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欣奕
Lee, Hsin-I
論文名稱: 臺灣現代詩河流意象研究──以余光中、楊牧、吳晟為例
Study on River Imagery in Taiwan's Modern Poetry──The Case of Yu Guang-Zhong, Yang Mu and Wu Sheng
指導教授: 陳義芝
Chen, I-Chih
口試委員: 須文蔚
Shiu, Wen-Wei
劉正忠
Liu, Chen-Chung
陳義芝
Chen, I-chih
口試日期: 2021/12/2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5
中文關鍵詞: 河流意象余光中楊牧吳晟
英文關鍵詞: river imagery, Yu Guang-Zhong, Yang Mu, Wu Sheng
研究方法: 現象學意象、原型分析空間理論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14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3下載:5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河流,源遠流長,自古至今,其千姿百態為人們帶來了無限遐思,是文明發展要素,亦為鮮明之地景標誌,劃分疆界也代表國族,從地理或歷史、文化之角度觀,河流都是不可忽視之重要意象,亦是歷來文學家筆下常用之素材。本論文探究現代詩中的河流意象,以余光中、楊牧、吳晟為研究對象。討論河流之特性過渡到文學中之延伸和轉化,從河流之原型中觀察,分析其物質之特性,以及人們對河流之印象所發展之象徵意義,也從河流意象觀詩人對「地方」之認同。經由空間理論與現象學等方法,加上詩人本身之經歷、學養、觀點等,比較其中之共性或衍伸之殊異經營。
    余光中之河流,從意象呈顯「鄉愁」主題為主要特徵,河流之「母性」,源自於血、乳汁等母體內水之生殖、哺育功能,從人們普遍對母親之依附與想望,勾連對故鄉之懷念。再者,從懷想現實之土地,至追念文化、前賢之「懷古」之情,河流代表了血緣之牽繫,乃詩人追溯中華文化史、個人生命史源頭之媒介。余光中寫淡水河也透顯其寫鄉愁之特徵,總追索著永恆的彼岸,或亙古對過往的回溯,以河流傾訴刻骨銘心的精神依歸;楊牧之河流,形塑廣泛之母題,寫人類普遍之經驗、情感,為大至世界,小至個人之歷史探源。河岸之情愛想像連結古典,「渡河」則牽涉到事物、概念之交界與生、死思索,楊牧之生命觀亦藉河流之奔流入海,再化成「雨」降下為河流,向一種循環、圓滿前行。花蓮的河流是「故鄉」之象徵符碼,牽涉遠古神話、創世風貌,到展現崇高之時、空凝視,兼具私密感與浩瀚感,以文學創造地方,呈顯壯闊而深層之內涵;吳晟之河流從地方感之建構,到水資源問題之控訴,是展現「鄉土」認同的方式之一,飽含詩人對土地與農業、農人之關懷。後期寫彰化之河流,多呈顯河流「受害者」形象,強烈之批判是其特色,亦可連結詩人所參與之社會運動,一併達到喚醒大眾對於鄉土自然與人文地景的關注。
    三位詩人分別演示了河流於現代詩中之重要功能,透過比較其異同,可以從不同的視角,觀察河流意象的變化所呈顯之家國意識、哲學思索與生命感悟,發掘其與時代、社會的密切關聯。

    Rivers have a long history. From ancient times, their various shapes and forms have brought infinite reverie to people. Rivers are an element of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a distinctive landmark of the landsca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y, history, and culture, rivers are important imagerie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and they are also frequently used materials in the writing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iver imageries in modern poetry created by Yu Guang-Zhong, Yang Mu and Wu Sheng. Discuss the exten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river into literature. Observe from the prototype of the river, analyze its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fluidity, as well as the symbolic meaning developed by people's impressions of rivers. The poet's identification with a certain "place" is also viewed from the imagery of rivers. Through the methods of space theory and phenomenology, as well as the poet's own experience, education, viewpoints, etc., we compare the commonalities or the special differences among them.
    Yu’s river imageries mainly characterize the theme of “nostalgia”. The "motherhood" of the river originates from the reproductive and nurturing functions of the mother's blood and milk. Yu connects people's attachment to and longing for their mothers with their nostalgia for their hometown. Furthermore, from the memory of the land to the memory of the culture and the "nostalgia" of the former sages, the river represents the medium through which the poet trace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history of personal life. Yu’s writing about Danshui River also reveal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nostalgia: the search for the eternal other side, the retrospection from ancient times, and the river as an unforgettable spiritual refuge. Yang’s rivers transcend insignificant human beings and limited life, and he does not limit to a single river. He has formed a broad motif, written about the universal experience and emotions of human beings, and explored the 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world and the individual.
    The imagination of the love between the river and the bank is linked to the classics. "Crossing the river" mostly involves the intersection of things and concepts, and the contemplation of life and death. Yang's view of life is revealed by using rivers flowing into the sea, and then turning into "rain" and descending into rivers, moving towards a kind of cycle and perfection. The river in Hualien is the symbol of "hometown", and that private and vast world gives Yang unlimited creative nutrients involved with ancient myths, the style of creation. It gives Yang the retrospect of the hometown and its own history, to the sublime gaze from the time and the space, from the concrete to the abstract, showing a grand and deep connotation. Wu's river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sense of place" to the indictment of the changes of "landscape" is one of the ways to show the identity of "local", which is full of the poet's concern for land, agriculture and farmers. Most of the later writings of the rivers in Changhua presented the image of "victims", and the strong criticism in those writings was their characteristic. They could also be connected with the social movements that the poet has participated in,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y could arouse the public's attention to the local natural and human landscape.
    The three poets respectively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rivers in modern poetry. By comparing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e can observe the changes in the imageries of river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o present national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nd life perception, and explore it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era and societ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4 一、與「自然」意象、書寫研究相關 4 二、與「水」意象、書寫研究相關 6 三、與「河流」意象、書寫研究相關 10 四、三家詩人相關研究 14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17 第四節 研究理論與方法 18 一、意象、原型分析 18 二、空間理論 20 三、現象學 22 第二章 與永恆的鄉愁拔河:余光中詩中的河流意象 24 第一節 河畔的望鄉詩人 24 第二節 血與乳汁──河流的母性想像 26 ㄧ、母性「水」的物質想像 26 二、河流與血液 28 三、河流與乳汁 29 第三節 原鄉的血脈傳承──中國的河流意象 38 一、彼岸──地理的鄉愁 39 二、回溯──歷史、文化的鄉愁 48 第四節 淡水河畔的懷思 63 第五節 小結 75 第三章 抽象與具象:楊牧詩中的河流意象 78 第一節 河畔的吟遊詩人 78 第二節 生命中的跨越──水岸與渡河 79 一、 水之湄與情愛想像 79 二、 渡河與生死思索 84 第三節 私密感與浩瀚感──楊牧的返鄉意象 94 一、洄游的鮭魚──河流源頭的追索 95 二、時、空的雙重凝視──〈俯視──立霧溪一九八三〉 104 三、從具象到抽象──晚近的花蓮溪流詩 109 第四節 小結 123 第四章 文學場域的鄉土關懷:吳晟詩中的河流意象 125 第一節 濁水溪畔的詩人 125 第二節 人河共生──地方感之建構 127 一、時間的隱喻與農人的歲月 127 二、親情的繫連──社會性的互動關係 131 三、鄉土的形象再現──家鄉圖像的構成要件 134 第三節 守護母親之河──從地景書寫到社會參與 136 一、捍衛母親河之使命 137 二、水資源歸屬──吳晟詩與社會運動 139 第四節 小結 144 第五章 結論 146 一、三家詩人河流意象之比較 146 二、研究成果 149 徵引文獻 151 附錄:本文引用詩作目錄 160

    一、三家詩人著作(按照姓氏筆畫)

    余光中:《舟子的悲歌》(臺北市:野風出版社,1952年3月)。
    余光中:《焚鶴人》(臺北市:純文學出版社,1972年4月)。
    余光中:《與永恆拔河》(臺北市:洪範書店,1979年4月)。
    余光中:《天狼星》(臺北市:洪範書店,1981年5月)。
    余光中:《五陵少年》(臺北市:大地出版社,1981年8月)。
    余光中:《在冷戰的年代》(臺北市: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2月)。
    余光中:《敲打樂》(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86年2月)。
    余光中:《紫荊賦》(臺北市:洪範書店,1986年7月)。
    余光中:《夢與地理》(臺北市:洪範書店,1990年6月)。
    余光中:《安石榴》(臺北市:洪範書店,1996年4月)。
    余光中:《日不落家》(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8年10月)。
    余光中:《五行無阻》(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8年10月)。
    余光中:《高樓對海》(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0年7月)。
    余光中:《左手的掌紋》(南京市: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年10月)。
    余光中:《青銅一夢》(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5年2月)。
    余光中:《蓮的聯想》(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7年9月)。
    余光中:《白玉苦瓜》(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8年5月)。
    余光中:《余光中六十年詩選》(臺北縣:INK印刻文學,2008年6月)。
    余光中:《隔水觀音》(臺北市:洪範書店,2008年10月)。
    余光中:《藕神》(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8年10月)。
    余光中:《青青邊愁》(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10年3月)。
    余光中:《太陽點名》(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15年6月)。
    余光中:《天國的夜市》(臺北市:三民書局,2020年4月)。
    吳晟:《飄搖裏》(臺北市:洪範書店,1985年)。
    吳晟:《不如相忘》(臺北縣:開拓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吳晟:《吾鄉印象》(臺北市:洪範書店,1985年)。
    吳晟:《吳晟詩集》(臺北縣:開拓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吳晟:《吳晟詩選》(臺北市:洪範書店,2000年)。
    吳晟:《筆記濁水溪》(臺北市:聯合文學,2002年)。
    吳晟、吳明益主編:《溼地‧石化‧島嶼想像》(臺北市:有鹿文化,2011年)。
    吳晟:《守護母親之河:筆記濁水溪》(臺北市:洪範書店,2014年)。
    吳晟:《他還年輕》(臺北市:洪範書店,2016年)。
    吳晟:《我的愛戀 我的憂傷》(臺北市:洪範書店,2019年)。
    楊牧:《楊牧詩集.I.1956─1974》(臺北市:洪範書店,1978年9月)。
    楊牧:《搜索者》(臺北市:洪範書店,1982年5月)。
    楊牧:《楊牧詩集.II.1974-1985》(臺北市:洪範書店,1995年9月)。
    楊牧:《奇萊前書》(臺北市:洪範書店,2003年1月)。
    楊牧:《介殼蟲》(臺北市:洪範書店,2006年4月)。
    楊牧:《楊牧詩集.III.1986─2006》(臺北市:洪範書店,2010年9月)。
    楊牧:《長短歌行》(臺北市:洪範書店,2013年8月)。
    楊牧:《楊牧詩選.1956-2013》(臺北市:洪範書店,2014年9月)。

    二、專書(按照姓氏筆畫)

    王一川:《中國形象詩學》(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1月)。
    王文仁:《想像、凝視與追尋:1960世代臺灣詩人研究集》(新北市:博揚文化,2018年1月)。
    王堯:《余光中:詩意盡在鄉愁中》(鄭州市:大象出版社,2003年2月)。
    古遠清:《余光中傳:永遠的鄉愁》(武漢市:長江文藝出版社,2019年11月)。
    田哲益(達西烏拉彎.畢馬):《撒奇萊雅族神話與傳說故事及火神祭》(臺中市:晨星出版,2019年6月)。
    向陽:《寫字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13年)。
    江寶釵、施懿琳、曾珍珍編:《臺灣的文學與環境》(高雄巿:麗文文化出版,1996年)。
    曾珍珍:《同樣的心:楊牧生態詩學、翻譯研究與訪談錄》(桃園巿:逗點文創結社,2021年12月)。
    吳潛誠:《航向愛爾蘭:葉慈與塞爾特想像》(臺北縣:立緒文化,1999年4月)。
    吳潛誠:《黑倪和台灣作家的介入詩學》(臺北縣:立緒文化,1999年11月)。
    吳明益:《自然之心──從自然書寫到生態批評:以書寫解放自然BOOK3》(新北市:夏日出版,2012年)。
    吳明益:《臺灣自然書寫的作家論1980-2002:以書寫解放自然BOOK2》(新北市:夏日出版,2012年)。
    吳明益:《臺灣現代自然書寫的探索1980-2002:以書寫解放自然BOOK1》(新北市:夏日出版,2012年)。
    余欣娟:《心遊萬仞:現代詩的觀看模式與空間》(臺北市:秀威經典,2019年7月)。
    宋田水:《「吾鄉印象」的鄉土美學──論吳晟》(臺北市:前衛出版社,1995年2月)。
    李癸雲:《結構與符號之間:臺灣現代女性詩作之意象研究》(臺北市:里仁,2008年3月)。
    李祥林:《神話.民俗.性別.美學:中國文化的多面考察與深層識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2月)。
    林明德編:《台灣現代詩經緯》(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林明德編:《鄉間子弟鄉間老──吳晟新詩評論》(臺中市:晨星出版,2008年2月)。
    林明德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硏究資料彙編.116,吳晟》(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2019年)。
    柯慶明、蕭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上冊)(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12月)。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市:明文出版社,1994年)。
    許俊雅撰述:《續修臺北縣志.卷九,藝文志.第三篇,文學》(臺北縣:臺北縣政府,2008年3月)。
    孫欽善譯注:《論語》(臺中市:暢談國際文化,2003年12月)。
    程俊英、蔣見元譯注:《詩經》(臺中市:暢談國際文化,2004年3月)。
    郁賢皓譯注:《新譯李白詩全集(上)》(臺北市:三民書局,2011年4月)。
    陸揚:《中西死亡美學》(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陳幸蕙:《悅讀余光中──散文卷》(臺北市:爾雅出版社,2008年7月)。
    陳政彥:《臺灣現代詩的現象學批評》(臺北市:萬卷樓圖書,2011年12月)。
    陳義芝:《風格的誕生──現代詩人專題論稿》(臺北市:允晨文化,2017年9月)。
    黃維樑編:《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臺北市:純文學出版社,1979年4月)。
    黃維樑編:《璀璨的五彩筆》(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4年10月)。
    黃維樑:《壯麗:余光中論》(香港:文思出版社,2014年8月)。
    黃應貴主編:《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09年)。
    黃涵穎編:《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市: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6月)。
    潘麗珠:《現代詩學》(臺北市:五南,2003年4月)。
    劉秀美、魏美玲、賴奇郁、蘇宇薇:《火光下的凝召──Sakizaya人的返家路》(花蓮市 : 花蓮縣花蓮市公所,2011年3月)。
    劉益州:《意識的表述:楊牧詩作中的生命時間意涵》(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13年1月)。
    鄭樹森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7月)。
    蕭蕭:《物質新詩學──新詩學三重奏之二》(臺北市:萬卷樓,2017年6月)。
    蕭蕭:《空間新詩學──新詩學三重奏之一》(臺北市:萬卷樓,2017年6月)。
    鍾怡雯編:《九十四年散文選》(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6年3月)。
    鍾玲編:《海洋與文藝──國議會議論文集》(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1999年9月)。
    簡政珍:《詩心與詩學》(臺北市:書林,1999年12月)。
    簡政珍:《放逐詩學:臺灣放逐文學初探》(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羅任玲:《台灣現代詩自然美學:以楊牧、鄭愁予、周夢蝶為中心》(臺北市:爾雅,2005年10月)。
    賴芳伶、須文蔚主編:《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市:花蓮縣立文化中心,2008年3月)。

    三、外文譯作(按字母順序)

    Carl G.Jung:《心理學與文學》(臺北市:久大印行,1990年)。
    Carl G.Jung著,孫明麗、石小竹譯:《轉化的象徵──精神分裂症的前兆分析》(北京:國際文化,2011年)。
    Carl G.Jung著,徐德琳譯:《原型與集體無意識》(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
    Carl G.Jung著,黎惟東譯:《自我的探索──人類及其象徵》(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2011年)。
    Edith Hamilton著、余淑慧譯:《希臘羅馬神話:永恆的諸神、英雄、愛情與冒險故事》(臺北市:漫遊者文化,2015年)。
    Gaston Bachelard著,顧嘉琛譯:《水與夢》(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
    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市:張老師文化,2003年)。
    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 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市:聯經,2006年)。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市:巨流出版,2004年)。
    Paul A. Bell等著,聶筱秋、胡中凡譯:《環境心理學》(臺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Paul Cloke、Philip Crang、Mark Goodwin編,王志弘等譯:《人文地理概論》(臺北市:巨流出版社,2006年)。
    René Wellek、Austin Warren著,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19年)。
    Robinson英譯,楚荷中譯:《赫拉克利特著作殘編》(新北市:華藝學術出版社,2015年)。
    Sarah Allan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市:群學出版社,2006年)。
    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7年)。
    Yi-Fu Tuan著,周尚意、張春梅譯:《逃避主義:逃避過程即是創造文化的過程》(臺北市:立緒出版社,2014年)。
    Yi-Fu Tuan著,趙世玲譯:《浪漫主義地理學:探尋崇高卓越的景觀》(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8年)。
    W.B. Yeats著,袁可嘉譯:《葉慈詩選》(長沙市: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年)。

    四、期刊論文(按照姓氏筆畫)

    古遠清:〈尋文化之根,找詩歌之魂──余光中的屈原情結〉,《尋根》,第2006卷,第2期,2006年4月10日。
    史言:〈「水」與「夢」的「禪語」:周夢蝶詩歌「水之動態」與「水之動力」的現象學研究〉,《臺灣詩學學刊》,第15號,第9卷,2010年7月。
    余欣娟:〈家國想像與自我定位──論尹玲詩的河流意象〉,《臺灣詩學學刊》,第27期,2016年5月。
    林明德:〈鄉間子弟鄉間老──論吳晟新詩的主題意識〉,《國文學誌》,第10期,2005年6月。
    吳明益:〈且讓我們蹚水過河:形構台灣河流書寫/文學的可能性〉,《東華人文學報》,第9期,2006年7月。
    曾珍珍:〈生態楊牧──析論生態意象在楊牧詩歌中的運用〉,《中外文學》,第31卷,第8期,2003年1月。
    孟樊:〈鄭愁予的海洋詩〉,《臺灣詩學學刊》,第22期,2013年11月。
    章綺霞:〈以書寫建構鄉土:濁水溪流域作家的鄉土書寫(1970─2000)〉,《修平人文學報》,第10期,2008年3月。
    陳瑞樺:〈以農之名:臺灣戰後農運的歷史考察〉,《文化研究》,第22期,2016年3月。
    陳靜芬:〈李商隱審美觀之形成及其理論初探〉,《明新學報》,第31期,2005年10月。
    楊昌國、晏杰雄:〈水的原型意義勾聯〉,《中南民族大學學報》,第26卷,第1期,2006年1月。
    劉正偉:〈試論余光中詩中的鄉愁〉,《聯大學報》,第9卷,第1期,2012年6月。
    蔡明諺:〈吾鄉印象與鄉土文學:論七○年代吳晟詩歌的形成與發展〉,《台灣文學研究》,第4期,2013年6月。
    凝凝:〈在時間裡自焚──論余光中「白玉苦瓜」〉,《中外文學》,第4卷,第6期,1975年11月。
    賴怡璇:〈記憶與認同:論當代臺灣散文中的河流書寫〉,《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23期,2017年9月。
    鄭禎玉:〈難民與詩聖──余光中筆下的杜甫〉,《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第23卷,2010年2月。

    五、學位論文(按照姓氏筆畫)

    王郭皇:《蘇軾詩詞水意象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專班碩士論文,2002年)。
    王韶君:《台灣海洋文學的發展與文化建構(1975~2004)》(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白曉儒:《《老子》中的水意象》(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吳韶純:《臺灣現代海洋文學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李友煌:《主體浮現:台灣現代海洋文學的發展》(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柯彥瑩:《現代詩中的海洋書寫──以後中生代詩人陳育虹、嚴忠政、凌性傑為討論中心》(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柯慧卿:《臺灣當代散文的河流書寫》(臺北市: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徐國峰:《先秦儒家水意象析論》(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張青紟:《台灣現代詩「鄉愁」意象研究──以余光中、席慕蓉容為例》(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16年)。
    張錦德:《臺灣海洋文學研究(1950-2010)》(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年)。
    莊斐雯:《《淮海詞》水意象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陳文彬:《從《吾鄉印象》到〈再見吾鄉〉──以台灣農村社會發展論吳晟詩寫作》(臺北市: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杏芬:《余光中海洋詩研究(1948-2008)》(基隆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陳美娟:《吳晟及其現代詩研究》(屏東縣: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7年)。
    温元凱:《臺灣「地誌詩」研究──以林亨泰、商禽和楊牧的作品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游幸惠:《《莊子》書中的水意象》(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黃昱升:《當代台灣生態詩》(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年)。
    黃筠茜:《《詩經》之水意象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溫菊英:《李白詩歌水意象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
    葉連鵬:《台灣當代海洋文學之研究》(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蔡宜芬:《鄭愁予及其海洋詩研究》(基隆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賴怡璇:《當代臺灣河流書寫之研究》(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現代文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7年)。
    六、網路資源
    曾珍珍:〈〈水之湄〉導讀〉,參考網址:http://yang-mu.blogspot.com/1970/08/blog-post.html,查看日期:2021年11月15日。
    須文蔚、謝旺霖:《楊牧的河流書寫》,參考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dHrgj7Buy4&t=481s,查看日期:2021年10月24日。
    須文蔚:〈帶著《楊牧詩選》遊花蓮──重返印象派台9線〉,參考網址: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259163,查看日期:2021年10月24日。
    謝旺霖:〈楊牧〈地震後八十一日在東勢〉賞讀〉,參考網址:https://www.trend.org/column/artical/78,查看日期:2021年10月24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