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珮玟
論文名稱: 王門後學工夫論研究
指導教授: 莊耀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6
中文關鍵詞: 王陽明王門後學工夫論王龍溪錢緒山歐陽南野鄒東廓羅近溪聶雙江羅念菴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1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從黃宗羲《明儒學案》中可知,整體明代學術實以陽明學術為代表,其不止代表了宋明理學的理論高峰,更是影響明代中晚期的整體學風,故陽明「門徒天下,流傳逾百年。」是以欲了解明代整體的學術風貌,必從陽明學入。陽明良知教可說是明代的顯學,在陽明歿後,諸子對良知教產生不同的見解,不論是在本體或工夫上,都有相當的歧見,彼此間曾進行多次的論難,以致於派別繁多,一分為七,因此,陽明後學的研究,實為極待開發的研究領域。
    從陽明學思歷程來說,有學前三變與學後三變,而後學中分別視默坐澄心與致良知二者為陽明學定論,並分別以此展開對致良知教的詮釋,以致心上之知與致良知於事事物物體貼良知教法,故王學分流的源頭即在陽明學工夫進程的不同,以及隨機點撥的教法,造成王門諸子的良知異見。
    若從體用上來分析後學諸子的異同,諸子對於體用一源可謂同聲肯認,但正因體證良知教法的有所不同,分別有即用見體,與立體達用的不同,主即用見體者,認為格物有工夫義,即是致知的工夫在格物上作,相較之下,主立體達用者,將格物視為吾人良知之功化,發用只是本體效驗,是以雙方在格致論題上,已有相當大的不同。
    在貞定了各家對體用的思考後,必需說明王門後學各家的工夫進程。分別提出了龍溪的先天正心、後天誠意之學,以四無之說開出了良知學的理論高峰,而緒山的悟本誠意,與龍溪後天誠意之學,則是同將工夫論的核心概念從致知轉向誠意。南野的循良知之學與東廓主無欲戒懼,都是先作本體的工夫後,再以格物的工夫向外推擴。近溪為王門第三代學者,對工夫的思考已從心性工夫轉向日用工夫,將良知學實踐於日常生活。另外,雙江的歸寂工夫與念菴的識本保聚則是在二子對本體為未發的思考下,強調在心上作工夫,是一後返的工夫路向。
    另外,本文亦從諸子學脈取徑的觀點,作為詮釋諸子學問的另一向度,「溯濂洛以達洙泗」實為後學的共識,但是雙江與念庵特尊白沙,認為陽明學從白沙主靜說而來,二子以其歸寂說來思考王學,本文認為此是心學另一型態的可能說法。
    總體檢討目前學界對後學分派的三大進路,分別為調合與判教、朱陸異同、矛盾說三者,除以調合與判教為判準的說法,能夠如實的展現後學的學問外,朱陸異同以性學與心學分判後學,而另一說則以本體與工夫之間存在矛盾為觀察角度,二進路皆在分判標準有理論上的缺失。最後本文嘗試進行重新分派,分後學為外推派的龍溪、緒山、近溪,收斂派的雙江與念菴,以及工夫具有中介性質,綜合派的南野與東廓。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2 一、專書 3 (一)王門後學分化的研究 3 (二)主題式研究 4 (三)專家研究 5 二、單篇論文 7 (一)觀照整體陽明學派 7 (二)主題論辯 7 (三)專家研究 7 第三節 研究類型及各章內容概述 9 第二章 陽明學述要 11 第一節 良知與致良知 11 一、良知說 11 (一)心即理 11 (二)道德判斷 12 二、致良知 13 (一)致心上之知 14 (二)致良知於事事物物 14 第二節 陽明教法三變造成後學分歧 15 一、默坐澄心 18 二、專提致良知 19 第三章 體用論 25 第一節 即用見體 25 一、王龍溪之即體即用 26 (一)良知本有 26 (二)即寂即感 26 (三)有、無 28 二、錢緒山之心體事用 30 三、歐陽南野之體用一源 34 四、鄒東廓之體用合一 37 五、羅近溪之泯平體用 41 第二節 立體達用 47 一、聶雙江之寂以主感 47 二、羅念菴之主靜制動 50 第三節 未發已發、寂感與格致義疏 52 一、未發已發 53 (一)未發已發為一 53 (二)未發之時見良知 55 二、寂感 57 (一)即寂即感 57 (二)寂先感後 59 三、致知路向 61 (一)致知在格物 61 (二)致心上之知 63 第四章 工夫論 67 第一節 王龍溪之先天正心後天誠意 67 一、先天正心 67 (一)心上立根 67 (二)即本體便是工夫 68 二、後天合本體之工夫 69 (一)聖人之志 70 (二)良知之覺 71 (三)誠意克念工夫 72 第二節 錢緒山之悟本誠意 74 一、悟本操習 74 二、誠意 75 第三節 歐陽南野之循良知 78 一、立志 78 二、慎獨 79 三、循其獨知 81 第四節 鄒東廓之無欲戒懼 83 一、無欲 83 二、戒懼之學 84 第五節 羅近溪之日用工夫 87 一、破光景 87 二、求仁 89 三、孝、弟、慈 90 第六節 聶雙江之歸寂工夫 92 一、靜坐慎獨 92 二、持敬主靜 93 三、致虛守寂 95 第七節 羅念菴之識本保聚 95 一、默識本體 95 二、收攝保聚 97 第五章 工夫論評議 99 第一節 各家工夫論評議 99 一、王龍溪 99 (一)先天後天合一 99 (二)工夫的轉向 101 二、錢緒山 102 (一)誠意之義 102 (二)由偏重到相融 103 三、歐陽南野 105 (一)慎獨與循良知 105 (二)慎獨與格物 106 四、鄒東廓 107 (一)致良知與戒懼 107 (二)正視理氣的工夫意義 108 五、羅近溪 109 六、雙江與念菴 111 (一)格致義轉向 111 (二)心學的另一型態 113 第二節 學脈探源 115 一、溯濂洛以達洙泗 115 (一)龍溪之論宋學 115 (二)緒山引濂洛 116 (三)南野之翻榛塞 117 (四)東廓之尚明道 119 (五)近溪之取程、陸 121 二、觀未發氣象 122 (一)雙江之尊白沙 123 (二)念菴之慕白沙 124 第三節 工夫論異同 129 一、致知誠意工夫的層次 129 二、對陽明學意義的反思 130 第六章 後學分派的再檢討 133 第一節 前人分派檢討 133 一、調和與判教 133 (一)調和進路 133 (二)判教進路 136 二、朱陸異同 138 三、矛盾說 142 第二節 分派新說的嘗試 155 一、外推派 156 二、收斂派 159 三、綜合派 161 第七章 結論 167 參考書目 171

    一、王門後學著作
    徐愛、錢德洪、董澐,錢明編校《徐愛 錢德洪 董澐集》,2007,江蘇:鳳凰(《陽明後學文獻叢書》)
    鄒守益,董平編校《鄒守益集》,2007,江蘇:鳳凰(《陽明後學文獻叢書》)
    歐陽德,陳永革編校《歐陽德集》,2007,江蘇:鳳凰(《陽明後學文獻叢書》)
    王畿,吳震編校《王畿集》,2007,江蘇:鳳凰(《陽明後學文獻叢書》)
    聶豹,吳可為編校《聶豹集》,2007,江蘇:鳳凰(《陽明後學文獻叢書》)
    羅洪先,徐儒宗編校《羅洪先集》,2007,江蘇:鳳凰(《陽明後學文獻叢書》)
    羅汝芳,方祖猷、梁一群、李慶龍編校《羅汝芳集》,2007,江蘇:鳳凰(《陽明後學文獻叢書》)
    二、古籍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2006,北京:中華。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2008,北京:中華。
    宋.朱熹,《四書集注》,2003,臺北:鵝湖。
    宋.朱熹,《朱子全書》,2002,上海:上海古籍。
    明.陳獻章,《陳獻章集》,2008,北京:中華。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2006,上海:上海古籍。
    明.王陽明,陳榮捷著,《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1998,臺北:學生。
    明.劉宗周,《劉宗周全集》,2007,浙江:浙江古籍。
    清.黃宗羲,《宋元學案》,1987,臺北:華世。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1987,臺北:華世。
    清.黃宗羲,《黃宗羲全集》,2005,浙江:浙江古籍。
    清.張廷玉等,《明史》,1997,北京:中華。
    三、專著
    方祖猷《王畿評傳》2001,南京:南京大學。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2000,北京:人民文學。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1990,臺北:大安。
    牟宗三先生《圓善論》1996,臺北:學生。
    牟宗三先生《心體與性體》(一)、(二)、(三)1999,臺北:正中。
    牟宗三先生《從陸象山到劉蕺山》2000,臺北:學生。
    牟宗三先生《中國哲學十九講》2002,臺北:學生。
    牟宗三先生《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2003,臺北:聯經。
    牟宗三先生《現象與物自身》2004,臺北:學生。
    牟宗三先生《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2006,臺北:商務。
    吳光主編《陽明學綜論》200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吳震《聶豹 羅洪先評傳》2001,南京:南京大學。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2003,上海:上海人民。
    吳震《羅汝芳評傳》2006,南京:南京大學。
    吳震《泰州學派研究》200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2003,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1990,臺北:聯經。
    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1994,臺北:中研院文哲所。
    [德]伽達默爾著,夏鎮平、宋建平譯《哲學解釋學》2005,上海:上海譯文。
    [德]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2007,北京:商務。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庵思想之研究》2005,臺北:臺灣大學。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2008,臺北:中研院文哲所。
    林繼平《明學探微》1984,臺北:商務。
    林繼平《王學探微十講》2001,臺北:蘭臺。
    [日]岡田武彥著,吳光、錢明、屠承先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2000,上海:上海古籍。
    侯外廬等主編《宋明理學史》1997,北京:人民。
    侯潔之《道南學脈觀中工夫研究》2008,臺北:花木蘭。
    [日]島田虔次著,甘萬萍譯《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2005,江蘇:江蘇人民。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1994,臺北:學生。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1994,臺北:學生。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1975,臺北:台灣開明。
    徐儒宗《江右王門研究》200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麥仲貴《王門諸子致良知學之發展》1973,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德]康德著,牟宗三先生譯註《純粹理性之批判》1997,臺北:學生。
    [德]康德著,牟宗三先生譯註《康德的道德哲學》2000,臺北:學生。
    [德]康德著,李明輝譯《道德底形上學基礎》2005,臺北:聯經。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198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張翔浩《王守仁評傳》1997,南京:南京大學。
    張衛紅《羅念庵的生命歷程與思想世界》2009,北京:三聯。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2003,北京:北京大學。
    嵇文甫《左派王學》1990,臺北:國文天地。
    黃明同《陳獻章評傳》2006,南京:南京大學。
    彭國翔《良知學的開展---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2005,北京:三聯。
    楊祖漢《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1987,臺北:文津。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1992,臺北:文津。
    楊國榮《良知與心體:王陽明哲學研究》1999,臺北:洪葉。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2003,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1989,北京:人民。
    陳來《宋明理學》2004,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陳來《中國近世思想史》2004,北京:商務。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2007,北京:北京大學。
    陳榮捷《王陽明與禪》1984,臺北:學生。
    錢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2002,江蘇:江蘇古籍。
    錢明《王陽明及其學派論考》2009,北京:人民。
    錢明《浙中王學研究》200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錢穆《陽明學述要》2001,臺北:素書樓。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2007,臺北:三民。
    蔡仁厚《王學流衍》2006,北京:人民。
    四、學位論文
    黃漢昌《羅近溪學述》,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七十一年碩士論文。
    林月惠《陽明「內聖之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七十六年碩士論文。
    曾陽晴《王龍溪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七十七年碩士論文。
    王財貴《王龍溪良知四無說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七十九年碩士論文。
    林啟聰《王龍溪哲學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八十三年碩士論文。
    劉桂光《王龍溪與聶雙江論辯之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八十三年碩士論文。
    翁泓文《羅近溪理學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八十四年碩士論文。
    李得財《羅近溪哲學之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八十五年博士論文。
    李慶龍《羅汝芳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八十七年博士論文。
    彭仰琪《良知學的兩個路向---王龍溪聶雙江致知議辯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八十七年士論文。
    蔡家和《王龍溪思想的衡定》,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八十八年碩士論文。
    魏月萍《羅近溪「破光景」義蘊》,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八十八年碩士論文。
    藍蕙瑜《百姓日用與聖人之道---羅近溪哲學思想》,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八十八年碩士論文。
    凌超煌《歐陽南野心學思想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八十九年碩士論文。
    蕭敏材《羅近溪思想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八十九年碩士論文。
    孟曉路《儒學之密教---龍溪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2000年博士論文。
    劉姿君《陽明入聖二變八階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九十一年碩士論文。
    鮑世斌《明代王學研究》,北京師範大學2001年博士論文。
    呂政倚《王陽明「致良知」教之繼承與發展---王龍溪先天正心學之衡定》,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九十二年碩士論文。
    卓平治《聶雙江對良知的體認及其論辯》,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九十二年碩士論文。
    溫愛玲《從聶雙江到羅念庵良知學之研究---以王門諸子「以知覺為良知」與「分裂體用」的論題為脈絡》,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九十三年碩士論文。
    周知本《聶雙江思想析論》,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九十四年碩士論文。
    朱湘鈺《平實道中啟新局---江右三子良知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九十五年博士論文。
    李沛思《從工夫論看羅近溪思想之特色》,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九十五年碩士論文。
    高瑋謙《王龍溪「見在良知」說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九十五年博士論文。
    顏瑞均《歐陽德及其思想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九十五年碩士論文。
    鄭洪曉《王龍溪心學思想研究》,山東大學2006年博士論文。
    簡凡哲《陽明學的異質發展---聶雙江「歸寂說」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九十六年碩士論文。
    陳儀《聶雙江歸寂思想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九十六年碩士論文。
    孫金城《羅近溪思想研究》,南昌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
    吳疆《論聶雙江「歸寂」思想》,湖南師範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
    阮春暉《歐陽德良知學探析》,湖南師範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
    陳利維《王畿心學思想探析》,湖南師範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
    五、期刊論文
    楊祖漢〈王龍溪對王陽明良知說的繼承與發展〉,臺北:《鵝湖學誌》1993.12。
    王財貴〈儒學判教之基型---有關王龍溪四無圓教義之探討〉,臺北:《鵝湖學誌》1994.12。
    劉桂光〈論江右王門羅念庵之思想〉,臺北:《鵝湖學誌》1995.06。
    方祖猷〈王畿的心體論及其佛老思想淵源〉,臺北:《鵝湖學誌》1996.06。
    方祖猷〈王畿與聶豹關於本體良知之辯---兼論牟宗三先生《致知議辯》一文的補充和商榷〉,浙江:《寧波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
    林月惠〈論聶雙江「忽見心體」與羅念庵「徹悟仁體」之體驗---一種「現象學的描述」之理解〉,臺北:《鵝湖》1997.02。
    黃文樹〈泰州學派的人物特徵〉,臺北:《鵝湖學誌》1998.06。
    方祖猷〈「自然為宗」:王畿哲學的基本特徵---兼論中純夫先生王門三派說質疑〉,浙江:《寧波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方國根〈王畿心學思想的走向和發展---兼論王畿與王陽明後學的異同〉,北京:《中國文化研究》1999年第2期。
    劉麗華〈王門別支---論聶雙江歸寂之學在王學中的地位〉,上海:《學術月刊》1999年第2期。
    黃文樹〈陽明後學之社會作用與歷史影響〉,臺北:《中國文化月刊》2000.01。
    黃文樹〈陽明後學的成員分析〉,臺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0.09。
    張克偉〈羅汝芳理學思想析述〉,河北:《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黃文樹〈陽明後學講學內容之探討〉,臺北:《人文社會學科教學通訊》2001.02。
    周志文〈鄒守益與劉宗周〉,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刊》2001.06。
    高瑋謙〈「明儒學案.浙中王門學案」中錢緒山與王龍溪思想之述評〉,臺北:《鵝湖學誌》2001.12。
    彭國翔〈王龍溪的「中鑑錄」及其思想史意義:有關明代儒學思想基調的轉換〉,臺北:《漢學研究》2001.12。
    古清美〈羅近溪悟道之義涵及其工夫〉,臺北:《臺大中文學報》2002.06。
    吳震〈陽明後學概論〉,臺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2.09。
    張九海〈「無工夫中真工夫」---論王龍溪工夫說對王學的發展〉,江西:《撫州師專學報》2003年第1期。
    錢明〈陽明教法與王學之裂變〉,山東:《孔子研究》2003年第3期。
    蔡家和〈從羅近溪分別「體仁」與「制欲」之工夫進路見心學與理學之不同〉,臺北:《華梵人文學報》2003.07。
    趙偉〈羅汝芳與祖師禪〉,高雄:《普門學報》2004.05。
    何佳駿〈羅欽順與王門書信往來探析---以其中所涉格物致知思想為論述焦點〉,臺北:《鵝湖》2004.08。
    曾明泉〈姚江之學,惟江右得其傳乎?---以羅念庵為例〉,臺北:《鵝湖》2004.10。
    楊祖漢〈從王學的流弊看康德道德哲學作為居間型態的意義〉,臺北:《鵝湖學誌》2004.12。
    鄧克銘〈王龍溪之虛寂說的特色〉,高雄:《文與哲》2004.12。
    董平〈陽明後學研究回顧與瞻望〉,浙江:《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4年第1期。
    謝金林2004〈論羅洪先思想發展進程〉,江西:《井岡山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周群〈從陽明到卓吾的中介---論羅近溪思想的定位〉,江蘇:《南京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董素琴〈論王畿工夫論的三個層次〉,浙江:《寧波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
    董平〈王畿哲學的方法論與本體論〉,上海:《學術月刊》2004年第9期。
    林月惠〈本體與工夫合一〉,臺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5.03。
    戴景賢〈論姚江學脈中之龍溪、心齋與其影響〉,臺北:《臺大中文學報》2005.06。
    羅永吉〈王門二溪與佛教思想之交涉〉,臺北:《鵝胡》2005.11。
    林月惠〈陽明後學「克己復禮」解及其工夫論之意涵〉,臺北:《法鼓人文學報》2005.12。
    方祖猷〈評牟宗三先生之論羅近溪〉,浙江:《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第1期。
    季芳桐〈論羅近溪仁學思想與道德修養論〉,湖北:《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
    楊祖漢〈羅近溪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鵝湖學誌》2006.12。
    戴璉璋先生〈湯顯祖與羅汝芳〉,臺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6.12。
    蔡世昌〈羅近溪的格物說---從「格物」之悟談起〉,北京:《中國哲學史》2006年第2期。
    錢明〈陽明學派的門戶特徵〉,浙江:《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第4期。
    吳震〈羅近溪的經典詮釋及其思想史意義---就「克己復禮」的詮釋而談〉,上海:《復旦學報》2006年第5期。
    鄭曉偉〈論鄒守益的戒懼說〉,安徽:《安徽文學》2006年第9期。
    楊祖漢〈王龍溪與季彭山的論辯〉,桃園:《當代儒學研究》2007.01。
    楊祖漢〈心學的經典詮釋〉,臺中:《興大中文學報》2007.06。
    高瑋謙〈王龍溪「見在良知」說析論〉,臺北:《鵝湖學誌》2007.06。
    李沛思〈復以自知---羅近溪的體證工夫〉,桃園:《當代儒學研究》2007.07。
    黃敦兵〈黃宗羲學案體範式的問題意識與現實意義---以《王畿學案》為例〉,臺北:《鵝湖》2007.07。
    劉姿君〈鄒東廓「慎獨說」之衡定---以王陽明「良知教」為理論判準的說明〉,臺北:《中國學術年刊》2007.09。
    黃泊凱〈論王畿對於佛教的統攝〉,桃園:《當代儒學研究》2008.01。
    高瑋謙〈王龍溪「見在良知」說下對良知本體的特殊洞見〉,嘉義:《揭諦》2008.02。
    錢明〈關於錢德洪的文獻學調查與研究〉,臺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8.03。
    周群〈論近溪對明道「一體論」的遠祧與變異〉,福建:《福建論壇》2008年第1期。
    陳寒鳴〈羅洪先的儒學思想及其生命精神〉,北京:《中國哲學史》2008年第2期。
    鍾彩鈞〈聶雙江心體觀探究---以《幽居答述》為中心〉,湖南:《湖南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夏傅仕〈羅念庵致虛主靜思想探析〉,山東:《科技信息》2008年第19期。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