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怡帆
Chen Yi Fang
論文名稱: 朱熹詮釋孟子道德哲學及其社會價值研究
指導教授: 賴貴三
Lai, Kuei-S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0
中文關鍵詞: 孟子性善道德朱熹人性本善社會價值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4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朱熹的道德哲學自明清至今,引發學術爭議的兩大問題,其一、朱熹在詮釋孟子的性善時,究竟如何看待「人性本善」的問題?其二、朱熹的「格物致知」論真義為何?這兩大爭議的問題,在探討朱熹道德哲學時,不得不面對處理。但處理此二問題,若直接處理,反而很難看出問題的癥結,所以最好是先對朱熹道德哲學做一全面性的探討,方能找出問題的癥結。
    因此本論文不採取直接式的問題探討,而是先對朱熹道德哲學做深入的研究,探討朱熹是如何形成其道德哲學思想?其形成之脈絡為何?孟學發展史上的歷史關鍵點,從宋明清孟學發展轉折切入,以朱熹做為研究對象,探究孟子與朱熹思想的關聯性,從《孟子》註釋文本或思想轉折性,當是影響宋至清代孟學系譜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本文研究動機欲針對孟子與朱熹分歧歷史背景追溯構成殊異之因,再從詮釋學新視野觀察朱熹對孟學的道德哲學的語意還原與再創造的樣貌。藉由陸象山與明清儒者對朱熹的評析與繼承,對比詮釋朱熹所透顯當代新儒學發展,檢別從宋明理學「向內體證理路」,趨向清代「向外道德實踐」展現不同儒學義理的蘊趣,此工作之廓清當為本文研究價值之所在。
    本文論述茲分六章進路分析,除了第一章緒論之外,立基於歷史發展脈絡,第二章以忠於孟子其人背景與其道德思想的概述,盡可能掌握《孟子》語義,探源孟子詮釋所關懷的歷史意識,經由導引出孟子道德意識的架構,衡定評騭其義理價值。第三章以朱熹的時代背景與其從學過程,藉由其師承的影響與其讀書方法的探討,了解朱熹在理解經典前所建立的主觀意識。第四章對比研究朱熹/孟子道德體系的內蘊,並嘗試整理造成不同理解後的結果。第五章宋明學者對朱熹的批評與繼承,藉由他們與朱熹面對面的討論與觀察,展開貫串分析其中的差異性,提供另一參照系統。研究目的不僅在於說明朱熹對於孟子道德哲學建構的特色,更貫串歷史發展的立場,嘗試以宋學對經典的再詮釋的態度探析孟學的各種可能,期能對於中國孟學詮釋的脈絡提供更佳的論述角度。第六章梳理朱熹對孟學詮釋在解釋傳統問題的特點,與面對當代社會影響之下的權變概念,是試圖理解朱熹自詡為道統的繼承者的期待下,如何轉變儒家的哲學態度,解除儒家內聖與外王的緊張,同時又不失中國傳統經典的解釋權,融合傳統與當代,進而與近代學術思潮相互影響,所呈現出的社會價值,正是本文研究期能達到之目標。

    朱熹詮釋孟子道德哲學及其社會價值研究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文獻評析………………………………………………3 一、專書部份 ……………………………………………… 3 二、論文部份 ………………………………………………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9 第四節 預期成果與限制……………………………………………11 一、詮釋學的歷史角度…………………………………………… 11 二、資料取裁的多樣……………………………………………… 13 第二章 孟子及其思想綜述………………………………………15 第一節 孟子生平與思維背景 ……………………………………15 一、孟子生平……………………………………………………… 15 二、孟子的思想背景……………………………………………… 17 (一)孟子道德心性的傳統背景…………………………………… 17 (二)論辯原理及其缺失……………………………………………19 第二節 孟子道德哲學的構成… …………………………………21 一、規範與道德的差異…………………………………………… 22 (一)何謂道德規範………………………………………………23 (二)義內、義外決定道德價值……………………………………24 二、道德論心性 ………………………………………………… 28 (一)自然之性與現實之理 ……………………………………… 28 (二)道德本質——不忍之心出發…………………………………31 三、道德哲學的根本架構 ……………………………………… 34 四、以仁義領政 ………………………………………………… 40 第三節 孟子道德哲學的檢驗………………………………………42 一、性善論的疑慮……………………………………………… 42 二、心性具動態性 ………………………………………………43 三、反對功利主義……………………………………………… 50 第三章 朱熹生平背景及時代淵源……………………………53 第一節 朱熹生平、師承及其治學態度…………………………53 一、生平與師承………………………………………………… 53 (一)父親親授與二劉一胡之授業……………………………… 54 (二)從學李侗的經過 ………………………………………… 55 二、治學基礎與內涵…………………………………………… 59 (一)由禪道翻出…………………………………………………59 (二)虛心專靜與玩味涵詠…………………………………… … 61 (三)詮釋古籍的態度…………………………………………… 63 (四)生活的實踐工夫…………………………………………… 66 第二節 朱熹孟子學的時代背景………………………………… 67 一、宋代孟學的奠基………………………………………………69 二、尊孟經學道統的建立…………………………………………70 三、尊孟與疑孟的影響……………………………………………72 第四章 朱熹道德哲學詮釋的探討……………………………75 第一節 道德理論的基礎 ………………………………………… 75 一、理氣二元論 ………………………………………………… 76 (一)理是超越性的來源…………………………………………… 76 (二)稟氣化生成萬物………………………………………………78 一、理與氣的關連 ……………………………………………… 78 二、情性心的討論 ……………………………………………… 80 (一)性即理……………………………………………………… 81 (二)人性的分流 ………………………………………………… 82 (三)心的作用 ……………………………………………………83 第二節 道德哲學的發展 ………………………………………… 86 一、道德的判準…………………………………………………… 86 (一)存天理,去人欲……………………………………………… 87 (二)明德成聖的標準………………………………………………89 二、道德的實踐工夫……………………………………………… 92 (一)主敬以立本 ………………………………………………… 92 (二)格物以窮理 ………………………………………………… 95 (三)致知與力行 ………………………………………………… 98 第三節 道德哲學的特色………………………………………… 102 一、以《仁說》為核心……………………………………………102 (一)仁是天地生物之心 ………………………………………… 103 (二)「生生之仁」的闡發…………………………………………104 二、心統性情的說法 …………………………………………… 106 (一)心主性情 ………………………………………………… 107 (二)心兼性情 ………………………………………………… 108 (三)一切從本心出發……………………………………………110 三、積學漸進的工夫論 ………………………………………… 111 (一)重視個別差異的存在…………………………………………112 (二)學的主體性………………………………………………… 113 (三)道德的漸進性 ……………………………………………… 115 (四)注重倫理規範 ………………………………………………117 第四節 孟子與朱熹道德哲學的詮釋比較 …………………… 119 一、性善與性本善 ……………………………………………… 119 二、盡心的概念偏差 …………………………………………… 122 三、工夫實踐的分別 …………………………………………… 125 第五章 朱熹道德哲學之學術檢驗與社會價值…………129 第一節 朱陸之道德脈絡與社會影響……………………… 129 二、陸象山的心學理路與道德實踐…………………………… 130 (一)陸象山的早慧與時代課題的影響……………………………130 (二)心學理論建構 …………………………………………… 133 (三)以社會實踐觀察宇宙與本體的聯繫…………………………135 (四)持敬、知行乃實踐的具體內容……………………………… 138 (五)以道德社會化為成德的終極目標……………………………139 三、朱陸論點之異曲 …………………………………………… 143 (一)以社會現象反省治學方向………………………………… 143 (二)理心之間展現對社會期待的歧異……………………………144 (三)工夫論出發點不同:尊德性與道問學……………………… 148 (四)學術流風的呈顯有別:近禪與支離………………………… 150 四、朱陸論點之同工 …………………………………………… 153 (一)以客觀的理建立社會倫理的準則 ………………………… 154 (二)以仁義內存為淑世的人性原則 …………………………… 156 (三)聖賢事業以淑世為終極目標………………………………… 157 五、朱陸觀點的評析……………………………………………159 (一)對社會人性的信心差異性……………………………………159 (二)對社會倫理的影響 ………………………………………… 160 (三)對社會學風的針砭 ………………………………………… 162 第二節 朱熹道德哲學對王守仁、焦循的影響…………… 163 一、王守仁對反朱熹思想的學術潮流…………………………164 (一)思想建立於朱學所產生的社會流弊……………………………165 (二)致良知的價值……………………………………………… 168 (三)駁斥朱學「義外」的客觀道德說………………………………170 二、清儒焦循對朱熹道德哲學的轉承…………………………173 (一)生平概述與為學態度 ……………………………………… 173 (二)焦循《孟子正義》秉承戴震之「理在欲中」精神 …………… 175 (三)「趨時行權」成為社會道德哲學的原則……………………… 177 (四)以社會實踐決定個人成德的價值…………………………… 178 第三節 朱熹道德哲學的社會價值…………………………… 180 一、取《論》、《孟》為讀六經之本……………………………180 二、新倫理學的建立……………………………………………181 三、正義公理體現道德規範的價值……………………………183 四、成智之教帶出科學精神……………………………………185 第六章 結論………………………………………………………… 189 一、以現代觀點剖析朱熹道德觀的自律性……………………189 二、由現代觀點探討由智成德的得失…………………………193 三、道德實踐結合社會倫理學的發展…………………………195 參考文獻 ……………………………………………………………… 197 一、古籍(以作者時代先後排列)………………………………197 二、現代文獻(以作者筆劃多寡排列)…………………………198 三、學術論文(以作者筆劃多寡排列)…………………………203 (一)論文集………………………………………………… … 203 (二)學報、期刊論文 ……………………………………………204 (三)專書、研討會論文………………………………………… 206 (四)學位論文 ………………………………………………… 209 (五)網路論文 ………………………………………………… 209 四、學術網站……………………………………………………210

    參考文獻

    一、古籍(以作者時代先後排列)

    1.漢‧趙岐注疏,阮元校刻:《孟子》,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影印《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2.漢‧班固著,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1978年。
    3.魏‧何晏注,阮元校刻:《論語》,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影印《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4.魏‧王弼注,阮元校刻:《周易》,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影印《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5.晉‧杜預注,阮元校刻:《左傳》,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影印《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6.唐‧韓 愈:《韓昌黎文集》,台北:世界書局,2002年。
    7.宋‧周敦頤:《周子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8.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重印。
    9.宋‧李 覯:《李覯集‧常語佚文》,收入《四部刊要\集部‧別集類》,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初版。
    10.宋‧司馬光:《傳家集》,《文淵閣四庫全書‧別集1094卷》清武英殿本,1986年。
    11.宋‧張 載:《張載集》,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12.宋‧朱 熹,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正中書局,1973年。
    13.宋‧朱 熹,友枝龍太郎解題:《孟子或問;大學或問;中庸或問》,《近世漢籍叢刊》,《近世漢籍叢刊》,東京:中文出版社,1977年。
    14.宋‧朱 熹:《論語或問》,《近世漢籍叢刊》,東京:中文出版社,1977年。
    15.宋‧朱 熹:《朱文公文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影本,1980年。
    16.宋‧朱 熹:《四書或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17.宋‧朱熹編,張伯行集解:《近思錄》,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18.宋‧朱 熹,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19.宋‧朱 熹:《四書集注》,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
    20.宋‧朱 熹,陳俊民校編:《朱子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21.宋‧陸九淵:《陸象山全集》,據明嘉靖江西刊本校印,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22.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23.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台北:商務印書館,1978年。
    24.元‧白 珽:《湛淵靜語》,《知不足齋叢書》本,台北:興中書局1964年。
    25.明‧王守仁:《王陽明全書》,台北:正中書局,1953年。
    26.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台北:河洛出版社,1978年。
    27.明‧王守仁:《傳習錄》,台北:金楓出版社,1999年。
    28.明‧陳白沙著,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29.明‧黃宗羲:《黃氏日抄》,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四庫珍本,1936年。
    30.明‧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中華書局標點本,1985年。
    31.明‧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台北:金楓出版社,1999年。
    32.明‧黃宗羲,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33.明‧黃宗羲撰,楊家駱主編歷代學案:《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34.清‧戴震著,戴震研究會編纂:《戴震全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1年。
    35.清‧戴 震:《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新華書局經銷,1995 年。
    36.清‧王懋竑:《朱子年譜‧朱子論學切要語》,台北:世界書局出版社,1984年。
    37.清‧焦 循:《雕菰集》,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
    38.清‧焦 循:《易餘籥錄》,台北:文海出版社,《國學集要》本,1967年。
    39.清‧焦 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40.清‧焦 循:《里堂家訓》,《叢書集成續編》,第60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41.清‧阮 元:《揅經室二集》,台北:世界書局,1964年。
    42.清‧趙 翼:《陔餘叢考》,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
    43.清‧全祖望:《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44.清‧紀 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45.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二、現代文獻(以作者筆劃多寡排列)

    1.方東美:《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台北:黎明出版社,2005年。
    2.方俊吉:《孟子學說及其在宋代之振興》台北:文史哲出版,1993年初版。
    3.王邦雄、曾昭旭等合著:《論語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2003年。
    4.王邦雄、曾昭旭等合著:《孟子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1985年。
    5.王晉光:《論語孟子縱言》,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2月。
    6.王茂、蔣國保、余秉頤、陶清著:《清代哲學》,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
    7.王師開府:《儒家倫理學析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8.王師開府:《四書的智慧》,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
    9.田 浩:《朱熹的思維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6年。
    10.古清美註譯,宋‧朱熹編;王陽明著:《近思錄今註今譯/大學問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11.伍振鷟:《兩宋理學教育思潮》,台北:偉文圖書公司,1978年。
    12.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13.成中英:《合內外之道─儒家哲學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14.吳展良編:《朱子研究書目新編1900-2002》,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15.李明輝:《儒家與康德》,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
    16.李明輝:《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17.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台北: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4 年。
    18.李明輝:《重子重探》,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19.李明輝:《儒家經典詮釋方法》,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2004年。
    20.李明輝:《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21.李瑞全:《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22.杜維明:《十年機緣待儒學──東亞價值再評價》,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
    23.何淑靜:《孟子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24.何澤恆:《焦循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25.何國銓:《中國禪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26.牟宗三:《康德「判斷力之批判」》,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27.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28.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29.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暨其所蘊涵的問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
    30.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31.牟宗三:《五十自述》,台北,鵝湖出版社,1993年。
    32.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33.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歷史哲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6年。
    34.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圓善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6年。
    35.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6年。
    36.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
    37.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
    38.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
    39.余英時:《錢穆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年。
    40.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41.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42.吳 淇:《六朝選詩定論》,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第11冊,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43.林師安梧:《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44.林師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台北:讀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45.林漢仕:《孟子探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46.林維杰:《朱子與經典詮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47.林慶彰主編:《朱子學研究書目(1900-1991)》,台北:文津書局,1992年。
    48.呂 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台北:里仁書局,1985年。
    49.周大同:《朱熹》,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50.周予同:《朱熹》,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年。
    51.周天令:《朱子道德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52.周光慶:《中國古典解釋學導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53.周浩治:《論孟章句辨證及精義發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4年。
    54.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55.周群振:《儒學義理通詮》,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56.周博裕:《大學義理之釐清與辨正》,台北:鵝湖出版社,1988年。
    57.周輔成編著:《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下卷,《哲學百科全書》,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
    58.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
    59.范壽康:《朱子及其哲學》,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60.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61.柏拉圖著,國立編譯館主編:《理想國》,台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62.胡美琦:《中國教育史》,台北:三民書局,1978年。
    63.胡 適:《戴東原的哲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64.胡樹華:《朱熹的生平及著作研究》,屏東:現代教育出版社,1984年。
    65.徐洪興:《思想的轉型——理學的發生過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66.徐漢昌:《先秦諸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67.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68.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69.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70.高 亨:《詩經今注》,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
    71.高全喜:《理心之間:朱熹和陸九淵的理學》,台北:錦繡出版社,1992年。
    72.高宣揚:《解釋學簡論》,台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
    73.孫振青:《宋明道學》,台北:國立編譯館,1986年。
    74.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年。
    75.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香港:新亞研究所,1974年。
    76.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77.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年,全集校訂版。
    78.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79.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80.康德著,唐鉞譯本:《道德形而上學探本》,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57年修訂本。
    81.康德著,牟宗三譯本:《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82.康德著,牟宗三譯本:《純粹理性之批判》,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83.國學整理社原輯:《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
    84.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85.張立文、李甦平:《中外儒學比較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86.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台北:巨流出版社,1989年。
    87.張麗珠:《清代義理學新貌》,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
    88.陳 來:《朱熹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89.陳 來:《宋明理學》,台北:洪葉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90.陳大齊:《孟子待解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91.陳志信:《朱熹經學志業的形成與實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93.陳居淵:《焦循儒學思想與易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94.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95.陳秉章、陳信木:《道德社會學》,台北:桂冠出版社,1988年。
    96.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
    97.陳榮捷:《朱學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增訂再版
    98.陳榮捷:《朱熹》,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99.陳榮捷:《新儒學論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 年。
    100.陳榮捷:《朱子新探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101.陳師滿銘:《論孟義理別裁》,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3年。
    102.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年。
    103.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重印。
    104.黃俊傑《中國文化新論‧浩瀚的學海》,台北:聯經出版社,1981年。
    105.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1年。
    106.黃俊傑等:《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107.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台北:出版中心,2007年。
    108.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109.勞思光:《中國哲學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1968年。後新增訂《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
    110.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111.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台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112.楊伯峻:《孟子譯注》,台北,京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
    113.楊伯峻:《孟子導讀》,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
    114.楊伯峻:《經學淺談》,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89年。
    115.楊伯峻:《孟子譯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116.楊亮功等著:《中國教育研究史》,台北:復文圖書出版社,1985年。
    117.楊祖漢:《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118.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119.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年。
    120.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二十五史》,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
    121.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學出版社,1995年。
    122.楊國榮:《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的歷史衍化及其現在轉換》,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初版。
    123.舒大剛、楊世文主編:《中國歷代大儒》,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年。
    124.傅佩榮:《孟子的生平及思想》。臺北:鼎文書局, 2003年。
    125.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126.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127.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128.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129.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130.蔡仁厚:《中國哲學的反省與新生》,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131.蔡仁厚:《新儒家與新世紀》,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 年。
    132.蔡仁厚:《王陽明哲學》,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
    133.樵 叟:《孟子的智慧》,台北:國家出版社,1990年。
    134.錢基博:《四書解題及其讀法》,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135.錢 穆:《宋代理學三書隨劄》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 年初版。
    136.錢 穆:《四書釋義》,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137.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年初版。
    138.錢 穆:《朱子新學案》,錢賓四先生全集版本,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 年。
    139.錢 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蘭臺網路總經銷,2001年。
    140.錢 穆:《朱子學提綱》,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出版:蘭臺網路總經銷,2001年。
    141.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詮釋學Ι: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3年。
    142.熊十力:《新唯識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143.熊 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
    144.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145.劉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0年。
    146.劉述先:《現代新儒學之省察論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4年。
    147.劉耘華:《詮釋學與先秦儒家之意義生成──論語、孟子、荀子對古代傳統的解釋》,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2002年。
    148.盧雪崑:《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149.龐 樸:《古墓新知》,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
    150.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洪氏出版社,1986年。
    151.賴永海:《中國佛性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152.賴炎元譯註,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153.賴師貴三:《焦循年譜新編》,台北:里仁書局,1994年。
    154.賴師貴三:《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台北:里仁書局,1994年。
    155.賴師貴三:《焦循手批十三經註疏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
    156.謝明仲:《儒學與現代世界》,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157.潘德榮:《詮釋學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158.蔣伯潛廣解,宋‧朱熹集註:《廣解四書》台北:啟明出版社,1961年。
    159.關儀一郎編:《四書註釋全書》,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30年。

    三、學術論文(以作者筆劃多寡排列)

    (一)論文集

    1.朱杰人主編:《邁入21世紀的朱子學:紀念朱熹誕辰870週年、逝世800週年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2.朱杰人、嚴文儒主編:《《朱子全書》與朱子學——2003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3.杜保瑞主編:《哲學與文化:朱熹哲學專題》,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出版,2005年。
    4.楊儒賓主編:《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5.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6.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3年。

    (二)學報、期刊論文

    1.土田健次郎:〈朱子學之「公」的觀念與現代〉,楊儒賓譯,台北:《台灣哲學研究》第4期,2004年,頁1–17。
    2.王師開府:〈由「中庸」探討儒家倫理的基本信念〉,台北:《鵝湖學誌》,1990年,頁17–42。
    3.王師開府:<四書的智慧-孟子論涵養>,台北:《國文天地》,第9卷第2
    期,1993年,頁8–18。
    4.杜保瑞:〈朱熹經典詮釋中的工夫理論〉,花蓮:南華大學,《揭諦學刊》,第11期,頁1–60。
    5.杜保瑞:〈朱熹哲學研究進路〉,台北:《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7期,2005年,頁92–109。
    6.杜保瑞:〈從朱熹鬼神觀談三教辨正問題的儒學理論建構〉,台北:《東吳哲學學報》第10期, 2004年,頁55–92。
    7.李紀祥:〈理學世界中的「歷史」與「存在」:「朱子晚年」與《朱子晚年定論》〉,高雄:《佛光人文社會學刊》第4期,2003年,頁32-72。
    8.李明輝:〈朱子對「道心」、「人心」的詮釋〉(長沙:湖南大學,《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1期,2008年,頁19-27。
    9.沈清松:〈德行倫理學與儒家倫理思想的現代意義〉,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哲學與文化》22卷第11期,1995年,頁975-992。
    10.胡正光:〈從柏格森到阿布瓦希:論集體記憶的本質〉,台北:《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1期,2007年,頁147–201。
    11.林月惠:〈非《傳習錄》:馮柯《求是編》析評〉,台北:《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第16期,2000年,頁375–450。
    12.林師安梧:〈知識與道德之辯證性結構:對朱子學的一些探討〉,台北:《鵝湖月刊》第114期,1984年,頁4–13。
    13.林師安梧:〈「以理殺人」與道德教化〉,台北:《鵝湖學誌》,第10期,1993年,頁91–116。
    14.林炳陽:〈告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論證平議〉台北:《台北師院學報》第11期,1998年。
    15.林維杰:〈朱陸異同的詮釋學轉向〉,台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1期,2007年,頁235–261。
    16.林憶芝:孟子「不忍人之心」釋義,台北:《鵝湖學誌》第25期,2000年,頁207–244。
    17.邱黃海:〈論孟子修養論之系統的陳述〉,台北:《鵝湖學誌》第21期,1998年,頁1–35。
    18.封思毅:〈《資治通鑑》記載圖書文獻輯要〉,台北:《國家圖書館刊》第1期,2007年,頁139–168。
    19.吳宣德:〈戴震「理欲」說對宋明理學的繼承與改造〉,台北:《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5期,2001年,頁440–456。
    20.柯雄文:〈儒家倫理思想的概念架構〉,台北:《哲學雜誌》第19期,1997年,頁142-160。
    21.侯潔之:〈由張載、朱熹形上思維的分歧論其功夫重心的移轉〉,台北:《中國學術年刊》第27期,2005年,頁81–104。
    22.高柏園:〈論唐君毅先生對二程理學之理解態度(上)〉,台北:《鵝湖月刊》第335期,2003 年,頁33–40。
    23.高柏園:〈論唐君毅先生對二程理學之理解態度(下)〉,台北:《鵝湖月刊》第336期,2003 年,頁15–22。
    24.祝平次:〈自我、文本與傳統:陸九淵與南宋道學的發展〉,台南:《成功大學學報》第8期,2000年,頁139–160。
    25.張永儁:〈清代朱子學的歷史處境及其發展〉,台北:《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7期,2001年,頁606–628。
    26.張鼎國:〈「較好地理解」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台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3期,1999年,頁40–61。
    27.張麗珠:〈焦循發揚重智主義道德觀的「能知故善」說〉,台北:漢學研究中心,《漢學研究》第16卷第1期,1998年,頁1–26。
    28.張艷清:〈理學的生生觀念儒道闡釋〉,湖北:《理論月刊》第1期,2008年,頁55–57。
    29.張豔清:〈理學「生生」觀念與道家思想資源〉,香港:《人文》月刊,第121期,2004年,頁2–5。
    30.梁 濤:〈簡帛《五行》新探-兼論《五行》在思想史中的地位〉,台北:《哲學與文化》第30卷2期,2005年,頁147–164。
    31.黃俊傑:〈從孟子集註看朱子思想中舊學與新知的融會〉,台北:《史學評論》第5期,1983年,頁251–276。
    32.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中國文哲集刊》第3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年,頁361–390。
    33.曾春海:〈評束景南著《朱熹年譜長編》〉,台北:《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7期,2002年,頁667–671。
    34.曾錦坤:〈從存有論與心性論談儒家與佛教的區分〉,台北:《孔孟學報》第58期,台北:中華孔孟協會,1989年,頁253–287。
    35.陳代湘:〈論錢穆與牟宗三對朱子中和學說的研究〉,泉州:《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2002年,頁97–100。
    36.陳郁夫:《王陽明的致良知》,台北:《師大學報》第28期,1983年,頁363–380。
    37.陳韋銓:〈試論孟子的詮釋與意識主體(上)〉,台北:《孔孟月刊》第44卷第12期,2006年,頁12–16。
    38.陳師滿銘:〈「天生德於予」辨析〉,台北,《師大學報》,2002年第47卷第2期,頁87–104。
    39.陳德和:〈明明德在當代教育中的意義〉,台北:《鵝湖學誌》第302期,2000 年,頁32–35。
    40.楊儒賓:〈戰後臺灣的朱子學研究〉,台北:《漢學研究通訊》第19卷第4期,2000年,頁572–580。
    41.蔡仁厚:〈牟宗三先生鑄造學術新詞之意函述解〉,台中:《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6期,1999年,頁1–15。
    42.蔡仁厚:〈新儒家哲學〉,《哲學與文化》第23卷第3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1996年,頁1450–1453。
    43.蔡信安:〈論孟子的道德抉擇〉,台北:《台灣大學哲學論評》第10期,1978年,頁135–175。
    44.劉昌佳:〈戴震孟子字義疏證詮釋上的問題及其涵蘊的價值〉,台中:《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10 期,2005 年,頁49–57。
    45.劉述先:〈論陽明哲學之朱子思想淵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15期,1984年。
    46.劉述先:〈跨文化研究與詮釋問題舉隅:儒家傳統對於知識與價值的理解〉,台北:《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004年,頁119–132。
    47.劉振維〈從「性善」到「性本善」── 一個儒學核心概念轉化之探討〉,花蓮:《東華人文學報》第7期,2005年,頁85–122。
    48.羅雅純:〈朱熹註《孟子》歷史脈絡之探賾〉,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6期,2008年,頁1–32。
    49.戴君仁:〈荀子與宋儒〉,台北:《大陸雜誌》卷39,第4期,1969年。
    50.戴瑞坤:〈朱子學對中、日、韓的影響〉,台中:《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2000 年,頁95–115。
    51.蔣義斌:〈朱熹排佛與參究中和的經過〉,台北:《東方宗教研究》第1期,1987年,頁145–167。

    (三)專書、研討會論文

    1.牟宗三:〈研究中國哲學之文獻途徑〉,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出版,第27冊《牟宗三先生晚期文集》,2003年,頁329–347。
    2.余英時:〈怎樣讀中國書〉,《錢穆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
    3.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余英時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4年。
    4.杜保瑞:〈陸象山的教育思想〉,台北:華梵大學人文教育中心,「覺之教育學術研討會」,2000年。
    5.杜保瑞:〈陸象山工夫論進路的儒學建構〉,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兩岸四地中青年哲學家論壇」,2006年。
    6.李清良:〈朱子對理解之蔽的認識〉,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 (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年。
    7.林師安梧:〈我對朱子哲學的一些看法〉,花蓮:華梵大學哲學系,「第八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2005年。
    8.林維杰:〈朱子解經中的方法論:以《語類‧讀書法》為例〉,《第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二)》,台北:國立臺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7年。
    9.林維杰:〈朱熹與西方詮釋學的對比研究〉,《第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二)》,台北:國立臺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7年,頁379–382。
    10.林憶芝:〈朱子的經權觀點〉,台北:鵝湖雜誌社等,「朱子與宋明儒學學術研討會」,2000年。
    11.邱培超:〈皇侃《論語義疏》之禮學觀〉,台北:「第三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魏晉南北朝」,2007年。
    12.邵東方:〈朱子讀書解經之詮釋學分析——與伽達默爾之比較〉,鍾彩鈞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頁69-93。
    13.周博裕:〈從康德的「自由意志」省思朱子理解孟子的心性論之進路〉,台北:鵝湖出版社,「朱子與宋明儒學學術研討會」,2000年。
    14.周慧貞:〈試論朱熹「中和說」思想與當代詮解〉,台北:國立台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第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頁349–360,2007年。
    15.洪漢鼎:〈從詮釋學看中國傳統哲學:「理一而分殊」命題的意義變遷〉,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通論篇》,台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1年,頁367–402。
    16.高柏園:〈論唐君毅與牟宗三對朱子思想之理解態度〉,台北:華梵大學哲學系,「第四次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2005年。
    17.姜允明:〈從「陸王學派」一詞的商榷論儒佛會通〉,台北:華梵大學,《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2002年,頁273–285。
    18.翁志文:〈中庸形上大學格物致知義理及其在公民科教學上的應用〉,台中:教育部臺灣省中等學校教師研習會,2004年。
    19.張子立:〈從「逆覺體證」到「理一分殊」新釋——兼論知識與道德之辯證關係〉,台北:鵝湖雜誌社,「青年儒學國際學術會議」,2003年。
    20.張永儁:〈略論兩宋理學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繼承與創新〉,台北:華梵大學,「第八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研討會」,2005年。
    21.黃信仁:〈從「群體創造」觀點論孔子之「仁」與陽明的「天下一家」――建構一種「背景哲學」方法之嘗試〉,台北:鵝湖雜誌社,「青年儒學國際學術會議」,2003年。
    22.黃麗生:〈儒家「天下」思想的內涵及其當代意義〉,黃俊傑編:《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一)》,台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頁257–275。
    23.黃漢忠:〈從明道、朱子人物之辯論動物之道德地位〉,台北:鵝湖雜誌社,「朱子與宋明儒學學術研討會」,2000年。
    24.陳立勝:〈朱子讀書法:詮釋與詮釋之外〉,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台北:喜馬拉雅基金會發行,2003 年,頁207–234。
    25.陳 復:〈心學工夫論:實踐儒學的生命路徑〉,台北: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第二屆生命實踐學術研討會」,2003年。
    26.蔡家和:〈宋儒李延平的理一分殊形上思想與佛學對照〉,台北:華梵大學,《華梵大學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2002年。
    27.蔡錦昌:〈論宋明儒體知工夫之得失〉,台北: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協會與台大高等人文研究院,「體知與儒學」研討會,2006年。
    28.蔡錦昌:〈「性一」變成「性二」─現代新儒家孟子心性論讀法商榷〉,台北:台灣哲學學會,2007年第三次討論月會引言稿,2007年。
    29.鄭宗義:〈論朱子對經典詮釋的看法〉,台北:漢學研究中心,鍾彩鈞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2002 年,95–127。
    30.楊祖漢:〈朱子對孟子的詮釋〉,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頁129–152。
    31.楊儒賓:〈水月與記籍:理學家如何詮釋經典〉,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頁193–230。
    32.潘德榮:〈閱讀與理解:朱子與施萊爾馬赫詮釋思想之比較〉,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 (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頁435–452。
    33.賴賢宗:〈朱子哲學論易體與心性情的交涉〉,台北:華梵大學,「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2000年。
    34.賴師貴三:〈易學與孟學的融攝與會通-以清儒焦循《孟子正義》為中心的討論〉,《慶祝莆田黃錦鋐教授八秩嵩壽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頁199–232,2001年。

    (四)學位論文

    1.王大德:〈朱陸異同─以「心與理」、「心與物」兩個向度為主軸所作之探索〉,台北:文化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2001年。
    2.李明漢:《陽明「良知」-概念的形成及其意義之探討》,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博士論文,1987年。
    3.金基柱:〈理想的道德與道德的理想-孟子道德哲學之再構成-〉,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4.林裕學:〈王安石尊孟思想與北宋孟學〉,屏東: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5.洪翠屏:〈朱熹孟子學外王思想研究〉,高雄:高師大國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6.游騰達:〈朱子對北宋四子的理解與詮釋〉,桃園: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7.賴美君:〈陸象山的為學思想與教法──象山思想教育面向之觀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8.劉德明:〈焦循《孟子正義》之義理學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9.謝仁真:〈析論朱熹輿張的仁說及其論辨〉,台北:台大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10.羅冰心:〈孟子人性論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五)網路論文

    1.王師開府:〈宋明理學導讀參考資料〉,引用網址: http://web.cc.ntnu.edu.tw/~t21015/Sungming-W92.doc,2006年。
    2.余國良:〈基礎存有學與存在認識學〉,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第3卷第1期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2000年。
    3.林憶芝:〈孟子論辨探究〉,香港: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網址:
    http://www.hfu.edu.tw/~lbc/BC/8th/pdff/8.pdf,2003年。
    4.邱黃海:〈論孟子休養論之系統的陳述〉,香港:中國哲學教室網站,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2001年。
    5.英冠球:〈文化傳統與心性之學〉,香港:香港:《人文論壇》,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2001年3月第87期。
    6.宮哲兵:〈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傳統質疑〉,香港:《哲思雜誌》,第1卷第1期,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http://arts.cuhk.edu.hk/~hkshp/zhesi/zs1/tart4.htm,1998年。
    7.陳 贊:〈性善:一種引導性的概念—孟子性善論的哲學意蘊與方法內涵〉,中國論文下載中心:http://www.studa.net/guoxue/060407/08245164.html,2006年。
    8.劉桂標:〈康德論意志〉,香港:《人文月刊》第41–47期,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1997年。
    9.樂愛國、高令印:〈朱熹格物致知論的科學精神及其歷史作用〉,廈門:《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網址:
    http://chinese.cersp.com/sJsys/cXkcpj/200805/6977.html ,1997年。

    四、學術網站

    1.香港人文哲學會:http://arts.cuhk.edu.hk/~hkshp/。
    2.陳郁夫:寒泉:http://203.68.135.131/coolspring/index.htm。
    3.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全文資料庫: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ftmsw3。
    4.鵝湖資料庫:http://db3.greatman.com.tw/EhuWeb/default.asp。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