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唐筱恬 Tang Shiau Tian |
---|---|
論文名稱: |
歐美派、日系風:台灣女性時尚雜誌的產製 |
指導教授: | 胡綺珍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1 |
中文關鍵詞: | 女性時尚雜誌 、文化中介者 、全球化 、文化階層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0 下載:3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全球化風潮下,1990年代政府開放跨國媒體公司來台灣,歐美時尚雜誌為搶進市場開發「國際中文版」雜誌運作模式,改變原有女性雜誌市場結構,隨後日本翻譯雜誌也陸續以此模式進入台灣。本研究試圖從結構與行動者的角度出發,探討雜誌以何種方式進入台灣時尚場域?女性雜誌編輯扮演著全球與本土橋樑下生產與中介過程,拼湊出什麼樣的異國流行位階?
整體而論,本研究有三個研究發現與結果,歸納論述如下:
本研究爬梳女性雜誌發展脈絡,台灣時尚文化流動軌跡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以1989年《柯夢波丹》發行國際中文版後,歐美雜誌在當地形成「跨國資源共享」策略來包裝文化霸權形式,是條「文化帝國主義式的路徑」。第二階段是2001年日本雜誌《ef東京衣芙》來台之後,發展出一條日本較不情願的文化帝國主義路徑,形成不需要太多在地編輯進行文化轉換的亞洲低成本、區域生產鏈模式。
女性時尚雜誌編輯身為「文化中介者」,在整個流行文化生產場域中處於全球時尚資訊與讀者之間的位置,一方面履行跨國公司規定下的契約關係,另一方面則是閱聽人喜好形塑編輯必須模仿、移植異國文化情境為產製原則,也造就女性雜誌仰賴國際流行知識的生產模式。
從女性時尚雜誌編輯的跨文化產製模式中發現,儘管近幾年日系雜誌銷售量勝於歐美雜誌,但台灣仍視西方為時尚霸權的流行源頭,展現仰望歐美現代性的文化位置,但其實崇洋脈絡並非在文化鬥爭中消失,時尚產製轉化為取用日本模仿西洋味過後的流行資訊。雜誌生態也逐漸分類較具「觀念趨勢」的歐美版女性雜誌、標榜「實用價值」的日系雜誌、「模仿異國」為主的本土雜誌,彰顯流行文化場域追求現代性為歐美/日本/台灣的階層關係。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出版年鑑編輯部(2007)。《2007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中華民國出版年鑑編輯部(2008)。《2007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中華民國出版年鑑編輯部(2009)。《2007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臺灣省戒嚴期間新聞紙雜誌圖書管制辦法(1953)
編輯部(2006)。《2005台灣雜誌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編輯部(2007)。〈台灣地區雜誌印製量推估 家庭婦女雜誌競爭激烈〉,《動腦》,246, 47-52。
編輯部(2005)。《尼爾森媒體研究2005年12月號》。取自http://www.magazine.org.tw/enews/2006Enews/NielsenMediaResearch200512.pdf
王祥芸(1999年7月1日)。〈夏季閱讀遊樂區-時尚雜誌在台灣〉,《聯合報》,第41版。
石計生(2006)。《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當代之後》。臺北:三民書局。
白育珮(2004)。《時尚雜誌中的性別角色—男性雜誌與女性雜誌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進生(2008)。〈民國九十六年雜誌市場概況〉,程正春(編)《2008年出版年鑑》,頁70-85。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吳進生(2009)。〈二○○八年臺灣的雜誌在創新求生存〉,邵平雲(編)《2009年出版年鑑》,頁145-160。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李丁讚、陳兆勇(1998)。〈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台的日據為 觀察對象〉,《新聞學研究》,56:9-34。
李天鐸、何慧雯(2002)。〈遙望東京彩虹橋: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的挪移想像〉,李天鐸(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頁15-49。台北:遠流。
李天鐸、何慧雯(2003)。〈我以前一定是個日本人?日本流行文化的消費與認同踐〉,邱淑雯(編)《媒介擬想: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I)》。台北:遠流。
李明璁(2003)。〈這裡想像,那裡實踐:「日劇場景之旅」與台灣年輕人的跨文化認同〉,邱淑雯(編)《媒介擬想: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I)》,42-73,台北:遠流。
李明聰(2008)。〈去/再領域化的西門町:「擬東京」消費地景的想像與建構〉,《文化研究》,9:119-163。
李思嫻(2008年8月23日)。〈Sword Fish、Jolly月創數百萬業績-日系品牌抬頭 ViVi少女風是指標〉,《聯合報》,第D7版。
李政忠(2003)。〈以連結觀點思考媒體業者在全球化趨勢中的經營策略〉,《新聞學研究》,75:1-36。
李忻絜(1999)。《資訊性女性雜誌讀者對化妝品認知、態度、行為之研究-以〈Beauty美人誌〉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怡(1994)。〈從40萬婦女在節育到 36.6%的剖腹生產率─台灣的女性雜誌 發展〉,《精湛》,21:7-10。
邱麗珍(2000)。《女雜性誌中美容美體論述的解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鄧懿貞(2006)。《全球化下的台灣女性流行時尚雜誌研究》。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欣君(2001)。《女性雜誌市場區隔與產品定位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岩瀏功一(1998)。〈日本文化在台灣:全球本土化與現代性的芳香〉,《當代》,125:14-39。
岩瀏功一(1998)。〈共犯的異國情調-日本與它的他者〉,許寶強、羅永生(編),《解殖與民族主義》,頁191-234。香港: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
岩瀏功一(2003)。〈利用日本流行文化-媒體全球化、跨/國族主義、與對「亞洲」的後殖民慾望〉,李天鐸、邱琡雯(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Ⅱ》,頁99-123。台北:遠流。
林育新(2006年7月26日)。〈閱讀習慣,透露消費模式〉,《經濟日報》。第A12版。
林芳玫(1994)。〈雅俗之分與象徵性權力鬥爭─由文學生產與消費結構的改變談知識分子的定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6: 55-78。
林富美(2006)。《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台北:威秀資訊。
林志鴻(2002)。《時尚符號的媒體產製與消費:以中國風流行風潮下的本土時尚意識為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瑄(2003)。《台灣「獨立唱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訓民(1993)。〈台灣女性雜誌市場探秘〉,《精湛》,20: 14-16。
林朝鑫(2006)。《中時集團《愛女生》雜誌進入大陸市場策略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
柯惟惟(2008)。《台灣的新日系外來語之研究-透過「mina米娜時尚國際中文版」的調查》。南台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碩士論文。
康庭瑜(2007)。《流動女體的跨國敘事:旅英台籍女性的身體美學與文化認同》。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琡雯(2002)。〈日本偶像劇在台灣〉,李天鐸(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Ⅰ)》,頁50-67。台北:遠流。
侯立朝(1997)。《後殖民主義與美國中國圖像》。台北:博學。
紀佳嫻(2004)。《解碼女性雜誌的時尚編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幸琪(2002)。〈虛擬的日本 翻版的台灣:日劇的跨國經驗〉,《文化研究月報》,14。上網日期:2009年12月25日,取自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park91.htm。
孫立群(1999)。《日本卡通對青少年消費文化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詠萱(2007)。《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在地化」策略研究-以「在地切割」與「在地重組」的觀點分析》。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小虹(2007)。《假全球化》。台北:聯合文學。
張淑麗(1994)。〈解構與建構之後:女性雜誌、女性主義與大眾文化研究〉,《中外文學》,23(2): 110-125。
張艾湘(2004)。《女性雜誌中女性形象內容產製之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旭明(2003年3月)。〈從韓流看亞洲流行文化的流轉〉。上網日期:2009年12月11日,取自「傳媒透視」http://www.rthk.org.hk/mediadigest/20030315_76_68688.html
許如婷(1990)。《全球霸權秩序的再現:美國/日本/台灣影像文化的依附的論述》。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芬(2000),《她們的美麗與哀愁---女性雜誌的美貌建構與讀者使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光興(1994)。〈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7: 1-37。
陳光興(1996)。〈去殖民的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21: 73-139。
陳光興(2003)。〈在全球反戰聲浪下反思台灣主體性中的美國〉,馮建三(編)《戰爭沒有發生?2003年英美出兵伊拉克評論與紀實》,頁195-202。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陳亭妤(2007)。《全球化下的搖滾文化中介:晚近台灣網路的搖滾書寫》。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碩士論文。
陳燕琪(2006)。《臺灣女性時尚雜誌內容分析與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萍(2004)。《女性雜誌讀者之生活型態、購買涉入感與廣告訴求偏好對廣告效果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韜文(2000)。〈文化移轉:中國花木蘭傳說的美國化和全球化〉,《新聞學研究》,66: 1-27。
陳文芬(1996年7月2日)。〈台灣春暉法國樺榭分手了〉,《中國時報》,第24版。
陶福媛(2009年1月6日)。〈Vogue沒新意? 紐時狠批穿Prada的惡魔〉,《聯合報》,第A5版。
辜振豐(2004)。《時尚考:流行知識的歷史秘密》。台北:城邦文化。
黃文貞(1997)。《流行及其符號生產機制:以服飾流行工業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敬華(2007)。《男顏之癮-台灣時尚美型男的跨文化消費與跨性別認同》。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進福(2000)。《再讀跨國流行服飾廣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照(2001)。〈百年風雲路──台灣雜誌發展小史〉,《誠品好讀》,12: 14-24。
楊喻婷(2008)。《影響閱讀行為的因素及其結果:以日系時尚女性雜誌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立誠(2006)。《服飾美學》。台北:商鼎。
葉懿慧(1996)。《現代台灣婦女流行服飾風格演變之研究-西元1945年至西元1990年》。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炳惠(2000)。〈台灣流行文化批判〉,《當代》,149: 76-95。
劉維公(2000)。〈全球文化與在地文化的連結關係:論日常生活取向的文化全球化研究〉,《台大社會學刊》,28: 189-228。
劉維公(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 113-136。
劉維公(2003)。〈文化全球化與新消費工具〉,《東吳社會學報》,14: 147-162。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天下雜誌。
賴珮如(1994)。《女性雜誌與女性價值變遷相關性之探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守誠(2008年11月)。〈現代食物運動的浪潮中享用傳統飲食:義大利慢食運動及台灣客家飲食運動的文化經濟〉,《文化研究月報》,86。上網日期:2009年11月3日,取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86/park03.htm
賴永忠(1992)。《台灣地區雜誌發展之研究-從日據時期到民國八十一年》。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秀釗(1998)。〈探討近年來台灣女性雜誌的發展現況及未來走向〉,《印藝學報》,1: 140-151。
羅如芳(2005)。《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之市場行銷策略分析》。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蘋(1998)。〈全球化無可避免的「惡」—媒介全球化的結構及其對內容、閱聽人的影響〉,「1998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
翻譯書
吳美真譯(1998)。《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時報。(原書Jameson, F. [1984]. Postmoder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London: Verso.)
李長青譯(1983)。《解讀服裝》。台北:商鼎。(原書Lurie, A. [1981]. The Language of Clothes. New York: Random House.)
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台北:時報。(原書Baudrillard, J. [1968]. Le systeme des objets. Paris: Gallimard.)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1)。《社會的麥當勞化》。台北:弘智。(原書Ritzer, G. [1996]. 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hanging character of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Thousand Oaks, Calif: Pine Forge)
孫治本譯(1999)。《全球化危機》。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原書Beck, U. [1998]. Was ist globalisierung?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原書Bonnewitz, P. [1997]. Premieres Lecon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Paris: Ellipses.)
張定綺譯(1995)。《流行陰謀:名牌時裝帝國遊記》。台北:時報。(原書Coleridge, N. [1995]. The fashion conspiracy : A remarkable journey through the empires of fashion. NY: HarperCollins.)
馮建三譯(1994)。《文化帝國主義》。台北:時報。(原書Tomlinson, John. [1991].
Cultural Imperialism. London: Pinter.)
陳逸如譯(2009)。《時尚學:時尚研究入門書》。台北:立緒。(原書Kawamura, Y. [2005]. Fashion-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Fashion Studies. New York: Berg.)
鄭棨元、陳慧慈(2002)。《文化全球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Tomlinson, J. [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鄭明萱(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原書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McGraw-Hill.)
趙東旭、方文譯(2005)。《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台北:左岸。(原書Giddens, A. [2002].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蘇宇玲譯,Straubhaar, J.著(2000)。〈全球、區域與國家在世界電視生態的結構層次〉,李天鐸(編),《重繪媒介地平線》。頁43-91。台北:亞太圖書。
英文部分
Barnard, M. (1996). Fashion as Communication. London: Routledge.
Beck, U(1992).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 Sage.
Entwistle, J. (2000). The Fashioned Body: Fashion, Dress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London: Polity.
Edwards, T.(2000). Contradictions of consumption: concepts, practices, and politics in consumer socie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Featherstone, M. (1996). Consuming Electronics: Japan’s Strategy for Control. Media Information Australia, 67, 4-16.
Ferguson, M. (1983). Forever feminine: women's magazines and the cult of femininity. London: Heinemann.
Featherstone, M. (1996). Localism, global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Goldman, Robert and Papson, Stephen. (1998). Nike Culture. London: Sage.
Gought-Yates, A. (2001). Understanding womens magazines. London: Routledge.
Hesmondhalgh, D. (2006). Bourdieu, the media and cultural production. Media, Cultural & Society, 28(2), 211-231.
Hu, K. (2004). Chinese Re-makings of Pirated VCDs of Japanese TV Dramas. In Koichi Iwabuchi (Eds.), Feeling Asian Modernities: Transnational Consumption of Japanese TV dramas (pp. 205-226).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Lury, C. (2004). Logos: from relations to relationship, or the face of interfaces. In Brands: The Logos of the Global Economy (pp.62-81). London: Routledge.
Law, L. (2004). Negotiating the Bar: sex, money and uneasy politics of Third space. In The Blackwell Cultural Economy Reader, pp. 352-367.
Mattelart, A. (1991). Advertising International: The Privatization of Public Space. New York: Routeledge.
McRobbie, A. (1998). British Fashion Design: Rag Trade or Image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Negus, K. (2002). The Work of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and Enduring Distance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Cultural Studies, 16(4), 501-515.
Pierre, B.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Routledge &Kegan Paul: London.
Pierre, B.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od), 241-258.
Ritzer, G. (1995). 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hanging Character of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Thousand Oaks: Pine Forge Press.
Robertson, R. (1995). Globalization: time-space and homogeneity-heterogeneity. London: Sage.
Simmel, G. (1971).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traubhaar, J. D. (1991). Beyond Media Imperialism: Assymetrical Interdependence and Cultural Proximit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8, 39-59.
Veblen, T. (1899).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An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