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誠得
論文名稱: 南投地區國中、高中教師休閒活動涉入及效益之研究
指導教授: 黃金柱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5
中文關鍵詞: 涉入效益休閒活動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2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南投地區國中、高中教師休閒活動涉入及效益之研究
    指導教授:黃金柱博士
    研 究 生:林誠得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南投地區國中、高中教師休閒活動涉入及效益。以南投地區國中、高中教師為對象,透過「南投地區國中、高中教師休閒活動涉入及效益問卷」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發出500份,回收449份,有效樣本431份,有效回收率達86.2%。將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後,結果發現:一、女性多男性、公立學校多於私立學校、40歲以下教師較多、婚姻對教師職業沒有影響、任教年資年輕化。二、參與現況以和家人、朋友最普遍,每月參與3-4次,每次花費60-90分鐘,集中在16:00-18:00,大多利用星期六、日,主要是促進身體健康,最大阻礙因素是沒有時間。三、不同性別、任職學校、年齡、家庭生命週期、任教年資在休閒參與涉入及效益差異性考驗與變異數,僅家庭因素在變異數分析達顯著水準外,其餘均未達顯著水準。四、建議:(1)建議主管機關規劃設計多元休閒活動場所供國民使用。(2)後續研究者可從休閒活動流暢感、幸福感與深度體驗深入探討。

    關鍵詞:涉入、效益、休閒活動

    The study of the involvement and benefits for Participating in leisure activities from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t Nantou area

    Abstract

    The study aimed at understanding the involvement and benefits of Participating for leisure activities from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t Nantou area. And we tried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variables. We underwent the research by questionnaire’s topic of “The involvement and benefits of Participating for leisure activities from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t Nan-To area”. 449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back from a total of 500 questionnaires that sent out. And the effective samples were 431 pieces which accounted for the effective rate of 86.2%. After analyzing the obtained data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found:

    1. Female were more than male; public school teachers were more than private school ones; teachers below 40 years old were more to do so. The data also had shown a trend of younger anticipants among those teachers. But we found marriage has no effect on those activities.

    2. Participating for leisure activities with their families and friends are both in the most frequency. And that people took part in the activities were around 3-4 times in a month, every time people spent 60-90 minutes to the activities, mainly around the day time of 16:00 to 18:00, most of the people doing it on Sat. and Sun. the main purpose is hoping to maintain healthy, while no time to take part in was the most used excuse among people.

    3.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gender, ages, school, family life cycle and senior status, only family factor has significant variance shown in the testing analysis of leisure activities involvement and benefits, while other factors did not show much difference.

    4. We suggest government shall plan and design various facilities for people to enjoy leisure time and activitie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can study more on the topics sense of smooth and happiness for leisure activities and deep experience exploration for all aspects.

    Keywords:involvement, benefits, leisure activities

    目 錄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目錄------------------------------------------------------Ⅲ 表次------------------------------------------------------Ⅴ 圖次------------------------------------------------------Ⅷ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6 第五節 名詞解釋 ------------------------------------------7 第六節 研究的重要性---------------------------------------8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休閒活動的理論-------------------------------------9 第二節 休閒的概念與定義-----------------------------------12 第三節 休閒活動涉入相關研究-------------------------------16 第四節 休閒活動參與效益相關文獻----------------------------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34 第一節 研究架構------------------------------------------34 第二節 研究對象------------------------------------------3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5 第四節 實施程序與處理------------------------------------3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39 第一節 樣本特性與問卷預測解釋-----------------------------39 第二節 休閒活動參與現況分析-------------------------------50 第三節 休閒活動涉入分析-----------------------------------60 第四節 休閒活動參與效益分析-------------------------------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8 第一節 結論---------------------------------------------88 第二節 建議---------------------------------------------89 參考文獻--------------------------------------------------91 一、中文部分---------------------------------------------91 二、英文部分--------------------------------------------100 附錄-----------------------------------------------------102 附錄一:研究問卷-----------------------------------------102 表 次 表2-3-1 國內學者有關休閒活動涉入研究比較---------------------22 表2-4-1 休閒對個人的效益-----------------------------------31 表2-4-2 休閒對社會與社區的效益------------------------------31 表2-4-3 休閒對環境的效益-----------------------------------31 表2-4-4 休閒對經濟的效益-----------------------------------31 表4-1-1 南投地區國中、高中教師基本資料分配表-----------------45 表4-1-2 Kaiser-Meyer-Olkin檢定分析摘要表-------------------46 表4-1-3 休閒活動涉入量表因素分析與信度係數摘要表--------------48 表4-1-4 休閒活動參與效益量表因素分析與信度係數摘要表----------49 表4-2-1 南投地區國中、高中教師休閒活動涉入現況分配表----------58 表4-3-1 不同性別在休閒活動涉入差異性考驗---------------------60 表4-3-2 不同性別在休閒活動涉入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1 表4-3-3 不同任職學校屬性在休閒活動涉入差異性考驗--------------62 表4-3-4 不同任職學校屬性在休閒活動涉入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4 表4-3-5 不同年齡在休閒活動涉入之差異性考驗-------------------65 表4-3-6 不同年齡在休閒活動涉入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6 表4-3-7 不同家庭生命週期在休閒活動涉入差異性考驗--------------67 表4-3-8 不同家庭生命週期在休閒活動涉入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9 表4-3-9 不同任教年資在休閒活動涉入差異性考驗-----------------70 表4-3-10 不同任教年資在休閒活動涉入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2 表4-4-1 不同性別在休閒活動參與效益差異性考驗-----------------74 表4-4-2 不同性別在休閒活動參與效益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5 表4-4-3 不同任職學校屬性在休閒活動參與效益差異性考驗----------76 表4-4-4 不同任職學校屬性在休閒活動涉入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8 表4-4-5 不同年齡在休閒活動參與效益差異性考驗-----------------79 表4-4-6 不同年齡在休閒活動參與效益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0 表4-4-7 不同家庭生命週期在休閒活動參與效益差異性考驗----------81 表4-4-8 不同家庭生命週期在休閒活動參與效------益差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3 表4-4-9 不同任教年資在休閒活動參與效益差異性考驗--------------84 表4-4-10 不同任教年資在休閒活動參與效益之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86 圖 次 圖2-4-1 休閒效益模式--------------------------------------27 圖3-1-1 研究架構圖----------------------------------------35 圖3-4-1 實施程序圖----------------------------------------37 圖4-1-1 性別比率圖----------------------------------------40 圖4-1-2 任職學校分布圖-------------------------------------41 圖4-1-3 年齡分布圖----------------------------------------42 圖4-1-4 家庭生命週期圖-------------------------------------43 圖4-1-5 任教年資圖----------------------------------------44 圖4-2-1 參與休閒活動的同伴分布情況圖 -----------------------51 圖4-2-2 每月參與休閒活動的次數分布情況圖 --------------------52 圖4-2-3 每次參與休閒活動花費的時間分布情況圖-----------------53 圖4-2-4 參與休閒活動的主要時段分布情況圖---------------------54 圖4-2-5 參與休閒活動的主要時日分布情況圖---------------------55 圖4-2-6 參與休閒活動的主要動機分布情況圖---------------------56 圖4-2-7 參與休閒活動的主要原因分布情況圖---------------------57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2007)。96年國民所得統計及國內經濟情勢展望。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721514484471.doc(2007,8月7日下載)。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0)。休閒活動專書。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沈易利(1995)。台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沈易利(1999)。台灣省民休閒運動涉入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4,319-370。
    呂建政(1994)。休閒教育的發展。臺灣教育,523,18-20。
    李明宗(1988)。戶外遊憩名詞解釋。戶外遊憩研究,1(1),83-84。
    李柏慧、劉淑燕(2003)。休閒活動與文化發展的探討。中華體育,17(4),89-97。
    李詩鎮(2003)。探索活動團體氣氛與休閒效益關係研究。台中: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鍾元(1982)。休閒活動的功能。親職教育生活教育廣播講座專集(171-173頁)。臺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李鍾元(1982)。休閒活動。生活素質研究中心研討會論文集(2)。臺北市:生活素質研究中心
    何吉郡(2004)。空軍志願役人員工作壓力、休閒活動需求及其參與關係之探討─以空軍官校為例。彰化: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永發(2005)。路跑運動參與者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桃園:國立體育學院體育推廣學系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美君、楊坤芳(2006)。提升老年人參與休閒運動之策略分析。雲科大體育,9,275-279。
    吳科驊(2006)。登山健行者休閒涉入、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知相關研究。台中市: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穌(2000)。從休閒教育的概念看休閒運動的重要性。2000年國際休閒運動管理研討會論文輯(188-198頁)。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辛晚教(1990)。休閒、教育、人生。休閒教育研討會專輯。臺北市: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余嬪(1999)。休閒活動的選擇與規劃。學生輔導,60,20-31。
    林正元(2006)。臺北市退休警官從事運動休閒之動機持續因素及休閒效益之探討。桃園: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宜蔓(2003)。游泳者持續參與在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以登山健行為例。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東泰(1994)。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俊卿(2004)。臺中縣國中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與態度之研究。台中縣:台中健康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連禎(1990)。從運動社會科學探討大學休閒運動的組織、功能與學生參與。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柴松林(1996)。休閒時代,學習社會。北縣教育,14,33-38。
    馬上鈞(2002)。休閒效益與生活壓力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郊山登山者為例。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徐仲欣(2005)。探索教育活動帶領者休閒效益與自我實現之關聯性研究。台南:立德國理學院休閒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徐新勝(2006)。衝浪活動參與者之休閒動機、涉入程度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涂淑芳(1996)。Bammel & Burrus-Bammel原著。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市:桂冠。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18。
    高俊雄(2000)。休閒活動專書。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臺北市:志軒。
    陳文長(1995)。大學生運動性休閒涉入量表之信度與效度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4(2),109-122。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以台北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例。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定雄(1994)。休閒運動相關術語之歷史研究。國立臺灣體專學報,4,1-29。
    陳秀華(1992)。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會員消費行為之研究。桃園: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怡麟(2006)。居民對南瀛總爺藝文中心之遊憩意象與休閒效益認知之研究。彰化:大葉大學休閒事業學系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冠儒、李三仁(2003)。休閒與人類生命週期之探討。中華體育,17(4),144-152。
    陳敬能(1998)。週休二日對運動休閒教育之啟示。大專體育,40,131-135。
    陳健隆、陳俊賓(2007)。「飛行遊牧族」在休閒教育需求之探討。2007年運動休閒產業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78-183頁)。彰化:建國科技大學。
    陳鴻雁、楊志顯(1999)。國民參與休閒運動人口調查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郭 晶(1998)。淺談休閒健身運動。學術園地,3,45-46。
    郭淑菁(2002)。登山社員休閒涉入、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彰化: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少熙(2003)。台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未出版博士論文。
    張立義(2006)。志工認真性休閒涉入、阻礙、效益與承諾影響關係之研究-以福智教育園區為例。嘉義: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春興(1983)。工作、休閒、娛樂。中國論壇,15(9),47-51。
    張春居(2002)。志工的休閒活動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以救國團為例。台中: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景然(1991)。休閒生活與青少年行為輔導。成人教育,48-49。
    許義雄(1980)。休閒的意義、內容及其方法。體育學報,2,27-40。
    許雅琛(1992)。服務業職業婦女休閒活動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許建民(1999)。以休閒活動類型及形式規劃休閒活動之探討。大專體育,42,158-164。
    陸 光(1989)。青少年休閒活動的內涵-從社會變遷與身心發展談起。為青年開拓更寬廣的休閒天地。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陸威伸(2007)。銀髮族生活型態、涉入程度探討旅遊消費行為之研究-以高雄市銀髮族為例。高雄: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士鑑(1991)。企業經理人休閒俱樂部消費行為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金柱(2006)。運動觀光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發行。
    黃金柱、林志成、林素卿、陳春蓮、程春美、連惠卿(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黃金柱(2007)。休閒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發行。
    黃清沛(2003)。退休教師參與休閒生活現況之個案研究-以桃園農工四位退休教師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凰玲(2006)。台日高齡者收容機構休閒活動之比較研究-以高雄市仁愛之家與神戶市care house Kobe為例。台南: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彭淑美(1996)。婦女休閒運動的推廣。國民體育季刊,25(3),22-26。
    馮麗花(1998)。運動性休閒活動初探。大專體育,35,103-109。
    曾巧芬(2000)。護理實習學生休閒、生活壓力及身心健康相關研究—以台北護理學院學生為例。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曾家球(2001)。新竹縣尖石鄉國小原住民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態度與休閒需求之探討研究。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曾冠宇(2007)。單車休閒者之人格特質、休閒涉入程度與休閒利益知覺關係之探討─以彰化地區為例。彰化: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小組編譯(2000)。休閒遊憩事業概論(李晶審)。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出版:桂魯發行。Kathleen A. Cordes; Hilmi M. Ibrahim(1999)Applications in Recreation & Leisure for Today and the Future, 2nd ed.
    畢璐鑾、陳仲杰(2006)。從事休閒運動之動機因素。大專體育,83,140-147。
    廖志猛(1994)。休閒運動參與者生活型態及運動態度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籃球、游泳參與者為例。桃園: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董國安(2003)。學校教師休閒活動效益與規劃之探討。中華體育,17(3),139-146。
    葉怡矜、吳崇旗、王偉琴、顏伽如、林禹良(譯) (2005)。休閒遊憩概論-探索生命中的休閒。臺北市:品度。Geoffrey Godbey(2003)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6th edition).
    葉智魁(1994)。逍遙與Schole:莊子與Aristotle之休閒觀,戶外遊憩研究,7(3),79-90。
    蔡守蒲(2002)。大專女性教師休閒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女性教師為例。台南市:供學出版社。
    劉子利(2001)。休閒教育的意義、內涵、功能及其實施。戶外遊憩研究,14(1),33-53。
    劉宏裕(1994)。戰後臺灣地區休閒活動的相關研究-以活動內容與學術研究為主題。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泳倫(2002)。基層消防人員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鄧景衡(1990)。休閒的地理觀-開拓休閒空間的新向度。休閒面面觀研討會論文集(51-67頁)。臺北市: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鄧崇英(2004)。南投縣高中教師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台中:台中健康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賴子敬(2002)。台中市高爾夫參與者涉入和參與行為之研究。台中: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賴清材(1999)。我國北區軍事院校學生休閒運動需求探討。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賴森林、吳兆欣(1999)。臺灣地區民眾體活動市場區隔涉入及其參與行為之研究。大仁學報,17,489-508。
    謝秀芳(1996)。技職院校學生休閒活動涉入之研究。雲林科技學院學報,5(2),131-150。
    謝政瑜(1998)。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民生主義的臺灣經驗。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謝鎮偉(2001)。大學教職員工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臺北: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謝錦城(1998)。運動、體適能與健康的認知。國民體育季刊,27(2),20-26。
    戴遐齡(1995)。臺北市高爾夫練習場運動參與者涉入與行為之研究。桃園: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顏妙桂(1990)。休閒活動價值得研究。德育學報,5,1-10。
    韓惠華(1996)。電子業女性勞工休閒參與及需求滿足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蘇睦敦(2002)。婦女運動休閒參與者感受利益與滿意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桃園: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究所碩士論文。

    貳、英文部分
    Ajzen, I. (1991).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Bloland, P. A. (1987). Leisure as a campus resource for fostering studen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5, 291-294.
    Driver, B. L., & Brown, P.J., & Peterson, G. L. (1991). Benefits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
    Driver, B. (1997).The defining moment of benefits. Parks & Recreation, 32(12), 38-41.
    Godbey, G. (1985). Leisure in your Life. State of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Godbey, G. (1994).Leisure in your bile: An exploration(4th ed.)PA: Venture Publishing.
    Iso-Ahola, S. E. (1989). Motivation for leisure. In Jackson E. L. & Burton T. L.(Eds) Understanding Leisure and Recreation.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
    Kaplan, M. (1960). Leisure in America: .N. Y:John Wiley & Sons.
    Kaplan, M. (1975). Leisure:Theory and Policy .N. Y:Wiley.
    Mannel, R. C., Stynes, D. J. (1991).A retrospective: the benefits of leisure. In B. L. Brown & G. L. Peterson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461-473.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
    Meyersohn, R. (1958). Americans off duty. In W. Donahue(Ed.), Free time: Challenge to later maturity(p.46).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gan Press.
    Mudy, J. ,& Odum, L. (1979). Leisure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NY:John Wiley & Sons.
    Neulinger, J. (1974).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Research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leisure. Springfield, IL: Charles Thomas Publishers.
    Pieper, J. (1952). Leisure-The basis of culture. N. Y: New American Library.
    Russell. R. V. (1996). Pastime: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leisure. Times Mirror Higher Education Group.
    Randle, R. J., & Murphy, M. R.(1974).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visual accommodation over a seven-da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Opt, 51(8), 530-544.
    Urdan, T.C. & Maehe, M.L.(1995). Beyond a two-goal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A case for social goals.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 65(3),213-243.
    Werner W. K. and Sharon A.(1994).Principles & Labs for Physical Fitness and wellness(3th ed). U.S.: Morton Publishing Company.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