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永隆
Chuang, Yung-Lung
論文名稱: 烏來溫泉遊客遊憩動機與滿意度研究
指導教授: 程紹同
Cheng, Shao-T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7
中文關鍵詞: 溫泉遊客遊憩動機遊憩滿意度
英文關鍵詞: hot spring tourists, recreational motivation, recreational satisfac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9下載:4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為了瞭解烏來溫泉遊客人口背景、遊憩動機與滿意度的現況,並比較不同人口背景項下的遊客在遊憩動機與滿意度上的差異,透過自編問卷,採立意抽樣方式進行調查,總計得到564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發現:
    一、遊客以女性遊客占多數,年齡多在「18-30歲」之間,從事「服務業」的遊客最多,教育程度以「高中(職)」者最多,「未婚」遊客比例最高,個人每月收入則以「20001-40000元」最普遍,住在「臺北縣」的遊客人數最多,「重遊」者居多,多半與「家庭成員」一起泡湯,消費金額則多半在「501-1000元」之間。
    二、遊客的遊憩動機排名前五項為:「獲得休息或放鬆的感覺」、「獲得休閒生活的樂趣」、「減輕現實環境所帶來的壓力」、「促進個人身心健康」、「體驗不同溫泉區的泡湯樂趣」。
    三、遊客的遊憩滿意度排名前五項為:「紓解壓力的感覺」、「溫泉的水質」、「遠離塵囂的感覺」、「服務人員的服務態度」、「自然景色的吸引力」。
    四、不同「年齡」、「教育程度」、「居住地區」、「初遊或重遊」、「同伴關係」及「消費費用」的遊客在遊憩動機上達顯著差異。
    五、不同「年齡」、「職業」、「教育程度」、「婚姻狀態」、「每月收入」、「居住地區」、「初遊或重遊」、「同伴關係」及「消費費用」的遊客在遊憩滿意度上達顯著差異。
    六、遊客遊憩動機與滿意度之間具高度相關的關係。

    關鍵詞:溫泉遊客、遊憩動機、遊憩滿意度

    A Study on Wulai Area Hot Spring Tourist
    Recreational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Levels
    Abstract

    Chuang, Yung-Lung
    Advisor: Dr. Cheng, Shao-Tung

    This thesis is a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ourists’ backgrounds, recreational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it also investigates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different tourists’ backgrounds in the Wulai area. After compiling the data by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I obtained 564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in total.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There are more female tourists than male and their ages are mostly in the 18-30 years old group. Most of the tourists’ occupation are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ir education level is high school. Unmarried people make up the largest percentage and most tourists live in Taipei. There are many returning tourists and most tourist’s income are in the set of 20,001NT-40,000NT per month. Tourists are willing to spend 501NT-1000NT for every visit.
    2.The top five reasons for using hot springs are: (1) rest and relaxaction, (2) outdoor activity fun, (3) stress relief from working, (4) improve health condition, (5)experience different hot-spring activities.
    3.The most satisfaction of hot spring use came from: (1)the feeling of stress release, (2) water quality of Wuali hot-spring, (3)away from city life, (4) the attitude of the attendant. (5) natural beauty.
    4.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creation motivation of the tourist and age, education level, home location, first visit or re-visit, relationship of the group members, and cost.
    5.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creation satisfaction level and age, occupation, education level, marital status, monthly income, and place of residence.
    6.The study show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recreational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level.

    Key words: hot spring tourists, recreational motivation, recreational satisfac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7 第三節 研究問題.........................................................7 第四節 研究範圍.........................................................8 第五節 研究限制.........................................................8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研究場域背景探源................................................10 第二節 遊憩動機之相關理論..............................................18 第三節 滿意度之相關理論................................................38 第四節 溫泉休閒型態相關研究探討........................................48 第五節 本章總結........................................................5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步驟..................................................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設計..............................................58 第三節 研究問卷設計....................................................61 第四節 問卷預試及實施程序..............................................6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7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烏來溫泉遊客背景資料描述........................................73 第二節 烏來溫泉遊客遊憩動機結果分析....................................78 第三節 烏來溫泉遊客遊憩滿意度結果分析..................................96 第四節 烏來溫泉遊客遊憩動機與滿意度相關性分析.........................11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19 第二節 建議...........................................................121 參考文獻............................................................124 附錄 附錄一:烏來溫泉遊客遊憩動機與滿意度研究正式問卷......................134

    一、中文部分
    方怡堯(2002)。溫泉遊客遊憩涉入與遊憩體驗關係之研究-以北投溫泉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文崇一、蕭新煌(1997)。烏來鄉志。台北縣:烏來鄉公所。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志剛、謝文雀(譯)(1995)。消費者行為。台北市:華泰。(Engel, J. F, R. D. Blackwell & P. W. Miniard, Consumer Behavior, 8th ed., Dryden Press)。
    王克先(1996)。學習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王貞怡(2004)。獅頭山風景區遊客特性、遊憩活動偏好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王昭正(譯)(2001)。休閒導論。台北市:品度。(John R. Kelly, 2001)。
    王裕生(2004)。西式速食連鎖店行銷組合與服務品質滿意度對顧客滿意度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王偉哲(1997)。遊客對休閒農業之認知與體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縣。
    王愛惠(2004)。休閒農場生態活動與遊憩體驗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行政院(2001)。臺灣地區觀光遊憩系統之研究。行政院,台北市。
    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行政院,台北市。
    行政院衛生署(2005)。世界健康排行榜。2005年9月18日,取自行政院衛生署網站
    http://www.doh.gov.tw/cht/index.aspx。
    交通部觀光局(1999)。1999年國人國內旅遊消費及動向調查。觀光局,台北市。
    交通部觀光局(2002)。中華民國91年觀光年報。觀光局,台北市。
    交通部觀光局(2003)。中華民國92年觀光年報。觀光局,台北市。
    交通部觀光局(2004)。中華民國93年觀光年報。觀光局,台北市。
    交通部觀光局(2005)。溫泉法讓泡湯更安心。觀光資訊月報,3月號(3版)。
    何家任(2004)。溫泉旅館消費決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
    朱珮瑩(2003)。遊客從事鄉野觀光之動機、期望與滿意度研究-以新竹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李文姬(2005)。消費者對溫泉旅館之環境偏好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新竹市。
    李如淑(2005)。人格特質、旅遊動機與旅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大陸及日本來台旅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宋欣雅(2004)。新北投地區溫泉旅館服務品質與遊客購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余幸娟(2000)。宗教觀光客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南鯤鯓代天府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呂嘉和(2005)。溫泉業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吳劍秋(2005)。旅遊動機和阻礙因素對銀髮族海外旅遊參與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吳昆銘(1979)。遊客行為之觀察與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於忠苓(2003)。台灣中部溫泉區遊客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台中市。
    邱雯玲(1990)。湖濱觀光遊憩地理研究-以日月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中文(2001)。溫泉遊憩區市場區隔之研究-以礁溪溫泉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林芝安(2001)。溫泉養生之旅。康健雜誌,37,41-43。
    林晏州(1984)。遊憩者選擇遊憩區行為之研究,都市與計畫,10,33-49。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市:東華。
    林小鳳、葉純志、劉怡妏(2004)。臺灣地區五十歲以上女性國人憂鬱狀態之相關因素分析。臺灣人口學會主辦,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台北市。
    周文樹(2003)。台南縣尖山埤水庫風景區遊客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縣。
    邱毅(2001)。現代管理學。台北市:偉碩。
    邱雯玲(1990)。湖濱觀光遊憩地理研究-以日月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
    施逸筠(2001)。319鄉向前行-烏來篇。天下雜誌,31,74-76。
    胡秉正(1994)。教育心裡學。台北市:三民。
    范純惠(2004)。中部溫泉旅館遊客之消費體驗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台中市。
    涂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市:桂冠。(G. Bammel & L. L. Burrus-Bammel, 1982)。
    徐光輝(1998)。台灣休閒農業之消費者行為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徐世怡(1987)。烏來觀光旅遊空間的社會歷史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徐瑋伶、鄭伯壎(2002)。工作動機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中華心理學刊,55,16-42。
    徐達光(2003)。消費者心理學:消費者行為的科學研究。台北市:東華。
    孫仁和(1999)。溫泉遊憩區遊客特性之研究-以北投、陽明山、馬槽溫泉遊憩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烏來鄉公所(2005a)。鄉內介紹。2005年11月10日,取自烏來鄉公所網站http://www.wulia.tpc.gov.tw/inrto/main06set.htm。
    烏來鄉公所(2005b)。烏來向前走。烏來鄉公所,台北縣。
    烏來鄉戶政事務所(2005)。人口統計資料-原住民人口數。2005年10月17日,取自烏來鄉戶政事務所網站http://www.wulia.ris.tpc.gov.tw/people/wulai_d.htm。
    烏來風景特定區管理所(2005)。觀光景點。2005年11月10日,取自烏來風景特定區管理所網站http://www.construction.tpc.gov.tw/wulia/spots/spots.htm。
    國民健康局(2002)。九十一年臺灣地區國民健康促進知識、態度與行為調查。國民健康局,台北市。
    莊立育(2003)。我國旅行業國外宗教觀光遊程設計之研究-以以色列朝聖團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莊曉琪(2004)。 遊客對澎湖國家風景區解說媒體服務之滿意度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
    陳光榮(2000)。行銷管理。台北市:學富。
    陳怡君(1995)。女性消費者對觀光旅館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台北市。
    陳伯南(2004)。宗教觀光旅遊動機、認知價值、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南投中台禪寺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英仁(2005)。老人休閒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環境偏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
    陳俊男(2004)。七股鹽場鹽山遊客之遊憩動機、遊憩環境體驗與遊憩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昭明(1981)。臺灣森林遊樂需求、資源、經營之調查與分析。台大森林研究室研究報告。
    陳健秀(2003)。主辦泰雅族歲時祭儀之省思。烏來之光,58。
    陳碩偉(2003)。遊客選擇主題樂園之考慮因素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劍湖山世界為個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市。
    陳彥銘(2002)。台北都會溫泉遊憩區遊客區位選擇模式之建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陳彥龍(2006)。溫泉區遊客之生活型態、旅遊動機、消費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廬山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文新(譯)(1988)。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稿(未出版)。(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1935)。
    黃俊英(1996)。多變量分析。台北市:華泰。
    黃俊英(2003)。行銷學的世界。台北市:天下文化。
    黃天中、洪英正(1997)。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黃祺惠(2005)。水庫風景區遊客遊憩動機及滿意度研究-以烏山頭水庫風景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立德管理學院,台南縣。
    黃鴻斌(2003)。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會員參與動機、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關聯性之研究-以金牌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錦照(2002)。田中森林公園遊客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葉茂生(2001)。澎湖吉貝島遊客對海域遊憩活動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游恆山(譯)(1990)。心理學。台北市:五南。(Philip G. Zimbardo, 1988.)。
    游宗仁(2002)。全國YMCA運動休閒課程知覺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
    傅明珠(2004)。銀髮族海外旅遊市場區隔-動機/利益追求之觀點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楊嵐雅(1994)。台灣主要民俗活動應用於文化觀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縣。
    溫紹炳(2003)。臺灣溫泉資源之成因分佈與調查。明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主辦,第二屆臺灣溫泉學術研討會,新竹縣。
    曾干育(2004)。溫泉旅館遊客利益區隔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
    侯錦雄(1990)。遊憩區遊憩動機與遊憩認知間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張志宏(2003)。量販店業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台北市。
    張雲景、賴礽仰(譯)(2003)。SPSS統計軟體的運用。台北市:華騰。(D.George & P. Mallery, 2003)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3)。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1a)。人本主義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1b)。心理學原理。台北市:東華。
    張啟良(1985)。遊憩品質之研究-以森林遊樂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張家豪(2004)。中華民國92年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郭文德(2003)。月眉育樂世界馬拉灣水上樂園遊客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
    郭靜晃(2002)。心裡學概論。台北市:揚智。
    童雅鈴(2004)。觀光風景區的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內灣風景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縣。
    臺北縣政府(2005)。建設局2005年3月2日新聞稿,取自臺北縣資訊服務站http://www.tpc.gov.tw/apsys/pa/pa108show2.cfm?mno=20583。
    榮泰生(1999)。消費者行為。台北市:五南。
    廖明豊(2004)。東豐自行車綠廊之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與遊客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劉作仁(2004)。下背疼痛預防與復健治療。臨床醫學,36(4),227-234。
    鄭琦玉(1996)。遊憩機會序列應用於大甲溪流域-遊憩資源分類系統適宜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縣。
    鄭世元(2004)。中部溫泉區遊客休閒活動與旅遊消費行為之研究-以渡假生活型態為區隔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鄭逸榛(2003)。宗教休憩設施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新竹普天宮古奇峰主題育樂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蔡孟珊(1997)。台北市北投溫泉親水公園未來遊客特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縣。
    蔡翼如(2003)。社會資本、地方發展網絡與空間組織之研究-以烏來鄉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市。
    賴富山(2003)。遊客遊憩滿意度影響因子之研究-階層線性模式之運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鮑敦瑗(2000)。溫泉旅館遊客市場區隔分析之研究-以知本溫泉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
    盧俊宏(1994)。運動心裡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戴 依(2004)。從體驗行銷的觀點來探討烏來觀光發展之吸引力。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二、外文部分
    Ahola, S. E. (1980). The social ph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ubuque, IA: William C. Brown Publishers.
    Benjafield, J. G. (1996). A history of psychology.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Inc.
    Cardozo, R. N. (1965).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 244-249.
    Churchill, A., & Surprenant, C (1982).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terminant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 491-504.
    Cheek, N., & Burch,W. (1976).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leisure in human society.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Crandall, R. (1980). Motivation for leisur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1), 45-53.
    Deming, W. E. (1994). Report card on TQM. Management Review, 83(1), 22-25.
    Dorfman, P. W. (1979). Measurement and meaning of recreation satisfaction: A case study in camping.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1(4), 483-510.
    Driver, B.L., & Toucher, R.C. (1970). Toward a behavioral interpretation of recreation of planning. Element of Outdoor Recreation Planning, 9-31.
    Driver, B. L., & Brown, P. J. (1975). A social-psychological definition of recreation demand, with implications for recreation resource planning. Assessing Demand for Outdoor Recreation, 12(8), 62-88.
    Driver, B. (1997). The defining moment of benefits. Parks & Recreation, 32(12), 38-41.
    Engel, J. F., Blackwell, R. D., & Miniard P. W. (1995). Consumer behavior. New York, NY: The Dryclen Dress.
    Fornell, C. (1992). A nation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rometet:The swedish experi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 56, 6-21.
    Hampel, D. J. (1977).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Cambridge, MA: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Herzberg, F. I., B. Mwausner, & B. B. Snyderman(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NY: John Wiley and Sons.
    Howard & Sheth, J. N. (1969). 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 New York, NY: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Hunt, H. K. (1977). The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455-489.
    Kolter, P. (1999).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Inc.
    Kraus, R. G. (1990).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the modern society (4th ed.). New York, NY: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Loudon & Bitta(1988), Consumer Behavior: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NY: McGaw-Hill.
    Lundberg, D. E. (1971). Why Tourist Travel. Conell HRA Quarterly, 75-81.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 ed.).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Mcintosh, R.W., Goeldner, C. R., & Ritchie, J. R. (1990). 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philosophies (6th ed.).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Miller, J.A. (1997).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 Cambridge, MA: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Matthew, C. H. Y., C. G. Lee, & Christian, T. E. (2002).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profitability: A reappraisal of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Targeting,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for Marketing, 11, 24-33.
    Oliver, R. L. (1981). Measurement and emaluation of retailing, 57, 25-47.  
    Patmore, A. (1983). Leisure and the environment. New York, NY: Co-published in the Americas by Halsted Press.
    Ranaweera C., & Prabhu J. (2003). On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Customer Staisfaction and Trust as Determinants of Customer Retenetion and Positive Word of Mouth . Journal of Targeting,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for Marketing,12, 82-90.
    Swarbrooke, J., & Horner, S. (1999). Consumer behaviour in tourism. Woburn, MA: Butterworth-Heinemenn.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000). Script-clinical economics: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healthcare services, Healthcare International, 2, 66-75.
    Tillman, K. (1974). The program book for recreation professionals. National Press Books, Palo Alto, California., 57-58.
    Westbrook, R. A. (1980). A retailing scale for measuring product servic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4, 68-72.
    Woodruff, R. B., Ernest, R. C., & Jenkins, R. L. (1993). Modeling consumer satisfaction processes using experience-based norm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 296-304.
    Zeithaml, Valarie, & Bitner(1996). Service marketing. New York, NY: McGraw-Hill.
    Zimbardo, P. G. (1992). Psychology and life(3rd ed.). New York, NY: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