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秋芳
Lin,Chiu-Fang
論文名稱: 台灣茶藝空間行銷策略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the Marketing Strategy of Taiwan’s Tea Room
指導教授: 潘襎
Pan, Fan
董澤平
Dong, Tse-P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2
中文關鍵詞: 複合式餐飲行銷策略桂竹林紫藤廬櫳翠坊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7下載:6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茶與文化之結合、結合茶與文化之獨立經營複合式餐飲、及獨立經營複合式餐飲之行銷策略。本研究將針對桂竹林、紫藤廬與櫳翠坊等三家獨立經營之茶文化複合式餐飲來分析。先透過文獻探討瞭解茶與文化結合之關係,並進一步以開放式問券與研究個案之經營者進行深度訪談,以瞭解台灣茶藝空間發展與研究個案之經營特質與行銷策略。
    研究結果發現本研究個案均以地方特色與歷史背景做為環境營造的基本;產品融入茶文化,使產品別具特色;利用非常態性之藝文活動舉辦,搭配其產品內容,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體驗形成;利用別具意義之茶藝館命名,強化茶藝館之品牌識別,帶出茶文化的深層價值;透過異業合作與媒體報導,強化其品牌知名度,接觸更多潛在顧客;領導人之特殊文化背景、涵養、思維,對體驗的形成具獨特之影響關係。
    本研究結果可提供業者在經營茶與文化結合之複合式餐飲在經營策略與行銷策略之參考,並提供後續研究在瞭解獨立經營之茶文化複合式餐飲之參考。

    目錄………………………………………………………I 表目錄……………………………………………………III 圖目錄……………………………………………………I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2 第二節 問題定義………………………………………5 第三節 研究目的………………………………………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7 第五節 研究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茶文化…………………………………………10 第二節 行銷策略………………………………………17 第三節 體驗經濟………………………………………25 第三章 台灣茶產業的發展脈絡………………………37 第一節 台灣茶產業的歷史發展脈絡…………………37 第二節 台灣茶產業的近代發展脈絡…………………43 第三節 台灣茶藝文化的發展…………………………47 第四節 台灣茶葉的分布與種類概述…………………53 第四章 個案研究-行銷策略…………………………56 第一節 桂竹林茶屋……………………………………56 第二節 紫藤廬…………………………………………72 第三節 櫳翠坊…………………………………………81 第四節 個案分析………………………………………88 結論………………………………………………………94 一、本研究之發現………………………………………94 二、後續研究之建議……………………………………96 參考文獻…………………………………………………98 英文部份…………………………………………………101

    ●碩博士論文
    劉嘉隆《茶館之體驗行銷-感官體驗線索對體驗品質、服務滿意度、體驗滿意度及忠誠意圖關係之研究—以天仁喫茶趣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台北縣,2007
    洪君儒《台灣飲料市場之區隔、目標市場選擇與定位(STP)之探討-以台灣味丹公司飲料為例(多喝水、青草茶…)》,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灣:台中市,2006年。
    徐榮俊《台灣茶業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天仁茗茶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桃園縣,2005。
    謝佩含《歷史建築再利用之創新事業模式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台北市,2005。
    熊國華《新型態複合經營商店之經營模式分析—以茶館複合式便利商店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台北市,2005
    林偉德《茶裏王飲料在行銷通路之研究:消費及品牌態度觀點》,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桃園縣,2004。
    張依文《體驗經濟下的文化創意生活產業 —以天仁喫茶趣的創意產業升級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台北市,2004。
    廖姿婷《貓空的茶—一個發展角度的文化產業考察》,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台北市,2004。
    郭俊明《普洱茶在台灣之興起》,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灣:台北市,2003年。
    郭曉怡《鹿谷地區觀光休閒茶園顧客滿意評量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台中市,2002。
    曾憲陽《集體空間營造的經驗研究:紫藤廬》,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台北市,2002。
    黃俊英《行銷學》華泰文化出版,2002年。
    黃仕穎《「公共」的歷史建構與爭論-台北市定古蹟「紫藤廬」的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台北市,2000。
    蔣作貞《唐人飲茶風尚-兼論茶的產銷、茶法、製造》,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灣:台中市,1994。

    ●專書部分
    解治璋《清香流動:品茶的遊戲》,臺北:遠流出版社,2008年。
    潘襎《茶湯藝術論》,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6年。
    曾至賢〈高山茶縱橫三十年〉,《茶飄一路香 茶的文化》,歷史
    博物館、嘉義縣政府,2005年。
    坪林茶葉博物館編著,《台灣茶鄉之旅》,台北市:聯經出版,2004年。
    坪林茶葉博物館編著《台灣茶鄉之旅》,台北市,聯經,2004年。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市定古蹟紫藤廬調查研究計畫》台北市文化局委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規劃,2003年。
    林木連等合著《台灣的茶葉》,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2003年。
    張宏庸《台灣茶藝發展史》,台中市,晨星,2002年。
    黃金瑞〈製茶業〉,《產業經濟》21期,1999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 1860-1895》,
    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7年。
    楊樹春等編著《茶藝文化特展專輯》,基隆市,基市文化,1993年。
    范增《台灣茶業發展史》台北.碧山岩,1992年。

    ●英文部份
    Abbott, L. Quality and Competi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5).
    Addis, M. & Holbrook , M. B. On the conceptual link between mass customization and experiential consumption: an explosion of subjectivity, 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r,1(1), (2001), p50-66.
    Alderson, W. Marketing Behavior and Executive Action: A Functionalist Approach to Marketing Theory. Homewood, IL: Irwin, (1957).
    Drucker, P. F.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Transaction Publisher, (1974).
    Haksever, C., Render, B., Russel, R. S. & Mrudick, R. G. Servic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Prentice Hall, (2000).
    Holbrook, M. B. The nature of customer value: and axiology of service in the consumption experience. In R.T. Rust, & R. L. Oliver (Eds.), Service Quality : New Direc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1994), pp. 21-71.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Holbrook, M. B. Customer value-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nd research.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3, (1996), p138-142.
    Holbrook, M. B. Customer value-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nd research. Routledge Interpretative Marketing Research Series. New York, (1999).
    Holbrook, M. B. & Hirschman, E. C. The experiential aspects of consumption: consumer fantasies, feelings and fu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9(2) (1982), p132-140.
    Kotler, P.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1996).
    McCarthy, E. J. Basic Marketing. Irwin: Homewood, (1978).
    Pine, B. J., & Gilmore, J. H..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6(4), (1998) , p 97-105.
    Pine, B. J., & Gilmore, J. H. The Experience Economy: Work is Theatre and Every Business a Stage. Boston, MA: BS Press, (1999).
    Rifkin, J. The Age of Access: The new culture of hypercapitalism, Where all of life is a paid-for experience. New York: Tarcher Putnam, (2000).
    Sinha, I., & Desarbo, W. 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ward the spatial modeling of perceived customer valu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5(2), (1998), p236-249.
    Smith, W. R.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market segmentation as alternative market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Marketing, (1956), p21, 3-8.
    Coughlan, A. T., Anderson, E., & Stern, L. W.. Marketing Channels. Prentice Hall, NJ: Person Education (1992).
    Toffler, A.Future Shock. NewYork: Bantam Books (197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