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崇仁 LIU, Leonard |
---|---|
論文名稱: |
臺灣現代華語語法與詞彙規範之對比分析 Standard Grammar and Vocabulary in Modern Chinese in Taiwan –Comparative Analysis |
指導教授: |
葉德明
Yeh, Teh-M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0 |
中文關鍵詞: | 語言接觸 、語言變異 、動後結果補語 、量詞 、閩南語詞彙 |
英文關鍵詞: | language contact, linguistic variation, result complement, measure word, Southern Min vocabular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76 下載:6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由於歷史與政治等因素使然,臺灣與大陸有近半世紀的時間處於隔絕狀態,語言因此而有不同的發展面向。臺灣人口結構中,大部分是自福建漳州、泉州二地移民而來的漢人後代,民間交際的主要語言多為閩南語,臺灣現代華語在長期接觸閩南語的情況下,在語音、詞彙、語法結構及語用各方面均發生不同程度的變異現象,某一些詞組結構更逐漸朝語法化的方向演變;而這種標準語(國語,臺灣現代華語)跟方言(閩南語)的接觸,也體現了語言交融的多元性。研究與語言變異相關的課題時,不僅需要關注口語的變異,也要關注書面語的變異,並需察考口語及書面語的互動關係。
本研究基於上述理論背景,選擇現代華語中三種語言現象作為研究標的,以釐清並確切描述其變異後的特徵。第一項研究標的是動詞後結果補語「掉」的使用現狀及其語法化的變異情況,第二項研究標的是比較四個量詞──「粒」、「顆」、「間」與「款」在大陸規範漢語及臺灣現代華語中搭配名詞使用的異同之處,第三項研究標的是觀察閩南語詞彙、短語等進入書面的現代華語的情況,特別著重於臺灣地區數種主要報紙媒體的新聞語料分析。
近年由於網路已成為一般大眾撰寫文章後最常使用的發表媒介,且許多人書寫篇章時早已養成「我手寫我口」的思考模式,這些上傳至網路空間的文字資料,相當程度反映出臺灣民眾的口語習慣,故本研究語料的採擷以網路上的文句為主;此外,《聯合報》及《中國時報》已各自建置其新聞資料庫,因此在新聞語料的檢索與選取部分,則以該二資料庫為主,且從新聞資料中可看出現代華語歷時的變異軌跡,從而豐富此一方面在時間軸上的對比分析研究論述。
本研究的結論希望提供以華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者一些新的借鑒。不少臺灣華語教師平時接觸全面性的大陸規範漢語的機會較少,因此往往不自覺地使用許多受閩南語等方言影響的華語,連帶地,也可能在課堂中脫口而出,甚且教授諸如此類,受方言接觸影響下的華語。故此,本研究意欲提醒此一專業領域的工作者或研究者,保持對語言敏感的比對能力,並加以辨析其中的異同之處,避免融入過多屬於地域性的華語詞彙或語法結構。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in Taiwan and in mainland China has developed along different lines due to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reasons. Taiwan’s population largely consists of the descendants of Han immigrants from Zhangzhou and Quanzhou in Fujian province. The mainstream language of most Taiwan inhabitants is Southern Min (Taiwanese). Linguistic variation can be observed in the phonetics, lexicon,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usage of Modern Chinese in Taiwan, which has had long-term contact with Southern Min. The structure of certain phrases shows a tendency towards grammaticalization, which is indicative of the extent of language contact between the national language (Mandarin and modern Chinese, spoken and written respectively) and Southern Min. When researching topics in linguistic vari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xamine variation in both colloquial and written language as well as their interaction.
Mandarin (spoken), modern Chinese (written) and Southern Min (spoken) are selected for comparison to identify and accurately describe aspects of linguistic variation among the three languages. First, usage of the result complement diao and the variation in its grammaticalization are studied. Second, variations in the collocations and usage of four measure words (li, ke, jian, and kua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are compared. Third, the introduction of Southern Min vocabulary and phrases into written modern Chinese is observed; multiple Taiwan mainstream newspapers and print media are used to perform corpus analysis.
Many people have begun to write in colloquial language, a trend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widespread use of the Internet for publishing written works. Writings uploaded onto the Internet a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lloquial language that people in Taiwan habitually use in their writing. This study therefore uses Internet writings as a primary source of corpus data. In addition, the Taiwan newspapers United Daily and China Times each maintain electronic archives, hence these archives are the main source of news media corpus data and also serve to illustrate diachronic change in modern Chinese.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new insight to instructors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Taiwan, among which relatively few are regularly exposed to standard Mandarin as spoken in mainland China. Instructors and professors in Taiwan often speak Mandarin that is influenced by Southern Min. This paper can help language professionals and researchers to maintain higher linguistic sensitivity as well a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standard modern Chinese and that which is influenced by Southern Min.
中文文獻
刁晏斌(2008),〈當代漢語對方言量詞的吸收和發展──以“間”和“把”為例〉,《衡水學院學報》,第10卷第2期,4月,pp. 62 – 64。
刁晏斌(2009),〈當代漢語量詞的簡化和繁化〉,《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1月,pp. 20 – 2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2002),《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1995),《倒序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文蘋(2008),〈語言的規範與變異──以現代漢語“很+N”類組合為例〉,《思想戰線》,第34卷,第5期,pp. 137 – 138。
王鳳敏(2005),〈關於語法化及語法化五個方面的述評〉,《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5卷第5期,9月,pp. 156 – 159。
王德春(1994),〈漢語共同語及其變體與對外漢語教學〉,《外語與外語教學(大連外國語學院學報)》,總第75期,1994年第1期,pp. 16 – 20。
田惠剛(1994),〈海外華語與現代漢語的異同〉,《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pp. 73 – 79。
石定栩、邵敬敏、朱志瑜(2007),《港式中文與標準中文的比較》,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石毓智(2006),《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江藍生(2004),〈跨層非短語結構“的話”的詞彙化〉,《中國語文》,第5期(總第302期),pp. 387 – 396。
呂叔湘(主編)(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仁孝(1994),〈改革開放以來漢語詞彙的發展與規範化問題〉,《內蒙古大學學報》,第2期,pp. 74 – 81。
李如龍(1999),〈閩粵方言的不同文化特徵〉,《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21卷第6期,11月,pp. 4 – 10。
李熙泰(2000),〈廈門方言量詞〉,《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綜合版)》,第1期,6月,pp. 16 – 22 (87)。
沈家煊(1994),〈“語法化”研究綜觀〉,《外語教學與研究》,第4期,6月,pp. 17 – 24。
周何(總主編)(2008),《國語活用辭典(第三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周何(總主編)(1991),《國語活用辭典(修訂三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周長楫(1985),〈略論廈門話量詞〉,《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pp. 128 – 133。
周磊磊(1999),〈“V掉”的語法意義及其他〉,《六安師專學報》,第15卷第1期,pp. 61 – 68。
邵敬敏(2008),〈港式中文與語言接觸理論〉,《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6期,11月,pp. 28 – 33。
邵敬敏(主編)(2001),《現代漢語通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姚喜雙、劉照雄(負責人)(2004),《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編製,北京:商務印書館。
洪宏元(主編)(2009),《學生台華雙語活用辭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徐大明(主編)(2006),《語言變異與變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馬小雅(2008),〈談上海方言的發展變化〉,《現代語文》,2月號,pp. 88 – 90。
馬壯寰(2000),〈《語法的認知基礎》簡介〉,《當代語言學》,第2卷第1期,pp. 57 – 60。
馬建武(2009),〈現代漢語詞彙中的羨餘現象與語言規範〉,《才智》,第13期,pp. 115 – 116。
馬清華(2003),〈詞彙語法化的動因〉,《漢語學習》,4月第2期,pp. 15 – 20。
張振興(1997),《臺灣閩南方言記略》,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曹晉(2009),〈“V掉”的語法化〉,《黔南民族師範學學報》,第2期,pp. 16 – 67。
曹書華(2009),〈淺析語言中的羨餘現象〉,《學語文》,第5期,pp. 40 – 41。
連金發(1995),〈臺灣閩南語的完結時相詞試論〉,《臺灣閩南語論文集》,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p. 121 – 140。
陳露(2009),〈論現代漢語中的羨餘現象〉,《文學語言學研究》,4月號下旬刊,pp. 34 – 35。
陳俊光(2008),〈第四章 對比分析的方法與內容〉,《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修訂版)》,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p. 141 - 142。
陳垂民(1993),〈閩南話的“去”字句〉,《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15卷第3期,7月,pp. 138 – 142。
陳美如(1998),《臺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黃居仁、陳克健、賴慶雄(主編)(1997),《國語日報量詞典》,臺北:國語日報社。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楊吉春(2007),〈雲南方言、共同語非謂“掉”用法比較〉,《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2期,3月,pp. 117 – 122。
楊秀芳(1991),《臺灣閩南語語法稿》,臺北:大安出版社。
葉德明(2005),《華語語音學 上篇─語音理論》,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葉德明(1993),〈漢語詞彙結構規則與教學〉,《一九九三年美國中文教師學會年會論文》。
鄒嘉彥、游汝傑(2007),《社會語言學教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熊子瑜、李愛軍(2008),〈臺灣國語與普通話的單字調對比研究〉,《海峽兩岸語言與語言生活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pp. 313 - 332。
臺灣中華書局編輯部(1981),《辭海(大字修訂本臺二十版)》,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劉芳(2009),〈量詞“顆”與“粒”的認知語義分析〉,《語言學研究》,第2期,pp. 54 – 58。
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堅、曹廣順、吳福祥(1995),〈論誘發漢語詞彙語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國語文》,第3期(總第246期),pp. 161 – 169。
劉焱(2007),〈“V掉”的語義類型與“掉”的虛化〉,《中國語文》,第2期(總第317期),pp. 133 – 143。
劉月華、潘文娛、故 韡(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辰雄(1998),《臺語通俗字典》,臺北:劉辰雄。
樊中元(2009),〈論配同關係量詞“顆”與“粒”〉,《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5卷第6期,12月,pp. 84 – 87。
樸奎容(2000),〈談“V掉”中“掉”的意義〉,《漢語學習》,第5期,10月,pp. 12 – 14。
盧廣誠(2003),《台灣閩南語概要》,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賴慶雄(2007),《實用量詞詞典》,臺北:螢火蟲出版社。
西文文獻
Meillet, A. (1912). ‘L’évolution des formes grammaticales’. Scientia 12.
Sapir, Edward (192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中文語料庫文獻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標記語料庫4.0版(中央研究院語料庫)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詞庫小組http://dbo.sinica.edu.tw/SinicaCorpus/
CCL語料庫檢索系統(網絡版)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index.jsp?dir=xiandai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中時新聞資料庫http://www.tol.com.tw/CT_NS/ctsearch.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