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鎮」的概念最早是由十九世紀英國人霍華德(Ebenezer Howard, 1850~1928)所提出的,其目的即在疏解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大都市人口成長壓力,並強調綠帶及美化生活環境的社會性規劃理念,為美好生活環境提供願景。之後,世界上許多國家(如英、法、日等)皆應用此概念制訂新鎮法,從事新市鎮建造,並得到不錯的效果。
一九八九年,政府為解決台北市房價飆漲,中低階級一屋難求的現象,選定淡水北側農地,進行「淡海新市鎮」特定區計畫,希望能提供合適價位住宅,滿足台北都會區中低收入民眾的居住需求,期能疏解台北都會區人口急速膨脹的壓力。並希望能調整台北都會區的空間結構,引導台北都會區向北發展,以減輕西部走廊(中和、永和、板橋、三重等地)過度發展的壓力。並結合優美的海岸景觀,建設居住和休閒渡假的新市鎮。
因此本研究欲瞭解淡海新市鎮當初所規劃的目的與開發方式,透過探討目前淡海新市鎮的發展現況,分析淡海新市鎮開發至今是否有達成當初所規劃的目標。並對比於國外新市鎮成功之案例以及經由國內相關人員的訪談,找出影響淡海新市鎮發展的種種因素。
淡海新市鎮位於台北縣淡水鎮內,地處台北都會區的西北方,其東側鄰近陽明山國家公園,西側為台灣海峽。全區計畫面積約為一千七百公頃。淡海新市鎮計畫年期是自一九九0年至二0一四年,共計二十五年,預計容納三十萬人口。並於二000年時進行過第一次通盤檢討,將原訂分為三期三區開發,更改為三期七區開發。淡海新市鎮開發權責隸屬於內政部營建署新市鎮建設組,在開發初期時成立新市鎮開發基金以籌措大部分開發費用。淡海新市鎮的開發方式是以「區段徵收」方式辦理開發,並且在財務上採完全自償原則。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在「計畫目標」方面,淡海新市鎮當初欲達到調整台北都會區的空間結構,引導人口向北移動,以疏解西部走廊和台北都會區人口壓力的計畫目標並沒有達成,反而已被淡水其他地區(竹圍、紅樹林、淡水市區)所取代。希望建造成為良好的居住與休閒渡假的新市鎮,也因冬天氣候溼冷、缺乏鄰里性公共設施以及對外交通不便而不受青睞;在「開發進度」方面,目前僅完成第一發展區之第一、二開發區的區段徵收、整地及基礎公共工程,但在土地標售的情況幾乎是乏人問津。而實際完工且有人進住也只有拆遷戶安置住宅,開發進度比原先預定計畫延遲許多。
而影響淡海新市鎮發展的因素,從「政策面」來看,缺乏專責開發機構及健全的組織和法源以統籌推動,且缺乏橫向的跨部會連結,以至於各項攸關新市鎮的配套措施窒礙難行;從「經濟面」來看,淡海新市鎮是在一九八0年代後期房價飆漲的年代規劃興建,當時政府希望透過新市鎮的開發來減緩房價飆漲,並疏解人口膨脹壓力。但在淡海新市鎮規劃興建後,卻面臨經濟成長率下降、人口成長趨緩及房地產景氣低迷的困境。再加上淡海新市鎮重要交通建設無法如期完成,在缺乏「區位條件」下,並無足夠的誘因來吸引產業和人口進入,因此開發進度緩慢且面臨開發困境。
一、統計資料
土地銀行建築業調查年報
《預售屋推案量統計》
中央氣象局
《氣候資料年報》
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統計年報》
台北縣政府
《台北縣統計要覽》
內政部營建署
《台灣地區住宅資訊統計彙報》
內政部營建署
《營建業務指標月報》
行政院主計處
《台灣地區住宅狀況調查表》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台灣景氣指標月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
《住宅及居住品質評定標準之研究》
淡水鎮戶政事務所
《淡水鎮人口統計資料》
經建會(2001)
《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
經濟部統計處
《工業生產統計月報》
二、中文資料
(一)中文專書
內政部
2000 《變更淡海新市鎮特定區主要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書》
台北縣政府
1993 《台北縣綜合發展計畫》
台灣省政政府
1990 《擬定淡海新市鎮特定區主要計畫書》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
1989 《各國新市鎮發展概況》,行政院
張榮平等
1993 《投資開發新市鎮之研究》,經濟部
黃南淵
1972 《新社區之規劃》,銀來圖書出版
(二)中文論文
王月娥
1998 《市地重劃開發時機指標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方文銓
2002 《層級分析法運用於新市鎮開發潛能評估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
吳家彧
1982 《台北都會區外圍市鎮的發展—樹林區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業威
1988 《台灣新市鎮國宅社區居住環境品質之研究—以林口國宅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雲龍
1999 《大眾運輸導向之都市發展策略--以淡海新市鎮開發案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榮重
1984 《台北松山地區都市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孟靜
1986 《台北都會區內一個古老聚落生活空間的演化—淡水鎮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志平
1987 《台北市生活環境品質評估模式建立之研究》,中央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文勝
2000 《都會區內非核心都市遷入人口之研究-以台南縣永康市為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張明月
2000 《光復以後豐原的都市發展與變遷》,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許戎民
1992 《新市鎮開發產業引進之研究—以淡海新市鎮為例》,淡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許道欣
1991 《人口遷移決策及其影響因素—台灣地區人口內部遷移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錫銘
1992 《淡海新市鎮製造業區位優勢之比較研究》,淡江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技術學程建築設計組碩士論文
黃千方
1997 《淡海新市鎮海濱商業區都市設計準則研擬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碧慧
1996 《由居住環境品質觀點探討國宅開發區位優先次序》,逢甲土大學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佳惠
1993 《開發淡海新市鎮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
劉富美
1991 《新市鎮區位選定決策支援系統》,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書青
2002 《台灣新市鎮開發課題之調查與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營建技術與管理學程碩士論文
謝蘊貞
1994 《新市鎮工業引進對人口成長之影響-以林口新市鎮製造業發展為例》,淡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鍾佾真
2000 《永續土地使用規劃之評量系統-以台北都會區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中文期刊
王俊雄
1995 《從花園城市到我們的新市鎮--從淡海新市鎮示範社區競圖談起》,建築師,4月號
白金安、林書正
2005 《國內建築開發業者風險管理的行為研究》,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學報,卷7
吳家昌
1995 《英國之土地政策與新市鎮開發》,台灣土地金融季刊,卷32,第2期
吳桂陽、歐陽奇、梁漢溪、鄭超文
2002 《新市鎮區為評選模式之初探》,聯合學報,第20期
李惠圓
1994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英國Milton Keynes 新市鎮的開發經驗》,人與地,1月號
李文恭
1995 《區段徵收未來展望之探討—以淡海新市鎮及台北縣台北大學特定區為例》,台灣地政,3月號
李淳一
2003 《我國與英國新市鎮開發立法比較》,立法院院聞,11月號
阮斯堅
2003 《幫淡海新市鎮想辦法--建立國際村社區》,新埔學報,卷20
林少華
1999 《澳洲新市鎮規劃開發之省思》,台灣地政,2月號
金家禾
2001 《兩岸土地開發制度與城市競爭力關係之探討》,台灣土地研究,卷2
周志龍
1999 《台灣新市鎮開發課題與法令》,人與地,卷189
2000 《台灣新市鎮開發歷程與政策》,經社法制論叢,卷25
胡徽鵬
1998 《淡海新市鎮特別分析》,市場與行情,4月號
高大仁
1998 《新市鎮政策與產業發展初論》,住都雙月刊,第131期
莊翰華
2000 《土地開發之社會衝擊評估之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28期
許昭琮
1995 《英國新市鎮發展與大眾運輸之規劃》,捷運技術,2月號
陳建忠
1995 《淡海新市鎮空間規劃與檢討》,空間,第66期
黃清村
1996 《台灣地區房屋建築業之概況》,產業經濟,第185期
黃金瑞
1999 《台灣建築投資業概況》,產業經濟,第216期
曾國雄、曹勝雄、廖耀東
1992 《台北都會環境品質指標之研究》,交通運輸,第14卷
傅仰止
1997 《都市住屋品質的內部條件與外在情境》,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卷7,第1期
蔡清徽
1994 《新市鎮開發及國宅興建之機制剖析—以新加坡為例》,中華技術,第22期
楊國柱
1994 《荷蘭新市鎮考察心得》,人與地,1月號
楊龍士、呂宗盈
1997 《高層集合住宅區位選址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建築學報,第21期
鄭文瑛
2004 《台灣地區不動產景氣與社經情勢變遷之分析》,現代地政,第276期
鄭明宗
1994 《英國新市鎮的開發》,開發信託季刊,12月號
賴奎魁、劉松癸
2002 《居住環境品質概念性模式與其決定性因素之初探》,管理與系統,卷9
韓乾、李惠圓
1994 《影響民間企業投資開發新市鎮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3月號
蘇俊榮、楊靜音
1995 《日本新市鎮開發制度與執行經驗簡介》,住都雙月刊,第114期
三、西文資料:
Meryl Aldridge
1979 《The British new towns a programme without a policy》
D. Burtenshaw, M. Bateman, and G. J. Ashworth
1981 《The city in west Europe》
Berry, B. J. L.
1960 《The impact of expanding metropolitan communities upon the central place hierarchy》,A.A.A.G. , 50(1),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