理論的盲點與囿限〉。《自立晚報》,1989年6月16日。
——,〈方言的文學角色:三種後結構視角〉。《中外文學》,19:2,1990年,92-106。
廖瑞銘,〈台語白話文運動正確ê方向〉。《台文通訊》,第22期,1993年7月,1-2。。
廖毓文,〈臺灣文字改革運動史略〉。原載於:《臺北文物》,3:3、4:1,1954年12月10日-1955年5月5日)。後收入: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五‧文獻資料選集》,台北市:明潭出版社。。
廖慧萍,〈林宗源的文學觀念—對台語文學運動者的省察〉。《雲漢學刊》,第7期,2000年6月,81-105。
羅文傑(鄭良光),〈滅種中的台灣語言〉。《蕃薯詩人集刊○1—鹹酸甜的世界》,1991年8月,21-24。
——,〈台灣文學ê盲點〉。《蕃薯詩人集刊○3—抱著咱的夢》,1992年10月,81-83。
羅肇錦,〈找不到定位的符號—臺灣話〉。收於:龔鵬程編:《一九九一文化評論》,台北市:三民書局,1991年。
鄭良偉,〈羅馬字及台語文字化〉。《台灣文藝》,第115期,1989年1-2月,95-101。
——,〈更廣闊的文學空間〉。《自立晚報》,1989年7月14-16日。
——,〈台語文學的可讀性及台、華對譯人腦及電腦之間〉。收於:莊萬壽等編,《臺灣文學與社會—第二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師大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98年,頁241-279。
鄭良光,〈台文通訊ê歷史(一)〉。《台文通訊》,2005年1月15日,130,3-6。
鄭穗影,〈台灣文學的「正名」〉。《蕃薯詩人集刊○3—抱著咱的夢》,1992年10月,1-8。
黃德建,〈語文法草案簡直就是為難法律〉。《中國論壇》,21:3,1985年11月,5。
黃恆秋,〈也談台灣國語詩的創作〉。《民眾日報》,1989年1月31日。
——,〈客家語的困境和轉機〉。《自立晚報》,1991年4月24日。
黃英哲,〈一九五○年代台灣的「國語運動」(上)〉。《文學台灣》,第46期,2003年4月,318-337。
——,〈一九五○年代台灣的「國語運動」(下)〉。《文學台灣》,第47期,2003年7月,172-188。
黃武忠,〈戰後「臺語詩」的寫作意義與臺語運用分析—以林宗源、向陽為例說明〉。《臺灣史料研究》,第23期,2004年8月,91-107。
黃宣範,〈台灣話的語言社會學研究〉。《台灣文藝》,第114期,1988年11-12月,94-101。
——,〈從知識社會學看台灣語言學的本土化〉。《台灣史料研究》,第1期,1993年2月,7-22。
鍾肇政,〈統一台語表記,刻不容緩—參加台語文研究會議側記〉。《自立晚報》,1991年9月1日。
蔡源煌,〈「文學運動」前言講評〉。《中外文學》,14:1,1985年6月,179-181。
蔡瑋芬,〈從一九八○年代的「台灣民族論」看其後兩次台語文學論爭〉。《台灣人文》,第10號,2005年12月,31-42。
臧汀生,〈從臺灣地區國臺語融合辭彙談鄉土文學的困境〉。《古典文學》,第12期,1992年10月,315-337。
葉 笛,〈戰後台語詩的發展〉。《台灣新文學》,第9期,1997年12月,227-237。
蔣為文,〈台灣白話文學ê源頭是世界文學〉。《台灣歷史學會會訊》,第18期,2004年5月,3-15。
趙天儀,〈台語文學的出發〉。《台灣文藝》,第115期,1989年1-2月,4-5。
蕭阿勤,〈1980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第3期,1999年7月,1-51。
蕭阿勤,〈抗日集體記憶的民族化:臺灣一九七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時期臺灣新文學〉。《臺灣史研究》,9:1,2002年6月,182-233。
蕭新煌,〈當代知識分子的「鄉土意識」—社會學的考察〉。收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知識分子與台灣發展》。1989年。
蘇正玄,〈台文通訊ê歷史(二)〉。《台文通訊》,第131期,2005年2月,4-7。
——,〈台文通訊ê歷史(三)〉。《台文通訊》,第132期,2005年3月,4-5。
三、學位論文
謝春馨,〈台灣文學正名論〉。桃園縣: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
陳建忠,〈宋澤萊小說(1972~1987)研究〉。新竹市: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年。
謝麗君,〈戰後台灣語言政策之政治分析〉。台北市: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黃佳惠,〈白話字資料中的台語文學研究〉。台南市: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廖慧萍,〈林宗源及其詩作研究〉。台南市:成功大學中文所碩論,2000年。
陳淑容,〈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台南市: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論,2001年。
翁瑋珮,〈陳雷臺語小說研究〉。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論,2003年。
陳瑤玲,〈陳雷作品研究〉。台北市:台北師範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碩論,2005年。
楊斯顯,〈陳明仁台語小說中ê台灣人形象kap價值觀研究〉。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論,2005年。
四、專書論文(西文)
Ismail S. Talib,(2002) “The Language of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 an introduction”, First published 2002 by Routledge11 New Fetter Lane, London.
A-chin Hsiau,(1998) “Crafting a Natio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Cultural Nationalism”,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satisfac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Sociolog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