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呂純怡
論文名稱: 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
指導教授: 張雪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5
中文關鍵詞: 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工作壓力工作倦怠
英文關鍵詞: burnout,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practitioners, job str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7下載:5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現況及其在不同背景變項的差異情形,以及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的相關情形。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橫斷式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以分層叢集抽樣法選取台灣地區40所大學校院的學生事務工作人員為研究對象,並以「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共發放705份問卷,回收問卷466份,其中有效問卷463份。
    研究工具為「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問卷」,係參照國內學者之量表依據研究對象加以修訂,其中工作壓力構面為工作負荷、人際關係、行政配合、認知衝突、專業知能、上級壓力;另工作倦怠構面為情緒耗竭、去人性化、低個人成就感。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
    一、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知覺的整體工作壓力為中等程度,其中以「工作負荷」構面之壓力最為顯著,其他依序為「認知衝突」、「上級壓力」、「專業知能」、「行政配合」,而以「人際關係」為最低。
    二、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對工作倦怠的感受程度較小,其中以「情緒耗竭」構面之倦怠較為顯著,其次為「低個人成就感」,而以「去人性化」為最低。
    三、在工作壓力方面,不同家庭狀況、現職年資、服務單位、教育程度、學校地區及學校性質之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的工作壓力有顯著差異。
    四、在工作倦怠方面,不同家庭狀況、服務單位之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的工作倦怠有顯著差異。
    五、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呈現正相關,且具有顯著典型相關。
    本研究根據以上發現,提出建議,以作為大學校院學生事務相關單位、學生事務人員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job stress and burnout on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practitioners, and examine the difference of related demographic variable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also attempts to examine relations between job stress and burnout on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practitioners.
    This study has employed a cross-sectional research method.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is used to select the survey candidate from 40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aiwan. The questionnaire used in this study was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Practitioners’ Job Stress and Burnout.” A total of 705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466 questionnaires have been collected and there are 463 valuable questionnaires used for analysis.
    The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by using references from scholars in Taiwan and was modified based on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Areas of job stress in the study include “Workload”, Personal relationship”, “Administrative coordination”, “Cognitive dissonance”, “Professional skills”, “Hierarchical pressure”. Also, areas of burnout include “Emotional exhaustion”, “Depersonalization” and “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The major finding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s:
    1.The perceived job stress for the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practitioners is shown on the medium level; “Workload” is on the serious level. Other areas of study is listed by level of seriousness of job stress respectively as follow: “Cognitive dissonance”, “Hierarchical pressure ”, “Professional skills”, “Administrative coordination”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
    2.The perception of burnout on the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practitioners is on the slight level, but “Emotional exhaustion” is on the serious level. Other areas of study are listed by level of seriousness of perception of burnout on college practitioners respectively as follow: “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and “Depersonalization”.
    3.Each of the factors, such as “Family status”, “Working experience for current job”, “Service unit”, “Educational background”, “Location of institution”, “Public or private institution” show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which differs the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practitioners’ received job stress.
    4.Each of the factors, such as “Family factors”, “Service unit” also show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which differs the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practitioners’ received burnout from work.
    5.Job stress and burnout are relate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anon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job stress and burnout on the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practitioners.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above, recommendations for practice and further research have also been provided in the study.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08 第三節 名詞釋義…………………………………………………………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15 第一節 學生事務工作任務、功能與內涵………………………………15 第二節 學生事務人員角色、困境與挑戰………………………………23 第三節 工作壓力的意義、理論與相關研究……………………………29 第四節 工作倦怠的意義、理論與相關研究……………………………60 第五節 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84 第三章 研究方法…………………………………………………………87 第一節 研究架構…………………………………………………………87 第二節 研究假設…………………………………………………………88 第三節 研究對象…………………………………………………………90 第四節 研究工具…………………………………………………………98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07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11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113 第一節 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工作壓力之現況分析…………………113 第二節 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工作倦怠之現況分析…………………126 第三節 背景變項對於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工作壓力之差異分析…135 第四節 背景變項對於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工作倦怠之差異分析…155 第五節 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相關分析………………………………171 第六節 問卷開放性題目綜合分析………………………………………1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89 第一節 結論………………………………………………………………189 第二節 建議………………………………………………………………195 參考文獻……………………………………………………………………200 中文部分……………………………………………………………………200 西文部分……………………………………………………………………210 附錄一 專家評定修正意見與建議彙整表………………………………214 附錄二 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221 附錄三 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開放式問卷彙整表……………………………………………………………………………22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大學法(2003)。2005年12月20日,取自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
    FullDoc=所有條文&Lcode=H0030001。
    王延皊(2001)。學生事務主管工作壓力之研究-以中區大專院校為例。私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王延皊(2003)。大專校院學務工作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南開學報,1:1,103-118。
    王延皊(2005)。學生事務人才經營:談學務主管的壓力與承諾。台中市:長海出版社。
    王美華(譯)(2002)。M. Kenneth著。寫自己的壓力處方(Write Your Own Prescription for Stress)。台北:張老師文化。
    王婉玲(2006)。國中輔導人員角色壓力、輔導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古金英(2001)。建立一個輪調制度下受輪調員工的工作壓力源模式—以銀行業為例。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3,1-25。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1996)。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報告─高工作壓力勞工篩檢之研究(IOSH85-M341)。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宋禮彰(2002)。組織變革中國民小學行政人員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育齊(2008)。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中階主管經營能力與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以北區大學校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美燕(1995)。臺灣地區大學圖書館館員工作倦怠現象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李秀穗(2003)。大專院校體育室主管的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清波(2006)。國民中學訓導主任角色壓力人際關係與壓力因應策略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李勝彰(2003)。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退休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瑞文(2002)。國立大學校院人事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PTT1576039。
    杜正恭 (2003)。學生事務危機處理。台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吳宗立(1996)。國中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教學報,8,99-131。
    吳明順(2002)。國民中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吳明隆、紀有田(2004)。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29,170-181。
    吳明隆(2006,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第二版):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政融(2002)。大學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進安(2002)。跨世紀學務工作的課題與挑戰。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吳進安(2003)。學生事務的本質、目標及經營策略。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吳楦晴(2005)。大學校院課外活動組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榮福(2002)。臺南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吳劍雄(1999)。工作壓力的成因與因應之道之探討─個人、組織及社會環境的之三管齊下。勞工之友,588,18-21。
    吳錦隆(2001)。影響國中訓導主任工作壓力與工作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吳憲銘(2007)。南投縣國民小學訓導主任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何信煒(2005)。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周漢東(2004)。我國大學校院僑輔人員的工作專業認知與滿意度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月娜、吳明隆(2004)。國小專任行政人員角色衝突、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學校行政,33,52-70。
    林志鴻(1998)。資訊人員工作倦怠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思妙(1993)。從認知評估、因應方式看國中教師的工作壓力歷程。測驗與輔導,130,2672-2674。
    林信昌(1995)。新聞從業人員工作倦怠現象研究新聞從業人員工作倦怠現象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昭男(2001)。國小初任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純文(1996)。國民小學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極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淑芬(2001)。我國高級職業學校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勝義、江亮演、王麗容(2002)。社會工作直接服務。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林慧雅(2007)。大學學生事務工作之願景目標策略及內涵-個案學校學生與相關人員之觀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
    邱皓政(2003)。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
    邱筱琪(2004)。女性大學學生事務行政人員工作處境與生涯發展初探。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邱筱琪(2004)。你並不孤單─淺談新進大學學生事務行政人員工作守則。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五輯。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邱從益(2004)。高雄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邱國銘(2001)。銀行行員的壓力源、工作倦怠與工作態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紀有田(2003)。高雄縣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姚秀瑛(1998)。家庭教育專任人員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調查研究-以台灣地區各縣家庭教育服務中心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施淑芬(1990)。大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施耀昇(1991)。教師工作倦怠研究的理論模式及實徵研究之探討。嘉義師院學報,5,89-122。
    高國慶(2005)。高中職學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淑琳(2001)。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工作輪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秦夢群、濮世緯(1998)。國小校長轉型領導、交易領導、教師制握信念與教師職業倦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7,73-110。
    陸 洛(1997)。工作壓力的歷程:理論與研究的對話。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19-51。
    郭生玉(1987)。教師工作心厭與背景因素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教育心理學報,20,37-54。
    郭生玉(1994)。影響教師工作心厭因素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27,63-79。
    郭淑娟(2000)。家庭教育中心專職人員專業知能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浚經(2007)。臺北縣市公立國民中學訓導主任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永祿(2004)。學務長領導風格與學務人員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南部地區大學校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青勇(2001)。國民小學兼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金貴(2001)。學生涉入理論運用在學生事務的探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一輯。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陳昭雄(2003)。私立大專院校訓輔工作成效影響因素之研究。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陳彩怡(2003)。工作輪調對社會網路利益、生涯成功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銀行從業人員為例。私立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聖芳(1999)。臺東地區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陳瑞娥(2004)。大學校院學生事務處組織學習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蓮妃(2003)。國民中學訓導主任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彰儀(1995)。組織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教育部(2008)。教育部統計資料。2009年3月10日,取自http://www.edu.tw/
    files/site_content/b0013/97_staff.xls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2004)。高等教育學生事務工作發展願景目標與策略規劃報告。台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單小琳(1987)。國中導師專業倦怠與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調適的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志明、譚宇隆(2000)。花蓮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倦怠因素之探討。花蓮師院學報,10,145-170。
    張秀瑛(2003)。工作輪調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2002a)。當前學生事務工作的新職責。學生事務,41:2,9-16。
    張雪梅(2002b)。學生沈淪誰該反省-論新世紀我國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的新角色、功能與挑戰。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張雪梅(2003)。學生事務是個專業工作嗎?當前大學學生事務工作提升的策略與展望。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張雪梅(2004)。大學校院學生事務工作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張雪梅(2005)。大專院校學生事務工作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教育部訓委會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張曉春(1983)。專業人員工作疲乏研究模式-以社會工作人員為例(上)。思與言,21:1,頁66-79。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2006)。2006台灣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言。發表於教育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聯合舉辦之「2006台灣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
    黃 玉(1996)。大學學生事務的角色與功能。公民訓育學報,5,167-192。
    黃 玉(2001)。論中小學學生事務專業人才之培育。訓育研究,40:4,21-28。。
    黃 玉(2003)。從環境中增進學生事務功能—論學校環境與學生發展。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黃宗顯(1986)。國民小學校長工作壓力與行政決定合理性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義良(1999)。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黃臺生(2001)。工作倦怠相關理論探述。中國行政,70,37-68。
    黃臺生、黃新福、張世杰(1994)。工作倦怠的文獻探討。銓敘與公保月刊,4:3,12-23。
    傅木龍(2001)。跨世紀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發展與輔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董家安(1991)。解嚴後訓導工作的面貌與理念。訓育研究,30:3,69-79。
    蔡志賢(2004)。從當前學生事務工作的新職責一文談學生事務人員的角色扮演。載於「課外組評鑑指標與學生社團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5-13)。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蔡澍勳(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葉兆祺(1999)。國民小學實習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葉龍源(1998)。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楊志能(1994)。國民中學訓導人員工作困擾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昌裕(2003)。增進大學學生事務倫理的途徑。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楊昌裕(2004)。增進學生事務效能的途徑─校園文化的重塑。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五輯。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楊清雄(2004)。高雄地區大學校院專任行政人員休閒參與及職業倦怠關系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 蓓(1988)。台灣地區縣市政府社會工作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之研究。中國社會學刊,12,69-107。
    楊極東、林淑玲(1991)。大專院校訓導人員職業倦怠研究摘要。訓育研究,30:3,23-44。
    廖光榮(2001)。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杏元、趙淑員(2004)。開創學生事務的教育夥伴關係以提升學生學習。學生事務,43:4,頁50-62。
    劉若蘭(2004)。從系統領導觀談現代學生事務人員應發展的知能。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五輯。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劉淑貞(2003)。員工工作特性與工作倦怠之關聯性研究-以技術學院行政人員為實證對象。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劉淑慧(1987)。助人工作者職業倦怠量表之編製與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潘正德(譯)(1995)。Jerrold S.Greenberg著。壓力管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鄭百芬(2003)。高中教師兼任行政職務者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鄧柑謀(1991)。國民中學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79NKNU2331007。
    賴秀騰(2002)。國民小學工友角色知覺、工作壓力與工作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PTT1576049。
    駱 仁(2006)。國民小學兼任行政工作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駱芳美(1996)。我國大學院校學生事務處主管的工作環境對其職業倦怠的預測研究。輔導學報,19,247-286。
    謝琇玲(1990)。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氣氛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78NKNU2331013。
    簡驪潔(2006)。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及工作倦怠之研究-以三鶯地區教師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韓玉芬(2004)。初任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歷程之質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TNU0328010。
    藍采風(1985)。生活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文化。
    藍采風(2003)。全方位壓力管理。台北:幼獅文化。
    藍豔柔(2004)。醫務社會工作者之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二、西文部分
    Anger, J. M. (2003). Job burnout.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40(3), 98.
    Blackhurst, A., Brandt, J., & Kalinowski, J. (1998). Effects of personal and work-related attributes on the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life satisfaction of women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ors.NASPA Journal,35,86-99.
    Caputo, J. S. (1991). Stress and burnout in library service. Phoenix, AZ: Oryx Press.
    Carroll, J.F.X., & White, L.W. (1982). Theory building: Integrating 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ithin an ecological framework. In W. S. Paine (Ed.), Job stress and burnout: Research, theory, and intervention perspectives. Beverly Hills,CA: Sage.
    Carter, S. (1994).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 Organizing system to support competent 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and youth.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0970)
    Cherniss, C. (1980). Staff burnout: Job stress in the human services. Beverly Hills, CA: Sage.
    Chou, T.S. (1991).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stress-burnout process. Journal of National Taipei Teachers College,4, 339-358 .
    Cooper, C. L.(1983). Identifying stress at work:Recent research development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27, 369-376.
    Cooper, C. L., & Travers, C.J. (1996). Teachers under pressure: Stress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New York:Bantam Books.
    Edward, J.R., Caplan, R.D., & Harrison, R.V. (1998). Person-environment fit theory. In C.Cooper(Eds),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l stress.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vans, N.J., & Reason, R.D. (2001). Guiding principles: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student affairs philosophical statem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42,359-377.
    Farber, B.A. (1983). Introduction: A critical perspective on burnout. In B. A. Farber(Eds.), Stress and burnout in human services professions. New York: Pergaman Press.
    Freudenberger, H. J. (1974). 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0 (1), 159-165.
    Gaines, J., & Jemier, J.M. (1983). Emotional exhaustion in a high stress organ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6,567-586.
    Garland, P.H., & Grace.T.W. (1994). New perspective for student affairs professionals:Evolving realities,responsibilities and roles.ERIC Digest.
    Gmelch, W. H. (1983). Stress for success: How to optimize your performance. Theory into practive, 1, 7-14.
    Gmelch, W.H. (1988). Coping with faculty stress. Newbury Park: Sage.
    Gmelch, W.H. (1993).The association of role comflict and ambiguity with administrator stress and burnou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59631)
    Harrison,W.D. (1980). Role strain and burnout in Child-Protective Service workers. Social Service Review,54,31-44.
    Harrison, K.R. (1985).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and stres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8, 346-350.
    Leiter, M.P. (1988). Burnout as a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patterns : A study of multidisciplinary mental health team.Group & Organization Studies,13,111-128.
    Maslach, C. (1982a). Understanding burnout : Definitional issues in analyzing a complex phenomenon. In W. S. Paine (Ed.), Job stress and burnout: Research, theory, and intervention perspectives. Beverly Hills,CA: Sage.
    Maslach, C. (1982b). Burnout: The cost of car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aslach, C., & Jackson, S. E. (1981). 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 2, 99-113.
    Maslach, C., & Leiter, M.P. (1997). The truth about burnout:How organizations cause personal stres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San Francisco:Jossey-Bass.
    Maslach, C., & Pines, A. (1977). The burnout syndrome in the daycare setting. Child Care Quarterly, 6, 100-113.
    Miller, S.L. (1981). Teacher burnou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04317)
    Niebrugge, K. (1994).Bourout and job dissatisfaction among practicing school psychologists in Illinoish.(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74378)
    Paine W. S.(1982). Job stress and burnout: Research, theory, and intervention perspectives.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Pines, A., & Aronson, E. (1988). Career burnout: Causes and cures. New York : Free Press.
    Pines, A.M. (1993). Burnout. In L. Goldberger & S. Breznitz (Eds.) , Handbook of stress: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New York: Free Press.
    Robbins, S.P. (199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elye, H. (1983). The stress concept today. In I. L. Kutash (Eds.), Handbook on stress and anxiety: Contemporary knowledge, theory, andtreatment.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treppy, J. (1981). Direct-service providers and burnout:social case-work.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Social Work, 62, 23-50.
    Tomac, J.D., & Grady K.A. (2002). Reconciling life and work of the new student affairs professional. In M.J.Amey & L.M.Reesor & Associates(Eds.) , Beginning your journey:A guide for new professionals in student affairs.Washington,D.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ors.
    Tull, A. (2003). Mentoring of new professional in student affairs:Part three—Implication for attrition. Net Result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