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芹怡
論文名稱: 從獨幕劇之發展與形式探討《帆動?風動?心動?》之創作
指導教授: 李文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7
中文關鍵詞: 獨幕劇音樂劇場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8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是探討當代音樂獨幕劇之發展與形式探討,並且就獨幕劇創作-《帆動?風動?心動?》之探討分析。
    本論文主要研究範圍涵蓋十九世紀末以來獨幕劇之發展,透過文獻資料分析歸納西方音樂劇之與台灣的音樂劇場之發展源流。另外,將前人的經驗歸納出本創作的手法與具有創意的內容意涵。承接前人的創作概念,作者亦欲將獨幕劇的創作意念延伸,期望能將器樂的演奏融入於表演型態之中、將聲樂融合在地語言的風格表現,並結合多媒體的應用呈現劇情氣氛。在理論與實際創作兼具的分析中,本論文呈現音樂劇場的範疇以及相關議題的研究與發展性。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4 第二章 獨幕劇概說 5 第一節 歐美獨幕劇的發展過程 5 第二節 現代獨幕劇的形式與定義 18 第三節 獨幕劇的寫作美學 22 第三章 獨幕劇在台灣的發展 28 第一節 獨幕劇在台灣的發展過程 28 第二節 台灣之作曲家及其獨幕劇作品 32 第四章 現代獨幕劇構成的元素 34 第一節 戲劇 34 第二節 音樂 37 第三節 舞蹈 39 第四節 多媒體 43 第五章 作品《帆動?風動?心動?》之創作分析 47 第一節 音樂創作理念 47 第二節 作品《帆動?風動?心動?》之曲目與演出內容 50 第三節《帆動?風動?心動?》樂曲分析與解說 59 第六章 結論 74 參考書目 78

    一、 中文參考書目

    高惠宗 著,《電子音樂理論與實作》。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民國83年。

    潘皇龍 著,《現代音樂的焦點》。台北:全音出版社,民國72年。

    潘皇龍 著,《讓我們來欣賞現代音樂》。台北:大陸書店,民國76年。

    黎翁斯坦 著,潘皇龍譯,《音樂的結構與風格》,台北:全音出版社,民國67年。

    Olivier Messian 〈梅湘〉著,連憲升譯,《我的音樂語言的技巧》,台北:中國音樂書房,民國81年。

    Paul Griffiths〈葛莉菲斯〉著,林勝儀譯,《現代音樂史:從德步西到布雷茲》,台北:全音出版社,民國76年。

    赫洛德 尋伯格 著,陳琳琳譯,《現代樂派》。台北:萬象,民國82年。

    赫洛德 尋伯格 著,陳琳琳譯,《歌劇、歌曲、華爾茲》。台北:萬象,民國82年。

    羅基敏 著,《文話/文化音樂》。台北:高談文化,民國92年。

    布羅凱特 著,胡耀恆 譯,《世界戲劇藝術欣賞》。台北:志文,民國88年。

    鍾明德 著,《現代戲劇講座: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書林,民國84年。

    馬森 著,《戲劇:造夢的藝術》。台北:麥田,民國89年。

    馬清 著,《二十世紀歐美音樂風格》。台北:揚智文化,民國89年。
    二、 外文參考書目

    Battcock, Gregroy.ed Breaking the sound Barrier:A Critical Anhology of the New Music.
    New York:Dutton, 1981.

    Eric, Gilder. Ditionary of Composers and Their Music
    London:Warner Books, 1993.

    Grout, Donald Jay and Claude V. Palisca: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New York:W.W. Norton & Company, 1996.

    Griffiths, Paul.Mordern Music and After:Directions Since 1945.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Griffiths, Paul.Mordern Music:The avant garde since 1945.
    New York:George Braziller, 1981.
    Lincoln, H ed.The Computer and Music.
    New York:Ithaca, 1970.

    Morgan, Robert P. Twentieth-Century Music: A History of Musical Style in Mordern Europe and America.
    New York:W.W. Norton & Company, 1991.

    Schwartz, Elliott and Godfrey, Daniel:Music Since 1945.
    New York:Schirmmer Books, 1993.

    三、 學術論文

    王斐瑩,《空間 符號 轉換─兒童音樂劇的創作與教育的研究》。台北:師大論碩,民國88年。

    陳君宜,《劇場元素在音樂創作中之運用─音樂劇場<特技家族>之創作分析》。台北:師大論碩,民國89年。

    黃朝陽,《電腦音樂合成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論碩,民國92年。

    潘家琳,《音樂造形在音樂創作中的應用》,台北:師大論碩,民國88年。

    張家蘭,《音樂劇場<聖誕劇>之創作分析》。台北:師大論碩,民國87年。

    蔡佳琪,《音樂結合劇場元素--音樂劇場〈浮光掠影〉—之創作理念》。台北:師大論碩,民國93年。

    李文彬,《從數位音樂作品〈雨滴的聯想〉探討文字與音樂創作的轉譯與互動技術》。台北:台灣大學藝術學院數位音樂研討會,民國94年。
    四、中文期刊

    劉婉俐,〈劇場與音樂的對話:戲劇音樂概述〉《表演藝術》第71期,民國87年11月。

    范菁文,(聲音藝術:音樂乎?戲劇乎?)《表演藝術》第88期,民國89年4月。

    賴惠娟,(傳統打擊樂在劇場的運用)《表演藝術》第115期,民國91年7月。

    陳漢金,〈現代音樂節〉《表演藝術》第124期,民國92年4月。

    陳漢金,〈後現代音樂〉《表演藝術》第125期,民國92年5月。

    林芳宜,(非常現代音樂節)《表演藝術》第132期,民國92年12月。

    顏華容,(新耳新味蕾,嚐前衛舊音樂)《表演藝術》第134期,民國93年2月。

    羅基敏著,〈由歌劇導演彭內爾的作品看二十世紀歌劇的文化境界(下)〉《音樂月刊》,第132期,民82年9月,148-153頁。

    羅基敏著,〈葛路克的《奧菲歐與優莉蒂妾》--庫布佛的新詮釋〉《音樂月刊》,第132期,民85年3月,118-122頁。

    五、外文期刊

    Deborah Rifkin, A Theory of Motives for Prokofieve’s Music,〈Music Theory Spectrum〉,volume 26,No.2, 2004.

    Nicolas Mees, Musical Articulation,〈Music analysis〉, volume 21,No.2, 2002.

    Robert P.Morgan, The concept of Unity and Musical Analysis,〈Music analysis〉, volume 22,No.1-2, 200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