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顏慈嫺
Yen, Tzu-Hsien
論文名稱: 創造思考策略融入國中國文修辭教學之行動研究─以譬喻和映襯為例
An Action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Creative-Thinking Strategy into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Rhetoric Instruction:Analogy and Antithesis as Examples
指導教授: 唐淑華
Tang, Shu-Hu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教育管理與課程教學領導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Education_In-service Teacher Master's Program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for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8
中文關鍵詞: 修辭教學創造思考策略譬喻法映襯法
英文關鍵詞: Rhetoric Teaching, Creative-Thinking Strategy, Metaphor, Foregrounding and contrasting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26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2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用創造思考教學的策略:腦力激盪法、六何檢討法及曼陀羅法,發展融入國中國文修辭教學中的譬喻與映襯修辭課程,透過讓學生練習仿寫、擴寫及創作的方式,讓學生理解在寫作中如何正確使用這兩種修辭,提升學生在撰寫文章時的寫作表現,包含變通力、流暢力、精進力及獨創力,並瞭解學生對修辭教學的學習態度。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採用行動研究法,針對國中一個八年級班級共31位學生進行研究,透過教學計畫、教學實施、教學觀察與教學省思的循環,反思並精進自己的教學歷程。本研究者使用學生於聯絡簿撰寫的札記與學習單,來評估學生的寫作表現,透過課程回饋問卷和學生訪談,瞭解學生對修辭提升學習態度的情形。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在最後提出相關建議,以利後續相關教學課程設計的改進依據,同時也提供未來將實施修辭教學的教師之教學課程實施之參考。

    This research adopted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strategies, including Brainstorming, Six W method, and Mandala, which were integrated into metaphor, foregrounding, and contrasting lessons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rhetorical teaching. Through imitating, expanding, and creative practices, students could understand how to use these two rhetorical usages appropriately to promote writing performance, including Flexibility, Fluency, Elaboration, and Originality as well as their attitude toward rhetorical learning. The researcher adopted action research and chose 31 eighth-graders in a class as study subjects. Through the cycle in teaching pla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teaching observation, and teaching reflection,the teaching process could be reflected and enhanced. The researcher used diaries in their parent-teacher contact books and worksheets to appraise students’ writing performance; the researcher adopted feedback questionnaires and students’ interviews to understand their attitude toward rhetoric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 the researcher provided rela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following curriculum designs and for the teachers who would implement rhetorical teaching in their teaching curriculum.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創造力相關理論 9 第二節 創造思考教學的相關研究 18 第三節 修辭教學的相關研究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人員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7 第四節 研究流程 27 第五節 研究工具 32 第六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35 第四章 行動歷程與反思 37 第一節 譬喻修辭教學實施歷程 37 第二節 映襯修辭教學實施歷程 48 第三節 研究者對創意思考策略融入修辭教學的反思 54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1 第一節 創意思考策略融入修辭教學對學生寫作的成效 61 第二節 學生對於創意思考融入修辭教學課程的學習態度 71 第三節 學生訪談分析 7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 結論 79 第二節 建議 82 參考文獻 84 附錄1-譬喻修辭學習單 87 附錄2-行動研究家長同意書 88

    毛連塭(1984)。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展創造性教學研討會結論報告。創造性教學資料彙編。(1-20頁)。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毛連塭(1988)。創造思考和學校教育。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今泉浩晃著(1999)。Memo 學入門——創造性思考工具/基礎運用方法(陳秋月譯)。遠流出版公司。
    何美蓮(2016)。行動學習融入國語文教學之設計與實作研究─以修辭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吳宗立(1999)。創造思考的激發與教學。高市文教。
    吳靜吉、陳甫彥、郭俊賢、林偉文、劉士豪、陳玉樺(1998)。新編創造思考測驗研究。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研究報告。學術交流基金會。
    呂秋蓉(2010)。創造思考與國中寓言寫作教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k767s4。
    李乙明(2006)。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語文版指導手冊。心理出版社。
    李依蓉(2016)。我手寫我心-創造思考寫作方案對國中八年級學生寫作表現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李薇(2012)。故事情境融入修辭法悅趣學習設計與成效研究─以譬喻、轉化及誇飾法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m7k38k。
    沈謙(2010)。修辭學。五南圖書出版。
    林嘉琪(2009)。「創造思考教學法」對國中生創造力、寫作能力及寫作興趣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wjn9xv
    胡雅茹(2011)。曼陀羅思考法。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高敬雯(2011)。國語流行歌曲融入國中國文修辭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春榮(2003)。創意造句的火花。螢火蟲出版。
    張春榮(2009)。實用修辭寫作學。萬卷樓。
    張春榮(2013)。現代修辭學。萬卷樓。
    張秋雯(2014)。資訊融入國中九年級國文修辭學習之行動研究─以臺北市某都會型國中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b5y65x。
    張瑛真(2020)。多媒體輔助修辭教學之影響(碩士論文,開南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jb7z3y。
    張鳴芳(2014)。運用創造思考策略於國小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q52295。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2014)。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國語文)(2018)。
    梁雅晴(2007)。創意讓文學更有魅力~「創意文學營」課程設計與實施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9ex975。
    梁雅晴、張景媛、張雨霖(2012)。創意讓文學更有魅力~「創意文學營」教學模式之建構與寫作表現之評估。創造學刊,3(2),85-114。https://doi.org/10.30081/cesj.201209.0004。
    郭生玉、陳鳳如(1995)。整合性過程導向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兒童寫作品質及寫作歷程的影響。師大學報,40,1-36。
    陳可欣、戴汝卉、吳清麟、陳學志(2014)。想像力技法融入寫作教學課程設計暨效果評估。創造學刊,5(2),25-47。
    陳玉如(2008)。閱讀教學教導自我發問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陳龍安(1993)。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務。心理出版社。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第六版)。心理出版社。
    陳龍安(200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務(簡明版)。心理。
    黃慶萱(2002)。修辭學(增訂三版)。三民書局。
    黃馨儀(2016)。國小南一版國語教科書修辭新探──以譬喻修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jsdxn9。
    詹素宜(2016)。修辭技巧在國小高年級寫作教學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n37wy9。
    賈馥茗(1976)。英才教育。開明出版社。
    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2020)。109年國中教育會考各科計分與閱卷結果說明。https://cap.rcpet.edu.tw/exam/109/109國中教育會考計分說明.pdf
    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2019)。108年國中教育會考各科計分與閱卷結果說明。https://cap.rcpet.edu.tw/exam/108/108年國中教育會考各科計分與閱卷結果說明.pdf
    蕭育明(2016)。創造思考運用在國小五年級童詩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m7wtrz。
    魏吟君(2016)。修辭技巧在國小三年級寫作教學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uy9fx6。
    羅秋昭(2015)。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Guilford, J. P. (1950).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9), 444-454. https://doi.org/10.1037/h0063487.
    Osborn, A. (2012). Applied imagination-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of creative writing. Read Books Ltd.
    Ron Ritchhart, M. C., Karin Morrison (2018)。Making Thinking Visible(讓思考變得可見)(伍晴文譯)。大家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11)
    Torrance, E. P. (1988).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as manifest in its testing.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Contemporary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Wallas, G. (1926). The Art of Thought. Harcourt, Brac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ZlF9AAAAMAAJ.
    Williams, F. E. (1970). Classrom Ideas for Encouraging Thinking and Feeling (2nd ed). D.O.K. Publishers Inc.
    Williams, F. E. (1972). A Total Creativity Program for Individualizing and Humaniz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Identifying and Measuring Creative Potential (Vol. 1). Educational Technolog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