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岳儒
論文名稱: 潘耒類音與吳江方言的比較研究
指導教授: 吳聖雄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9
中文關鍵詞: 潘耒類音吳江方言吳語聲韻學等韻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0下載:4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對潘耒《類音》作文獻分析,並與中古音及吳江方言做音韻對當的比較,希望能夠藉此了解潘耒著述《類音》的學術與語言背景,並進一步探討清初吳江方言的音韻現象及歷史演變的過程。
    本文主要的意見,在原典分析方面:
    一 《類音》成書的時間,當在康熙四十五至五十一年(西元1706-1712)之間。
    二 《類音》的版本,至少有「無〈序〉無〈行狀〉」及「有〈序〉有〈行狀〉」二本,另外可能還有「有〈序〉無〈行狀〉」的本子。而前二者的差異除了〈序〉及〈行狀〉外,其餘的刻版都是相同的。
    三 《類音》的目的之一,是要整合古代的聲韻學。
    (一) 在形式上,《類音》包含了聲韻學理論、韻圖、韻書三部分,這是古人聲韻學著作的三個類型。
    (二) 在內容上,《類音》整合了古代的聲韻學。
    1 《類音》三個層次的韻母系統,是分別配合《皇極經世》、《洪武正韻》、《廣韻》三書的韻母數目。
    2 潘耒的「全分四呼」應是對中古「開合四等」的修正。
    3 潘耒的「平聲轉入」應是對「司馬溫公《切韻》」的整理與修正。
    四 對《類音》的術語,本文有以下的理解:
    (一) 潘耒「陰陽」、「輕重」、「清濁」有兩種用法,一種用於南北不同音系的比較,一種用於同一個音系的比較。至於「陰陽」的內涵,本文由另一個角度證明《類音》的「陰陽」其實是指聲調的差異。
    (二) 潘耒「全分」只是指主要元音的開合度而言,並非如前人所主張的有圓展、前後、高低之分。
    五 《類音.韻譜》的舊切及舊韻小韻,是以《廣韻》為主,《五音集韻》為輔。
    在音韻系統方面:
    一 就聲母而言:
    (一) 《類音》所反映的吳語與中古四十一聲類的關係為:非敷不分、奉微不分、泥娘不分且細音與疑母的細音合流、部分疑母併入喻母、知二與莊系合流、知三與照系合流、精莊不分而莊照有別、從邪不分、神禪不分、日禪不分、匣喻為不分。
    (二) 照系字讀舌尖後音(捲舌音)。
    (三) 當時的吳江方言有二十八個聲母。
    二 就韻母而言:
    (一) 《類音》所反映的吳語與中古的關係為:江宕合流、止開三蟹開三四合流、蟹合一與止合三蟹合三四合流、遇果合流、臻梗曾深合流、山咸合流、山咸二等與一三四等有別、假攝讀如果攝舊音、宕開三與宕開一合一三有別、覃談有別。
    (二) 吳語舌尖圓唇元音已出現。
    (三) 就《類音》而言,清初吳江的韻母當有十三類,而入聲則當有六類。
    (四) 《類音》中反映的重韻有三:「魚虞有別」、「祭廢有別」、「覃談有別」。其中「魚虞有別」屬於文獻現象;「覃談有別」反映吳語實際的現象。
    三 就聲調而言:
    (一) 中古全清次清聲母的聲調已有區別。
    以上與前人的看法相同。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 3 一、研究《類音》的重要著作 3 (一)李光地《榕村語錄》(1729) 3 (二)《四庫全書總目》(1759) 3 (三)朱芳圃〈潘耒音論〉(1929) 4 (四)劉文錦〈類音跋〉(1930) 5 (五)王力〈類音研究〉(1935) 6 (六)趙蔭棠〈明清等韻之存濁系統〉(1937) 8 (七)葉祥苓〈類音五十母考釋〉(1978) 9 (八)李行杰〈《類音》讀後──《等韻學講話》續貂〉(1992) 10 (九)羅燦裕《類音研究》(1997) 11 (十)向惠芳《潘耒類音研究》(1998) 12 (十一)向惠芳〈潘耒《類音》反切的局限及影響〉(1999) 12 二、前人研究的目的與類型 13 (一)對中國聲韻學理論與聲韻學史的了解 13 (二)對中國音韻史及音韻演變的了解 13 三、前人研究的方法與材料 14 (一)材料 14 (二)方法 16 四、前人研究的檢討 17 第二章 原典分析 19 第一節 類音的成書時間與版本 19 一、《類音》的成書時間 19 二、《類音》的版本 21 第二節 類音音韻架構 23 一、五十母 23 二、二十四類 24 第三節 邵雍對類音的影響 27 一、「地和之音」與《類音》 28 二、「天唱之聲」與《類音》 32 第四節 類音中提及之《等韻》 35 第五節 類音韻譜的來源 39 一、由今音新增者 40 二、源自《廣韻》 45 三、源自《五音集韻》 48 (一)《類音》中之「《集韻》」乃指《五音集韻》 48 (二)潘耒所據之《五音集韻》乃無入聲之殘本 50 第六節 類音術語的解釋 53 一、清濁;陰陽;輕重 53 (一)輕重 53 (二)陰陽 54 (三)清濁 60 二、全分 62 小結 63 第三章 中古音與現代吳江方言的關係 65 第一節 吳江方言聲母的現象 67 一、吳江方言聲母的音韻架構 67 (一)發音部位 67 (二)發音方法 69 二、吳江方言聲母與中古聲紐的比較 70 (一)精知照莊與韻母的結合關係不同 70 (二)知精莊照濁聲母 72 (三)見系顎化 72 (四)微日二母的異讀 73 (五)疑母四讀 75 (六)泥娘日疑分合 77 (七)匣喻為合流 81 (八)非敷合流 82 (九)曉母顎化 83 三、各類聲母與韻母的關係 84 (一)中古一四等韻聲母與韻母的關係 85 (二)中古二三等韻聲母與韻母的關係 85 (三)非系字與韻母的關係 88 第二節 吳江方言韻母的現象 91 一、吳江方言韻母的音韻架構 91 (一)韻母結構 91 (二)互補分布 93 二、吳江方言韻母與中古韻部的比較 102 (一)開合等第演變的趨向 102 (二)各攝的分合 106 1.陰聲韻 106 (1)止蟹 106 (2)遇果假 107 (3)流攝 109 (4)效攝 109 2.陽聲韻 109 (1)山咸 109 (2)江宕(梗開二) 110 (3)梗 111 (4)臻深曾 111 (5)通 111 3.入聲韻 112 (1)通 112 (2)江宕(梗開二) 112 (3)臻深曾梗山咸 113 第三節 吳江方言聲調的現象 119 一、前人研究成果 119 (一)平面記錄 119 (二)「次清」(送氣)聲母對聲調的影響 120 (三)歷史現象 120 二、吳江方言聲調與中古聲調的比較 121 第四章 類音與中古音及現代方言的關係 125 第一節 類音所反映的聲母現象 125 一、現代方言與《類音》五十母的關係 125 (一)現代吳江盛澤話與《類音》五十母的關係 125 (二)現代普通話與《類音》五十母的關係 126 二、《類音》五十母所反映聲母的語音現象 127 (一)知照莊精的關係 128 (二)從邪不分 138 (三)神禪不分 139 (四)禪日不分 140 (五)奉微不分 140 (六)部分疑母與喻匣合流 141 (七)疑泥齊齒撮口合流 141 (八)非系字與配合韻母的關係 142 第二節 類音所反映的韻母現象 145 一、《類音》四呼與中古開合等第 153 二、《類音》二十四類與吳江方言的關係 161 (一)止開三與蟹開三四的合流 161 (二)止合三與蟹合一三四合流 161 (三)遇攝的演化 163 (四)果假的演化 165 (五)假蟹的關係 166 (六)流攝的分合 166 (七)效攝的分合 167 (八)臻深梗曾的合流 168 (九)山咸的演化 170 (十)通攝的演化 170 (十一)江宕的演化 171 (十二)陽聲韻韻尾的現象 172 (十三)入聲的演化 172 第三節 類音所反映的聲調現象 179 一、上聲歸去的問題 179 二、次清分調的問題 179 第五章 結論 181 第一節 音韻演變的現象 181 一、聲母 181 (一)清初吳江方言聲母的構擬 181 (二)歷史演變的過程 182 二、韻母 183 (一)《類音》二十四類與清初吳江方言 183 (二)擬測的解釋 186 (三)中古陽聲韻韻母的對立 187 第二節 類音音系的構擬 189 一、五十母 189 二、二十四類 190 參考書目 193 附錄一:吳江盛澤同音字表 199 附錄二:本書所使用的國際音標 215

    一 原典
    潘耒《類音》八卷 康熙刻本 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 臺大 臺師大
    1995,《續修四庫全書》冊258經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冊218,臺南縣:莊嚴出版社
    潘耒《遂初堂文集》 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冊249-250,臺南縣:莊嚴出版社
    潘耒《遂初堂易論》
    嚴靈峰 編,1976,《無求備齋易經集成》冊118,臺北市:成文出版社
    二、古籍
    《四聲等子》
    1996,《等韻五種》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永瑢 紀昀《欽定四庫全書總目》
    1983,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全五冊) 據武英殿本影印
    丁度 等編《集韻》
    1986, (二冊),臺北市:學海出版社 據上海圖書館藏述古堂影宋鈔本影印
    1968,《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上中下三冊,附考正),臺北市:商務印書館
    王驥德《曲律》
    1982,《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四冊,北京市:中國戲劇出版社
    司馬光?《切韻》
    程繼善《嘯餘譜》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冊425,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司馬光?《切韻指掌圖》
    1996,《等韻五種》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1981,《四部叢刊廣編》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吳澄《吳文正文集》《四庫全書》冊1197集部
    1986,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吳澄《易纂言外翼》《四庫全書》冊22經部
    1986,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李光地《榕村全集》
    1972,《榕村全集》冊一至四,臺北市:文友書局
    李光地《榕村語錄》
    陳祖武 點校,1995,北京市:中華書局(與《續榕村語錄》合為上、下二冊)
    李登《書文音義便考私編》
    1995,《續修四庫全書》冊251經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沈寵綏《索弦辨訛》
    1982,《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五冊,北京市:中國戲劇出版社
    沈寵綏《度曲須知》
    1982,《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五冊,北京市:中國戲劇出版社
    阮元《疇人傳》
    阮亨《文選樓叢書》
    《百部叢書集成》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周中孚《鄭堂讀書記》
    1993,北京市:中華書局
    周德清《中原音韻》
    1977,《校訂補正中原音韻作詞起例》臺北市,學海書局
    1979,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據鐵琴銅劍樓藏元刊本影印
    邵雍《皇極經世》
    1985,《正統道藏》冊38-39,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
    張之洞 著;范希曾 補正《書目答問補正》
    1977,臺北市:新興書局
    張位《問奇集》(二冊)
    陳繼儒《寶顏堂秘笈》第九函
    《百部叢書集成》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後光極 重訂 清.翰雲樓鈔本 國家圖書館
    盛楓《嘉禾徵獻錄》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冊125,臺南縣:莊嚴出版社
    陳逢年 等重修;林尹 校訂,1993,《新校正切宋本廣韻》
    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陳藎謨 撰;吳任臣 補輯《元音統韻》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冊215-216,臺南縣:莊嚴出版社
    陳藎謨《皇極韻圖》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冊214,臺南縣:莊嚴出版社
    陳藎謨《庵槧》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冊59,臺南縣:莊嚴出版社
    馮夢龍 著;顧頡剛 點校《山歌》
    黃公紹 編輯;熊忠 舉要《古今韻會舉要》
    1990,日本京都市:中文出版社 據光緒九年十月淮南書局重刊本影印
    熊朋來《經說》《四庫全書》經部冊184
    1986,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趙宧光《說文長箋》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冊195-196,臺南縣:莊嚴出版社
    趙宧光《悉曇經傳》
    饒宗頤,1999,《悉曇經傳─趙宧光及其“悉曇經傳”》
    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劉安 撰;何寧 集釋,1998,《淮南子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
    劉鑑《經史正音切韻指南》
    1996,《等韻五種》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樂韶鳳 等奉敕撰《洪武正韻》《四庫全書》經部冊239
    1986,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錢儀吉 纂錄《碑傳集》
    周駿富,1985,《清代傳記叢刊》冊106-114,臺北市:明文書局
    謝啟昆《小學考》
    1974,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影印光緒十四年杭州書局刻本
    韓道昭 著;甯忌浮 校訂,1992,《校訂五音集韻》
    北京市:中華書局 底本為《大明成化庚寅重刊改併五音集韻》
    顏之推 撰;王利器 集解,1993,《顏氏家訓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
    蘭茂《韻略易通》
    1995,《罕見韻書叢編》(上下冊)上冊,香港:長城文化出版公司
    三、專著
    1984,《東北師範大學圖書館藏古籍善本書目解題》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圖書館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1998,《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集部(全三冊)
    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壽明 選注,1986,《歷代漢語音韻學文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向惠芳,1998.6,《潘耒類音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朴現圭 朴貞玉,1986,《廣韻版本考》臺北市:學海出版社
    李存智,1991,《韻鏡集證及研究》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李新魁,1983,《中原音韻音系研究》河南省:中州書畫社
    李新魁,1983,《漢語等韻學》北京市:中華書局
    耿振生,1992,《明清等韻學通論》北京市:語文出版社
    袁家驊 等著,1989,《漢語方言概要》第二版,北京市:文字改革出版社
    國立中央圖書館 編,1980,《臺灣公藏普通本線裝書目人名索引》
    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
    甯繼福(甯忌浮),1985,《中原音韻表稿》吉林省:吉林文史出版社
    董樹人,1994,《語言學論文索引(1992)》北京市: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趙元任,1928,《現代吳語之研究》《清華學校研究院叢書》第四種,北京市
    1968,臺北縣:大華印書館
    趙蔭棠《等韻源流》
    1985,再版,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
    周駿富,1985,《清代傳記叢刊》冊20,臺北市:明文書局
    錢乃榮,1992,《當代吳語研究》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應裕康,1972.6,《清代韻圖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72,臺北市:弘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謝國平,1985,《語言學概論》臺北市:三民書局
    1994,七版
    羅燦裕,1997.5,《類音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權淑榮,1999,《書文音義便考私編音系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Labbe P.-J. Rousselot. 1924-1925.
    Principes de Phonetique Experimentale. Tome 1-2.
    Paris : H. Didier
    四、單篇論文
    丁邦新,1978,〈問奇集所記之明代方音〉
    收於《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第二輯〈人文社會科學〉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頁577-592
    丁邦新,1984,〈吳語聲調之研究〉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五本第四分,頁755-788,臺北市
    王力,1935,〈類音研究〉《清華學報》第十卷第三期
    1991,《王力文集》第十八卷,頁339-384,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
    石鋒,1992,〈吳江方言聲調格局的分析〉《方言》1992:3,頁189-194
    石鋒,1998,〈送氣聲母對於聲調的影響〉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26.1:126-145
    (Feng Shi. 1998. The Influence of Aspiration on Tones.)
    向惠芳,1999.5,〈潘耒《類音》反切的局限及影響〉
    第六屆國際暨第十七屆中華民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朱芳圃,1929.2.22.〈潘耒音論〉
    1929.3.6.《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週刊》第六集第七十一期
    臺灣省:文海出版社影印,全六冊,第四冊,頁2879-2889
    何大安,1989,〈送氣分調及相關問題〉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本第四分,頁765-778,臺北市
    忌浮(甯忌浮),1964,〈中原音韻二十五聲母集說〉
    1964.10,《中國語文》1964:5,總132,頁337-359,北京市
    李行杰,1992,〈《類音》讀後──《等韻學講話》續貂〉
    《青島師專學報》1992:2,頁24-30
    收於1994,《語苑新論》,頁404-415,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榮〈皇極經世十聲十二音解〉
    收於李榮《切韻音系》附錄三,頁42-44(165-173)
    附於姜寅清(姜亮夫)《瀛涯敦煌韻輯》
    1972,臺北市:鼎文書局
    張拱貴,1980,〈關於吳江方言的聲調〉
    《南京師院學報》(社科版)1980:2,總26,頁105-106
    張拱貴,1981,〈再談吳江方言的聲調〉
    《南京師院學報》(社科版)1981:1,總29,頁68-69
    張拱貴 劉丹青,1983,〈吳江方言聲調初步調查〉
    《南京師院學報》(社科版)1983:3,總39,頁36-40
    張琨,1985,〈論吳語方言〉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六本第二分,頁215-260,臺北市
    許寶華 湯珍珠 游汝杰,1987
    〈上海市與江蘇省浙江省交界地區方音的內部差異〉
    收於《語言研究集刊》一,江蘇省,復旦大學出版社
    麥耘,1991,〈《中原音韻》的舌尖後音聲母補證〉
    收於《中原音韻新論》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頁145-155
    葉祥苓,1956a,〈吳江方言研究〉
    收於1958(a),《方言與普通話集刊》第五本,北京市:文字改革出版社,頁1-8
    葉祥苓,1956b,〈吳江方言的聲調〉
    收於1958(b),《方言與普通話集刊》第五本,北京市:文字改革出版社,頁8-11
    葉祥苓,1979a,〈類音五十母考釋〉(上)《南京師院學報》1979:2,頁82-87
    《語言文字學》(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79:6,頁6-9
    葉祥苓,1979b,〈類音五十母考釋〉(下) 《南京師院學報》1979:3,頁80-86
    《語言文字學》(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79:10,頁3-9
    葉祥苓,1980,〈關於吳江聲調的兩點說明〉
    《南京師院學報》(社科版)1980:2,總26,頁106
    葉祥苓,1983,〈吳江方言聲調再調查〉《方言》1983:1,頁32-35
    趙蔭棠,1936.11.5-1937.2.4.,〈明清等韻之存濁系統〉
    《益世報》〈讀書週刊〉天津市 中研院近史所郭廷以圖書館藏微捲
    劉文錦,1930,〈類音跋〉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四分,頁427-430,北京市
    龍庄偉,1991,〈說“嘴有主”兼論莊組章組聲母的擬音〉
    收於《中原音韻新論》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頁112-122
    羅常培,1931,〈敦煌寫本守溫韻學殘卷跋〉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本第三分,頁251-261
    1972,臺北市:維新書局 重印 頁260-261
    Zhongwei Shen. 1994. The tones in the Wujiang dialect.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2.2:278-315.
    (沈鍾偉,1994,〈吳江方言的聲調〉《中國語言學報》22:2,頁278-315,美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