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彭建勛
論文名稱: 在動態幾何環境下空間直線與平面之教學實驗
指導教授: 左台益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2
中文關鍵詞: 動態幾何空間直線空間平面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0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建構動態幾何學習環境下,高中課程「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單元,並探討在此環境下學生的概念結構與解題的表徵運用,以及他們和一般傳統教學方式有何異同。研究樣本總計166人,其中高一學生38人,高二數理資優班學生23人,高二普通班級學生105人。研究方法運用問卷與半結構性的訪談,在全部的研究對象完成問卷後,針對高一38名學生、高二資優班6名學生以及普通班6名學生進行訪談。針對訪談資料進行深度質性分析,詮釋學生的概念結構,並比較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生運用表徵的差異。
    研究結果可歸納以下兩大項:
    1.透過動態幾何環境教學的學生,能夠理解空間圖形的代數方程式表徵所蘊含的幾何結構及討論圖形間的位置關係。在解題策略上會出現動態圖形輔助思考,解決數學問題,例如點到平面的投影點。
    2.學生在動態幾何環境學習後,容易將焦點注意在幾何圖形,比較疏忽的將空間圖形的代數方程式表徵;未介入動態幾何環境學習的學生則較能熟練的列出代數方程式,但是不易聯結代數方程式所蘊含的幾何結構。
    由研究結果展示在動態幾何環境學習的學生,因為圖形的可操作性而容易理解代數方程式背後被表徵物的性質結構,而未介入動態幾何環境教學的學生則較能程序化的列出方程式,但不一定能夠理解被表徵物的性質結構。因此研究者建議在教學時,教師可配合動態幾何環境的設計,讓學生在學習空間中平面與直線的代數方程式時,能操作空間圖形與觀察其形態結構,以強化學生對被表徵物的理解。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單元結構 5 第二節 數學概念的認知與發展 11 第三節 多重表徵理論 18 第四節 動態幾何教學環境設計 23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研究對象 30 第二節 研究工具與研究流程 31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35 第一節 前導性研究與動態幾何環境設計 35 第二節 實驗組學生的概念結構與表徵運用 50 第三節 對照組與實驗組學生的概念結構與解題表徵運用之比較 8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10 第一節 結論 110 第二節 建議 113

    一、中文部份

    Skemp, R. R. (1987),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陳澤民譯(民84),數學學習心理學。台北,九章出版社。

    左台益、蔡志仁(2001)。高中生建構橢圓多重表徵之認知特性。科學教育學刊。9(3),281-297。

    蔡志仁(1999)。動態連結多重表徵視窗環境下橢圓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梁勇能(1999)。動態幾何環境下,國二學生空間能力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俊廷(2002)。高中學生空間向量學習困難的診斷測驗工具發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李欣潔(2003)。屏東地區高中生關於直線方程式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二、英文部份

    Dörfler, Willi. (2002) Formation of Mathematical Objects as Decision Making. In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Learning 4, no. 4 pp.337-350

    Dubinsky, E. (1991). Reflective abstraction in advanced mathematical thinking. In D.Tall(Ed.), Advanced mathematical thinking (pp.95-123). London: Reidel.

    Dubinsky, E. (1992).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 conception of function.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2, 247-258.

    Fishbein, E. (1993). The theory of figural concepts.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 24, pp.139-162.

    Janvier, C. (1987). Conceptions and Representation: The Circle as an Example. In C. Janvier (Ed.), Problems of Repres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pp.147-158).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Kaput, J. J. (1987). Representation Systems and Mathematics. In C. Janvier (Ed.), Problems of Repres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pp.19-26).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Kaput, J. (1989). Linking representations in the symbol systems of algebra. In S.
    Wagner & C. Kieran (Eds.), Research issues i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algebra
    (pp. 167-194).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enji Hiraoka & Kaori Yoshida-Miyauchi (2007). A framework for creating or analyzing Japamese lessons from the viewpoint of mathematical activities: A fraction lesson. Proceedings of the joint meeting PME 31 and Volume 3, pp.33-40

    Lesh, R., Post, T. & Behr M. (1987). Representations and Translations among Representations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In C. Janvier (Ed.), Problems of Repres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pp.33-40).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Palmer, S. E. (1977). Fundamental aspects of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In E. Rosch, & B. B. Lloyd (Eds.), 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 Hillsdale,NJ: LEA.

    Vinner, S. (1983). Concept definition, Concept image and the notion of fun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14, No. 3, pp.293-305.

    下載圖示
    QR CODE