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淑宜
Ho, Shu-yi
論文名稱: 士人與儒禮:元明時期祖先祭禮之研究
指導教授: 林麗月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2
中文關鍵詞: 儒家式祖先祭禮祖先祭祀墳庵祠堂家禮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8下載:35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五四時期批判傳統的浪潮中,家族與在祠堂中祭祖等代表儒家禮教滲透入民間的現象,被視為是數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不變的特點與本質,五四時期的批判固然有把歷史現象簡化與擴大的情形,不過對後世理解傳統文化有極大的影響。只是上述提到的現象是自古以來就存在於中國社會嗎?如果不是,這樣的現象又是怎麼形成的?甚至進而被認為是一項「傳統」的呢?本文即是在這樣的研究關懷下,以學界對宋代以後的家族與社會的研究為基礎,但是轉而以「祖先祭禮」為中心,討論近世以後儒家式祭祖禮在鄉里社會發展的歷程。本文除了說明現象的發展之外,主要處理在以下三個問題:(一)先秦時代屬於貴族社會的禮,如何在近世以後也可以行用於一般士庶?(二)此一時期的祖先祭禮的知識透過誰來傳導?又如何傳導?(三)在元明時期,儒禮在民間擴散的情況如何?
    第一、二章以元代社會為主,第一章處理民間的祭祖習慣、第二章討論對士人而言,一種新的祭祖方式的成形與發展。除了墓祭之外,在墳庵、墓祠或寺觀中另建祠堂等祭祀場所奉祀祖先是元人承襲自宋代以來的習慣,而墳庵與寺觀中的祠堂更表現出宗教信仰與孝道結合的特色。此外,這一個時期伴隨著部分地區家族的逐步發展,家族成員也對藉由墓祭的機會聯絡族屬更為重視,其中金華地區的士人大力提倡族葬,透過葬祭活動的安排,將儒家義理的原則落實為日常生活的家族倫理,積極規劃與介入時人的生活世界中。不過,這一個時期祖先祭祀習慣出現一個比較大的變化,那就是儒家式的祭祖禮成為士人祭祖時的新選擇。在祖先祭禮從經典上的課題,轉變為可以被實行的實用知識的過程中,宋儒對祭禮內涵的轉化影響甚大,所以第二章第一節即討論宋儒在這個過程中的關鍵角色。第二節則注意到在元代仕宦不易的政治環境下,在家族中實行儒家式的生活儀節成為某些元代士人自我身份認定的一種方式。而部分家族也注意到儒家祭禮的合族功能,祠堂成為宗族在墓祭合族之外的另一種選擇。第三節中進一步聚焦浙東地區(尤其是婺州),探討以浦江鄭氏為中心的家族在興建祠堂時因應現實情況對朱子《家禮》原則的改變,以及透過姻親、師友等網路,士人在這個過程中擔任禮儀指導者的角色的問題。
    第三章以後進入明代,史料中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墳庵等祭祀場所在明代之後的數量與重要性不復以往。除了因為元末戰亂的破壞之外,本文嘗試對上述的現象提出屬於制度方面的解釋。其中,洪武24年開始一連串整併與革斥無賜額庵院的宗教政策,意外對宋元以來流行的墳庵祭祖產生衝擊。而朱子《家禮》藉由永樂年間《性理大全》的編修與刊行於天下學宮,從流傳於師生及相關士人之間的民間私禮,實質上成為國家的禮典,也值得重視。其意義在於《性理大全》版的《家禮》成為一種官定的標準(時制),不過因為內容上雜糅諸說,明代中葉以後,反而引發各種不同的理解與討論。
    第四章以明代中後期士人實際上在營建祠堂時,除了經濟因素外,對相關祭祖禮議題的討論為重點,探討此一時期儒家式祭祖禮知識的傳導與時人議禮的特色。其中以始祖、先祖祭祀、神主擺放位向、支子祭祀等問題為中心。其中由一連串圍繞著祠堂記的求記、寫作、及討論禮儀的書信,再到將記文刻於祠堂碑上、編入族譜中,或在士人之間流傳,以及士人之間彼此觀禮的過程,可以讓我們清楚看出「祠堂記」本身具有的論辯與指導的意味,而這個過程也成為祖先祭禮知識的傳播方式之一。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祖先祭禮的內涵不斷地被調整,其中最重要的是配合合族的需求,始、先祖祭祀議題被士人所關注,而他們也透過突出「始遷祖」的祭祀,為族祠找尋合「禮」的理據。另外就是改變《家禮》的原則,以浦江鄭氏與明初的禮令為據,在理論上重新調整祠堂的神主位次為以中為尊。這些改變的目的都在減少古代禮制與現實社會條件的差距,使其有被實踐的可能。
    在第五章中進一步以王門士人為主體,討論他們怎麼建構家族的理論,以及實際上建祠祭祖的行為。王學士人的家族論述出於萬物一體之仁的說法,在一體觀下,合族親愛成為發揮良知的重要方式,而祖先祭禮,就猶如開罐器一樣,掀開人被蒙蔽的良知。個人的良知與群體的結合,即透過這個「禮」來作用。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被普遍認為忽視外在規範的王門學者,在自己的家族建祠、立祀典,或在任官地方時,編簡明版的禮儀書,率領生員、童子演習禮儀。其中許多低階士人在自己家族中的祠堂建設,更是晚明時期,祖先祭禮在鄉里間擴散的有力媒介。而討論晚明時期儒禮在民間的發展,也不能忽略了王學士人的角色。
    經過以上各章的討論,可以發現,近世以後儒家式的祖先祭禮得以成為士庶人的行為準則,是士人配合現實社會的環境,不斷對其內涵進行轉化,並以家族、宗族為主要的實踐場所而來。另外,祖先祭禮擴散於民間的過程中,士人做為實際的禮儀指導者,具有關鍵性的角色,尤其是長期居處地方的生員與鄉里讀書人等低階士人,在明代中後期以後,他們更是將儒家禮儀與價值觀念傳導到鄉里社會的重要媒介。不過,我們不宜過份擴大元明時期儒家式祭祖禮儀在民間的普及程度,直到晚明,祖先祭禮仍以在士人之間擴散為主,只是它由元代以信奉程朱學的士人及其相關家族為主,到明代時,儒禮在時人的觀念中已經普遍被認為是士庶通用的行為準則,同時也更確定成為衡量一地風俗良窳的標準。

    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元代的祭祖習俗…………………………………………………… 27 第一節 墳庵與墓祠…………………………………………………… 27 第二節 墓祭與合族的提倡…………………………………………… 45 小結……………………………………………………………………… 54 第二章 元代儒家式祭祖禮儀的新嘗試…………………………………… 57 第一節 宋儒對祭祖禮儀的建構……………………………………… 58 第二節 元代士人有關祭祖禮的選擇………………………………… 73 第三節 浙東士人祠堂祭祀的落實…………………………………… 88 小結……………………………………………………………………… 101 第三章 明初祭祖禮儀的典制化…………………………………………… 103 第一節 官方對民間祭祖習俗的干涉………………………………… 103 第二節 《性理大全》中朱子《家禮》的禮典化…………………… 121 小結……………………………………………………………………… 132 第四章 明代中後期祭祖禮儀的再思考…………………………………… 133 第一節 丘濬的祖先祭祀理論………………………………………… 133 第二節 始祖與先祖祭祀問題的討論………………………………… 150 第三節 支子祭祀與神主位向問題的檢討…………………………… 170 小結……………………………………………………………………… 183 第五章 王學士人對祭祖禮的闡發踐履…………………………………… 185 第一節 家族論與祖先祭禮論說……………………………………… 185 第二節 王學士人的祠堂建設………………………………………… 198 第三節 祖先祭禮與民間風習………………………………………… 216 小結……………………………………………………………………… 224 結論…………………………………………………………………………… 227 附錄…………………………………………………………………………… 239 徵引書目……………………………………………………………………… 247 圖表目次 表一 《宋史‧藝文》所收喪祭類禮書………………………………… 59 表二 元人家祭祠堂事例………………………………………………… 75 表三 嘉靖《瑞安縣志》寺觀整併記錄表……………………………… 109 表四 弘治《句容縣志》寺觀整併記錄表……………………………… 110 表五 《性理大全》編輯人員表………………………………………… 122 表六 《家禮儀節》刊刻情形一覽表…………………………………… 147 表七 四時禮儀表………………………………………………………… 213 圖一 禪宗七堂伽藍圖…………………………………………………… 33 圖二 趙季明族葬圖……………………………………………………… 53 圖三 程頤主式圖………………………………………………………… 69 圖四 祠堂位置圖………………………………………………………… 72 圖五 浦江鄭氏祠堂位次圖……………………………………………… 92 圖六 浦江鄭氏四時祭祀之圖…………………………………………… 95 圖七 人際網絡圖………………………………………………………… 98 圖八 大宗小宗之圖……………………………………………………… 142 圖九 祭四世之圖………………………………………………………… 145 圖十 時祭行禮圖………………………………………………………… 178 圖十一 江西九江萬氏族祠圖…………………………………………… 181 圖十二 海寧靈泉許氏世系圖…………………………………………… 200 圖十三 紫雲許氏大宗世系圖…………………………………………… 201 圖十四 紫雲許氏祠祭圖…………………………………………… 203

    徵引書目
    一、文獻史料

    (一)典籍政書

    《元典章》,北京:中國書店,1990。
    《明太祖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太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英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世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御製大誥》,收入明‧張鹵編,《皇明制書》,《續修四庫全書》,史部78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教民榜文》,收入明‧張鹵編,《皇明制書》,《續修四庫全書》,史部788冊。
    《節行事例》,收入《中國珍稀法律典籍續編》,第3冊,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
    《律條直引》,收入《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宋‧歐陽修、宋祈,《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9。
    明‧宋濂等撰,《元史》,台北:鼎文書局,1977。
    明‧李東陽等奉敕纂,《正德大明會典》,東京:汲古書院,1989。
    明‧李東陽等奉敕纂,申時行等重修,《明會典》,北京:中華書局,1989。
    明‧徐一夔等修,《明集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649冊。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二)地方志

    《淳熙三山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484冊。
    《至順鎮江志》,收入《宋元地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弘治)《句容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嘉靖)《永嘉縣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18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
    (嘉靖)《瑞安縣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18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
    (嘉靖)《寧國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36冊,上海:上海書店,1990。
    (嘉靖)《廣東通志》,香港:大東圖書公司,1977。
    (嘉靖)《廣德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嘉靖15年刊本,華中706號,1985。
    (萬曆)《長洲縣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11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
    (崇禎)《烏程縣志》,收入《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據崇禎11年刻本影印,1991。
    (崇禎)《義烏縣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17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
    (康熙)《西江志》,台北:成文出版社,華中783號,1989。
    (康熙)《金華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康熙34年刊本,華中497冊,1983。
    (乾隆)《山西通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542-550冊。
    (乾隆)《江南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511冊。
    (乾隆)《太平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乾隆21年刊本,華中610號,1985。
    (乾隆)《正定府志》,台灣:台灣學生書局,1968。
    (乾隆)《河南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535-538冊。
    (乾隆)《安福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乾隆47年刊本,華中772號,1989。
    (乾隆)《寧波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華中198號,1974。
    (乾隆)《遂昌縣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北京:中國書店,1992。
    (嘉慶)《如皋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嘉慶13年刊本,華中9號,1970。
    (嘉慶)《休寧縣志》 ,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清嘉慶20年刊本,華中627,1985。
    (道光)《寧國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道光5年刊本,華中694號,1983。
    (咸豐)《濟寧直隸州志》,台灣:台灣學生書局,1968
    (同治)《黟縣志》,台北:成文書局影印同治10年重刊本,華中725冊,1983。
    (光緒)《光緒浦江縣志》,台北:浦江同鄉會,1974。
    (光緒)《黃巖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光緒3年刊本,華中211號,1975。
    (光緒)《泰和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光緒5年刊本,華中841號,1989。
    (民國)《東莞縣志》,台灣:台灣學生書局,1968。
    《蘭溪市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三)文集及其他

    漢‧鄭玄、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1。
    漢‧鄭玄、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西晉‧竹法護譯,《佛說盂蘭盆經》,收入《敦煌寶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宋‧王禹偁,《小畜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86冊。
    宋‧司馬光,《書儀》,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
    宋‧石介,《徂徠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90冊。
    宋‧朱熹,《家禮》,收入朱傑人等編,《朱子全書》第七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朱熹,《晦庵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43-1146冊。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叢刊初編176-182冊,上海:上海書店,1989。
    宋‧朱熹著,楊復附注,劉垓孫增注,《纂圖集註文公家禮》,宋刊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
    宋‧牟巘,《牟氏陵陽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88冊。
    宋‧呂祖謙,《東萊別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50冊。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
    宋‧張栻,《南軒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67冊。
    宋‧張載,《經學理窟》,收入《張載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宋‧陳淳,《北溪大全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68冊。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黃榦,《勉齋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68冊。
    宋‧歐陽修,《文忠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02冊。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韓琦,《安陽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89冊。
    元‧不著撰人,《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乙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17冊。
    元‧方回,《桐江續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93冊。
    元‧王禮,《麟原前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20冊。
    元‧安熙,《默庵安先生文集》,收入《元人文集珍本叢刊》第5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
    元‧吳伯宗,《榮進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33冊。
    元‧吳澄,《吳文正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97冊。
    元‧李存,《俟菴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13冊。
    元‧李祁,《雲陽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19冊。
    元‧柳貫,《柳待制文集》,四部叢刊初編78冊,台灣: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元‧徐明善,《芳谷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02冊。
    元‧許謙,《許白雲先生文集》,四部叢刊續編13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
    元‧陳櫟,《定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05冊。
    元‧揭傒斯,《揭文安公全集》,四部叢刊初編234冊,上海:上海書店,1989。
    元‧黃瑞節,《朱子成書》,元至正元年日新書堂刊本,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黃溍,《金華黃先生文集》,四部叢刊初編77冊,台灣: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元‧楊維楨,《東維子文集》,四部叢刊初編79冊,台灣: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元‧虞集,《道園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2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元‧蒲道源,《閒居叢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10冊。
    元‧趙汸,《東山存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21冊。
    元‧趙孟頫,《松雪齋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1冊。
    元‧劉岳申,《申齋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04冊。
    元‧劉將孫,《養吾齋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99冊。
    元‧德煇重編,《敕修百丈清規》,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
    元‧歐陽玄,《圭齋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10冊。
    元‧鄭玉,《師山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17冊。
    元‧鄭泳,《鄭氏家儀》,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4冊。
    元‧鄧文原,《巴西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95冊。
    元‧戴良,《九靈山房集》,四部叢刊初編79冊,台灣: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元‧戴表元,《剡源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94冊。
    元‧謝枋得,《疊山集》,四部叢刊續編70冊,上海:上海書店,1984。
    元‧蘇天爵,《滋溪文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14冊。
    明‧尹臺,《洞麓堂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77冊。
    明‧尹襄,《巽峰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67冊。
    明‧文徵明,《甫田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73冊。
    明‧方孝孺,《遜志齋集》,寧波:寧波出版社,2000。
    明‧毛紀,《鼇峰類稿》,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45冊。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明‧王材,《念初堂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藏日本內閣文庫景照本。
    明‧王叔果,《半山藏稿》,台北:漢學研究中心藏日本內閣文庫景照本。
    明‧王叔果,《家禮要節》,北京:國家圖書館藏隆慶5年刻本。
    明‧王叔杲,《王叔杲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明‧王棟,《一菴先生遺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0冊。
    明‧王畿,《龍谿先生全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98冊。
    明‧王襞,《新鐫東厓先生遺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46冊。
    明‧丘濬,《文公家禮儀節》,台北:國家圖書館藏弘治3年廣東吳廷舉刻本。
    明‧丘濬,《文公家禮儀節》,台北:國家圖書館藏弘治庚戌吳廷舉刊嘉靖己亥修補本。
    明‧丘濬,《文公家禮儀節》,台北:國家圖書館藏萬曆36年常州府錢時刊本。
    明‧丘濬,《文公家禮儀節》,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4冊。
    明‧丘濬,《瓊臺詩文會稿》,收入《丘文莊公叢書》,台北:丘文莊公叢書輯印委員會,1972。
    明‧玉峰道人輯,《性理群書大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8冊。
    明‧田藝蘅,《留青日札》,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05冊。
    明‧朱元璋,《明太祖御製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5。
    明‧朱升,《朱楓林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4冊。
    明‧朱天球,《家禮易簡編》,上海:上海圖書館藏萬曆21年刊本。
    明‧何喬遠,《名山藏》,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46-48冊。
    明‧佚名,《金陵玄觀志》,收入《中國道觀志叢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明‧吳子玉,《茗州吳氏家記》,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抄本。
    明‧吳寬,《家藏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55冊。
    明‧呂柟,《涇野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61冊。
    明‧呂柟,《禮問》,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4冊。
    明‧宋濂,《文憲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23-1224冊。
    明‧宋濂,《宋學士文集》,四部叢刊初編80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明‧宋濂,《宋濂全集‧潛溪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明‧李日華,《六研齋筆記》,收入《筆記小說大觀》,台北:新興書局,1985。
    明‧李廷機,《李文節先生家禮》,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44冊。
    明‧李廷機,《新刻九我李太史校正大方性理全書》,明溫陵李廷機校刊本,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
    明‧李長科輯,《廣仁品》,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51冊。
    明‧汪循,《汪仁峰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47冊。
    明‧汪道昆,《太函集》,合肥:黃山書社,2004。
    明‧汪褆,《檗菴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46冊。
    明‧貝瓊,《清江貝先生集》,四部叢刊初編本8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明‧周忱,《雙崖文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陸輯30冊。
    明‧周是修,《芻蕘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36冊。
    明‧周洪謨,《辨疑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47冊。
    明‧林俊,《見素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57冊。
    明‧林弼,《林登洲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27冊。
    明‧邵寶,《容春堂後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58冊。
    明‧金江,《義烏人物記》,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95冊。
    明‧金瑤,《金栗齋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78冊。
    明‧金瑤編,《璫溪金氏族譜》,隆慶戊辰刊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藏微捲,1986。
    明‧姜寶,《姜鳳阿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28冊。
    明‧姚鏌,《東泉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46冊。
    明‧查鐸,《闡道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柒輯16冊。
    明‧胡廣,《胡文穆公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8冊。
    明‧胡翰,《胡仲子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29冊。
    明‧夏鍭,《夏赤城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45冊。
    明‧孫克弘,《孫文簡公瀼溪草堂稿》,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102冊。
    明‧孫揚,《石臺先生遺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五輯1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明‧徐一夔,《始豐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29冊。
    明‧徐三重,《鴻洲先生家則》,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06冊。
    明‧徐問,《讀書劄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714冊。
    明‧徐溥,《謙齋文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48冊。
    明‧徐霈,《東溪先生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乾隆18年重刊本。
    明‧徐學謨,《徐氏海隅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24冊。
    明‧耿定向,《耿天臺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31冊。
    明‧馬一龍,《玉華子游藝集》,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108冊。
    明‧屠隆,《栖真館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360冊。
    明‧張袞,《張水南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76冊。
    明‧張璁,《張璁集‧文稿》,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明‧梁潛,《泊菴先生文集》,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100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明‧莫如忠,《崇蘭館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04冊。
    明‧許相卿,《許氏貽謀四則》,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938冊。
    明‧許相卿,《雲村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72冊。
    明‧許相卿,《黃門集》,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明萬曆25年刊本。
    明‧許國,《許文穆公集》,無錫:許氏簡素堂,1924。
    明‧許聞造,《長孺先生集》,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明天啟7年海寧許氏家刊本。
    明‧郭子章,《王父雲塘先生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45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明‧郭子章,《蠙衣生晉草》,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明‧郭子章,《蠙衣生傳草》,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55冊。
    明‧郭孔延,《資德大夫兵部尚書郭公青螺年譜》,52冊,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明‧郭孔建,《垂楊館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陸輯29冊。
    明‧陳九川,《明水陳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72冊。
    明‧陳循,《芳洲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31冊。
    明‧陳誠,《竹山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6冊。
    明‧陸樹聲,《善俗裨議》,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年間刊本。
    明‧陸樹聲,《陸學士雜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63冊。
    明‧彭韶,《彭惠安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47冊。
    明‧曾維綸,《來復堂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69冊。
    明‧湛若水,《甘泉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56冊。
    明‧焦竑輯,《國朝獻徵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100-106冊。
    明‧程敏政,《篁墩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52冊。
    明‧程敏政編,《新安文獻志》,合肥:黃山書社,2004。
    明‧華悰韡,《慮得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1122冊。
    明‧賀欽,《醫閭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54冊。
    明‧閔元衢,《歐餘漫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10冊。
    明‧項喬,《項喬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明‧黃仲昭,《未軒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54冊。
    明‧黃佐,《庸言》,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9冊。
    明‧黃佐,《殿閣詞林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452冊。
    明‧黃佐,《翰林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596冊。
    明‧黃淮,《黃文簡公介菴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6冊。
    明‧黃鉞,《黃給諫遺稿》,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101冊。
    明‧黃鳳翔,《田亭草》,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44冊。
    明‧楊士奇,《東里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
    明‧楊士奇,《東里集‧續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38-1239冊。
    明‧楊守阯,《碧川文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42冊。
    明‧楊道會,《性理抄》,萬曆16年王道顯刊本,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
    明‧楊榮,《文敏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40冊。
    明‧楊維楨,《東維子文集》,四部叢刊初編7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明‧萬士和,《萬文恭公摘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09冊。
    明‧萬衣,《萬子迂談》,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09冊。
    明‧葉良佩,《海峰堂前稿》,台北:漢學研究中心藏日本內閣文庫景照本。
    明‧葛寅亮,《金陵梵剎志》,收入《中國佛教史志彙刊》第一輯,台北:明文書局,1980。
    明‧董含,《董司寇文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伍輯22冊。
    明‧董燧等編,《王心齋先生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45冊。
    明‧解縉,《文毅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36冊。
    明‧詹淮輯,陳仁錫訂正,《性理標題綜要》,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6冊。
    明‧鄒守益,《東廓鄒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65-66冊。
    明‧管志道,《從先維俗議》,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88冊。
    明‧趙釴,《無聞堂稿》,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12冊。
    明‧劉元卿,《劉聘君全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54冊。
    明‧劉孔當,《劉喜聞先生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藏日本內閣文庫景照本,萬曆39年序刊本。
    明‧劉球,《兩谿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43冊。
    明‧劉鉉,《劉文恭公詩集》,嘉靖28年長洲劉氏家刊本,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劉廌,《盤谷集》,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101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明‧劉鳳,《劉子威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20冊。
    明‧歐陽德,《歐陽南野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80冊。
    明‧歐陽鐸,《歐陽恭簡公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64冊。
    明‧蓮池大師,《蓮池大師全集》,出版地不詳,2005。
    明‧蔡清,《虛齋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57冊。
    明‧鄭太和輯,《麟溪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89冊。
    明‧鄭泳,《鄭氏家儀》,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4冊。
    明‧鄭爾垣等編,《義門鄭氏奕葉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410冊。
    明‧鄧仲修等,《大明玄教立成齋醮儀範》,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第15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
    明‧錢穀編,《吳都文粹續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385冊。
    明‧霍韜,《石頭錄》,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45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明‧戴廷明等,《新安名族志》,合肥:黃山書社,2004。
    明‧薛應旂,《方山文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02冊。
    明‧謝應芳,《龜巢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18冊。
    明‧謝鐸,《桃溪淨稿》,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38冊。
    明‧鍾人傑,《性理會通》,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7冊。
    明‧鍾芳,《筠溪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64冊。
    明‧瞿式耜,《媿林漫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44冊。
    明‧聶豹,《雙江聶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72冊。
    明‧魏堂,《文公家禮會成》,上海:上海圖書館藏明嘉靖36年刊本。
    明‧魏驥,《南齋先生魏文靖公摘稿》,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30冊。
    明‧羅洪先,《念菴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89冊。
    明‧羅倫,《一峰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51冊。
    明‧羅欽順,《整菴存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61冊。
    明‧羅虞臣,《司勳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94冊。
    明‧蘇伯衡,《蘇平仲文集》,四部叢刊初編本81冊,台灣: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明‧釋大聞輯,《釋鑑稽古略續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1288冊。
    明‧釋妙聲,《東臯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27冊。
    明‧釋德清,《憨山老人夢遊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377-1378冊。
    明‧顧亮,《辨惑續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9冊。
    清‧方中履,《古今釋疑》,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99冊。
    清‧王宅心修,《鳳林王氏宗譜》,收入《中華族譜集成‧王氏譜卷》第8冊,成都:巴蜀書社,1995。
    清‧全祖望,《全祖望集彙校集注‧鮚埼亭集外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460冊。
    清‧李塨,《學禮》,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5冊。
    清‧周中孚,《鄭堂讀書記》,收入《國家圖書館藏古籍題跋叢刊》,第10-14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清‧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胡元鏊修,《南坦水西下怡胡氏合譜》,乾隆26年刊本,上海圖書館藏。
    清‧徐枋,《居易堂集》,四部叢刊三編82-8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
    清‧秦嗣瀛編,《堇西秦氏宗譜》,道光7年刊本,上海圖書館藏。
    清‧張履祥,《楊園先生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
    清‧許克勤,《靈泉許氏重纂家譜》,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微卷,據清光緒11年刊本攝製。
    清‧馮一清修,《赤岸馮氏宗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藏微卷,1986。
    清‧黃宗羲,《宋元學案》,台北:廣文書局,1979。
    清‧黃宗羲編,《明文海》,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趙翼,《陔餘叢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清‧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長沙:岳麓書社,1996。
    朱保炯等編,《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吳明哲編,《溫州歷代碑刻二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李修生主編,《全元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黃彰健,《明代律例彙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
    楊一凡等編,《中國珍稀法律典籍續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地圖出版社,1982。

    二、今人論著

    (一)中文專書

    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王文才,《楊慎學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包弼德(Peter K. Bol),《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甘懷真,《唐代家廟禮制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
    田仲一成,《明清的戲曲-江南宗族社會的表象》,北京:北京廣播學院,2004。
    朱鴻林,《中國近世儒學實質的思辯與習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牟復禮編,《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有限公司,2003。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有限公司,2004。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的文化價值》,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7。
    何淑宜,《明代士紳與通俗文化-以喪葬禮俗為例的考察》,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0。
    吳道鎔,《廣東文徵作者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群體-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李晉華編,《明代敕撰書攷附引得》,北平: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處,1932。
    李焯然,《丘濬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林麗月,《明代的國子監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79。
    胡適,《四十自述》,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
    常建華,《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張藝曦,《社群、家族與王學的鄉里實踐: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兩縣為例》,臺北:台灣大學文學院,2006。
    陳支平,《近500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上海:三聯書店,1991。
    陳寶良,《中國的社與會》,杭州:杭州人民出版社,1996。
    陳寶良,《明代儒學生員與地方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黃敏枝,《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
    黃寬重,《宋代的家族與社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
    葛劍雄主編,《中國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賈志揚,《宋代科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劉子健著、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鄭振滿,《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霍布斯邦等著‧陳思仁等譯,《被發明的傳統》,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
    礪波護,《隋唐佛教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二)中文論文

    《民俗曲藝》,153期(2006.9),「神職人員與地方社會專輯(Ⅰ)」。
    山田賢著、太城佑子譯,〈中國明清時代「地域社會論」研究的現狀與課題〉,《暨南史學》,2期(1999)。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14:4(2003.12)。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3(1993.7)。
    王汎森,〈明末清初儒學的宗教化-以許三禮的告天之學為例〉,《新史學》,9:2(1999.6)。
    王爾敏、吳倫霓霞,〈儒學世俗化及其對於民間風教之浸濡—香港處士翁仕朝生平志行〉,收入氏著,《明清社會文化生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
    包弼德,〈唐宋轉型的反思——以思想的變化為主〉,《中國學術》2000年第3輯。
    左雲鵬,〈祠堂族長族權的形成及其作用試說〉,《歷史研究》,1964年第5、6期。
    朱鴻,〈明太祖與僧道-兼論太祖的宗教政策〉,《台灣師大歷史學報》,18期(1990.6)。
    余英時,〈中國現代價值觀念的變遷〉,收入氏著,《現代儒學論》,香港: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6。
    余英時,〈世商互動與儒學轉向-明清社會史與思想史之一面向〉,收入郝延平、魏秀梅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從明清思想基調的轉換看儒學的現代發展〉,收入氏著,《現代儒學論》,香港: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6。
    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收入氏著,《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7。
    何淑宜,〈以禮化俗-晚明士紳的喪俗改革思想及其實踐〉,《新史學》,11:3(2000.9)。
    吳玉廉,〈香火繚繞中的規範與記憶:徽州地區女祠堂研究〉,《女學學誌》,18期(2004.12)。
    吳雅婷,〈回顧一九八0年以來宋代的基層社會研究:中文論著的討論〉,《中國史學》,12卷(2002.10)。
    呂妙芬,〈顏元生命思想中的家禮實踐與「家庭」的意涵〉,收入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巫鴻,〈從「廟」到「墓」:中國古代宗教美術發展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收入氏著,《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束景南,〈朱熹《家禮》真偽辯〉,《朱子學刊》,1993年1輯。
    李伯重,〈簡論「江南地區」的界定〉,《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1年1期。
    李孝悌,〈明清的統治階層與宗教:正統與異端之辨〉,收入郝延平、魏秀梅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李豐楙,〈禮生、道士、法師與宗族長老、族人-一個金門宗祠奠安的圖像〉,收入王秋桂主編,《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2004。
    杜正勝,〈傳統家族結構的典型〉,收入氏著,《古代社會與國家》,台北:允晨出版社,1992。
    狄百瑞著‧施寄錦譯,〈元代新儒家正統思想的興起(上、中、下)〉,《思與言》,21:1、2、3(1983.5、7、9)。
    谷川道雄,〈六朝士族與家禮〉,收入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邢義田,〈從戰國至西漢的族居、族葬、世業論中國古代宗族社會的延續〉,《新史學》,6:2(1995.6)。
    林麗月,〈明代禁奢令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2期(1994.6)。
    柯睿格著‧陶晉生譯,〈宋代社會:在傳統之內的變遷〉,收入《宋史論文選集》,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
    科大衛,〈明嘉靖初年廣東提學魏校毀“淫祠”之前因後果及其對珠江三角洲的影響〉,收入周天游編,《地域社會與傳統中國》,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5。
    科大衛,〈祠堂與家廟—從宋末到明中葉宗族禮儀的演變〉,《歷史人類學學刊》,1:2(2003.10)。
    科大衛,〈國家與禮儀:宋至清中葉珠江三角洲地方社會的國家認同〉,《中山大學學報》,1999年第5期。
    科大衛、劉志偉,〈宗族與地方社會的國家認同—明清華南地區宗族發展的意識型態基礎〉,《歷史研究》,2003年第3期。
    倪根金、盧家明,〈明代農學家馬一龍及《農說》再探〉,《中國農史》,2001年4期。
    唐力行,〈「千丁之族,未嘗散處」:動亂與徽州宗族記憶系統的重建-以徽州績西宅坦村為個案的研究〉,《史林》,2007年2期。
    唐力行,〈論徽州宗族社會的變遷〉,《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7年2期。
    唐力行,〈論徽商與封建宗族勢力〉,《歷史研究》,1986年2期。
    師瓊珮,〈朱子《家禮》對家的理解-以祠堂為探討中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徐泓,〈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收入《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
    常建華,〈二十世紀的中國宗族研究〉,《歷史研究》,1999年5期。
    常建華,〈清代族正制度考論〉,《社會科學輯刊》,1989年5期。
    康樂,〈素食與中國佛教〉,收入周質平、 Willard J. Peterson編,《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
    張文昌,〈唐宋禮書研究-從公禮到家禮〉,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張壽安,〈十七世紀中國儒學思想與大眾文化間的衝突:以喪葬禮俗為例的探討〉,《漢學研究》, 11:2(1993)。
    梁庚堯,〈南宋的貧士與貧宦〉,《台大歷史學報》,16期(1991)。
    梁庚堯,〈家族合作、社會聲望與地方公益:宋元四明鄉曲義田的源起與演變〉,收入柳立言等編,《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梁勇,〈明代的《家禮》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6。
    梁洪生,〈江右王門學者的鄉族建設—以流坑村為例〉,《新史學》,8:1(1997.3)。
    許守泯,〈蒙元統治下士人的頓挫與轉折-以婺州為中心〉,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郭恩秀,〈八0年代以來宋代宗族史中文論著研究回顧〉,《新史學》,16:1(2005.3)。
    陳玉女,〈明代瑜伽教僧的專職化及其經懺活動〉,《新世紀宗教研究》,3:1(2004.9)。
    陳來,〈朱子《家禮》真偽考議〉,《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89年3期。
    陳奕麟,〈重新思考Lineage Theory與中國社會〉,《漢學研究》,2:2(1984.12)。
    陳榮捷,〈元代之朱子學〉,收入氏著,《朱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
    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新青年》,114期(1915.12)。
    傅衣凌,〈論鄉族勢力對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的干涉〉,《廈門大學學報》,1961年3期。
    馮爾康,〈清人的宗族社會生活〉,收入馮爾康、常建華,《清人社會生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黃寬重,〈人際網絡、社會文化活動與領袖地位的建立──以宋代四明汪氏家族為中心的觀察〉,《臺大歷史學報》,24期(1999.12)。
    葉漢明,〈明代中後期嶺南的地方社會與家族文化〉,《歷史研究》,2000年3期。
    葉顯恩、譚棣華,〈關於清中葉珠江三角洲宗族的賦役徵收問題〉,《清史研究通訊》,1985年2期。
    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與思想史研究視域變化的意義〉,《歷史研究》,2004年1期。
    道端良秀著,李孝本譯,〈唐代佛教寺院與經濟問題〉,收入《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台北:大乘文化基金會,1980。
    劉永華,〈亦禮亦俗-晚清至民國閩西四保禮生的初步分析〉,《歷史人類學學刊》,2:2(2004.10)。
    劉志偉,〈地域社會與文化的結構過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歷史學與人類學對話〉,《歷史研究》,2003年1期。
    劉志偉,〈地域空間中的國家秩序-珠江三角洲「沙田-民田」格局的形成〉,《清史研究》,1999年2期。
    劉志偉,〈宗法、戶籍與宗族-以大埔茶陽《饒氏族譜》為中心的討論〉,《中山大學學報》,2004年6期。
    劉志偉,〈宗族與沙田開發〉,《中國農史》,1992年第4期。
    劉志偉,〈祖先譜系的重構及其意義〉,《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2年4期。
    劉志偉,〈移民—戶籍制度下的神話〉,《華南研究資料通訊》, 25期(2001.10)。
    劉志琴,〈晚明城市風尚初探〉,《中國文化研究集刊》,1(1984)。
    蔣義斌,〈朱熹對宗教禮俗的探討—以塑像、畫像為例〉,《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1996。
    蔡淑芳,〈明末清初江南的放生活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鄭振滿,〈明清福建里甲戶籍與家族組織〉,《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9年2期。
    鄭振滿,〈莆田平原的宗族與宗教-福建興化府歷代碑銘解析〉,《歷史人類學學刊》,4:1(2006.4)。
    蕭公彥,〈禮學之內涵與北宋禮學的發展〉,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蕭啟慶,〈元代的儒戶:儒士地位演進史上的一章〉,收入氏著,《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蕭啟慶,〈元代科舉與菁英流動:以元統元年進士為中心〉,收入氏著,《元朝史新論》,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錢穆,〈朱子之禮學〉,收入氏著,《朱子新學案》,台北:三民書局,1982。
    錢穆,〈宋明理學之總評騭〉,收入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卷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龍池清,〈明太祖的佛教政策〉,收入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史論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
    檀上寬,〈明清鄉紳論〉,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二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
    羅仲輝,〈論明初議禮〉,收入王春瑜主編,《明史論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饒宗頤,〈敦煌邈真讚校錄并研究序〉,收入氏著,《選堂序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三)外文專書

    山田賢,《移住民の秩序:清代四川地域社會史研究》,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1995。
    井上徹、遠藤隆俊編,《宋-明宗族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5。
    井上徹,《中國の宗族と國家の禮制-宗法主義の視點からの分析》,東京:研文出版,2000。
    岸本美緒,《明清交替と江南社會-17世紀中國の秩序問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9。
    吾妻重二,《朱子學の新研究》,東京:創文社,2004。
    荒木見悟,《雲棲株宏の研究》,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5。
    荒木見悟,《明末宗教思想研究-管東溟の生涯とその思想》,東京:創文社,1979。
    酒井忠夫,《(增補)中國善書の研究》,東京:株式會社國書刊行會,1999。
    小島毅,《中國近世における禮の言說》,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6。
    仁井田陞,《中國法制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2。
    檀上寬,《明朝專制支配の史的構造》,東京:汲古書院,1995。
    道端良秀,《中國佛教と儒教の祖先崇拜》,東京:株式會社書苑,1985。
    夫馬進,《中國善會善堂史研究》,東京:同朋社,1997。
    濱島敦俊,《總管信仰:近世江南農村社會と民間信仰》,東京:研文出版,2001。
    Brook, Timothy.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ure in Ming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Chaffee, John W.. The Thorny Gates of Learning in Sung China: A Social History of Examination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Chang, Chung-li. The Chinese Gentry: 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Societ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55.
    Chow, Kai-wing. The Rise of Confucian Ritual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thics, Classics, and Lineage Discourse,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Dardess, John W.. A Ming Society: Tai-ho County, Kiangsi, Fourteenth to Seventeenth Centur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Ebrey, Patricia B. & James L. Watson eds.,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000-194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Ebrey, Patricia B.. Confucianism and Family Rituals in Imperial China: A Social History of Writing about Rite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1.
    Esherick, Joseph W. & Mary Backus Rankin ed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Faure, David.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 Lineage and Village in the Eastern New Territories, Hong Kong, Hong Ko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Faure, David & Helen F. Siu eds., Down to Earth: The Territorial Bond in South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Freedman, Maurice.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Athlone Press, 1958.
    Ho, Ping-ti.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Hucker, Charles 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tate in Ming Times (1368-1644), Tucs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61.
    Hymes, Robert P..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Johnson, David, Andrew J. Nathan, Evelyn S. Rawski 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Kuhn, Philip.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1796-1864,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Schneewind, Sarah. Community Schools and the State in Ming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Skinner, William.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S.l.: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1965.
    Smith, Paul J. & Richard von Glahn eds.. 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3.
    Szonyi, Michael. Practicing Kinship: Lineage and Desc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Watson, James L. & Evelyn S. Rawski eds., 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Berkeley: Unvi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Wolf, Arthur P. 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Yu, Chun-fang.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

    (四)外文論文

    上山春平,〈朱子の「家禮」と「儀禮經傳通解」〉,收入氏著,《上山春平著作集(第7卷)》,京都:株式會社法藏館,1995。
    上田信,〈地域と宗族—浙江省山間部〉,《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94(1984)。
    上田信,〈地域の履歷-浙江省奉化縣忠義鄉〉,《社會經濟史學》,49:2(1983)。
    小川貫弌,〈宋代の功德墳寺に就いて〉,《龍谷史壇》,21號(1938.2)。
    小川貫弌,〈浮屠祠と祠堂〉,《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2(1971)。
    小林義廣,〈歐陽修における族譜編纂の意義〉,《名古屋大學東洋史研究報告》,6期(1980)。
    中島樂章,〈元朝統治と宗族形成-東南山間部の墳墓問題をめぐって〉,收入井上徹等編,《宋-明宗族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5。
    井上徹,〈鄉約の理念について-鄉官‧士人層と鄉里社會〉,《名古屋大學東洋史研究報告》,11號(1986)。
    井上徹,〈黃佐「泰泉鄉禮」の世界-鄉約保甲制に關連して〉,《東洋學報》,67:3/4(1986)。
    井上徹,〈魏校の淫祠破壞令-廣東における民閒信仰と儒教〉,《東方宗教》,99號(2002.5)。
    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收入《內藤湖南全集(第8卷)》,東京:筑摩書房,1969。
    片山剛,〈清代廣東省珠江デルタの圖甲制について〉,《東洋學報》,63:3、4(1982)。
    西岡弘,〈「重」から「主」へ-中國古代葬制の一考察〉,《國學院雜誌》,55:4(1955)。
    佐野公治,〈明代前半期の思想動向〉,《日本中國學會報》,26集(1974)。
    吾妻重二,〈『家禮』の刊刻と版本-『性理大全』まで〉,《關西大學文學論集》,48:3(1998.10)。
    吾妻重二,〈木主について-朱子學まで〉,收入福井文雅博士古稀退職記念論集刊行會,《福井文雅博士古稀記念論集 アジア文化の思想と儀禮》,東京:株式會社春秋社,2005。
    吾妻重二,〈宋代の家廟と祖先祭祀〉,收入小南一郎編,《中國の禮制と禮學》,京都:朋友書店,2001。
    牧野巽,〈支那に於ける家族制度〉,收入氏著,《牧野巽著作集(第六卷)》,東京:御茶の水書房,1985。
    牧野巽,〈宗祠とその發達〉,收入氏著,《牧野巽著作集(第二卷)》(東京:御茶の水書房,1980。
    竺沙雅章,〈北宋士大夫の徙居と買田—主に東坡尺牘を資料として—〉,《史林》,45:2(1971.3)。
    竺沙雅章,〈宋代墳寺考〉,收入氏著,《(增訂版)中國佛教社會史研究》,京都:朋友書店,2002。
    青山定雄,〈宋元の地方誌に見える社會經濟史料〉,《東洋學報》,25卷(1937)。
    宮本則之,〈宋元時代における墳庵と祖先祭祀〉,《佛教史學研究》,35:2(1992.11)。
    島田虔次,〈中國近世の主觀唯心論について-萬物一體の仁の思想〉,《東方學報(京都)》,28冊(1958)。
    島田虔次,〈明代思想の一基調-スケッチ〉,《東方學報(京都)》,36冊(1964)。
    栗原朋信,〈木主考〉,收入氏著,《上代日本對外關係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78。
    荒木見悟,〈戒殺放生思想の發展〉,收入氏著,《陽明學の開展と佛教》,東京:研文出版,1984。
    清水泰次,〈明代に於ける佛道の取締〉,《史學雜誌》,40:3(1929.2)。
    傅衣凌,〈明清土地所有制下の地主と農民〉,收入小野和子編,《明清時代の政治と社會》,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83。
    森正夫,〈「鄉族」をめぐって-廈門大學における共同研究會の報告〉,《東洋史研究》,44:1(1985.6)。
    森正夫,〈中國前近代史研究における地域社會の視點-中國史シンポジム「地域社會の視點-地域社會とリ-ダ-」基調報告〉,《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史學)》,28(1982)。
    森正夫,〈明末における秩序變動再考〉,《中國-社會と文化》,10號(1995.6)。
    森田憲司,〈宋元時代における修譜〉,《東洋史研究》,37:4(1978)。
    滋賀高義,〈明の太祖と天師道について-特に張正常を中心として-〉,《東方宗教》,22號(1963.7)。
    愛宕松男,〈元朝における佛寺道觀の稅糧優免について〉,收入氏著,《愛宕松男東洋史學論文集(第四卷 元朝史)》,東京:三一書房,1988。
    鈴木博之,〈明代における宗祠の形成〉,《集刊東洋學》,71期(1994.5)。
    龍池清,〈明代の瑜伽教僧〉,《東方學報(東京)》,11冊(1940)。
    龍池清,〈明初の寺院〉,《支那佛教史學》,2:4(1938)。
    坂出祥伸,〈「氣」の感應と修煉-同類相感を中心に-〉,收入《日本中國學會創立五十年記念論文集》,東京:汲古書院,1998。
    Brook, Timothy. “Funerary Ritual and the Building of Lineag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9:2( Dec., 1989).
    Dardess, John W.. “The Cheng Communal Family: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Neo-Confucianism in Yuan and Ming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34(1974).
    Ebrey, Patricia B.. “Education Through Ritual: Efforts to Formulate Family Rituals During the Sung Period,” in Wm. Theodore de Bary & John W. Chaffee eds., Neo-Confucian Education: the Formative St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Ebrey, Patricia B.. “The Liturgies for Sacrifices to Ancestors in Successive Versions of the Family Rituals,” in David Johnson ed., Ritual and Scripture in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Five Stud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Faure, David. “The Lineage as a Cultural Invention: The Cas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Modern China, 15:1(1989.1).
    Hartwell, Robert M..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 750-1550,”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December, 198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