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婉茹
論文名稱: 消費者對動畫電影觀賞動機與觀賞行為之研究
指導教授: 王健華
Wang, Chien-Hw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2
中文關鍵詞: 動畫動畫電影人格特質觀賞動機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6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面對創意經濟時代的來臨,政府積極扶持文化創意產業、數位內容產業,動畫產業既是數位內容產業也是兩兆雙星產業,實為一個閃亮的明星產業。近年來,隨著「史瑞克」、「海底總動員」等動畫片大賣後,有更多的廠商也紛紛投入製作動畫電影。台灣的動畫產業已逐步轉型,也有能力自製動畫電影,但在票房及周邊收益上仍然不盡理想。本研究愈了解民眾對於動畫電影之觀賞動機和行為,期望藉由了解消費者對影片的選擇偏好,可以做為動畫製作人員於角色刻劃、故事情節安排及其他製作上的參考。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探究不同「人格特質」傾向與不同「人口統計變項」之消費者,對於動畫電影的「觀賞動機」與「觀賞行為」之差異。並以SPSS 13.0進行資料分析,利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分析及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等方法進行各項假設檢定,研究的結果如下:
    一、消費者人格特質以「友善性」傾向的人最多,其次依序為「嚴謹性」、「經驗開放性」及「外向性」人格特質,最少的是「神經質」類型的人格特質。
    二、不同「人格特質」對於動畫電影的「觀賞動機」有顯著相關。
    三、不同「年齡」、「職業」、「教育程度」與「月收入或零用錢」在動畫電影的「觀賞動機」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年齡」、「教育程度」與「月收入或零用錢」三個變項對於動畫電影的觀賞頻次有顯著性相關。
    五、消費者最常利用「有線或是無線電視台」來觀看動畫電影,最相信的動畫電影新資訊傳遞管道是「電視及電影院預告片」。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研究假設………………………………………..8 第三節、研究的重要性………………………………………………10 第四節、名詞釋義……………………………………………………12 第五節、研究範圍與限制……………………………………………13 第六節、研究架構……………………………………………………15 第二章、文獻探討………………………………………………………………16 第一節、動畫電影……………………………………………………16 第二節、人格特質……………………………………………………20 第三節、使用與滿足理論……………………………………………28 第三章、研究方法………………………………………………………………39 第一節、研究流程……………………………………………………39 第二節、研究工具……………………………………………………40 第三節、研究對象與預試……………………………………………47 第四節、資料分析方法………………………………………………53 第五節、信度與效度檢定……………………………………………55 第四章、研究結果與分析………………………………………………………61 第一節、樣本資料描述………………………………………………61 第二節、人格特質與觀賞動機之相關性分析………………………71 第三節、人口統計變項與觀賞動機之差異分析……………………74 第四節、人口統計變項與觀賞行為之相關分析……………………82 第五節、觀賞動機與觀賞行為之相關分析…………………………89 第六節、研究結果……………………………………………………91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96 第一節、研究結論與價值……………………………………………96 第二節、研究建議………………………………………………..…..99 參考文獻………………………………………………………………………..102 中文部份……………………………………………………………..102 英文部份…………………………………………………………..…106 網頁部份……………………………………………………………..110 附錄………………………………………………………………………….….112 一、預試問卷…………………………………………………………112 二、正式問卷…………………………………………………………118

    壹、中文部份
    王耀瑄(2004)。宮崎駿動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筱璇(2004)。台灣動畫產業競爭優勢之研究-以鑽石體系分析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君玲(2005)。動畫電影之價值認知結構研究。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芊雯(2005)。國小四年級運用動畫影片於視覺藝術教學行動研究-以「史瑞克」影片為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仕琦(2006)。全球動畫王國創意總部Pixar。商業周刊,958,84-91。
    王年燦、陳忠正(2007)。台灣動畫電影產業之國際競爭力研究初探。藝術論文集刊,8,25-50。
    古智勇(2003)。動畫網頁輔助學習數學幾何成效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角柱和角錐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李序僧(1968)。人格心理學。台灣省教育廳。
    李美枝(1985)。性別特質問卷的編製及男女大學生四種性別特質類型在成就動機、婚姻、事業及性態度上的比較。中華心理學刊,23(1),23-27。
    李克珍(1986)。大學生到電影院看電影的動機與行為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映(2000)。解讀迪士尼動畫電影中的社會意涵—以1989-1999年為例。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天軼(2005)。日本動畫產業的發展和國際化。銘傳日本語教育,8,146-161。

    李雅雯(2005)。老人人格特質、寂寞感與休閒行為及電視收視行為之關聯性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忻雅蕾(2005)。電視媒體運動觀賞者觀賞動機、人格特質與情感反應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皓政(2004)。量化研究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杜榮瑞(1978)。中國學生電影欣賞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品賢(2002)。日本動畫二、三事。數位視訊多媒體月刊,11,21-25。
    吳志敏(2001)。電腦動畫應用於國中代數概念教學之實驗研究。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佩芬(2002)。3D動畫中美式卡通角色運動視覺語言之時間元素建構-以分析「玩具總動員」動畫電影為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希平(1986)。電影欣賞行為之研究與分析。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思芸(1996)。漂浮在殘酷世界之外的夢幻烏托邦—迪士尼的童話精神。影響電影雜誌,76,138-139。
    周旭哲(1998)。共同基金經理人之個人屬性與多空市場型態對其人格特質與操作績效關係之調節效應。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周頡、梁朝雲、許明潔(2003)。從設計管理的角度來探討台灣動畫產業製作主管之決策考量。教學科技與媒體,63,65-78。
    周樹林(2006)。數位內容應用發展趨勢前瞻。經濟情勢暨評論,11,1-25。
    林東泰(2004)。大眾傳播理論。師大學苑。
    林巧芳(2002)。大班幼兒對動畫訊息的解讀-以「企鵝家族為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珮淳、陳啟耀(2003)。3D電腦動畫技術、視覺語言與特質之探討。藝術學報,72,45-53。
    林群偉、鍾世凱(2003)。3D動畫影片分鏡研究以神隱少女與史瑞克兩部動畫影片為例。藝術學報,73,99-114。
    林儒君(2004)。大學生人格特質與消費態度之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學報23(1),37-52。
    林珮淳、奚岳隆(2005)。從民族性探討日本與美國動畫風格之差異。藝術學報,76,74-85。
    茆家麒(2005)。3D動畫應用於軍事文宣創作之研究。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幼龍(1999)。民眾對台灣電影的評價與電影觀賞行為之關係研究。新聞學研究,60,39-92。
    郭李靖(2003)。人格特質與品牌個性對品牌偏好的影響。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孫立群(1999)。日本卡通對青少年消費文化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秀琪(1993)。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126-135。
    翁崇基、彭立州、王佳銘、王年粲(2004)。迪士尼動畫法則在3D電腦動畫的適用性。藝術論文集,2,82-96。
    陳耀竹、劉忠陽、黃柏鈞(2005)。台灣動畫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傳播管理學刊,6(2),139-158。
    陳柏拯(2005)。以符號學觀點分析動畫角色圖像的象徵性。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陳莉榛(1998)。藝術與人格特質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地區顯教古蹟寺廟為例。東南學報,21,201-218。
    陳莉榛(1999)。藝術欣賞與人格特質關係之研究-以台灣佛教造像為例。東南學報,22,102-121。

    陳玉滿(2004)。國小五年級學童對卡通動畫欣賞觀點之個案研究。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仲偉(2002)。文化產業全球化的發展模式-以日本度動畫產業為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珊(1997),動畫的源起與發展。動畫電影探索,台北:遠流,24-45。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
    黃俊明(2003)。美日動畫之視覺風格初探。商業設計學報,7,443-448。
    黃寶雲(2005)。3D電腦動畫電影-台灣進入國際數位內容產業的契機。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論文。
    黃亭郡(2006)。電腦動畫融入國小成語故事教學之研究。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游恆山、李素卿譯(2000)。心理學。台北:五南。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慧元(1998)。大眾傳播理論解讀。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428-540。
    曹勝雄(2001)。觀光行銷學。台北:揚智文化。
    萬家春(2000)。推展人格教育的學校經營-以認定同體為核心。佰楓圖書出版。
    蔣安國、詹蕙萍(2005)。動畫產業發展之主要關鍵因素之研究。傳播管理學刊,6(1),99-124。
    楊永青(2004)。從涉入程度探討北市青少年動畫電影消費文化與消費行
    為。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博智(2006)。全球化下台灣動畫產業的發展與轉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偉洪(1988)。國內英文報紙讀者閱讀動機、行為及滿意度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翰林(2001)。大眾傳播理論 Q & A。台北:風雲論壇。

    鄭貞銘、賴國洲、許佳正、鄧萬成(1989)。傳播媒介與社會(上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63-73。
    趙世範(2002)。立體電腦動畫技術在教學上之應用-以高職圖學課程為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蔡琰、贓國仁(2003)。老人觀眾與電視劇:從老人之定義到人格心理學對閱聽人研究的啟示。中華傳播學刊,3,197-235。
    蔡銘城(2004)。高雄市公立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心理需求與網路活動類型之研 究。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蔡順傑(2006)。漢聲廣播電台閱聽人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艾蕾(2007)。蘋果日報讀者閱報動機與人格特質之研究。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銘鈞(1997)。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
    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研所論文。
    羅美玲(1999)。電子報讀者動機之分析。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鐘世凱(2005)。傳統卡通動畫準則在3D電腦角色動畫中的應用。藝術學報,76,143-156。
    經濟部工業局(2002)。2002數位內容產業白皮書。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經濟部工業局(2005)。2005數位內容產業白皮書。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經濟部工業局(2006)。2006數位內容產業白皮書。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貳、英文部份
    Allport,G.W. (1961).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Austin, Bruce A. (1984).Motivation for Movie Attendance. Communication Quarterly,34(2),115-126.

    Austin, Bruce A. (1989).Immediate Seating: A Look at Movie Audience. 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antz, C.R. (1982).Exploring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 Comparison of Reported Uses of Television and Reported Uses of Favorite Program Typ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9,452-479.
    Costa, P.T. & McCrae, R.R.(1990).Reinterpreting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57,17-40.
    Costa, P. T. & McCrae, R.R.(1992).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NEO-PI-R) and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 (NEO-FFI) professional manual.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Inc.
    D’Astous, A., Maltais, J., & Roberge, C. (1990).Compulsive Buying Tendencies of Adolescent Consumer.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17,306-312.
    Finn, S. (1997).Origins of Media Exposure:Linking Personality Traits to TV,Radio,Print,and Film Use. Communication Research,24(5),507-529.
    Guielford, J.P. (1965).Fundamental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New York,McGraw Hill.
    Galton, F. (1884). Measurement of Character. Fortnightly Review,36,179~185.
    Goldberg, L. R. (1990). An Alternativ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 The Big Five Fact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9,1216~1229.
    Gallos, J. V. (1993).Teaching about reforming with films and videos.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17, 127-132.
    Harrington, K. V. & Griffin, R. W. (1990). Ripley, Burke, German, and Friends: Using the film "Aliens" to teach leadership and power. Th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eaching Review, 14, 79-86.
    Howkins, J Y. (2001). The Creative Economy. New York: The Penguin Press.
    Joseph, E. Champoux (2000). Animated Films as a Teaching Resour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5:78–99.
    Katz, E. Gurevitch, H and Hass, H.(1973).On the Use of the Mass Media for ImportantThing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38,164-181.
    Katz, E., Blumer, J. G. & Gurevitch, M. (1974),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individual. In Blumer, J. G. & Katz, E. (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Sage:19-34.
    Kerlow, Isaac Victor (1996).The art of 3D computer animation and imaging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Lasseter, J. (1987).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animation applied to 3D computer animation. ACM SIGGRAPH Computer Graphics, 21(4), 35-44.
    McQuail, D., J. G. Blumer and J. R. Brown (1972).The Televisions Audience: A Revised Perspective. in Daniel Mcqunail (ed.)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 New York:Penguin Books, Ltd.,135-165.
    McQuail, D. & Gurvitch, M(1974).Explanining Audience Behavior: Three ApproachesConsidered. In J. G. Blumler & E. Katz (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McLeod, J.M., and L. B. Becker (1981).The Use and Gratification Approach. In D. D.
    Nimmo and K. R. Sanders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Beverly Hills, CA.: Sage: 67-99.
    McQuail, D. & Windahl, S. (1993).Communication Models. London: Longman.
    McQuail, D. (1994).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Mizerski, R.(1995).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toon Trade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Attitude Toward Product Category in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Marketing,59,58-70.
    Neeley, S.M. & Schumann, D.W.(2004).Using Animated Spokes-Characters in Advertising to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Advertising,33(3),7-23.
    Norman, W.T. (1963).Toward an adequate taxonomy of personality attribute indicated factor structure in peer nomination personality rating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6,574-583.
    Oliver, M.B. & Green, S. (2002).Development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Responses to Animated Entertainment. Sex Roles,45(1/2),67-88.
    Palmgreen, P., L. A. Wenner & K. E. Rosengren (1985).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The Past Ten Years. In K. E. Rosengren, L . A. Wenner, & P. Palmgreen (eds.), Media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Current Perspeotives. Beverly Hills, CA: Sage: 11-37.
    Pervin, L. A. (1993).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 John Wily & Sons.
    Rosengren, K.E.(1974).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 Paradigm Outlined. In J. G. Blumler& E. Katz. (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269-286.
    Rosengren, K.E. (1985).Communication Research: On Paradigm or Four? In E.M.
    Rogers and F. Balle (eds.), The Media Revolution in America and in western Europe:236-266.
    Rubin, A.M. (1988). Uses and Gratification and Media Effects Research. In J. Bryant & D.Zillmann (eds.) Perspective on Media Effects.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ates: 281-302.
    Rubin, A.M.(1994).Media Uses and Effects: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 In J.Bryant 7 D. Zillmann (Eds.)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417-436.
    Ross, J. (1996).Scorcese's The Age of Innocence: An escalation 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0, 276-285.
    Ruggiero, T.E.(2000).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roy in the 21st Century. 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3(1): 3-37.
    Sheizaf, R.(1986), The 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a computer-driven mass medium. Computer and the Social Sciences,2(3),123-136.
    Taylor, R. (1996).The encyclopedia of animation techniques. Philadelphia, PA:Running Press Book Publishers.
    Thomas, E. (2000).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in the 21st Century. 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3 (1), 3-37.
    Udo, K. Regina, F. Svenja, H. (2003). Flow experience and positive affect during hypermedia learning.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4 (3), 309–327.
    Wenner, L.A. (1982),Gratifications sought and obtained in program dependency: A
    study of network evening news programs and 60 minut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9,539-560.
    Windahl, S. (1981),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t the crossroads. In Wilhoit, C. G. and
    Bock, H. D. (eds.),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Beverly Hills, CA:
    Sage.
    Windahl, S. (1981).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t the Crossroads. In C. G. Wilhoit and H.deBock (eds.)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Beverly Hills, CA: Sage: 2,174-185.
    參、網頁部份
    葉永泰、姜貫中(2005)。美日韓台動畫電影市場分析。上網日期:2007/08/13。網址:http://mic.iii.org.tw/intelligence/reports/pop_Docfull_review.asp?func=&sesd=1001444490
    黃韻竹(2005)。DreamWorks動畫事業經營模式與關鍵成功因素分析。
    上網日期:2007/08/13。網址:http://mic.iii.org.tw/intelligence/reports/pop_Docfull_review.asp?func=&sesd=1001444490
    邱莉玲(2007)。尋找台灣動畫片的起點。上網日期:2007/09/26。網址:http://www.i-tiffany.com/cgi-bin/info/info.cgi?mode=cat&id=32
    開眼電影網(2007)。台北市票房統計。上網日期:2007/09/12。網址: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BoxOffice&film_id=fmtw22345671&bo_code=taipeidays&more=Y
    維基百科(2007)。上網日期:2007/09/12。網址: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A%87%E5%A0%B4%E7%89%88&variant=zh-tw
    國家電影資料館(2007)。上網日期:2007/08/03。
    網址:http://www.ctfa.org.tw/print.htm
    Heidy, M. & Barbara, H. (2004). Toward Cross-Cultural Believability in Character Design. 上網日期:2007/10/09。
    網址:http://www.stanford.edu/~kiky/CrossCultBelievability0304.pdf
    Frasier, A. N. (2007) A Clash of Cultures: Cultural Differences Within America and Japanaese Animation. 上網日期:2007/10/08。
    網址:http://dspace.uta.edu/bitstream/10106/15/1/umi-uta-1724.pdf
    Kimberly, N. (2007) Using Group Dynamics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o Form Learning Groups in High School Multimedia Courses. 上網日期:2007/10/09。網址:http://etd.lsu.edu/docs/available/etd-04022007-16100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