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喜萱
論文名稱: 台灣報章標題隱喻詞彙宏觀分析與外籍生認知度研究
指導教授: 曾金金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5
中文關鍵詞: 隱喻概念圖像理論概念整合理論華語教學報章雜誌標題觸發提示概念基模
英文關鍵詞: metaphor, conceptual mapping theory,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TCSL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headline of newspaper and magazine, trigger stimulation, image schema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6下載:5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就台灣報章標題隱喻詞探討隱喻的機制與作用;第二部分乃對外籍生的隱喻詞認知度與難易度做比較分析。
    語言的溝通表達,乃至於約定俗成的演變是一種漸進的行為模式。尤其在此多變複雜的社會,可能以往所熟悉擅用的詞語如今已不敷使用,或不足以表達現階段的新情勢。但是聰明的人類往往可以擷取過去舊有的經驗(source domain)再複製創造符合新環境的表達方式(target domain),隱喻就是這樣產生了。
    本論文以2003年一月至三月間,台灣三大閱報率高之報紙隱喻標題為研究標的,並以一年時間觀察這些隱喻詞的流向與後續發展,以確定這些隱喻詞仍在社會上繼續使用,可用以探討隱喻的機制與作用,並實際比對隱喻場與真實人生框架的對應關係。其中有一些隱喻不但流傳廣泛且影響深遠,並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歷久而不衰,如:「飯碗」。
    關於蒐集標題語料部分,因應分析所需,對於欄位如隱喻場、延伸範疇等加以定義;且對於界定詞彙意涵與詞彙所表現的事件階段性視點,如「闖關」、「把關」、「過關」亦作了說明。為了對外籍生的隱喻認知度進行研究,對於詞義的認知度做了A、B、C、D四等級的區分。依此可判讀外籍生對隱喻詞彙認知度的高低,並進行隱喻詞彙難易度的比較。
    此外,本論文也藉由觸發提示探究外籍生的隱喻認知與字面義之關係,以及不同背景的外籍生是否有不同的聯結。就此對於華語隱喻教學提出個人看法,讓學生不只明白隱喻的延伸義,也可依此脈絡尋得隱喻的起始機制,不但有助於聯結個人經驗轉化為長期記憶,並且使用上更能駕輕就熟。

    總目錄 摘要 I 誌謝 II 總目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1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2 1.3 論文架構 3 第2章 文獻探討 5 2.1 標題與隱喻的關係 5 2.2 什麼是隱喻 6 2.3 隱喻的機制與作用 9 2.3.1 概念圖像理論(Conceptual Mapping Theory) 9 2.3.2 概念整合理論(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15 2.3.3 間接語言行為與隱喻的關係 16 第3章 隱喻所反映之社會現象 18 3.1 框架與情境場景 18 3.2 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三部曲 19 3.3 經驗的關聯性架構 23 3.4 抗煞 VS. 作戰 24 3.5 後設觀察:標題隱喻辭彙之使用 27 3.5.1 金飯碗 vs. 鐵飯碗 28 3.5.2 登場 29 3.5.3 藏鏡人 30 3.5.4 上緊發條 31 3.6 隱喻詞與新詞的比較 32 3.7 小結 - 社會事件與隱喻的關係 34 第4章 研究方法 35 4.1 研究說明與假設 35 4.2 語料蒐集與資料檔建立 36 4.2.1 蒐集背景回溯與實況 36 4.2.2 語料蒐集方式 39 4.2.3 語料欄位說明 40 4.2.4 語料分析依據-隱喻場與延伸範疇對應關係 41 4.3 問卷調查規劃 49 4.3.1 問卷設計說明 49 4.3.2 受測對象 58 4.4 問卷現場實況重現 59 4.4.1 母語者問卷現場 59 4.4.2 外籍生問卷現場 60 4.4.3 觸發提示1,2,3 (trigger 1,2,3) 64 第5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7 5.1 問卷結果 67 5.1.1 受試者背景比較 67 5.1.2 母語者問卷答案匯整 68 5.1.3 外籍生問卷答案匯整 73 5.2 隱喻詞彙認知度解析 80 5.2.1 認知度評比說明 80 5.2.2 母語者對隱喻詞彙認知觀察 83 5.2.3 外籍生對隱喻詞彙認知觀察 88 5.2.4 詞彙難易認知度比較 108 5.2.5 外籍生對詞彙認知與字面義之關係 112 第6章 華語隱喻教學建議與研究結論 115 6.1 觸發式教學與長期記憶之關係 115 6.2 隱喻詞彙義垂直式與水平式的探討 117 6.3 後設認知與強化練習 119 6.4 研究結論 120 6.5 研究限制與展望 122 參考文獻 123 附件目錄 130 附件一 報章雜誌標題隱喻詞彙語料與分析 ( P.1- 36 ) 附件二 隱喻詞彙認知度問卷題本 ( P.1- 4 ) 附件三 母語者個別問卷答案呈現 ( P.1- 2 ) 附件四 外籍生個別問卷答案呈現 ( P.1- 2 ) 附件五 華爾街電子報「中國打破鐵飯碗」( P.1 ) 表目錄 表 3-1: 真實戰爭 VS. 抗疫戰爭之情境框架 25 表 3-2: 隱喻詞與新詞之差異性 33 表 4-1: 隱喻詞、延伸義、隱喻場、延伸範疇的範例 41 表 4-2: 隱喻詞/場 VS. 延伸義/範疇之對應關係 42 表 4-3: 動態動詞事件的階段性 45 表 4-4: 模擬「威而剛」延伸範疇 46 表 4-5: 隱喻場與標題隱喻詞出現頻率 51 表 4-6: 觸發提示之說明 65 表 5-1: 母語受試者背景 67 表 5-2: 外籍生受試者背景 67 表 5-3: 外籍生國籍分布 68 表 5-4: 詞彙評比等級與範疇 81 表 5-5: 語義評比歧義範疇比較表 108 表 5-6: 詞彙高難度評比表 109 表 5-7: 詞彙高認知度評比表 111 圖目錄 圖 2-1: 概念整合理論透視 15 圖 4-1: 藥丸VS.方法 跨領域之轉換聯結 47 圖 5-1: 中心語義認知度評比圖示 81 圖5-2: 中心語義認知度評比說明圖示 82 圖 5-3: 依字面義與隱喻三階段理解模式 112 圖 5-4: 本研究測得隱喻三階段理解模式 113 圖 6-1: 隱喻詞義的觸發儲存過程 116 圖 6-2: 詞彙義垂直式探討 117 圖 6-3: 詞彙義動態階段性水平式探討 118

    ◎ 中文類
    王力. 1987a. 中國語法理論. 台中:藍燈文化事業.
    王力. 1987b. 中國語法理論. 台中:藍燈文化事業.
    方麗娜. 2003. 現代漢語詞彙教學研究:以對外華文教學為範疇.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呂叔湘. 1993. 語文常談. 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呂叔湘. 1999. 現代漢語八百詞 (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巫宜靜. 1998. 台灣新聞標題語言結構之研究與華語文教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竺家寧. 1999. 漢語辭彙學.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竺家寧. 2000. 台灣校園新詞的發展和對教學的影響. 台北:第六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姚榮松. 2000. 析當代流行用語中的成語解構現象. 台北:第六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胡志偉/顏乃欣. 1991-1992. 閱讀中文的心理歷程:80年代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中國語文心理學研究計劃報告. 中正大學認知科學研究中心.
    許斐絢. 1999. 台灣當代國語新詞探微.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逢甫. 1994. 對比分析與華語語法教學. 華文世界74:頁.120-131.
    曾金金. 由平衡語料庫和中介語語料看漢語被字句表述的文化意蘊.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omputing vol.14.No.2.
    荊溪人. 2003(1979初版),新聞編輯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徐子亮. 2002. 個別教育條件下學習主體認知漢語的特點. 對外漢語一對一個別教授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湯廷池. 1993. 對比分析與語言教學. 人文社會學科通訊 4:3,
    P.72-79.
    湯廷池. 1996 (1988 初版) . 漢語詞法句法論集. 台北:學生書局.
    畢永峨. 2000. 幾個華語手部辭彙中的語意延伸與辭類轉變. 台北:第六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張伯江,方梅. 1996. 漢語功能語法研究.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張佩茹. 2004. 英漢視覺動詞的時間結構、語義延伸及語法化.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敏. 1998. 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趙元任. 1968. 丁邦新譯. 中國話的文法. 台北: 學生書局.
    陳申. 2001. 語言文化教學策略研究. 北京: 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陳蜜桃. 1990. 國民中小生的後設認知及其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
    台北: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
    靳洪剛. 2000. 語言發展心理學.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葉文心. 2001. 上海百年風華. 上海中國銀行的威權結構分析篇.
    台北:耀昇文化公司.
    葉德明. 1987. 漢字書寫錯誤之分析與教學. 華文世界43:頁43-49.
    裘錫圭. 2001 (1993初版). 文字學概要. 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黃沛榮. 2000. 由兩岸語文差異談海外華語文教學. 台北:第六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黃沛榮. 2003. 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台北: 樂學書局.
    黃宣範譯. 2003. 語言學新引.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7E. by Victoria Fromkin, Robert Rodman, Nina Hyams. 台北 :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鄭良偉. 1997. 台、華語的接觸與同義語的互動.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鄭貞銘. 2002(1978初版). 新聞採訪與編輯. 台北:三民書局.
    鄭麗玉. 2000. 認知與教學.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承至譯. 2003.語言與真實 – 語言哲學導論. Language and Reality: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2nd Edition, Michael Devitt/Kim Sterelny. 台北:國立編譯館.
    鍾玉玨等譯. 2003. 活出歷史-希拉蕊回憶錄. Hillary Rodham Clinton. 2003. Living History. 台北:時報出版.
    鄧守信. 1985. 漢語動詞的時間結構. 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7-17.
    鄧守信. 2000. 現代漢語詞彙中的句法現象. 台北:第六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劉月華等. 1996. 實用現代漢語語法(繁體字版). 台北: 師大書苑.
    劉沛騏. 2003. 現代漢語動名兼類和名物化用法之探討. 台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前、時小英﹐隱喻的文化認知本質與外語教學. 北京: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年第2期,總第155期.
    羅青哲主編. 2001. 新聞選讀 I & II. 台北:真賞出版社.
    ACNielsen. 2002. 閱報率調查報告. 台北:ACNielsen行銷顧問有限公司.
    mimiko等合著. 2001. 五年級同學會. 台北:圓神出版社.
    ◎ 英文類
    Ahrens, Kathleen. 2002. When Love is Not Digested: Underlying Reasons for Source to Target Domain Pairing in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Proceeding of the First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nference.
    Beardsley, Monroe C. 1972. The Metaphorical Twist: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Black, Max. 1962. Metaphor, in M. Black (ed.) Models and Metaphors, P.25-47.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Black, Max. 1993. More about Metaphor. In Andrew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2nd ed., P. 19-4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lark Herbert H., and Peter Lucy. 1975. “Understanding What is Meant from What is Said: A study in Conversationally Conveyed Requests”,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4, 56-72.
    Cherry Ing Li and Leslie Fu-mei Wang. 2002. Conceptual Mapping and Functional shift: The case of Taiwan Min Cit-e. Taipei:NTNU Press
    Deignan, Alice. 1995. English Guides 7: Metaphor. London: HaperCollins Publishers.
    Goddard, Cliff 1998. Semantic Analysis: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undy, Peter 2000. Doing Pragma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auconnier, Gilles and Turner, Mark . In press for 2002.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 New York: Basic Books
    Fauconnier, Gilles. 2001.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analogy." In Gentner, Dedre, Keith Holyoak, and Boicho Kokinov, editors. The analogical mind: Perspectives from cognitive science. Cambridge,MA: MIT Press. Pages 255-286.
    Fauconnier, Gilles and Mark Turner. 2000. "Compression and global insight." Cognitive Linguistics, Vol. 11, 3-4. Pages 283-304.Fauconnier, G. 2000. Methods and Generalizations. In T. Janssen and G. Redeker (Eds). Scope and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 The Hague: Mouton De Gruyter.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Series]
    Fauconnier, G.illes 2000. "Conceptual Blending." In Smelser, N. and P. Baltes, editors.The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Fauconnier, Gilles. and Mark. Turner, 1998. Principles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In J.-P. Koenig (Ed). Discourse and Cognition. pp. 269-283. Stanford: CSLI
    Hall, E.T. 1976. Beyond Culture. Garden City, NY: Anchor Press.
    Hopper Paul J. &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eri J. Jaeger. Jan.2002. How ‘Cognitive’ is Phonological Theory?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nference.
    Klatzky, Roberta L. 1984. Memory and Awareness: 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Perspective. New York: W.H. Freeman and Company.
    Lakoff, George & Johnson, Mark.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Lakoff, George.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Lakoff, George. 1993.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In Andrew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2nd ed., pp. 202-25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Quirk, Randolph et al. 1972.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Quirk, Randolph et al.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 New York: Longman.
    Saeed, John I. 1997. Semantic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Searle , J.R. 1975. Indirect Speech Acts. In Cole, P. and Morgan, J.L.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3,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mith, Carlotta S., 1997. The Parameter of Aspect (2nd edition).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Ting- Toomay, Stella. 1999. 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 New York; London: The Guilford Press.
    Swinney David A. and Anne Culter. 1979. “The Access and Processing of Idiomatic Expressions”,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8, 523-534.
    Traugott, Elizabeth C., 1989. On the Rise of Epistemic Meanings in English: 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tic Change. Language 65:31-55.
    Yung-O Biq. 1991. The Multiple Uses of the Second Person Singular Pronoun ni in Conversational Mandarin (P.317), Journal of Pragmatic 16 (1991) 307-321, North-Holland.
    ◎ 工具書
    左秀靈主編. 1988. 當代國語辭典. 台北:建宏出版社.
    林杏光. 1994. 現代漢語動詞大詞典.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朗文語言教學應用語言學辭典.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998. 香港:朗文出版社中國有限公司.
    張惠民主編. 1994. 語言邏輯詞典. 北京:興界圖書出版.
    鄧守信. 1996. 漢英漢語常用近義詞用法辭典.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劉葉瓊美/劉雲恬. 1999. 傳世漢英詞庫. 台北:劉雲恬.
    Longman Dictionary of English and Language Culture. 1992. London:Longman.
    ◎ 網路資料庫
    http://chinese.wsj.com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
    http://www.ncl.edu.tw/ 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
    http://www.poetrymagic.co.uk
    http://jan.ucc.nau.edu/~jar/LIB/LIB8.html
    http://www.umkc.edu/education/ScienceEducation
    http://www.pitt.edu/~schlab/CogSci2003/CogSci2003.ht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