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又維
Cheng,Yu-Wei
論文名稱: 龍崎的創生:臺南淺山惡地的政治生態發展案例
The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of Longchi:A Political Ecology Case of Tainan’s Hilly Badlands
指導教授: 蘇淑娟
Su, Shew-Jiuan
口試委員: 李素馨
Lee, Su-Hsin
張秀慈
Chang, Hsiu-Tzu
蘇淑娟
SU, Shew-Jiuan
口試日期: 2022/01/25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7
中文關鍵詞: 地方創生社區營造政治生態學行動者網絡地質公園空山祭
英文關鍵詞: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community building, political ecology, actor-network theory, geoparks, Void Mountain Festival
研究方法: 半結構式訪談法田野調查法文獻回顧行動者網絡理論分析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32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8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的地方創生政策肇始於2018年,龍崎也在2019年舉辨的空山祭席捲一場文創風,2021年經歷過垃圾掩埋場事件後,通過地質公園與自然保留區的成立,似乎創造龍崎新生之始,也引起本研究的動機。
    回顧臺灣鄉鎮發展,各階段各有差異。早期社區發展主為國家政策規畫與宣導,地方社區則為政策實踐者,以國家政策結構的由上而下引導,地方自主性有限。然此精神在1990年代文建會的社區營造政策下產生變化,更與1990年代政治生態變換、經濟轉型、公民意識與力量逐漸抬頭有所關聯,當政策引導社區由下至上的治理萌芽,創造民間的活力與創意、培養社區的自明性與認同追求,可說是社會轉向之始;其後的社區總體營造進一步擴展地方的多元作為。其後的農村再生、地方產業特色等政策,則影響鄉鎮產業特色發揮,近年的地方創生更是集由下而上精神於一身的綜合體,有利以政治生態學切入地方治理,俾利理解適地適性的地方發展。
    準此臺灣社區發展變遷的歷史借鏡,本研究藉行動者網絡理論概念,剖析龍崎在地方創生引導下的行動者的能動,並在能動性與關係網絡中,探索地方的共同目標與問題意識,以及差異能動者間如何達至協調;此關係網絡的穩定性與否以及如何建構,為龍崎創生成功與否的關鍵。龍崎惡地的農村特色,透過在地農產特色與具地景自明性的文創藝術結合的地方創生、過程與未來發展,回應地方創生如何善用在地的生態與環境內涵,使成適地適性的地方創生,是本研究探究的核心。
    關鍵字:地方創生、社區營造、政治生態學、行動者網絡、地質公園、空山祭。

    Taiwan's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policy started in 2018, and Longchi’s 2019 void mountain festival swept a culturally creative wind. After the 2021 landfill controversy, establishing a geopark and natural reserve becomes a safeguard for Longchi. It seems to be a new life for Longchi which gives reise to the motivation of this study.
    There are differ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policies at various stages of Taiwan. In the early days, community development was directed mainly by national policy, while local communities were passive practitioners and short of local decision-making power. The top-down policy spirit was completely changed in the 1990s when community building policy was porposd by Culture Bureau of Taiwan. The change is also related to Taiwan’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a rise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the 1990s. Then the bottom-up budding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was motivated. Local vitality, creativity and idneity are desired by communities. It is a tim of social turn. Subsequently, community development expands into diversified actions. Rural regeneration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gradually create local identities. Local revitalization becomes a complex that integrates bottom-up spirits, highlights local governance, and confirms political ecology to bnefit local community.
    With Actor Network Theory,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initiative of various actors for Longchi’s development. The study brings light to understand how Longchis local community achieve coordination between various agents, and how the network stability is maintained. Longchi’s badland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s a foundation for the community to response to how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makes good use of loca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to make it a sustainable loc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community building, political ecology, actor-network theory, geoparks, and Void Mountain Festival.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區概述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 地方治理的政治生態學 10 第二節 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ANT) 15 第三節 適地適性的地方創生 18 第四節 社區營造 22 第五節 農村再生 24 第六節 龍崎發展歷程 27 第三章 龍崎地區的發展歷程 30 第一節 聚落的形成 30 第二節 產業的轉型 43 第三節 現今的概況 52 第四章 地方創生過程的社會與生態 62 第一節 行動者們的聚集 62 第二節 地方的突破重圍 73 第三節 地方創生的經營分析 9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結論 9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建議 102 參考文獻 105 附錄一 訪談題綱 111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117

    文化環境基金會(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志華(2019)。農村再生政策下社區的學習、行動與社會網絡-以雲林縣的農村再生社區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雲林縣。
    王弈文(2019)。藝術節慶主導地方創生之研究-以台灣好基金會於台東池上的文化規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木下齊(2018)。《地方創生大全》,不二家出版社。譯者:張佩瑩。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工作報告〉,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5)。〈農村再生第二期(105至108年度)實施計畫〉核定版。
    行政院(2019)。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核定本】。
    行政院科技部(國科會)(2000),《89年年報》。
    江韶瑩、盧靖枝(1994)。《長枝仔的春天—盧靖枝竹藝專輯》,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李永展(2009)。〈全球時代下的台灣社區營造〉,《國家與社會》,7,1-27。
    李永展(2019)。〈地方創生與地方發展脈絡〉,《經濟前瞻》,185,49-52。
    李美枝(1972)。臺灣西南部典型惡地的地形學研究-以左鎮以上菜寮溪與崇德以上二仁溪兩流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蕙琴、廖學誠(2019)。〈二重疏洪道工程環境的的政治生態學分析(一)劃界(1960-1996)〉,《工程環境會刊》,39,46-81。
    李承嘉(2005)。〈行動者網絡理論應用於鄉村發展之研究以九份聚落1895-1945年發展為例〉,《地理學報》,39,1-30。
    林益仁(2006)。〈換個角度看生態議題:一個「生態政治學」的個人探索〉,《野生動物保育彙報及通訊》,10(4),3-13。
    林俊全、蘇淑娟(2014)。台灣的地質公園,台北市: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林詩穎(2017)。以協力治理角度比較台灣社區協力政策執行-以社區總體營造與農村再生政策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臺南市。
    周信輝、蔡志豪(2013)。〈網絡組織間關係治理的搭架:行動者網絡理論的動態觀點〉,《臺大管理論叢》,23( S1),135-164。
    洪立三(2009)。居民對於關渡自然公園的態度與公園的政治生態學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柳軍亞(2018)。臺灣社會企業的美麗與哀愁-以地方創生發展地方產業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侯惠香(2019)。社區總體營造、文化創意產業與地方創生發展之研究-以竹田鄉為例。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屏東縣。
    徐旭誠(2012)。保護區的跨界利益:臺灣設立國家公園的政治生態學與權益關係人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徐重仁(2018)。〈地方創生,再造幸福社會〉,《國土與公共治理季刊》,6(2),36-43。
    馬美娟(2010)。國家、地方與龍崎工廠的發展(1966~2007)。國立東華大學鄉土文化學系碩士論文,花蓮縣。
    馬尚斌、林傳(1999)。《龍崎鄉懷》,臺南縣龍崎鄉公所。
    宮崎清(1995)。〈展開嶄新風貌的社區總體營造〉,《台灣手工業月刊》,55,16-22。
    許翠玲(2019)。文化公民參與與地方創生的認知分析–以台南正興街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南市。
    張力亞(2018)。〈社會設計的行動與未來:臺灣地方創生制度性操作模式建議〉,《新社會政策》,55,22-27。
    張若水(2020)。〈地方政治與地方創生推動的對話〉,《新社會政策雙月刊》,57-61。
    張玉璜(2008)。《煙硝桃花源-退輔會龍崎工廠》,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
    張怡婷(2017)。社區總體營造對地方發展互動關係之探討-以燕巢區金山社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信雄(2010)。〈農村再生條例與農業發展〉,《新世紀智庫論壇》,51,95-100。
    楊靜如(2005)。台南縣龍崎鄉居民的經濟活動與生活週期的變遷(1945–200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楊家彰(2011)。龍崎地區開發的歷史變遷。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南市。
    楊慶煌、張筱貞、楊明富、柯人豪、胡發韜、黃淑梅、周慰宗(2014)。〈輔導會真情故事—事業機構篇〉,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黃炳文、紀淑怡、沈雅萍(2016)。〈農村再生發展指標與策略之研究〉,《台灣農學會報》,17(2),215-230。
    黃文博(1998)。《南瀛地名誌》,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7)。「設計翻轉、地方創生」計畫規劃作業指引。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0)。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110年至114年)【核定本】
    葉銘哲、鍾智昕、林謙佑、林奐宇(2016)。〈台南山坡地竹林資源調查與土地管理之研究〉。《台灣林業科學》,31(3),257-269。
    劉有為(2017)。參與式環境治理的政治生態學分析-以台灣地質公園示範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鄧如廷(2020)。實效社區治理模式之探討—以利澤社區執行農村再生計畫為例。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賴鳳霙、潭鴻仁(2011)。〈臺中合樸農學市集的形成過程: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觀點〉,《地理研究》,54,19-42。
    蔡旭楓(2018)。探究農村再生與環境教育對農村社區永續發展的影響-以臺南市新光、天埔、無米樂社區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環境教育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碩士論文,臺南市。
    簡韋琪(2013)。〈農村再生-推動農村再生〉,《農政與農情102年第249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Blaikie, P. (1985).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oil eros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Blaikie, P., & Brookfield, H. (1987). Land degradation and society. London: Methuen.
    Bunce, S. and Desfor, G. (2007)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ecologies of urban waterfront transformations”. Cities, 24(4),251-258.
    Burgess, J., Clark, J. and Harisson, C. M. (2000) Knowledges in action: an actor network analysis of a wetland agri-environment scheme, Ecological Economics,35,119-132.
    Callon, M. (1986) Some elements in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 of the scallops and fishermen of the St. Brieuc Bay. In: Law, J. (ed.) Power, Action, Belief, London: Routledge, 83-103.
    Forsyth, T. (2008) Political ecology and the epistemology of social justice, Geoforum,39,756-764.
    James B. Greenberg and Thomas K. Park. (1994). Political Ecolog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logy,1,1-12.
    Kortelainen, J. (1999) The river as an actor-network theory: The Finnish foresee industry utilization of lake and river system, Geoforum, 30,235-247.
    Latour.B.(1983) Give me a laboratory and I will raise the world. In: Knorr-Cetina, K. D. and Mulkay, M.(eds.) Science Observed: 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Study Scien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141-170.
    Murdoch, J. (1997) Inhuman/nonhuman/human: actor-network theory and the prospects for a nondualistic and symmetrical perspective on nature and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15,731-756.
    Robbins, P. (2004). Political ecolog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Malden: Blackwell.
    Watts, M.J. (2011).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D. Gregory, R. Johnston, G. Pratt, M. Watts & S. Whatmore Ed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網路資源
    內政部統計查詢網,取自https://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網站(2012年9月7日),〈農業再生政策方針〉。取自https://www.swcb.gov.tw/Policy/show_detail?id=98aba69a970a434db4d487436863f9f1。
    台南市政府主計處(2018年6月4日),台南縣舊統計資料查詢。取自https://account.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48&s=107。
    台南市農業局(2021年8月24日),〈公務統計年報〉。取自https://agron.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289&s=11538。
    台南市歸仁戶政事務所龍崎辦公處(2021年2月8日),龍崎區人口統計資料。取自https://web.tainan.gov.tw/Gueiren/cl.aspx?n=18126。
    台南文化局(2019年11月25日)。〈用藝術翻轉小鎮,用文化接駁世代〉,《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7841。
    台南市農業局(2021年4月14日)。〈龍崎工業區通過指定為自然保留區及地質公園〉。取自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0&s=7757423。
    李文生(2018年7月19日)。〈崎頂老街創藝計畫 崑山科大結合龍崎區公所辦農創市集〉,《臺灣好新聞》。取自https://life.tw/?app=view&no=821989。
    林吉洋(2018年12月12日)。〈反龍崎掩埋場 創造11萬票奇蹟的歐吉桑──陳永和「光榮落選」專訪〉。《環境資訊中心》。取自https://e-info.org.tw/node/215460。
    政府統計資訊網,〈台南縣統計要覽〉。取自https://stat.ncl.edu.tw/browse.jsp?p=00239848。
    龍崎區公所,〈統計年報〉。取自https://longci.tainan.gov.tw/News.aspx?n=25400&sms=21173。
    政府統計資訊網,〈臺閩地區工商業普查報告.中華民國六十五年〉。取自https://stat.ncl.edu.tw/browse.jsp?p=01133135。
    崑山科技大學(2019年7月5日),〈公廣系攜手視訊系拍攝龍崎故事 打造農村自媒力〉。取自https://www.ksu.edu.tw/focusNews/detail/9036。
    崑山科技大學(2018年3月15日),〈公廣系赴龍崎社區踏查 青年「崎」聚助發展〉。取自https://www.ksu.edu.tw/focusNews/detail/7863。
    曾曉強(2004年9月12日)。〈科學的人類學-考察科學活動的無縫之網〉。取自https://www.wenmi.com/article/pxptl904lt72.html。
    謝和霖、黃煥彰(2018年6月5日)。〈龍崎爭議:何忍挖斷龍脈,讓廢棄物住聖山?〉,《看守台灣》。取自https://www.taiwanwatch.org.tw/node/1286。
    賴品瑀(2017年7月19日)。〈龍崎掩埋場爭議 地質學者:選址確屬活動斷層、人為技術無法克服〉。《環境資訊中心》。取自https://e-info.org.tw/node/20627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