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惠如
論文名稱: 臺南東山和雲林崙背洋香瓜產銷活動的研究
指導教授: 陳國川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7
中文關鍵詞: 農業糧食鏈洋香瓜家戶式生產農業產銷班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4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農業糧食鏈」為研究概念,以「洋香瓜」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位置、自然和人文環境皆大不相同的東山和崙背兩地的洋香瓜產銷過程。首先發現東山和崙背兩地位置和自然環境對洋香瓜產銷所產生的約束力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隧道式設施、新品種以及農業化學的發展等的創新,以及交通方式的革新。於是,當自然環境和市場距離等因素可因「農業工業化」修正後,究竟何處才是洋香瓜的最佳生產區位?筆者企圖從兩地洋香瓜糧食鏈的運作中尋找答案。
    東山在民國70年代開始了洋香瓜的栽培,其中農友種苗公司和試種農戶社會網絡的運用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再配合上外部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市場需求量大增,促使農民大面積栽培,直到現在東山仍是全省洋香瓜栽培面積最大的鄉鎮;崙背的洋香瓜栽培約比東山晚了十年,主要的生產技術是學習自臺南地區,再經由農民修正為適合崙背當地的生產技術。
    除了洋香瓜介入的時間不同外,在比較兩地的產銷過程和其中的人際網絡之後發現至少有以下幾點相同和不同之處。
    一、兩地不同處:
    1.作物制度
    東山瓜農主要採取一年輪作制度,生產主要集中在冬季裡作和一期作,有明顯的季節性,選擇的品種多以光皮洋香瓜為主,一則因管理方便,二則是農民認為消費者多半熟悉這些品種,故在東山的洋香瓜生產是較類似於「滿足消費者需求」。崙背地區則較多是採行兩年輪作,全年皆可生產洋香瓜,為避免因量產而導致跌價,農民(尤其是產銷班員)企圖透過品種多樣化來創造消費者需求,以產品差異化的方式來區隔市場。
    2.運銷模式
    東山所產出的洋香瓜悉數「寄行口」,選擇的市場主要仍是以臺中、嘉義、高雄三地為主,臺中以北各縣市次之。在崙背則是以參加農會和合作農場共同運銷、寄行口和販運商至崙背購買等方式進入市場,共同運銷的運銷地點主要是臺北農產一、二市和臺中果菜,其次經由寄行口者市場主要在臺灣西部各縣市。
    3.農會的角色
    農會是最基層的農民組織,但東山農會的表現長久以來為農民所詬病,原因是因為若單就農業推廣和供銷來看,農會所表現的是消極、怕事的態度。
    反觀崙背農會在產銷班的輔導上可說不遺餘力,尤其在面對合作農場的競爭下時,對於協助產銷班申請補助款、尋求技術解決、舉辦共同運銷或農產品展售會等竭盡其力。
    二、兩地相同處:
    1.家戶式生產
    在家庭農場中的洋香瓜生產,大部分的小農仍是以「家庭式生產」為主,即所需要的勞動力是來自不付薪的家庭成員;生產的最終目的不在追求最大利潤,而是在滿足家庭生活和下一回的生產資料所需。
    2.社會鑲嵌
    除了大部分勞動力仍未完全商品化之外,農民對於來自農場外的生產要素的依賴日益加深,於是在不同的階段會因為不同的需求而與不同的人、團體和組織產生不同性質的合作關係,而在合作對象和資源的尋找上可以知道人際紐帶在生產活動中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包括供應商(生產資材行、農藥行等)、中間商(貨運行、行口、販仔等)或勞力的交換和雇用等,都仍是通過農民既存的人際網絡來尋找,或來自原有社會關係的協助搭線。
    3.瓜農的社會空間擴大
    若在地圖上點出洋香瓜糧食鏈中各個成員的位置後,便會發現生產技術和生產內容轉變之後,農民的社會空間亦日益擴大,區域的界線逐漸模糊,而人、商品與資訊在區域間快速流通。
    當農民可以與糧食鏈上、下游成員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時,洋香瓜的生產活動的確可以順利進行,但問題是目前臺灣的農場經營,幾乎仍是以小農制家庭農場為主,經營規模狹小,致使單位產銷成本相對偏高,根本無法產生合理的利潤。於是本文最後即以「農業產銷班」為比較的指標,以回答當農民水平地整合在產銷班中,是否即可達成「規模經濟」利益?
    經由兩地產銷班現況的比對之後發現,在東山雖然有近20個農業產銷班,但幾乎都是有名無實,一則是農會的失職,二則為農民本身則是因為自身狹窄的利益而不願意合作。這樣「不上不下」的結果是農民仍深陷於孤軍奮鬥的泥沼,最後終將走向依附、落寞一途,栽培面積逐年下降即是最好的證明。
    在崙背,產銷班組織成功地水平整合農民,除了因共同運作使得農民原有的經營結構改弦易轍,並降低成產銷成本的利益外,一方面在班的內部運作上,班員間分工合作、互相信任,透過正式、非正式交流與良性競爭等,都可以使資訊、技術順暢流通,並在最後的運銷過程中以共用品牌的方式取得消費者的信任與肯定,創造出別地無法模仿的氛圍和規模經濟,另一方面因班的運作良好,亦可取得與農政單位對話的管道,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官」與「研」,即農會與農改場扮演著從旁輔導的角色,並隨時為產銷班提供所需要的資源,亦表現了產銷班由「下」而「上」的自主性,這兩者所帶來的優勢將更勝於位置和自然資源稟賦造成的比較利益。

    In this study, the concept of 「agro-food chain」is used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of Cucumis melo L. in Dung Shan and Lun Pe.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ough Dung Shan and Lun Pe are different in locatio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peasants in two places still can grow Cucumis melo L.. It’s resulted from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such as the innovation of techniques of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2.House production and waged labor coexist in the family farm, because the characters of crops and the sector of farm production.
    3.The operation of agro-food chain of Cucumis melo L. displays the different relations of each contact. The relations of each sector in agro-food chain are changing continuously, so it’s important to create the advantage of competition, especially single peasant. It’s because single peasant’s scale and productivity are too tiny to get enough power to operate well. If peasants could integrate in agriculture production – marketing groups, they are able to get more advantages of competition in the operation of agro-food chain.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對象選定與研究目的……………………………….7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研究方法……………………………………14 第二章 東山鄉洋香瓜的產銷運作……………………………………17 第一節 洋香瓜的出現與普及……………………………………17 第二節 洋香瓜農的年中土地利用………………………………25 第三節 洋香瓜的農業投入和栽培管理及其中的人際互動……29 第四節 洋香瓜的運銷模式及其中的人際互動…………………43 第五節 小結………………………………………………………49 第三章 崙背鄉洋香瓜的產銷運作……………………………………51 第一節 洋香瓜的出現和瓜農的年中土地利用…………………51 第二節 洋香瓜的農業投入和栽培管理及其中的人際互動……57 第三節 洋香瓜的運銷模式及其中的人際互動………………67 第四節 小結……………………………………………………74 第四章 東山與崙背洋香瓜產銷的比較…………………………….76 第一節 位置與自然環境的修正…………………………………76 第二節 兩地洋香瓜經營型態的比較……………………………80 第三節 兩地洋香瓜產銷中的人際網絡異同……………………86 第四節 小結………………………………………………………94 第五章 結論………………………………………………………..96 參考文獻…………………………………………………………………99 附錄………………………………………………………………….105

    【中文】
    牛若峰、夏英
    2000 《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組織方式和運行機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緝慈等
    2001 《創新的空間-企業集群與區域發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伯年
    1982 《蔬菜育種與採種》,臺北,茂昌圖書有限公司
    李惠斌、楊雪冬
    2000 《社會資本與社會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杜金池、黃賢良、楊紹榮、程永雄、黃杉菧、陳榮五
    1985 〈洋香瓜塑膠布隧道式栽培73/74年期示範效益評估〉,《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19:13-21
    林聖欽
    2001 〈日本時代臺灣糖業發展的空間不平等現象-以鹽水港地區的剝削問題為例1896-1930〉,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波特著 周旭華譯
    1998 〈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臺北,天下文化
    邱阿昌
    1998 〈種子生產業務〉,《農友種苗三十年》,高雄,農友種苗公司
    金葆玲
    1999 《吉園圃標章蔬菜產銷策略型態之研究》,臺北,中興大學農產運銷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志明
    1989 〈日據臺灣農村之商品化與小農經濟之形成〉,《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1-40
    1991 〈臺灣農民的分類與分化〉,《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2:107-150
    胡忠一
    1998 〈農會組織自我革新之道〉,《農業推廣學報》,14:89-135
    范姜群豪
    1994 《農業生產組織關係網絡對其經濟行動之影響—以青埔鄉蔬菜產銷班為例》,臺北,臺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
    郁宗雄
    1998 〈農友種苗公司對農民及社會的貢獻〉,《農友種苗三十年》,高雄,農友種苗公司
    翁蕙君
    1997 〈臺南地區的農業用水型態〉,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承漢
    1994 《社會組織與社會關係》,臺北,幼獅文化事業
    張苙雲編
    1999 《網絡臺灣:企業的人情關係與經濟理性》,臺北:遠流出版社
    張嘉惠
    1998 〈臺灣甘藷食物供需特性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8:53-81
    張漢裕
    1975 〈臺灣米糖比價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5(4):1-27
    許心寶
    1985 〈濁水溪下游南岸農民對風災識覺與調適的空間差異〉,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灣文獻館
    2000 〈臺南縣鄉土史料〉,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陳秀芬
    1985 〈彰化平原鮮食葡萄栽培的擴散〉,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武雄
    2000 〈小農的春天—當前農業政策問題探討〉,《農訓雜誌》,17(4):4-9
    陳武雄
    2000 《臺灣農業心情》,臺北:常民文化
    陳國川
    2001 〈清代雲林地區農業墾殖的環境問題〉,《臺灣文獻》,52(1):495-538
    2002 《清代雲林地區的農業墾殖與活動形式》,地理研究叢書第二十九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榮五
    1997 〈微生物在有機農業上之應用〉,《臺中區農業專訊》,18:4-5
    1999 〈臺灣園藝作物之研究與發展〉,《現代化研究》,17:79-86
    陳憲明
    1979 〈臺灣的農業區劃分〉,《臺灣師大地理學研究報告》,5:79-171
    曾仙化
    1983 〈銀黑色塑膠布栽培瓜類優點多、效果大〉,《豐年》,33(18):32-34
    1994 〈五年來的臺灣甜瓜〉,《農藥世界》,126:88-91
    1998a 〈適合夏季栽培的洋香瓜-秋香〉,《農友種苗三十年》,高雄,農友種苗公司
    1998b 〈設施栽培的洋香瓜主力品種蜜世界〉,《農友種苗三十年》,高雄,農友種苗公司
    黃文博
    1998 《南瀛地名誌新營區卷》,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黃惠琳、許應哲
    2001 〈臺灣省洋香瓜產銷結構之規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報告》,38:69-83
    黃萬傳
    1996 〈論農業企業化經營之理念與實踐〉,《農業世界》,155:48-52
    黃賢良、鄭安秀、陳文雄
    1999 〈隧道式洋香瓜栽培管理〉,《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88-6(no.90)》,臺南,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梭羅著,李華夏譯
    1998 《資本主義的未來》,臺北:立緒文化
    葉宛錡
    2001 〈阿蓮區域社會間結構的變遷〉,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健哲
    1996 《農業政策之原理與實務》,臺北:國立編譯館
    【外文】
    高山 覺
    1968 《露地栽培技術》,東京:農山漁村文化協會
    Atkins,P.T.
    1988 〈Redefining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s the geography of food〉,《Area》,20(3):281-283
    Birch, J.W.
    1963 〈Rural land ues and locational theory:a review〉,《Economic Geography》,39(3):273-276
    Bowler, I. R.
    1992 《The geography of agriculture in developed market economies》,New York:Longman
    Bowler, I. R. and B. W. Ilbery.
    1987 〈Redefining agriculture geography〉,《Area》,19(4):327-332
    Chisholm, M.
    1962 《Rural settlement and land use:an essay in location》,London:Hutchinson
    Curry, L.
    1963 〈Regional variation in the seasonal programming of livestock farms in New Zealand〉,《Economic geography》,39(2):95-118
    Fielding, G. J.
    1965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New Zealand wheat growing〉,《A.A.A.G.》,55(1):87-97
    Friedmann, H. and P. McMichael
    1989 〈Agriculture and the state-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al agricultures,1870to the present〉,《Sociologia ruralis》,29(2):93-116
    Frindland, W.H.
    1994 〈The new globalization:th case of fresh produce〉,《From Columbus to ConAgra The glob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od》,Ch10
    Gould, P. R.
    1963 〈Man against his environment :a game theoretic framework〉,《A.A.A.G.》,53(3):290-297
    Grigg, D.
    1983 〈Agricultural geograph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9(3):242-246
    Grossman, L.
    1981 〈The cultural ecolo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A.A.G.》,71(2):220-236
    Hewes, L.
    1965 〈Causes of wheat failure in the dry farming region central great plains,1939-1957〉,《Economic Geography》,42(4):313-330
    Hidore, J. J.
    196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sh-grain farming and landforms〉,《Economic Geography》,39(1):84-89
    Hollander, C. M.
    1995 〈Agroenvironment conflict and world food system theory:sugarcan in the Everglades Agricultural Area〉,《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1(3):309-318
    Horvath, J.
    1969 〈Von Thünen’s isolated state and the area around Addis Ababa ,Ethiopia〉,《A.A.A.G.》,59(2):308-323
    Ilbery, B. W.
    1985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 social and economic analysi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ston, R.T.
    1981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Oxford:Blackwell
    Leaman, J. H. and E. C. Conkling
    1975 〈Transport change and agricultural specialization〉,《A.A.A.G.》,65(3):425-432
    Le Heron,R. and M.Roche
    1996 〈Globalization,sustainability,and apple orcharding ,Hawka’s Bay,New Zealand〉,《Economic Geography》,72(4):416-432
    Lemon, J.T.
    1966 〈The agricultural practices of national groups in eighteen-century Southeastern Pennsylvania〉,《The geographical review》,56(4):467-496
    Loyal Durand,Jr
    1964 〈The major milksheds of the northeastern quarter of the UnitedStates〉,《Economic Geography》,40(1):9-33
    Marsden ,T et al.
    1986 〈Towar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capitalist agriculture:a Biritish perspective〉,《Intern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0:498-521
    Marsden ,T et al.
    1996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approach:a review〉,《Economic Geography》,72(4):361-375
    Maunder, W.J.
    1966 〈Climatic variation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Geographier》,22(1)55-69
    Morris,C. and N.J.Evanst
    1999 〈Research on the geography of agricultural change:redundant or revitalized?〉,《Area》,31(4):349-358
    Page,B.
    1996 〈Across the great divide: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 geography〉,《Economic geography》,72(4):376-397
    Rigg, J.
    1998 〈Rural-urban interactions,agriculture and wealth:a southeast Asian perspective〉,《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4(4):497-522
    Sinclair, R.
    1967 〈Von Thuinen and urban sprawl〉,《A.A.A.G.》,57(1):72-87(翁國盈譯, 1977,地理教育第三期)
    Ufkes, F.
    1993 〈Trade liberation,agro-food politics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agriculture〉,《Political Geography》,12(3):215-231
    Wilken, G. C.
    1969 〈Drained-field agriculture:an intensive farming system in Tlaxcala,Mexico〉,《The Geographical Review》,59(2):213-24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