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鈺淳
Hung, Yu-Chun
論文名稱: 希望理論融入輔導活動課程以提升國中體育班學生希望感之行動研究
The Action Research of Integrating Hope Theory into Guidance Activity on Promoting Athletic Class Students’ Hope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唐淑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7
中文關鍵詞: 行動研究希望理論希望感國中體育班楷模學習
英文關鍵詞: action research, athletic cla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hope, hope theory, modeling theor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ED.024.2018.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8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探討希望理論融入輔導活動課程提升國中體育班學生希望感之可能性。研究者以體育人物為楷模,希望理論之目標、方法及意志力三要素為課程設計內涵,透過楷模人物之內容情境及生涯選擇,使其貼近學生生活經驗,並在研究者的輔導活動課程中進行討論,以協助學生擬定目標、找尋方法及培養意志力為主要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九年級體育班學生為課程實施對象,進行兩階段循環的行動研究,共進行六堂希望理論課程。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蒐集的質性資料包括:教師教學觀察紀錄、教師教學省思紀錄、學生課程學習單、學生學習回饋單,以及學生訪談紀錄等文件,來檢視學生的改變情形及學生對於希望理論課程的態度。在量化方面以希望感量表進行前測、後測,資料分析結果歸納如下:
    一、楷模學習有助於希望理論課程的進行。
    二、希望理論課程實施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希望感。
    三、希望理論課程實施後,研究者的教學能力與教學希望感有所提升。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亦提出相關建議,以做為未來在希望理論融入輔導活動課程上的設計及教學參考。

    This study adopted action research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y of promoting athletic class students’ hope by integrating hope theory into guidance activity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Researcher used sports figures as models, and put three elements of hope theory— goals, methods and willpower for the curriculum design. The model people can be close to the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 through their life situation and career choices. Discussions were also taken place in guidance activity to reach the research goal that helping students form goals, find ways, and develop willpower. A ninth-grade athletic class students were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The two-phase cycle action research was conducted and a total of six periods of hope theory courses were implemented.
      The action research data of this study were observation records, teacher’s reflection records, students’ worksheets, course feedbacks and student interview records. Analyzing these data can see the changes of students and their attitude toward hope theory. As for the quantification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data using scores of “Hope scale.” The scores were measured by the pre-test and the pro-test.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concluded as follows:
    1.Modeling learning helped the conduction of course.
    2.The implementation of hope theory in curriculum helped improve students’ sense of hope.
    3.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resear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sense of hope for teaching had been improved.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researcher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educators, and further researches as references for implementing hope theory integrating into guidance activit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生涯定向之內涵及其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希望理論之探討及其相關研究 11 第三節 楷模學習與希望感之關係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採用行動研究之理由 23 第二節 研究情境 2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6 第五節 教學實施方案 29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1 第七節 研究倫理 33 第四章 研究歷程與省思 35 第一節 探索期 35 第二節 行動期 48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7 第一節 希望感量表分析 67 第二節 學生課程學習回饋 68 第三節 學生訪談分析 71 第四節 研究者的成長 7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結論 83 第二節 建議 85 參考文獻 89 一、中文部份 89 二、英文部份 95 附錄 99 附錄一 希望感量表 99 附錄二 教師教學觀察紀錄表 101 附錄三 教師教學省思紀錄表 102 附錄四 學生課程學習單 103 附錄五 學生學習回饋單 106 附錄六 訪談大綱 107 附錄七 希望理論課程教案 108 附錄八 參與研究同意書 117

    一、中文部份
    于曉平(2007)。高中數理資優女生性別角色、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發展之關聯及角色楷模課程實驗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北市。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2001)。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臺北市:揚智。
    尤淑盈(2014)。希望理論融入國小數學學習領域對學童之希望感、內隱智力信念和學業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日惠季(2011)。文本討論提昇國中學生學業希望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王孟佳(2011)。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體育班學生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王俊程(2009)。受傷運動員希望感、社會支持對復健中之主觀幸福感的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桃園市。
    王順正(2004)。體育班應該廢除。運動生理週訓,183。取自http://www.epsport.idv.tw/epsport/week/show.asp?repno=183。
    丘愛鈴(2015)。國中綜合活動領域迷思概念之解構與重構:課程社會學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120-126。
    伍淑玉(2015)。國中生自尊、希望感、社會支持、生活壓力與心理健康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
    江秀慧(2014)。花蓮縣國中生希望感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花蓮縣。
    何惠美(2017)。鳳凰花開後的天空-高中體育班學生畢業後的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吳和懋、趙維孝(2016,8月)。一張九宮格表 養出日本最強球員。商業週刊,1500。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article_62346.html。
    吳宗弘(2009)。高年級學童的家庭結構、希望感與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吳昌彥(2017)。高中體育班學生生涯轉換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彰化縣。
    吳芝儀(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嘉義:濤石文化。
    吳芝儀(2011)。以人為主體之社會科學研究倫理議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5(4),19-39。
    宋雨親(2012)。國中英語低成就學生希望感、正向學習態度和氣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宋珮綺(2003)。角色楷模對專業教師生涯歷程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巫珮如(2015)。青少年階段新住民子女與本國籍子女正向心理、生活適應與希望感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彰化縣。
    李昱叡(2011)。我國各級學校體育班發展之現況、挑戰與未來展望。學校體育,122,44-55。
    李梅鳳(2016)。國中生希望感、自我效能與生活適應之關聯性研究:以桃園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市。
    林宥伶(2016)。希望理論取向團體諮商對青少年憂鬱程度降低與希望感提升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臺南市。
    林雅秀(2015)。大學生希望感、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傾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施周明(2008)。國小學童學校生活希望感量表之發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洪于婷(2011)。台灣都會地區國中生希望感與情緒智力之關聯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洪煌佳(2010)。影響高中體育班學生的生涯發展之因素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2,15-26。
    洪煌佳(2012)。社會支持與生涯信念對高中職體育班學生生涯發展之影響。成大體育,44(1),17-33。
    洪煌佳、 唐慧媛(2011)。生涯十字路口的徘徊:臺灣高中職體育班學生生涯選擇現況。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1(2),17-24。
    唐淑華(2005)。希望感的提升--另一個進行情意教育的取向(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效果報告(編號:NSC93-2413-H-259-002)。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
    唐淑華(2010)。從希望感模式論學業挫折之調適與因應。臺北市:心理。
    徐誠澤(2017)。科技大學生生涯希望感量表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張月瓊(2016)。高中體育班學生生涯決定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臺北市。
    張玉蘭(2013)。希望感融入國小五年級視覺藝術課程對學生希望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寶蓮(1994)。國小兒童楷模認同與價值觀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臺北市。
    教育部體育署(2016)。104學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取自http://www.sa.gov.tw:81/Ebook/Files/UnZips/636321080633194844/files/assets/basic-html/page-1.html。
    許芳菱(2010)。應用希望感理論體重控制團體對女大學生生理指標及身體意象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花蓮縣。
    郭盈傑(2008)。教師希望感領導模式提升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成就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郭蕙鳳(2013)。以正向心理學取向運用TED講座介入提升青少年希望感之歷程與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陳秀蘭(2013)。希望感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弱勢低成就學生數學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陳依璇(2011)。不同背景國中學生的學校希望感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陳怡蒹(2007)。希望理論融入生涯輔導方案以提升國中體育班學生生涯發展概念與希望感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陳欣瑜(2010)。臺北市高中學生價值觀及其楷模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陳建瑋(2011)。運動希望感對大專網球選手賽前狀態焦慮與自我設限之預測:橫斷式與縱貫式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教練研究所,桃園市。
    陳喬雯(2015)。新北市立國中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與未來升學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陳慧芬(2011)。希望理論在提升國小六年級英語學習低成就學生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陳誼芳(2016)。國中生社會支持、希望感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童竹暄(2010)。希望課程方案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希望感及挫折復原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黃致達(2008)。以希望感理論設計案例討論進行大學生網路成癮之研究-以東華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黃珮珮(2014)。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學童希望感與課業投入之關係-以臺中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黃雅欣(2012)。高中職學生自我分化、希望感與情緒調適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敬世龍(2010)。中學生希望感量表發展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班,臺南市。
    楊弘琪(2016)。大學生正向情緒、希望感與創造傾向之關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高雄市。
    楊珍蘋(2016)。希望感在學習適應與學業成就之間的中介效果-以桃園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育心理與諮商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葉淑滿(2014)。追星、築夢、紅不讓:楷模學習應用於高職學生生涯輔導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花蓮縣。
    熊乃儀(2015)。大專甲組運動員希望感對自我設限之預測:害怕失敗的中介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 : 實例與方法解析。臺北市:師大書苑。
    趙凌瑜(2013)。國中生問題解決態度與希望感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市。
    劉仁芳(2016)。希望感、社會支持與青少年桌球選手心理技能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運動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蔡宏修(2015)。國中學生希望感、社會支持與自尊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市。
    蔡佩如(2016)。希望感對國中生社會支持與生涯成熟的中介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育心理與諮商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蔡順良(2008)。青少年多向度自我效能量表編制與驗證。教育心理學報,39,105-126。
    鄭麗銘(2016)。應用希望感理論提升新移民子女課業投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第三部門碩士在職專班,臺中市。
    戴禎儀(2011)。大學生就讀科系挫折、復原力與生涯希望感之關係-以台灣北部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市。
    薛惠云(2008)。國小學童希望、自尊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高雄市。
    簡韶誼(2013)。臺灣地區高中職體育班因應策略與生涯阻礙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暑期體育碩士班,臺東縣。
    簡慧貞(2013)。高中生學校生活適應、生涯自我效能及希望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蘇靖雯(2016)。希望理論融入國民中學英語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臺中市。
    饒家榮(2012)。希望感、因應策略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探討:以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桃園市。
    二、英文部份
    Arnau, R. C., Rosen, D. H., Finch, J. F., Rhudy, J. L., & Fortunato, V. J. (2007). Longitudinal effects of hope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5 (1), 43-64.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2), 191-215.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NY: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Chang, E. C. (1998). Hope,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coping in a college student population: 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4 (7), 953-962.
    Chang, E. C. (2003). A critical appraisal and extension of hope theory in middle-aged men and women: Is it important to distinguish agency and pathways component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2 (2), 121-143.
    Chartrand, J. M. & Lent, R. W. (1987). Sport counseling: Enh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athlete.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66 (4), 164-167.
    Curry, L. A., & Snyder, C. R. (1997). Hope takes the field: Mind matters in athletic performances. In C. R. Snyder (Ed.), Handbook of hope: Theory, measures, and applications (pp. 243-260).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Curry, L. A., Snyder, C. R., Cook, D. L., Ruby, B. C., & Rehm, M. (1997). Role of hope in academic and sport achieve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 (6), 1257-1267.
    Goldberg, A. D., & Chandler, T. (1995). Sport counseling: Enh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 school student-athlete.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4 (1), 39-44.
    Jones, L. K., & Chenery, M. F. (1980). Multiple subtypes among vocationally undecided college students: A model and assessment instru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7 (5), 469-477.
    Kwon, P. (2002). Hope, defense mechanisms, and adjustment: Implications for false hope and defensive hopeless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0 (2), 207-231.
    Lopez, S. J., Floyd, R. K., Ulven, J. C., & Snyder, C. R. (2000). Hope therapy: Helping clients build a house of hope. In C. R. Snyder (Ed.), Handbook of hope: Theory, measures, and applications (pp.123-150).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Newman, J. L., Fuqua, D. R., & Minger, C. C. (1990). Further evidence for the use of career subtypes in defining career status.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39, 178-188.
    Snyder, C. R. (1994). The psychology of hope: You can get there from here. New York, NY: Free Press.
    Snyder, C. R. (1995).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nurturing hope.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3, 355-360.
    Snyder, C. R. (2000). Hypothesis: There Is Hope. In C. R. Snyder (Ed.), Handbook of hope: Theory, measures, and applications (pp.3-21).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Snyder, C. R. (2002). Hope theory: Rainbows in the mind. Psychological inquiry, 13 (4), 249-275.
    Snyder, C. R., Harris, C., Anderson, J. R., Holleran, S. A., Irving, L. M., Sigmon, S. T., ... Harney, P. (1991). The will and the ways: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dividual-differences measure of hop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570-585.
    Snyder, C. R., Hoza, B., Pelham, W. E., Rapoff, M., Ware, L.,Danovsky, ... Stahl, K. J. (1997).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hildren’s hope scale. 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 22 (3), 399-421.
    Snyder, C. R., Rand, K. L., & Sigmon, D. R. (2005). Hope theory. In C. R. Snyder & S. J.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 257-276).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J. D., Feldman, D. B., Saunders, R. S. & Ilardi, S. S.(2000). Hope theory and cognitive - behavioral therapies. In C. R. Snyder (Ed.), Handbook of hope: Theory, measures, and applications (pp.3-21).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