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天嘉 |
---|---|
論文名稱: |
1960年代黃梅調音樂研究—以邵氏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為例 |
指導教授: | 許瑞坤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9 |
中文關鍵詞: | 黃梅調音樂 、黃梅戲 、邵氏電影 、梁山伯與祝英台 、周藍萍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70 下載:8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63年邵氏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上映之後,掀起臺灣六○年代的黃梅調風潮,電影中的樂曲亦順水推舟成為臺灣流行音樂的瑰寶,雖然隨著歲月遞嬗,本土流行音樂經過多次更替,然而長達十多年的黃梅調風潮,卻是臺灣流行音樂相當豐富的資產,值得後學深入探討。
本文即以1960年代黃梅調音樂為研究內容,並擇代表作品—邵氏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為研究對象,研究架構分別從歷時性及共時性兩個面向切入,歷時性角度主要探討黃梅調音樂之歷史流變,逕由黃梅戲與黃梅調之唱腔音樂比較,得知兩者有不少雷同樂句,且調式多為五聲徵調式、樂句常為高起低落之旋法、以及小二度多為經過音或助音的角色,這些同質現象證明黃梅調作曲家曾借用黃梅戲的音樂素材,再透過當時的流行音樂技巧整合為黃梅調音樂,是以黃梅戲實為黃梅調音樂之源生型態。
共時性角度則觀照黃梅調音樂與社會背景互動之情形,根據官方資料及統計資料,當時政經、娛樂消費、國語運動、大眾傳播事業等面向的運作,皆賦予黃梅調音樂有利的發展情境,這些面向整合起來的力量,形成一股潛移默化的氛圍,大大推動黃梅調音樂的流行。
最後,透過《梁山伯與祝英台》中三十四首樂曲採譜、音組織、樂曲結構、曲意及唱詞形式等層面的分析,得知《梁山伯與祝英台》之音域多為級進音程,對多數未受過專業音樂訓練的民眾而言,其音樂性格雅俗共賞、平易近人;且樂曲中經常隨機出現幾組固定的習慣音型,而予人琅琅上口的熟悉感;加上各樂曲的安排均配合劇情發展,使電影、音樂能夠相得益彰,巧妙地融為一體,凡此皆為黃梅調音樂廣受歡迎、蔚為風尚的重要原因。
一、專書
中國廣播事業協會。《中華民國廣播年鑑》。臺北:中國廣播事業協會,1969。
天柱外史氏。《皖優譜》。臺北:新文豐,1979。
方翔。《重回美好的五○年代:國內國語歌壇的清流》。臺北:海陽,1991。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文化,1994。
王鼎鈞。《文藝與傳播》。臺北:三民,1974。
王長安。《黃梅戲志》。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
史紀南、朱玉芬 編。《黃梅戲藝林》。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85。
行政院主計處 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國民所得》。臺北:行政院主計處,1971。
______。《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社會指標統計》。臺北:行政院主計處,1978。
______。《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國民所得》。臺北:行政院主計處,1997。
行政院臺閩地區工商業普查委員會 編。《中華民國六十年臺閩地區工商業普查專題研究報告》。臺北:行政院臺閩地區工商業普查委員會,1974。
朱萬曙、卞利 編。《戲曲˙民俗˙徽文化論集》。合肥:安徽大學,2004。
安徽省藝術研究所。《黃梅戲通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伊籐潔。《台灣歷史》。陳水螺 譯。臺北:前衛,2004。
吳聲品。《廣播與電視析論》。臺北:中視文化,2002。
吳昊。《古裝˙俠義˙黃梅調》。香港:三聯書店,2004。
呂鈺秀。《臺灣音樂史》。臺北:五南,2003。
李筱峰。《台灣要衝決網羅》。臺北:自立晚報,1992。
______。《快讀臺灣史》。臺北:玉山社,2003。
李筱峰、林呈蓉 編。《台灣史》。臺北:華立,2004。
李天鐸。《臺灣電影、社會與歷史》。臺北:亞太,1997。
杜雲之。《中國電影史》。臺北:臺灣商務,1972。
______。《中華民國電影史》。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8。
周青樺。《梁祝故事研究》。臺北:東方書局,1970。
林衡道 編。《臺灣史》。臺北:眾文,1979。
林鐘雄。《台灣經濟發展40年》。臺北:自立晚報,1987。
林明輝。《梁祝戲曲與音樂之研究》。高雄:覆文,1997。
胡性初 編著。《修辭助讀》。臺北:書林,1998。
時白林。《黃梅戲音樂概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
______編著。《黃梅戲唱腔欣賞》。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班友書。《黃梅戲古今縱橫》。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
袁方。《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2002。
高明士 編。《臺灣史》。臺北:五南,2006。
張雨田。《中國電影事業論》。臺北:中國電影文學出版社,1968。
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等。《臺灣近代名人誌 第二冊》。臺北:自立晚報,1987。
張博宇 編。《慶祝臺灣光復四十週年台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新竹:臺灣省立新竹社會教育館,1987。
張徹。《回顧香港電影三十年》。香港:三聯書店,1989。
張德水。《激動!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的自國認識》。臺北:前衛,1992。
陳興唐 編。《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臺北:人間,1992。
陳儒修。《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灣新電影研究》羅頗誠 譯。臺北:萬象,1993。
陳郁秀。《音樂台灣》。臺北:時報文化,1996。
______。《百年台灣音樂圖像巡禮》。臺北:時報文化,1998。
陳江龍。《廣播在台灣發展史1925-2004》。嘉義:陳江龍,2004。
陳鴻圖。《臺灣史》。臺北:三民,2004。
陳煒智。《我愛黃梅調:絲竹中國古典印象—港台黃梅調電影初探》。臺北:牧村圖書,2005。
曾慧佳。《從流行歌曲看臺灣社會》。臺北:桂冠,1998。
焦雄屏。《歌舞電影縱橫談》。臺北:遠流,1993。
______。《改變歷史的五年》。臺北:萬象,1993。
______。《時代顯影:中西電影論述》。臺北:遠流,1998。
黃仁。《電影與政治宣傳:政策電影研究》。臺北:萬象,1994。
______《悲情台語片》。臺北:萬象,1994。
______《電影與政治宣傳:政策電影研究》。臺北:萬象,1994。
黃仁、王唯 編著。《台灣電影百年史話》。臺北:中華影評人協會,2004。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2002。
溫世光。《中國廣播電視發展史》。臺北:溫世光,1983。
葉月瑜。《歌聲魅影:歌曲敘事與中文電影》。臺北:遠流,2000。
臺灣省政府主計處 編。《中華民國臺灣省統計提要1946-1967》。臺北:臺灣省政府主計處,1971。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編。《台灣光復三十年》。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75。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六文教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89。
劉勰。《文心雕龍》。臺北:臺灣商務,1968。
劉大櫆。《論文偶記》。《傳世藏書 集庫文藝論評》。海口:海南國際新聞,1996。
劉勰 著、陳拱 本義。《文心雕龍本義》。臺北:臺灣商務,1999。
劉現成。《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臺北:揚智,1997。
劉釗。《音樂創作最佳拍檔:Finale》。臺北:黎明文化,2002。
蔡國榮 編。《六十年代國片名導名作選》。臺北: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1982。
______。《中國近代文藝電影研究》。臺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1985。
鄭英敏 編。《鄉土音樂》。臺北:臺北市教研中心,1995。
鄭瑞城 等。《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臺北:澄社出版,1993。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 1949-1994》。臺北:遠流,1998。
賴澤涵。《台灣400年的變遷》。桃園:中央大學,2005。
戴月芳、羅吉甫 編。《台灣全記錄:15000 B.C.-1989 A.D.》。臺北:錦繡,1990。
藍祖蔚。《聲與影:20位作曲家談華語電影音樂創作》。臺北:麥田出版,2001。
Nachmias、Chava、Nachmias、David.《社會科學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5th ed.)。潘明宏、陳志瑋 譯。臺北:韋伯文化,1998。
Roy、Denny.《台灣政治史》(Taiwan : a political history)。何振盛、杜嘉芬 譯。臺北:臺灣商務,2004。
二、期刊專文
犬馬社。〈梁祝照相簿〉。《電影欣賞》No.66(十一、十二月號,1993):92-107。
立法院秘書處 編。《立法院公報》(第五十九卷第五十期,1970.6.4):7-24。
台北市中國電影史料研究會。〈時代的斷章「一九六○年代台灣電影健康寫實影片之意涵」座談會〉。《電影欣賞》No.72(十一、十二月號,1994):13-23。
李祐寧。〈中國電影七十年〉。《電影評論》No.3(六月號,1978):113-142。
李筱峰。〈時代心聲〉。《臺灣風物》第四十七卷第三期(九月號,1997):127-159。
杜文靖。〈光復後台灣歌謠發展史〉。《文訊》No.119(九月號,1995):23-27。
張釗維。〈流行歌謠詞曲作家大事記〉。《聯合文學》No.82(八月號,1991):130-151。
臺灣省秘書處 編。《臺灣省政府公報》(秋字第八期,1971):7-9。
葉龍彥。〈黃梅調電影的回顧〉。《竹塹文獻雜誌》。No.23(四月號,2002):18-26。
劉現成。〈六○年代台灣「健康寫實」影片之社會歷史分析〉。《電影欣賞》No.72(十一、十二月號,1994):48-58。
______。〈台灣電影發展的絕響 談《梁山伯與祝英台》的社會意義〉。《電影欣賞》。No.71(九、十月號,1994):69-79。
譚石。〈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方案—一個初步的觀察〉。《聯合文學》No.82(八月號,1991):72-80。
蘇正偉。〈國語流行歌曲的歷史掃瞄〉。《文訊》No.119(九月號,1995):20-22。
三、學位論文
冷雪芬。〈台灣民間消費結構轉變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74。
李采鈺。〈鬼谷子說服學說之運用—以《三國演義》為分析文本〉。輔仁大學碩士論文,2002。
夏金英。〈臺灣光復後之國語運動(1945-198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5。
高菁霜。〈浦羅柯菲夫電影音樂作品研究 :「基傑中尉」,「亞力山大˙聶夫斯基」,「恐怖的伊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
黃秀如。〈台語片的興衰起落〉。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91。
黃裕元。〈戰後臺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0。
四、報紙
王銀川。〈聽「梁祝」插曲有感〉。《中央日報》1963.5.23:第七版。
王綽中。〈安慶滿城黃梅調 風情萬種最迷人〉。《中國時報》1994.3.28:第四十七版。
中央日報。〈你愛看電影嗎?〉。《中央日報》1963.10.2:第七版。
方翔。〈春水綠波映小橋—台灣流行歌壇的拓荒者周藍萍(上)〉。《中央日報》1991.7.15:第十六版。
______。〈春水綠波映小橋—台灣流行歌壇的拓荒者周藍萍(下)〉。《中央日報》1991.7.16:第十六版。
______。〈用歌曲懷抱美麗寶島〉。《中國時報》1991.5.17:第十九版。
何繼雄。〈老友悼念周藍萍〉。《中央日報》1971.5.19:第六版。
李國俊。〈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中央日報》1988.6.13:第十七版。
李翰祥。〈「貂蟬」掀起黃梅調高潮〉。《民生報》1980.10.7:第十二版。
______。〈黃梅調的管絃樂時期〉。《民生報》1982.2.27:第十二版。
哈公。〈黃梅調唱了五年〉。《聯合報》1963.8.15:第八版。
姚鳳磐。〈周藍萍返台談黃梅調〉。《聯合報》1963.9.21:第八版。
徐宗懋。〈60年代的台灣走出悲情〉。《中國時報》1995.10.25:第四十三版。
桂生。〈周藍萍綠島小夜曲〉。《經濟日報》1969.9.20:第九版。
庸生。〈閒話黃梅調〉。《中央日報》1963.6.9:第六版。
張夢瑞。〈戲說黃梅〉。《民生報》1994.1.16:第三十三版。
______。〈綠島夜曲唱遍 梁祝餘音猶繞〉。《聯合報》2000.9.30:第二十九版。
紫薇。〈我所認識的周藍萍〉。《中央日報》1963.5.18:第七版。
黃仁。〈進步乎?退步乎?—再談「梁山伯與祝英台」〉。《聯合報》1963.8.10:第六版。
臺灣新生報。〈本省國語運動週 省會昨舉行開幕典禮〉。《臺灣新生報》1947.2.27:第四版。
劉藝。〈影評:梁山伯與祝英台〉。《中央日報》1963.4.28:第七版。
潘瑞。〈漫談黃梅調的真面目〉。《台灣新聞報》1963.5.24:第七版。
聯合報。〈周藍萍將在台成立國聯唱片錄音公司〉。《聯合報》1963.10.9:第八版。
______。〈邵氏公司證實周藍萍回去了〉。《聯合報》1965.616:第八版。
______。〈旅港作曲家 周藍萍逝世〉。《聯合報》1971.5.19:第七版。
簡志信。〈兩年八個月 談談台視節目〉。《民族晚報》1965.6.20:第五版。
薩孟武。〈觀梁祝電影有感〉。《中央日報》1963.6.5:第六版。
羅稻仙。〈「梁」片得獎 越劇有功〉。《中央日報》1963.911:第七版。
五、網路資訊
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jsp;摘錄於12 Jane 2007。
鄭邦鎮。〈台灣電影五十年〉。http://www.ctfa.org.tw/taiwan50/02.htm.2007;摘錄於
1 March 2007。
六、有聲資料
天映娛樂。《梁山伯與祝英台》。香港:天映娛樂,2004。V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