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上瑋
Wu, Shang-Wei
論文名稱: 枯杉寂寂―吳上瑋水墨創作論述
Bareboned and Tranquil Fir Trees: Study of Ink Painting by Wu Shang-Wei
指導教授: 李君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4
中文關鍵詞: 圖像學台灣杉當代水墨
英文關鍵詞: Iconography, fir tree, contemporary ink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55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論文是以筆者碩士期間的創作為研究對象,藉此來體現筆者自身以及反映社會環境。本文是以枯木圖像為出發點,在第二章學理依據的部分,先藉由樹的傳統象徵開始舖陳,舉例說明人類自古以來與樹的多種連結,豐富了「樹」意象的文化內涵;接著爬梳盆景藝術裡「文人樹」的相關脈絡,說明其枯、高、細、瘦的美學意義;最後帶入中國傳統水墨畫「寒林圖」相關的脈絡分析;用這三部分來呼應筆者作品中台灣杉圖像的風格及特點。第三章的學理依據使用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的圖像學研究方法來分析蘇軾的〈枯木怪石圖〉,說明蘇軾對枯木圖像之間有著特殊的情感連結,而這也是當時代文人精神在枯木圖像上的綜合體現。第四章開始進入筆者作品中的枯木圖像,並且以圖像學的研究方法自我剖析,第一層是「前圖像誌描述」(Pre-iconographical description),一開始先由作品中杉木的外觀特質及表現形式開始談起;第二層「圖像誌分析」(Iconographical analysis)則透過分類學及歷代文學論述「杉木」的文化意義;最後一層「圖像學解釋」(Iconological interpretation)的部分則闡述筆者對於杉木圖像的個人意義。第五章是個人作品分析,對各別作品一一做介紹。最後第六章為結論的部分,筆者總結作品對當代社會的關注以及藝術的思考,企望未來能持續深化並且提升個人的藝術創作。

    This thesis represents the author’s art works in the period of master’s degree study, which reveals the author’s connection between himself and the whole society.

    The study begins with the image of old dried-up tre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econd chapt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laying out the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fir tree in the author’s creation. Firstly, with the traditional symbol of the tree, it shows the multip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s and trees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which enrich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the tree. Secondly, by laying the related context in penjing culture, it explains the aesthetic meaning of “dry, tall, lanky and thin tree” in China. Thirdly, it analyzes the “Winter Wood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ink painting themes, as well as its related context.

    By employing the method of Erwin Panofsky’s iconology,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Su Shi’s “Rotten Wood and Weird Rock”, especially its links to the artist’s special emotional interest in the image of dried tree. In addition, this emotional connection also reflects the spirits of educated people during that time.

    The forth chapter starts to analyze the author’s image of dried tree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 of iconology, which consist of three layers of analysis. In the first layer, the pre-iconographical description, it underlines the external characteristic and form of the fir tree. In the second layer, the iconographical analysis indicates what the fir tree represents in the cultural aspect within the systematic and historical contents. In the final layer, as known as the iconological interpretation, it demonstrates the personal meaning of the fir tree’s image to the author himself.

    The fifth chapter contains author’s 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of his work.

    Finally, in the conclusion of the sixth chapter, the author pays attention to the modern social environment, and hopes that he can deepen and enhance his own creation continuousl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3 第二章 枯木的文化精神 5 第一節 樹的傳統象徵 5 第二節 枯高細瘦的文人樹 8 第三節 枯木的繪畫 11 第三章 學理依據 16 第一節 西方圖像學基本概念 16 第二節 中國美術史學者借助西方圖像學研究中國傳統繪畫 19 第三節 枯木的圖像學分析 24 第四章 杉木作品圖像學分析 28 第一節 杉木外觀特質 28 第二節 杉木文人象徵意義 30 第三節 杉木的個人意義 33 第五章 個人作品分析 38 第六章 結論 51 參考文獻 53

    1. Erwin Panofsky。《圖像學研究: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人文主題》,范景中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1。
    2. 于立平。〈撞到月亮的樹―台灣杉原始林踏查〉。《林業研究專訊》第22卷第 1期(2015):35。
    3. 王先謙。《莊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 王選民。〈關於文人樹的思考〉。《花木盆景》第12期(2009):9-10。
    5.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6. 司馬遷。《史記˙本紀》。台北市:台灣古籍出版,1997。
    7. 布魯諾˙拉圖。《面對蓋亞新氣候體制八講》。新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9。
    8. 曲德來,遲文浚,冷衛國主編。《歷代賦廣選新注集評》。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
    9. 米芾。《畫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
    10. 余培林。《詩經正詁上冊》。台北市:三民,1993。
    11. 吳天明。《中國神話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
    12. 吳永華。《早田文藏台灣植物大命名時代》。台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6。
    13. 李春香等。〈杉科、柏科的系統發生關係研究進展〉。《生命科學研究》第6卷第1期(2002年5月):59。
    14. 李鑄晉。《鵲華秋色----趙孟頫的生平與畫藝》。北京:三聯書店,2008。
    15.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
    16. 祁家林。〈談詠物詩的審美特徵〉。《河北學刊》第2期(1983):38。
    17. 柯金源(2019)。《神殿》。【紀錄觀點】。臺北市:公共電視。
    18. 柯金源、陳添寶、簡毓群。〈撞到月亮的樹〉。【我們的島】第797集(2015)。臺北市:公共電視。
    19. 高樹藩編纂。《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台北縣新店市: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92。
    20. 郭郛。《山海經注証》。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21. 郭璞。《元中記》。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5。
    22. 傅佩榮解讀。《論語》。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民88。
    23. 傅施黎。〈立象以盡意:從蘇軾枯木怪石圖淺析中國藝術創作的規律〉。《學術前沿》第9期(2013):27。
    24. 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延邊人民出版社,2004。
    25. 程羲。《北歐神話故事》。台北市:呈光出版社,民73。
    26. 馮家金。《周易繫辭傳》。台北市:頂淵,民88。
    27. 趙慶泉。〈一枝一葉見精神―─再談文人樹〉。《花木盆景》第9期(2013):28。
    28. 薛永年。〈美國研究中國畫史方法述略〉。《文藝研究》第3期(1989年):154。
    29. 鍾泰德。《易經通識(上)》。台北市:中正書局,1999。
    30. 魏定中。《希伯來神話故事》。台北市:星光出版社,民75。
    31. 羅華娟等作。《老樹人生自然與人文的對話》。南投: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出版,民98。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