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秀珠
SIRIKAMOL SIRISUMPAN
論文名稱: 現代漢語把字句與泰語相應句式的對比分析─兼談泰籍學生的華語教學應用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BA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and Its Counterparts in Thai with Pedagogical Applications for Thai Learners of Chinese
指導教授: 陳俊光
Chen, Jyun-Gw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現代漢語“把”字句漢泰對比功能性對等教學排序
英文關鍵詞: Modern Chinese BA Constructions, Chinese-Thai Contrast, Functional Equivalence, Pedagogical Sequenc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31下載:25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根據沈家煊 (2002) 對現代漢語“把”字句界定的語義理論,漢語“把”字句以“說話者觀點上的處置義”為核心語義,其所表達的處置義包括“空間位移”、“時間位移”、“信息傳遞”與“狀態變化”等四種處置結果。而“把”字的整個句式語義指“說話者認定主語對賓語做了什麼,使得賓語有所位移或變化”。依照語義與語法特徵的不同,可將“把”分成「處置式」與「致使式」等兩種類型。兩者的區分在於:前者同時具備“說話者觀點上的處置義”與“主語觀點上的處置義”,而後者僅具有“說話者觀點上的處置義”。
    現代泰語與漢語介詞“把”對應的詞語分別是動詞“aw”與“thamhai”。雖然以上漢、泰對應詞的詞性不同,前者為介詞,後者為動詞,不過本論文根據現代語言對比分析理論,著重符合人類語言認知的語義功能,而不侷限在形式或語法上的對等,因此便能對漢、泰這兩類詞語(“把”vs.“aw”/“thamhai”)進行功能性的對比。本論文研究結果顯示,泰語對應於漢語“把”字句之「處置式」與「致使式」的語詞分別如下:第一、泰語“aw1”的功能對等於“把”字句「處置式」中的“空間位移”與“信息傳遞”。第二、“aw2”的功能對等於“把”字句「致使式」中的“心理空間定位”。第三、含有他動的位移或變化之義的“thamhai 1”或“thamhai 2”,其功能對等於“把”字句「致使式」中的“空間位移”、“時間位移”、“信息傳遞”與“狀態變化”。
    論文最後將對比的結果,按照鄧守信 (2004) 提出的對外漢語語法點困難度排序原則,將對泰籍學習者漢語“把”字句的教學排序,依次分為四個階段:(一)“把”字句「處置式」中的“空間位移”與“信息傳遞”→ (二)“把”字句「處置式」中的“時間位移”與“狀態變化”→ (三)“把”字句「致使式」中的“心理空間定位”→ (四)“把”字句「致使式」中的“空間位移”、“時間位移”、“信息傳遞”與“狀態變化”。

    According to Shen’s (2002) theory regarding the semantics of the BA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Chinese BA hereafter), the core meaning of Chinese BA can be understood as “speaker-oriented disposal”. The concept of disposal can be applied to spatial movement, time moveme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change of state. Additionally, the construction meaning of Chinese BA is as follows: From the speaker’s viewpoint, the subject has exerted some influence on the object, resulting in the object being moved or changed. Moreover, based on semantic and syntactic distinction, Chinese BA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subcategories—Disposal and Causativeness. Disposal BA includes both “speaker-oriented disposal” and “subject-oriented disposal”, whereas Causative BA refers only to “speaker-oriented disposal”.
    In this thesis, Thai verbs AW and THAMHAI are used as the basis of contrast with reference to the Chinese preposition BA. Although Chinese BA and Thai AW/THAMHAI belong to different word classes, a useful contras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two can still be conducted, as long as the approach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s adopted. Thus, based on semantic equivalence, AW and THAMHAI in Thai can be compared with Disposal BA and Causative BA in Chinese in the following manners: (1) The AW1 is equivalent to the “spatial movement”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aning of Disposal BA, (2) The AW2 is equivalent to the “mental movement” meaning of Causative BA, and (3) The THAMHAI 1 and THAMHAI 2 which carries the meaning of movement or change of state, is equivalent to the “spatial movement”, “time moveme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change of state” meaning of Causative BA.
    Finally, to provid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BA for Thai learners, the present author attempts to situate the results of the current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his thesi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Pedagogical Grammar proposed by Teng’s (2004). The pedagogical sequencing is suggested below: (1) Disposal BA in spatial movement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2) Disposal BA in time movement and change of state, (3) Causative BA in mental movement, and (4) Causative BA in spatial movement, time moveme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change of stat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論文大綱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 第一節 現代漢語“把”字句之特徵 3 一、現代漢語“把”字句的語義功能 3 二、現代漢語“把”字句內部成分的語義功能 14 三、現代漢語“把”字句的語法結構 22 四、小節 28 第二節 現代泰語所對應於“把”字句的詞語 29 一、漢語“把”的意義與相對應的泰語詞語 29 二、泰語“aw”與“thamhai”的語義之探討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8 第一節 現代漢語“把”字句的理論界定 38 一、漢語“把”字句的語義及類型 38 二、漢語“把”字句的語法特徵 40 三、小結 42 第二節 泰籍學習者漢泰、泰漢翻譯實際的蒐集 43 一、泰籍學習者所用來翻譯“把”字的詞語 43 二、泰籍學習者對泰語“aw”與“thamhai”句式的翻譯狀況 48 第二節 研究基礎 50 一、功能性對等 50 二、對比分析的依據 51 第四章 泰語“aw”與“thamhai”的界定 53 第一節 現代泰語“aw”的特徵 53 一、現代泰語“aw”的語義功能 53 二、現代泰語“aw”的語法特徵 59 第二節 現代泰語“thamhai”的特徵 66 一、現代泰語“thamhai”的語義功能 66 二、現代泰語“thamhai”的語法特徵 69 第五章 現代漢語“把”字句與現代泰語“aw”與“thamhai”的對比分析 75 第一節 現代漢語“把”字句與現代泰語“aw”與“thamhai”的功能性對等 75 第二節 現代漢語“把”字句與現代泰語“aw”與“thamhai”的語義之對比分析 77 一、現代漢語“把”字句的語義功能 77 二、現代泰語“aw”句式的語義功能 78 三、現代泰語“thamhai”句式的語義功能 80 四、漢語“把”與泰語“aw”、“thamhai”的語義對比 81 第三節 現代漢語“把”字句與現代泰語“aw”與“thamhai”的語法之對比分析 91 一、漢語“把”與泰語“aw”與“thamhai”的語法功能之對比 92 二、漢語“把”字句的句法結構與泰語“aw”與“thamhai”句式的對比分析 95 三、漢語“把”字句的句法內部成分的特徵與泰語“aw”與“thamhai”的對比分析 99 第四節 現代漢語“把”字句與現代泰語“aw”、“thamhai”的對比總結 107 一、漢語“把”字句的「處置式」與泰語相應句式的對比分析 107 二、漢語“把”字句的「致使式」與泰語相應句式的對比分析 109 第六章 現代漢語“把”字句對泰籍學習者的教學排序 112 第一節 教學語法的根據 112 第二節 漢語“把”字句對泰籍學習者的教學排序 113 第七章 結論 119 第一節 總結 119 第二節 研究的限制與省思 122 第三節 後續研究 122 參考書目 123 附錄 126

    參考書目
    中文書籍
    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學研究所 (1986)。《現代漢語頻率詞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薜揚 (2004)。〈論「把」字句「處置式」的幾種運用〉。《黑龍江教育》,2,71。
    陳俊光 (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市: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陳立元 (2005)。《漢語把字句教學語法》。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程工 (1995)。〈評《題元原型角色與論元選擇》〉。《國外語言學》,3,29-33。
    崔希亮 (1995)。〈“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語義問題〉。《世界漢語教學》,3,12-21。
    鄧守信 (1984a)。《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意研究》。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鄧守信 (1984b)。〈功能語法與漢語信息結構〉。《世界華語文教學研究討論會文集 第一屆語 法組》,163-170。
    鄧守信 (2004a)。《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對外漢語教學語法課程的講義 (未出版)。
    鄧守信 (2004b)。〈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總則〉。《第七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文集 第七冊 教學應用組》。176-184頁。
    鄧文靖 (1997)。〈“把”字句及其常見語病〉。《秘書之友》,7,33-34。
    何亞南 (2001)。〈漢語處置式探源〉。《南京師大學報》,5,143-149。
    金立鑫 (1997)。〈“把”字句的句法、語義、語境特徵〉。《中國語文》,6,415-423。
    蘭賓漢 (1998)。〈試論“把”字句的限制條件〉。《陜西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143-147。
    李大忠 (1996)。《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分析》。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李子雲 (1994)。〈現代漢語“把”字句語義分析〉。《安徽教育學院學報》,4,1-7。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 (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市:師範書苑有限公司。
    呂叔湘 (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香港:商務印書館 (香港) 有限公司。
    呂叔湘 (1992)。《呂叔湘全集 第四卷 語法修辭講話》。台北市:學生書局。
    呂叔湘 (2002)。《呂叔湘全集 第二卷 漢語語法論文集》。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呂文華 (1994)。〈“把”字句的語義類型〉。《漢語學習》,4,26-28。
    錢乃榮 (2002)。《現代漢語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屈承熹 (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市:文鶴出版公司。
    沈家煊 (2002)。〈如何處置“處置式”?─論把字句的主觀性〉。載於沈家煊 (主編)。《現代漢語語法的功能、語用、認知研究》,(pp. 207-233)。
    湯廷池 (1977)。《國語變形語法研究 第一集 移位變形》。台北市:學生書局。
    陶紅印、張伯江 (2000)。〈無定式把字句在近、現代漢語中的地位問題及其理論意義〉。《中國語文》,5,433-446。
    王還 (1985)。〈“把”字句中“把”的賓語〉。《中國語文》,1,48-51。
    王力 (2002)。《中國現代語法》。香港:中華書局。
    魏紅 (2004)。〈泰國學生漢語習得的“把”字句偏誤分析研究〉。雲南:雲南師範大學碩士研究學位論文(未出版)。
    吴葆棠 (1980)。〈為什麼不能說“把書買了。”?〉。《漢語學習》,1,17-19。
    余文青 (2000)。〈留學生使用“把”字句的調查報告〉。《漢語學習》,5,49-54。
    徐燕青 (1999)。〈“使”字句與“把”字句的異同考察〉。《世界漢語教學》,4,52-58。
    許秀珠 (2005)。《泰籍生使用「把」字句之狀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現代漢語語法課程的期末報告。(未出版)
    許余龍 (2002)。《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張伯江 (2000)。〈論“把”字句的句式語義〉。載於沈家煊 (主編)。《現代漢語語法的功能、語用、認知研究》 (pp. 68-91)。
    張旺熹 (1999)。《漢語特殊句法中的語義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趙金銘 (1998)。《新視角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周榕 (2001)。〈隱喻認知基礎的心理現實性〉。《外語教學與研究》。2,88-93。

    英文書籍
    Chen, Fred Jyun-gwang﹝陳俊光﹞ (2006). Contrastive Research &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Ltd.
    Dowty, David (1991). Thematic Proto-roles and Argument Selection. Language,67,547-619。
    Lan, Chun. (2003).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Spatial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Beijing: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Li, Charles N., & Thompson, Sandra A. (2003). Mandarin Chinese. Taipei City: The Crane Publishing Co., Ltd.
    Tsao, Feng-fu﹝曹逢甫﹞ (1987). A Topic-Comment Approach to the BA Construc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1,1-54。
    Teng, S.﹝鄧守信﹞(1974). Verb Classification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s.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Syntax.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Ltd.
    Teng, S.﹝鄧守信﹞(2000)。〈對外漢語的教學與習得〉。《現代中國語研究》,1,5-17。
    Teng, S.﹝鄧守信﹞ (2005).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Syntax.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Ltd.

    泰文書籍
    Intratat, Charatdao (1996).กระบวนการที่คำกริยากลายแป็นคำบุพบทในภาษาไทย (Grammaticalization of Verbs into Prepositions in Thai). Bangkok: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Graduate School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Phanthumetha, Nawawan (1982). ไวยากรณ์ไทย (Waiyagorn Thai; Thai Grammar).
    Phanupong, Wijin (1985). โครงสร้างของภาษาไทย: ระบบไวยากรณ์ (Krongsangkongphasathai: Rabobwaiyagorn; The Structure of Thai Language: Syntax). Bangkok: Ramkamhang University.
    Prasithrathsint, Amara (2006). หน่วยสร้างที่มีข้อขัดแย้งในไวยากรณ์ไทย (Nuaysangtimi-korkadyang nai waiyagorn thai: Controversial Constructions in Thai Grammar. Bangkok: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Publisher.
    Thonglor, Kamchai (2000). หลักภาษาไทย (Lagphasathai; The Core of Thai Language). Bangkok: Ruamsarn(1977)Company Limited.
    Warotsikkadith, Udom (2000). ไวยากรณ์ไทยในภาษาศาสตร์ (Waiyagorn Thai nai Phasasart; Linguistics of Thai Grammar). Bangkok: Ramkamhang University.

    工具書
    陳新雄、竺家寧、姚榮松、羅肇錦、孔仲溫和吳聖雄 (2005)。《語言學辭典》。台北市:三民書局。
    侯學超 (1998)。《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蕭少雲 (2003)。《泰漢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楊漢川 (1999)。《現代漢泰詞典》。曼谷:Ruamsarn(1977)Company Limited。
    楊漢川 (2002)。《泰漢雙解詞典》。曼谷:Ruamsarn(1977)Company Limited。
    Richards, J. C., Platt, J., and Platt, H. (1998).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 Hongkong: Pearson Education Asia Limited.
    Phanthumetha, Nawawan (2001). Klangkam(Corpus). Bangkok: Amarin Publishing.

    網路
    教育部1998口語語料庫網站 http://pbice.idv.tw/oral/
    Online The Royal Institute Dictionary (1998)。The Royal Institute Dictionary。1998年12月3日,取自http://rirs3.royin.go.th/ridictionary/lookup.html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2006)。Concordance。2006年12月7日,取自http://www.arts.chula.ac.th/%7Eling/ThaiConc/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