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方慈安
Fang, Alexi
論文名稱: 戰後語言轉換時期的翻譯──以《臺灣新生報》副刊《橋》為例
Translation in Post-war Taiwan (1947-1949) – A Case Study on the Literary Supplement Bridge of Taiwan Shin Sheng Daily News
指導教授: 賴慈芸
Lai, Tzu-Y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翻譯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5
中文關鍵詞: 臺灣新生報橋副刊翻譯史戰後初期
英文關鍵詞: Taiwan Shin Sheng Daily News, Bridg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early post-war period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06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8下載: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由於統治政權改易,台灣在百餘年間,便經歷兩次激烈、人為的官方語言改換。語言作為傳遞與反映意識形態的工具,成為統治者建立民族想像、塑造文化的基礎,因此無論是日本政府或國民政府,都致力推動語言相關的教育、宣傳、文化政策,乃至禁令。《臺灣新生報》在日治時期原名《臺灣日日新報》,是臺灣總督府官營媒體,戰後初期由國民政府接收並易名,仍然具有官報性質,其文學副刊《橋》於1947年8月至1949年4月間不定期連載,共發行223期。其中將楊逵、葉石濤、邱媽寅等等本省作家以日文寫作之作品譯為中文刊載者不在少數,另也刊載討論台灣文學定位及發展的專論文章,並舉行茶會等活動,促進作家文人交流。與較為樣板化、具有強制性質的官方語言政策相較,《橋》副刊的討論更直接面對當時台灣社會多種語言文化並存的狀態。本研究由翻譯角度出發,以《橋》副刊為研究主體,觀察翻譯活動在戰後初期台灣面臨激烈的語言政策轉變時,扮演何種角色,具有怎樣的功能,從事翻譯的譯者語言養成背景為何,對翻譯有什麼樣的想像與實踐。期望透過單一刊物的翻譯觀察,窺見戰後初期語言轉換時的翻譯現象。

    Due to change of the ruling regime, Taiwan has been through changes of the official language twice within a century, which were implemented fiercely by the governors. Language, as a tool to promote a certain ideology, became a cri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governors to build their national and cultural imagination. Therefore, both Japanese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put much effort on language-related policies. Taiwan Shin Sheng Daily News has been the official gazette of Japanese regime, and in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it became the official gazette of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Its literary supplement Bridge, which serialized between August of 1947 and April of 1949, translated many works of several Taiwanese writers such as Yang Kui, Yeh Shih-Tao and Chiu Ma-Yin from Japanese into Chinese. The Bridge also published essays discussing the po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as well, and the editor of it even held tea parties and conferences to encourage the communications of Taiwanese writers. Compared to the rigid policies of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hat emphasized a single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 discussions and activities of the Bridge revealed a more realistic picture of Taiwan, wher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languages exists altogether. This essay aims to examine The Brid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examining how translation activities function in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of Taiwan, when writers underwent severe language policy changes. Also, the study intends to explore the identity of the translators of these works and how their translation is done, in order to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view of how translation was exercised during the change of the official language.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第二節 相關文獻回顧 2 第二章 日治及戰後臺灣寫作語言使用狀況 5 第一節 日治時期的語言教育 6 第二節 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發展及語言間的關係 11 第三節 戰後語言政策造成的衝擊 15 第四節 小結 18 第三章 《橋》副刊日譯中文章的作者與譯者 20 第一節 日譯中文章刊載緣起 21 第二節 翻譯篇目統整 24 第三節 作者與譯者群 26 第四節 小結 32 第四章 翻譯篇章內容評析 34 第一節 楊逵作品 35 第二節 「抄襲」與日本作者 43 第三節 《橋》的翻譯討論 48 第四節 作家的多語寫作實驗 53 第五節 小結 61 第五章 翻譯特色分析 63 第一節 台語表達方式的運用 63 第二節 日文詞翻譯方式比較 68 第三節 有限的語言能力 73 第四節 其他翻譯篇章觀察 83 第五節 小結 87 第六章 結論 89 第一節 日譯中翻譯在戰後初期的特殊性 89 第二節 翻譯發展的困境 90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發展 91 參考文獻 92

    中文書目
    《臺灣新生報》1947年5月—1949年4月,臺大圖書館及國立台灣圖書館微縮資料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張彥勳資料 2016年6月10日
    http://www.culture.taichung.gov.tw/WritersIntroductionContent.aspx?id=1813&key1=&forewordTypeID=0
    李文卿《想像帝國──戰爭時期的台灣新文學》,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
    何[日旬]錄音、整理〈楊逵口述:二‧二八事件前後〉,葉芸芸主編《證言2‧28》,台北:人間出版社,1990年。
    何義麟〈戰後初期台灣出版事業發展之傳承與移植(1945~1950)──雜誌目錄初編後之考察〉,《台灣史料研究》10期,1997年12月,頁3-24。
    ───〈戰後初期台灣報紙之保存現況與史料價值〉,《臺灣史料研究》8期,1996年,頁88-97。
    典藏台灣 臺灣省參議會處理臺中市民楊維慶等為李炳崑被押請准予保釋陳情案,函請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查明見覆 2016年6月10日: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7/22/3f.html
    林梵〈讓他們出土──台灣新生報「橋」副刊小說選介〉,《文學界》10期,1984年5月,頁215-223。
    林曙光〈台灣光復初期日文寫作的回顧〉,《文學界》10期,1984年5月,頁147-150。
    ───〈不堪回首話當年〉,《文學台灣》4期,1992年9月。
    ───〈難忘的回憶──記台語劇運先驅蔡德本〉,《文學台灣》第9期,1994年,頁15-24。
    ───〈感念奇緣弔歌雷〉,《文學臺灣》11期,1997年7月5日,頁20-33。
    林曙光生平資料 2016年6月10日
    http://scl-chiche.blogspot.tw/2010/03/blog-post_23.html
    垂水千惠著,凃翠花譯《台灣的日本語文學》,臺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張彥勳〈詩史資料‧荊棘之路──兼談創辦銀鈴會的經過〉,《笠》4期,1964年12月。
    莊瑞金〈《橋》副刊始末〉,《臺灣史料研究》9期,1997年5月,頁34-47。
    ───〈記一九四八年前後的一場台灣文學論戰〉,《文學界》10期,1984年5月,頁2-15。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近代教育的鏡像:一九三○年代臺灣的教育與社會》,臺北:衛城出版社,2015年。
    許雪姬〈臺灣光復初期的語言問題〉,《思與言》29卷4期(1991年12月),頁155-184。
    許詩萱〈戰後初期(1945.8~1949.12)台灣文學的重建──以《臺灣新生報》「橋」副刊為主要探討對象〉,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9年。
    陳淑容《「曙光」初現──台灣新文學的萌芽時期(1920-1930)》,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
    陳培豐《「想像」和「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臺北:群學出版社,2013年。
    ───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譯《「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小說卷」II、III,台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1998年。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 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
    曾健民《1949‧國共內戰與臺灣》,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
    程大學主編《西螺埔心程氏族譜》,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8年。
    黃呈聰〈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臺灣》4卷1號(1923年1月),頁12-13。
    黃昆彬生平資料 2016年6月10日
    https://www.ptt.cc/man/Taiwanlit/D747/M.1308808450.A.ED9.html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黃惠禎《左翼批判精神的鍛接:四○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究》,臺北:秀威出版,2009年。
    葉六仁〈四○年代的臺灣文學〉,《文學界》20期,1986年11月,頁81-133。
    葉石濤〈中華日報日文版文藝欄(包含家庭欄)重要日文作品資料〉,《文學界》9集,1984年2月。
    ───〈流淚灑種的,必歡呼收割──光復初期的台灣日文文學〉,《文學界》9集,1984年2月,頁2-9。
    ───《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07年再版。
    葉芸芸〈試論戰後初期臺灣智識份子與其文學活動(1945~1949)〉,《文季》2卷5期,1985年6月,頁1-18。
    趙勳達《狂飆時刻──日治時代台灣新文學的高峰期(1930-1937)》,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
    戰後政治案件及受難者 電子資料庫 2016年6月10日
    http://www.twgiga.com/web/orang/org01.asp
    -孫達人 http://www.twgiga.com/web/orang/win.asp?ID=9231
    -李炳崑 http://www.twgiga.com/web/orang/win.asp?ID=233
    -黃采薇 http://www.twgiga.com/web/orang/win.asp?ID=432
    錦連〈記銀鈴會二三事──朱實與施金秋〉,《文學台灣》2期,1992年。
    翻譯偵探事務所:〈來自日本的英國科幻名作〉 2016年6月10日
    http://tysharon.blogspot.tw/2015/05/blog-post_18.html

    日文書目
    片山敏彦〈訳者のあとがき〉,Rainer Maria Rilke著、片山敏彦譯《新譯リルケ詩集》東京:新潮社,1942年,頁123-140。
    石川達三〈深海魚〉,《石川達三集》,東京:改造社,1941年,頁441-460。
    楊逵〈知哥仔伯〉,《台湾新文学》1卷8號,1936年,頁69-74。
    ──〈芽萌ゆる〉,《台湾芸術》3卷11號,1942年,頁16-19。
    ──〈無醫村〉,《台湾文学》2卷1號,1942年,頁112-119。
    ──〈無醫村〉,《鵞鳥の嫁入》,臺北:三省堂,1946年,頁89-104,國立臺灣圖書館特藏。
    藤森誠吉〈急行列車〉,《藤森誠吉全集 第1集》,東京:改造社,1932年,頁574-577,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書。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