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宗運
論文名稱: 高中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
指導教授: 陳李綢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人際關係
英文關鍵詞: perception of parents’ marital relationship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0下載:8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為了瞭解高中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與人際關係之間的關係,以大台北地區之公私立高中職學生1240人為研究對象,以「知覺父母婚姻關係量表」、「親子關係量表」與「人際關係量表」等研究工具獲取所需之料,再進行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績差相關與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一、不同學制類型、父母婚姻狀況與出生序的高中職生在知覺父母婚姻狀關係上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性別、學制類型與父母婚姻狀況的高中職生在親子關係上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性別、學校類型與學制類型的高中職生在人際關係上有顯著差異。
    四、高中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有顯著正相關。
    五、高中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人際關係有顯著正相關。
    六、高中職生親子關係與人際關係有顯著正相關。
    七、高中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對人際關係有預測力。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以作為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 of parents’ marital relationship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Methodologically, the study employ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participants were 1240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area.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Perception of Parents’ Marital Relationship Scal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Scal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cale.The data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OVA, Pearson’s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1.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 of parents’ marital relationshi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types of school, parents' marital status and birth order.
    2.High school student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gender, academic types and parents' marital status .
    3.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gender, type of school and academic types.
    4.There were each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 of parents’ marital relationship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5.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 of parents’ marital relationships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were significant in predicting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this study, we made recommendations to school administrant, teacher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ers.

    誌謝辭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vii 表目次 ix 圖目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15 第二節 親子關係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29 第三節 人際關係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46 第四節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6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9 第四節 研究程序 81 第五節 資料處理 8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85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高中職生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與人際關係的差異性 85 第二節 高中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與人際關係的相關性 100 第三節 高中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對人際關係之預測力 104 第五章 討論 109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高中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與人際關係的差異性問題 109 第二節 高中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與人際關係變項的關係 115 第三節 高中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力 11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21 第一節 結論 121 第二節 建議 123 參考文獻 127 中文部分 127 英文部分 137 附錄一:親子關係量表使用同意書(因著作版權,故不呈現正式問卷內容) 141 附錄二:人際關係量表使用同意書(因著作版權,故不呈現正式問卷內容) 142 附錄三:高中職生知覺父母親婚姻關係預試問卷項目分析摘要表 143 附錄四:高中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量表因素分析結果 145 附錄五:預試問卷 146

    中文部分
    丁愛鈺(2013)。金融事業人員教養國小子女態度對其親子關係影響之研究。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毛國楠(2000)。教育大辭書。台北: 國立編譯館。
    王大維(1996)。家庭系統分化與大學生的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碩士論文。
    王以仁(2001)。婚姻與家庭生活適應。 台北: 心理出版社。
    王如芬(2005)。大學生知覺之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與其愛情關係中衝突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純娟(1990)。內外控人格與情緒成熟對大專教師婚姻信念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娟(1994)。青少年氣質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王淑華(2013)。高職生親子關係、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價值觀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方翊涵、蘇岱崙(2014)。情緒力大調查:面對負面情緒,孩子束手無策。親子天下,54。2014年3月1日,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6995&page=2
    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 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朱妙芳(2009)。台北縣三鶯區高齡者人際關係與幸福感關聯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
    朱岑樓(1991)。婚姻之研究。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朱瑞玲(1986)。青少年心目中的父母教養方式。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2014年6月14日,取自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d/1d/fc.html
    朱瑞玲(1989b)。親子關係:子女知覺與解釋及其影響。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25,591-628。
    江雅芳(2012)。高雄市國中生依附風格、情緒智能及人際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江睿霞(1994)。父母婚姻衝突對兒童生活適應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何明芬(2002)。國小學童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其人際關係、攻擊行為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心芝(2002)。維繫婚姻穩定的歷程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結婚20年以上的女性為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吳永裕(1996)。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佩錦(2013)。高中職學生親子關係、自我概念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吳佳純(2003)。從年輕女性眼中看家庭生活經驗中的母女關係。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芳容(2012)。高雄市國中生家務參與、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美玲(2001)。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 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吳虹妮(1999)。單、雙親家庭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衝突、親子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碩士論文。
    吳就君(2000)。婚姻與家庭。台北:華騰。
    吳雅雯(2004)。台南縣高中職學生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親子關係、同儕互動對其性態度之影響。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嘉瑜(2004)。親子關係的另一端: 成年期親子關係特色。諮商與輔導,217,20-24。
    李玉珍、黃文三、沈碩彬(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子職角色知覺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3,161-188。
    李育忠(2000)。父母婚姻關係、親子互動對高中職子女異性交往之相關研究-台東地區單、雙親家庭之比較。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佳霙(2009)。高中生親子關係、性別平等觀念及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
    李玟儀(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香穎(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正向情緒與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惠加(1997)。青少年發展。台北:心理。
    李閏華(1993)。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未婚在學學生為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李雅芬(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 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駱遜(2011)。一位新住民幼兒同儕互動的研析。教育研究月刊,201,93-107。
    李麗枝(2006)。嬰兒期依附關係初探。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3。2013年5月1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3/53-64.htm
    沈慶鴻(2001)。被遺忘的受害者-談婚姻暴力目睹兒童的影響和介入策略。社區發展季刊,94,241-251。
    沈儷如(2010)。高雄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情緒調整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正修科技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所碩士論文。
    周麗端(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月琴(1991)。繼親家庭親子關係與子女生活。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蓉(2012)。高中職生自我概念、真實及網路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林芝妘(2013)。屏東縣國小學生父母教養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林芳薇(2013)。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校園霸凌行為之相關性。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昭溶(2005)。技職體系青少年中期的親子關係。應用心理研究,25, 213-248。
    林美娟(1998)。兒童知覺的雙親婚姻衝突對其生活適應影響之歷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素妃(2003)。知覺父母婚姻關係、性別角色與親密關係滿意度之分析研究-以大學生情侶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
    林淑玲(2002)。婚姻與家庭。嘉義:濤石。
    林淑珍(201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沉迷之相關性研究—以台北市某國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林琦君(2010)。高職生網路使用型態與人際關係、網路成癮之探究—以Facebook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佳麗(2011)。亞東醫院青少年健康專區青少年生理發展。2014年5月1日取自http://depart.femh.org.tw/family/teen/teenagers.html
    邱明星(2006)。認知發展理論在教學應用之探討。2009 年, 12,頁 56-33。
    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筱瑩(2010)。女大學生父女關係、自尊與異性親密關係之相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
    柯澍馨、何嘉雯(2005)。大學生親子關係, 婚姻態度與婚前性行為之研究-以台北縣市私立大學學生為例。餐旅暨家政學刊,2(4),593-609。
    柳杰欣(2007)。適婚男女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依附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紀雅芬(1999)。婚姻暴力、依附關係、因應策略與青少年健康關係之研究。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寶珍(2008)。不同背景及親子互動關係的青少年與愛情態度的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修慧蘭(2005)。共親職、親子關係與國中青少年適應之關係。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孫中興(2001)。愛情社會學。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9,頁 21-25。
    孫世維(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法商學報,29,259-304。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 心理。
    馬大元(2014)。醫師看鄭捷-五項心理特質你也有。聯合新聞網。2014年6月1日,取自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8713153.shtml
    馬藹屏(1987)。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令恬(1998)。原生家庭經驗對大學女生愛情關係的影響及其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怡貞(1998)。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張思嘉、周玉慧(2004)。緣與婚前關係的發展。本土心理學研究,21,85-123。
    張春興(1995a)。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5b)。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德聰(2006)。青少年心理與輔導。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曹常仁(2010)。親職教育理念與實踐。台北:新文京開發。
    莊瑞飛(2002)。原生家庭與其他重要他人經驗對女性婚姻恐懼者之影響研究-以客體關係理論分析詮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
    莊馥華(2012)。高雄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許惠瑾(1983)。家庭內聚型態與兒童自尊行為困擾及性別角色之相關研究。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筱梅(1995)。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其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孝貞(1988)。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與其幼兒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以托兒所為調查對象。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佳微(2012)。高職學生自尊、人際關係及約會暴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美岑(1998)。自我分化與婚姻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郭靜晃(2005)。親職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陳一惠(1998)。父母婚姻關係、兒童性別角色與兒童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陳李綢(2009)。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之發展。測驗學刊,56(3),343-368。
    陳李綢、蔡順良(2009)。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秀蘭(2000)。孕婦早年依附關係、婚姻品質與孕期親子聯結之相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陳怡文(2002)。青少年父母婚姻關係知覺、父母控制知覺對其婚前性行為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
    陳怡吟(2003)。國小兒童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個人變項與其情緒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郁齡(1999)。家庭功能與大學生個體化、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皎眉(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台北:雙葉書廊。
    陳雅玲(2005)。國中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同儕關係與其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
    陳瑩真(2012)。臺北地區高職學生情緒智力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騏龍(2010)。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嬿竹(2001)。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懷真(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曾端真、曾玲岷(1996)。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 揚智。
    游慧仙(2007)。家族治療之家庭生命週期(family life cycle) 概念。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4。2014年5月1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64/64-17.htm
    馮德(2003)。教育心理學。台北:鼎茂。
    黃千珊(1999)。家庭生命週期與家庭休閒活動決策歷程之研究—以基隆市核心家庭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伶如(2007)。國中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宗賢(2013)。國中生Facebook使用情形及真實人際關係與網路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珮真(2013)。國中生幽默風格、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黃淑敏(2010)。父職實踐與親子關係之探討。家庭教育雙月刊,26,22-35。
    黃雅苹(2013)。國小學童才藝學習參與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鈺程(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德祥(2006)。親職教育理論與應用。台北:華都文化。
    楊佳純(2012)。雲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與霸凌行為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楊茜如(2000)。大學生愛情觀、性別角色與兩性關係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嘉民(2006)。國中學生人格特質、電玩成癮傾向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肅科(2010)。一樣的婚姻多樣的家庭。台北:學富文化。
    廖心琪(2012)。臺灣單身者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
    臺灣聖經公會(2002)。中文聖經和合本。台北:臺灣聖經公會。
    歐陽儀、吳麗娟(1998)。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 30(2),33-58。
    蔡文輝(2007)。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蔡佳芬(1999)。影響繼親家庭青少年偏差行為家庭因素之相關分析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松瑜(2003)。國中生父母親教養知覺, 家庭生活適應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 心理。
    蔡順良(2008)。客體關係發展歷程的啟示:從親子關係到親密關係--以「生命腳 本」和「貴人/貴人經驗」解讀。台北市:未出版。
    鄭錦霞(2006)。國中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親子溝通與親子關係的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希鵬(2009)。社會關係的建立:社會交換理論。經理人月刊,56期。2014年5月1日,取自http://www.managertoday.com.tw/?p=1960
    諶淑婷(2012年4月25日)。兒童煩惱排行:人際困擾連續十年居首。國語日報。2014年6月1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tw/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78246
    蕭舒云(1997)。台北市單親家庭國中生同儕人際關係與性別角色態度之研究---與雙親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志娟(1996)。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簡春安、方婷(1998)。大專學生對情愛教育的認知及其需求研究。長榮學報, 2,145-172。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顏裕峰(1993)。國中生的社會興趣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慧美(1998)。高雄市公私立高中高職學生同儕影響與其婚前性行為與態度關係之研究。教育學刊,14,295-314。
    羅品欣(2004)。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羅國英(1997)。青少年至成人前期之親子關係及其測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報告編號: NSC-86-2413-H-031-004G11)。
    蘇建文(1993)。幼兒與母親間依附關係與其學校社會能力表現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6,23-51。
    蘇建文(1997)。對父母及對友伴的依附關係與青少年的內在運作模式及個人適應之研究。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報告。
    蘇美榕(2004)。大學生個人背景變項、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其異性親密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蘇曉佩(2010)。國中資源班學生的親子互動關係、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適應之研究:以學習障礙及輕度智能障礙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cock, A. C. & Clair, J. M. (1986). The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A review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socialization, ethnicity, and delinquency, 1975-1986. New York: Garland.
    Adler, R. B. (2011). Looking out, looking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alifornia: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Argyle, M. & Henderson, M. (1985). The anatomy of relationships. London, UK: Heinemann London.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Bowlby, J. (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2: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 London, UK: Penguin books.
    Broberg, A.(2000). A review of interventions in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formed by attachment theory. Acta Paediatrica, 89, 37-42.
    Bronfenbrenner, U.(1997). Ecological m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 Reading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1993, 37-43.
    Buhrmester, D. & Prager, K. (1995). Disclosure process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ambridge studies in 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apman, G. (1995). The five languages of love. Chicago: Northfield.
    Chapman, G. D.(2009).The Five Love Languages: How to Express Heartfelt Commitment to Your Mate. Chicago: Moody Publishers.
    Egeland, B. & Farber, E. A. (1984).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Factors related to its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ver time. Child development , 55(3), 753-771.
    Erikson, E. H. (1980).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 W.W. Norton & Company.
    Fehr, B. (1988). Prototyp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s of love and commit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4),557.
    Giuliani, C., Iafrate, R. & Rosnati, R. (1998). Peer-group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adolescents from intact and separated families.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20(1), 93-105.
    Goodman, N. (1993).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New York: HarperCollins.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Horney, K. (1937). 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Laursen, B., Furman, W. & Mooney, K. S.(2006).Predicting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and self-worth from 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and relationship networks: Variable-centered and person-centered perspectives. Merrill-Palmer Quarterly(1982-), 52(3), 572-600.
    Levy, K. N., Blatt, S. J.& Shaver, P. R. (1998). Attachment styles and parental repres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2), 407.
    Macy, M. W.& Skvoretz, J. (1998). The evolution of trust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strangers: A computational model.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3(5), 638-660.
    Markiewicz, D., Doyle, A. B.& Brendgen, M. (2001). The quality of adolescents' friendships: associations with mother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ttachments to parents and friends, and prosocial behavior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4(4), 429-445.
    Minuchin, S. (1974). 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lson, D. H.& DeFrain, J. (2000).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Diversity and strengths. California: Mayfield Publishing Co.
    Owen, M. T.& Cox, M. J. (1997).Marital conflic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ant–parent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1(2),152.
    Parke, R. D., Burks, V. M., Carson, J. L., Neville, B.& Boyum, L. A. (1994). Family–peer relationships: A tripartite model. Family research consortium: Advances in family research., (pp. 115-145). Hillsdale, NJ, England: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chutz, W. C. (1958). FIRO: 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Oxford, England: Rinehart.
    Smith, M. A. & Jenkins, J. M. (1991). The effects of marital disharmony on prepubertal children.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19(6), 625-644.
    Snell Jr, W. E., Belk, S. S. & Hawkins II, R. C. (1986). The masculine role as a moderator of stress-distress relationships. Sex Roles, 15(7-8), 359-366.
    Spanier, G. B.& Lewis, R. A. (1980). Marital quality: A review of the sevent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2(4), 825-839.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London, UK: Routledge.
    Thomas, A. & Chess, S. (1977). Temperament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Brunner/Mazel.
    Van Lange, P. A., Rusbult, C. E., Drigotas, S. M., Arriaga, X. B., Witcher, B. S.& Cox, C. L. (1997). Willingness to sacrifice in close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6),1373.
    Von Bertalanffy, L. (1956). General System Theory. General systems, 1, 1-10.
    Zimet, D. M. & Jacob, T. (2001). Influences of marital conflict on child adjustment: Review of theory and research.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4(4), 319-33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