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琬琳 Chen, Wan-Ling |
---|---|
論文名稱: |
華風遠被到南溟:清末民初新馬華社與祭孔研究 As a deity-- The Confucianism Revival Movement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
指導教授: |
吳龍雲
Goh, Leng-Hoo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應用華語文學系 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0 |
中文關鍵詞: | 祭孔 、新馬華社 、新馬孔教運動 、華人社會 |
英文關鍵詞: | the ceremony of Confucius,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the Native States of Malaya, Confucianism revival movement, Chinese Cohesiveness movemen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09 下載: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之際,在各地主要的華人移民社群中皆出現過尊孔風潮,然而已對此最為熱中的區域當屬新馬一帶。本文研究區域聚焦於新馬,主要為吉隆坡、新加坡及檳城三個主要華人城市的活動,主要對象為祭孔及其相關社團及活動。
新馬大眾集體祭孔始自1899年吉隆坡各幫聯合祭孔,而新加坡在1908年到達高潮,檳城則至1911年始達高峰,進入1912年之後的尊孔運動在新馬華社仍在一段時間內起了重要的大眾凝聚作用。
本研究顯示,新馬地區初期受到海外維新份子鼓吹以及維新報刊的傳播,華社一時間引起尊孔風氣。直到清朝官方升祀孔為大祀,凝聚了新馬華社的群體認同。新馬大眾祭孔活動的趨向,表現出華人信仰對於社會的一種適應過程,由朝廷的下令號召尊孔開始,到流亡海外康梁的孔教支持者鼓吹的蘊釀,接著新馬當地華社商人的領導及推動,新馬華社的祭孔開始實踐並成為華社一股風氣,進入民國之後,華社領導層的更迭以及知識份子的主導,祭孔活動一則完全走入民間信仰祭典的其中之一,一則成為孔教會的會員活動。
本研究指出祭孔活動在新馬華社的在地發展及轉化,其社會意義在於跨幫社群的認同、大眾祭孔以及孔誕成為認可的公共假期。新馬華社轉化孔子的象徵符號,發展出本土的意識以強化華社群體認同,成為一場移民社會的在地化運動。
高深的儒家經典,並非普遍為一般民眾所能接受,由華社領導層的支持,民間化的慶典活動以及祭祀禮儀的實踐,使其融合為民間的文化生活,並在大眾生活之中,形成共同的文化認同,進而能凝聚族群。清末民初新馬的尊孔意識發展出一場移民社會在地化的尊孔活動強化了全體華社群體認同,成為一個短暫而精采的聚族運動。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time, each main Chinese immigrate community arose up the revival of Confucianism movement, This thesis focus on the area of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the Native States of Malaya, mainly for Kuala Lumpur, Singapore and Penang, three main Chinese immigrate city, and the main objects are the ceremony of Confucius and the related activitie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re-establish the movement and explore the Confucianism in overseas Chinese. The very first ceremony of Confucius was held in Kuala Lumpur in 1899, but Singapore was arrived the high tide in 1908, Penang reaches the peak in 1911. This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the Native States of Malaya affected by the reformers in the initial stage. Until the Qing Dynasty official upgraded the ceremony of Confucius into th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eremony, the social cohesion could be gathered by Confucius. The research carries the analysis out by the view of documentary-historical reviews, here brings up a contention that the Confucianism revival movement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 and the native states is similar to a religious dissemination. At those times, it was a turbulent period of history, numerous Confucian scholars founded many Confucianism groups for the sake of change the fate of the empire and people.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the native states, the sponsors tried to convince the Chinese immigrants the Confucianism could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religions. This thesis employed the newspapers, as“Bing Cheng RI Bao”,“ Tian Nan Xin Bao”,“Ri Xin Bao”,“Nan Yang Zong Hui Xin Bao”etc., to re-establish the movement. And tried to explain the movement was to transform the symbol of Chinese culture elite, and turned into a nativism to strengthen the Chinese identity. Under the Straits government, Confucianism seemed to develop freely, an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special characters of belief and religion, this movement can be considered as a Chinese cohesiveness revivalism.
參考書目
一、 主要史料
1. 《天南新報》 (1898-1905)
2. 《叻報》 (1881-1932)
3. 《星報》 (1890-1898)
4. 《日新報》 (1899-1901)
5. 《南洋總匯新報》 (1908-1946)
6. 《中興日報》 (1907-1910)
7. 《振南日報》 (1913-1920)
8. 《新國民日報》 (1919-1933)
9. 《檳城新報》 (1895-1941)
10. The Strait Times (1845- )
11. The Singapore Free Press and Mercantile Advertiser (1835- 1946 )
二、 論文
1. 干春松,〈清末民初孔教會實踐與儒家現代轉化的困境〉,《齊魯學刊》,期3,2005。
2. 川路祥代,《殖民地臺灣文化統合與臺灣傳統儒學社會(1895-1919)》,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3. 王立芳,〈近代新加坡神廟與華僑華人社會〉,福建:福建師範大學,2006。
4. 王愛平,〈宗教儀式與文化傳承──印度尼西亞孔教研究〉,廈門:廈門大學,2007。
5. 何國忠,〈錯位的文化熱情:林文慶的中國路〉,《文化記憶與華人社會》,吉隆坡:馬來亞大學,2008。
6. 余曉慧、張禹東,〈宗教認同:華人華僑和諧共生的精神依托〉,《華僑大學學報》,期1,2011。
7. 宋怡明Michael Szonyi,劉永華、陳貴明譯,〈帝制中國晚期的標準化和正確行動之說辭──從華琛理論看福州地區的儀式與崇拜〉,《中國社會文化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8. 李天錫,〈孔夫子信仰在海外華僑華人中的傳播〉,《黎明職業大學學報》,期3,2007。
9. 李天錫,〈華僑華人民間信仰的特點及其前景〉,《世界宗教研究》,期1,1999。
10. 李天錫,〈福建民間信仰在東南亞的傳播及其影響〉,《華僑大學學報》期1,1998。
11. 李天錫,〈福建民間信仰在新加坡的傳播〉,《八桂僑史》期1,1998。
12. 李岡原、張禹東,〈馬來西亞華人宗教探析〉,《浙江師範大學學報》,期1,2005。
13. 李豐楙,〈馬六甲、檳城華人在宗祠、義山祭祀的聖教觀〉,《成大歷史學報》期39,2010。
14. 李豐楙,〈整合與跨越:仙師信仰在大馬社會的在地性神話創造〉,《印尼與馬來西亞的宗教與認同:伊斯蘭、佛教與華人信仰習俗》,南港:中研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06。
15. 汪鯨,〈新加坡華人族群的生活世界與認同體系(1819-1912)〉,廣州: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2011。
16. 周俊宇,〈塑造黨國之民──中華民國國定節的歷史考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2008。
17. 林月惠,〈杜維明先生與跨文化對話〉,《儒學、文化與宗教:劉述先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
18. 邱巍,〈近年來孔教問題研究述評〉,《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期2,2003。
19. 柯若樸Philip Clart,〈「民間儒教」概念之試探:以臺灣儒宗神教為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期34,2002。
20. 科大衛David Faure、劉志偉,〈宗族與地方社會的國家認同〉,《歷史研究》,期3,2003。
21. 徐李穎,〈從花果飄零到香火鼎盛──新加坡儒教在民間發展的三種模式〉,《別起為宗:東南亞的儒學與孔教》,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2010。
22. 郝譽翔,〈從儀式到戲劇:一個以中國民間迎神賽社為例的初步研究〉,《東華人文學報》,期1,1999。
23. 高偉濃、汪鯨,〈從社會結構視角看東南亞華人宗教信仰──以馬來西亞華人宗教為例〉,《東南亞研究》,期2,2010。
24. 高麗珍,〈「神道設教」與海外華人地域社會的跨界與整合:馬來西亞檳城的實例〉,《台灣東南亞學刊》,期1,2010。
25. 張禹東,〈東南亞華人傳統宗教的構成、特性與發展趨勢〉,《世界宗教研究》,期1,2005。
26. 張禹東,〈海外華人傳統宗教與社會和諧──以東南亞為例的觀察與思考〉,《華僑大學學報》,期3,2011。
27. 張禹東,〈馬來西亞的華人宗教文化〉,《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期1,1999。
28. 張禹東,〈華僑華人傳統宗教的世俗化與非世俗化──以東南亞華僑華人為例的研究〉,《宗教學研究》,期4,2004。
29. 康海玲,〈馬來西亞華語戲曲研究〉,廈門:廈門大學,2008。
30. 康豹Paul R. Katz ,〈中國帝制晚期以降寺廟儀式在地方社會的功能〉。
31. 張頌之、楊春梅,〈民國孔教運動中的孔教新創儀式述論──以孔教會為中心〉,《浙江工商大學學報》,期6,2009。
32. 張曉威,〈「聲教南暨」:晚清檳榔嶼中華學校的創辦及其影響〉,《僑民教育研究論文集》,新竹:玄奘大學海外華人研中心,2005。
33. 張靜,〈從林文慶儒教認同的思想形成再探新馬儒教運動(1899-1911)〉,《台灣東南亞學刊》6卷2期,2009。
34. 張靜,〈從林文慶儒教認同的思想形成再探新馬儒教運動(1899-1911)〉,《台灣東南亞學刊》卷6期2,2009。
35. 陳舜貞,〈二十世紀初期的檳榔嶼華人知識分子──以《南洋英屬海峽殖民地志略》記載為例的分析〉,《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期2,2008。
36. 陳熙遠,〈孔‧教‧會──近代中國儒家傳統的宗教化與社團化〉,《中國史新論 宗教史分冊》,台北:中央研究院,2010。
37. 黃進興,〈研究儒教的反思〉,《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別冊8,2012。
38. 廖文輝,〈馬新的中英文源流東南亞研究及其比較(1800-1965〉,廈門:廈門大學,2009。
39. 趙春晨,〈邱逢甲在庚子「勤王」中何以蟄服未動〉,《學術研究》,期10,2006。
40. 劉宗賢,〈新、馬模式:意識形態化的儒學〉,《文史哲》期4,2003。
41. 蔡多華,〈孔教會創設之緣起及新嘉坡分會成立之經過〉,《慶祝孔子聖誕專號》,新加坡:南洋孔教會,1950。
42. 鍾小武,〈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南洋華僑孔教復興運動的緣起與性質〉,《八桂僑史》,期2(1999)。
43. 鍾大榮、張禹東,〈東南亞華僑華人宗教的歷史角色與當代價值〉,《宗教學研究》,期1,2011。
44. 韓星,〈辜鴻銘:中西文明比較視野中的孔教觀〉,《世界宗教研究》,期1,2008。
45. 聶德寧,〈新馬早期華人社會的民間信仰初探〉,《廈門大學學報》,期2,2001。
46. 聶德寧,〈檳榔嶼志略與檳城華僑史料〉,《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期3 ,2000。
47. 顏清湟,〈林文慶與東南亞早期的孔教復興運動(1988-1911)〉,《東南亞華人之研究》,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
48. 顏清湟著,栗明鮮譯,〈1899-1911年新加坡和馬來亞的孔教復興運動〉,《國外中國近代史研究》第八輯,1985。
49. 龔滿紅、趙金文,〈邱逢甲與南洋華僑〉,《東南亞研究》,期6,2010。
三、 專書
1. 干春松,《制度儒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巴素原著,劉前度譯,《馬來亞華僑史》,檳城:光華日報有限公司,1950。
3.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宗教與文化》,臺北:博揚文化,1999。
4. 王青主編,《儒教與東亞的近代》,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7。
5. 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著,趙旭東譯,《帝國的隱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6. 王慷鼎,《新加坡華文日報社論研究1945-1959》,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漢學研究中心,1995。
7. 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
8. 王賡武,《移民與興起的中國》,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2005。
9. 王賡武,《離鄉別土:境外看中華》,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
10. 王賡武著,張奕善譯註,《南洋華人簡史》,臺北:水牛出版社,2002。
11. 王曉朝,《宗教學基礎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12. 加地伸行著,于時化譯,《論儒教》,濟南:齊魯書社,1993。
13. 白玉國,《馬來西亞華人佛教信仰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
14. 任繼愈編,《儒教問題爭論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5. 朱杰勤,《華僑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16. 吳龍雲,《遭遇幫群:檳城華人社會的跨幫組織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2009。
17. 呂大吉主編,《宗教學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18. 宋志明、劉成有著,《批孔與釋孔》,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19. 巫樂華,《南洋華人史話》,臺北:臺灣商務,1994。
20. 李元瑾,《林文慶的思想:中西文化的滙流與矛盾》,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0。
21. 李元瑾,《東西文化的撞擊與新華知識份子的三種回應》,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2001。
22. 李申,《清代中後期儒者的儒教意識》,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23. 李申,《儒教、孔教、聖教、三教稱名說》,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
24. 李亦園,《一個移殖的市鎮:馬來亞華人市生活的調查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一號,1970。
25. 李亦園、文崇一、施振民,《東南亞華人社會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5。
26. 李向平,《信仰、革命與權力秩序──中國宗教社會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7.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啓蒙運動1901-1911》,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
28. 李明歡,《當代海外華人社團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
29. 李盈慧,《華僑政策與海外民族主義(1912-1949)》,臺北:國史館,1997
30.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王憲明譯,《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31. 周川、黃旭主編,《百年之功:中國近代大學校長的教育家精神》,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32. 周偉民、唐玲玲,《中國和馬來西亞文化交流史》,臺北:文史哲,2002。
33. 林水檺、駱靜山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吉隆坡:馬來西亞留台同學會聯合總會,1984。
34. 林存光,《歷史上的孔子形象──政治與文化語境下的孔子和儒學》,濟南:齊魯書社,2004。
35. 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2010。
36. 林緯毅主編,《別起為宗:東南亞的儒學與孔教》,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2010。
37. 芭芭拉‧沃森‧安達婭Andaya, B. W. 、安達婭Andaya, L.著,黃秋迪譯,《馬來西亞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0。
38. 金耀基,《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
39. 复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民間"何在 誰之"信仰"》,北京:中華書局,2009。
40. 胡朝陽編,《清代中後期儒者的儒教意識》,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41. 范麗珠、James D. Whitehead and Evelyn Eaton Whitehead合著,《宗教社會學:宗教與中國》,北京:時事出版社,2010。
42. 韋思諦Stephen C. Averill編,陳仲丹譯,《中國大眾宗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43. 唐文明,《敷教在寛:康有為孔教思想申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44. 孫和聲,《華人文化述評:兼論東西文化、宗教與人生》,吉隆坡:燧人氏事業,2007。
45. 書蠧著,顧因明、王旦華譯,《檳榔嶼開闢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
46. 秦家懿著,吳有能、吳華譯,《儒與耶》,臺北:文史哲,2000。
47. 馬克斯‧韋伯著,洪天富譯,《儒教與道教》,中國: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
48. 高事恒,《南洋論》,上海:南洋經濟研究院,1948。
49. 高信、張希哲編,《華僑史論集》,臺北:國防研究院,1963。
50. 高師寧、楊鳳岡主編,《從書齋到田野──宗教社會高峰論壇論文集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51. 高壽仙,《中國宗教禮俗──傳統中國人的信仰系統及其實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52. 張少寬,《南溟脞談──檳榔嶼華人史隨筆新集》,檳城:南洋田野研究室,2007 。
53. 張克宏,《亡命天南的歲月──康有為在新馬》,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2006。
54. 張禹東、劉素民等,《宗教與社會──華僑華人宗教、民間信仰與區域宗教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55. 張衛波,《民國初期尊孔思潮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6. 梁元生,《宣尼浮海到南洲──儒家思想與早期新加坡華人社會史料彙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5。
57. 梁紹文,《南洋旅行漫記》,臺北:新文豐出版,1982。
58. 曹榮、華智亞著,《民間廟會》,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
59. 莊吉發,《清代秘密會黨史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60. 莊國土、劉文正著,《東南亞華人社會的形成和發展──華商網絡、移民與一體化趨勢》,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
61. 陳支平主編,《福建宗教史》,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62. 陳明主編,《激辯儒教》,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
63. 郭清香,《耶儒倫理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64. 陳煥章,《孔教論》,上海:孔教會,1912。
65. 陳煥章著,翟玉忠譯,《孔門理財學──孔子及其學派的經濟思想》,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
66. 陳蒙鶴著,胡興榮譯,《早期新加坡華文報章與華人社會(1881-1912)》,吉隆坡:上海書局有限公司,2008。
67. 陳劍虹,《檳榔嶼潮州人史綱》,檳城:檳榔嶼潮州會館,2010。
68. 麥留芳,《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十四號,1985。
69. 彭偉步,《新馬華文報文化、族群和國家認同比較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
70. 温雄飛,《南洋華僑通史》,上海:東方印書館,1929。
71. 渡邊欣雄著,周星譯,《漢族的民俗宗教:社會人類學的研究》,臺北:地景,2000。
72. 程淯,《歷代尊孔記孔教外論合刻》,上海:東方讀經會,1938。
73. 辜鴻銘,《辜鴻銘講國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74. 馮承鈞,《中國南洋交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2。
75. 黃栩園編,《南洋》,上海:中華書局,1924。
76. 黃紹倫編,《中國宗教倫理與現代化》,臺北:臺灣商務,1992。
77. 黃堯編,《星馬華人志》,香港:明鑑出版社,1967。
78. 黃進興,《聖賢與聖徒 歷史與宗教論文集》,臺北:允晨文化,2001。
79.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1994。
80. 馮爾康,《生活在清朝的人們》,北京:中華書局,2005。
81. 黃賢強,《跨域史學:近代中國與南洋華人研究的新視野》,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
82. 楊進發,《戰前星華社會結構與領導層初探》,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學會,1977。
83. 楊進發著,李發沉譯,《陳嘉庚──華僑傳奇人物》,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0。
84. 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2000。
85. 鈴木范久著,牛建科譯,《宗教與日本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05。
86. 廖文輝,《馬新史學80年──從"南洋研究"到"華人研究"(1930-2009)》,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
87. 廖建裕,《印尼的孔教初探》,新加坡:華裔館,2010。
88. 劉宏、黄堅立主編,《海外華人研究的大視野與新方向:王賡武教授論文選》,新加坡:八方文化,2002。
89. 劉述先、梁元生編,《文化傳統的延續與轉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
90. 劉還月,《台灣人的祀神與祭禮》,臺北:常民文化,2000。
91. 蔡佩蓉,《清季駐新加坡領事之探討(1877-1911)》,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大系,2002。
92. 蔣英豪,《黃遵憲師友記》,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2。
93. 鄭文泉、傅向紅,《黏合與張力:當代馬來西亞華人的族群內關係》,雪蘭莪:新紀元學院馬來西亞族群研究中心,2009。
94. 鄭志明,《中國社會與宗教:通俗思想的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95. 鄭志明,《中國意識與宗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96. 鄭志明,《華人宗教的文化意識第一卷》,臺北:中華大道文化,2001。
97. 鄭志明,《華人宗教的文化意識第二卷》,臺北:中華大道文化,2001。
98. 鄭志明,《儒學的現世性與宗教性》,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
99. 鄧浩然,《孔教叢錄選粹》,香港:香港孔教會,1968。
100. 盧國龍主編,《儒教研究(2009年卷總第一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101. 盧潔峰,《黃花岡》,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
102. 韓華,《民初孔教會與國教運動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103. 鍾雲鶯,《清末民初民間儒教對主流儒學的吸收與轉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104. 顏清湟,《東南亞華人之研究》,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
105. 顏清湟,《海外華人的社會變革與商業成長》,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
106. 蘇慶華,《蘇慶華論文選集(第二卷)》,吉隆坡:聯營出版(馬)有限公司,2010。
107. 龔道運,《近世基督教和儒教的接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四、 英文論文
1. Chen His-yuan, Confucianism Encounters Religion: The Formation of Religious discourse and the Confucian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Ph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1999)
2. Cheu Hock Tong, “The Festival of Nine Emperor Gods in Peninsula, Southeast Asia,” in Chinese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Southeast Asia, (Petali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Penanduk Publications, 1993)
3. James Watson,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Funerary Rites: Elementary Forms, Ritual Sequence, and the Primacy of performance”, in James L. Watson and Evelyn S. Rawski eds., 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Berkeley: UC Press, 1988)
4. James Watson, ”Introduction: Class and Class Formation in Chinese.” In Class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Past-R evolution China, ed. James Wats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5. Prasenjit Duara, “Superscribing Symbols: The Myth of Guandi, Chinese God of War.”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88)
6. Fan Cunwu, “Confucian “Religion”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in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vol. 44, nos. 1-2, Fall 2010/Winter 2010-2011)
7. Wang Gungwu, “Lu Xun, Lim Boon Keng and Confucianism”, Paper on Far Eastern History (no. 39, March, 1989)
8. Max Weber, Konfuzianismus und Taoismus (Tubingen:Mohr, 1978) 。
五、 英文專書
1. C. Mary Turnbull, A History of Malaysia, Singapore and Brunei (Hong Kong, Allen & Unwin , 1989)
2. Duara, Prasenjit,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3. G. William Skinner,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1977)
4. Huston Smith, The world’s Religion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58)
5. Valerie Hansen, 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1127-1276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6. Victor Purcell,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Selango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7. Wang Gungwu, Anglo-Chinese Encounters since 1800 : War, Trade, Science and Governance (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8. Wang Gungwu, Community and Nation: essays o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Chinese (Singapore: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Asia) LTD., 1981)
9. Yang, C. K.,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1)
10. Song Ong Siang, One Hundred Years’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Singapo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