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玄之 |
---|---|
論文名稱: |
歐陽脩古文典範地位形成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Ouayang Xiu's Model Status on Classical Chinese Essays. |
指導教授: | 王基倫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6 |
中文關鍵詞: | 歐陽脩 、古文 、典範 、論道 、論事 、記事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03 下載:5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著重在歐陽脩古文典範地位的形成,藉由研究他對前人的繼承與開創,探討他如何成就一種新的古文典範。
作為立論基礎的第二章先界定「典範」。接著從歐陽脩敢言直諫、待君臣朋友以忠信、推舉賢才等事蹟中,探討他看出他得以作為一道德人格的典範。而從「典範」作為書籍的角度,歐陽脩自己編定了《居士集》,一方面傳承了歐陽脩儒家道統的精神,一方面也為文學寫作建立良好的「典範」。
本論文依據古文說理與記事傳統,並考慮歐陽脩對「文以明道」的寫作理念,將歐陽脩古文分為「論道」、「論事」與「記事」三類,分析他對於韓愈、陸贄、司馬遷的繼承與創新,進而探討他古文典範地位的形成。
第三章〈歐陽脩「論道」之文的典範──對韓愈的繼承與創新〉此章從歐陽脩自言對韓愈的學習談起,再分別從論道與論文的角度切入,探討歐陽脩對韓愈的繼承與創新。接著觀察歐陽脩論大道與韓愈之差異。最後從以上兩節歸結出歐陽脩在在道統上,繼承了韓愈對「闢佛老」、「明周孔之道」、「追古六藝之遺」三方面的提倡,然而在「闢佛老」採用更為平和的態度,「明周孔之道」將「道」與生活日常結合,並落實在文章當中,符合宋朝士大夫以天下為己任的價值追求,「追古六藝之遺」則代表了其論據必迹的學問態度,對《春秋》、《易》、《詩》、《書》等經典考異求實,開啟後代遺經考經的風氣。在文章上,繼承了韓愈論道之「醇」,具有思想上的純正性,並以平易的文風讓更多人理解他所要表達的「道」。
第四章〈歐陽脩「論事」之文的典範──對陸贄的繼承與創新〉先分別探討陸贄論事文與歐陽脩論事文的特色,再從兩者的比較當中觀察論事文典範所具備的「識」與「法」,秉有仁義之心,能洞察時弊,並將事情說得深到懇切、周盡事情。歐陽脩用古文的方式來寫作四六,也是他在論事文體上的革新。
第五章〈歐陽脩「記事」之文的典範──對司馬遷的繼承與創新〉分別從歐陽脩對司馬遷記事精神與記事筆法兩方面,探討他對司馬遷的繼承與創新。歐陽脩的記事文,較記事傳統更多了變化,雖秉持「事信」精神,卻也不忘「言文」,藉由多樣的寫作手法讓記事在條理之中具有跌宕俊逸之姿。身為儒家道統繼承者的使命感,讓他的記事中多蘊含了褒貶、議論,細膩的情感又豐沛了記事中的抒情性。
從歐陽脩文章的分析中,看到他的道德精神,也看到他在文章寫作手法上的繼承與創新,成為古文典範。
一、歐陽脩著作
〔宋〕歐陽脩:《歐陽文忠公文集》,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
〔宋〕歐陽脩著,《歐陽脩全集》,臺北:華正書局,1975年4月。
(宋)歐陽脩:《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11月。
〔宋〕歐陽脩著,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3月。
〔宋〕歐陽脩著,李之亮箋注:《歐陽修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12月。
〔宋〕歐陽脩著,洪本健校箋:《歐陽修詩文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二、古籍
(東周)孔子著,漢孔安國疏:《尚書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
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東周)左丘明:《左傳會箋》,臺北:廣文書局,1961年9月。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1月。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
(漢)王充:《論衡》,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3月。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世界書局,1977 年10月。
(漢)班固:《漢書》,臺北:世界書局,1977 年12月。
(漢)班固:《漢書》,臺北:世界書局,1977 年12月。
(漢)郭璞注:《爾雅》,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1月。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
(唐)陸贄撰,王素點校:《陸贄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2月。
(唐)韓愈,(清)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1983年11月。
(宋)王欽若、楊億:《冊府元龜》,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6年3月。
(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9月。
(宋)宋祁、歐陽脩:《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1月。
(宋)王安石:《臨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2月。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
(宋)蔡襄:《端明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3月。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
(宋)秦觀:《淮海集》,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
月。
(宋)曾鞏:《元豐類稿五十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11月。
(宋)吳則禮:《北湖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3月。
(宋)吳子良:《荊溪林下偶談》,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館,1986 年3月。
(宋)李綱:,《梁谿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3月。
(宋)魏泰:《東軒筆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12月。
(宋)蘇洵:《嘉佑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9月。
(宋)蘇軾:《蘇東坡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9月。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
(南宋)周必大:《益公題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
(南宋)馬端臨:《文獻通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
(南宋)羅大經:《新刊鶴林玉露十八卷》,慶長元和閒古活字印本。
(南宋)洪邁:《容齋隨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南宋)陸游:《渭南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
(南宋)陳亮:《陳亮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公司,1976年3月。
(南宋)呂祖謙:《古文關鍵》,臺北:廣文書局,1960年10月。
(南宋)王十朋:《梅溪先生文集》,四部叢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年11月。
(南宋)王稱:《東都事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
(南宋)朱熹:《紹熙州縣釋奠儀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
印書館,1986年3月。
(南宋)朱熹:《朱子語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南宋)佚名:《錦繡萬花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
(南宋)楊傑:《無為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
(南宋)張邦基:《墨莊漫錄》,四部叢刊三編,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年。
(南宋)黃震:《黃氏日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
(南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四部叢刊正編,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9年11月。
(南宋)樓鑰:《玫媿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
(南宋)謝枋得:《標眉箴正文章軌範》,臺北:廣文書局,1960年12月。
(南宋)真德秀:《文章正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
(南宋)樓昉:《崇古文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
(金)趙秉文:《閑閑老人滏水文集》,四部叢刊初編本,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5年8月。
(元)脫脫:《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1月。
(元)陶宗儀:《說郛》,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3月。
(元)葉夢得:《避暑錄話》,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
(明)唐順之:《荊川稗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
(明)徐應秋:《玉芝堂談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
(明)張丑:《清河書畫舫》,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
(明)顧炎武:《原抄本日知錄》,臺北:明倫出版社,1960年10月。
(明)吳訥、徐師曾、陳懋仁:《文體序說三種:文章辨體序說、文體明辨序說、
文章緣起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06月。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館,1986年3月。
(清)方苞:《方望溪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5 年3月。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新舊五代史》,臺北:廣文書局,1950年3月。
(清)永瑢等編:《四庫全書簡明目錄》,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3月。
(清)吳德旋:《初月樓古文緒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11月。
(清)吳闓生評:《吳評古文辭類纂》,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4月。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0年3月。
(清)紀昀:《武英殿本四庫叢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10月。
(清)孫岳頒:《御定佩文齋書畫譜》,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
印書館,1986年3月。
(清)袁枚著,顧學頡校點:《隨園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9
月。
(清)張玉書、陳廷敬:《御定佩文韻府》,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清)張玉書、陳廷敬:《御定佩文韻府》,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清)曹仁虎、嵇璜:《欽定續通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
印書館,1986年3月。
(清)黃之雋、趙弘恩:《江南通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
印書館,1986年3月。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5月。
(清)劉大櫆著,楊家駱主編:《翰苑集注》,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1月。
(清)劉大櫆:《論文偶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11月。
(清)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四部叢刊正編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11月。
(清)錢基博:《駢文通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4月。
(淸)徐時棟:《煙嶼樓讀書志》卷12。
(淸)郭嵩燾:《史記札記》,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4月。
(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彙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6年3月。
(清)姚永樸:《文學研究法》,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年12月。
(清)劉熙載:《劉熙載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
(清)和珅:《大清一統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
高海夫主編:《唐宋八大家文鈔校注集評》,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9月。
高步瀛編:《唐宋文舉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林逸、王雲五:《宋歐陽文忠公脩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6月。
三、 今人著作 (依照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朱剛:《唐宋四大家的道論與文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10月。
王水照:《宋代文學通論》,高雄:高雄復文出版社,2000年6月。
王永:《金代散文研究》,北京:新華書店,2001年9月。
王基倫:《唐宋古文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10月。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臺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1月。
余敏輝:《歐陽脩文獻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
何文煥編:《歷代詩話》,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2月。
何寄澎:《北宋的古文運動》,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8月。
吳小林:《中國散文美學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
吳瓊恩:《行政學》,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4月。
呂思勉:《宋代文學》,臺灣:商務印書館,1933 年。
李春青:《宋學與宋代文學觀念》,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李道英:《唐宋古文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林紓評選:《古文辭類纂選本》,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1934年。
洪本健編:《歐陽脩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
張毅:《宋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4月。
張智華:《南宋的詩文選本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陳幼石:《韓柳歐蘇古文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5月。
陳玉剛:《中國古代散文史》,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8年8月。
張毅編:《宋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3月。
郭正忠:《歐陽脩》,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3月。
陳必祥:《古代散文文體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10月。
陳湘琳:《歐陽脩的文學與情感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
曾棗莊:《宋代文學與宋代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程杰:《北宋詩文革新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2月。
馮書耕、金仞千:《古文通論》,臺北:國立編譯館,1979年4月。
黃一權:《歐陽脩散文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黃進德:《歐陽脩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
黃春貴:《宋代古文運動探究》,臺北:八德教育文化出版社,1992年6月。
楊慶存:《宋代文學論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劉子健:《歐陽脩的治學與從政》,香港:新亞研究所,1984年10月。
劉若愚:《歐陽脩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5月。
劉德清:《歐陽脩論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9月。
劉德清:《歐陽脩紀年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蔡世明:《歐陽脩的生平與學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9月。
嚴杰:《歐陽脩年譜》,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年11月。
楊慶存:《宋代散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9月。
葛曉音:《唐宋散文》,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2年9月。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4月。
羅立剛:《史統、道統、文統──論唐宋時期文學觀念的演變》,上海:東方出版
中心,2006年4月。
〔日〕東英壽著,王振宇、李莉等譯:《復古與創新—歐陽脩散文與古文復興》,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12
月。
M.Masterman,”The Nature of Paradigm”,in Criticism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I. Lakatos and A. Musgrave(eds.)(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pp.61-65。轉引自孔恩、王道還編譯:《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85年6月。
四、學位論文
(一)臺灣
王基倫:《韓歐古文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1年6月
朴俊秀:《歐陽脩詩文改革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
年。 江正誠:《歐陽脩的生平及其文學》,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78年。 李慕如:《歐陽脩古文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0年。
陳玉蓉。:《歐陽脩與王安石墓誌銘研究─以韓愈文體改創為中心的討論》,國立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念先:《從《新五代史》看歐陽脩的學術思想》,輔仁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1999年。 陳冠瑋:《歐陽脩與蘇軾「記」體文研究》,明道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碩士,
2011年。 陳品樺:《歐陽脩傳記文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楊子儀:《歐陽脩建物記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年。 趙鴻中:《歐陽脩序跋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年。 歐陽美慧:《歐陽脩詩文理論及實踐》,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4年。 蕭艾伶:《歐陽脩的時間意識與其古文書寫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
系,碩士論文,2010年。
簡豪成:《我國公務人員核心工作能力之研究──解釋典範與理解典範之競合》,國
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班,2007年6月。
(二)大陸
杜麗萍:《韓愈歐陽脩碑誌文比較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胡方磊:《歐陽脩散文經典的傳播與接受──以〈五代史伶官傳序〉、〈與高司諫
書〉、〈朋黨論〉、〈瀧岡阡表〉為主要討論對象》,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010年。
唐紅衛:《歐陽脩的文藝觀》,新疆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張虹:《歐陽脩記體文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張傑:《歐陽脩散文與慶歷士風建設》,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程宇靜:《歐陽脩「文宗」形象的構建與衍變》,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
年。
廉紅紅:《歐陽脩山水文學作品研究》,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楊長英:《歐陽脩記體散文研究》,蘭州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五、期刊論文
王水照:〈歐陽脩散文創作的發展道路〉,《社會科學戰線》,1991年01月。
王基倫:〈歐蘇散文創作與接受活動的考察〉,《東華漢學》創刊號,2003年2月。
王春立:〈儒學與當代中國美術〉,收入賈磊磊、孔祥林編《2009第二屆世界儒
學大會學術論文集》,北京 :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9月。
洪本健:〈略論六一風神〉,北京:文學遺產,第1期,1996年1月
陳小英〈從《翰苑集》看陸贄的為文之道〉,集美大學學報,第13卷第4期,2010
年10月
熊禮匯:〈歐陽脩對韓愈古文藝術傳統的接受和超越〉,江西師範大學學報,第
41 卷第4 期2008 年8 月。
劉德清:〈論歐陽脩的散文〉,《吉安師專學報》,199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