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鐘巧如 Chung Chiao-Ju |
---|---|
論文名稱: |
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機制之研究 The Research on mechanism of evaluating the Quality School in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張明輝
Chang, Ming-Hue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10 |
中文關鍵詞: | 優質學校 、優質學校評選機制 |
英文關鍵詞: | Quality School, the mechanism of evaluating Quality School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4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推動優質學校評選過程中,規劃研擬之相關辦法,並經由評選委員會之組成及初審、複審與決審選出優質學校,舉行頒獎典禮,及舉辦經驗分享研討會等實際運作機制。本研究之目的為:一、探討優質學校與優質學校評選之意涵。二、了解主要國家及地區之優質學校評選機制。三、探究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機制之現況不同差異及其相關問題。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結論與建議,供有關單位及人員之參考。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文件分析法及訪談法進行研究。首先,蒐集與研讀相關文獻,建立本研究的理論架構,編製「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機制調查問卷」,作為調查研究工具,對臺北市公私立高中、高職、國中、國小之校長、主任、組長、教師進行調查,採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抽取101所學校,共計發出790份問卷,回收問卷計513份,問卷回收率達64.9%,剔除填答不全等無效問卷後,有效問卷為49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62%。本研究以SPSS for Windows 13.0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登錄,並於問卷回收後以描述統計分析、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量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其次,以自編之半結構式訪談大綱,對五位教師研習中心人員、一位國中主任及一位國中校長,共計七位進行訪談。
綜合文獻探討、調查研究與訪談研究發現,獲得下列十四項結論:
一、不同教育程度、職務、學校性質、學校層級、服務年資及學校規模之學校
成員,對優質學校評選現況的認識、態度與行為之角色知覺有顯著差異存
在。
二、不同教育程度、職務、學校層級、服務年資及學校規模之學校成員在參與
優質學校評選相關具體作法之角色知覺有顯著差異存在。
三、不同職務、學校性質、學校層級、服務年資、學校規模及學校歷史的學校
成員在優質學校評選滿意程度之角色知覺有顯著差異存在。
四、參加優質學校評選的佐證資料以三年至四年為適宜。
五、參與優質學校評審委員,應以「專家學者」、「曾經獲得教育部卓越領導
獎的校長」、「教師會代表」等人員擔任主要的評審委員。
六、方案評選之評分標準維持現有評分標準為宜。
七、複審採取實地訪查可更為深入了解與觀摩學校的實際情形;決審採取學校
現場公開發表方案內容可更進一步了解各校之優質經驗。
八、優質學校評選向度與指標內容能引導學校校務規劃與遠景發展。
九、對於進入決審但未獲獎之參選方案可發給獎狀以資鼓勵。
十、對於未參選及未能獲獎之學校應持續鼓勵其參與並協助其改進。
十一、各校參與優質學校評選所遭遇的主要困難為:「同仁欠缺參與優質學校
評選活動的動機」、「無法明確掌握優質學校指標的意涵」及「欠缺外
部資源(如家長、社區)的協助」等。
十二、各校參與優質學校評選,在行政作業所遭遇的困難主要為「業務繁重,
無暇參與優質學校評選活動」、「學校無法提供參與優質學校評選的相
關誘因」及「學校人力不足無法參與優質學校評選」等。
十三、各校參與優質學校評選,在教師方面所遭遇的困難主要為「教師沒有足
夠時間參加優質學校評選的相關研討」、「教師欠缺參與優質學校評選
的熱忱」及「教師欠缺優質學校評選的專業知能」等。
十四、各校參與優質學校評選的配套措施,主要為「獎勵參與優質學校評選有
功人員以激勵其參與意願」、「配合校務評鑑進行準備工作」及「辦理
相關研習活動以提升成員專業知能」等。
根據本研究所獲得之結論,研究者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以及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
Abstract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are: first, explored the meaning of Quality School and mechanism of evaluating Quality School; second, explored mechanism of evaluating Quality School of the main countries and areas; third, explored the current differences and problems in mechanism of evaluating Quality School ; and finally, based up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suggestions would be offered to the concerned authorities for reference.
The methods adopted for the research was questionnaire survey, document analysis and interview. First, based on the results drawn from the literature review, a questionnaire named “ The questionnaire for mechanism of evaluating Quality School in Taipei City” was developed. Questionnaires were delivered to 101 schools in Taipei City in the form of multistage sampling, each school for ten samples. 490 out of the 790 questionnaires sent out were effective. The statistics software tool used for the questionnaire analysis was the SPSS for Windows version 13.0. Second, seven people were chosen to be interviewed in the way of semi-structure interview, including five administrators , one principal and one director-general .
The conclusions derived from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on mechanism of evaluating Quality School are as follows:
1.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ward the role perception on mechanism of evaluating the Quality School between the staffs’ evaluation level, current position, school character, school level, seniority and school scale and their role perception on mechanism of evaluating the Quality School.
2.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ward the role perception on mechanism of evaluating the Quality School between the staffs’ evaluation level, current position, school level and school scale and their role perception on participating of evaluating the Quality School.
3.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ward the role perception on mechanism of evaluating the Quality School between the staffs’ current position, school character, school level, seniority, school scale and school history and their role perception on the agreement of evaluating the Quality School.
4. It is proper that the projects’ effective time of Quality School’ evaluation needs three to four years.
5. The main evaluating Committee of the Quality School are professional scholars, being rewarded for excellent principals’ leadership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eachers on behalf of teacher’s association.
6. It is proper that rating standard of the Quality School’s evaluation maintain the current rating standard.
7. Conducting the projects through interview can comprehend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 besides, in final censorship, each school delivers the projects in public can help grasp each school’s excellent experience.
8. The dimensions and indicators of Quality School’s evaluation can conduct school administration plans and vision developments.
9. Each school which does not pass the final censorship can give a certificate of excellence.
10. Toward the schools which never participate and could not be rewarded should continue encouraging and assisting their improvements.
11.The main dilemmas confronted by all levels of school toward participating evaluation of Quality School are “ Be deficient in the motivation of participating evaluation of Quality School”, “The staffs can not grip the meaning of Quality School’ indicator.”, and “ Be deficient in the assistant of outside resources ( for example: parents and community ).”
12. The main dilemmas confronted by all levels of school toward participating evaluation of Quality School are “ The Staffs are too overburdened to participate Quality School’s evaluation.”, “ Schools can not afford inducements to participate Quality School’s evaluation.”, and “ Schools don’t have enough colleagues to participate Quality School’s evaluation.”
13. The main dilemmas confronted by all levels of school of teachers toward participating evaluation of Quality School are “ The teachers don’t have enough time to engage in the research of Quality School’ evaluation.”, “ The teachers lacked for enthusiasm of participating the Quality School’s evaluation.”, and “ The teachers lacked for professional cognition of the Quality School’s evaluation.”
14. The main measures of dealing with the crises are “Reward the staffs of participating the evaluation of Quality School thus inspire the willing of participation.”, “Cooperate with school evaluation.”, and “ Execute the process of Quality School to move up the staffs’ professional cognition.”
Based on the findings, several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were made for Taipei government authorities, schools and further researchers.
中文部份
丁一顧、張德銳(2005)。中小學家長參與及其與教育品質的關係。教育研究月刊,135,81-90。
中華民國創意發展協會(2006)。InnoSchool 2006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2006年10月2日,取自:www.taotc.org/news/2006041402.doc
毛連塭、吳明清(1996)。卓越與公義:教育改革的目標與責任。教育研究資訊,8。
王巧媛、余學敏、謝勝隆、徐作蓉(2005)。他山之石系列。載於吳清基等編著,優質教育(62-63)。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王保進(1997)。大學教育評鑑之內涵分析。載於陳漢強等(主編),大學評鑑(161-217)。臺北市:五南。
王晃三(2004)。全人化品質經營在高等教育的策略與實踐。載於淡江大學主辦「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品質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臺北市。
王漢明(2006)。回歸原點的品質思維。品質月刊,42(1),18-20。
王嬿淑(2005)。教育政策行銷之個案研究—以臺北市教育局精緻教育政策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江文雄(1997)。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經營。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2,12-16。
余學敏(2006)。期待下一個豐收-走過「優質學校評選活動」的一年。載於吳清基等編著(2006),研習叢書一七九期精緻教育系列「優質學校2006-校園營造篇」(218-222)。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吳明烈(無日期)。標竿學習的概念與實務。2006年10月23日,取自:http://colkm.ccu.edu.tw/files/24.ppt
吳思達(2000)。高職學校全面品質管理系統建構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高雄市,未出版。
吳政達(譯)(2002)。Edward Sallis著。全面品質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學校行政,6,3-13。
吳清山、王湘栗(2004)。教育評鑑的概念與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9,1-26。
吳清山、林天佑、黃旭均和張正霖(1996)。全面品質教育研究:以國民小學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5-2413-H-133-006)。
吳清山、林天祐(2003)。藍帶學校。教育資料與研究,50,117-118。
吳清山、林天祐(2004)。全面品質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27,160。
吳清山、黃美芳、徐緯平合著(2002)。教育績效責任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基(1990)。精緻教育的理念。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基(2004)。飛躍2003與局長有約。臺北教育通訊,126,1-30。
吳清基(2005)。以優質學校指標追求卓越、願景、精緻、創新之教育願景。載於吳清基等(主編),研習叢書第一七二期精緻教育系列「優質學校」(6-17)。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吳清基、蔡長艷(2004)。精緻教育在台北-行政理念與教學實務的探討。載於教育理念與行政實踐(157-177)。臺北市:心理。
吳清基(2006)。優質學校2006。載於吳清基等(主編),研習叢書第一七九期精緻教育系列「優質學校2006-校園營造篇」(6-13)。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吳淑芬(2006)。國民小學經營學校特色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未出版。
吳煥烘(2004)。學校行政領導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璧如(1990)。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未出版。
呂錦珍(譯)(1996)。Spendolini, Michael J.著。標竿學習-向企業典範借鏡。臺北:天下文化。
李田樹(譯)(1999)。Durker, P. F.著。杜拉克-經理人的專業與挑戰。臺北市:天下文化。
李政宏(2004)。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教育品質管理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岳林(2005)。他山之石-以色列國家品質週的做法。品質月刊,41(10),28-29。
所碩士論文。台中市,未出版。
林公孚(2006)。品質新年代、新思維。品質月刊,42(1),13-17。
林天祐(2004a)。教育評鑑實施過程與方法的專業化。教育資料集刊,29,27-52。
林天祐(2004b)。學校經營品質管理策略。載於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舉辦之「臺北市中小學精緻教育在台北」研討會論文集(27-34),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林兆明(2005)。輔導的終極目的『機制的建立』。品質月刊,41(10),35-p.37。
林宜靜(2006)。國民中小學教育卓越表現標準建構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林婉如(2006)。臺北市推動優質學校教育政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林新發(2005)。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知識延續管理對學校創新經營影響之研究-以台灣北部三縣市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4-2413-H152-006),未出版。
林新發(2006)。營造優質學校的策略與作法。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舉辦之臺灣北區中小學校長優質學校經營研討會,2007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tmue.edu.tw/~adeva/Academic_activity/95/ Great_school /file/sec_day/morning/linshi.ppt
林鐵雄(2004)。全面品質管理與大學工程教育品質之提升。載於主辦者舉辦之「邁向二十一世紀品質管理技術應用研討會」會議論文集(1-7)。
洪雪卿(2004)。優質學校營造之研究--以教師效能為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香港傑出學校獎勵計畫報告書(2002)。香港:優質教育基金會。2006年9月5日取自:http://qef.org.hk/big5/outstand/pdf/report.pdf
徐世輝(1996)。品質管理。臺北市:三民。
徐作蓉、余學敏、謝勝隆、王巧媛(2005)。各國品質獎評審標準之探討。載於吳清基等(主編),研習叢書第一七二期精緻教育系列「優質學校」(64-85)。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秦夢群、吳政達(2006)。國民教育階段學校行政績效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教育國民教育學報,2,131-152。
高麗鳳(1997)。全面品質管理及其在我國國民小學實施可行性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張明輝(1997)。學校組織的變革與教育品質。發表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辦;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承辦:「現代教育論壇─學校經營與教育品質」研討會(86.4 .23)。臺北市:市立師院。
張明輝(2003)。美國藍帶學校計畫。北縣教育,25,16-18。
張明輝(2005)。優質學校教育指標─行政管理、領導與學校文化。教師天地,134,9-20。
張明輝(2006)。創新管理與學校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45,41-49。
張明輝(無日期)。新一代美國高中計畫。2006年10月20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minfei/artical/artical(american)-9.doc
張奕華、曾大千(2005)。品質管理機制現況之探討:以美國高等教育為例。資
料與研究雙月刊,68,43-62。
張家宜(2002)。高等教育行政全面品質管理-理論與實務。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清濱(1997)。學校教育改革的模式與應用。研習資訊,14(1),10-17。
張媛甯 (2005)。內部行銷的核心理念及其在高等教育機構變革管理上之應用-以推動教師績效評核方案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 文。臺南市,未出版。
張輝政(2001)。優質學校,近悅遠來。中央日報,第13版。
教育基本法第十三條(1999)。
教育部(2000)。創造力白皮書。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2003)。教育部國語辭典。
教育部(2006)。校園領航再造風華,95年度校長領導卓越獎校長名單公佈。2006年8月20日,取自:http://epaper.edu.tw/news/950816a.htm
教育部(2006)。優質高中輔助計劃。2006年6月7日臺中(一)字第0950078403號函核定。2007年5月10日,取自:http://210.62.247.10/941prmary/95eduuz.htm
教育部(2007)。校長領導卓越獎。
教育部(2007)。教育部教學卓越獎。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96)。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六)。臺北市:正中書局。
梁景法(2001)。臺北市區公所服務品質之研究:全面品質管理的觀點。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
許舒翔、周春美、沈建華(1999)。國際標準品質保證制度認可登錄作業在技職教育評鑑的應用。技術及職業教育,53,44-48。
陳玉琨(2004)。教育評鑑學。臺北市:五南。
陳啟榮(2003)。以全面品質管理建構教育行政機關評鑑指標之研究。高雄師
陳善德(1998)。良性互動機制下的基礎教育改革。教育資料集刊,23,313-340。
陳漢強(1997)。大學評鑑之哲學省思。載於陳漢強等(主編),大學評鑑(3-22)。臺北市:五南。
曾家樓(2006)。國民小學教育品質管理系統之研究- ISO/IWA2在一所小學的應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曾淑惠(2002)。教育方案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曾淑惠(2004)。教育評鑑模式。臺北市:心理。
黃久芬(1996)。國民小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黃旭鈞(1995)。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全面品質管理信念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黃振球(1996)。學校管理與績效。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誌坤(1999)。全面品質管理在國民小學班級經營適用性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未出版。
楊幼蘭(譯)(2004)。Luecke著。如何做好創新管理。臺北市:天下遠見。
楊錦洲(1996)。國際著名之品質獎的比較。中衛簡訊,122,12-17。
葉重成、吳泓怡、陳德敏、陳姿吟(2005)。運用ISO/IWA2國際教育品質指南探討台灣大學教育品質的評鑑標準。品質月刊,41,79-84。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5a)。研訂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及獎勵要點草案第二次會議。臺北市政府教育局94.4.6北市教督字第09432509700號開會通知。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5b)。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及獎勵要點草案第二次會議紀錄。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5c)。研訂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及獎勵要點草案第三次會議議程。臺北市政府教育局94. 5.12北市教督字第09433640900號開會通知。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6)。優質學校參選作業流程。2006年11月17日,取自:http://163.21.249.238/school/manage/filedownload/臺北市九十五年度優質學校參選作業須知.doc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2006a)。臺北市九十五年度優質學校評審委員領航研習班課程表。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2006b)。臺北市96年優質學校評選活動規畫諮詢會議資料。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95.10.5北市師研字第0956298000號開會通知。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2006c)。臺北市96年優質學校評選活動規畫諮詢會議會議紀錄。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2006d) 。臺北市96年度優質學校評選活動第二次規劃會議議程。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2007)。臺北市96年度優質學校初審小組行政類評審委員研討會會議資料。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96.3.25北市研習字第0960320012號研討會通知。
劉祥得(2000)。標竿學習法之研究-政府再造的新策略。中國行政評論,9(2),93-97。
劉漢容(1995)。品質管制。臺南市:勝凱。
潘俊程(2003)。臺中縣國民小學校務評鑑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為出版。
潘慧玲(2005)。邁向下一代的教育評鑑:回顧與前瞻。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4-36)。臺北:心理。
鄭彩鳳(2005)。標竿管理之理論基礎及在教育之發展與應用。論文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中華民國教育行政學會、臺灣教育政策與評鑑學會、及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共同主辦之「2005年教育政策與行政學術團體聯合年會」研討會,台北。
鄭彩鳳、吳慧君(2006)。標竿管理理論、實務發展與教育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42,40-58。
閻自安、郭昭佑(2003)。標竿學習對教育評鑑的啟示。教育研究月刊,112,78-90。
戴永久(1996)。TQM與教育。管理雜誌,267,87-89。
謝文全(2005)。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家駒(2000)。全面優質管理。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顏秀如、張明輝(2005)。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與實施計畫。中等教育,56(3)。28-53。
西文部份
Ahmed, P. K. & Rafiq, M.(1995).The role of internal market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rket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Marketing Practice, 1(4), 32-51.
Adams,Don. (1993).Defining educational quality. Arlington V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USAID, Improving Educational Quality Project.
Altheide, D. L.(1996). Qualitative media analysis. Thousand Oaks: Sage.
Andersen & Pettesen (1996:14).Andersen, B.&Pettersen,P. (1996). The benchmarking handbook : Step-by-step instructions. London: Chapman & Hall.
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2006). 14/10/2006 Retrieved from http://www.whitehouse.gov/stateoftheunion/2006/aci/
ASQ(2006).Are you new to quality?15/9/2006 Retrieved from http://www.asq.org/
Bendell,Tony,Boulter,Louise&John,K.(1993).Benchmarking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London:Financial times pitman publishing.
Bradley A. Winn and Kim S. Cameron(1998).Organization quality: An examination of the 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framework.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39(5), 23-46.
Ciampa,D.(1992).Total quality:A user’s guide for implementation. New York:Ad dision-Wesley.
Climaco,C.(1992). Getting to know schools us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 Critera,indicators and process. Educational Review,44(3),297-308.
Costin, H.(1994).Reading in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Orlando:Dryden.
Crosby,P.B.(1979).Quality is free:The art of making quality certain. New York:McGraw-Hill.
DfES (2006).The Beacon Schools programme.28/7/ 2006 Retrieved from http://www.standards.dfes.gov.uk/beaconschools/
Feiganbaum,A.V.(1991).Total quality control. New York:McGraw-Hill.
French,W.L.(2003).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5th ed.).Boston,MA:
Houghton Mifflin Co.
Harvey,L.(1995).Editorial.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1(1),5-12.
Hyde,A.C.(1992).The proverbs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Recharing the path to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he public sector.Public Productivity & Management Review,15(1),25-33.
Juran,J.M.(1988).Juran's quality control handbook. New York:Free Press.
Johnson, J. H.(1993).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Oregon School Study
Council,Eugene. EDRS ED NO354611.
MBNQ(2006). Apriveplication process . 27/10/2006 Retrieved from
http://www.nist.gov/public_affairs/factsheet/mbnqa.htm
Norlin-Weaver, J. L.(1999). Selecting 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indicators: Exploring ststes and local performanc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MN.
Nevo,D.(1994).Combin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evaluation: A case for school-based
evaluation.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20,87-98.
Posavac,E.J.,&Carey,R.G.(1992).Program evaluation:Method and case studies.New
Jersey:Prentice Hall.
Ribbins, P.(1994). Improving education:Promoting quality in schools. London:
Cassell.
Sandra,B.& Schaefer,C.(2006).The Baldrige program: self-assessment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25/10/2006 Retrieved from www.naesp.org.
Sander, J. R.(2002). Presidential address: On mainstreaming evalu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3(3),1-19.
Sallis,E.(1993).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London: Kogon Page.
Scholtes,P.R.(1998).The leader’s handbook;A guide to inspiring your people and
managing the daily workflow.New York:McGraw-Hill.
Shadish, W. R.(1998). Evaluation theory is who we are.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19(1),1-19.
Stufflebeam, D. L. (1974). Toward a technology for Evaluating evaluation. EDRS ED NO090319.
Smith, N. L.(1994).Clarifying and expending the application of program theory-dn evalu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15(1), 83-87.
Townsend,T.(1997).Restructuring and quality: Issues for tomorrow’s school. London:Routledge.
UNESCO(2004).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5: Education for all-The Quality Imperative.Paris:UNESCO.
U.S. Department. (2007).No Child Left Behind-Blue Ribbon Schools Program. 2/5/2007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gov/programs/nclbbrs/applica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