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魏綵瑩
論文名稱: 經典秩序的建構:廖平的世界觀與經學之路
指導教授: 朱鴻
Chu, Hung
李紀祥
Lee, Chi-Hsia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98
中文關鍵詞: 廖平近代經學天下觀世界觀經典秩序朝貢明堂周公天學思想轉型晚清學術近代思想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1下載:5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廖平以研究經學、實踐孔子之道為本願,欲把經學扮演成時代的舵手,於學術思想史上別開生面。尤其是大約在甲午戰後,強烈的時代責任感更是其學術活動的原動力,他以經典面向現世的理論最大的特點,就是思考如何讓「孔子」走入當下的世界,以經典規劃中國與世界的秩序,因此廖平的「世界觀」就是個值得探討的議題。又廖平學術受整個大時代的影響甚鉅,諸如甲午戰爭、維新變法、立憲與革命的風潮、西方政治文化思想、進化論、地理天文新知及各種科學等,因此其思想建構受這些學理影響造成思想變化的過程不可忽視。
    廖平的世界觀涉及整個時代的脈動,那麼以下的問題是本文所欲探究的:第一,在世界觀的建構過程中,他對中國與世界的秩序安排是什麼特色?孔經的根本精神是什麼?第二,廖平為了使孔經為主體的傳統學術能夠適應當代,就勢必要重釋經學及以經學為主體的整套儒學體系。當時正處於所謂轉型的時代,他在經學重釋的過程中,具有個人的特色加上濃重的時代意識,值得我們去關注。也就是說,在古典(傳統)到現代學術的建立過程之間,特別是根植於其思維意識當中的中國傳統學術思想,在受到西學碰撞之後的新舊知識交涉過程,有需要進一步的去發掘。這對關心中國學術思想如何從傳統過渡到現代的歷程,是個重要與嚴肅的課題。
    本文從兩個層面切入探討,首先是廖平如何重新定位中國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如何用孔經重構世界秩序。近代中國思想史上有一個從「天下」到「世界」的進程,「世界」逐漸取代了過往以中國居於中心的「天下」觀念。然而對晚清學人而言,該如何為被世界邊緣化的中國在世界中尋求定位,卻是焦慮徬徨的過程。以《公羊》家的代表性人物康有為為例,他內心的版圖中,屬「文明」的「諸夏」已成了歐美,中國已落於「夷狄」的一邊,對康氏而言,政體的改變正是扭轉中國在世界中的位置相當重要的關鍵。然而廖平的思想所展現的,卻是另一種如何為中國定位的典型。他要將以三綱為精神、〈王制〉為架構的天子、諸侯體制普及於世,讓世界成為具傳統文化特色的倫理共同體。也因著中國有三綱倫理為主體的經教,故能成為世界的「諸夏」,立足於中心的地位,從來不曾被邊緣化。因此廖、康兩人的孔子改制內容並不同調,本文的研究也點出了近代《公羊》學者內部思想、政治理念的多元面相。
    本文呈現的第二個層面是廖平的學術所表現的時代性。例如對陰陽五行宇宙觀的新銓說方面,他已經大力表現了對氣化的宇宙觀知識系統之質疑甚至否定,之後的古史辨派學者會用學術史的眼光重新考辨陰陽五行學說的來歷,也是源於本有學術權威的崩潰,廖平扮演了承先啟後的地位。又傳統天人關係被西學否定之際,廖平也建構了自己的一套天學系統。雖然在他的主觀意識上,「天人合一」的秩序不可撼動,但是為了要讓孔子思想可以立足於當代,在將西學新知引入天學的過程裡,無形中也使「天」的性質發生轉化,有朝著現代自然天發展的趨勢,而天與人的關係逐漸的疏離也成為必然的走向。處在知識擴張與價值觀轉變的晚清,廖平對經典內容的詮釋也呈現了極大的不穩定性,甚至出現價值觀的重塑。總之,擺盪在原有的信念與西學新知之間,廖平的學術體現了西潮蕩擊下的傳統學術、思想與信仰變遷的軌跡。

    緒論 1 第一章 從今古之辨到面向世界的經學之路 43 第一節 平分今古:經學一變與對群經的今古文觀(1883-1886) 44 一.同等重視古文《毛詩》與今文《三家詩》 56 二.接受《尚書》有殘缺的觀點 57 三.平分今古之下的三禮觀 59 四.平分今古之下的《春秋》三傳觀 62 第二節 尊今抑古:經學二變與對群經的今古文觀(1887-1896) 70 一.否定《毛詩》與推崇《三家詩》 76 二.《尚書》廿八篇為備,百篇《書序》為偽 78 三.尊今抑古之下的三禮觀 82 四.尊今意識下的《春秋》三傳觀 94 第三節 面向世界的經學:走出今古之辨後的群經觀(1897-1932) 101 一.面向世界的《詩經》:特重《詩緯》與《齊詩》,視《毛詩》的義理不高 108 二.面向世界的《尚書》學觀 115 三.走出今古之辨後的三禮觀 119 四.面向世界後的《春秋》三傳觀 126 小結 131 第二章 讓孔子走入新世界 137 第一節 傳統天下觀與「地球」概念的遭逢 140 第二節 重新「認識」鄒衍的「大九州」說 145 一.「大九州」說與世界 145 二.鄒衍學說與孔子的聯繫 148 三.「大統」、「皇帝」與「驗小推大」 153 第三節 《海國圖志》諸書缺乏經典的價值意識 156 第四節 建立符合「經旨」的「帝王政教」之世界圖像 167 一.從「中國」擴及「世界」的文化疆域 169 二.〈禹貢〉範圍包舉全球 174 三.「大〈禹貢〉」、「大五服」與「大九州」的精神 178 小結 188 第三章 經學理想的世界文化空間藍圖 191 第一節 肇開世界大統與中天下而立的「周公」 191 一.史實與經典之間:論周公曾踐阼稱王與孔子的「王心」所在 192 二.孔子藉「周公」開創東西兩半球的經典意義 198 第二節 萬邦來朝:太平之世的「大明堂」 214 一.明堂根源聖經指向大統 215 二.朝會世界諸國的禮序:「萬邦歸極」與「辨方正位」 220 第三節 世運輪轉:重解陰陽五行宇宙觀論中國入主世界的必然性 232 一.五行與歷史遞嬗的五德終始說 232 二.以五德與陰陽五行結合表述的五大洲空間之運勢流行 237 三.全球的「正朔」所在:中國即將得運與「土德」最尊居世界之「中」 244 四.五行僅為五方之符記:重解陰陽五行宇宙觀與近代學術上的意義 254 小結 263 第四章 西學與傳統之間:廖平的天學與近代思想轉型 267 第一節 日心地動說與王權為尊的天道觀 267 一.天文新知已備於孔學體系中 267 二.以尊王為中心秩序的天道象徵 277 第二節 天人之間:六合之外的世界與六合之內的秩序 287 一.《詩經》、《易經》為統宗的六合之外世界 287 二.具有價值意識的「天」:天的運行、架構與人世秩序 297 三.天界進化的動力:另一種禮樂文明的傳播 306 第三節 西方天文地理知識洗禮下的新分野觀 311 一.星象分野與大一統的世界觀 314 二.時代考驗下的分野新說 322 三.天象的王化秩序之堅持與占驗的擺落 325 小結 332 第五章 《春秋》撥正下的世界秩序與「中國」 ── 從「二伯」的理想談起 335 第一節 《春秋》中的「二伯」與世界秩序 335 一.以中國為「諸夏」化導世界 335 二.「二伯」的經典文獻依據 338 三.《尚書》的「皇二伯」:致太平的願景 341 四.《春秋》的「二伯」與實踐 343 第二節 對西方國際法的反思:素王禮制下的理想新世界體系 352 一.以《春秋》制度重構國際新秩序 352 二.為世界「立心」:以「素王之位」居中的道德共同體 357 第三節 理想的政治體制與倫理觀 362 一.《公羊》三世意義的發揮 362 二.三綱倫理與理想的政治體制 375 第四節 視野的轉變:從維繫世界的「二伯」到振興中國的「二伯/二霸」 394 一.「王」、「伯/霸」現世未來不可躐等 394 二.「王」、「伯/霸」的重辨 397 小結 419 第六章 文質彬彬:大統理想的經學實踐進路 423 第一節 以孔經文明為五大洲的進化座標 423 一.進化意識下的經史區別 423 二.孔經為進化公理 434 第二節 文質調和的孔經實踐 448 一.至聖六經兼包諸家:以儒墨為論述對象 449 二.中國當增進「質」的層面 453 第三節 從「六經」到「十二經」:論廖平道器觀的演變 455 一.十二經的提出與內容 456 二.實學的重要:「孔述六藝」與「孔作六經」合為十二經 459 小結 467 結論 469 重要參考書目 485 附圖目次: 圖一: 《詩緯.含神霧》的天人合德圖 112 圖二: 《海國圖志》,「地球正面圖」 163 圖三: 廖平繪,「〈王制〉三服圖」 170 圖四: 廖平繪,「《周禮》九服圖」 173 圖五: 廖平繪,「大〈禹貢〉圖」 187 圖六: 廖平繪,「大統兩京圖」 211 圖七: 廖平繪,「〈召誥〉明堂位圖」 226 圖八: 廖平繪,「《尚書》五行五帝運圖」 248 圖九: 廖平繪,「《周禮》五土五官均分五極圖」 249 圖十: 廖平繪,「《周禮》五土五民動植即今全地球圖」 249 圖十一: 八大行星繞日及其附屬衛星示意圖 281 圖十二: 天上星辰空間與人世文化疆域對應圖 301-302 圖十三: 廖平繪,「〈禹貢〉導山為天九野圖」 315 圖十四: 廖平繪,「大統分野圖」 321 圖十五: 內九州、外十二州星象分野示意圖 328

    (一)廖平著作
    《六譯館叢書》,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
    大學中庸演義 民國5年存古書局刊本
    大統春秋公羊補證 光緒32年則柯軒再版
    公羊解詁三十論 光緒23年刊本
    左傳古義凡例 光緒12年刊本
    經學四變記 光緒32年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經學五、六變記 民國7年存古書局刊本
    春秋圖表 光緒27年刊本
    易說 民國7年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詩說 民國7年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群經凡例 光緒23年尊經書局刊本
    尚書宏道篇 民國7年存古書局刊本
    尚書中候宏道篇 民國7年存古書局刊本
    今古學考 光緒12年尊經書局刊本
    古學考 光緒23年尊經書局刊本
    知聖篇 光緒27年尊經書局刊本
    經學初程 光緒23年尊經書局刊本
    王制訂 光緒23年尊經書局刊本
    經話甲、乙篇 光緒23年尊經書局刊本
    起起榖梁廢疾 光緒11年刻本
    釋范 光緒11年刻本
    易經古本 民國4年四川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坊記新解 民國3年四川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孝經凡例 民國3年四川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分撰兩戴記章句 民國4年四川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家學樹坊 民國3年四川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禮說 民國7年存古書局刊本
    四益館雜著 民國4年存古書局印行
    王制集說 民國3年四川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群經大義 民國6年四川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周禮訂本注 民國6年四川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六譯館雜著 民國4年四川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六譯館文鈔 民國9年存古書局刊本
    春秋三傳折衷 民國6年四川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春秋左氏古經說 光緒34年四川成都中學堂刊本
    書經大統凡例 民國5年四川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尚書今文新義 民國7年四川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皇帝疆域圖 民國4年四川成都存古書局刊本
    世界哲理箋釋 民國10年四川存古書局刊本
    四譯館外編 民國10年四川存古書局刊本
    廖平,《莊子敘意》,台北:藝文印書館據民國10年刊本影印,1972年。
    廖平,《地球新義》, 1935年孟冬開彫。
    廖平,〈大同學說〉,《中國學報》,第8期,1913年6月。
    李耀仙編,《廖平學術論著選集》(一),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
    李耀仙編,《廖平選集》(上)(下),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7月。

    (二)經籍與史料
    丁韙良,《中國古世公法》,光緒23年,慎記書莊石印。
    于寶軒編,《皇朝蓄艾文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5年。
    王代功述,《清王湘綺先生闓運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12月。
    王先謙編,《皇清經解續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毛奇齡,《經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毛亨注、鄭玄箋,孔穎達正義,《詩經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孔安國傳,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司馬遷原著,(日)瀧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皮錫瑞,《師伏堂日記》,收於《湖南歷史資料》,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
    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
    皮錫瑞,《經學歷史》,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8月。
    皮鹿門箋注,王錦民校箋,《《王制箋》校箋》,2006年1月。
    皮名振,《清皮鹿門先生錫瑞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12月。
    朱彝尊,《經義考》,台北:中華書局,1960年台二版。
    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台北:華正書局,1982年10月。
    伍肇齡輯,《尊經書院二集》,清光緒十七年,尊經書局刊本。
    呂不韋編,楊堅點校,《呂氏春秋》,長沙:岳麓書社,1989年。
    班固撰,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二》,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
    何休注、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藝文印書館,1985年12月。
    沈欽韓,《漢書疏證》,光緒26年季孟冬,浙江官書局刊,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年。
    阮元編,《皇清經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62年4月。
    志剛,《初使泰西記》,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邵懿辰,《禮經通論》,《皇清經解續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
    胡薇元,《公法導原》,出版者不詳,光緒26年。
    胡薇元,《詩緯訓纂》,清光緒至民國間刊本,廖平序。
    胡鈞,《張文襄公(之洞)年譜》,收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五輯,台北:文海出版社。
    范曄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
    柳興恩,《榖梁大義述》,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唐才常,《唐才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袁宏點校,《逸周書》,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高承瀛等修,吳嘉謨等纂輯,《光緒井研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1年。
    高承瀛等修,吳嘉謨等纂輯,《光緒井研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1年。
    張之洞,《書目答問》,收錄於《張之洞全集》第十二冊,河北人民出版社。
    張之洞,《輶軒語》,收錄於《張之洞全集》第十二冊,河北人民出版社。
    張之洞,《四川省城尊經書院紀》,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社會科學類62冊,台北:新文豐書局,1989年。
    張德彝,《隨使英俄記》,長沙:岳麓書社,1986年。
    陳立,《公羊義疏》,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5月。
    康有為著,姜義華、吳根樑編校,《康有為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康有為,《新學偽經考》,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7月。
    (美)惠頓著,丁韙良譯,《萬國公法》,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1月。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正中書局,出版年不詳。
    葉德輝,《郋園書札》,清光緒壬寅(1902)長沙葉氏刊本。
    廖幼平編,《廖季平年譜》,成都:巴蜀書社,1985年。
    廖宗澤編撰,駱鳳文校點,《六譯先生年譜》,收入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儒藏.史部.儒林年譜》,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2009年。
    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劉安原著,何寧撰,《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
    劉逢祿,《春秋公羊經何氏釋例》,據北京圖書館分館藏,清嘉慶養一齋刻本影印原書版。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台北:大新書局,1965年。
    劉逢祿,《左氏春秋考證》,台北:復興書局影印《皇清經解》本,1974年。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廖平、蒙文通卷》,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
    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鍾文蒸,《春秋榖梁經傳補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6年7月。
    繆荃孫纂錄,《續碑傳集》,台北:文海出版社。
    魏源,《魏源集》,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11月。
    魏源,《海國圖志》,岳麓書社,1998年11月。
    譚宗浚編,《蜀秀集》,清光緒5年刊本。
    譚嗣同撰,蔡尚司、方行編,《譚嗣同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蘇輿編,楊菁點校;蔣秋華、蔡長林校訂,《翼教叢編》,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
    嚴復,《嚴復合集編年》(一),財團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會,1998年9月。
    龔自珍,《龔自珍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三)專書
    丁亞傑,《清末民初公羊學研究-皮錫瑞、廖平、康有為》,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3月。
    丁亞傑,《晚清經學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8月。
    尹德新主編,《歷代教育筆記資料‧清代部分》,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3年10月。
    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長沙:岳麓書社,1998年8月。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87年4月。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及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台北:時報出版社,1985年。
    王汎森等著,《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台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12月。
    王汎森,《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10月。
    王林,《西學與變法-《萬國公報》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4月。
    王葆玹,《今古文經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6月。
    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王家儉,《清史研究論藪》,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7月。
    王國維,《觀堂集林》,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4月。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2月。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續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4月。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王爾敏,《近代經世小儒》,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6月。
    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長沙:岳麓書社,1998年。
    史革新,《晚清理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3月。
    左玉河,《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學術分科與近代中國知識系統之創建》,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本田成之,《中國經學史》,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2001年10月。
    田漢雲,《中國近代經學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12月。
    丘為君,《戴震學的形成》,台北:聯經出版,2004年。
    甘懷真,《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概念》,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年11月。
    朱維錚,《中國經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朱維錚,《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朱維錚,《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
    艾爾曼著,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
    艾爾曼著,趙剛譯,《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
    安居香山著,田人隆譯,《緯書與中國神秘思想》,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江曉原,《天學真原》,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何一民,《轉型時期的社會新群體-近代知識份子與晚清四川社會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2年2月。
    何信全,《晚清公羊派的政治思想》,台北:經世書局,1984年5月。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年12月。
    余英時著,程嫩生、羅群等譯,《人文與理性的中國》,台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6月。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7年3月。
    ﹙美﹚余定國著,姜道章譯,《中國地圖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
    吳雁南等主編,《中國近代社會思潮(1840-1949)》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李仁淵,《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份子》,台北:稻鄉出版社,2005年12月。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9月。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9月。
    李耀仙,《廖平與近代經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李揚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國的世界觀念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2月。
    李新霖,《清代經今文學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22號,1978年6月。
    李新霖,《春秋公羊傳要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汪榮祖,《走向世界的挫折》,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10月。
    汪榮祖,《中國大同思想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3月。
    宋翔鳳,《論語說義》,《皇清經解續編》,台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65年。
    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1990年3月。
    沈玉成、劉寧,《春秋左傳學史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周昌龍,《新思潮與傳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5年2月。
    周開慶,《民國四川人物傳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3月。
    房德鄰,《儒學的危機與嬗變-康有為與近代儒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月。
    林慶彰,《清初的群經辨偽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林慶彰,《清代經學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0月。
    林慶彰主編,《國際漢學論叢》第一輯,台北:樂學書局,1999年7月。
    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叢》,第一輯,台北:聖環圖書公司,1994年。
    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叢》第八輯,台北:學生書局,2000年9月。
    林慶彰、蔣秋華主持,陳讚華編輯,《晚清四川經學家研究論文》(初稿),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3月。
    林慶彰、蔣秋華主持,簡逸光編輯,《晚清四川經學家著作知見錄》(初稿),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3月。
    林慶彰、蔣秋華主持,洪楷萱編輯,《晚清四川經學家著作提要》(初稿),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3月。
    林慶彰、蔣秋華主持,倪瑋均編輯,《晚清四川經學家傳記資料》(初稿),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3月。
    金德建,《司馬遷所見書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2月。
    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8年。
    柳定生著,周開慶補,《四川史話》,台北:正中書局,1975年11月。
    胡楚生,《清代學術史研究續編》,台北:學生書局,1994年12月。
    茅家琦,《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5年。
    孫春在,《清末的公羊想思》,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10月。
    孫燕京,《晚清社會風尚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
    孫喆,《康雍乾時期輿圖繪製與疆域形成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學生書局,1996年4月。
    桑兵,《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年11月。
    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
    唐晏,《兩漢三國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
    郭偉川編,《周公攝政稱王與周初史事論集》,北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11月。
    耿素麗、胡月平選編,《三禮研究》,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張一兵,《明堂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8月。
    張枬、王忍之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香港:三聯書店,1962年。
    張岱年,《國學今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張勇主編,《中國思想史參考資料集‧晚清至民國卷》(上),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張壽安,《以禮代理-淩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5月。
    張麗珠,《清代義理學新貌》,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5月。
    張灝著,崔志海、葛夫平譯,《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
    張灝,《時代的探索》,台北:聯經出版,2004年。
    張灝,《危機中的中國知識份子:尋求秩序與意義》,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張衛波,《民國初期尊孔思潮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5月。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1月。
    崔適,《史記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崔適,《春秋復始》,北平:北京大學1918年鉛印本。
    陳夢家,《尚書通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陳文豪,《廖平經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2月。
    陳其泰,《清代公羊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4月。
    陳尚勝主編,《中國傳統對外關係的思想、制度與政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7年8月。
    陳柱,《公羊家哲學》,民國18年排印本,台北:台灣力行書局印行。
    陳學恂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大事記》,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台北:明文書局,1998年。
    陸寶千,《清代思想史》,台北:廣文書局,1983年。
    章太炎,《國故論衡》,台北:廣文書局,1975年4月再版。
    章太炎,《國學概論》,基隆:法嚴出版社,2000年1月。
    郭雙林,《西潮激蕩下的晚清地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
    黃彰健,《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9月2版。
    黃克武,《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2月。
    黃克武,《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台北:聯經出版社,2010年11月。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3年10月。
    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 2008年7月。
    黃翠芬,《章太炎春秋左傳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8月。
    黃開國,《廖平評傳》,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年3月。
    黃宗凱等,《宋育仁評傳》,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傅樂詩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保守主義》,台北:時報文化,1982年。
    彭林主編,《清代學術講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9月。
    彭明輝,《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7月。
    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7月。
    湯志均等著,《西漢經學與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
    湯志鈞,《近代經學與政治》,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湯志鈞,《經學史論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6月。
    賀照田主編,《在歷史的纏繞中解讀知識與思想》,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賀廣如,《魏默深思想探究-以傳統經典的詮說為討論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1999年6月。
    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0月。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4月。
    葛兆光,《古代中國文化講義》,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7月。
    葛兆光,《古代中國的歷史、思想與宗教》,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葛兆光,《西潮又東風-晚清民初思想、宗教與學術十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5月。
    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3月。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楊向奎,《清儒學案新編》,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
    楊念群,《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型態-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究》,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6月。
    楊朝明,《周公事蹟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1月。
    路新生,《中國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路新生,《經學的蛻變與史學的「轉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
    鄒振環,《晚清西方地理學在中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
    鄒振環,《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作》,北京:中國對外翻譯,1996年。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熊月之,《向專制主義告別》,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1990年8月。
    熊月之,《中國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蒙文通,《經史抉原》,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
    蒙文通著,蒙默編,《川大史學‧蒙文通卷》,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
    蒙默編,《蒙文通學記》,北京:三聯書店,1993年9月。
    趙伯雄,《春秋學史》,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趙沛,《廖平春秋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2月。
    劉宗通,《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12月。
    劉起釪,《尚書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6月。
    劉家平、蘇曉君主編,《中國歷史人物別傳集》,北京:線裝書局,2003年。
    蔣慶,《公羊學引論》,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
    蔡長林,《崔適與晚清今文學》,台北:聖環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2月。
    蔡樂芬主編,《中國思想史參考資料集‧晚清至民國卷》(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鄭大華、鄒小站主編,《思想家與近代中國思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5月。
    鄭大華、黃興濤、鄒小站主編,《戊戌變法與晚清思想文化轉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4月。
    鄭師渠,《國粹、國學、國魂-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8月。
    鄭師渠,《思潮與學派-中國近代思想文化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鄧洪波,《中國書院章程》,湖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鄧星盈等著,《吳虞思想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蕭公權著、汪榮祖譯,《康有為思想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5月。
    蕭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國近代士大夫與西方挑戰》,成都:四川人民,1986年。
    蕭艾著,《王湘綺評傳》,湖南:岳麓書社,1997年12月。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11月。
    錢穆,《國學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錢穆,《經學大要》,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12月。
    錢穆,《學籥》,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年。
    盧建榮主編,《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
    薛化元,《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1861-1900)》,台北:稻鄉出版社,2001年1月。
    鍾叔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國知識份子考察西方的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鍾彩鈞、楊晉龍主編,《明清文學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12 月。
    鍾肇鵬,《求是齋叢稿》,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8月。
    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
    羅志田,《裂變中的傳承-20世紀前期的中國文化與學術》,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1月。
    羅志田,《變動時代的文化履跡》,香港:三聯書店,2009年9月。
    羅檢秋,《近代諸子學與文化思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6月。
    顧頡剛,《顧頡剛讀書筆記》,台北:聯經出版,1990年。
    龔書鐸,《社會變革與文化趨向一中國近代文化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龔鵬程,《近代思想史散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9月。

    (三)學位論文
    王璧寰,《漢代天文學與陰陽五行說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0年6月。
    方彥傑,《蒙文通史學探析》,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8年12月。
    江乾益,《前漢五經齊魯學之形成及其影響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90年6月。
    林登昱,《《尚書》學在古史辨思潮中的新發展》,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9年6月。
    林麗容,《民初讀經問題初探(1912-193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
    殷善培,《讖緯中的宇宙秩序》,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殷善培,《讖緯思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6年6月。
    洪健榮,《明清之際中國知識份子對西方地理學的反應—以熊人霖《地緯》為中心所作的分析》,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8年5月。
    梅政清,《中國上古天文學之社會文化意涵》,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3年元月。
    張遠東,《廖平《詩經》研究述評》,重慶:西南大學高校教師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4月。
    黃復山,《漢代《尚書》讖緯學述》,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5年6月。
    趙立新,《西晉末年至東晉時期的「分陜」政治-分權化現象下的朝廷與州鎮》,國立台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蔡長林,《常州莊氏學術新論》,國立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9年6月。
    賴溫如,《晚清新舊學派思想之論爭-以《翼教叢編》為中心的討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6月。
    顏健富,《編譯與變異:晚清新小說的「烏托邦」視野》,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8年。

    (四)期刊論文
    丁邦清,〈近代地理學思潮與中國傳統哲學觀念嬗變〉,《學術月刊》,1995年, 第8期。
    王維誠,〈老子化胡說考證〉,《國學季刊》,4卷2號,1934年。
    王爾敏,〈晚清實學所表現的學術轉型之過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6年6月。
    王爾敏,〈總理衙門譯印《萬國公法》以吸取西方外交經驗〉,《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7期,2007年9月。
    全漢昇,〈清末的西學源出中國說〉,《嶺南學報》,4卷2期,1935年刊,第57~102頁。
    江乾益,〈漢代詩經學齊詩翼氏學述評〉,《興大中文學報》,第7期,1994年1月。
    村田雄二郎,〈康有為與孔子紀年〉,收入王守常主編,《學人》第2輯,南京:江蘇文藝,1992年。
    李久昌,〈周公「天下之中」建都理論研究〉,《史學月刊》,2007年第9期
    李紀祥,〈身在何處:明季以來東、西半球圖的入華與二元世界觀之成形〉,收入《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第2冊,台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8年7月。
    李霖燦,〈閻立本職貢圖〉,《大陸雜誌》第12卷第2期,1956年。
    李智君,〈分野的虛實之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20卷第1輯,2005年1月。
    李勇,〈對中國古代恆星分野和分野式盤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第11卷第1期,1992年。
    (法)伯希和,〈四天子說〉,收入氏著,馮承鈞譯,《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三編)》,蘭州:蘭州古籍書店,1990年。
    孟凡松,〈清代貴州郡縣志「星野」敘述中的觀念與空間表達〉,《清史研究》,2009年2月,第1期。
    林金泉,〈詩緯星象分野考〉,《成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篇)》,21期,1986年11月。
    林慶彰,〈顧頡剛與錢玄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7期,2000年4月。
    汪暉,〈從《海國圖志》到春秋國際公法〉,收入《思想史上的個人、社會與國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上冊,2003年10月9日至11日,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周妙齡,〈乾隆朝《萬國來朝圖》研究〉,《史物論壇》,第4期,2007年7月。
    金觀濤、劉青峰,〈從「天下」、「萬國」到「世界」-晚清民族主義形成的中間環節〉,《二十一世紀》,94期,2006年4月。
    金觀濤、劉青峰,〈19世紀中日韓的天下觀及甲午戰爭的爆發〉,《思想》,第3期,2006年10月。
    茅海建,〈戊戌變法期間光緒帝對外觀念的調適〉,收入氏著,《戊戌變法史事考》,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1月。
    郜積意,〈漢代今、古學的禮制之分-以廖平《今古學考》為討論中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7卷1期,2006年3月。
    徐公持,〈論詩緯〉,《求是學刊》,第30卷第3期,2003年5月。
    徐興无,〈儒家思想與近代國際法的「格義」-讀丁韙良《中國古世公法論略》與胡薇元《公法導源》〉,網路資料:http://aiwk.sysu.edu.cn/A/?C-1-65.Html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第19期卷,第1期,2001年6月。
    張啟雄,〈中華世界秩序原理的源起:近代中國外交紛爭中的古典文化價值〉,收入吳志攀、李玉主編,《東亞的價值》,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張壽安,〈打破道統‧重建學統-清代學術思想史的一個新觀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6年6月。
    張壽安,〈龔自珍論「六經」與「六藝」:學術源流與知識分化的第一步〉,收入《史學與史識:王爾敏教授八秩嵩壽榮慶學術論文集》,台北:廣文書局,2009年7月。
    張壽安,〈龔自珍論乾嘉學術:「說經」、「專門」與「通儒之學」— 鉤沉一條傳統學術分化的線索〉,收入《中國學術思想論叢:何佑森先生紀念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2009年3月。
    曹建國,〈《詩》緯論《詩》〉,《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44期,2004年。
    章清,〈晚清「天下萬國」與「普遍歷史」理念的浮現及其意義〉,《二十一世紀》, 94期,2006年4月。
    郭樹勇、陳建軍,〈論「圈序認同」對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的影響〉,《世界經濟與政治》,2009年,第12期。
    許暉林,〈朝貢的想像:晚明日用類書「諸夷門」的異域論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0卷,第2期,2010年6月。
    賀昌群,〈漢以後中國人對於世界地理知識之演進〉,《禹貢半月刊》,第5卷,第3、4合期,1934年。
    黃銘崇,〈明堂與中國上古之宇宙觀〉,《城市與設計學報》,第4期,1998年3月。
    黃克武,〈民國初年上海的靈學研究:以「上海靈學會」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5期,2007年3月。
    葛兆光,〈天下、中國與四夷-古代中國世界地圖中的思想史〉,《學術集林》,第16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年。
    葛兆光,〈山海經、職貢圖和旅行記中的異域記憶〉,收錄於鍾彩鈞、楊晉龍主編,《明清文學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12 月。
    楊勝榮,〈明末至晚清世界地圖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思想戰線》,第28卷, 2002年第2期。
    楊義騰,〈試論齊詩「四始」說〉,《育達學報》,2008年12月。
    蔡長林,〈論常州學派研究之新方向〉,《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1期,2002年9月。
    劉禾著,陳燕谷譯,〈普遍性的歷史建構:《萬國公法》與19世紀國際法的流通〉,收入《視界》,第1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劉青峰、金觀濤,〈19世紀中日韓的天下觀及甲午戰爭的爆發〉,《思想》,第3期,2006年10月。
    劉毓慶,〈由人學到天學的《詩》學詮釋-《詩緯》詩學研究〉,《文學評論》,2005年6期。
    糜文開,〈齊詩學的五際六情〉,《大陸雜誌》,第30卷第12期,1965年6月。
    鄺平樟,〈禮記王制及周官職方所言封國說之比較〉,《禹貢半月刊》,1934年3月。
    羅志田,〈夷夏之辨與「懷柔遠人」的字義〉,《二十一世紀》,第49期,1998年10月。
    羅志田,〈天下與世界:清末士人關於人類社會認知的轉變〉,《中國社會科學》, 2007年第5期。
    鍾月岑,〈科學、生物政治與社會網脈:近代中國優生學與比較研究取徑之反省〉,《古今論衡》,第22期,2011年6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