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對潘耒《類音》作文獻分析,並與中古音及吳江方言做音韻對當的比較,希望能夠藉此了解潘耒著述《類音》的學術與語言背景,並進一步探討清初吳江方言的音韻現象及歷史演變的過程。
本文主要的意見,在原典分析方面:
一 《類音》成書的時間,當在康熙四十五至五十一年(西元1706-1712)之間。
二 《類音》的版本,至少有「無〈序〉無〈行狀〉」及「有〈序〉有〈行狀〉」二本,另外可能還有「有〈序〉無〈行狀〉」的本子。而前二者的差異除了〈序〉及〈行狀〉外,其餘的刻版都是相同的。
三 《類音》的目的之一,是要整合古代的聲韻學。
(一) 在形式上,《類音》包含了聲韻學理論、韻圖、韻書三部分,這是古人聲韻學著作的三個類型。
(二) 在內容上,《類音》整合了古代的聲韻學。
1 《類音》三個層次的韻母系統,是分別配合《皇極經世》、《洪武正韻》、《廣韻》三書的韻母數目。
2 潘耒的「全分四呼」應是對中古「開合四等」的修正。
3 潘耒的「平聲轉入」應是對「司馬溫公《切韻》」的整理與修正。
四 對《類音》的術語,本文有以下的理解:
(一) 潘耒「陰陽」、「輕重」、「清濁」有兩種用法,一種用於南北不同音系的比較,一種用於同一個音系的比較。至於「陰陽」的內涵,本文由另一個角度證明《類音》的「陰陽」其實是指聲調的差異。
(二) 潘耒「全分」只是指主要元音的開合度而言,並非如前人所主張的有圓展、前後、高低之分。
五 《類音.韻譜》的舊切及舊韻小韻,是以《廣韻》為主,《五音集韻》為輔。
在音韻系統方面:
一 就聲母而言:
(一) 《類音》所反映的吳語與中古四十一聲類的關係為:非敷不分、奉微不分、泥娘不分且細音與疑母的細音合流、部分疑母併入喻母、知二與莊系合流、知三與照系合流、精莊不分而莊照有別、從邪不分、神禪不分、日禪不分、匣喻為不分。
(二) 照系字讀舌尖後音(捲舌音)。
(三) 當時的吳江方言有二十八個聲母。
二 就韻母而言:
(一) 《類音》所反映的吳語與中古的關係為:江宕合流、止開三蟹開三四合流、蟹合一與止合三蟹合三四合流、遇果合流、臻梗曾深合流、山咸合流、山咸二等與一三四等有別、假攝讀如果攝舊音、宕開三與宕開一合一三有別、覃談有別。
(二) 吳語舌尖圓唇元音已出現。
(三) 就《類音》而言,清初吳江的韻母當有十三類,而入聲則當有六類。
(四) 《類音》中反映的重韻有三:「魚虞有別」、「祭廢有別」、「覃談有別」。其中「魚虞有別」屬於文獻現象;「覃談有別」反映吳語實際的現象。
三 就聲調而言:
(一) 中古全清次清聲母的聲調已有區別。
以上與前人的看法相同。
一 原典
潘耒《類音》八卷 康熙刻本 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 臺大 臺師大
1995,《續修四庫全書》冊258經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冊218,臺南縣:莊嚴出版社
潘耒《遂初堂文集》 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冊249-250,臺南縣:莊嚴出版社
潘耒《遂初堂易論》
嚴靈峰 編,1976,《無求備齋易經集成》冊118,臺北市:成文出版社
二、古籍
《四聲等子》
1996,《等韻五種》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永瑢 紀昀《欽定四庫全書總目》
1983,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全五冊) 據武英殿本影印
丁度 等編《集韻》
1986, (二冊),臺北市:學海出版社 據上海圖書館藏述古堂影宋鈔本影印
1968,《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上中下三冊,附考正),臺北市:商務印書館
王驥德《曲律》
1982,《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四冊,北京市:中國戲劇出版社
司馬光?《切韻》
程繼善《嘯餘譜》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冊425,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司馬光?《切韻指掌圖》
1996,《等韻五種》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1981,《四部叢刊廣編》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吳澄《吳文正文集》《四庫全書》冊1197集部
1986,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吳澄《易纂言外翼》《四庫全書》冊22經部
1986,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李光地《榕村全集》
1972,《榕村全集》冊一至四,臺北市:文友書局
李光地《榕村語錄》
陳祖武 點校,1995,北京市:中華書局(與《續榕村語錄》合為上、下二冊)
李登《書文音義便考私編》
1995,《續修四庫全書》冊251經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沈寵綏《索弦辨訛》
1982,《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五冊,北京市:中國戲劇出版社
沈寵綏《度曲須知》
1982,《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五冊,北京市:中國戲劇出版社
阮元《疇人傳》
阮亨《文選樓叢書》
《百部叢書集成》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周中孚《鄭堂讀書記》
1993,北京市:中華書局
周德清《中原音韻》
1977,《校訂補正中原音韻作詞起例》臺北市,學海書局
1979,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據鐵琴銅劍樓藏元刊本影印
邵雍《皇極經世》
1985,《正統道藏》冊38-39,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
張之洞 著;范希曾 補正《書目答問補正》
1977,臺北市:新興書局
張位《問奇集》(二冊)
陳繼儒《寶顏堂秘笈》第九函
《百部叢書集成》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後光極 重訂 清.翰雲樓鈔本 國家圖書館
盛楓《嘉禾徵獻錄》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冊125,臺南縣:莊嚴出版社
陳逢年 等重修;林尹 校訂,1993,《新校正切宋本廣韻》
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陳藎謨 撰;吳任臣 補輯《元音統韻》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冊215-216,臺南縣:莊嚴出版社
陳藎謨《皇極韻圖》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冊214,臺南縣:莊嚴出版社
陳藎謨《庵槧》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冊59,臺南縣:莊嚴出版社
馮夢龍 著;顧頡剛 點校《山歌》
黃公紹 編輯;熊忠 舉要《古今韻會舉要》
1990,日本京都市:中文出版社 據光緒九年十月淮南書局重刊本影印
熊朋來《經說》《四庫全書》經部冊184
1986,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趙宧光《說文長箋》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冊195-196,臺南縣:莊嚴出版社
趙宧光《悉曇經傳》
饒宗頤,1999,《悉曇經傳─趙宧光及其“悉曇經傳”》
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劉安 撰;何寧 集釋,1998,《淮南子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
劉鑑《經史正音切韻指南》
1996,《等韻五種》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樂韶鳳 等奉敕撰《洪武正韻》《四庫全書》經部冊239
1986,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錢儀吉 纂錄《碑傳集》
周駿富,1985,《清代傳記叢刊》冊106-114,臺北市:明文書局
謝啟昆《小學考》
1974,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影印光緒十四年杭州書局刻本
韓道昭 著;甯忌浮 校訂,1992,《校訂五音集韻》
北京市:中華書局 底本為《大明成化庚寅重刊改併五音集韻》
顏之推 撰;王利器 集解,1993,《顏氏家訓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
蘭茂《韻略易通》
1995,《罕見韻書叢編》(上下冊)上冊,香港:長城文化出版公司
三、專著
1984,《東北師範大學圖書館藏古籍善本書目解題》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圖書館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1998,《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集部(全三冊)
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壽明 選注,1986,《歷代漢語音韻學文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向惠芳,1998.6,《潘耒類音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朴現圭 朴貞玉,1986,《廣韻版本考》臺北市:學海出版社
李存智,1991,《韻鏡集證及研究》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李新魁,1983,《中原音韻音系研究》河南省:中州書畫社
李新魁,1983,《漢語等韻學》北京市:中華書局
耿振生,1992,《明清等韻學通論》北京市:語文出版社
袁家驊 等著,1989,《漢語方言概要》第二版,北京市:文字改革出版社
國立中央圖書館 編,1980,《臺灣公藏普通本線裝書目人名索引》
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
甯繼福(甯忌浮),1985,《中原音韻表稿》吉林省:吉林文史出版社
董樹人,1994,《語言學論文索引(1992)》北京市: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趙元任,1928,《現代吳語之研究》《清華學校研究院叢書》第四種,北京市
1968,臺北縣:大華印書館
趙蔭棠《等韻源流》
1985,再版,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
周駿富,1985,《清代傳記叢刊》冊20,臺北市:明文書局
錢乃榮,1992,《當代吳語研究》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應裕康,1972.6,《清代韻圖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72,臺北市:弘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謝國平,1985,《語言學概論》臺北市:三民書局
1994,七版
羅燦裕,1997.5,《類音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權淑榮,1999,《書文音義便考私編音系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Labbe P.-J. Rousselot. 1924-1925.
Principes de Phonetique Experimentale. Tome 1-2.
Paris : H. Didier
四、單篇論文
丁邦新,1978,〈問奇集所記之明代方音〉
收於《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第二輯〈人文社會科學〉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頁577-592
丁邦新,1984,〈吳語聲調之研究〉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五本第四分,頁755-788,臺北市
王力,1935,〈類音研究〉《清華學報》第十卷第三期
1991,《王力文集》第十八卷,頁339-384,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
石鋒,1992,〈吳江方言聲調格局的分析〉《方言》1992:3,頁189-194
石鋒,1998,〈送氣聲母對於聲調的影響〉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26.1:126-145
(Feng Shi. 1998. The Influence of Aspiration on Tones.)
向惠芳,1999.5,〈潘耒《類音》反切的局限及影響〉
第六屆國際暨第十七屆中華民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朱芳圃,1929.2.22.〈潘耒音論〉
1929.3.6.《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週刊》第六集第七十一期
臺灣省:文海出版社影印,全六冊,第四冊,頁2879-2889
何大安,1989,〈送氣分調及相關問題〉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本第四分,頁765-778,臺北市
忌浮(甯忌浮),1964,〈中原音韻二十五聲母集說〉
1964.10,《中國語文》1964:5,總132,頁337-359,北京市
李行杰,1992,〈《類音》讀後──《等韻學講話》續貂〉
《青島師專學報》1992:2,頁24-30
收於1994,《語苑新論》,頁404-415,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榮〈皇極經世十聲十二音解〉
收於李榮《切韻音系》附錄三,頁42-44(165-173)
附於姜寅清(姜亮夫)《瀛涯敦煌韻輯》
1972,臺北市:鼎文書局
張拱貴,1980,〈關於吳江方言的聲調〉
《南京師院學報》(社科版)1980:2,總26,頁105-106
張拱貴,1981,〈再談吳江方言的聲調〉
《南京師院學報》(社科版)1981:1,總29,頁68-69
張拱貴 劉丹青,1983,〈吳江方言聲調初步調查〉
《南京師院學報》(社科版)1983:3,總39,頁36-40
張琨,1985,〈論吳語方言〉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六本第二分,頁215-260,臺北市
許寶華 湯珍珠 游汝杰,1987
〈上海市與江蘇省浙江省交界地區方音的內部差異〉
收於《語言研究集刊》一,江蘇省,復旦大學出版社
麥耘,1991,〈《中原音韻》的舌尖後音聲母補證〉
收於《中原音韻新論》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頁145-155
葉祥苓,1956a,〈吳江方言研究〉
收於1958(a),《方言與普通話集刊》第五本,北京市:文字改革出版社,頁1-8
葉祥苓,1956b,〈吳江方言的聲調〉
收於1958(b),《方言與普通話集刊》第五本,北京市:文字改革出版社,頁8-11
葉祥苓,1979a,〈類音五十母考釋〉(上)《南京師院學報》1979:2,頁82-87
《語言文字學》(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79:6,頁6-9
葉祥苓,1979b,〈類音五十母考釋〉(下) 《南京師院學報》1979:3,頁80-86
《語言文字學》(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79:10,頁3-9
葉祥苓,1980,〈關於吳江聲調的兩點說明〉
《南京師院學報》(社科版)1980:2,總26,頁106
葉祥苓,1983,〈吳江方言聲調再調查〉《方言》1983:1,頁32-35
趙蔭棠,1936.11.5-1937.2.4.,〈明清等韻之存濁系統〉
《益世報》〈讀書週刊〉天津市 中研院近史所郭廷以圖書館藏微捲
劉文錦,1930,〈類音跋〉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四分,頁427-430,北京市
龍庄偉,1991,〈說“嘴有主”兼論莊組章組聲母的擬音〉
收於《中原音韻新論》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頁112-122
羅常培,1931,〈敦煌寫本守溫韻學殘卷跋〉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本第三分,頁251-261
1972,臺北市:維新書局 重印 頁260-261
Zhongwei Shen. 1994. The tones in the Wujiang dialect.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2.2:278-315.
(沈鍾偉,1994,〈吳江方言的聲調〉《中國語言學報》22:2,頁278-315,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