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白美女 Mei-Nu Pai |
---|---|
論文名稱: |
古坑咖啡傳奇-地方品牌化之分析 Kukeng's Coffee legend:The analysis of branding a rural area |
指導教授: |
譚鴻仁
Tan, Hung-J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7 |
中文關鍵詞: | 古坑 、臺灣咖啡 、文化行銷 、商品迴路 |
英文關鍵詞: | Kukeng, Taiwan Coffee, cultural marketing, commodity circui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54 下載:11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1994年起,國家推動社區營造政策,倡議「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以來,嘉年華活動風起雲湧,特別在農委會「一鄉一特產,一鎮一特色」政策引導下,各地興起產業結合文化與觀光的活動。古坑鄉位於雲林縣東南邊境,以農產竹筍、柳丁聞名,在九二一地震後,經歷地方的重建,2003年雲林縣古坑鄉推出臺灣咖啡節,立即打響古坑咖啡的名號,迅速累積地方象徵性資本,同時亦促成新觀光地景的形成。
以古坑鄉為個案,乃是關注地方獨特性如何建構,地方社會行動者如何塑造地方品牌的意象,以回應農村發展停滯的危機。本研究試圖以商品迴路的途徑,詮釋地方產業的發展,將商品價值創造放置於迴路的觀點,分析壟斷地租的創造。古坑咖啡商品是壟斷性宣稱下的產物,反映出地方社會以符號論述,獲取利益。越強調獨特性與真實性,越容易產生矛盾,混進口豆事件,破壞平衡的商品迴路關係。為了汲取壟斷地租,地方社會需要持續不斷地創造商品的意義,因此創造“混合”咖啡的新論述,以作為品牌化地方的新策略。在符號價值的創造上,古坑鄉雖居於領先優勢,然而臺灣其他咖啡產地亦在崛起,古坑咖啡的壟斷地位已面臨威脅。
From 1994, holding festival activities to promote local industry has been a trend for local governments in Taiwan. Kukeng is a rural township in the southeast of Yunlin. In the past this place was known for it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ch as bamboos and oranges. After the September 21 earthquake in 1999 and Typhoon Nari, central government, local authority and local community all plunged into the reconstruction. After"Taiwan Coffee Festival" in 2003, Yunlin's Kukeng has synonymous with Taiwan's coffee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coffee has turned the farming town into a well-known tourist destination. The local community created a place with collective symbolic capital to attract tourists.
In the perceptive of commodity circuit, Kukeng's Coffee industry should be discussed the sign value.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process that how the commodity values are created. In order to make monopoly rent, social actor creative authentic and hybrid discourses. In this way, the devices of branding place are practiced. But other place of Taiwan also follow Kukeng, the number one status of Taiwan Coffee has confronted a challenge.
Appradurai, A. (1986). Introdution:Commodities and Politics of Value. In Appadurai (Ed.),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ppradurai, A. (1996). Consumption, Duration,and History in Modernity at Larg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arker, C. (2000). Cultural studies : theory and practice. 羅世宏等譯 (2004) 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Barnes, T. J. (2001). Retheorizing economic geography: from the quantitative revolution to cultural tur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91(3), 546-565
Baudrillard, J. The system of objects.林志明譯 (1997) 物體系,台北:中時。
Baudrillard, J. (1998). The consumer society: Myths and structures. London: Sage.
Blair, M., Armstrong, R., & Murphy, M. (2005). The 360 Degree Brand in Asia:Creating More Effective Marketing Communciations.江惠頌譯 (2005) 品牌管家:奧美360度品牌傳播管理,台北:滾石文化。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nclini, N. C. (1995). Hybrid Cultures. 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Charmaz, K. (2000). Grounded Theory:Objectivist and Constructivisit Methods. In N.K.Denzin & Y.S.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505-539). Thousand Oaks,CA: Sage.
Coulson, J. (2004). Geographical knowledge in the Ecuadorian flower industry. In A. Hughes & S. Rimer (Eds.), Geographies of commodity chains. London: Routledge.
Cresswell,T.(2004). 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
Douglas, M., & Isherwood, B. (1996). The world of good.London: Routledge.
du Gay, P., Hall, S., Janes, L., Mackay, H., & Negus, K. (1997). Doing cultural studies: The story of the sony walkman. London: Sage.
Giddens, A. (1971). Capitalism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An analysis of the writings of Marx,Durkheim and Max Meber. London: Cambridge. 簡惠美 (1994) 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凃爾幹、韋伯,台北:遠流。
Granovetter, M. S.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ness. In E. Ostrom & T. K. Ahn (Eds.), Foundations of scial captial (pp. 106-135). UK: Northampton.
Harvey, D. (2001). The art of rent: Globalization and the commodification of culture. In Spaces of capital (pp. 394-411). New York: Routledge.
Hubbard, P., Kitchin, R., & Valentine, G. (Eds.). (2004). Key Thinkers on Space and Place. London: Sage.
Jackson, P. (1989). Maps of meaning.London: Unwine Hyman.
Jackson, P. (2002). Commercial cultures: Transcending the cultural and the economic. Th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6(1), 3-18.
Leslie, D., & Reimer, S. (1999). Spatializing commodity chain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3(3), 401-420.
Phillips, M. (1998). The restructuring of social imaginations in rural geography.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4(2), 121-153.
Ponte, S. (2002). Standards,Trade and Equity:Lessons from Specialty Coffee Industry. Denmark: Center for Development Rescarch.
Pritchard, A., & J.Morgan, N. (2001). Culture,identity and tourism representation: marketing Cymru or Wales? Tourism Management, 22, 167-179.
Putnam,R. (1993).The Prosperous Community: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529-536, In E. Ostrom & T. K. Ahn (Eds.), Foundations of scial captial (pp. 529-536). UK: Northampton.
Raynold, L. (2002). Consumer/producer links in Fair Trade coffee network. Sociologia Ruralis, 42(4), 405-424.
Storey, J. (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張君玫譯 (2001) 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
Strauss, A., & Corbin, J.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London: Sage.徐宗國譯 (1997) 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Throsby, D. (2001) .Economic and Culture.張緯倫、潘筱瑜、蔡宜真、周歷安譯 (2003) 文化經濟學。台北:典藏。
Valentine, G. (2001). At the drawing board: Developing a research design. In M. Limb & C. Dwyer (Eds.),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geographers: Issues and debates (pp. 41-54). London: Arnold.
財政部關稅總局(1977-2001)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進口貿易統計月報,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
王建訓(2005) 台灣咖啡節 今年要創造15億商機,中國時報,09月28日,古坑報導。
王良新、莊亞築(2004) 古坑農會:咖啡混調較好喝,聯合報,10月30日,A3版,焦點。
于國華(2002) 「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探討:全球化趨勢下的一種地方文化運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
小林英樹 (2002) 梵谷的遺言-膺畫中隱藏的自殺真相(劉滌昭、康平譯),台北:先覺。
中國農村復興委員(1954)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工作報告,台北: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
中央日報(1956) 嚴主席在雲縣巡視斗六大圳參觀咖啡苗圃預定今日反回台北,6月10日,3版,國內財經新聞。
中央日報(1958) 省產咖啡的新機運 咖啡生產中心建廠已興工,10月24日,財經新聞6版。
中央日報(1957) 雲林擴展種植咖啡,4月27日,3版,國內新聞(斗六報導)。
中央日報(1958) 雲咖啡加工廠今日破土興工 工程費兩百餘萬元,10月23日,6版,財經新聞(雲林報導)。
中央日報(1959) 咖啡工廠正式開工製造罐頭咖啡咖啡原料生產計劃擬定,10月11日,6版,財經新聞(雲林報導)。
中央日報(1976) 臺灣咖啡樸實無華‧飲後回味無窮品質不輸舶來品‧值得大規模生產,10月31日,3版。
中央日報 (1976) 臺灣咖啡,8月,19日,7版,財經社會新聞。
中央日報(1970) 雲縣咖啡加工廠業務亟待改進農廳願意輔導協助,8月12日, 8版,社會新聞。
仇德哉(1979) 雲林縣志槁卷四經濟志-農業篇,雲林:雲林縣文獻委員會。
矢內原忠雄(1985) 凃照彥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台北:人間。
田美君、吳功顯(1979) 臺灣山坡地保育利用發展區主要作物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33(3):223-253。
朱國慶(1970) 臺灣農家要覽,台北縣:豐年社。
宋豪麟(2004) 古坑產的豆? 古坑烘焙法?,聯合報,10月30, A3版,焦點。
沈孟穎(2005) 咖啡時代-臺灣咖啡館百年風騷,臺北縣:遠足文化。
阮亞純(2003) 以節慶活動振興地方產業之研究─以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花松村編纂(1996) 臺灣鄉土全誌,台北:中一。
林蘭芳(1999) 三菱製紙百年史,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contents/003/cca220003-li-wpkbhisdict000092-0071-u.xml。
林鐘雄(1998) 臺灣經濟經驗一百年,臺北市:三民總經銷。
林崇熙(2000) 文化撰造與歷史想像─雲林縣文化活動的歷史分析(1980-2000), 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南臺灣鄉土文化研討會」。
林崇熙(2001) 雲林再現,第1屆雲林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雲林:雲林縣社區希望聯盟協進會。
林崇熙(2002) 雲林的後現代產業-異時空的咖啡,第二屆雲林學術研究研討會,虎尾:神農廣雜誌社。
周麗蘭(2003) 古坑,偶然相遇,雲林縣:古坑鄉公所。
南明山(1969) 臺灣咖啡搬上銀幕,豐年,18(23):44。
胡芝瑩(2001) 霍爾,臺北:揚智。
星野美克(1988) 記號化社會の消費。黃恆政譯,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
徐惠瑩(2002) 咖啡產業面面觀,豐年,52(12):60-67。
侯叔倫(2003) 頂級台灣咖啡豆每磅叫價三千,聯合報,10月06日,B3版,省市生活圈。
梁震坤、魯永明(2004) 消保官出動 搶救古坑咖啡,聯合報,11月02日,A6版,生活。
高宣揚(2003) 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市:揚智文化。
翁?裕(2004) 古坑的阿拉比卡CAFE在地的驕傲,聯合報,08月03日,E2版,生活live秀。
許斐莉(2004)喝正港古坑咖啡,聯合報,12月07日,E8版,旅遊休閒。
陳育慧(2001) 體驗行銷之探索性研究-統一星巴克個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
陳國川(2002) 縣名和區域特色,載於施添福等主編:台灣地名學辭典 卷九雲林縣(pp.1-77),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陳向明(2002)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建任(2003) 雲林咖啡要端上國際餐桌,民生報,10月11日,B7版,戶外旅遊。
陳麗妃(2003) 白河蓮花節行銷策略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宇翔(2004) 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農業變遷 ─台灣茶業的社會經濟分析,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
畢恆達(2005)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學富。
范 婷(2001) 台灣咖啡消費文化的歷史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曜棻(2003) 全球化下地方文化產業壟斷邏輯之實踐:以九份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張嘉倫(2003) 到古坑喝咖啡耐回味種植咖啡樹掀起休閒產業新風潮華山,民生報,10月9日,B6版,戶外旅遊。
黃弻臣(1953) 臺灣之咖啡,臺灣銀行季刊,6(1):90-105。
黃慶安(2004)雲林華山風景區 擺脫震災陰影,民生報,3月7日,B6版,戶外旅遊。
雲林縣古坑鄉公所(2004) 2003臺灣咖啡節成果專輯,雲林縣:古坑鄉公所。
雲林縣古坑鄉公所(2005) 2004臺灣咖啡節成果專輯,雲林縣:古坑鄉公所。
雲林縣政府(1955-)雲林縣農業統計年報,雲林縣:雲林縣政府。
雲林縣政府(2004a) 雲林縣921震災災後重建成果專輯,九二一重建委員會。
雲林縣政府(2004b)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雲林縣觀光人次分析,雲林縣:縣府主計室。
雲林縣政府(2004c) 悠遊雲林觀光護照,雲林縣:雲林縣政府觀光局。
黃俊傑(1991) 農復會與臺灣經驗,台北:三民書局。
黃麗玲(1999) 從文化認同轉向區域治理—921地震災後重建工作對社區總體營論述的挑戰,城市與設計學報,9、10:147-174。
黃麗玲、夏鑄九 (2000) 文化、再現與地方感,載於陳光興主編:文化研究在台灣(pp.27-70)。台北:巨流。
黃美傳(2000) 社會網絡與地方產業文化發展─白河蓮花節與官田菱角節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祺(2000) 現代與後現代,臺北市:巨流出版。
齊力、林本炫編(2005) 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廖桂敏(2002) 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實踐-以美濃鎮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姿婷(2003) 貓空的茶:一個發展角度的文化產業考察,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
劉維公(2002) 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113-136。
劉仲冬(1996) 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彗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蔡啟恆譯(1972) J.w.Davison著,台灣之過去及現在,臺灣研究叢刊第107種。
蔡翼如(2002)社會資本、地方發展網絡與空間組織之研究-以烏來鄉為例,臺北大學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魯靜芳(2002) 消費識別之研究—高雄市星巴克連鎖咖啡館個案研究,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蔡文芳(2002) 跨國娛樂資本的空間生產─以台北星巴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嘉琪(2004) 台灣咖啡菜試吃報告,民生報,07月29日,A8版,食樂指南。
蕭其來(1956) 臺灣的咖啡,台北:海外文庫。
豐年社(1955) 農復會補助重建咖啡園,豐年社,5(24):4。
羅建怡(2005) 雲端喝咖啡 品嘗古坑之美,聯合報,11月24日,F2版,玩遍天下/台灣。
戴振豐(2003) 文化生產與文化消費--日治時期臺灣的咖啡,臺灣歷史學會會訊,17:23-43。
日文文獻
殖產局農務課(1935) 熱帯産業調査書―珈琲。
澤田兼吉(1933) 臺灣に於ける珈琲栽培歷史,臺灣農事報,321:735-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