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美玲
論文名稱: 中山狼傳文藝美學研究
指導教授: 王基倫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中山狼傳文藝美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5下載:5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以〈中山狼傳〉文本為主體,採推因、演繹、歸納、比較的方法,依照文學創造、文學作品(文本)、文本接受三個環節的順序,分別就寫作背景、敘事研究、文本詮釋和文本接受各方面加以探析。
    第一章:緒論。本章旨在說明研究動機、研究方法,以及〈中山狼傳〉文體的界定。
    第二章:外緣研究。本章將〈中山狼傳〉的故事本源從我國和世界的「中山狼」題材作一討論;接著比較《古今說海》和《東田文集》兩個版本中〈中山狼傳〉的語言文字有什麼不同;最後則是〈中山狼傳〉作者的考證以及創作目的。
    第三章:敘事研究。本章對〈中山狼傳〉敘事現象的討論,從敘述活動發生的敘述本體為始,並探討敘事聚焦的模式;接著論述文本中的靈魂—敘事人物,討論敘述者如何塑造人物發展的形象及複雜的性格特質,再論敘事結構的呈現,順此分析文本中的敘事時間。
    第四章:文本詮釋研究。本章節的討論內容中,先透過詮釋學的理論作為解釋〈中山狼傳〉的基礎。接著,再融合王弼以及西方詮釋學的詮釋活動,將討論的內容分為「語言」、「圖象」、「寓意」三個部份,剖析作者在文本中所說的話、所表達的想法以及所建構出來的場景圖象,最後則是後代詮釋者從文本中發現了思想意涵。透過不同的詮釋角度,進入〈中山狼傳〉的文本,藉以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表達的想法,更透過詮釋的活動,呈現〈中山狼傳〉多面象的豐富意涵。
    第五章:文本接受研究。本章先就〈中山狼傳〉意義空白的部分,給予多方的詮釋意涵,討論馬中錫《東田文集》對《古今說海》版本的接受,以及康海〈中山狼〉雜劇、王九思〈中山狼〉院本對〈中山狼傳〉的接受;最後,則是由外在的社會環境和文本自身的藝術效果,討論「中山狼」題材為何廣為明代所接受。
    第六章:結論。本章總括〈中山狼傳〉在外緣研究、敘事研究、文本詮釋和文本接受所創造的文藝美學意涵,以見〈中山狼傳〉文本所獨有的藝術價值。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方法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方法 3 第二節 文體研究 4 一、寓言?小說? 4 二、動物寓言及動物故事的特點 8 三、以「傳」為名的精神 9 第二章 外緣研究 13 第一節 故事本源 13 一、動物故事溯源 13 (一)動物故事的定義 13 (二)動物故事的分類 14 二、「中山狼」題材在我國的流傳 16 三、「中山狼」題材於世界各地的流傳 18 第二節 版本文字比較 20 第三節 作者研究 36 一、作者考 36 二、馬中錫生平 39 三、馬中錫詩文成就 41 第四節〈中山狼傳〉創作目的 43 第三章 敘事研究 48 第一節 前言 48 第二節 敘述本體與敘事視角 49 一、文本的敘述本體 49 二、敘事視角的應用 51 (一)全知視角的運用 51 (二) 內視角的運用 53 (三) 敘事聚焦 54 一、狼 55 (一)可憐的弱者姿態 55 (二)猙獰的強勢惡霸 56 (三)巧辯的狡猾陰險 58 二、東郭先生 58 (一)兼愛萬物的墨者 58 (二)從容自若的機智 59 (三)備受曲折的求生 60 (四)惻隱之心的痴愚 61 三、老杏、老牸 62 (一)老杏 62 (二)老牸 63 四、趙簡子、杖藜老人 65 (一)趙簡子 65 (二)杖藜老人 66 第四節 敘事結構與敘事時間 68 一、敘事結構 68 二、敘事時間 69 第四章 文本詮釋研究 71 第一節 前言 71 第二節 簡述詮釋學理論 73 一、「言」、「象」、「意」 73 二、「解釋」和「理解」的重要性 75 第三節 語言層次的分析 76 第四節 圖象的結構 90 一、圖式 90 二、圖象 92 第五節 寓意的開展 93 一、〈中山狼傳〉母題原型 94 二、主題意識 97 (一)忘恩負義者必然受罰 97 (二)「仁陷於愚」的不智 99 第五章 文本接受研究 100 第一節 前言 100 第二節 〈中山狼傳〉的意義空白 100 一、「忘恩」的主題 101 二、意有所指的「狼」 102 三、「懲罰」的合理性 103 第三節 〈中山狼傳〉的歷史接受 104 一、馬中錫對《古今說海‧中山狼傳》的接受 104 二、〈中山狼〉雜劇、院本對〈中山狼傳〉的接受 106 (一)康海、王九思簡介 107 (二)情節安排比較 110 (三)角色特性比較 119 (四)體製結構比較 127 第四節 「中山狼」題材的接受 130 一、時代因素 130 二、文本的藝術效果 131 (一)藝術特徵 132 (二) 符合善惡報應的期待 134 第六章 結論 135 一、外緣研究 135 二、敘事研究 136 三、文本詮釋 137 四、文本接受 138 參 考 書 目 141 壹、書籍類 141 一、古籍 141 二、今人著作 143 貳、期刊論文 146 一、單篇論文 146 二、學位論文 146

    壹、書籍類
    一、古籍(依時代先後)
    《尚書正義》,(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
    《詩經正義》,(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
    《禮記正義》,(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
    《左傳正義》,(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
    《論語正義》,(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
    《孟子正義》,(漢)趙歧注、(宋)孫奭疏,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
    《莊子》,(晉)郭象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
    《校補定本墨子閒詁》:孫詒讓撰、李笠校補,台北:藝文出版社。
    《列子》,(周)列禦寇撰,(晉)張湛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58年。
    《韓非子》,(周)韓非撰,(清)王先慎注,三重:華正書局,1975年。
    《淮南子》,(漢)高誘註,台北:廣文書局,1972年。
    《呂氏春秋》,(漢)高誘註,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說文解字注》,(漢)許慎著、段玉裁注,台北:藝文印書館。
    《史記會注考證》,(漢)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考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漢書》,(漢)班固撰,(台北:台灣商務,1982年五版,百衲本二十四史。
    《論衡集解》,(晉)王充撰、楊家駱主編,台北:世界書局,1967年。
    《左傳會箋》,(晉)杜預注、竹添光鴻會箋,台北:廣文書局,1961年。
    《周易略例》,(晉)王弼,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宋書》,(南朝宋)沈約撰,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晉書》,(唐)房玄齡奉敕撰,台北:藝文印書館,1957年。
    《姚少監集》,(唐) 姚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
    《酉陽雜俎》,(唐)段成式,台北:世界書局,《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
    《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撰,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涑水紀聞》,(宋)司馬光,國家圖書館微縮資料。
    《東田文集》,(明)馬中錫,《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空同集》,(明)李夢陽,台北:世界書局,景印摛澡堂《四庫全書薈要》。
    《沜東樂府》,(明)康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古今說海》,(明) 陸輯,(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微捲資料)。
    《五朝小說》,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
    《西園雜記》,(明)徐咸,《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震澤集》,(明)王鏊撰, (台北:世界書局,景印摛澡堂《四庫全書薈要》。
    《四友齋叢說》,(明)何良俊,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戒庵老人漫筆》,(明)李詡撰、魏連科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古文明辨‧序說》,(明)徐師曾,北平:文化學社,1933年。
    《弇山堂別集》,(明)王世貞,台北:學生書局,1965年。
    《嘉靖以來首輔傳》,(明)王世貞撰,《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日知錄》,(明)顧炎武,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
    《盛明雜劇》,(明)沈泰,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清)傅恆等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總目》,(清)紀昀等撰,台北:藝文出版社,民1989年。
    《明史》,(清)張廷玉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史紀事本末》,(清)谷應泰,台北:世界書局,景印摛澡堂《四庫全書薈要》。
    《池北偶談》,(清)王世禎,台北:漢京文化,1984年。
    《莊子集釋》,(清)王先謙,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明詩綜》,(清)朱彝尊,台北:世界書局,1989年。
    《列朝詩集小傳》,(清)錢謙益,台北:世界書局,民50年。
    《校補定本墨子閒詁》,(清)孫詒讓撰、李笠校補,台北:藝文印書館。
    《紅樓夢》,(清)曹雪芹著,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古今圖書集成》,台北:鼎文書局。

    二、今人著作(依作者姓氏筆劃)

    八木澤元,《明代劇作家研究》,台北:中新書局,1977年。
    丁乃通,《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年。
    丁樹南編譯,《小小說的寫作與欣賞》,台北:純文學,1989年。
    王夢鷗,《唐人小說校釋》,台北:正中書局,1985年。
    方祖燊,《小說結構》,台北:東大,1995年。
    中央民族學院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編,《藏族民間故事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中華民族故事編輯委員會,《中華民族故事大系》,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
    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四川卷》,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8年。
    文傑、羅琳主編,《寓言欣賞‧西施病心》,台北:地球出版社,1992年。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艾柏華Wolfram Eberhard著、王燕生、周祖生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朱棟霖、陳信元主編,《中國文學新思維》,嘉義:南華大學,2000年。
    里蒙-凱南(S.Rimmon- Kenan)著、姚錦清等譯,《敘事虛構作品》,北京:三聯書局,1989年。
    史蒂文‧科恩(Steven Cohan)、琳達‧夏爾斯(Linda M. Shires )著、張方譯,《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伊果頓(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1993年。
    李奕定,《中國歷代寓言選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李富軒、李燕,《中國古代寓言史》,台北:志一出版社,1998年。
    李修生、趙義山主編,《中國分體文學史‧小說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李建盛,《理解事件與文本意義:文學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
    杜婉言,《失衡的天平—明代宦官與黨爭》,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
    汪正龍,《文學意義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
    佛斯特(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2000年。
    周發祥,《西方文論與中國文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
    周慶華,《故事學》,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新店:讀冊文化,2003年。
    姜義鎮,《台灣的鄉土神明》,台北:臺原出版社,1995年。
    胡菊人,《小說技巧》,台北:遠景,1981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胡經之、王岳川,《文藝學美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胡經之,《文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高國藩,《中國民間故事》,台北:學生書局,1995年。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徐岱,《小說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徐子方,《明雜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浦安迪(Andrew H. Plaks),《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雷僑雲,《敦煌兒童文學》,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
    裴永鎮整理,《金德順故事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
    陳萬鼐主編,《全明雜劇》,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
    陳蒲清,《中國古代寓言史》,板橋:駱駝出版社,1987年。
    陳蒲清,《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應用》,板橋:駱駝出版社,1992年。
    陶立璠,《民族民間文學理論基礎》,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0年。
    尉遲治平、席嘉,《因果解讀》,廣西:廣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
    華萊士‧馬丁(Wallace Martin)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莫提默‧艾德勒(Montimer J Adler)、查理‧范多倫(Charles Van Doren)著、郝明義、朱衣譯,《如何閱讀一本書》,台北:商務,2003年。
    黃彰健校勘,《明武宗實錄》,台北:中研院史研所,1984年。

    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著,《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台北:洪葉文化,1995年。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增訂三版。
    戚世雋,《明代雜劇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選注》,台北:國家出版社,1997年。
    曾永義,《明雜劇概論》,台北:學海出版社,1999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教》,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游宗蓉,《元明雜劇之比較研究—以題材為核心之探討》,台北:學海出版社,1999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楊一民編著,《兼愛非攻—墨子謀略縱橫》,台北:正展出版社,1999年。
    劉良明,《中國小說理論批評史》,台北:洪葉文化,1996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97年。
    劉守華主編,《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齊裕焜,《明代小說史》,江蘇: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鄭振鐸,《中國文學史》,台北:宏業書局,1987年。
    鄭振鐸,《中國文學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鍾敬文主編,《民間文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凝溪,《中國寓言文學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熱奈特(Gerard Genette)著、王文融譯,《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羅鋼,《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羅蘭‧巴特著、董學文、王葵譯,《符號學美學》,瀋陽:遼寧文民出版社,1987年。
    謝思煒,《燎之方揚‧明代卷》,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顏瑞芳,《九頭鳥—元明寓言選析》,台北:幼獅出版公司,1994年。
    釋東初,《中印佛教交通史》,台北:中國佛教文化館,1968年。
    譚達先,《中國動物故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譚達先,《中國民間寓言研究》,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Stith Thompson(1964).The types of the folktale.Helsinki:Academia Scientiarum Fennica.
    貳、期刊論文
    一、單篇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
    方立天,〈因果報應論述評〉,《哲學與文化》,第二十卷第六期,1993年7月。
    周溶泉、徐應佩,〈〈中山狼傳〉的情節安排與寓言形象〉,《四川師院學報》,1979
    年第二期。
    林繼富,〈藏族兔子故事論〉,《民間文學論壇》,1993年第1期。
    林繼富,〈文化流程中的「中山狼」〉,《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三十六卷第三期1997年5月。
    馬美信、韓結根,〈中山狼雜劇與康、李關係考辨〉,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一期。
    范志新,〈關於〈中山狼傳〉的兩個問題〉,《明清小說研究》,1988年第四期。
    梁容若、齊鐵恨主編,〈中山狼傳〉,《古今文選》第一六三期,1954年。
    孫淑芳,〈忘恩負義的典型象徵作品—馬中錫〈中山狼傳〉的文學研究與公案問題〉,《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七期,2002年6月。
    陳桂市,〈亂世的救贖--《宣驗記》研究〉,《高雄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第二十八期, 1998年12月。
    傅世怡,〈《尚書》中的善有善報觀--《尚書》中的善惡報應〉,《高雄師大學報》第十三期,,2002年4月。
    黃啟江,〈佛教因果論的中國化〉,《中華佛學學報》,第十六期, 2003年6月。
    景宏業,〈〈中山狼傳〉的創作時間及本事考〉,《文學遺產》1998年第二期。
    劉守華,〈民間故事的敘事藝術〉,《民間文學論壇》,1988年第3期。
    龔喜平,〈康海〈中山狼〉雜劇的藝術特質〉,西北師大學報,第32卷第4期,1995年7月。

    二、學位論文
    顏瑞芳,《中唐三家寓言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劉淑華,《題材相同之明代雜劇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