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香綾 |
---|---|
論文名稱: |
余光中詩研究 |
指導教授: | 蔡宗陽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21 |
中文關鍵詞: | 余光中 、鄉愁 、本土關懷 、篇章修辭 、字句修辭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5 下載:11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余光中詩研究》論文提要
研究所別: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
論文名稱:余光中詩研究
指導教授:蔡宗陽先生
作 者:曾香綾
論文內容:全一冊,約二十三萬字,分七章。
本論文寫作之主旨乃在探析余光中詩作的特色,包含鄉愁抒寫及本土關懷,並分析其詩作之篇章修辭特色、字句修辭技巧等,期能進窺余光中詩作之堂奧。
茲將本論文的寫作架構及章節安排敘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
揭示本論文研究之動機、研究之範圍,並就文獻之探討分析。
第二章 作家生平
本章主要著重詩人本身之論述。首先在第一節中對詩人之生涯從大陸時期、台北時期、旅美時期、香港時期以及高雄時期,各階段的發展及其對創作之影響作一簡單之概述;第二節以『璀璨之五采筆』為名,針對其藝術創作之五度空間─詩、散文、文學評論、編輯、翻譯之成就加以說明,並分別以紫色筆、金色筆、黑色筆、紅色筆、藍色筆名之,是謂五采筆;第三節詩觀之流變,針對一九四五年首度發表新詩迄今,歸納其多變的詩風,從格律詩時期、與現代主義之分合、民謠風之提倡、鄉土文學論戰、歷史文化之探索以及關懷社會、回歸自然等面向來看其不同階段之變化。由此約略可得知余光中縱橫詩壇逾半世紀的情形,對其詩作也能有概括性之認識。
第三章 鄉愁抒寫
鄉愁詩一向是余光中作品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本章旨在探討余光中詩中鄉愁意識呈現之不同面向。第一節鄉愁之基調,對於鄉愁滋生之因,詩人各期鄉愁詩之特色加以歸納;第二節鄉愁之變奏,則是針對余光中詩中歷史文化之鄉愁加以分析;第三節鄉愁之轉化,透視余光中的回鄉詩、譴責詩、祈福詩,並且對於鄉愁是否解構從余詩中可略見端倪。
第四章 本土抒寫
余光中將鄉愁解構後的情緒轉而關注在台灣這個島嶼上,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一人一事,莫不在其注意的焦點內,不論是本土意識的拓展,甚或政治議題、社會議題、環保生態議題、生命議題、文化議題等相關問題的探索與關懷,充分顯出詩人的文學使命感與悲憫的生命情懷,正所謂「詩以載道」也。因此本章三節主要是針對本土關懷、現實關懷、自然關懷等呈現詩人的終極關懷與大我的生命情懷。
第五章 篇章結構特色
本章旨在分析余光中如何以其高妙的謀篇佈局,精善多變的篇章結構技巧,獲得「詩壇祭酒」之桂冠。分別從詩的開頭、詩的收尾、詩的結構與體式之變化等四小節略加探究,有助於我們對詩作進行全面而深入的鑑賞。
第六章 字句修辭藝術
堪稱「語言文字魔術師」的余光中,如舞魔棒般地駕馭文字,在中國文字的風火爐中煉出了極為精緻的丹藥,其字句鍛鍊修辭技巧自有可觀之處,故本章將對余光中詩中的設問、譬喻、轉化、排比、倒裝等修辭手法加以分析闡述。
第七章 結論
總結以上各章節之探析,歸納本論文對余光中思想之探究與藝術美感之分析的研究成果。
參考書目
(按出版先後順序排列,出版年月一概以西元紀年)
壹、專著
一、余光中著作
(一)余光中詩集
舟子的悲歌 野風出版社 1952.03初版
鐘乳石 香港中外畫報社 1960.10初版
萬聖節 藍星詩社 1960.08初版
蓮的聯想 大林出版社 1980.01再版
在冷戰的年代 純文學出版社 1984.02初版首刷
五陵少年 大地出版社 1999.12初版五刷
天國的夜市 三民書局 1999.08初版六印
敲打樂 九歌出版社 1998.10三版二印
夢與地理 洪範書店 1996.11初版三印
紫荊賦 洪範書店 1997.08初版五印
與永恆拔河 洪範書店 1998.06初版八印
天狼星 洪範書店 1998.10初版八印
五行無阻 九歌出版社 1998.10初版
隔水觀音 洪範書店 1999.06初版六印
安石榴 洪範書店 1999.06初版二印
余光中詩選第二卷(一九八二〜一九九八) 洪範書店 2000.06初版三印
高樓對海 九歌出版社 2001.01初版2印
余光中詩選(一九四九〜一九八一) 洪範書店 2002.02初版二十二印
白玉苦瓜 大地出版社 2002.05十九版
(二)余光中散文集
焚鶴人 純文學出版社 1974.09五版
望鄉的牧神 純文學出版社 1975.03六版
青青邊愁 純文學出版社 1978.02三版
左手的繆思 大林出版社 1984.04再版
憑一張地圖 九歌出版社 1999.08初版6印
逍遙遊 九歌出版社 2000.06重排初版
隔水呼渡 九歌出版社 2000.09初版6印
日不落家 九歌出版社 2001.08初版5印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洪範書店 2001.11初版十三印
余光中精選集 陳義芝主編 九歌出版社 2002.11初版
聽聽那冷雨 九歌出版社 2003.01重排初印2印
(三)余光中評論集
掌上雨 大林出版社
分水嶺上 純文學出版社 1981.11再版
從徐霞客到梵谷 九歌出版社 1999.12初版8印
藍墨水的下游 九歌出版社 1999.02初版2印
(四)余光中翻譯作品
英美現代詩選 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83.09二版
土耳其現代詩選 貝雅特利等著 林白出版社 1984.12初版
梵谷傳 史東(Irving Stone)著 大地出版社 1990年重排九版
不可兒戲 王爾德 大地出版社 1998.11四版三刷
守夜人:中英對照詩集 九歌出版社 1998.11初版2印
(The Night Watchman:A Bilingual Selection Of Poem)
(五)余光中編輯作品
中國現代文學大系.詩 余光中等主編 巨人出版社 1972初版
文學的沙田 余光中編 洪範書店 1985.03三版
秋之頌:梁實秋先生紀念文集 九歌出版社 1999.09初版4印
含英吐華:梁實秋翻譯獎評語集 九歌出版社 2002.03初版
二、修辭學
修辭學發凡 陳望道 文史哲出版社 1989.01再版
修辭方式例解詞典 陸稼祥、池太寧主編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0.09初版
表達的藝術─修辭二十五講 蔡謀芳 三民書局 1990.12初版
修辭學 沈謙 國立空中大學 1991.02初版
修辭學綱要 劉煥輝 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1991.02初版
修辭通鑑 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主編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1991.06初版
現代漢語修辭學 黎運漢、張維耿主編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991.09出版
修辭學 亞里斯多德著、羅念生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1.10第1版
修辭析論 董季棠 文史哲出版社 1992.06增訂初版
陳騤文則新論 蔡宗陽 文史哲出版社 1993.03初版
修辭學概要 崔紹范 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1993年第一版
詩歌修辭學 古遠清、孫光萱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97.06初版一刷
修辭漫談 何永清 台灣商務出版社 2000年初版
實用修辭學 黃麗貞 國家出版社 2000.04初版二刷
修辭學 陳正治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2001年初版
修辭學探微 蔡宗陽 文史哲出版社 2001.04初版
文法與修辭 蔡宗陽 三民書局 2002.02出版
修辭學 黃慶萱 三民書局 2002年10月增訂三版一刷
修辭新思維 陳滿銘主編、張春榮著
萬巻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2.12初版二刷
應用修辭學 蔡宗陽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3.03初版三刷
三、其他
詩集傳 朱熹 學生書局 1970初版
白氏長慶集 白居易 藝文印書館 1971.02初版
詩的效用與批評的效用 艾略特著、杜國清譯 純文學出版社 1972.04初版
漢書(宋景祐刊本)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6.10出版
墨子小取篇集證及其辯學 姚振黎 文史哲出版社 1978.03初版
詩的探險 洛夫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79.06初版
荀子簡釋 梁啟雄 華正書局 1980.08初版
鄉土文學討論集 尉天驄編 遠景出版社 1980.10初版
滄浪詩話校釋 嚴羽著、郭紹虞校釋 東昇出版事業公司 1980.10初版
美學 黑格爾著、朱孟實譯 里仁書局 1981.05出版
新詩的創作與鑑賞 呂進 四川重慶出版社 1982年第一版
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 黃維樑編 純文學出版社 1982三版
中國詩學-設計篇 黃永武 巨流圖書公司 1982.05一版六印
詩的詮釋 李瑞騰 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06初版
一九八二年台灣詩選 李魁賢編 前衛出版社 1983年初版
小詩三百首 羅青編 爾雅出版社 1983年六版
現代詩散論 白萩 三民書局 1983.08三版
樂府詩選註 龔慕蘭輯註 廣文書局 1983.09二版
台灣史研究 戴國煇 遠流出版社 1985年初版
現代詩的創作與欣賞 楊昌年 文史哲出版社 1985.02修訂再版
七十五年詩選 向明編 爾雅出版社 1987年初版
兩結下的沉思 黃光國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87.04初版
新批評一種獨特的形式文論 趙毅衡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8.05初版
從徐志摩到余光中 羅青 爾雅出版社 1988.07十一印
清涼菩提 林清玄 九歌出版社 1989年初版
台灣新詩發展史 古繼堂 文史哲出版社 1989.07初版
先人之血,土地之花 林衡哲 前衛出版社 1989.08初版
怎樣讀新詩 黃維樑 五四書店有限公司 1989.08初版二刷
詩經毛傳鄭箋辨異 文幸福 文史哲出版社 1989.10初版
詩心 張健編著 國家出版社 1990.06版
蘇軾詩集 莊嚴出版社 1990.10初版
現代詩縱橫觀 蕭蕭 文史哲出版社 1991.06初版
詩的反抗 李魁賢 新地文學出版社 1992年初版
詩人之燈 羅青 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2.07初印
八十一年詩選 向明、張默主編 現代詩季刊社 1993年再版
傾斜的島 李敏勇 圓神出版社 1993年初版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 楊義 業強出版社 1993.01初版
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新詩批評 孟樊主編 正中書局 1993.05臺初版
台灣原住民族族群與分佈之研究 陳茂泰主持 內政部專題委研究報告 1994年版
八十二年詩選 梅新、鴻鴻主編 現代詩季刊社 1994.06初版
詩的風向球 羅青 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4.08初版
璀璨的五采筆-余光中作品評論集(1979-1993) 黃維樑編 九歌出版社 1994.10初版
當代台灣新詩理論 孟樊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5.06初版一刷
八十四年詩選 辛鬱、白靈主編 現代詩季刊 1996.05初版
十三經概論 夏傳才 萬卷樓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6.06初版
新詩50問 向明 爾雅出版社 1997.02初版
新詩學 李瑞騰 駱駝出版社 1997.03初版一刷
台灣現代詩概觀 張默 爾雅出版社 1997.05出版
八十五年詩選 余光中、蕭蕭主編 現代詩季刊社 1997.06初版
現代詩論衡 張漢良 幼獅文化事業 1997.06初版
新譯四書讀本 謝冰瑩等編譯 三民書局 1997.08修訂七版
台灣新詩的三種關懷 李漢偉 駱駝出版社 1997.10一版
史記會注考證 瀧川龜太郎 文史哲出版社 1997.10再版
樂府詩選 葉楚傖主編、朱建新編註、胡倫清校訂
正中書局 1997.11重排版第二次印行
魚川讀詩 梅新 三民書局 1998.01初版
文藝心理學 朱光潛 開明書店 1999年新排一版
文藝美學 胡經之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01初版一刷
新譯莊子讀本 黃錦鋐 三民書局 1999.04初版十五刷
結網與詩風-余光中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 蘇其康主編 九歌出版社 1999.06初版
蘭嶼之美 徐瀛洲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9.06增訂一版
文心雕龍本義 劉勰原著、陳拱本義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9.09初版第一次印刷
新譯老子讀本 余培林注譯 三民書局 1999.11初版十四刷
詩心與詩學 簡政珍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999.12一版
Green power:解讀台灣綠色競爭力 邱花妹等著 天下雜誌社 2000年初版
中國思想與人文關懷 韋政通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0.11一版一刷
一首詩的誕生 白靈 九歌出版社 2000.12初版7印
台灣現代詩圖象技巧研究 丁旭輝 春暉出版社 2000.12初版第一刷
八十九年詩選 蕭蕭主編 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 2001.04初版
台灣現代詩經緯 林明德 聯合文學出版社 2001.06初版
中國文學發展史 劉大杰 華正書局 2001.08版
茱萸的孩子-余光中傳 傅孟麗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1.09第一版第6次印行
文化與權力-台灣新文化史 夏春祥 麥田出版社 2001.11初版一刷
水仙情操-詩話余光中 傅孟麗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03第一版第1次印行
悅讀余光中-詩巻 陳幸蕙 爾雅出版社 2002.09初版
新譯詩經讀本 滕志賢注譯 三民書局 2002.09初版三刷
歷代愛國懷鄉詩選 梁時、周篤文主編 問津堂出版社 2002.10初版
新詩創作與批評 楊鴻銘 文史哲出版社 2002.11初版
新詩啟蒙 趙衛民 業強出版社 2003.0 2初版
新譯楚辭讀本 傅錫壬注譯 三民書局 2003.08重印二版一刷
世紀新詩選讀 仇小屏編著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3.08初版
貳、期刊論文
一 、學位論文
以余譯《梵谷傳》為例論白話文語法的歐化問題 張嘉倫
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3.02
余光中散文研究 陳玉芬 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3.06
余光中詩的語言風格研究 陳秀貞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3.07
詩人的自我與外在世界─論洛夫、余光中、簡政珍的詩語言 湯玉琦
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外文組碩士論文 1994.07
余光中之《理想丈夫》 冷蜀懿 私立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02
洛夫詩研究 潘文祥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06
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1949-1999) 鍾怡雯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0.05
解嚴後台灣新詩現象析論(1987〜2000) 林于弘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1.01
《楚辭》修辭藝術探微 林佳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03
評王爾德《理想丈夫》二中譯本 林文婷 私立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08
余光中詩中的文化認同研究 謝嘉琪 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06
二、期刊論文
台灣與大陸的地緣關係 徐鐵良
收於《講義彙編:台灣史跡研習會講議會編》 台灣史蹟源流研究會1989.07
我在/不在中國-論張曉風散文的中國鄉愁 鍾怡雯 收於《明道文藝》第296期1990.11
中國詩人的鄉愁與空間意識 陳清俊
收於淡水工商管理學院《牛津人文集刊》第一期 1991年
台灣現代藝術本土意識的探討 梅丁衍 收於«雄獅美術»第249期1991.11
縱容主義者或民主的奠基人-吳天章的中國情結 收於《雄獅美術》251期 1992.01
讓鳥類活下去吧 王年廣 收於«中國環保»第14期1992.10
酸雨問題之探討 張斐章 收於«中國環保»第14期1992.10
福爾摩「殺」?令人寒心的森林保育工作 廖淨修 收於«中國環保»第14期1992.10
香港現代詩的殖民地主義與本土意識-一個未完成的論述 洛楓
收於«當代»第79期1992.11
中國古典詩歌中的自我放逐意識-由幾首「佳人」詩談起 廖美玉
收於《成大中文學報》第一期1992.11
先秦兩漢之自然生態保育思想 王爾敏 收於«漢學研究» 1992.12
不確定的年代,不安定的靈魂-中彰投地區文學會議側寫 郁馥馨
收於«文訊»革新第55期(總號94)1993.08
地方文學與地方認同 王浩威 收於«文訊»革新第55期(總號94) 1993.08
區域文學的研究與創作 陳篤弘 收於«文訊»革新第55期(總號94) 1993.08
台灣在地詩人的本土意識及其政治涵義-以《混聲合唱-「笠」詩選》為討論對象
吳潛誠 收於《文學台灣》第9期1994.01
讓我攀升-與永恆拔河不休的詩人余光中 沈冬青 收於«幼獅文藝»482期 1994.02
老子道法自然的空靈智慧 王邦雄 收於«幼獅文藝»482期 1994.02
中國詩中之懷鄉主題 蔡振念 收於《國立中山大學人文學報》第二期1994.04
《變動的鄉愁》的哲學意蘊-台客詩集《生命樹》評論之一 周達斌
收於《葡萄園詩刊》第125期1995年春季號
酸雨對生態環境及人類之影響 鄧文楷 收於«環境教育»第24期1995.03
本土意識、文化認同及台灣當代藝術之脈動 黃海鳴 收於«藝術家»第238期1995.03
老莊哲學與自然生態保育 姚鶴年 收於«台灣林業»第21卷第3期1995.03
鄉愁的美學 謝惠玲 收於《壢商學報》第3期1995.05
中國自然文化之再建 漢寶德 收於《環境教育》第26期 1995.06
自然保育內涵及其教育特徵 汪靜明 收於《環境教育》第26期 1995.06
余光中早年在廈門的若干佚詩和佚文 朱雙一
收於《現代中文文學評論》第三期 1995.06
現代詩中的「故園」母題-以瘂弦作品為例 陳義芝
收錄於第二屆«現代詩學會議論文集»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1995.04出版
五○年代新詩論戰述評 蕭蕭
收於《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 文訊雜誌出版社 1996年初版
家園與世界-試論五十年代台灣詩語言環境 鴻鴻
收於《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 文訊雜誌出版社 1996年初版
從敘事詩看七○年代現代詩的回歸風潮 鄭慧如
收於《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 文訊雜誌出版社 1996年初版
台灣現代詩中的「橫的移植」 梁景峰
收於《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 文訊雜誌出版社 1996年初版
混「蛋」-多元而奇特的九○年代台灣現代詩壇 徐望雲
收於《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 文訊雜誌出版社 1996年初版
八○年代詩美學-詩和現實的辯證 簡政珍
收於《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 文訊雜誌出版社 1996年初版
九○年代詩美學-語言與心境 陳建民
收於《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 文訊雜誌出版社 1996年初版
九十年代台灣詩(人)的國際視野 吳潛誠
收於《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 文訊雜誌出版社 1996年初版
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余光中作品鄉國情的文化解讀 龍協濤
收於《現代中文文學評論》第五期1996.06
環境台灣 迎未來 狄英 收於«天下雜誌»1996.06.01
內心與自然的互動 賓靜蓀 收於«天下雜誌»1996.06.01
余光中曾是我的鄉愁-詩集《安石榴》讀後 陳芳明
收於《聯合文學》第12卷第9期(141期) 1996.07
余光中詩中的台灣關懷-民國七十四年定居高雄之後(上) 陳素雲
收於«國文天地»12卷2期1996.07
詩的創作與累積 楊牧 中央日報副刊 1996.12.0 7〜08
故宮博物院vs.超現實拼貼-台灣現代讀畫詩中兩種文化認同之建構模式 劉紀蕙
收於《中外文學》第25卷第7期1996.12
井中甘泉出-余光中《井然有序》讀後 羅青
收於《聯合文學》147期 第13卷第3期1997.01
余光中「剪掉散文的辮子」詩文論 楊鴻銘 收於«孔孟月刊»第35卷第9期1997.05
中國現代詩的回歸傳統論 許世旭 收於«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七期1997.09
論「詩」是什麼? 方祖燊 收於«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七期1997.09
痛飲狂歌空度日-杜甫「夢李白」及余光中「尋李白」之比較 黃文凌
收於《蘭女學報》第六期 1998.04
台灣的鳥類及保育 黃光瀛 收於《主計月報》85卷4期 1998.04
新自然哲學的生態保育思潮 汪靜明 收於《主計月報》85卷4期 1998.04
藉保育自然環境提升國家競爭力 劉小如 收於《主計月報》85卷4期 1998.04
與五四的精神共榮-余光中的譯作和文學交流 蘇其康
收於《中央月刊文訊別冊》1998.05
台灣心和中國結-余光中詩作裡的鄉愁 焦桐 收於《幼獅文藝》534期 1998.06
流離的憂鬱-台北的鄉愁經驗 羅時瑋 收於《建築雜誌》1998.06
學詩絮語 黃天賜 收於«乾坤詩刊»第七期 1998.07
饕山餮水的魔術師-管窺余光中的遊記 焦桐 收於《幼獅文藝》538期 1998.10
阿波羅的書房-作家余光中專訪 林素芬 收於《幼獅文藝》538期 1998.10
情采繁富,詩心永春-試論余光中各時期詩作的特色 黃維樑
收於《聯合文學》第十四卷第十二期(168期)1998.10
璀璨的五采筆-余光中作品概說 黃維樑 收於《中外文學》第27巻第5期1998.10
保育自然 金恆鑣 收於《幼獅文藝》539期 1998.11
孫文創導革命與粵東的地緣關係 莊政 收於«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第二期 1998.11
從年度詩選看八○年代前期台灣社會的變遷與困境-以前衛版1982〜1985年度詩選為限林于弘 收於《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2期1998.12
鄉愁嬗變 王泉 收於《大海洋詩雜誌》 1999.01
詩的哲學「四」 賀少陽 收於《乾坤詩刊》第九期1999.01
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育 邵廣昭 收於«環境教育»第38期 1999.03
新國富指標:綠色GNP 邱花妹 收於 «天下雜誌» 1999.03
永續發展的真義 楊瑪利 收於«天下雜誌» 1999.04
論余光中的詩 王晉民 收於《藍星詩學》1999.06端午號
陳若曦:回歸與放逐的辯證 簡政珍
收於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文史學報》第29期 1999.06
畫中有詩-題劉國松作品六首 余光中 收於«藍星詩學»第三期1999.09中秋號
風景裡的中國-余光中遊記的一種讀法 鍾怡雯
收於«中國現代文學立論季刊»第16期1999.12
畫龍點睛,神形兼備-評余光中「沙田七友記」 沈謙 收於《明道文藝》第285期1999.12
當前生態保育問題 劉小如 收於«政策月刊»第55期2000.02
奇異的光中-《余光中詩歌選集》讀後感 袁可嘉 收於《藍星詩學》2000.03新春號
甜甜的土地甜甜的詩-讀余光中的「車過枋寮」 魯蛟
收於《藍星詩學》第七期2000年中秋號2000.09
故土與古土-論台灣返鄉散文 鍾怡雯
收於《解嚴以來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0.09初版
「台灣文學主體性」的探討 李喬
收於《解嚴以來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0.09初版
解嚴以來台灣文學思潮發展的若干觀察 朱雙一
收於《解嚴以來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0.09初版
析探柳宗元「永州八記」的繁複心緒 周玉珠
收於«國立虎尾技術學院學報»第四期 2001年
余光中現代詩學品格論 黃曼君 收於《藍星詩學》2001.06端午號
六○年代台灣新詩本土意識的研究 劉滌凡 收於«中外文學»第30卷.第1期2001.06
從雄偉風格論余光中詩作 高惠鈺 收於《立人學報》第二期2002.02
從地域觀念看「台灣意識」 陳沛郎 收於《三民主義學報》第24期2002.06
洋紫荊與「情人」隱喻:余光中的香港書寫 陳淑彬
收於《中外文學》第31卷第2期 2002.07
三種聲音-論余光中「香港時期」的詩歌 王良和
收於《文學世紀》第二巻第九期 總第18期(香港)2002.09
文字方陣中走出美艷娉婷舞步輕盈的詩之女神(下)-讀《余光中詩選》即興走筆
陶保璽 收於《藍星詩學》16期2002耶誕號 2002.12
巔峰之戀 陳幸蕙 收於《明道文藝》第322期 2003.01
文化圖騰、本土意識與社區總體營造的迷思 曾肅良
收於«美育»雙月刊 第131期2003.01
離散主體的鄉土追尋:張錯詩歌的流亡敘述與放逐語言 林幸謙
收於《中外文學》第31卷第12期 2003.05
沙斯風暴中的沉思 傅佩榮 收於«明道文藝»第329期2003.08
這就是我們要的本土化嗎? 宋國誠 收於《新新聞》第865期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