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俐瑩 |
---|---|
論文名稱: |
臺灣寫實小說中的風塵書寫--以王禎和、黃春明為例 |
指導教授: |
楊昌年
Yang, Chang-Ni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2 |
中文關鍵詞: | 王禎和 、黃春明 、寫實小說 、風塵 、鄉土文學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41 下載:16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王禎和、黃春明兩位作家常被並列在「鄉土文學」歸類中,二位的作品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作家竟有相同的關注,如王禎和的《玫瑰玫瑰我愛你》與黃春明的〈小寡婦〉都是以美軍來台,娼妓世界的改變為主題;黃春明的〈我愛瑪莉〉、〈蘋果的滋味〉就與王禎和《美人圖》中對崇洋媚外形色人物之描寫,也具有異曲同工妙。而處理「聖徒式」的風塵女子--白梅,塑造一個經典式妓女形象〈看海的日子〉的黃春明,就十分不同於王禎和在〈快樂的人〉中,處理含笑這位淪落中的老風塵,以及剛墮入風塵中的綠珠。兩位作家身上看到了一些重疊但又各具特色的小人物,在各自的作品中展現風情。因此,想藉由兩位作家的風塵書寫,就風格與文字技巧方面做出對應,試著分析兩者之間的異同。
第一章分析戰後臺灣文學的歷程,針對兩位作家成長時期的文學環境作出階段性變遷介紹及釐清。並論述定名為寫實小說的原因。除了分析文學環境之外,也界定「風塵」之定義,介紹戰後臺灣社會中娼妓環境的沿革。
第二章將兩位作家的成長背景、發表作品、及前人研究成果一一呈現。
第三章描述王禎和如何書寫風塵,第四章則描述黃春明的風塵書寫。分別從人物分析、書寫風格、寫作技巧,進而深入人性自覺部分,層層深入探析,呈現其藝術價值,利用這種較具系統的閱讀,透過作家書寫方式、語言文字的技巧呈現,將透過小人物的舉手投足之間,藉由風塵人物之書寫,能了解作家風格的特色。
第五章則將兩位作家在主題意識相同,或是題材類似的類型小說,作出更進一步整體性的比較異同。王禎和的小說,往往是笑著閱讀哭著結束,心中明明是難以承受的苦楚深沉卻是笑著漾淚,不得不說是「風塵殘酷」﹔但是,在黃春明的筆中,卻感受到胸口那一股懣溢滿出喉頭,但又因為猶如交響樂的壯盛樂音結束之時,讓主人翁抱以無比的悲壯浪漫,這是「低層悲愴」。然而,在這兩種的情緒起伏體驗之後,對於人性又有更純然的接觸,對這片土地的關懷與愛之情愫油然而生,更是難以割捨。
透過系統性的針對兩位作家作出分析比較,發現,雖在表面上看似相似的兩位作家,在小說呈現上卻各有千秋。小說中並未透露出生命的理論,卻在一次又一次的現實中,透過小說設計的場景,將人生的失望絕望、受苦責難,用藝術之筆包裹起來,而投注以人性關懷,使閱讀者的心靈獲得另一層次的提升與洗禮,這是小說家的自我使命。這就是「寫實小說」的魅力所在。
本論文即著眼於此,希望能將二位作家中的小說部分作出在於「風塵」此種身分上的分析,將「風塵」部分的探討依照個別作家的書寫風格以及寫作技巧,呈現之書寫藝術及人性自覺予以探究,期能藉此研究析論出寫實小說的人性關懷面究竟如何呈現。
參考書目
一、書籍類
(一)王禎和黃春明相關著作
王禎和《香格里拉》,洪範書店,民國69年10月。
王禎和《美人圖》,洪範書店,民國71年1月。
王禎和《從簡愛出發》,洪範書店,民國74年9月。
王禎和《人生歌王》,聯合文學,民國76年4月。
王禎和《大車拚》,聯合文學,民國82年5月。
王禎和《嫁粧一牛車》,洪範書店,民國82年9月。
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洪範書店,民國83年2月。
王禎和《兩地相思》,聯合文學,民國87年6月。
何欣著《當代臺灣作家論》,三民書局,72年12月初版。
姚一葦《戲劇與人生--姚一葦評論集》,書林,民國84年10月。
高全之《王禎和的小說世界》,三民書局,民國86年2月。
陳玉玲編《台灣文學讀本〈二〉》,玉山出版社,民國89年11月。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聯合文學,民國83年2月。
黃春明《黃春明典藏作品集1-莎喲娜啦,再見》,皇冠叢書,民國89年2月。
黃春明《黃春明典藏作品集2-兒子的大玩偶》,皇冠叢書,民國89年2月。
黃春明《黃春明典藏作品集3-看海的日子》,皇冠叢書,民國89年2月。
黃春明《黃春明典藏作品集4-等待一朵花的名字》皇冠叢書,民國89年2月。
劉春城《黃春明前傳》,圓神出版社,民國76年6月。
劉紹銘《本地作家小說選集》,大地出版社,民國65年7月。
(二)文學相關著作
王浩威《臺灣文化的邊緣戰鬥》,聯合文學,民國84年10月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遠流,民國75年6月。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0與八0年代的中國小說》,遠流,民國77年9月。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灣、大陸、香港、海外》,遠流,民國80年9月。
朱棟霖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1997》下冊,高等教育,民國88年8月。
余光中《中國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九歌,民國78年5月。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聯經出版社,民國77年4月。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新地文學出版,81年12月。
陳義芝主編 《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聯經,民國88年6月。
尉天驄《鄉土文學討論集》,遠景出版社,民國67年。
黃武忠《文藝的滋味》,自立報系出版,民國72年10月。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前衛出版社,民國85年。
臺灣文學研究會主編《先人之血 土地之花--臺灣文學研究論文精選集》,前衛,民國78年8月20日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文學界雜誌,民國76年2月。
葉石濤《沒有土地 哪有文學》,遠景出版社,民國74年6月。
劉再復《性格組合論》,新地文學出版,民國77年。
龍應台《龍應台評小說》,爾雅出版社,民國74年6月20日初版。
龔鵬程《台灣文學在台灣》,駱駝出版社,民國86年。
孟樊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小說批評》,正中書局,民國82年。
二、期刊論文類
(一)王禎和黃春明相關期刊論文
永月〈超越純粹鄉土意識--從黃春明的小說聯想起〉《東吳青年》第65期,65年5月,頁34-36。
呂文翠〈花蓮花蓮:充滿否定性的市井家園--論王禎和小說中的「鄉土」〉《問學集》第七期,83年2月,頁27-58。
呂正惠〈現代文學與鄉土文學〉《幼獅文藝》84年7月,頁14-15。
呂正惠〈黃春明的困境--鄉下人到城市以後怎麼辦?〉《文星》復刊2號,第100期,民國77年10月1日,頁133。
呂正惠〈小說家的誕生--王禎和的第一篇小說及其相關問題〉《聯合文學》第74期,民國79年12月,頁16-23。
邱貴芬〈「發現臺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仲介臺灣,女人》81年,頁153-177。
李俐瑩〈「嫁妝一牛車」的小說語言〉《重中論集》,90年6月,頁69-79。
吳儀鳳〈黃春明小說藝術的言語風格--以〈莎喲娜啦,再見〉為例〉《中國文化月刊》第222期,87年9月,頁47-60。
周伯乃〈黃春明小說中的人性尊嚴〉《文藝月刊》第70期,64年4月,頁17。
林秀珍〈王禎和小說中--食色觀下的人性關懷〉《臺灣人文》創刊號86年6月,頁37-55。
林豐藝〈「笑」的反諷與「淚」的含藏--論王禎和小說中的批評與關懷〉《臺灣人文》第5號,89年12月,頁87-103。
高全之〈道德詭辯的營建及其超越(上)—〈嫁粧一牛車〉的另一種讀法〉《幼獅文藝》,85年4月,頁92~97。
高全之〈道德詭辯的營建及其超越(下)—〈嫁粧一牛車〉的另一種讀法〉《幼獅文藝》,85年5月,頁95~99。
高惠琳〈王禎和研究資料〉《文訊月刊》21期,79年10月,頁100~104。
徐照華〈論王禎和小說中的城鄉圖像〉花蓮縣立文化中心主辦「第二屆花蓮文學研討會」--地誌書寫與城鄉想像,花蓮縣文化局,頁109~127。
洪錦淳〈悲歌兩唱--論呂赫若〈牛車〉與王禎和〈嫁妝一牛車〉〉《臺灣文學評論》,第2卷,第1期,91年1月,頁84-95。
張大春〈人人愛讀喜劇-王禎和怎樣和小人物「呼吸著同樣的空氣」〉《聯合文學》7卷,2期,79年12月,頁60~69。
張正能〈評黃春明的「莎喲娜啦,再見」〉《前衛》15期,78年10月,頁129-141。
尉天聰〈王禎和小說的現實意義〉《婦女雜誌》103期, 66年4月,頁112~113。
許平和〈有人就有希望--評黃春明的「看海的日子」〉《仙人掌》第6期,66年8月,頁243。
許琇禎〈多語言的文化衝突--王禎和小說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第20期,88年3月,頁553-569。
梁明雄〈論黃春明的鄉土小說〉《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1期,82年頁368。
陳芳明主持〈文學的交響--「黃春明文學與宜蘭風土」座談會紀錄〉收錄於《宜蘭文獻雜誌》,83年5月14日,頁28-76。
陳芳明〈六○年代現代小說的藝術成就〉《聯合文學》,91年2月,頁151-169。
陳瓊琪〈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的敘述形式〉《中山中文月刊》第4期,87年6月,頁54-78。
曾仕良〈莎喲娜啦,再見〉收錄在文建會《瀚海觀潮》,民國86年5月,頁33。
黃克全〈黃春明小說的人文精神〉《文訊》第34期,民國77年2月,頁193-197。
齊益壽〈一把辛酸淚--試評《我愛瑪莉》〉《書評書目》第71期,68年3月,頁18-27。
彭瑞金〈我不愛瑪莉--試論黃春明的變調〉《前衛》第2期,67年10月,頁114-122。
彭歌〈痛苦的自省〉《聯合報》,63年5月18日,第12版。
舒凡〈王禎和的寫作方向和方法值得讚賞〉《婦女雜誌》103期66年4月頁113。
楊昌年〈淺談王禎和〉《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0卷,9期,66年9月,頁43~47。
楊照〈論黃春明的小說--試圖與悲劇周旋的小人物們〉《中國時報》88年8月29日,第37版。
楚蜺〈論黃春明的轉變〉,刊登於民國67年11月12日的《自立晚報》第3版
廖淑芳〈「黃春明作品研討會」(北京)觀察報告〉《水筆仔》第7期,民國88年4月,頁47-50。
劉至瑜〈臺灣作家筆下的妓女形象--以呂赫若〈冬夜〉、黃春明〈莎喲娜啦,再見〉、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和李喬《藍彩霞的春天》為例〉《臺灣人文》第4號89年6月,頁1-20。
劉玟伶〈王禎和關係論著目錄〉《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27卷第1期,83年6月,頁231-252。
劉玟伶〈從同名人物談王禎和的系列小說〉《文學臺灣》第13期,84年1月,頁225-242。
劉恆興〈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中的諷刺特徵--兼論中國傳統文學的諷刺技巧〉,《現代文學》〈臺灣現代文學(九)〉專欄,87年2月,頁76-88。
劉春城〈王禎和的文學生涯〉《聯合文學》7卷,2期,79年12月,頁70~86。
賴瑞鼎〈〈莎喲娜啦,再見〉讀後〉《文壇》第80期,64年6月,頁26。
鄭雅云〈王禎和的寫實意識與嘲諷筆法〉《文藝月刊》151期,71年1月,頁111~116。
葉杏美〈王禎和《嫁粧一牛車》之悲劇探索〉《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6期,84年,頁128~140。
蔡芳定〈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的小說藝術〉刊登在中《中國學術年刊》第十七期,85年3月,頁327-348。
戴景尼,〈黃春明小說中的臺灣俚語〉收錄在《國文天地》第18卷3期,91年8月,頁67-73。
(二)相關期刊評論
王鴻泰〈青樓:中國文化的後花園〉《歷史月刊》第137期,88年1月頁16-64。
艾之玉〈中國妓女的起源與演變〉《歷史月刊》第107期,85年12月,頁26-56。
朱元鴻〈娼妓研究的另類題問〉《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0期,87年6頁1-34。
李孟崇、黃雅琪、李宗芳〈中美雛妓服務工作之比較〉《兒童福利論叢》第5期,90年9月,頁270-317。
范國勇〈從娼妓制度談兩性關係〉《北縣教育》第20期,86年11月,頁40-43。
章光明〈娼妓管理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分析〉《警學叢刊》第29卷第3期,87年11月,頁153-177。
黃于玲〈Simmel賣淫瑣談評《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第60期,90年9月,頁17-19。
黃淑玲〈臺灣特種行業婦女:受害者?行動者?偏差者?〉《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2期,85年4月,頁103-152。
常建華〈中國娼妓史研究概述〉《歷史月刊》第107期,85年12月,頁26-56。
喬廣維〈重新思考娼妓議題:從公共政策的角度探討台北市公娼制存廢〉《中國地方自治》第51卷第6期,87年6月,頁24-34。
張英進〈娼妓文化、都市想像與中國電影〉《歷史月刊》第137期,88年1月頁16-64。
楊翠〈日據臺灣娼妓問題初探〉《婦女研究通訊》第32期,83年6月,頁6-9。
廖怡萍、陳宜民〈台北市公娼空間之再現〉《歷史月刊》第137期,88年1月,頁16-64。
閻愛民〈斷袖之歡--歷史上娼妓中的男色〉《歷史月刊》第107期,85年12月,頁26-56。
劉哲勳〈臺灣社會變遷的少數民族婦女娼妓問題-社會文化、社會心裡及歷史性因素〉《山海文化雙月刊》83年5月,頁39-48。
劉達臨〈明代的「花榜」、「嫖經」與花柳病診斷〉《歷史月刊》第107期,85年12月,頁26-56。
鞏卓軍〈問題是,「她們」與「我們」仍在現實之中﹔娼妓認識論中的倫理學與教育學問題〉《應用心裡研究》第14卷,91年6月,頁41-56。
顧真〈古代著名淪落女子為何受到褒揚?〉《歷史月刊》第107期,85年12月,頁26-56。
三、學位論文類
王若萍《一個反支配論述的形成--一九七○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的論述與形構》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民86年。
朱義全《文化、社會與心境的投射---黃春明小說《放生》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年。
呂文翠《狎昵故鄉─王禎和小說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民86年。
何永慶:《七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李亞男《黃春明《放生》中之老化問題及臨終現象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年。
李宜靜《王禎和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2年。
李祖琛:《七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運動析論》,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吳榮鍾《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形象之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年。
周永芳《七十年代臺灣鄉土文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0年。
林弘勳《臺灣地區「風塵次文化」之社會基礎》,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民84年。
洪婉琦《台北市娼妓管理辦法之研究(1967-199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年。
洪儀貞:《三0年代和七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中的左翼思想及其背景之比較》,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徐秀慧《黃春明小說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民86年。
翁慧文:《文學與政治-七0年代臺灣的「鄉土文學論戰」》,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張金牆:《臺灣文藝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張錦德《鄉土之愛‧人物之情──黃春明作品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 90年。
梁竣驩《黃春明及其作品研究--文學、社會和歷史的交互考察》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8年。
楊曉琪《七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暨文學場域的變遷》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民90年。
劉早琴《原鄉、北進、回溯--黃春明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民88年。
劉玟伶《王禎和作品論:小說、劇本與影評》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民85年。
蔡碧華《從社會語言學觀點剖析王禎和的小說《玫瑰玫瑰我愛你》》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6年。
藍博堂:《臺灣鄉土文學論戰及其餘波》,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