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江楹涓
論文名稱: 數位訓練規劃師培訓課程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
指導教授: 余鑑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6
中文關鍵詞: 數位學習數位訓練規劃師培訓課程課程評鑑指標德懷術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9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面對全球經濟環境的快速變化,以及知識經濟時代下技術創新快速,企業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解決之道有賴數位學習,以提升組織成員的能力。隨著數位學習產業的蓬勃,勢必帶來產業人才的需求,其中「數位訓練規劃師」(e-trainer)在企業組織在推動數位學習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擔任培訓需求分析、專案規劃、專案執行、採購委外、企劃徵求、專案評估、培訓成果評估之專業人員,對於目前我國企業組織推行數位學習的過程中,即為深具影響之關鍵因素,故本研究欲以課程發展的觀點探討與建構現有「數位訓練規劃師」培訓課程的評鑑指標,以為現今整體的相關培訓做把關,並且希望有助於作為改善培訓內涵和促進培訓發展的參酌依據。
    本研究以德懷術(Dephi)進行研究,確定此評鑑指標架構共包含五個評鑑構面(課程規劃構面、課程設計構面、課程實施構面、實施成果構面、組織運作構面)、十三個評鑑指標項目及五十八個評鑑指標內容。
    本研究可供相關培訓單位在進行課程發展、課程實施、課程評鑑時的依據,而後續研究者可以此課程評鑑指標為基礎,發展數位訓練規劃師培訓課程評鑑量表的研究。

    謝誌……………………………………………………………………….I 摘要…………………………………………………………………….III 英文摘要………………………………………………………………….V 目錄…………………………………………………………………….VII 表次………………………………………………………………………IX 圖次……………………………………………………………………..X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數位學習探討..................................9 第二節 數位訓練規劃師的角色與核心能力..................19 第三節 數位訓練規劃師培訓課程.........................23 第四節 數位訓練規劃師培訓課程評鑑指標之發展.............3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41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47 第三節 研究工具.....................................48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54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57 第一節 德懷術第一回合資料處理與分析....................57 第二節 德懷術第二回合資料處理與分析....................74 第三節 德懷術第三回合資料處理與分析....................86 第四節 綜合結果分析..................................9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9 第一節 結論........................................109 第二節 建議........................................115 參考文獻............................................117 一、中文部份………………………………………………………117 二、英文部分………………………………………………………121 附錄................................................123 附錄一、數位訓練規劃師之能力指標……………………………123 附錄二、專家審查與德懷術專家群名單…………………………128 附錄三、德懷術第一回專家問卷…………………………………130 附錄四、德懷術第二回專家問卷………………………………..139 附錄五、德懷術第三回專家問卷………………………………..148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巧媛(2004)。國民中學推動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舒可(2002)。企業實施網路化訓練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92.1.6修訂版。台北:行政院。
    呂春嬌 (2000)。從CIPP評鑑模式談圖書館的評鑑。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吳明怡(2001)。企業實施e-learning與傳統教學對不同學習型態之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明清(1995):(教育方案評鑑模式及其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第4期,44-48。
    吳斯茜(2003)。數位學習產業人才之加值型轉化訓練:新加坡的經驗與意涵。人事月刊,37:3=217,24-31。
    李業成(2001)。企業導入網路學習系統(e-Learning)關鍵因素之探討。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清彬(2003)。影響電視媒體廣告經營策略因素之指標建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邱文政(2004)。企業推動數位學習的過程與相關成效之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洪久賢(2002)。國中綜合活動領域實施方案評鑑規準建構歷程之研究─以一所國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徐超聖(1999)。九年一貫課程品質管理機制-淺談「學力指標」之意義。教育資料與研究,26,33-39。
    苗雅君(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學資源中心教學媒體專家培育訓練課程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計惠卿、鐘乾癸(2004)。數位學習專業人力培訓規劃之研究。教育科技與媒體,69,81-103。
    翁婉慈(2005)。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專業能力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高博銓 (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評鑑。教育研究月刊,101,120-129。
    張基成、周保男、傅心怡(2002)。台灣地區e-Learning 市場之發展現況與趨勢。教學科技與媒體,第62期。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莊世雄(2004)。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指標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明道管理學院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郭昭佑 (2004)。教育評鑑研究-原罪與解放。台北:五南。
    郭工賓(2001)。國民小學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
    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俊彬、張博勛和宋美盈(2005,5月13號)。數位學習對國家競爭之影響。經濟部工業局-數位學習產業推動與發展計畫-產業新聞。2006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elearn.org.tw/NR/exeres/9C9C67A6-A95E-41D1-83B2-0B3AC299E656.htm
    陳嘉彌、鍾文鬱、楊承謙、柯瓊惠、謝元等譯 (2002)。(譯自Thomas R. Guskey 原著)專業發展評鑑。台北:五南。
    陳浙雲(2003)。彈性學習課程規劃之現況與檢討-以台北縣國民小學為例。2005年9月20日,取自http://src.tpc.edu.tw/1-3.htm
    陳膺強。(1994)。應用抽樣調查。台北:台灣商務。
    曾順盈(2003)。軟體開發人員績效指標建構之初探。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曾順盈(2004)。企業推行e-Learning績效評估模式之探討。靜宜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游靜秋(1997)。台灣地區環境品質指標建構之研究。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游家政,2000,學校課程的統整與其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
    黃光雄 (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編譯)。台北:師大書苑。
    黃雅萍(2004)。數位學習產業人才培育之內涵分析與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18,108-119。
    黃政傑(1990)。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楊淑儀(2004)。企業員工數位學習現況之研究─以國泰人壽公司為例。開南管理學院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經濟部工業局(2003)。數位內容產業白皮書。2005/10/02,取自http://www.nmipo.org.tw/2003/main.htm
    經濟部工業局(2003)。數位學習產業推動與發展計畫第七分項產業政策與人才培訓分項計畫。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經濟部工業局(2004)。數位學習白皮書。2006/10/06,取自http://www.elearn.org.tw/NR/exeres/62130BC3-98D1-484C-AEF1-1739B1E2D1FB.htm
    鄒景平(1998)。迎接終生學習的網路時代。資訊與教育雜誌,第66 期。
    潘慧玲、楊錦心、高新建、郭昭佑、黃馨惠、江惠真 (2004)。高職及綜何高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彭劍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委託研究)。
    劉謦儀(2002)。國內企業e-Learning實施現況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2003)。國家型計畫總體規劃書。2006年9月28日,取自http://elnpweb.ncu.edu.tw/index.htm。

    二、英文部分
    ASTD(2003).LearningCircuits,Glosarry .http:www.learningcircuits.org/glossary.htm1#E
    Alkin, M. C. (1992)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research (6th ed.). Prentice Hall, New York.
    Cisco(2001).Internet Learning Solution Group E-learning Glossary.V2.6.Cisco Systems.Inc.
    Cuttance, P. F. (1990).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the
    foe the 3r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icators in Education, Canberra.
    Eisner, E. W. (1994). Revision in art education: Some comments on the preceding article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5(3), 188-191.
    Gilley JW, Eggland SA.(1989).Principles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Hedin, M.; Kolding, M.; Kaufaman, Julie; Reddy, Venu; Kroa, Vladimir; Kashiwagi, Masami; Volpi, Ana(2004). Worldwide and U.S.Corporate eLearing 2004-2008 Forecast: Behind the Scenes with eLearning, a Business Enabler. 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Nov.1-28.
    Huynh, Minh Q.and Umesh, U. N. (2003). E-Learning as an emerging entrepreneurial enterprise in universities and firm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Vol.12,48-68.
    Johnstone, J. N.(1981).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s. Paris:UNESCO.
    Rosenberg, M.J.(2001). E-learning---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 Vol. 53, No. 27, pp.141~146. New York, McGram-Hill,c2001.
    Spee, A. and R. Bormans,(1992).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Relation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Higher Education Anagement, 4 (2),pp.139-155.
    Stecher, B.M., Davis, W.A. (1987). How to Focus a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Tyler, R.W.(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immer, R. D. & Dominick, J. (1994). Mass Media Research, Fourth Edi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