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硯凱
Yen-Kai Chang
論文名稱: 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形成之研究:多元流程模式分析
Policy Making of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 Analysis of Multiple Streams
指導教授: 潘慧玲
Pan, Hui-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82
中文關鍵詞: 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形成多元流程模式
英文關鍵詞: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making, Multiple Streams Model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35下載:6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過去教育領域在政策研究範疇上,多集中於政策執行或評鑑,鮮少直接關注政策形成的過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自95年試辦以來已有五年光景,在推行過程中,曾遭受部分利益團體的反對,為究此之因,國內也有相當多的研究者已投入心力關注此議題,惟探討焦點多圍繞在意見調查及認知態度、現況與成效、政策推動歷程、變革研究、政策內涵以及政策執行等面向上,缺乏對於政策形成的重視。是以,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究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形成的時空背景與多元流程,並根據研究結果提供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與其他政策規劃參考之借鏡。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透過蒐集文件及半結構式訪談來獲取資料,並以Kingdon提出的多元流程模式為分析架構,試圖從三條流程、政策企業家與政策之窗等概念,勾勒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形成的圖像。
    綜合研究結果發現,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壹、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的時空背景,主要源自於學生受教權利及教師自身權益的公共議題產生,促使推動教師專業評鑑制度國內氣氛的形成
    貳、總結性教師專業評鑑制度於實務推動上並不可行後,為回應民意,教育部除著手解決相關公共議題外,也開始思考推動其他教師評鑑的可能性
    參、促使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形成的問題要素包含國外教師評鑑趨勢、教師法草案完成一讀、各縣市的先期推動經驗、教師專業提昇是大眾共識等
    肆、影響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形成的政治因素包含不同利益團體力量的彼此互動、未受政黨因素不當干擾以及陷入膠著的教師法草案
    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在政策建議的發展上,呈現激進、進化、趨同與漸進等四種發展模式
    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在議程設定與備選方案的發展上,分別呈現進化及漸進兩種發展模式
    柒、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中的三條流程,在發展過程中彼此間會互相影響,同時採行穩健的方式逐漸發展成熟
    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的政策之窗是在流程匯集前後,經由多位政策企業家的長期努力不懈下所打開的,開啟過程曾經歷了消逝與再現的階段
    基於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文末針對行政機關、利益團體、現職教師、立法委員、其他政策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Earlier studies on educational policy in Taiwan usually focused 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or evaluation, instead of the process of policy making. Concerning the policy of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t was put into trial in 2006. The policy is not favored by some interest groups. And a number of researchers are devoted to study the policy. However, mostly concentrate on surveys of policy opinions and comprehens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s, without paying attention to policy-making process. Hence,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policy-making process of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using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multiple streams. The research methods wer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is. The concepts of the three stream flows, policy entrepreneur, and policy window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 of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study concluded the findings as follows:
    1.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resulted from the increasing social concerns about students’ education right and teachers’ benefits. The public believe that there is need for a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system for teacher in Taiwan.
    2.The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system for teacher was then proven not feasible. In response to the public opinions,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Taiwan on one hand began to deal with relevant public issues and on the other hand tried to promote other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as an alternative.
    3.The establishment of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propelled by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of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 first reading of Teacher’s Act draft, regional pilot experiences, and the social expect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
    4.The variables for policy making of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cludes interaction among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least improper influences from political parties, and the dilemma in drafting Teacher’s Act.
    5.The development of policy advising for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cludes four models of change: quantum, emergent, convergence, and gradualist change.
    6.The agenda setting and alternatives development for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ppears two models of change; one is emergent while the other is gradualist change
    7.The three streams of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fluence one another during the process and stably evolve into maturity.
    8.The policy window of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opened when the stream flows meet one other, because of the long-term efforts of many policy entrepreneurs. In the process, the window has gone through the stages of disappearing and re-appearing.
    Suggestions were made to the government, interest groups, incumbent teachers, legistrators, other policies and further researches in the future.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教育部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概述.....................7 第二節 多元流程模式概述.....................................19 第三節 相關研究............................................6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75 第一節 研究方法............................................7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79 第三節 研究程序............................................81 第四節 研究信實度...........................................82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84 第六節 研究倫理............................................86 第四章 政策形成............................................87 第一節 追本溯源............................................87 第二節 問題浮現...........................................129 第三節 政治力量...........................................152 第四節 政策漂浮...........................................187 第五節 政策之窗...........................................3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335 第一節 研究結論...........................................335 第二節 建議...............................................343 參考文獻..................................................349 附錄.....................................................365 附錄一 98年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要點.............365 附錄二 訪談大綱(學者專家代表版)............................372 附錄三 訪談大綱(行政人員代表版)............................373 附錄四 訪談大綱(全國教師會代表版)..........................374 附錄五 訪談大綱(家長團體代表版)............................375 附錄六 文件資料表..........................................376 附錄七 95年教育部補助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378

    中文部分:
    丁一顧、張德銳(2004)。美英兩國教師評鑑系統比較分析及其對我國之啟示。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2),85-100。
    丁一顧、簡賢昌、張德銳(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標準及其資源檔之研究。教育資料集刊,28,213-239。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1971)。
    公務人員考績法(1949)。
    方國榮(2004)。教師文化氛圍下教師專業評鑑的省思。現代教育論壇,11,62-75。
    王玉麟(2004)。研究倫理的相關議題。教師之友,45(2),33-47。
    王宏仁(2007)。作為一種思考的鷹架,質性分析輔助工具介紹:NVivo 7.0,2010 年6 月10 日,取自:http://www.pomine.com/softwares/NVivo/documents/Nvivo7_doz_2007.pdf
    王進添(2007)。國小教師對專業發展評鑑意見調查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進德(2006)。我國教師會政策形成之研究-以多元潮流模式分析。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雅玲(2003)。我國行政中立法制定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禮福(2005)。師資培育政策轉變過程之研究-從「流浪教師現象」談起。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麗雲(2004)。教育研究應用:教育研究、政策與實務的銜接。臺北:心理。
    王麗雲、潘慧玲(2000)。教師彰權益能的概念與實施策略。教育研究集刊,44,173-199。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臺北市:巨流。
    丘昌泰(2004)。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市:巨流。
    立法院(2005)。立法院第6屆第2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95,1,223-248。
    全國教師會(無日期a)。全國教師會針對有關教師考績獎金比例設限之問題新聞稿。2010年10月18日,取自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file/ntamail/20011224180843.html
    全國教師會(無日期b)。教師法王淑慧委員版本對照本會版本。2010年10月18日取自http://tinyurl.com/4qj7x6q
    在官法戒錄(無日期)。2010年10月22日,取自http://jzf.cixin.org/www.shoukang.org/bianjibu/community.asp?Id=458
    朱柔若(譯)(2002)。W. Lawrence Neuman著。田野研究。載於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頁635-712)。臺北市:揚智。
    朱鎮明(1996)。制度、官僚與政策過程:分析政府運作的概念性架構。臺北市:洪葉文化。
    江芳盛(1998)。垃圾桶模式在我國教育決策分析上的應用。教育政策論壇,1(2), 13- 25。
    江惠真(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促進學校革新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第一期諮議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余昆旺(2007)。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意見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國民小學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定(2000)。公共政策(全)。臺北市:中華電視。
    吳定(2003)。公共政策。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吳定(2004)。公共政策研究宜採「階段途徑」或「反階段途徑」平議。空大學訊,328,105-110。
    吳明清(1991)。蒐集實徵資料的方法與要領。載於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頁305-352)。臺北市:五南。
    吳東穎(2009)。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執行影響因素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6)。個案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99-236)。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政達(1998)。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清山、林天祐(2006)。垃圾桶決定模式。教育資料與研究,144,151-152。
    宋曜廷、劉俊廷 (2007)。教學卷宗在中小學教師專業評鑑的應用:評析NBPTS經驗。教育研究集刊,53,55-86。
    李允傑、丘昌泰(2003)。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市:元照。
    李名揚、簡慧珍、徐如宜、孫蓉華(2005,3月29日)。教師分級/家長觀點,孩子成長不能NG,教師分級不能拖。聯合報,A3版。
    李秀芬(2003)。利益團體對教育政策制定之影響及因應之道:以馬來西亞新「數理教學英語化」政策遭逢之挑戰為例。教育政策論壇,6(2),107-127。
    李奉儒(2006)。我國中小學教師評鑑機制規劃之芻議:英國的經驗與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193-216。
    李昆璉(2007)。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歷程之個案研究~石頭坑的故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泓璉(2008)。中部地區國小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執行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未出版,嘉義市。
    李政賢(譯)(2006)。Catherine Marshall, Gretchen B. Rossman著。質性研究:設計計畫與撰寫(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頁136-146)。臺北市:五南。
    李政賢(譯)(2007)。K. B. deMarrais著。透視質性研究─18位研究者的反思。 臺北市:五南。
    沈長祿(1994,3月21日)。校園性騷擾,不容姑息。聯合報,14版。
    沈靜濤(2009)。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專業學習社群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仁煥(2008)。賦權增能內涵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啟示。竹縣文教,37,23-26。
    林天祐(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
    林秀香(2007)。國民小學實施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行動探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幸君(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認同程度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春宏(2007)。從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檢視自我教學成長歷程。屏縣教育,30,10-12。
    林純美(2009)。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認知、態度與參與意願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林萬政(2003)。光復後臺灣地區土地改革之政策形成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榮彩(2002)。高雄市國小教師專業評鑑實施意見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鴻泰、何偲安、施玉芬、許維芳(2006)。調查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36-80)。臺北市:高等教育。
    洪劭品(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教育部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意見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洪聖昌(2007)。苗栗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認知與意見的調查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胡丙申(1954,7月20日)。當前教育的幾個實際問題。聯合報,4版。
    范慶鐘(2008)。一所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計畫學校的微觀政治分析。教育科學期刊,7(2),45-67。
    范麗娟(2005)。深度訪談。載於王雅各、盧蕙馨、范麗娟、成虹飛、顧瑜君、吳天泰、蔡篤堅、魏惠娟、謝臥龍、駱慧文(合著),質性研究(頁81-123)。臺北市:心理。
    孫煒(2002)。公共政策與教育規劃—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翰蘆圖書。
    徐易男(2003)。從垃圾桶模式談教育行政決定。學校行政,25,26-34。
    徐昌義(2002)。垃圾桶模式在教育行政上之應用。教育社會學通訊,36,7-16。
    翁福元、林松柏(2004)。臺灣國民教育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建構芻議。教育科學期刊,4(2),63-94。.
    翁興利、官有垣、施能傑、鄭麗嬌(1998)。公共政策。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00)。高雄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評鑑試行要點。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高嘉卿(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方案理論評鑑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芳全(2005)。教育政策分析。臺北:心理。
    張茂源、王昇泰、陳仕祥(2009)。教師評鑑的意涵與問題挑戰,學校行政,61,212-225。
    張素貞(2006)。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進階制度審查機制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2,33-46。
    張素貞(2009)。中小學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之省思──專家夥伴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89,49-70。
    張素偵(2003)。教師評鑑重要議題與推動策略之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53,28-37。
    張國松(200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策略。現代教育論壇,11,52-61。
    張添福(2004)。中山高速公路開闢東湖交流道之政治運作分析。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德銳(1992)。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張德銳(2003)。我國中小學教師評鑑的規劃與推動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53,216-231。
    張德銳(2004)。專業發展導向教師評鑑的規劃與推動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9,169-193。
    張德銳(2008)。認知教練及其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上的應用。初等教育學刊,29,1-21。
    張輝山(2000)。對幼稚園及中小學教師分級制度之意見。全國教師,3,27-31。
    教育部(2001)。二○○一年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6a)。教育部補助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6b)。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宣導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訂定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及選用評鑑工具注意事項。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要點(98年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諮詢輔導相關資料彙整(無日期)。2009年11月27日,取自http://tepd.nhcue.edu.tw/chinese/05_download/01_list.php?fy=5
    教員毒毆學童,竟至屎尿俱(1952,2月26日)。聯合報,6版。
    教師分級制,吳英璋:可確保專業品質。(1995,8月18日)。聯合報,14版。
    教師專業評鑑大事紀90-91年(無日期)。2009年8月1日,取自http://140.111.34.34/docdb/files/dma7fffffff0db.pdf
    教師專業評鑑大事紀94年(無日期)。2009年8月1日,取自http://140.111.34.34/docdb/files/dma7fffffff0db.pdf
    教師專業評鑑制度宣導稿(無日期)。2009年8月1日,取自http://boe.kh.edu.tw/downloadedu.do?actionType=downloadF&file.id=121680
    教師評鑑提升素質,教師不再是鐵飯碗!(1990,7月23日)。聯合報,5版。
    梁恆正(1994)。由國內教育政策制定看教育政策研究的發展。教育研究月刊,29,16-20。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鑾(主編),危險與秘密─ 研究倫理(頁31-49)。臺北市:三民。
    莊文忠(2003)。政策變遷之研究-停建核四政策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立一(2008,1月)。公共政策理論實踐的發展回顧:從利益團體政治到公民參與治理。論文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主辦之「探索公共行政真義:吳定教授榮退紀念」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許朝貴(2001)。我國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探討-以教育基本法制訂為例。教育政策論壇,4(1),168-194。
    許籐繼、張德銳、張新仁、謝寶梅、丁一顧、黃嘉莉、張民杰、詹子青、林亞葳(2010)。中小學教學輔導教師制度規劃與推動策略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基隆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師資培育中心。
    陳木金、邱馨儀(2006)。以教學檔案為核心主軸的教師評鑑系統建構。教師天地,143,25-34。
    陳玉心(2009)。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之研究:以教師觀點為取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臺東縣。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明印(2006)。國外教師專業評鑑介紹。載於教育部95年度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研討會手冊(頁27-33)。臺北市。
    陳建羽(2008)。教學輔導教師制度及其專業能力之研究—以臺中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恆鈞(2009)。我國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政策變遷之分析:整合型分析模式。政治科學論叢,39,1-54。
    陳恆鈞(譯)(2001)。J. P. Lester and J. Stewart, Jr.著。公共政策:演進研究途徑(Public Policy: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臺北市:學富。
    陳恆鈞、張世賢(譯)(1998)。Tehezkel Dror著。政策科學的設計(Design for Policy sciences)。臺北:國立編譯館。
    陳恆鈞、劉邵祥(2007)。由政策選擇觀點談政策變遷。T&D飛訊,56,1-19。
    陳香蘭(1999,1月16日)。中小學變革,教師將採分級制,校長改遴選。聯合晚報,7版。
    陳淑君(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以賦權增能評鑑觀點分析。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皓薇、高毓坤、黃聖明、陳宜君(2006)。歷史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23-151)。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儒晰(譯)(2004)。L. Cohen, L. Manion, K. Morrison著。訪談。載於徐振邦(主編),教育研究法(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頁419-459)。臺北市:韋伯文化。
    提高師資素質,研習須有成績考核。(1990,8月2日)。聯合報,27版。
    曾美惠(2005,1月4日)。敘薪方式改變教師待遇條例協商破裂。臺灣立報,5版。
    曾雅真(2007)。從議程設定論國際經貿規範之法制化:以「市場擾亂」概念的發展與演化為例。問題與研究,46(3),85-124。
    曾憲政(2000)。以教學評鑑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港都文教簡訊,38,2-4。
    游顥(2007)。環境污染整治政策形成之研究—以中石化(台鹼)安順廠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程韻舫(2004)。臺灣第三部門政策倡導之研究—以國民年金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馮佩玲(2007)。國民中學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馮莉雅(2003)。三種國中教師教學效能評鑑方式之關係研究—教師自評、教室觀察、學生評鑑。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201-228。
    黃木蘭(2008)。難以面對的真相-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師友,496,30-33。
    黃玉輝(2008)。從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論教師專業自覺之道。竹縣文教,37,32-35。
    黃妙菁(2004)。九年一貫教育政策規劃過程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金山(1991)。垃圾桶決策理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意舒(1988)。深度訪談法。載於陳伯璋(主編),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頁95-102)。臺北市:南宏圖書。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黃福賢(2008)新竹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2)。臺北市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學輔導教師設置試辦方案。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4)。臺北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推動「教學精進、專業昇華」─形成性導向之教學專業評鑑試行要點。臺北縣:作者。
    趙如錦(譯)(2005)。Keith F. Punch著。蒐集質化資料。載於林世華(主編),社會科學研究法:量化與質化取向(Introduction to social research.)(頁271-303)。臺北市:心理。
    劉邵祥(2005)。「國民教育課程」政策變遷之探討。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劉美慧、黃嘉莉、康玉琳(2007)。臺灣教師評鑑制度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15(3),37-68。
    歐陽教、張德銳(1993)。教師評鑑模式之研究 。教育研究資訊,1(2),90-100。
    潘慧玲(2005)。邁向下一代的教育評鑑:回顧與前瞻。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頁3-36)。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2006a)。教育效能與教育革新。載於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頁471-495)。臺北市:五南。
    潘慧玲(2006b)。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34)。臺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王麗雲、張素貞、吳俊憲、鄭淑惠、郭玟婷、張硯凱、林伯安、呂秉修、沈舒婷、林欣姿、陳穎琦(2010)。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方案評鑑(II)研究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潘慧玲、王麗雲、張素貞、鄭淑惠、林純雯、李詠絮、沈靜濤(2008)。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潘慧玲、王麗雲、張素貞、鄭淑惠、林純雯、謝卓君、李儀珊、高嘉卿(2007)。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方案評鑑研究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潘慧玲、張素貞、鄭淑惠、陳文彥、劉君雅、賴姿妤、林欣姿、沈舒婷(2010)。教育部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後設評鑑諮詢輔導及執行計畫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潘慧玲、張素貞、鄭淑惠、陳文彥、劉君雅、賴姿妤、張硯凱(2010a)。國立附設實驗國民小學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後設評鑑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潘慧玲、張素貞、鄭淑惠、陳文彥、劉君雅、賴姿妤、張硯凱(2010b)。基隆市、苗栗縣及彰化縣97學年度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後設評鑑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蔡玉花(2006)。從教師專業評鑑至教師分級制度政策分析。學校行政,41,43-54。
    蔡佩芳(2009)。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政策分析。教育研究,17,129-142。
    蔡培村(1994)。中小學教師生涯進階與等級劃分可行性之研究。教育部中教司委託專案報告。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蔡培村(1996)。教師生涯與職級制度。高雄:麗文。
    蔡培村(1999)。我國實施教師職級制度可行性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31,1-12。
    蔡培村(2001)。教師分級制度規劃的內容與思維。師友月刊,3,4-7
    鄭明宗(2003)。我國寬頻網路政策之回應性評估。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麗嬌(1999)。美國「家庭與醫療假法」(FMLA)政策形成過程之研究。政治科學論叢,11,265-294。
    魯炳炎(2003)。我國工業專用港轉型改制為工商綜合港之公共政策觀點:政策網絡與政策變遷的應用。政治科學論叢,19,255-296。
    魯炳炎(2009a)。政策企業家於政策行銷過程的角色扮演。文官制度季刊,1(3),125-158。
    魯炳炎(2009b)。從多元流程觀點談蘇花高興建決策之議程設定與政策選擇。東吳政治學報,27(4),171-240。
    魯炳炎(2010)。政策企業家化解政策衝突之研究。文官制度季刊,2(3),151-181。
    賴淑姬(1995,11月15日)。教師需要專業晉升管道。聯合報,17版。
    賴淑姬(1998,4月6日)。410教改聯盟將階段性結束。聯合報,19版。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高等教育。
    謝水南(譯)(2003)。Jack R. Fraenkel, Norman E. Wallen著。質的研究法(二)。載於楊孟麗(主編),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How to design &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頁570-596)。臺北市:心理。
    謝梅芬(1999,10月14日)。不適任教師難處理,校長寧當濫好人。聯合報,17版。
    謝慶家(2008)。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與權重體系建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簡紅珠(1997)。專業導向的教師評鑑。北縣教育,16,19-22。
    顏國樑(2003a)。我國地方教育政策立法過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教學報,15,289-328。
    顏國樑(2003b)。從教師專業發展導向論實施教師評鑑的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8,259-285。
    顏國樑(2009)。臺灣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執行的問題與推動策略—政策執行的觀點。研習資訊雙月刊,26(5),35-46。
    魏鏞、朱志宏、詹中原、黃德福(1991)。公共政策。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羅春文(2006)。苗栗縣國小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意見調查研究。玄奘大學教育人力資源與發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羅清水(1999)。教師專業發展的另一途徑-談教師評鑑制度的建立。研習資訊,1(16),1-10。
    羅國基(2007)。竹苗地區國小教育人員對「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意見調查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學校行政碩士班論文,未出版。

    英文部分:
    Ann, M. G. & Chris, N. B. (2005). Moving rivers, shifting streams: Perspectives on the existence of a policy window. Arts Education Policy Review,107(2), 3-12.
    Birkland, T. A. (1997). After disaster: Agenda setting, public policy, and focusing events. Washington, D.C. :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Christopher, M. W. (2008). Expert-Based information and policy subsystems: A Review and synthesis. Policy Studies Journal, 36(4), 615-635.
    Cobb, R.W., Elder, C.D. (1972).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 The Dynamics of Agenda-building.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ohen, M. D., March, J. G. & Olsen, J. P. (1972). 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7, 1-25.
    Davies, J. C. (1974). How Does the Agenda Get Set? The Governance of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s, in E. Haefela (ed.), Baltimore, MD: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Durant, R. F. & Diehl, P. F. (1989).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y: Lessons from the U.S. foreign policy arena.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9, 179-205.
    Fullan, C. I. (200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3th ed). London:Teachers College Press.
    George, A. (2004). Bioterrorism, fear, and public health reform: Matching a policy solution to the wrong window.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4(3), 275-289.
    Jessica, E. B. (2009). Surfing for problems: Advocacy group strategy in U.S. forestry policy. Policy Studies Journal, 37(3), 415-435.
    Joe, B.(2001).The fate of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 multiple streams explanation. Policy Studies Journal, 29(1), 10-32.
    Jordi, D. (2010). The importance of policy frames in contentious politics : Mexico's national antihomophobia campaign. Latin American Research Review, 45(1), 33-56.
    Kalu, N. K. (2005). Competing ideals and the public agenda in medicare reform: The "Garbage can" model revisited.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37(1), 23-57.
    Kingdon, J. W. (1984). Agenda,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 Boston: Little, Brown.
    Kingdon, J. W. (2003). Agenda,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2n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Majone, G. (1989). Evidence, argument, and persuasion in the policy process. New He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Margaret, J. W. (1997). Through the policy window: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policy -- introduction to the symposium on the policy role of education entities. Arts Education Policy Review, 98(5), 9-13.
    Michael, B. & Natascha, F. (2003). Explaining public management policy change: German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 5(1), 7-28.
    Michael, L. (2007). A "Garbage can model" of UN peacekeeping. Global Governance, 13(1), 79-128.
    Michael, M. & Phillipa, N. (2009). Policy entrepreneurship and policy chang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37(4), 649-667.
    Michael, M. & Vergari, S. (1996). Advocacy coalitions, policy entrepreneurs, and policy chang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24(3), 420-435.
    Michael, M. (1997). Policy entrepreneurs and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41(3), 738-771.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3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eter, J. (2003). Is there life after policy streams, advocacy coalitions, and punctuations: Using evolutionary theory to explain policy chang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31(4), 481-499.
    Rick, T. & Zahariadis, N. (2002).A multiple streams model of U.S. foreign aid policy. Policy Studies Journal, 30, 4.
    Robert, F. D. & Jerome, S. L. J. (2006). "wicked problems," pi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ve theory: lessons from the GM food regulatory arena.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38(3), 309-335.
    Sabatier, P. A. & Jenkins-Smith, H. C. (1999). The 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 In Sabatier P. A. (Ed.),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pp. 117-166). Boulder, Colo. : Westview Press.
    Sabatier, P. A. (1999). The need for better theories. In P. A. Sabatier(Ed. ), Theories of the policy theories(pp. 3-17). Boulder, Colo. : Westview Press.
    Sabatier, P. A. & Jenkins-Smith, H. C. (Eds) (1993). Policy change and learning: An advocacy coalition Approac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rah, P. (2006). The "Mouse That Roared": Agenda setting in Canadian pesticides politics. Policy Studies Journal, 34(2), 171-195.
    Scheberle, D. (1994). Radon and asbestos: A study of agenda setting and causal stories. Policy Studies Journal, 22(1), 74-86.
    Schweizer, P. (1998). Firing offenses. National Review, 50(15), 27.
    Scott, E. R. & Warren, S. E. (2010). Participation in policy streams: Testing the separation of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subnational policy systems. Policy Studies Journal, 38(2), 199-216.
    Tanya, H. & Andrea, K. G. (2005). The formation of large-scale collaborative resource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Policy Studies Journal, 33(4), 583-603.
    Ting, W. M. (2006). Multiple streams of change:expalining the removal of singapore’s casino ban using John Kingdon’s agenda-setting framework. Asian journal of public affairs, 2(1), 34-48.
    Xinsheng L., Eric L., Arnold V., & Kenneth V. (2010). Understanding local policymaking: Policy Elites' perceptions of local agenda setting and alternative policy Selection1. Policy Studies Journal, 38(1), 69-62.
    Xufeng, Z. (2008). Strategy of Chinese policy entrepreneurs in the third sector: challenges of ‘‘Technical Infeasibility’’. Policy Science, 41, 315–334.
    Zahariadis, N. & Allen, C. (1995). Ideas, networks, and policy streams: Privatization in Britain and Germany. Policy Studies Review, 14, 71-98.
    Zahariadis, N. (1994). Garbage cans and the hiring process. 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27, 98-99.
    Zahariadis, N. (1998). Comparing three lenses of policy choic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26(3), 434-449.
    Zahariadis, N. (1999). Ambiguity, time, and multiple streams. In P. A. Sabatier (Ed.),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pp. 73-93).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Zahariadis, N. (2003). Ambiguity and choice in public policy: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in modern democracies.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